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2)
两小儿辩日 (2)
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当太阳初 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就显得大 些;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 就显得小些。
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 下册
新课导入 猜谜语: 天上一伙伴,相貌常在变。 正面光灿灿,背面永不见。
太阳
作家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 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
知识备查
论语: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 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 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 流传于世。
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句意:(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 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 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判断
孔子不能决也。
谁你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4.你从孔子和两小儿辩日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 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 应当实事求是。
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这种多角度思 考,探求真理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主旨概括
这则小故事通过写两个孩子围绕着太阳什 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辩 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 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 实事求是的态度。
2024年秋小升初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四)(统编版)
2024年秋小升初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四)(统编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卷面书写。
(共3分)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将作品中的诗句用正楷字补充在下面的横幅中。
(注意:书写端正、行款整齐)二、填空题。
(共25分)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格子里填写正确的词语。
(5分)2024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这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为祖国在航天lǐng yù取得的成就感到fèn wài自豪。
观众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电视屏幕,不曾nuó yi 别处,wéi kǒng错过精彩的shùn jiān。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0分)①喜出( )外②头晕目( ) ③不可思( ) ④焉知非( )⑤语( )心长⑥翻( )倒柜⑦三长两( ) ⑧无独有( ) (1)听到爸爸回来的消息,他,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向家门口跑去。
(2)毕业典礼上,校长地对我们说:“你们将来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4.积累与运用。
(10分)(1)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变革创新时,用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语。
(2)文中有哲理:回想六年的成长历程,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就如《长歌行》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有情感:王建望月表达思亲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谦借石灰言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共8分)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挪.移(nuó)聊.天(liáo)徘徊.(huái)勃.勃生机(bó)B.蒜.瓣(suàn)腊八粥.(zōu)燕.山(yàn)沧.沧凉凉(chānɡ)C.蚯蚓.(yǐn)酷刑.(xín)正.月(zhēnɡ)歪歪扭.扭(liǔ)D.魔.鬼(muó)含糊.(fú)瞻.仰(zhān)一声不吭.(kēnɡ)6.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焉知非福兴国安邦弄巧成咄负荆请罪B.万不得以见异思迁见微知著顾名思义C.翻箱倒柜匠心独运应接不暇波澜状阔D.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心有余悸一视同仁7.下列语句表述得体的一项是()(2分)A.校园草坪上有一则提示语:“小草微微笑,请从旁边绕。
两小儿辩日的范文(共12篇)
两小儿辩日的范文(共12篇)篇1: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是大修订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中新增的课文。
编者的意图旨在通过这个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认识自然的科学态度。
一、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要举行一场很有趣的辩论赛,不过辩论的双方是距离现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
(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一些什么?生1:我知道它写的是两个小孩在辩太阳。
生2(抢着说):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太阳的远近。
生3:他们争得不可开交。
生4:我还知道连孔子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微笑):看得出同学们认真预习了课文,也善于动脑筋,我似乎觉得站在我面前的就是两千多年前的那两个爱动脑筋的小孩。
同学们,这两个小孩争辩的话题竟然难住了一代圣人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现在想通过什么途径弄清楚这个问题什么?生:读书。
师:对,让我们随心所欲地读读课文,你想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
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还可以跟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学生自由读书,有的在讨论)生1:老师,我知道了,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是太阳是在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生2:一个孩子认为早上的太阳离人近,中午的太阳离人远。
