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

合集下载

从《国家宝藏》来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

从《国家宝藏》来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

从《国家宝藏》来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其中一档备受欢迎的节目就是《国家宝藏》。

这档节目的成功可以说是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因为它展示了许多宝贵的文物,更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呈现方式,将文物嵌入了生活,让观众在娱乐中受到了丰富的文化教育和启迪。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分析《国家宝藏》节目的创新之处,来探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

一、《国家宝藏》节目介绍《国家宝藏》是一档由央视与国家文物局合制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主要介绍中国5,000年文物史上的文化名人、精品文物以及文化背景等。

该节目由主持人、文物保护专家和演员共同构建自己的历史解析,并让观众感受中国文物的独特魅力。

节目中展示的文物全部来自于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国家一级到文化遗产、文化名人、文艺珍品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

二、《国家宝藏》节目的创新点1、展示方式更加生动灵活《国家宝藏》节目将文物从静态的展示中解放出来,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将文物置于生活的情境当中,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比如,在节目中出现的大理石图腾,不仅仅是通过静态展示来介绍图腾的制作和意义,而是通过模拟图腾设计的过程,将观众引入到制作者的视角,同时加强了对文物的情感认知。

这种富有生动性的展示方式,让观众在娱乐中收获到了真正丰富的文化教育和启迪。

2、丰富多彩的内容《国家宝藏》节目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了文物本身,更是将文物生活化展示,给予观众更多的文化情感体验。

在一些特别的场景下,二奶奶的古老古队成为了节目中舞台设计的点睛之笔,而大型综艺场景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文物的震撼性。

《国家宝藏》节目中的文物、文人、古董,都将中国历史与文化还原到了现实生活中。

3、明星热情参与《国家宝藏》节目的力量在于其将文物与热门明星相结合,这既在视觉上给予了观众特别的观赏体验,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文化艰辛和历史的厚重。

关于国家宝藏的小论文

关于国家宝藏的小论文

关于国家宝藏的小论文【内容提要】央视从2017年12月开始播出的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火爆荧屏,一向苛刻的豆瓣网友在第一期节目播出之后给出了9.3的高分,不得不说这算是在国内综艺节目中的一个很好的成绩相比近年来其他的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凭借其独有的节目定位,掀起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小、本文以《国家宝藏》为研究对象,力求从传播字的角度对其成功之处进行分析,并希望能够借此为其他的文化类综艺提出可借鉴经验【关键词】《国家宝藏》文化类综艺文化传播2016年被称为中国的“文化类综艺”元年,目前,主流学界为“文化类节目”给出的定义是“以文化教育为宗旨、以电视传播为手段,以传播知识为目标”①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在2016年年底,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同步播出的《见字如面》受到诸多观众的好评,紧接着,作为国内电视媒体的龙头老大,央视在春节前后相继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和《朗读者》,国内的综艺市场兴起一股“文化类综艺的热潮.2017年12月3日起,由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电视台综艺频道,每周日19:30黄金档首播、《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8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一、《国家宝藏》成功的背景(一)注流媒体承担“社会文化传承职能”中国的综艺节目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繁盛于近十年.近十年来,国内各家卫视频道为了扩大收视率,开始筹划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从早期的益智类答题竞猜节目《开心辞典》到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掀起国内选秀类综艺的热潮,从《中国好声音》的音乐类节目到户外真人秀大爆发的《奔跑吧,兄弟》,国内的综艺节目多为从韩国、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引进的国外综艺节目版权,或模仿、或照搬,从“综1代”到“综N代”已经形成了疲软之势.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和《见字如面》这样具有中华文化内核的综艺界“清流”就应运而生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文化遗产传承三个方面.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仅文字、诗词、信笺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历朝历代的宝文物更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传承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国家主藏》经过两年的筹划,最终于2017年12月3日与观众见面,在节目的宣传过程中,“让国宝活起来”成为节目的一个重要定位央视也是通过这样的一档具有历史底蕴的节目发挥出作为主流媒体承担的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能。

传播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

传播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然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转型期,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积极面对的重要命题。

2017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院(馆)合作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每期推选出一家博物院(馆)馆藏的三件国宝级文物,以小剧场的形式演绎每件国宝的“前世传奇”,再以纪实的手法讲述每件国宝的“今生故事”,共同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展示国宝不朽的艺术与文化、透视国宝蕴含的文化意义、解读中华文明的精神寄托,彰显文化自信。

一、精神内核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如今“碎片化”“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使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困境,浅阅读受人热捧,而完整的、有内涵的、深刻的东西却受到冷遇。

但我们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触动心灵的,还应该是有内涵的东西。

好的表现形式只是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但是要想有持久的关注靠的就是内涵。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内涵是传播文化的核心理念,突出文化的精神内核,让人们在观看节目的视觉冲击中,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

以首期节目《紫薇星之城》为例,石鼓是故宫博物院推选的国家宝藏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表面篆刻着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文字,是汉字演进历史的活化石。

节目通过司马池父子守护石鼓的前世演绎,梁金生家族从抗战时期守护石鼓至今的故事,向观众讲述了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以及中华儿女守护文脉的决心与勇气。

