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语文上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并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落实古人读书的经验到实际学习中。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古人读书的经验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为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做铺垫。
2. 学习《古人谈读书》
1.听老师朗读《古人谈读书》,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古人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每组展示讨论结果。
4. 拓展活动
1.学生就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2.设计一个与古人读书故事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5. 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古人的读书经验
•落实到实际学习中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古人读书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于古人读书经验的应用还存在困难。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3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3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读课文《落花生》。
2.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学习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熟读课文《落花生》,理解主题和含义。
2.进行正确朗读和语音语调练习。
3.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难点1.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学习课文《落花生》(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情节。
3.分角色朗读,模拟情境,加深理解。
第三步:语音语调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的语音语调,学生模仿跟读。
2.分组进行朗读练习,相互纠错和改进。
第四步:小组讨论(10分钟)1.小组讨论《落花生》中的主题和寓意。
2.每组选择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与全班分享观点。
第五步: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展示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落花生》。
2.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及对生活的启示,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音语调表达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个人和团体的优势,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1.第一单元:《朱自清》
–课时安排:第1课至第5课
–教学目标: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背影》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重点:《背影》文本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
2.第二单元:《写人》
–课时安排:第6课至第10课
–教学目标:学习写人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重点:描写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写人作文练习、小组互评、展示分享
3.第三单元:《记叙文》
–课时安排:第11课至第15课
–教学目标: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
–教学重点:讲故事的技巧、时间顺序的掌握
–教学方法:故事阅读、故事复述、故事演绎
4.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课时安排:第16课至第20课
–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的形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创作
5.第五单元:《寓言》
–课时安排:第21课至第25课
–教学目标:学习寓言的特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分析寓言的寓言语言
–教学方法:寓言阅读、寓言解读、寓言创作
总结
本教案以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为指导,设计了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同文体和题材的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进一步的进步。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
课程背景
•课程名称:语文
•年级: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文名称:《落花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情节。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情节。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课本《落花生》
2.多媒体设备
3.教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学习(3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落花生》,并简单解释生词和课文背景。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要情节,并展示讨论成果。
拓展(15分钟)
1.学生自由发挥,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故事。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5分钟)
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落花生》。
2.撰写课文《落花生》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落花生》为教学内容,通过朗读、讨论和拓展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理解《古人谈读书》的大意和主题;2.能够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3.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4.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复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2.了解古代人对读书的看法;3.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1.对古代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2.理解文中象征性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引言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读书对于人们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二、学习1.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教师逐段进行讲解和解读,重点讲解生词和名言。
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每段的理解与感悟。
三、总结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每组选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四、拓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古代与现代的阅读方式、态度和效果,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读书。
四、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名言警句•读书内容•读书方式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古代人的读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
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2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21)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朗读课文《落花生》。
2.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复述《落花生》故事内容。
3.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背后的寓意。
4.能在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文章中的词语和表达句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难点:领会文章的寓意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落花生》教材,黑板、彩色粉笔。
2.PPT或幻灯片。
3.老师准备好的讲义和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利用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情景,让学生用所学词语进行对话练习。
2.导入(5分钟)•出示幻灯片,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听读课文(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4.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加深对细节的理解。
5.词语解析(10分钟)•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猜测词义。
6.讨论主题(10分钟)•小组讨论文章背后的寓意,展开讨论。
7.课文复述(10分钟)•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8.情感表达(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情感。
五、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及其意思。
2.思考课文中的故事对自己的启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阅读《落花生》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教材,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具:课本、题册、教案、黑板、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美丽的桂林》- 研究目标:了解桂林的风景和特色,培养学生对美景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桂林的风景。
2. 阅读课文:由学生轮流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教育:讨论桂林的美丽和特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一篇描述桂林风景的作文。
5. 总结:回顾研究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小画家》-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技能,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绘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观察练:提供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细节。
3. 绘画实践:让学生模仿图片进行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4. 作品展示: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绘画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其他课程教学步骤请参考教材和教案。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和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的简要内容,具体教案细节可以参考教材和教师手册。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导学案(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1《白鹭》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行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绝句》中的名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古诗。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出示白鹭图片:白鹭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它们天生丽质,身体修长,身形矫健、轻盈,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白鹭主要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区,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
