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基本能力试题特点
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1. 3物体受力分 析与 1 . 力 学 1 . 体 的 等 l. 磁 感 应 定 律 4热 5气 6电 导 选 平衡 问题 第 定律 温变化过程 ( 体 棒切 割 磁 感线 题 的图像问题)
一
双 1 . 点 运 动 1 核 衰变类 型与 1. 7质 8 9交流 电 2 . 0力学 中一 2. 1 静电场 中 选 的图像 应用问 核反应 方程式 的基 本 知 概 念 的判 电场与电势 些 题 题 识 断 的基 本知识
理 科 综合 物 理 试题 谈 谈 自己的 看 法 .
一
、
试题 结构 及 考查 内容
试 题有单 项选择 题 4道 ,分 值 1 6分 ;双项 选择题 5道 ,分值 3 0分 ;非选择题 3道 ,分值 5 4分 ,其 中第 3 题 为考查实验能力 的 4
实验题 ,第 3 、3 题 为两道计算 题 ;物理部 分为 10分 . 5 6 0 下表列 出 试题所考 知识点 的分 布情 况 :
C 与 是一对平衡力 . D 与 大小之和等于 G .
解 析 :本 题 将 节 日 中挂 灯
个 知识点 ,而 不是常见 的 A、B ( C、D 或 )是 同 知识点相反 的两个选项 ,这样大大增加了试题对知 再如实验题也一改往年 的命题风格 ,直接考查学
一
笼实际生 活中实例 与物体 的平
衡 问 题 结 合 起 来 ,要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可 用 最 常 用 到 的正 交 分 解
图3
识点考查 的容量. 生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的掌握情况 ,如 :
例 2 ( 0 0年 广 东 理 综 ,3 ) ( ) 图 2是 某 。 21 4 1
法 ,设 厶4 B= 0 O 2 ,0点 受 到 、 、G三 力作 用 ,
庆阳市2010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庆阳市2010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英语阅卷组执笔人:谷建鹏蔡霞庆阳市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英语试题难度指数介于0.55— 0.6之间,属中等难度。
区分度指数介于0.5—0.6,命题重视基础、确保效度。
既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同时又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鉴定功能和激励功能。
本试卷以2010年甘肃省《命题指导》为导向,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参照,英语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注重基础,题干简洁明了,始终体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要求,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整卷都体现了基础性,能够紧扣课本,贴近教材,基本上是学什么考什么。
试题选材新颖,图文并貌。
阅读题时代性强,题材面广、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语言材料知识性强,生动有趣,又不乏教育意义,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考试心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体现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本试题把语法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题在书外,理却在书中。
充分体现了“淡化语法,注重语言应用和交际”的理念。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
全卷共九大题, 110小题,共八页。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具体分析如下:本卷试题考试内容分布及试题类型分布分析见表1-2所示:表1 试题内容分布情况表2 试题类型分布情况I.语音(共5小题,计5分)本题为送分题,但是从卷面上来看,这五分题很难送到学生手中,试题所选单词皆为学生已学习过的常用词,考查的基本为元音发音,字母组合gh, 及字母x的不同发音,语音差异区分度大,不存在易混淆元音的考查,可是得满分的学生不到9%,在120—150分之间,得满分学生不超过30%,60%—70%的学生平均得分在3分以下。
语音为英语学习的基础,与听说技能的培养有直接关系,对读写技能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此题的卷面得分反映出一个严重问题:因为本市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有些学校淡化甚至取消了了听说教学,这对学生来说将遗害无穷,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
2010年高考基本能力模拟题
2010年高考基本能力模拟题(1)第Ⅰ卷(共30分)一、广泛了解中外文化,有利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1.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
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
你认为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国文化一律平等B.和平相处文化渗透提升文化软实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D.相互借鉴加强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2.文化是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下列诗词的寓意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3.艺术是无国界的,我们应该了解各种特色的音乐文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樱花》是一首朝鲜民歌②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③“非洲鼓乐响起来,全世界人民都在扭动”——鼓是非洲音乐之魂④爵士乐又称摇摆乐,音乐即兴性强,节奏离奇多变幻⑤《白毛女》以歌唱为主,又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美等多种艺术⑥《友谊地久天长》是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⑦《我的太阳》是一首俄罗斯民歌4.“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了解、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国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面对的亘古常新的课题。