诚如石鼓的前世故事守护人梁家辉所言,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要看它的文字,汉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渊源,虽然人在文字和文化的面前真的很渺小,但是为了守护它、传承它、延续它,我们又可以是非常的伟大。

文化类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化类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以《国家宝藏》为例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82 -2018年第4期 总第59期文化类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以《国家宝藏》为例张馨文 原松梅[摘 要] 随着大众媒介不断普及更新,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各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行业,近年来推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是2017年播出的以文物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独树一帜。

基于SWOT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家宝藏》一类文化节目的分析,以期探讨文化类电视节目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文化类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SWOT分析;《国家宝藏》[作 者] 张馨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原松梅,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跨文化传播”是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曼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提出的,该词指“处于不同文化圈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甚至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制度、文化方面的沟通与交流”[1]。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电视等大众媒介不断普及,跨文化传播冲破了时空的限制,“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处于整个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之中的文化,现在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2],跨文化传播为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而电视节目面向的传播对象广泛,是实现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其中文化类节目作为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为塑造我国的文化形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优秀的文化节目层出不穷,例如2017年最受关注的《国家宝藏》,九大国家级博物馆携27件国宝,以故宫600周年特展为契机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奇妙夜”,与观众一同探索国之重器的前世今生。

这样的节目不断刷新着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掀起一阵阵的中华文化热,成为一股综艺清流。

中华民族的文化香火绵延不断,成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宝藏,理应受到重视和弘扬。

习近平主席也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国家宝藏》节目创新特征研究

《国家宝藏》节目创新特征研究

《国家宝藏》节目创新特征研究《国家宝藏》节目创新特征研究近年来,综艺节目在中国电视台中层出不穷,其中《国家宝藏》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迅速成为观众们喜爱的节目之一。

本文将围绕《国家宝藏》节目的创新特征展开研究,探讨其在节目形式、内容设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突出之处。

《国家宝藏》是一档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展示手法的大型全媒体节目,旨在通过展示中国国宝级文物,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引导观众重新认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其主要创新特征如下:一、节目形式创新。

《国家宝藏》以时间线串联各个历史时期,通过展示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故事和背后的历史背景,带领观众领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节目不仅通过线下实地考察,展示文物在实际场景的魅力,还通过VR、AR等技术手段,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体验,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文物的独特魅力。

二、内容设计创新。

《国家宝藏》突出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每期节目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展开,由不同专家学者担任解说嘉宾,通过专业讲解、互动对话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文物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节目还设置了“守护者”环节,邀请当地的文物保护人员、文化爱好者等参与,并通过他们的讲述,传递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三、文化传承创新。

《国家宝藏》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展示宝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唤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思考。

节目不仅以精美的视觉呈现,还兼顾文化内涵,以亲民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此外,节目还积极关注现代时尚和年轻观众的需求,通过嘉宾互动、文物复原等手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不失时代感。

《国家宝藏》节目的创新特征带来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方面,节目通过展示中国国宝级文物,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另一方面,节目的创新形式、内容设计和传媒手段,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关注,带动了对传统文化的新一轮热潮。

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主题实现——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主题实现——以《国家宝藏》为例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64摘 要:近年来,以文化为内容分类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应势而起,在重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唤下,每一个电视人都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传递价值观和影响受众的责任。

本文以文化探索类真人秀节目为例,从题材、视角、讲述方式上具体分析其节目概况,以及各节目的文化主题如何实现,从而找出将文化主题与文化真人秀节目相融合的更好办法,探讨未来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真人秀;兴盛;传统文化;融合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主题实现——以《国家宝藏》为例王毅(武汉传媒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随着近几年几档爆款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给当前同质化、娱乐化严重的综艺节目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其创意和制作,也已具备相当水准,且诞生了一些原创性的文化综艺模式,在当前国家政策、文艺思想的影响下,借真人秀的节目形式来传播传统文化,让文化元素与文化主题更好的在节目中展示,有利于在当前高度娱乐化的大背景下,节目制作单位挖掘有利因素,寻求差异化竞争,从而争取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节目优势。

一、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界定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是以文化为内容分类的真人秀节目的一种。

文化类真人秀的内核所依托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外延的宽泛性为节目的创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找准文化呈现的适合方式,设定恰当的场景和规则,经过明星或者素人的表演展示,文化的内核会彰显出夺目吸睛的魅力。

二、文化探索类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主题实现1.节目概况《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节目请到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其他博物馆的九大院(馆)长,每人挑选三件国宝,在节目中将这27件文物一一展示。

节目的题材选取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通过电视化语言的呈现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不仅是一件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

电视节目的视觉修辞实践研究——以《国家宝藏》为例

电视节目的视觉修辞实践研究——以《国家宝藏》为例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N CHUANBO电视节目的视觉修辞实践研究----以《国家宝藏》为例舒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南武汉《〇〇74 )本文微信网页版摘要: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视觉修辞是指借助图像 和影像符号向受众传递劝服性信息和话语,以达到心理认知 层面上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的传播行为。

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 宝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观”理 论,从舞美设计、视觉符号和影像叙事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视觉 景观上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电视节目 国家宝藏 视觉修辞 文化意象 文化认同〈国家宝藏》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国际传 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至今已播出两季的内 容,前后共有17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加盟合作,参与展览演 出的文物多达54件。