3.出示杜牧的诗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你们读后有何感受?4.一花一鸟总关情。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看看作者借助白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板书课题---①白鹭l ù。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认读“鹭、嫌”等6个生字,学会书写“宜、鹤”等10个生字。
积累“精巧、配合、身段、形象化、美中不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悟文中描绘的三幅图画,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初读、精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朗读中体味、感受作者情感。
2.在阅读实践中,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写出对白鹭的感受,表达对鸟的喜爱之情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作者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一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提升审美情趣,丰富人生内涵。
三、字词运用(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1.要求会认的字:鹭l ù 嫌xi án 黛d ài 嵌qi àn 匣xi á 嗜sh ì2.要求会写的字: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3.要会读会写的词语: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生硬 寻常 忘却流线型 镜匣 清晨 孤独 安稳 悠然 嗜好黄昏 恩惠 清澄 形象化 美中不足(二)词语解释。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是否最近在为学科教学计划而烦恼呢?新学期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而至,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有条理的完成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以下是由我们为您带来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六班现有学生41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比较平均。
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
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
同时,有几个学生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还不够丰富。
本学期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共有课文28篇。
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
每篇精读课文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
每组课文之后放积累运用。
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成词语、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趣味语文、日积月累。
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25个,其中要求学会的200个,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的150个,多音字在日常教学之中讲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
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在日常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提高日常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一)精读课文的日常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3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3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第【1】篇〗一、指导思想从“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宗旨出发,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继续: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3、力求简约,循序渐进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0名,男生23人,女生17人。
从总体情况来看全班学生整体素质良好,思维比较活跃,语文方面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语文兴趣较浓,但理解感悟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其中个别学生学习上总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较差,有待于加强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
因此,本学期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入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
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
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全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
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
课后练习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语文基本功。
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重感悟,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习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黄鹤楼送别》),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众多的练习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 (3)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人对读书的热爱。
2.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诗人的读书经历。
3.能领会诗人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对读书的思考。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诗人的读书经历。
2.领会诗人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对读书的思考。
教学难点1.对诗人读书经历的深层理解。
2.对诗人对读书的感悟进行思考和引导。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课文、相关图片或线索的PPT。
2.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文言诗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尝试朗读课文。
2.提出问题:你平时喜欢读书吗?读到什么书会让你感到快乐?第二步:学习与理解1.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人对读书的热爱。
2.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诗人的读书历程。
3.进行课文分析,探讨诗人对读书的看法。
第三步:拓展思维1.小组讨论:除了诗人,你身边还有哪些人喜欢读书?他们的读书经历和感悟是怎样的?2.提出问题:你认为读书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帮助?你平时是如何读书的?第四步:课堂讨论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参观,激发对书籍的兴趣和热爱。
2.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心得。
课堂作业1.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体会。
2.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写在笔记本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感悟,激发对读书的热情并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
•掌握生字词“种植”、“勤劳”、“阳光”、“诗人”、“母亲”的读音与意义。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短文的基本意思,感受诗歌的节奏感。
•能够感悟勤劳的美德,培养劳动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与珍惜,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短文,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领悟诗歌的节奏感,体会勤劳的美德。
2. 难点•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真正理解勤劳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本《语文园地一》•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学习新课(20分钟)•集体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解释生字词意思,学习正确的发音。
•分组讨论诗歌的意义,讨论勤劳与幸福的关系。
3. 拓展延伸(15分钟)•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分组表演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整理课文要点,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对勤劳与幸福进行深入探讨。
5. 作业布置(5分钟)•复习生字词,准备诗歌朗诵。
•思考并书写一篇关于勤劳与美好生活的小感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学生在讨论中能够相互启发,激发出更多有趣的想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意学生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带给学生对勤劳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合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1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1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落花生》的内容,掌握其中的生字生词。
2.能讲述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含义和主题。
3.能够感受课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
2.讲述主要情节,领会故事的含义。
3.感受课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并能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2.理解课文的含义,领会故事的主旨。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板书:关于课文的生字生词、主要情节、故事含义的梳理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为学生进入本节课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词语教师呈现本节课的生字生词,并通过课文情境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新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导读课文教师通过简短的导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
4. 阅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5. 讲述故事情节学生围绕主要情节,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梳理故事的发展,领会故事背后的含义。
6. 感悟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2.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写一篇读后感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提高语文素养,享受学习的快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熟读精思》说一说从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自由读课文。
2.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四、课堂小结。
这两则文言文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有哪些?