下列选项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①“仁者,爱人”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③“敬鬼神而远之”④“兼相爱,交相利”⑤“克己复礼”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⑥5.歌剧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8世纪~20世纪遍及世界各地。
它是一种将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A.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B.乐器演奏、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C.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话剧等D.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灯光等二、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奥妙无穷。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山东卷)试卷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山东卷)试卷分析一、试卷综述2010年的高考是我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四次自主命题考试.今年的高考试题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次真正的检验,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向标,对今后新课程改革和中学数学教学均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命题严格遵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遵循“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利于考试科学、公正、安全、规范”的命题原则.命题根据山东省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拘泥于某一版本,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兼顾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加强了对数学的应用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题目数量、难度安排适宜,题设立意新颖,文、理科试卷区别恰当,两份试卷难、中、易的比例分配恰当. 试卷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命题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继续保持了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风格,具有浓郁的山东特色.二试卷特点1 试卷的整体结构和知识框架试卷的长度、题目类型比例配置与《考试说明》一致,全卷共22题,其中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共60分,占总分的40%;填空题4个,每题4分,共16分,约占总分的10.7%;解答题6个,前5个题目每题12分,最后一题14分,共74分,约占总分的49.3%,全卷合计150分.试题在每个题型中均基本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难度呈梯度增加.全卷重点考查中学数学主干知识和方法(见表2);侧重于对中学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侧重于知识交汇点的考查,加强了对考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2010年山东高考数学试卷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内容,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突出考查了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如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空间几何体、圆锥曲线、概率统计、导数及应用等主要内容,试卷兼顾了新课改新增加的内容如正态分布,方差,定积分等,尤其是两份试卷的解答题,涉及内容均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试卷加强了对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结合中学的主干知识,考查了和函数以及概率统计相关的应用题,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明确了中学数学的教学方向和考生的学习方向.2全面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表1不难发现,2010年的考试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对新课标增设内容如算法与框图、方差、正态分布、统计、概率和分布列、常用逻辑用语,绝对值不等式以及文科的复数等均体现在试卷中.充分体现了“高考支持新课程改革”的命题思路,同时又兼顾到试卷涵盖的各部分内容的平衡,并注意对这些新增内容的考查把握适当的难度,注意到这部分内容的应用.如利用统计中的方差考查学生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利用程序框图简约地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流程.3文理有差异,内容有区别命题注意到文理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对文理科学生提出不同的考查要求(见表3).增加了不同题、适当控制相同题和姊妹题的个数和分数.1、难度要求相异如选择题中文科(13)和理科(13)题都是程序框图问题,题干完全相同,但文科试题比理科试题要简单;文科(7)和理科(9)题干完全相同,文科增加了条件:首项大于零,使题目简单了许多。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试卷各科试卷及答案