凭借‘‘明星护宝”搭配“前世表演+今 世解读”的节目形式,〈国家宝藏 > 完美地杂糅了应用纪录片 和综艺的叙事特征,凸显出其形塑与固化视觉符号及文化意 象的艺术手法,让观众在感受国宝"生命”文化传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建构起对华夏文明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一、视觉修辞:修辞学的视觉转向古希腊认为修辞,即策略性地使用语言,从而达到说服 或劝服的目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修辞学得到了新的发 展,肯尼斯•伯克指出修辞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关系和规则 的建立,修辞不仅意味着使用意义规则,更意味着"创造”意义规则。

之后以伯克为首的新修辞学派便将修辞理解为一 种传播行为,所关注的对象已经超越了语言文字,它真正关 注的是一切符号的象征行为,包括语言表达和图像表达。

回顾我国修辞学发展的历程,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研究 都局限于语言符号交际或传播,较少关注其他符号的修辞交 际,尤其是图像符号传播。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图像以 及其他视觉符号的传播在人类信息交流中所占的比重越来 越大。

从导演角度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国家宝藏》为例论文设计

从导演角度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国家宝藏》为例论文设计

本科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引言 (1)1 综艺节目的发展 (2)1.1传统综艺节目的前景 (2)1.2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背景 (2)2 《国家宝藏》创作背景 (4)2.1《国家宝藏》简介 (4)3 当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转型和创新 (6)3.1《国家宝藏》创新模式 (6)3.2新时代对文化综艺节目的需求 (7)3.3创新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影响力 (7)4 导演角度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10)4.1《国家宝藏》的叙事方式 (10)4.2《国家宝藏》的综艺化表达 (12)4.3 《国家宝藏》“仪式感”建立 (15)4.4《国家宝藏》的舞美效果助力 (16)4.5《国家宝藏》的全媒体传播手法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摘要由于受国家文化政策影响,现代文艺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想让文艺节目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以创新的原则为基础,打造高水平的文化内容,用现代文艺的表达方式诠释现代文艺,用现代文化的传播方式推广现代文化,创造一批思想性、深刻性、温暖性高的有质量的节目成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热点话题。

像《国家宝藏》、《寻宝》、《朗读者》这类历史性色彩浓重,以剧情和综艺相结合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综艺的原有的古板形式,也带动了了我国悠久历史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改变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固有的体系。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政策;中国故事;传统文化;悠久历史Abstract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more and more modern cultural and art variety shows are produced. In order for cultural progra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high-level cultural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interpret modern literature and art with the express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and art, promote modern culture with the dissemination of modern culture, and create a number of Ideological and profound features High quality programs with high warmth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current Chinese mass cultural life. Such as "national treasure", "treasure hunt" and "reader" have a strong historical color.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combining plot and variety has changed the original stereotyped form of traditional variety, drive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long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roused strong resonanc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changed the inherent system of cultural variety programs.Keywords:cultural variety show; cultural policy; chinese story; traditional culture; A long history引言2017 年7 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继续坚持优秀文化育人基本原则,挖掘中国人民先进科学文化理论教育资源,发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道德文化,革命主义历史思想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新发展新时期的专业特点和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等的要求,制作和策划播出更多具有人民思想文化深度、精神高度和文化底蕴厚度的优秀文化育人节目。

《国家宝藏》——文化综艺节目的新高地

《国家宝藏》——文化综艺节目的新高地

数字传媒研究第35卷2018年第2期作者简介:甄雨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3台研判员《国家宝藏》——文化综艺节目的新高地甄雨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3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70【摘要】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中国这般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文物在中华大地上见证着春去秋来,江山不改,《国家宝藏》通过不同的守护者和讲述者对国宝以“解说+小剧场”的形式演绎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欣赏的同时深入了解文物所承载的匠心精神,唤起大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与观众在一眼千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祖先留给我们的荣光,今天更应该融入我们的文化自信!【关键词】《国家宝藏》文物文化综艺【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751(2018)02-0011-02文物承载着数千年以来民族的灿烂文明,它不只是冰冷的物件,它更是传承着信仰,维系着我们与古人之间奇妙的牵绊,阅五千年沧桑,物华天宝,包罗万象。

近期央视一套开创大型文博探索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以文物为“药引”,展泱泱大国底蕴之深厚,强今人文化自信之底气,是文化综艺的又一次高品质突破。

央视一套在周六晚间黄金档播出的节目《国家宝藏》在网络反响强烈,又一次掀起了文化综艺的热浪。

有网友评论说“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华人”。

节目集结了以故宫博物院为首的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立足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通过不同的守护者和讲述者对国宝以"解说+小剧场"的形式演绎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欣赏的同时深入了解文物所承载的匠心精神,唤起大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

配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为代表的几位馆长的精准评析,与观众在一眼千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那么,这样一档貌似“高冷”的节目是如何被大家认可并接受的呢?一、严肃科普和轻松娱乐完美接轨我们需要严肃题材的纪录片,但是得有人愿第35卷意看,这就是大众的文化综艺为什么遍地开花的原因。

《国家宝藏》不仅仅是“为往圣继绝学”,重温与日月同光的民族记忆,也不仅仅是向世界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以《国家宝藏》为例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以《国家宝藏》为例

