16 两小儿辩日 (2)
16两小儿辩日
(6)第7段中的“笑”是什么样的“笑”?“”孰为汝多知乎“是什么语气?应该怎么读?想一想 文中为什么用”汝“而不用“君”‘公””先生”等敬辞呢?
“笑”——更多的是嘲笑,也不乏自得,也有小孩子的调皮、天真。 “孰为汝多知乎”——嘲讽、嘲弄。读的时候“乎”的语调适当地上扬,体现嘲讽的意味。 文中使用称平辈的“汝”而不按常理使用敬辞,正是为了突出嘲讽的意思。
谦辞:拙见(自己的见解)、浅见、愚见、愚以为、窃以为、鄙人、小可。 读书人谦称:不才 连君王都谦称:寡人
2、3段中都是直说“我以”,毫不客气,表现小孩子话语的特点。读的时候语调可以 高一点,突出斩钉截铁、充满自信。
(3)第2、3段句尾的“也”和第6段句尾的“也”,分别表示什么语气?应该怎么读?
前两个“也”——表示判断,读的时候要坚决、肯定、自信。
1、朗读课文 朗读中注意语气。
两小儿“辩斗”时的要读出他们什么语气特点?
充满自信,寸步不让
两小儿“笑”,要读出他们什么语气特点?
嘲弄,又有小孩子 的调皮与天真
“孔子不能决也”要读出怎样的语气特点? 2、口头翻译(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虽受窘,却能坦然 面对,不失宗师风 范
3、本文共7段,可划分为哪4个部分?
故事经过:
孔子东游遇小儿——小儿自陈己见(观点)——小儿各述理由——孔子不能决,小儿嘲之
开端
发展(经过)
高潮
结局
4.文中“两小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人物
观点
常理
小儿甲 小儿甲 小儿乙 小儿乙
日始出时去人近
近者大
日中时远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1练习题:1、给加粗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两小儿辩斗()(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及其日中如探汤()(4)孔子不能决也()(5)孰为汝多知乎()()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两小儿辩日》1、yúcāng shúrǔ zhì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2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同学们,通过读,看,找,辩,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老师设计了几个作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做.排练《新编两小儿辩日》: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班队活动.4,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想到的.【设计意图】将学生由课本引向课外,由理论到实践.同时也注意到要求的人文性.六,:本教案设计,自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观点新《两小儿辩日》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整个目标以读为主,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明理.不在"之乎者也"等字词或语法上纠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并将为一理念贯穿到整个中.方法新设计中,时刻以新课程和精神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加强教师,学生, 文本的联系,强化师生互动,生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在此过程中,朗读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读得多了,熟了,自然会理解内容,悟通道理.但又不是让学生有口无心地跟着教师读,而是让学生带着竞争性,带着表演欲去读,读的要求是渐次提高的.再者,辩论,课本剧的表演,也是本设计的亮点.它们是学生朗读,理解效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朗读好,理解好课文,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又不是纯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安排了同学们与两小儿的对话,使学生了兴奋的状态下,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极富个性的独特理解.手段新在本设计中,从头至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更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的,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3案例一《两小儿辩日》评点【前示】这是一堂研究课。
16 《两小儿辩日》课件(34张PPT)
品读课文
课文没有描述孔子“不能决也”时的神情,请你发 挥想象,再现孔子当时的表现。
示例:孔子沉吟良久,思过 来想过去,还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他只好两手一摊,说:“我也不 知道你们谁说的对。”
品读课文
关于课文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肯定 “两小儿”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人则理解为知识无穷 无尽,即使圣贤也不可能全知全能。说说你的理解。
现象2:
早上凉, 中午热。
照射角度不同
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 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早晨 太阳斜射大地,刚开始对空 气和大地加热,所以早上感到凉快。 中午 太阳直射大地,且已经对空 气和大地加热一段时间了,所以中 午感到热。
拓展延伸
出自《列子》的成语 余音绕梁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高山流水 怡然自得 歧路亡羊
品读课文
分辨,判断。
孔子不能决也。
谁。 你。 同“智”,智慧。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同“谓”,认为。
句意: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品读课文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问他们争 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 时离人远。”
16 两小儿辩日
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它充 满了好奇。借助注释阅读课文, 了解大意,看看“两小儿”围 绕太阳展开了怎样的辩论。
人物简介
列御寇,亦称“圄(yǔ)寇”“圉(yǔ) 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 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 秋·不二》谓:“子列子贵虚。”“虚”即虚静、 无为。西汉刘向《列子序》谓“其学本于黄帝老 子”。被道家尊为前辈。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两小儿辩日文言文注释(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两小儿辩日启示.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
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我们要不断学习。
两小儿辩日翻译、解析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斗先秦:列御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辩日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注释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
“知”通“智”聪明、智慧。
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词类活用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通假字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1 其:⑴指示代词,“那"——及其日中如探汤。
⑵第三人称代词,“他们”——问其故。
2为:⑴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⑵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古今异义⒈盘盂: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16 两小儿辩日》教学精品课件
助读资料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 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 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 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 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 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拓展积累
启示:①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当处在困境时要勇于折 叠自己。②面对困难时不能消极等待,而要积极主动地 想办法解決题。③在经历人生的折叠时,要有智慧,有 耐心,有创造,有提升,成就精彩人生。
拓展积累
羲和浴日 太阳女神羲和,生有10个孩子,也就是10个太阳。他 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叫“扶 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这棵大树有几千丈高, 10个太阳,就住在这棵大树上。他们每天一个,轮流在 天空值班。早上,不论哪个太阳值班,都由他们的妈妈 羲和架车伴送。这辆车子很壮观,是由6条龙拉着的。
第16课 两小儿辩日
导入
同学们,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自古以来对太阳的探究就没有停 止过,从古代的神话故事到如今羲和号上天探日,你们能 说出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吗?
《列子》记录了两个小孩关于太阳的争辩,今天我们 就来看看两千年前的古人对太阳的认识吧。
导入
作者介绍
前两个“也”表示判断,读的时候要坚决、肯定。 最后一个“也”表示陈述,读的时候语调宜平,可 以稍微拉长一点,表现孔子的尴尬。
