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3-11课

合集下载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1课《认识中国画》教案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1课《认识中国画》教案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1课
《认识中国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国画;
技能目标:能创作简单的国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创作国画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国画吗?你们了解国画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认识中国画》;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作品《荷花》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个作品有什么特点?它的创作步骤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用你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一张你喜欢的国画;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必要的点评。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 向日葵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 向日葵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向日葵人美版(北京)一、教学内容本课以向日葵为主要内容,以人美版(北京)的教材为主要教学依据。

通过对向日葵的观察、分析、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观察和认知向日葵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能够运用素描、彩铅画等绘画技巧表现向日葵的外形和特征。

3.能够运用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制作出立体的向日葵作品。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他们的自由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向日葵的观察与分析、绘画和手工制作。

2.教学难点:向日葵的结构和特征的表现、手工制作的合理设计。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向日葵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向日葵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绘画法:通过素描、彩铅画等绘画技巧,让学生掌握向日葵的形态和特征。

3.手工制作法: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制作出立体的向日葵作品。

五、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引入向日葵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向日葵的一些特点和习性。

2. 观察阶段(20分钟)教师现场带领学生观察向日葵的形态、结构和颜色。

通过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向日葵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3. 绘画阶段(3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绘制向日葵的形态和特征,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练习素描,再进行彩铅画,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向日葵的美丽和神奇。

4. 制作阶段(35分钟)教师讲解制作向日葵的步骤和技巧,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来进行制作。

5. 总结阶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赞赏。

同时,教师可以发表一些感想和总结,让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六、教学资源1.向日葵的图片2.素描和彩铅画的颜色笔和纸张3.手工制作用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七、评价与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观察、绘画和手工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认识中国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认识中国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认识中国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1课认识中国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特点以及基本技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欣赏中国画,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中国画的定义、分类、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同时配有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绘画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较为有限,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起源、特点、分类和基本技法,学会欣赏中国画,并创作出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动手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起源、特点、分类和基本技法,学会欣赏中国画。

2.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画教材、PPT、画具、画材、示范作品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画具、画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中国画的起源、特点、分类和基本技法等知识,让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进行中国画技法的示范,边讲解边演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掌握技法要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所学技法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学生集体进行交流,互相说说在学校里快乐的事,学生可以说说课间玩游戏、体育课活动时快乐的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展阶段
课件展示运动中的人物,使画面暂停,分析运动中人物的特点,教师依次放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像,并讲解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
学生依次欣赏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自己创造的构思和内容以及画面安排。
教案样式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
课题
《那一刻的我》
作者
滕州市西岗镇满孝纯
一、教材分析:
《那一刻的我》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本课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运动中的人物特点,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完成构图。
二、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技能目标: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
先欣赏画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师生共同探究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为创造作品做准备。
实践阶段
鼓励学生创作,然后选出学生汇报,有什么样的构思和创意,如何进行画面安排?可以用绘画形式表现跑步、跳远等动作,也可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如彩笔画、蜡笔画吹塑纸版画进行创造。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工具和画材;2.能够认真观察模特、自然景物等,按照中国画的技法进行描绘;3.提高创造力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画概述;2.中国画的常见题材;3.中国画的工具和画材;4.绘制中国画-山水画。

三、教学前准备1.安排好预习作业,并在教室内制作好展板;2.准备好课堂用品:教学课件、绘画工具、画纸等;3.确认课堂所需的音视频材料是否正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展示美术馆内中国画作品模型,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画作的特点;(2)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画的介绍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

2. 讲授环节(1)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风景画;•其他题材。

(2)中国画的工具和画材•毛笔;•国画颜料;•宣纸;•坐垫;•其他工具。

(3)绘制中国画-山水画•讲解中国画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分别鼓励学生进行单人作业和合作创作,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绘画技法的认识。

3. 总结环节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彼此欣赏、评论;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自己需要继续提升的方面,并留下自己的绘画心得。

五、教学后反思本课堂中,学生们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里认真听讲,针对性强地练习了多次。