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 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 考生可记叙、可议论,或描写、或抒情,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 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特别是,题目选择文学经典作品中富于哲理意味的名句,涉及人 生、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学生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既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积累材料,也能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 表达,提高思辨和审美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对 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中学作文教学都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
ht t p ://
ht t p ://hot
质和基本理念,2008年的话题作文“春来草自青”在体现新课程性质和理念方面又有新的提升。2009年高考 作文不再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是要求直接以“见证”为题进行写作,降低了对考生思维的限制,更方便 考生把握方向确定立意。 2010年高考作文在考试形式上又做了适度创新,选取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 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由于所选材料内涵较为丰富,考生在理解上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人生的复 杂多样和丰富多彩,人生的魅力和美来自于生活的复杂和变化,光明和阴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
2010年高考题试题分析
纲对教材上的主体知识进行了考查如 3 7题结合原子结构进行 推断 , 回答 的分 子 构型 、 电子排 布 式 、 晶体 组 成等 均 是研 究 的 重
点。
2 .重视化 学基 本能 力的考察 21 00年化 学试 题还 是 传 统题 、 常规 题 、 高考 经 典题 为 主流 , 试 题 题境简 单 、 问直 接 , 设 给考 生读题 、 审题赢 得 了宝 贵 时间 , 并 没 有 复杂 的背景 , 有出现 忽视 教材 、 无边 际联 系和过 于追 求 没 漫 标 新 立异等怪 现 象 , 第 2 如 7题题 干 文字 少 , 装置 清晰 明 朗 , 整体 逻 辑显 得通 畅。第 2 题 无机 推断题 框 图构建和 谐得体 ,文字 简 6
卷) 1 .选择 题
题号 7 8 9 1 0 1 1 1 2 1 3
捷 , 回答 的分 子 式 、 学方 程式 、 铜 精炼 、 衡 移动 方 向 、 让 化 粗 平 化 学 平 衡 常数 计算 , 是 平 时练 习 的重 点 , 都 也是 考 查 的热 点 , 生 考 并 不 陌生 。以上试题 题境 的稳定 利于考 生水 平平稳 发挥 。 3 .重视化 学语 言规范 性的考 察 化 学用语 是化 学 学科 必须 具备 的基 础 知识 ,是 高考试 卷 中 重 点考 查 的内容 。主 要考 点有 : 子 式 、 分 化学 式 的书 写 ; 电子 式 、 原 子 结构 示 意 图 、 结构 ( ) 的 书 写 ; 学 方程 式 、 化学 方 程 简 式 化 热 式的书写; 离子 反应 方 程式 的书 写及 正误 判 断 ; 电离 方程 式 、 电 极 反应式 的书 写与 判断 、 外 电子排布式 等 。 0 0 核 2 1 年理 综化学 试 题 中化 学用语 的 考查 在试 卷 中有充 分 的体现 ,具 体触 及 书 写化 学 式 5 ; 构简 式 3个 ; 个 结 化学 方程 式 5个 ; 离子 方程 式 1 、 个 电 子 排布式 1 、 求用具 体 的文字叙 述有 8 个 要 处。特 别对 文字叙述 的考 查力 度近年 来是 越来越 大 , 高不下 。体现 了命题 指导思 想 居 的 需要 , 了考 查学 生学科 素 养 的需要 , 是体 现 了考查 中学 体现 更
注重基础 强调能力 熟中见新——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物理试题分析
总体 看来 ,00 高考 理科综 合试 卷 I物 理部 21年
分坚持 “ 有利 于 高 校 选 拔 新 生 , 利 于 中学 素 质 教 有 育”的指 导原 则 , 持 “ 考 查 知 识 的 同 时 考 查 能 坚 在
试题 覆 盖 了 中学物 理 大部 分 内容 , 学 、 热 光学 、 原 子物 理 、 动和 波每部 分各有 一道选 择题 , 振 其他如
分析 、 图像 的识别 及应 用等.
2 3 注 重物理 实验 基础知 识 基 本能 力的考 查 .
实验题 跟过 去几年 的不 同点有 : 题平 稳 , 再 试 不
一
6 — 3
21 0 0年 第 1 O期
物理通报 种周 期 的平 方 比值为
竞赛 、 考试 与评价研 究
设置 高难度 的 台阶 , 是 却 综 合考 查 了考 生 的基 本 但
21 第 l 0 0年 0期
物理 通报
竞 赛、 考试 与评价研 究
注 重 基 础 强 调 能 力 熟 中 见 新
0 0年全 国高考理综卷 I物理试题分析 1
袁卫 民
( 保定二 中 河北 保 定 0 10 ) 70 0
1 理综 物理试 题 的总体评 价
铺垫 , 既适 当降低 了试题难 度 , 又提 高 了区分 度.
维 特点 , 有较 高的 区分度 , 具 并且适 合 中学物 理实 际
教学.
( )画 出汽 车在 0 ~6 内的 一t 1 0S 图线 ; ( ) 在这 6 2 求 0S内汽 车行驶 的路 程.