他的理由是早上的太阳大,中午的太阳小。
师接话:你是从哪儿看出的?生2(语气较平淡):“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师(微笑着对生2):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孩,听你刚才的语气大概说服不了别人吧。
生3(急切地):老师,我知道了。
那是一个反问句,他应该读出反问的语气,这样的语气强烈一些。
师:你能用反问的语气来说服我们大家吗?(生3读,边读边做手势比划出)师(向生2):他的话有说服力吗?生2(点点头):他读“大如车盖”时音重一些,还用手比划出车盖的大小,仿佛我们面前就有一个大得像车盖一样的太阳,读“则如盘盂”读得轻一些,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中午的太阳很小很小。
部编语文六下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练习(含答案)2
(1)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2)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
(3)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4)弗若之矣(__________)
(5)孔子东游(__________)(6)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
(7)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8)问其故(__________)
7.下列加点字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惟弈秋之为听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为是其智弗若与D.孰为汝多知乎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8.孔子不能决也。( )
A.决定B.判断C.决心
9.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A.因为B.以为C.为了
10.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A.表示感激B.调落,衰退C.推辞
35.“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6.“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薛谭“辞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反”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
5.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____)
6.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__)
20.按课文内容填空。
(1)深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_______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今日,端午节当晨,阳光初照,一对小儿在村庄中辩日。
两小儿名为小白和小黑,一白一黑,果然相争不下。
小白道:“今日是端午节,我料风清云淡,日月同辉,必是日。
日乃太阳之象,光明之源,岂能与其夺日?”小黑闻之,略一沉思,不悦曰:“贤哥之言深奥,朕岂可折服?然我观日尤似夜,乃黑矣,非白也。
日乃光之主,如何与其夺日?”小白闻之,大惊曰:“今日截至,子非认之?我有见一玉兔上食,内中珠翠,岂是日乎?”小黑闻之,恍然大悟曰:“玉兔乃月中兽也,早愿,不可谋夺。
”小白闻之,顿觉大错,遂叹道:“尔言颇是,非我所及,吾辱乃忘。
”小黑闻之,微笑曰:“贤哥有失,勿忧心。
”二小儿言乎,遂放声大笑,相约今夜尽燃烛:曰:“光明之源,若以汝照之,日月俱辉,非辩日而不可也。
”范甘等《国民教育知识丛书》收第173集《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该文是一篇记叙文。
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说明文明交流,讨论问题,永志不衰。
文章描述了两个小孩因为端午节,辩论关于太阳和月亮的归属的故事。
通过两个小孩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争执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文章语言简洁,清晰,适度的运用对话,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让读者对这一话题有深入的思考。
第二篇示例: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还能让人们了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在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们学习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也接触了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其中《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位小儿在辩论中展现了自己的聪慧和机智,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敬佩。
两小儿辩日,一日之中。
吾于学堂,闻二儿雅言。
余思二儿早生其智,言语兢兢,不可不悉。
两儿心致,斗志昂扬,怀奇思而捐己智,辨正误而表诚心。
日沦依依,东高西低。
二儿相逢,遂生辩日。
一言一辩,寸积寸累,时有斗志而感无奇。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课件) (2)
日初出沧沧 凉凉及其日 中如探汤
远者凉 近者热
温度感知
观点
人物
原理
活动
新课导入 背景知识 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拓展升华
谦逊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任然“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观点
人物
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
对于自己不懂得问题大胆质疑, 还敢于争辩。
原理
活动
新课导入 背景知识 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拓展升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朗读
句子
译文
因果
新课导入 背景知识 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拓展升华
人物
观点
现象
理由
小孩甲
日始出时去人 近而日中时远
日初出大如 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近者大 远者小
依据
视觉效果
小孩乙
日初出远而日 中时近
知:同“智”,聪慧
句义: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新课导入 背景知识 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拓展升华
朗读
句子
译文
因果
新课导入 背景知识 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拓展升华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近者大?
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 山和一小角的天空,此时的 太阳就显得大。
远者凉?