12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以《国家宝藏》为例李 雪(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泛娱乐时代,文化快餐俨然已成为受众的一种习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常被忽视。

但《国家宝藏》的成功再次证明,不是只有娱乐化的内容才能获得受众的喜爱,严肃节目同样可以具有趣味性。

本文基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以《国家宝藏》这档节目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探索,探讨泛娱乐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如何通过创造新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实现有效传播。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意传播; 《国家宝藏》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2-0122-01《国家宝藏》因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及精良的内容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与肯定。

但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节目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正视当前我国文化传播面对的首要困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改进,使其兼具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近几年,文化类综艺走红。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的走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传播和综艺节目提供了新出路,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文化的传播困境。

(一)全球化背景下本地文化传播面临挑战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不同文明文化生态间的交流、聚合日趋明显,跨文化、跨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已然常态化。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当前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在核心观念上仍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产品与服务在对外传播时,难免会受到文化差异性与对抗性的影响。

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倘若一味地单纯依靠官方宣传性质的推广,其效果往往难以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且会因明显的政治色彩而影响推广效果。

另外,由于对欧美文化市场的价值内涵缺乏深入调查和了解,也很难抓住消费群体的关注热点。

(二)推广模式易带有政治色彩标签最典型的就是孔子学院的建立,从一定程度上说,欧美地区“中国文化热”的兴起往往与中国近些年大力推广孔子学院这一官方背景的学校机构密不可分。

文博综艺类节目的创新策略分析——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博综艺类节目的创新策略分析——以《国家宝藏》为例

2020年第2期 NEW MEDIA RESEARCH88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一批文化博物综艺类节目频频创造“现象级”的传播热潮。

以2017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栏目为例,节目播出当月豆瓣评分高达9.2,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影视榜播放排名第1,腾讯视频播放量超过8 000万次。

节目热映的同时,在微博、微信、知乎等自媒体平台也掀起火热的讨论浪潮。

节目于2019年2月完成第二季的播出,大众关注度依然热度不减,豆瓣综合评分持续9分以上,累计近10万人参与评价,第二季五星评价率达68%以上,成为文化记录节目与综艺节目融合创新的典型代表。

该节目的传播热潮,一方面是新时代传统文化回归及人民大众文化自信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节目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基于传播规律不断融合创新的必然结果,综合分析其创新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坚守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紧跟时代需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1]融汇着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薪火相传,更要结合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2],才能产生强大的传承生命力。

早在2013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发布通知要求国内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开办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原创文化节目”[3]。

2016年6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下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广电部门“不断研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优质节目,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

”[4]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栏目,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在创新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守正创新,将诸多精美的国宝级文物从沉寂的博物馆中请出来,以温暖灵动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倡和传播,电视综艺节目也在不断创新。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电视节目既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对当代社会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探讨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

《国家宝藏》是一档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物类节目,旨在通过巧妙的剧情设置和真实的文物展示,让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遗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该节目以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大型文物馆的珍贵文物为线索,通过专家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人物的再现等手法,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个历史瞬间,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兴趣。

首先,《国家宝藏》在剧情设置方面进行了创新。

每期节目以一个文物为线索,通过文物的背后故事串联起一个个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同时,通过在剧情中加入考古发掘、历史人物的再现等环节,使整个节目具有了一种悬疑推理的氛围,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样的节目设置不仅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知识,还增加了娱乐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

其次,《国家宝藏》在文物展示方面进行了创新。

传统的文物展览往往局限于陈列和解说,观众被动地接受展示内容。

而《国家宝藏》通过让文物真实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借助摄像技术对文物进行细致的拍摄,使观众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欣赏文物的细节。

同时,通过专家解读和背后故事的讲述,使观众对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种展示方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也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感。

此外,《国家宝藏》在传统文化的再现和传承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通过剧情设定和专家的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得到了再现,观众得以与历史产生更直接的联系。

同时,通过与当代人物的对话、再现历史人物的故事等手法,使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得到了加强。

国家宝藏综艺节目分析

国家宝藏综艺节目分析
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舞台效果方面,《国家宝 藏》采用了先进的舞台技术 和灯光音效设备,为观众营 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和听觉 体验。例如,在介绍文物时, 舞台上的背景画面与文物相 关联,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 入地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
文化内涵
此外,《国家宝藏》还借助 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和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其 他在线平台观看节目的直播 或重播,还可以参与节目的 互动环节,如答题、投票等。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既增加了节目的影响力,又 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设计理念
第3章
设计理念
内容分析
第4章
内容分析
01.
1
《国家宝藏》的内容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为主,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 的代表性文物。每一期节目都会介绍一件国宝级文物,并通过表演、讲解和互动
等多种形式,让观众了解和感受这些文物的背后故事和历史文化价值
02.
在内容的表现上,《国家宝藏》采用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节目尊重历史事实,对每一件 文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另一方面,为了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节目加入了一些虚构的元素,如情
藏》进行深入分析
节目背景
第2章
节目背景
1
节目背景 2
3
《国家宝藏》诞生于互联网和综艺节目高度发达的时 代,这使得它能够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将传统文 化与现代娱乐元素完美结合
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们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在不断增强
《国家宝藏》正是抓住了这一时机,通过综艺节目的 形式,向观众展示中国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2
景再现、角色扮演等。这种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节目的知识性和教育性,又增加了节目的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性研究——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性研究——以《国家宝藏》为例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性研究——以《国家宝藏》为例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博类电视节目以其富有艺术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而《国家宝藏》作为当下备受瞩目的文博类电视节目,不仅成功捕捉了观众的眼球,更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本文将以《国家宝藏》为例,探讨其独特的创新之处。