/
2
2 理综 物理试 题 的特 点分 析
2 1 稳 中有变 平稳 过渡 . 21 0 0年理综 物理 试题 与 2 0 年 相 比 , 题 总体 09 试
2010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信息。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天之高远,托起翱翔的翅膀,放飞求知的梦想。
1.天空赋予人们无尽的遐想,变幻无穷的大自然让人们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句中“蓝”与“白”是由太阳光折射形成的B.“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春分到夏至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更多太阳能量C.“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主要与光照方向及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D.“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2.“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创作于1943年的《解放区的天》伴随着全国解放而广为传唱。
下列关于这首歌曲说法正确的是①它鼓舞了边区人民,迎来了百团大战的胜利②它反映了边区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期盼③它创作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④它创作当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羽毛美丽的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每天要访问千余朵花,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花蜜,并捕捉昆虫喂养雏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蜂鸟生活需要高水平粮代谢提供的能量B.蜂鸟是变温动物,需迁徒到温暖的地方越冬C.蜂鸟与蝴蝶、蜜蜂等昆虫不存在生存竞争D.用农药防治农林虫害有利于蜂鸟生存4.生物的生命活动受环境影响,同时也能引起环境的变化。
下列能反映生物引起环境变化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燕子低飞,雨淋淋C.点水蜻蜓款款飞D.大雁南飞寒流急5.“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二、地之辽阔,孕育多彩的奇观,承载共同的家园。
初中科学命题研究
选择题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属 于客观性试题。 结构:包含题干和选项 结构:由一个“题干”和几个“选项”两部 分组成。题干,即呈现一个问题的情景,由 直接问句或不完全陈述句构成;选项即该问 题的可能解答,包括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 似真的错误答案(或不佳答案),这些错误答 案又被称为迷惑项(或干扰项)。
初中科学命题的策略与技巧
1、明确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0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指导思想) 总体思路: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新课程理 念,把不当的教学行为(如死记硬背、随意省略实验、题海战 术等)的效益降至最低,全卷以能力立意,体现时代性、人文 性、地方性的特点,突出能力考查,进一步探索科学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方式。整卷难度基本控制在0.7~0.75间, 最好是0。72左右,力求易而不死。
命题细目表
内容 物 质 科 学 科 S 学 探 T 究 S 题型分布 选 择 简 答 15 探 究 14 探 究 6 要求分布 a 17 b 28 c 17 难度分布 容 易 36 稍 难 15 较 难 11
总 计
59
物理
化学
21 10 24
10 4
10 3 0 6
24
16 8 8
15
12 9 6 60
(2012杭州)5.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 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 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则乙将看到鸡蛋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答案:A
估测0。9 实测0。6左右
(2)题干简洁性,尽可能包含题目内容并排除无关材料。文字 冗长、字词句型复杂的题干:一是题意模糊,学生难以理解并作 答;二是无谓消耗测试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江苏2010年高考+(世上最难+最牛试卷)+数学
一、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考卷解读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本次数学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考查基础与考查能力并重,有创新题、题目梯度明显,区分度较高。
考生的评价集中为一个字“难”,许多题目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解决得分却很难。
运算量很大,甚至部分同学的最后两题都没来得及看。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试题。
1、基础题试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分别考查考纲中的集合的性质与集合的运算、复数的运算、古典概型、频率直方图的运用、函数的奇偶性、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集合性质、算法流程图,基本集中在对A、B级要求的考查。
难度与计算量均不大。
大多数考生都应该能顺利解决。
第9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只要判断准确接下来的计算也不成问题。
第11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难度虽不大,但分情况讨论对于部分函数基础较薄弱的考生稍有难度。
第15题主要考查向量,并与平时常用的解析法结合,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稍加小心,容易出现计算上的失误。
第16题以四棱锥为模型,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垂直以及多面体的体积,需要证明过程完整、理由充分,有部分考生虽然会做,但论证过程写的不够完善而导致失分。
总体看以上列举的考题考查的考点明确,难度与平时练习相当,考生的失分会较少。
2、中档题第8题、第10题、第12题主要考查导数的集合意义、数列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图像、不等式的解法与不等式的性质中比较容易的考点,只要平时的基本功扎实,解决这几个问题应该不难。
重点在与考题与平时练习题的联系。
第17题测量电视塔的高度,本题的原型在苏教版数学必修5第11页第3题,它进行了改编,并添加了初中的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这些知识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考查了解斜三角形、基本不等式的运用。
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这些知识点的融合中,有部分考生往往会失去方向,似乎有很多途径来解决问题,但要找到一个真正适合的方法不容易。
2010年基本能力考试说明解读
二、具体要求
一、基础性。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 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二、整合性。试题采用题组的形式,着眼于不同学习领 域、不同科目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某一主题,借助一定的生 活、生产和学习情境,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 度整合,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三、导向性。命题与学科课程目标相一致,体现所考查 学科的能力要求,正确引导高中按照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要 求组织教学。 四、开放性。命题注重对考生多元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 查,答案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五、时代性。试题内容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 贴近社会,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2013/7/27 jbnlcs@ 30