因为在夜里太阳照射到 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 以早上感到寒凉。
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人教版」《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十一册里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表达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两小儿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品质,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两小儿辩日》一课是培养学生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好课例,因此我教授本课时训练重点确定为:1.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疑难字词,能根椐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两小儿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慎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熟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2.搜索关于孔子的资料(生平、言论)。
3.思考课后练习题。
本堂课因为是孩子们初学古文,所以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通过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重视古文的读,要求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读懂文章的意思进展语言积累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习为教学主线,去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气氛,以承受变探究的演化形式,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
从而解决出学生学习古文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法,快乐轻松地学习古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辛”字入手,加部首说“辩”字导入课题,解释“辩”字的字义,从而以“辩”字贯穿全文,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小儿辩论太阳,此时教师那么引导学生再一次读课题,然后层层深入、质疑,两小儿辩论太阳的什么呢?让孩子深入思考,以此交待了学文的目的,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由于学生初学古文,所以困惑重重,在此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初学古文的感受,从而总结出古文不好读,不好懂,明确了学习古文的方向和目标,紧接着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学生通过倾听总结读法。
孔子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孔子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两小儿辩日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鲁国。
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
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
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
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
两个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看到底谁说得对呀!”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和老子有关的故事。
______(判断对错)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有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故事和孔子有关。
故答案为:×。
两小儿辩日(改编)2
两小儿辩日(改编)2作者:陈洁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2年第19期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的途中遇到了两个争论的小孩。
他们喋喋不休地说着,不一会儿就指指太阳,不知在做什么。
孔子上前问:“小朋友,你们在这里争论什么呢?”“我们在说关于太阳的事情呢。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
”“不对不对,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哦?”孔子听了他们两个的见解,疑惑地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太阳刚出来时很大,你看——”说着,一个小孩指了指半山腰的太阳,“像车盖一样呢。
中午时却小极了,像一个盘子一般。
这难道不是近时大而远时小的道理吗?”孔子禁不住点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另一个小孩不服气地站在一旁,说:“才不是呢。
太阳刚出来时还很凉快,中午就非常热了。
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很热了,就是因为到中午了。
所以——”小孩拉长了调子说,“太阳刚升起时离我们远,中午才是近的,难道不是吗?”“是啊!”孔子道。
“那么,如果你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孔子先生啊!”一个小孩说。
“对啊,我们谁对呢?”“这个嘛……我也不知道。
”两个小孩笑着说:“哈,谁说你知识渊博啦?”不过他们很快又沮丧起来:“看来这事儿没有结果了。
还有谁会知道呢?”“不,有结果。
”我从一旁的灌木丛后走出来。
他们用审视神鬼的眼光看着我。
孔子首先反应过来:“你是谁?怎么这副打扮?”我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身上是现代服装啊!“我来自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穿越到这儿来了。
”我跌进时空隧道,没想到竟然来了这儿,我又继续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和中午时,离我们是一样近的。
”“啊?那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中午看起来却很小?”“其实太阳的大小并没变,只不过早上时,太阳升起的背景是树木、远山,所以看起来大些。
而中午却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自然看起来就小了。
”我耐心地为他们解释。
又一个小孩忙问:“那为什么太阳刚升起时凉快,中午却热得很呢?”“哦,这个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就连象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渗透了要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动画朗读,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句子及其意思。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起学生辩论:教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多少岁?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说出理由。
2、导入:教师:大家刚才辩论得真激烈,不过答案老师会在下课时告诉大家,而且要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辩论有关的文章-----《两小儿辩日》。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读题。
)二、质疑: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三、过渡:教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那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相信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此环节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话题,激起了学生的辩论,自然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初读课文。
1、教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读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2024年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4年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诲:__________ ②惟弈秋之为听,惟:__________③思援弓缴而射之,援:__________ ④弗若之矣,弗:__________2.写出加点的“之”在句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_)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3.本文通过学弈,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教导。
只。
引,拉。
不如。
(1)弈秋的教导他,指前一个人(2)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二、《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1.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
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孔子不能决也2.一词多义。
①问其故其: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__________3.句子翻译。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______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______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2)原文
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2)原文事实上由于中午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的大小是不现实的。
这可能也是造成了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午的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点,而日出日落的太阳是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圆形。
还有,中午比早晨时热,是不是因为中午时太阳离我们比早晨时离我们近呢?也不是。
那又是因为什么呢?中午时比早晨热,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
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
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
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每天中午较热,早晨较冷,并非太阳离我们地面有远有近之故。
在学习的时候,可能老师都会说是一样的距离,但真正的答案却有2个:相对论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在一个点做对照。
也就是说在文中应该有2个中心点,一个就是地球,一个就是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
如果以地球为中心点,那么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不变的在早上还是中午时都是一样的。
如果以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为中心点那么就应该是中午的时候会更近些。
都知道太阳和地球都是球体.那我们先把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假设到地区圆行的正上方,而太阳就假设到地球的左边。
这时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看到的太阳就是早晨的太阳。
而只要把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假设到太阳的正下方那么这时的太阳就是中午的太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时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在以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为中心点时。
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离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较远。
而文中当时的两个小孩根本不知道地球,所以他们是以自己所在的地区做中心点。
以的文言虚词用法
以的文言虚词用法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作介词,(一)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四)、可译为“凭借”。
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五)、相当于“从、由”。
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六)、译为“按照”。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三、连词,(一)、相当于“用来、以便”。
例句: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二)、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
例如: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两小儿辩日(2)
笑
思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 这是怎样的“笑”?