第一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要实事求是、聪敏勤学、不耻下问、多记多背、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第二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
学习过程: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
预设:第一句是学习态度,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第二句是学习态度,告诉我们要聪敏勤学、不耻下问;第三句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的结合,告诉我们要多记多背,学而不厌;第四句是学习态度,告诉我们要勤奋、刻苦学习;第五句是学习态度,告诉我们要有上进心;第六句也是学习态度,告诉我们学和思不可以偏废,要学思结合。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两句话中的“敏”意思不同,第一句中的“敏”是“聪敏”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敏”是“勤勉”的意思。
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尝:曾经。现代汉语的常用意思是“品尝”。
任务三: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第一则文言文,思考:这六句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
预设: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前面四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同“智”,表示“智慧”。(在理解字意的时候,要根据这个字所在的语言环境来判断。)
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①默: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可借助上下文,用组词的方式猜词义)
②厌:满足。现代汉语的常用意思是“讨厌”。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课文中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课文中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意义。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代文人墨客读书的图片和诗词,引导学生进入《古人谈读书》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初步感知: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初步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3.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说明:(1)古人的读书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朱子读书法”、“思辨读书法”等。
(2)古人的读书意义。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人对读书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认为读书可以启智、修德、治国等。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描写技巧来描绘古人的读书生活和态度。
(4)古人的读书精神。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人的读书精神和态度,如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4. 拓展延伸:通过展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古人读书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布置相关主题的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5.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等活动,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问答、讨论、演示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全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全册第一课:《听力训练》本课主要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通过播放录音,学生可以听到老师朗读的短文或句子,然后完成相应的任务。
这种听力训练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课:《认读生字》本课旨在教授学生认读一系列生字。
老师会给学生介绍一个新的生字,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和练习。
通过课堂的互动,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并记住这些生字,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第三课:《诗歌朗诵》在本课中,学生将学习朗读一首诗歌。
老师会给学生教授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学生需要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准确地朗诵诗歌为止。
通过朗诵诗歌,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四课:《阅读理解》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老师会给学生分发一篇短文,并提出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通读短文,并通过理解短文的内容来回答问题。
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五课:《写话训练》在本课中,学生将进行写话训练。
老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并要求他们写一篇短文或故事。
学生需要根据主题展开想象,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这种写话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课:《古诗词欣赏》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并了解一些经典的古诗词。
老师会给学生介绍一首古诗词,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学生需要仔细品味古诗词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七课:《作文指导》在本课中,学生将接受作文指导。
老师会教授学生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给予他们实际的写作任务。
学生需要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写作,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文笔和表达能力。
这种作文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第八课:《散文阅读》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能力。
老师会给学生分发一篇散文,并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和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意义,并能够从中获得思想启发和情感共鸣。
第九课:《人物画赏析》在本课中,学生将欣赏和学习人物画。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任务一:故事溯源,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牛郎织女》这则民间故事,是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
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
叶圣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整理。
课堂上,让学生跟随历史的足迹,逐渐从古代走向现在,感知《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产生、发展的悠久年代的同时,更感受到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的“资料袋”,了解故事起源。
课件出示:漫漫银河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一颗是织女星,它们分布在银河两侧,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十分遥远。
人们根据它们的名字,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秦观的《鹊桥仙》。
2.出示资料,感知《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故事创编的历史。