但在综合能力发挥方面,仍有个别学生存在欠缺。

因此,下一步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辅导,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反馈这堂课程获得一些学生及家长的反馈,他们认为这节课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美感和想象力,并且给了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另外,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学习资源,使学生们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理解更为深入。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 《走进春天》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 《走进春天》教学设计
六、板书设计
——欣赏不同形式的作品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们运用不同形式的方法表现春天,从作品看形式多样,抓住了春天的色彩。但从构图和造型上来看,不如绘画掌握的更好一些,所以在今后不仅是拓展相关知识,还要多尝试多去运用不同形式去创作作品。
教学反思与改进
二、发展阶段
1.感受春天
师: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会感受到春天已经到来?
播放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春天有哪些特点(鲜花开放的时候,柳树发芽生长的时候,鸟雀鸣叫,鸭子下水游泳,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之一).
师:是的。粉红的桃花含着露珠,粉嫩粉嫩的,它不香,但是那么清新动人;小草发芽了,它们从枯草堆里探出黄绿黄绿的芽,就好像初生的婴儿,那么娇嫩,那么欣欣然;燕子可不只是有着剪刀似的尾巴哦,它轻盈却肩负着巨大的母爱,一口一口衔泥筑着一个不怕风吹雨打的窝...
三、愉快表现,合作做画
小组讨论并选择一种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请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喜欢的形式,完成一组春天的画面。
四、展评
教师引导欣赏并评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表现春天的作品,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作品的感受和创作意图吧。
1.学生自我介绍创作想法。
2.学生谈感受并评价
3.教师总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评价不仅学习作品表现形式,还体会作品的创作意图和画面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美术素养。)
二、发展阶段
师:在上节课结束时,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你们带一张自己拍的最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属于老师拍的春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课件展示摄影照片。
下面同学们来分享自己带来的照片。可以从你的构图、色彩、照片内容等方面说一说。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我的老师▏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我的老师▏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我的老师▏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描绘自己心中的老师形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人物特征,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表现。

教学内容1. 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头部比例、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

2. 描绘自己心中的老师形象:观察、分析并表现老师的特征。

3. 艺术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构图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描绘老师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师的特征和情感,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画稿、PPT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展示示范画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老师的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绘自己心中的老师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我的老师2. 重点内容: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描绘老师形象的方法、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描绘另一位老师的形象,要求运用所学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

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描绘自己心中的老师形象,培养了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示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例如,有的学生在描绘老师形象时,可能无法准确把握人物的比例和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练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自然景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绘春天的景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景物特点2. 彩泥造型表现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2. 讲解:讲解春天的自然景物特点,如花草树木、气候变化等。

3. 示范:教师用彩泥示范制作春天的景象。

4. 学生创作:学生运用彩泥制作春天的景象。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课:我和祖国共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发展变化2. 绘画表现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祖国的发展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强调祖国的伟大。

3. 示范:教师用绘画示范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4. 学生创作: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三课:美丽的服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工制作服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服饰特点2. 手工制作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特点。

2. 讲解:讲解各种服饰的特点,如款式、颜色、材质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服饰的方法。

4. 学生制作:学生运用手工制作自己喜欢的服饰。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四课:色彩的搭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的搭配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2. 色彩的搭配技巧3. 绘画创作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色彩搭配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 走进春天(1)-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 走进春天(1)-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走进春天(1)-人教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春季的特点及其代表色彩。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素材和工具表现春天的气息。

•学生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春季的特点及其代表色彩。

•在作品中表现春天的气息。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素材和工具去表现春天的气息。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彩色卡纸等•多幅描绘春天的图片,以及春季代表色彩的图片如绿色、黄色、紫色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给学生展示多幅描绘春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自由欣赏、观察,并激发学生内心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2.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春天元素,如:阳光、花草、小鸟、彩虹等。

第二步:讲解(10分钟)1.讲解春季的特点和代表色彩。

如:春季气息轻盈暖和,代表色彩有绿色、黄色、紫色等。

2.让学生通过讲解理解春季的气息,并准备相应的彩色纸和色卡。

第三步:实践(35分钟)1.老师示范制作一个春天场景,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制作过程,学习使用素材和工具去表现春天的气息。