层递型
层递型主要指这类试题就 像攀登台阶,前一步总是后一 步的基础。作为试题即前一道 题或选项总是后一道题或选项 的前提和基础。这里的“前提 和基础”不是就难度而言,而 是就题目之间所构成的关系而 言,所以这类题目并非就是前 一道题难度小,后一道题难度 大,也并非前后题目都属于同 一学习领域。一般而言,考查 的能力点也不相同。 jbnlcs@ 2013/7/27
2013/7/27
jbnlcs@
17
2013/7/27
jbnlcs@
18
2010年1月15日的日环食,是继2009年7月 22日的大日食之后,我国境内出现的又一次难 得的天象奇观,这也是时隔23年后日环食再次 在我国出现。11分08秒!再想看持续这么长时 间的日环食,恐怕得等到3043年了。
2013/7/27 jbnlcs@ 8
考试内涵
基本能力测试是指对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 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等的考查。
2010年3月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基本能力定稿
2010年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基本能力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
以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计入总分。
用时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特别强调:鉴于还没有阅“基本能力”答题卡的配套设备,为方便本次阅卷,每位考生在认真填涂“基本能力”答题卡的前提下,再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重涂在另一答题卡上。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的不得分。
2.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3.答题卡科目涂写要求:文科和艺术文考生在科目处涂物理..,理科、艺术理和体育考生在科目处涂政治..。
一、节能--珍惜资源,减排--爱护环境。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增加污水处理工厂B.向燃煤中加生石灰固硫C.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减少小轿车尾气排放D.不管能耗高低、污染大小只要经济效益好就要大力开发2.为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
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①控制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将统一的热电供暖改为分户燃煤供暖,提高空气质量③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④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冲厕所B.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D.不用或少用含磷洗衣粉4.农村经济情况相对落后,城乡医疗条件保障措施存在很大差别,假如你是一位人大代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你的提案的中心是A.提高农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C.完善医改方案,实现优势互补D.完善医疗方案,实现社会公平5.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2010年中考科学真题卷点评及新题展望——浙江卷
6.(嘉兴)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 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 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 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5.(1)一定 (2)长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 ▲ 改变(选填“可能”、“一 定”或“一定不”)。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 。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 (4)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 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 缺陷,请说出理由 ▲ 。 7.(嘉兴)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 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 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 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 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 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典题精析
1.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 压充人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 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 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 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 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 。(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 ▲ 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人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 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人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 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 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 ▲ 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 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 。
2010年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复习
探究2010年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复习【摘要】:基本能力考试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我们要根据基本能力考试的特点,积极的应对2010年基本能力高考,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教育理念谚语俗语人文精神次贷危机全球变暖低碳经济基本能力考试的设置是非常成功的,它的设置不仅可以很好的弥补学科的界限;而且还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在高考中得到更理想的分数,我觉得这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时,基本能力考试还很好的关注了生活知识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的考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和周围的生活,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素养。