首先,作为一档以国家级文物藏品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创新性地将历史文物和当代人物的故事相结合。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历史文物的印象多停留在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片段和照片中。

而《国家宝藏》通过在每一件文物背后的人物故事进行讲解,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细节,并与文物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创新的叙事方式让历史不再疏远,而是鲜活地活在我们眼前。

其次,节目制作方也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互动和沉浸式的手法,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观众们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可以进入手机APP,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和故事背景。

同时,在每个文物故事之后,还会设置线上答题环节,观众可以通过答题的方式参与互动。

这种互动的设计不仅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更加深了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再次,节目对于文博类电视节目在拍摄与展示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传统文博类电视节目往往采用讲解员和图文展示,虽然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但往往缺乏视觉上的冲击力。

而《国家宝藏》则采用多角度多机位的拍摄方式,通过美观的画面和精细的剪辑,将文物在摆设中的细节和独特之处展现给观众。

例如,在节目中,镜头会选择聚焦在文物细致纹理上,或者通过大场景航拍展示文物的规模。

这种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增加了观赏的乐趣与观众的美感。

此外,节目的制作团队还充分发挥了音乐在情感传递中的作用。

由知名音乐制作人刘天华担任音乐总监,节目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氛围的营造。

通过选取与每个文物故事情感相符合的音乐,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感受和体验。

音乐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突出文物的历史背景,更可以引发观众对于文物和历史的思考。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导语:作为一档备受关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凭借其独特的创新传播方式和内容展示形式,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文旨在探索《国家宝藏》作为文化传播平台,其在传播创新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国家宝藏》的背景及发展《国家宝藏》作为央视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于2017年首播,旨在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给观众。

该节目由国家文物局与央视联合推出,节目内容包括文物的介绍、相关历史故事的解读和大型互动展览等多个方面。

二、《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特点1. 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国家宝藏》通过互动的方式,将观众与文物、历史相联系。

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节目进行互动、提问,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度。

2. 故事化的内容展示《国家宝藏》以故事的形式展示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通过故事的串联,节目更好地诠释了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

3. 多平台的传播途径除了电视播出,节目还通过网络直播、视频点播等多个平台进行传播,真正实现了跨屏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增加了观众的选择性和便利性。

4. 古今结合的文化推广手法《国家宝藏》通过与当代艺术家、音乐家等合作,将文物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展示形式。

例如,节目中有音乐家演奏出自文物灵感的音乐作品,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等,使文化传播更具现代感和接地气。

三、《国家宝藏》对文化传播的影响1. 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国家宝藏》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让观众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产生浓厚的兴趣。

观众通过节目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促使他们更加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

2. 推动文物展览和教育的发展《国家宝藏》通过展示世界级的文物展览、解读文物的历史背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接触文物的机会。

这不仅激发了观众对文化遗产的研究热情,也为文物展览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重点探讨该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国家宝藏》是一档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电视节目,通过展示中国国家级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讲述了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

该节目切实体现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参与。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注重故事的讲述和传承。

《国家宝藏》不仅仅是展示文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物记录的历史故事,讲述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

这种故事性的传播方式深入人心,使观众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节目采用了轻松娱乐的方式呈现文化知识。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观众普遍对专业性强、条理繁琐的知识类节目感到疲劳和无趣。

而《国家宝藏》以娱乐性为导向,通过明星嘉宾的参与、趣味化的解读和悬疑推理的手法,使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文化知识,对文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次,节目积极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开展互动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观众们愿意通过互动方式参与到节目中。

《国家宝藏》通过设置线上答题、社交媒体互动和观众投票等形式,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了传播效果。

最后,节目注重通过家庭观众的共同观看促进家庭教育。

《国家宝藏》通过让家庭成员共同观看,创造了家庭共同学习和互动的机会。

通过与家人一起讨论、分享对文物的认知,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实施。

总的来说,《国家宝藏》节目的成功得益于其创新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呈现。

它充分利用了故事性、娱乐性、互动性和家庭性等特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未来,该节目可以进一步加大与新技术的融合,例如增加虚拟现实、互联网直播等元素,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并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不断创新,保持节目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叙事策略探析

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叙事策略探析

声屏世界2023/3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叙事策略探析阴李孟晨摘要:和娱乐类综艺节目不同,文博类综艺节目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寓教于乐,雅俗共赏。

在文博类综艺节目中,《国家宝藏》可谓独树一帜,该节目让演员再现国宝故事,用戏剧讲述传统文化,让演员担当国宝守护人,以此实现文化认同,塑造国家形象。

文章从文化自信的节目立意,中国故事的文本讲述和大国情怀的思想彰显三个维度来探析《国家宝藏》是如何叙事的。

关键词:《国家宝藏》国家形象文化自信中国故事2017年,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国家宝藏》第一季,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别推出第二季和第三季,2021年还推出了《国家宝藏·展演季》。