●3000多年前:跂(qí)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huǎn)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经·小雅·大东》●1800多年前:迢(tiáo)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ó)素手,札(zhá)札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400多年前: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
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衽(rèn)。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
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宗懔(lǐn)《荆楚岁时记》3.小结:到了现在,我们学习作家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牛郎织女》篇幅更长。
这个故事怎么会越传越长呢?是的,老百姓在口口相传时,创造性地改编情节、人物,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这叫“创编”。
正是这种创编,使得民间故事生生不息,使得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4.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故事的前半部分——《牛郎织女(一)》。
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经验,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了解词语一词多义的特点。
难点:学习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并学会初步运用;体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并迁移造句。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导入:同学们,“万物有灵”,万事万物皆有感,一花一鸟总关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四种美好的事物,有像诗一样精巧的白鹭,有朴实而实用的落花生,有勾起人思乡情的那场桂花雨,还有给予作者无限信赖的珍珠鸟……2.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预设:过渡:学习这四篇课文,你有什么特别的阅读体会呢?我们先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讨论的吧!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
教师点拨:关注“事物”“感情”“思考”“桂花雨”“浓浓的思乡之情”“花生”“做人的道理”等关键词,分析三段对话可知,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或表达感悟的。
4.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提问:同学们,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是“借物抒情”,不同点是什么呢?你能说说自己的发现吗?预设:①我发现同样是写事物,但抒发的情感可以不一样。
《白鹭》表达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桂花雨》则表达思乡之情。
②我发现每篇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白鹭》主要描写不同场景中的白鹭来表达对它的喜爱和赞美;《落花生》是通过人物对话与对比,突出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讲了童年与桂花相关的几件事,在叙事中寄托思乡之情;《珍珠鸟》通过人与鸟相处时的细节描写,抒发感受。
过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像本单元几位作家一样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只要留心观察,深入思考,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都能寄托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看海备课人:李丹学习目标:1. 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带有本课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潮的柔美和壮美,背诵喜欢的部分。
3.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欣赏和学习运用动词的技巧。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借用工具书,自主学习。
1. 用自己的方式记忆、讲解生字,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2. 理解词语,并造句。
照耀:造句:前赴后继:造句:遐想:造句:3. 有感情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 找出文中的动词,抄写下来,体会他们的作用。
词语:作用:2. 作者分别从那几个地点观察潮水,有什么变化?3. 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巩固案,作业检测。
1. 找出文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读一读,写出它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仿写句子。
原句:仿写:2.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潮水果然渐渐征服了沙滩。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被字句:(2)看海是一件愉快是事。
(改为感叹句)(3)那不是一片一片地涌过来的,却是一大片一大片地跃起来。
(用“不是……却是”造句)不是······却是······2. 古诗两首备课人:李丹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懂得它的意思,并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景象。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诗句,积累优美的诗句。
学习重点: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景象。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诗句,积累优美的诗句。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借用工具书或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1.用自己的方式记忆、讲解生字,并积累诗中的好词语。
2.读一读诗中的注释,有感情朗读诗句,说说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合作探究案【学法指导】小组或找朋友,合作交流探究。
1.《江畔独步寻花》朝作者意思是: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依微风。
意思:3.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意思:诗中描绘的景物有: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千古名句是:4.《书湖阴先生壁》朝作者意思是: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意思是: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意思:7.诗中描绘的景色有哪些?你有什么感受?三、展示交流四、拓展巩固1.我能根据《江畔独步寻花》写一篇作文。
(100字以上)2.我能根据《书湖阴先生壁》创作诗画。
3. 山峡之秋备课人:李丹学习目标:1. 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带有本课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山峡秋天的的美景,3. 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能仿照旁批,批写三峡秋景的特点。
学生准备:收集三峡的图片。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借用工具书,自主学习。
1.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我能给课文写旁批。
(不少于四处)合作交流探究【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 根据旁批合作交流,课文写了那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 你认为山峡什么时候景色最美,说说理由?3.“这一天,正是中秋”。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在文中用什么作用?拓展巩固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练习(4)的词语读一读,再一个写三个造句并听写。