如何进行基本能力总复习?在介绍之前先来看一下基本能力考试的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各学科知识综合考察。
例如2009年高考44题,题目是于谦的《石灰吟》,第一小题考察石灰岩的成因,——地理知识;第二小题考察生石灰的制取过程,补充化学方程式,——化学知识;第三小题让学生写出生石灰的一个用途,——与生活休戚相关。
这就是基本能力考试的一个典型题目,我想以后这样的题目出现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它既能考察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还能考察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增加这方面的思考——学习知识的时候思考其它相关知识;同时,促使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
第二,在考察学生的形式方面,较多的借助古诗句、谚语、俗语等。
如第1、4、12、20、21、22、31、39、44、53题等等。
采用古诗句、谚语、俗语等形式,可以轻松跨越学科界限,既考查语文知识还能考察地理、化学、物理、历史等知识。
第三,基本能力试题重基础。
很多试题都是基础性很强的题目,只要大家在学习中认真学习了,这类题目一般不会有太大难度。
例如第2、3、5、15、40题等等。
这些基础性题目大多是音乐、体育、美术、微机方面的知识居多。
这也是基本能力综合性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重时事。
在高考题中很多试题都是考察高考当年的国家大事。
陕西省中考化学 试题评价
2010年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评价2010年陕西省初中毕业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题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陕西省2010年中考说明》的《化学学科说明》的内容要求。
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继承了近几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思路,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体现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
试题的设置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题结构稳定、合理、情景素材真实,大多数以生产、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为题设情境,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
试题语言更加规范、简洁,减少阅读难点,突出化学核心知识和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考查。
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和评价性。
对我省初中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卷预估难度0.65,试题难易适中,比较平稳,没有偏、难、怪的试题,难易比例符合中考说明给定的容易、较易题、较难题、难题比例4:3:2:1。
考察的范围基本涵盖了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考察了学生的主要基本技能和思维水平。
符合课程标准及陕西省《2009年中考说明》化学学科的要求。
一、试卷结构分析化学试题延续往年的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四种题型(见表1)。
表1化学试题结构以上四种题型具有不同的考查功能。
选择题每个小题四个选项可综合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从知识点掌握情况上有一定的区分。
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
而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双基扎实,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
四种题型是《2010年考试说明·化学部分》题型示例中所给出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对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以及同一试题中各问之间的设置均本着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
2010年安徽省数学高考试卷命题解析
2010年安徽省数学高考试卷命题解析皖西中学数学教研组匡大章2010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从整体看,贯彻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理念,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题目平和、无偏怪题,难度控制理想,最后两题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有较好的梯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考潜能,考数学应用,在“知识的交叉处命题”有新的突破,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试卷注重对常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通性、通法的考查,注重认识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意识,稳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显能力。
1、试卷结构保持稳定今年的数学试题继承2009年形成的模式,试题在题量上、题型分布上仍保持不变,各种题型个数没有发生变化,选择题仍为10道,50分;填空题仍为5道,分值为25分;解答题仍为6道,分值为75分。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分值比例为50:25:75。
2、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很好的发挥试题导向作用2010年安徽省数学试题围绕着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线、核心能力、改革理念进行命题,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例如理科卷的第(7)(8) (11)(14)题,文科的第(9)(11)(13)(14)(18)题。
对三视图、算法框图、参数方程、全称特称命题的否定以及统计等新增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考查,两份试卷在充分关注新增内容的同时,对传统内容的考查也作了适度的创新。
例如理科第(21)题和文科第(21)题,改革了传统数列呈现形式,充分考查了考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3、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命题把重点放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上,充分关注考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中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小题上,具体知识点分布在集合、复数、向量、直线与圆、数列、函数图像、函数性质、线性规划、三视图、概率、算法框图、三角函数、圆锥曲线性质、二项式等内容上,而且小题的考查直接了当,几乎都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试卷对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进行较为全面地考查,六道大题仍然考的是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导数这些重点知识。
英语试卷分析
那彭镇小学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2010年秋季学期)本次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力求通过检测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检测了解自己学习中的得失,便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更富有成效。