2.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所学知识去制作属于自己的春天场景,可利用剪刀、彩笔、胶水以及多种颜色卡纸等来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第四步:交流展示(10分钟)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让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教师在展示的同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课堂互动情况: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是否能够听取、接受不同的建议。

2.学生创作作品:学生是否利用素材和工具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是否可以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3.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参与互动、完成作品。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明确了春季的特点及代表色彩,通过使用素材和工具去表现春天的气息,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同时,学生能够通过作品的展示和分享,获得回馈和鼓励,进而激励学生更多地探索和创造。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1课 走进春天》 人教 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1课 走进春天》  人教 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走进春天》人教版教学内容《走进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课旨在通过观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发现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春天的特征、学习描绘春天的景物和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春天的特征,如色彩、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春天的景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春天的特征。

2. 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春天的氛围和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春天景色的图片、绘画示范视频等。

2.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春天的感受。

2. 新课内容:讲解春天的特征,如色彩、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并示范绘画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春天的绘画创作。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1. 《走进春天》2. 内容:春天的特征、绘画技巧、创作实践、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进行一幅春天的绘画创作。

2. 写作作业:学生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春天的特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体来说,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教案-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教案-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和历史。

2.能够区分中国画和其他绘画形式。

3.了解中国画中常用的线条和颜色要素。

4.掌握基本的中国画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中国画的历史和起源。

2.中国画的特点:线与笔、形与意、意境深远。

3.中国画中的线条和颜色要素。

4.中国画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历史。

2.学习中国画中常用的线条和颜色要素。

3.掌握基本的中国画绘画技巧。

四、教学难点1.区分中国画和其他绘画形式。

2.把握中国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过程A. 预习导入1.呈现一幅中国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从线和笔、形和意、意境深远等方面思考中国画的特点。

3.学习并掌握一些简单的中国画基本用具与烘染技法。

B. 操作训练1.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主题,绘制一幅中国画。

2.教师一边讲解中国画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一边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C. 课堂讨论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互相观摩。

2.引导学生分析和评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的作品,讨论创作中的问题和技法。

D. 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所学。

2.让学生自由发挥,再次绘制一幅中国画。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作品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掌握本节课中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创意和创造性。

七、教学延伸1.借助电子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了解经典名家的作品和生平。

2.参观一些美术馆或画廊,让学生亲自感受中国画的厚重和独特魅力。

八、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一些中国画相关的画册和PPT,供学生观看和参考。

2.准备中国画绘画用具、颜料等材料。

【以点带面】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

【以点带面】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

以点带面——认识中国画我很高兴能为大家介绍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

本课是在四年级学习美术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 explroe 中国画,你会学习有关中国画的历史、种类、特点和技巧,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你自己的创作中。

一、学习中国画的历史中国绘画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绘画主要表现在陶器、石头、骨头和青铜器上。

随着时代的推移,绘画艺术逐渐发展为纸上绘画。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最早的中国画作品是发现于陕西省黄陵墓地的马王堆汉墓画像残片。

中国画发展至今有着三千年的历史,这三千年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画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和发展。

可以说,中国画几乎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二、认识中国画的种类中国画有着许多种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有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工笔画、写意画、轮廓画等。

不同的中国画种类,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花鸟画:以花鸟为主要题材,包括各种植物和鸟类。

山水画:以山水为主要题材,描绘了中国的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象。

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题材,描绘了中国人的各种生活场景,以及历史上的伟人和人物形象。

工笔画:工笔画是一种较为细致精细、细节描绘丰富的中国画,它的着重点在于提高画作的细节表现能力。

写意画:写意画是一种重视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的绘画方式,它强调艺术家通过个人的情感和表现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想象。

轮廓画:轮廓画是一种平面效果比较明显的中国画,强调画作线条的用笔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认识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其中最为明显的有以下几点:1、注重平面效果。