结构主旨
课文主旨
《两小儿辩日》围绕 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的问题,两 个小儿争持不下,连孔子也_无__法__裁__决__的故事,表现了两个 小 儿 善于观察 、 _说__话__有__理__有__据___ 的 精 神 和 孔 子 ___谦__虚__谨__慎__、__实__事__求__是___的态度。
2024年第16课 两小儿辩日 精彩课件(
2024年第16课两小儿辩日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两小儿辩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朗读与理解,对文章中涉及的成语、典故进行解析,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辩论思路及技巧,探讨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成语、典故。
2. 分析两小儿的辩论思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领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两小儿的辩论思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成语、典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a. 讲述情景:小明和小红在公园争论太阳何时离我们更近。
b.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小明和小红的争论谁更有道理呢?2. 课文朗读与理解a. 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成语、典故解析a.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成语、典故。
b. 学生做好笔记,加深记忆。
4. 辩论思路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小儿的辩论思路。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a. 教师讲解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b.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文哲理探讨a.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两小儿辩日2. 重点成语、典故3. 辩论思路及技巧4. 课文哲理七、作业设计话题:手机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 答案:见下节课课堂讨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辩论文章,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辩论思路分析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课文哲理探讨4. 作业设计一、辩论思路分析a. 论点的提出: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b. 论据的使用:他们是如何运用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c. 论证的逻辑性:他们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合理?d. 反驳技巧:两小儿是如何反驳对方的观点的?a. 学生的参与度:是否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b. 小组讨论的深度:学生是否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二、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a. 解题思路的引导: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b. 知识点的运用:如何运用所学成语、典故等知识解答问题?c. 解题技巧的传授: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a. 练习题目的难度: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b. 学生的完成情况:是否能独立完成练习,正确率如何?c. 反馈与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学弈(yì)[1]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ó)[9]而射之。
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
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25、决:判断。
26、汝:你。
27、知:通“智”。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天地。
两小儿辩日(课内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汤”的意思是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是:________。
[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翻译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孔子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种品质。
2. 文言文阅读。
父善游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①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②物,亦必悖③(bèi)矣。
(注释)①方引:正带着,牵着。
方,正在②任:对待。
③悖:违反[1]写出下列各句中“故”的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2)温故而知新:(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人问其故:[2]翻译下列句子: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的人认为“父亲擅长游泳,婴儿自然也就擅长游泳”,中国还有一句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请谈谈你对这两种说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六下第四单元两小儿辩日(答案)一. 基础知识。
1.解释词语。
孔子东.游: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见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问其故.:一儿以日初.出远: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多知乎:3.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B.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C.及日中则如盘盂(yú)D.及其日中如探汤(tāng)4.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是()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C.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D.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5.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东游: 东:东方B.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是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距离6.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不能决也。
翻译: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B.孰为汝多知乎翻译:谁说你见多识广呢?C.日初出大如车盖翻译:太阳刚升起时看上去像一个车盖D.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翻译: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7.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
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B.启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C.争辩的焦点是——太阳何时距离人近,何时距离人远?D.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两/小儿 / 辩斗B.我以 /日始出时 /去人近C.远者小 / 而 / 近者大乎D.及其日中 / 如探汤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辩日的简短译文
两小儿辩日的简短译文1.两小儿辩日的简短译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
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不能决断。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2.两小儿辩日的简短译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
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不能决断。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
3.两小儿辩日翻译成白话文简短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16《两小儿辩日》答案
16《两小儿辩日》预习单答案:二(一)略二(二)略三(一)示例: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分离人远。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分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如同车盖,到了正午时分就如同盘盂(这么小),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距离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距离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大意对即可)三(二)16《两小儿辩日》作业单答案:一、《列子》列御寇战国道丘仲尼至圣春秋思想政治教育二、略三、(1)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2)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分离人远。