此外,在《国家宝藏》之后,央视又制作了《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也是好评如潮。

文化自信直接关乎到国家形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日益成为中国文艺创作实践的重要诉求,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也反复提及“文化自信”的问题。

在增强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的大主题之下,央视制作的各文化类综艺节目特色鲜明,立意深远,本文将就《国家宝藏》来具体阐述其是如何叙事的。

文化自信的节目立意在国家形象建构上,《国家宝藏》着手的第一个叙事点就是立足于文化自信,这具体体现在国宝文物的影像呈现上。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1]文物,不仅是物质史料,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国家宝藏》将国宝文物进行影像化呈现,将中华文化影像可视化,使文化自信流淌在影像画面上。

《国家宝藏》的节目流程设置是每一期选择一个主题博物馆,然后展出三件国宝文物,再通过“前世传奇”的演绎和“今生故事”的讲述,完成国宝守护的庄严宣誓。

从《国家宝藏》看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

从《国家宝藏》看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

一、节目形态的创新(一)文化类综艺常见的节目形态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已有多年的历史,常见的节目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文物为主体的节目,通过对文物价值的鉴定、价格竞猜等方式吸引受众,如《鉴宝》、《寻宝》等。

二是通过竞技比拼传播文化知识的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

三是如《信中国》、《朗读者》等通过文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情感的节目。

《国家宝藏》可以说是对以上三种节目形态进行了融合和创新。

(二)《国家宝藏》的节目形态《国家宝藏》的节目形态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它以文物为表现对象,融合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两种创作手法,将综艺元素合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使节目具有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记录的气质。

《国家宝藏》注重的不是文物的经济价值,而是通过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展现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节,记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增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二、节目内容的创新(一)舞台剧再现国宝的前世传奇《国家宝藏》没有采用大量引用文献这一介绍国宝的传统方式,而是选择舞台剧呈现国宝的前世传奇,明星守护人担任主演,讲述与国宝有关的历史故事,直观地营造了历史氛围,使国宝的故事更具感染力。

万工轿的守护人任重,在舞台剧中演绎了爱国商人朱全来的故事,这位民国时期的商人秉持宁可输利、不能输心的理念,顶住资金链断裂的压力,不惧胁迫,绝不偷工减料,耗费一万多个工时打造万工轿,他说这不是为了名利,只是为了传门手艺,他要复兴国货,为中国商人争口气。

这个故事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商人的爱国情怀,更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前世传奇”这一板块,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国宝的前世故事加以合理改编,演员的表演增强了情节的张力,既真实可信又提高了可看性,既能传播知识又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二)九位博物馆馆长提供专业保障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核心是文化,所传播的信息必须严谨正确,不能对观众产生误导。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类节目转型r——以《国家宝藏》为例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类节目转型r——以《国家宝藏》为例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类节目转型r——以《国家宝藏》为例陈昕悦【摘要】2017年是文化艺术类节目百花齐放的一年,继年初大火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有着"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之称的《国家宝藏》杀出重围,引爆社交媒体.该节目一经播出,便成为一档现象级节目,原属小众的文博探索,却尤其深受年轻人喜爱,与当代的新新人类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本文拟在参与式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其产生和发展现状,主要制作形式与内核以及其中出现的媒介融合加以分析,试图寻找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及影响.【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年(卷),期】2018(005)009【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参与式文化;受众;文化类节目;转型【作者】陈昕悦【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2017 年被戏称为“文化类综艺元年”,各种文化类节目的迅速崛起和火热成为新媒体背景下逐渐分流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一股引人注目的风潮。

从年初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相继刷屏,各大电视台各种栏目纷纷效仿,一时间各种同类型节目纷沓而至呈井喷状,却逐渐陷入同质化的怪圈,泥沙俱下,热度减退,收视降低。

随着《见字如面2》的停播,这把“文化之火”也渐渐熄灭。

但是在年末,有着“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之称的《国家宝藏》却突然杀出重围,引爆社交媒体。

笔者认为,《国家宝藏》的成功归因于在参与式文化方面所作出的转型,正是对参与式文化和受众的尊重将这档节目与传统文化类节目区分开来,弥补了大部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不足,因而带来了巨大的传播红利。

1 新媒体背景下的参与式文化早在1992年,亨利·詹金斯就在那本著名的《文本盗猎者》中提出了“参与式文化”的概念,他将电视粉丝看作是在节目方式上的主动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是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文化的游猎式的文本盗猎者,是勇于争夺文化权力的斗士。

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多元建构——以《国家宝藏》为例

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多元建构——以《国家宝藏》为例

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多元建构——以《国家宝藏》为例黄林婧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22(43)9
【摘要】作为近年广受好评的文博类综艺节目之一,《国家宝藏》革故鼎新,以前所未闻的“综艺+纪录片”的形式,从节目定位革新、传播媒介融合、文化符号运用等多维度进行拓展,有效建构了更符合当代文化视野的文博类节目。

文物与媒体实现资源共享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优势互补使文物活化再建构是思考的主要方向。