嘲笑、自得
为什么不用“君”“公”“先生”等敬辞,而
用平辈的“汝”?
嘲讽
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会怎么想、怎么回答?
思
孔子说: 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__ 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智”,智慧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日”,而不
是“说”日、“论”日或者“谈”日呢?
__ “辩”更有气势
“辩”势在分出胜负 “辩”言辞更加激烈 “辩”更能体现问题的难度
……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两小儿辩论得激烈?
子实事求是,在两个小孩面前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令人钦佩。
对现代人来说:
看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求本质,否则将为现象所迷惑,
难得真知,难求真理。
智
思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 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
__ 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
是、虚心好学,却像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 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更 需要智慧的太阳!让智慧的太阳在我们的 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反问句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比喻句
运用反问句、比喻句,摆明道理,举出事实;
彼此针锋相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毫不示弱。
思
读出“辩”的味道:
思
《两小儿辩日》的科学解释
《两小儿辩日》的科学解释
嘿,你知道不?那可是个超有意思的故事啊!一个小孩说早上太阳
离我们近,因为早上太阳看着大;另一个小孩就反驳啦,说中午太阳热,那才是离我们近呢!哎呀呀,这俩小孩争得那叫一个激烈呀!就
像两只小公鸡在斗架似的!(例子:他们俩就像斗架的小公鸡,谁也
不服谁。
)
咱先来说说早上太阳看着大的事儿。
其实啊,这是一种视觉错觉啦!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它旁边有好多东西可以对比呀,比如房子啊、树啊,这么一对比,就显得太阳特别大。
就好比你把一个苹果放在一
堆橘子旁边,那苹果看着就显得特别大。
(例子:就像把苹果放在橘
子旁,视觉上的差异很明显。
)但实际上太阳的大小可没啥变化哟!
再讲讲中午太阳热的原因。
中午的时候,太阳直直地照在我们头顶上,阳光穿过大气层的距离最短,被削弱得最少,所以我们就感觉特
别热啦!这就好像你直接站在火炉边,那肯定热得不行呀!(例子:
就如同直接站在火炉边,热度扑面而来。
)
那到底太阳啥时候离我们近呢?嘿嘿,其实太阳离我们的距离在一
年当中是不断变化的哟!有时候近,有时候远呢!这可不是这俩小孩
说的那么简单哦!
所以啊,咱不能光靠感觉来判断事情呀!得用科学知识来分析分析。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我们要学会用科学
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能光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就下结论。
这就是我的观点,你觉得呢?。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和翻译
【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
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象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赏析: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
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
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
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
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课件) (2)
14 露和霜
二、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二、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露呈液体,是小水滴; 霜呈固态,是小冰晶。
露是无色的, 霜一般为白色。
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时的天气 冷
三、人造露和霜
实验材料:铁罐、湿毛巾、温度计、碎冰、盐、冷水
造露
1、在铁罐中放入碎冰,铁罐 下垫一块湿毛巾。 2、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 冰水的温度。
3、观察铁罐的外壁。
三、人造露和霜
实验材料:铁罐、湿毛巾、温度计、碎冰、盐、冷水
造霜
1、在铁罐中放入碎冰和冷水, 铁罐下垫一块湿毛巾。 2、在冰水中加盐,测量 冰水的温度。
3、观察铁罐的外壁。
造露和造霜的不同之处?
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前
杯子外壁形成了液态的小水滴,加盐后杯子外壁形成了 固态的小冰晶。
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 现什么现象?
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 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露。
当温度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 物体的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比较露和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露
液态
无色
小水滴 多形成于春秋 以及初秋的夜 晚……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今 天你 学 到 了 什么?
霜 相同之处
固态 都是在夜晚形成。
白色 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小冰晶 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
或建筑物上……
多形成于深秋
及冬天的夜
晚……
四、拓展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剧本
牛文明
角色:孔子、甲山(小儿)、乙川(小儿)、颜回、子路、孔子学生数人
时近中午,日光强烈,两小儿嬉戏玩耍、争辩不已,孔子及弟子缓步走来。
甲山:你说的不对!
乙川:你说的不对!
