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的思考
作者:毕海玲贺宇董坤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分析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在阐明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
[关键词]标准化;装备保障;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2. 030
[中图分类号]E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2- 0046- 02 1前言
本文充分考虑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提出的需求,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全面适应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信息化与机械化复合发展的要求,积极进行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化研究,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导作用,通过建立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装备保障信息的实时互联、互通与共享,获得装备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最佳效率和效益。
2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现状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关键技术日趋成熟,如嵌入式技术、交互式电子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这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为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提供了可能。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核心能力,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来指导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我军对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视,现有国家军用标准近万项。近年来,通过全军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军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特别是“十五”、“十一五”以来,配合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建设,制定了一批统领
全军信息化建设的顶层核心标准。而通用装备保障军用标准化工作坚持以提高通用装备保障效能为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突破口,以“两成两力”建设为重点,在标准制定(修订)、体系表修订、标准立项、建章立制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核心标准尚需完善;某些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发展几乎空白;部分标准不能完全适应未来联合作战和装备保障发展要求。因此,紧密结合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规划,在认真梳理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引领和指导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信息化标准的发展,是推进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3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
3.1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实现标准化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装备保障信息化平台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为“手段”,以提高装备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装备保障信息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实时化、网络化、综合化和一体化,战时能实时、连续、准确地提供战场信息,并实施统一管理。要实现这些“信息流”高效、顺畅运行,实现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做到以统一的标准定义信息数据,以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发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制定满足装备保障信息化要求的各类标准,有利于装备保障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和应用。因此,要实现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实现标准化。
3.2装备保障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需要实现标准化
信息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是将各种保障力量、保障要素、保障单元有机融合,从而实施一体化、综合化保障。没有标准化对装备保障建设的技术支持和监督,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和装备保障信息的无缝隙连接就难以形成,信息主导下的精确保障就难以实现。按统一的标准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科学确定标准需求,处理好技术与标准、装备与标堆、标准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套统一的接口协议、信息格式、数据定义和操作规则标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网络资源、保障信息资源,才能构建功能完整、流程合理、数据准确、安全可靠的保障信息系统。只有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才能保证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
4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涵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依托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在装备保障领域,融围绕装备全寿命周期展开的各种活动为一体,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依托军队信息化建设,同时以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更新保障观念,创新保障理论,重整并优化保障系统结构,提高装备保障效能的动态发展过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装备保障信息化包含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化人才、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及其保障装备和信息化法规标准等六大要素[1]。要让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高效而可靠地运转,就必须以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系统运行的各个要素,使有用的信息能够在系统中被及时地采集、处理、传递和应用。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是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是依据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工作的认知程度,为获得最佳效率和效益,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具有特定功能的标准化文件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标准化文件是围绕装备保障信息化六要素进行的,与装备保障信息化可行性分析、顶层设计、软硬件选型、信息系统设计、装备及其保障装备的信息化改造、装备各项保障活动信息化等相关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5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
全军信息化标准体系表(装电〔2007〕243号文件)明确指出,全军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共用基础标准,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标准、信息传输标准、基础数据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人机接口标准和信息化工程管理标准等;另一类是各业务领域信息化通用标准,主要包括作战指挥标准、情报保障标准、通信保障标准、信息作战标准、军事训练标准、政治工作标准、后勤工作标准、装备保障标准等[2]。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属于装备保障业务领域信息化通用标准的一部分,除共用基础标准外,还包括了装备保障领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标准、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等。
依据全军信息化标准体系表,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共用基础标准,一类是业务领域标准[3]。
5.1共用基础标准分体系
共用基础标准分体系,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
5.1.1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为网络的组织、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以及设备生产、引进提供了主要技术依据,确保装备保障网络基础设施间能互连互通。主要包括网络总体标准、SDH(同步数字体系)传送网、IP网、ATM网、以太网、卫星通信网以及接入、网络管理、会议电视和综合布线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