本文以大众传播为理论线索,探究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多元构建。

【总页数】3页(P140-142)
【作者】黄林婧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融媒时代历史文物的文化记忆与认同建构——以《国家宝藏》为例
2.融媒体时代文化综艺节目影响力构建探索——以《国家宝藏》为例
3.融媒体时代文化综艺节目影响力构建探索--以《国家宝藏》为例
4.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融媒体研究
5.融媒体时代文博探索类节目创新研究——以《国家宝藏》第二季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系南昌航空大学 2018 级硕士研究生)
46 | RADIO&TV JOURNAL 2019.10
视听研究
题价值取向分明,每一件国宝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明 显的现实意义,涉及“绿色发展” “文化建设” “不忘初心” “工匠精神” “一带一路”等话题,这与我国正在建设中的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环相扣,通过 一件件具体的文物,取得与观众在中华民族同祖同根、血 脉相连的感情共识,唤起观众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情 感共鸣和自豪之情,这是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 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③的重要创新性典范。
一、价值取向为核心:古今结合,彰显文化自信
在娱乐至死和消费主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快餐文化 的浪潮中,仍然有着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渴望得到文化的滋 养。《国家宝藏》就是通过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 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是药神》以及他多年来出演的影视作品中,表演功底有目共 睹、有口皆碑,在节目中以十分公正客观的态度对演员进行 评析。吴秀波凭借《军师联盟》的司马懿一角让不少观众纷纷 圈粉,他的点评更多是认可和鼓励,让演员在冰冷的舞台上 多了一丝温暖。导师点评风格迥异,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 在节目中的思想碰撞也满足了受众的个性视听需求。
渊一冤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 《国家宝藏》前四期节目所表达的主题广泛而又集中, 如第一期的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国之瑰宝、守护中华文脉, 第二期的守护中国剑魂、守护律法初心、守护华夏正音,第 三期的守护华夏英姿、守护华夏初音、守护强国制造,第四 期的守护丝路芬芳、守护安国之信、守护盛世威仪。这些主
二、内容生产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叫好又叫座”
渊一冤明星主持垣明星守护人袁有着先天的号召力 当今社会, “粉丝”经济和“吸睛能力”不可小觑,明星 的一言一行,往往具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庞大的粉丝团 在微博话题榜、微信等自媒体中形成一股强大的信息空间 占据量,为自己所钟爱的明星造势,明星的号召甚至能让 粉丝们从“线上”走到“线下”,走进博物馆,追随明星的足 迹,完成一次“膜拜”。不同的明星、不同的粉丝群纷纷受到 号召,甘愿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明星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民众的作用,进行了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的营销。 渊二冤馆长天团的权威点评野画龙点睛冶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 种信息过载,必然导致人们在信息洪流中无所适从,注意力 变得稀缺。由谁来为社会提供价值坐标,由谁来为身处信息 洪流和社会变革中而备感焦灼的人们提供权威的参考意见, 对于厌倦了众声喧哗的无营养信息的人们来说,显得尤其重 要。《国家宝藏》正是回应了民众的这种呼声,邀请了来自故 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院(馆)的院 (馆)长进行点评,他们都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他们的点评 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能对受众的感性认识有所升华。 渊三冤纪实手法袁真实记录与文物的第一次野遇见冶 纪实手法属于实用美学的范畴,它是对现实的一种 “图解”,用生活表现生活,用现实表现现实,真实地记录社 会、记录状态、记录情感。它是镜子式的“镜像”生活,试图 在形式表达、内容意义和美学价值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关 系,以适应受众的审美心理。 《国家宝藏》熟练运用纪实手法,跟拍了每一名明星守 护人进入博物馆,第一次见到自己所要守护的文物的场 景,记录下他们的动作、神态、言语等,力图呈现给受众更 立体和丰富的细节,增强代入感和敬畏感;同时也为明星 们的历史故事演绎奠定了感情基础,让他们和受众一起形 成感性认识。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视听 2019.10 | 47
关键词院文化自信;《国家宝藏》;内容生产;电视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 26 次讲话中多次 提起“文化自信”,并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 深厚的自信”①。
2017 年 12 月 3 日起,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 藏》 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周日晚间 19:30 黄金档首播。 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该节目第二期收视率达到 0.588,市场份额达到 1.941,收视排名为 7,豆瓣评分高达 9.5 分,并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热潮。《国家宝藏》制片人、 总导演于蕾说,栏目是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 :我们这次把纪 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 式综艺’,它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 种全新的表达。”②这些创新性表达,在久远的文物与现代人 之间建立了联系,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它们所代表的 优秀传统文化透过节目感染现代人,这是“加强文物保护
视听研究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新
— ——以《国家宝藏》为例
阴景 浩
摘要院201 7 年 1 2 月,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周日晚间 1 9:30。这档节目以价值取向为核心,古今结合,彰显文化自信;内容生产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叫好又叫座”,为当前电视转 型树立了典范。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基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与现代传媒形式相结合的创新 性探索。