(3)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时分就像盘盂(这么小),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4)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5)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四(一)(1)同“谓”,认为(2)是四(二) C四(三)孔子不能决也四(四)观察思考探究实事求是学无止境五(一)(1)将要(2)直五(二)你太不聪明了!五(三)“其妻”是出于关心才“献疑”,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五(四)示例:愚公移山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山”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种困难,只要我们坚守一个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第16课两小儿辩日课件(
第16课两小儿辩日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第16课《两小儿辩日》。
二、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两个小孩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展开了一场辩论。
通过他们的辩论,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目标:一、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辩论。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难点:理解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以及从中所揭示的道理。
二、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学会思考和质疑,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二、学具:笔记本、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入本课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画出关键词句。
三、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以及其中所揭示的道理。
四、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互相交流。
五、课堂辩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板书设计:太阳升起太阳落下两小儿辩日观察思考质疑作业设计:一、请根据课文内容,描述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
答案:两个小孩针对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是从西方落下,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从西方落下。
他们争论不休,请教了大人,才知道太阳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二、请谈谈你对课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的理解。
答案:课文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和质疑,不要轻易下结论。
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和质疑,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自然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本节课通过两个小孩的辩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质疑,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在课堂辩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六年级语文浙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六年级语文浙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东游东:东方问其故故:缘故,原因B.我以日始出时以:认为始:始于C.去人近去:距离孔子不能决决:判断,判定D.孰为汝多知乎孰:谁知:知识[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改写成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改写成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两处)孰为汝多知乎?[4]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A.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B.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开水一样烫,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C.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D.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5]读了这篇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任选角度谈谈你的体会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2021年六年级秋季学期语文版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题型
2021年六年级秋季学期语文版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____代画家.[2]解释下列加点字尾搐人两股间(__________)笑而然之(____________)[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
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
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
2.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各小题。
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俟:等待。
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_______)(2)狼子野心,信不诬哉(_______)[2]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1)竟忘其为狼(_______)(2)将啮其喉(_______)(3)乃杀而取其革(______)[3]文中体现小狼“阳为亲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而体现其“阴怀不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拓展阅读。
诚实童子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
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
”取二柑报之,童子不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一掉、一捡、一还、一赠、一拒”之间,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卖柑者“取二柑报之”但是“童子不受”,想一想,这个时候童子会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两小儿辩斗(_________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___)(3)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5)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沪教版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
沪教版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jù):麻鞋。
②缟(gǎo):白绢,鲁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lǚ):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xiǎn):赤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欲徙于越(________)(2)或谓之曰(_________)(3)以子之所长(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个人劝阻鲁人徙越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师旷①论学晋平公②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日:“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⑤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双眼失明,但音乐造诣极高。
②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③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
④戏:戏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及.日中则如盘盂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二、文学常识
1、选自,旧题为所著,相传是时期家人物。
2、孔子,名,字,时期、、。
三、翻译句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