3. 我能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处秋天的景物。
(不少于100字)4*. 游漓江备课人:李丹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
学习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及其特点。
学习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根据课文,借助工具,自主预习1. 给下列词语标出正确的音节。
()()( )船舱蜿蜒伫立( ) ( ) ( )窥伺对峙抵达2. 连线。
一座座宝剑硕大的姿态一根根屏风绿色的水波一把把竹笋雄健的盆景一团团云雾神奇的气魄合作探究案【学法指导】小组内学习,合作探究,师适时点拨。
1. 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2. 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他们的特点来。
3. 找出课文中的美词佳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拓展巩固1. 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原句:仿写的句子:2. 按要求写句子。
(1)游船在亮晶晶的江面上继续漂行。
(缩句)(2)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进漓江中尽情地吸水吗?(改为陈述句)(3)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
(仿写比喻句)积累与运用(一)备课人:李丹审核人:学习目标:1. 知道描写自然景物的基本方法。
2. 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自觉读记“语海拾贝”中的诗句和自主阅读《拉萨的天空》,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4. 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以及审美情操。
5. 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 自主阅读短文,通过阅读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重点及难点:1. 知道描写自然景物的基本方法。
2.懂得搜集处理资料方法和口头表达方法。
一、自主学习:1. 读下面的句子,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2)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我发现了:句子(1):句子(2)2.读“语海拾贝”中句子,查找有关资料,理解每组句子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1. 分组朗读“互动平台”,议一议《看海》《三峡之秋》是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景物特点:修辞手法:2. 结合本单元课文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一处喜欢的景物进行习作,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写好后在小组内互相读读,认真修改。
(350字以上)5. 捅马蜂窝备课人:李丹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纠缠”“捣毁”“惊魂稍定”“痊愈”等词语的意思。
2.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的态度转变。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4.理解课文最末一段的含义。
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体会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难点:体会作者对马蜂至死保卫家园的精神的钦佩和对自己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课文连接:1.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珍珠鸟》、《义和拳》、《铺花的歧路》、《神鞭》等。
马蜂:学名胡蜂。
昆虫,头胸部褐色,有黄色斑纹,腹部深黄色,中间有黑褐色横纹。
尾部有毒刺,能蜇人。
以花蜜和虫类为食物。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并讲解给大家听。
2. 收集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一下。
3.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合作探究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哪几个部分,各说了什么内容?2. 抓住我捅马蜂窝的过程,重点朗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拓展延伸:1.词语大擂台。
jiū chán gē da fù chïu dǎo huǐ( ) ( ) ( ) ( )bǎng qǐ lǎi chãn diàn diàn zhān shàng qù(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第一自然段描写马蜂窝,先写马蜂窝的位置是,“壮观”是说其;用“”比喻其形状;用“”言其数量之多;马蜂活动的特点是;给爷爷生活带来的不便是。
6.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备课人:李丹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惬意”“深谙”“暗忖”“功亏一篑”等词语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课文借钓鱼所阐明的做人的道理。
3. 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环境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感悟叔叔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揣摩环境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和查阅资料,自主预习: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并讲解生字词语。
2.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写下来并学会理解,用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词语:造句:(1)(2)3. 读课题,说说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合作探究案【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探究: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按什么结构写的?2. 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词语。
(理清线索)3. 重点朗读叔叔的那句话,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其中的道理。
叔叔的话:感悟:4. 环境描写的作用:三、拓展巩固:1、给下列词语注音。
()()()惬意诱饵跋涉()()()屁股恳请岂料7. 藏羚羊的故事备课人:李丹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老羚羊与小羚羊、科考队员与藏羚羊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难点: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课文链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借用工具书,自主预习。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讲解生字。
2. 课前收集藏羚羊的资料图片,默读课文,说说藏羚羊是什么样子的?(你了解多少,写下来。
)3.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合作探究案【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学习,1. 找出能够体现老羚羊和小羚羊之间感情的句子,写一写,体会一下。
原句:体会到的:2. 课文描写科考队员和小羚羊相处的是哪个自然段,找出其中的重点句子,写下来,并体会一下。
重点句子:体会到了:3.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
4. 搜集有关关爱动物的故事,并讲给大家听。
三、拓展延伸1.选词填空:飞奔奔驰(1)有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而下。
(2)列车在广阔的原野上()。
2.按要求写句子。
(1)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
(缩句)(2)大家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里。
(改为双重否定句)8*. 蝈蝈备课人:李丹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 通过边读边想,领悟课文内容,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炼优美,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