四、结语
在综艺节目泛滥的今天, 《我就是演员》通过创新节目内 容和形式冲出重围,与大众分享心声、吸纳受众心声,为受众 带来高质量、多层次、精细化的节目,满足了观众的视听消费 需求。“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用兵之道,尊重受众主体地位、注 重考虑受众需求的节目必然会赢得更多的叫好声。
参考文献院 1.刘书慧.从受众心理视角解析叶我是歌手曳的成功[J]. 青年记者,2013(17):84-85. 2.刘俊,胡智锋.多元类型的野井喷冶:中国电视综艺节目 内容生产的新景观[J].中国电视,2015(02):22-25. 3.[法]皮埃尔窑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 出版社,2000:15.
渊二冤史海钩沉彰显满满的文化自信 节目前四期中的文物种类丰富,所涉地域广泛,时代 跨度大,极具代表性。就种类而言,就有石器、玉器、陶器、 铜器、铁器、瓷器、骨角牙器等;就其地域而言,南北兼顾; 就其时代而言,既有远古时代的骨笛,又有春秋战国的青 铜器,还有清代的瓷器,可谓煞费苦心。从价值取向来说, 节目选择文物时,刻意忽略了它的物质价值,不选具有“明 星式” “话题式”的文物,而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物, 这充分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满满自信。华夏文明上下五千 年,撷取这些史海中的浪花呈现出来,亦能“窥一斑而知全 豹”,激发观众对文物、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三、电视转型树典范:与时俱进,多措并举
渊一冤制播分离袁优势凸显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将“制播分离”分为 台内分离和台外分离两条路。《国家宝藏》由央视纪录国际 传媒有限公司制作,该公司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旗下的 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纪录片节目制作与发行,有着国 内一流的制作水平和宣传推广能力,能进行节目的研发和 推广。《国家宝藏》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和多次打磨,最终以 一场视听和文化盛宴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正是制播分离带 来的活力。 渊二冤对文化产业市场的进一步细分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行业内竞争 也不断加剧,各大文化产业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 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文化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 究,特别是对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市 场被进一步细分。 央视此次走在了电视行业的前列,通过对文学、博物 馆等文化体的研究,精准发力,与故宫强强联合,与九家国 家级重点博物馆搭档,共同在文博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做 到了“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开国内文博节目先河,实 现了制作方、播出方、博物馆、观众的“多赢”局面。 渊三冤民众甄选袁强化与受众的连结 《国家宝藏》生逢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模 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双向 传播成为当前传播的特点。自说自话已然失效,注重受众 的反馈显得十分重要。 《国家宝藏》注重与民众的连结,每期首播前在微博上 进行预告,在微博上开展“#CCTV 国家宝藏 # 我最喜爱的 国宝”投票活动,从每期三件国宝中选出一件国宝参加特 展,将选择权充分交予民众。同时开展“我写国宝广告语”、 征集网友的自制表情包等活动,充分挖掘各个受众层次的 潜能参与进来,进行用户生产内容,在自媒体舆论场上持 续发酵,营造出强势的文化热点和现象。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宝藏》的不断推出,博物馆热、文化 热的现象将持续增温,国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将 进一步加深,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将进一步增强。而在新 时代,如何更好地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为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 力和强大文化保障,还需要电视人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详的经典片段,更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第七期,范湉湉、 檀健次等六位演员演绎了现实主义题材《北京爱情故事》, 从观众的心理层面出发,突破观众的心理防线,满足受众 的视听需求,引发共鸣。在第四期影视化拍摄中,由贾樟柯 导演,徐峥和孙茜演绎的片段《自由发挥》是一部戏中戏的 短片,可谓经典。戏里戏外三个导演,全靠演员自由发挥, 极具戏剧化。受众以往在银幕上看到的影片都是经过后期 处理、剪辑而成的,而该节目在透明化的拍摄过程中感受 拍摄的娱乐性,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注释院 淤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院习近平在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http:// /article/28517655. 于人民网,央视启动叶国家宝藏曳打造文化年新高度 [EB/OL]./n1/2017/0823/c1012 29489919.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盂榆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院十九大报 告原声游习近平院坚定文化自信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DB/OL]./article/29635034.
渊二冤挑战演员的设置 节目组差别化挑选了不同层次的挑战演员,让受众更 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演员,从而打破受众对演员的刻板印 象,满足受众个性视听需求。在重“颜值”、轻演技,影视作 品质量下降的当下,号称流量收割机的“小鲜肉” “小花旦” 占据银幕,《我就是演员》这档综艺节目逆流而行,让大众 重新感受到了演技的魅力。既有我们熟知的大牌老戏骨、 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也有许多有演技没人 气的青年演员,通过差别化挑战演员的选择可以看到不同 层次演员的炸裂演技。对于挑战演员的编排,节目组选取 的演员较第一季更有实力、有内涵、有演技。本季《我就是 演员》总冠军— — —韩雪,出道已久,知名度却不高,参加《声 临其境》收获了一批粉丝,又在本节目中凭借精湛的演技, 掳获了观众的芳心。节目组挑选韩雪这一“大器晚成”的人 物形象本身就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受众对既会配音又会表 演的韩雪有猎奇心理,在无死角的舞台上呈现给观众最好 的视听效果,满足受众个性视听消费需求。 渊三冤经典片段的选取 节目组在表演片段的选取上多为现实主义题材,扎根 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以致敬经典为原则,演绎大家耳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