中国画强调画作的平面效果,即画作在平面上的表现效果。

它注重画作的空间表现,通常选取极具表现力的角度、构图和色彩等元素,突出画作中的主体形象和表现效果。

2、讲究意境。

中国画讲究意境,它非常注重画面所传达的感情和意境,通过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艺术家可以将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达到最佳状态。

第11课拟人的形象(教案)

第11课拟人的形象(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拟人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创作思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拟人形象相关的艺术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拟人手法创作艺术作品。
4.掌握基本的绘画和表现技巧,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拟人形象的特征和情感。
内容包括:动物拟人、植物拟人、物品拟人等,通过作品欣赏、分析、创作和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拟人手法,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欣赏: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拟人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第11课拟人的形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1课拟人的形象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思妙想”中的第11课,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了解拟人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作品中拟人形象的特点。
2.学习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拟人形象作品。
5.团队与合作: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共同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拟人手法:使学生掌握拟人手法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并能举例说明。
-创作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拟人形象,强调构图和细节处理的重要性。
2.想象与创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运用拟人手法,设计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认识中国画人美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画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基本技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中国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中国画。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认识中国画》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可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设置得还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产生共鸣。
-绘画工具和材料:介绍毛笔、宣纸、墨、颜料等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其特点和用法,以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基本技法:详细讲解勾勒、皴擦、点厾等基本技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欣赏和分析作品:挑选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a.中国画技法的灵活运用;
注意:此处内容仅为符合要求的回答示例,实际教案撰写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b.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c.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皴擦、点厾等;
d.欣赏和分析中国画作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通过讲解中国画的历史,使学生了解其演变过程,强调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如写意、工笔、水墨等;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快乐的人人美版(10)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快乐的人人美版(10)

《快乐的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快乐的人》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生活中的线材多种多样,电线、铁丝、铜线、漆泡线、麻绳、纸绳等历数不尽。

本课选用的是胶皮铜芯电线,它具有色彩丰富、容易造型、软硬粗细适度等特点。

适合制作刚柔相继,动静相宜的作品。

尝试新颖有趣的造型方法,不墨守陈规,而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由的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姿态,正是本课社科的目的所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提高用不同材质的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不同线材作品带给人的美感。

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身边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用具准备:各类线材,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造型方式的理解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快乐的人》首先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理解“快乐”这个词的。

人除了用面部表情体现快乐,还可以从每一个人的肢体语言表示快乐板书课题:快乐的人二、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播放课件)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肢体语言表现情绪的美感。

三、玩游戏1.玩、建构技巧摆一摆,了解动态规律请你把木头人模型也变成快乐的人小组合作:想一想、摆一摆,用什么动作可以表现快乐?思考问题:你能观察出作品中人物是男是女吗?你还发现她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2.找变化特点对比图片《约瑟芬·贝克》与作品人物比例有什么变化?夸张概况人物的特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3试探究技法探究要求:观察教材中作品的特点,结合作品的不同表现方法,试着概括、夸张地表现人物的头。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泥塑动物|辽海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泥塑动物|辽海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泥塑动物|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动物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泥塑动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塑动物的基本知识2. 泥塑动物的制作步骤和方法3. 泥塑动物的表现形式和技巧4. 优秀泥塑动物作品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塑动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泥塑动物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泥塑工具和材料3. 优秀泥塑动物作品图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泥塑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泥塑动物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泥塑动物的基本知识,包括泥塑的定义、起源、发展以及泥塑动物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3. 制作步骤和方法(15分钟)分步骤讲解泥塑动物的制作过程,包括泥材的选择、制作工具的使用、泥塑动物的塑造等。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动物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动物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泥塑动物的制作要点和技巧,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以自己喜欢的动物为主题,独立完成一件泥塑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动物,用文字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泥塑动物的制作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走进春天(1)-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走进春天(1)-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走进春天(1)-人教版《走进春天》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

3.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欣赏春天):1 情景创设: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都有些什么场景呢?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看看小朋友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共同欣赏。

问学生:春天在哪里?[来源:学|科|网] 生作答: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清清的小溪水里。