两人做争吵状
孔子:颜回啊——
颜回:(趋步向前)(垂手恭立)
学生在!敢问老师有何吩咐?
孔子:回啊,你去看看那两个小孩在争什么呢?能劝就劝劝吧。
颜回:是,弟子这就前去,老师您就坐在这树下歇息歇息吧。
子路等扶孔子坐,颜回前去探问。
颜回:嗨!小朋友,请问你们在争论什么,能给我的老师找点水喝吗?
乙川:嗯,大哥哥,你评评理——
甲山:(拉乙川一把,打断),嘿!请问你什么人啊,你老师又是谁呀?
颜回:两位小朋友,我们是鲁国人,我老师是孔老夫子,我们前往齐国求学,你能给我的老师找点水喝吗?
乙川:你老师就是那个有名的孔子呀?听说他很有学问哩,我们哥俩在争辩一件事呢,他输了还不服。
你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做个评断呢?
甲山:对,如果说的有道理,我们就给你们端水喝。
颜回:好吧,咱们去请教老夫子吧,没有他老人家不知道的事。
三人前往见孔子,三人躬腰行礼,孔子起身点头还礼。
孔子:弟子们哪,看见了吧——谁说齐国是蛮夷之邦?这两个孩子都这么彬彬有礼,可见是礼仪之邦嘛。
子路:喂!小子,有水吗?给我老师端一碗。
孔子:(白子路一眼)子路退后,不得无礼。
甲山:你真是孔子吗?
孔子:是啊,我就是鲁国的孔丘啊。
乙川:那你很有学问喽?
孔子:不敢这么说,孔丘正是知识匮乏才来贵国求学的。
颜回对孔子耳语,孔子微笑点头。
孔子:听说两位小朋友在争辩一个问题,能否让我们都听听啊?
甲山、乙川争抢:我先说!我先说!
孔子:两位小朋友谁为兄,谁为弟啊?
甲山:我叫甲山,8岁,他叫乙川,7岁。
孔子;喔,(指甲山)那你就是兄长了,为兄的先说。
甲山(故意挤挤乙川,清清嗓子):嗯,事情是这样的,我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乙川说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远,老人家你说呢?
乙川:您老人家要判断正确呀,他输了可是要给我当牛骑的。
孔子沉吟,这个嘛——乙川你先说说你的道理行吗?
乙川(迫不及待地、指着烈日):老夫子,你说这会热呢还是早晨热呢?
孔子:当然是现在热了,热乎哉,不堪忍受矣。
乙川:您烧过柴禾吗?
孔子:烧过呀,我小的时候经常帮母亲做饭哪。
乙川:那您说离火近了热呢还是离火远了热呢?
孔子: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离火近了热呀。
所以说,要远离水火才能保证安全嘛。
乙川抓住甲山,“爬下,爬下!给我当牛!”
甲山:别得意的太早啦!老先生,你看过初升的太阳吗?
孔子:看过啊,我登泰山的时候,看到太阳从东海上升起,那真是壮哉!美哉!
甲山:什么意思?
子路:就是多么壮观啊,多么美丽啊!
甲山:那您说说,是初升的太阳大呢,还是这阵子的太阳大呢?
孔子:当然初升的太阳大喽!
甲山:就是嘛,刚上来的太阳比车轮还要大(比划),中午的太阳小的像烧饼(比划),离我们近的东西大,离我们远的东西小,难道不是这样吗?
孔子众弟子:(点头)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甲山、乙川:那您说到底谁对呀?
孔子:(捻须、沉吟)日初出如车盖,那就是说初升的太阳离我们近?不过,日初出苍苍凉凉,那就是初升的太阳又离我们远了?嗯,这个官司还真不好断,你们以为呢?
颜回等:夫子不能断,弟子们更断不了啦。
孔子:有道理,都有道理,甲山、乙川,你们说的都对。
来,拉拉手——争论归争论,别失兄弟和气。
哈哈哈……
甲山/乙川:(失望地)净吹牛,还说你是无所不知的老夫子呢?不给你水喝了。
转身跑开
子路:喂,小家伙!
孔子(摆摆手):走吧,上路。
甲山、乙川跑回来,端着碗,提着水:请喝水,解解渴。
孔子:意味深长地,弟子们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太阳的问题嘛——
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