赞春天美:春天美不美?谁来描述一下春天的美?学生作答。

师:春天像个魔术师,只那么轻轻一点,一切都变了,枝头绿了,桃花红了,阳光明媚。

[来源:Z+xx+] 课件展示:欣赏春天的美。

二、发展阶段(赞美春天):1、提问:古往今来,有许多诗句赞美春天的景色。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2、学生列举一二。

板书,放课件。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活动一(走进春天):[来源:学&科&网] 1、提问:春天到了,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生答:郊游、植树、祭祖、放风筝等。

播放春游课件:师:你出去春游了吗?去了哪里?引导学生描述春游情景:2、欣赏同学美术作品——课件展示师:咱们一起来欣赏其他同学是如何描绘愉快春游的好吗?引导学生欣赏。

3、师讲绘画内容:主体形象相关背景(请几位学生与老师共同贴画:扑蝴蝶的小男孩)色彩鲜艳明亮的色彩表现愉快的心情四、活动二(描绘春天):1、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辅导要点:①构图饱满,内容新颖。

[来源:学,科,网] ②色彩鲜艳明快,注意冷暖对比。

2、举办学生春游作品展览师生共同欣赏要求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可以提出自己的小小建议师进行总评:今天同学们的绘画作品老师都很喜欢,挑出几幅特别优美的点评一下。

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1课认识中国画年级:四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特点的理解与应用。

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中国画作品图片、示范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绘画工具、画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画吧!”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教师展示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特点。

3. 教师示范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如用笔、用墨、构图等,并讲解注意事项。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中国画创作,题材自选。

2.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评(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针对中国画绘画技法和材料特点进行深入学习,如用笔、用墨、构图等。

2. 教师示范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中国画创作,题材自选。

人美版(北京)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 向日葵》教案

人美版(北京)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 向日葵》教案

人美版(北京)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向日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掌握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向日葵的形态和美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向日葵的形状、颜色、线条等。

2. 绘画技巧:线条的表现、色彩的搭配、画面的构图等。

3. 艺术作品欣赏:欣赏著名画家凡·高的《向日葵》,了解其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向日葵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示范画稿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向日葵,引导学生观察其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向日葵的美感。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向日葵,展示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评价与总结: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强调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第11课向日葵》2. 内容:向日葵的基本特征、绘画技巧、作品欣赏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幅向日葵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植物,尝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下周上课时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能否独立完成一幅向日葵绘画作品。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绘画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教学后记
7、卡通画
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收集的藏书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藏书票的知识,老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并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学生个别回答后,老师小结,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以及藏书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3、老师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最后写上拉丁文。
教学后记
8、双胞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
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三、直观演示
1、提问:如何绘制《明度推移》?
2、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四、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五、作业要求:
1、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
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1)对折剪(如“游戏”)
(2)对折印(如“长颈鹿”)
(3)对折画(如“新疆舞”)
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教学后记
9、藏书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帮助学生涂色、印制,最后强调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5、展示并讲评学生作业。
教学后记
10、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3、“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切换成许多画幅的界面,点击某一幅进行讲解、评析。
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参赛和得奖作品,我们学习了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悉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向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画面了
4、老师发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们让小精灵带我们去一个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吗?
1、板书课题:《明度推移》
2、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展出示学习目标。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二、提问:
1、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3、黑与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2、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个别提问后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交流学生小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图画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
1、播放一动画片段。
师: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个卡通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
师: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卡通画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种形象生动有趣、可爱,声音动听,画面色彩鲜艳……
师:大家喜欢这样的画面吗?想不想学?那我们再跟着小精灵走一走吧!
4、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制作藏书票。
5、讲评学生初稿设计情况,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展示设计有创意的作品,针对部分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修改意见。
3、老师强调这节课要求。
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
教学后记
6、画嗅觉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
2、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2、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
3、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展示作品
1、组织学生讨论
2、归纳小结
3、欣赏电视中的作品评析作品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教学后记
5、冰川与晚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教学重难点
1、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
2、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3、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