并且通过检测让我们的教师进一步了解英语课改的动态,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试题特点1、依据教材,注重基础。
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重点语法、重点短语、习惯用语、句型、词汇等,均来源于教材。
2、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试题都配有有趣的图画,吸引了学生,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3、注重交际、实践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各年级试题都设计了情景会话、根据问句选答语;听力和选择题大部分都是对话和交际用语。
各年级试题中都有听音选词、听音标顺序号码、听音选图片等,有针对考性考查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从成绩结果看我镇小学英语教学三、五、六学年质量较好,成绩比较理想。
四年级成绩相对较低。
二、下一步建议1、重视书上出现的所有单词的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宽度,并且将单词教学与句子教学相整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深度上理解、掌握单词。
2、重视学生对句子的认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会说不读认的现象,要利用板书,卡片等多出示句子,让学生听得见,看得到,进而能认识这些句子。
对于这些主要的句子,更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认读。
3、重视字母的书写。
教师要重视学生字母的书写。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来促使学生写对、写好,字形和格式都符合字母书写的要求。
4、培养学生做完题目后仔细检查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5、继续关注个别学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融入并参与到整体的学习过程中,缩小与大家的差距。
高考地理试题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1众所周知,高考与中学地理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命题也在稳中求变。
尽管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高考,还无法与以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完全吻合,但高考试题中越来越多的渗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高考试题中突出能力立意,减少对知识的机械记忆,重视知识迁移、运用,关注生产生活实际的特征愈加明显。
深刻解读高考试题的特点,并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必定对我们的教学和2011年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2010年全国文综Ⅰ卷的特点分析㈠试题命制突出能力立意1.解读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组选择题: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答案:1.C 2.D文字材料中的“沿海滩涂”这一信息告诉考生,围垦区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土地经常为海水浸泡,制约其开垦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高盐的特点,而不是过湿、干燥、大风、肥力低或病虫害等问题。
2.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重要一条。
“掌握这一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
因此,地图始终是高考的考查重点。
第二组选择题: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
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 大型服装超市B 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 信息交流平台5.在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 配送仓库B 面料厂C 制衣厂D 仓储中心从关联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面料厂、制衣厂只是M 公司的供应商,M 公司与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配货中心、消费者之间传递的是设计、采购、市场销售或库存管理方面的信息,公司员工不从事具体的提供面料、加工或送货上门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人共奏和谐旋律——2010年基本能力试题特点2010年基本能力试卷整体上由第I卷的“天、地、人、和”和第II卷的“足迹、融合、思辨、践行、创新”等九个主题词建构的九个主题句构成。
试卷在九个主题词的统领之下架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有机体,显得大气而庄重,清新而活泼,命题空间游刃而有余。
试卷贴近社会、富有时代性的特色更为显著。
从题目类型和考查知识与能力力度来看,经过前三年的实践探索,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命题道路上,今年的试题几乎每个学科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涌现出许多闪光点,呈现出新的气息。
一、充分体现考试说明的命题要求2010年基本能力的考试说明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与补充,使得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具体要求更加完善。
2010年的试题是对考试说明“五大具体要求”和“九项考核目标”的充分体现与落实。
命题过程中,考点设置始终以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课标中必修范围为命题依据,做到基础性及导向性。
各个学科有机融合,以题组、组合选项或“借壳”命题的形式,做到整合性。
有效减少了填空选择式的题目,使填空、问答题目数量比2009年有所提高,开放性题目数量比去年增加,保证“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要求。
对于热点问题保持不刻意回避、不刻意追逐的态度。
我们的社会千变万化,几乎每天都会产生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和话题。
作为2010年的基本能力,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问题或“热点”话题时,较好地保持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将能够与基本能力命题有关的话题或热点问题纳入思考的空间。
命题者着眼于“热点”问题、生活中的话题与相应学科内在本质的联系,将人们关注的问题与要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让这些“热点”仅作为背景材料,通过巧妙的设问考查相应科学与人文素养,没有出现直接将热点问题本身作为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的现象。
今年的试卷涉及到2009至2010年的热点问题有火山爆发、上海世博会、虎年与虎文化、两会、渤海海冰、经济形势、高速铁路网等,另外还有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和常规话题,如节能环保、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以民为本、健康与安全等。
涉及这些问题或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作为题目的引子,然后寻找适合各自学科的角度,命题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发自内心”地命题,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
二、形式、风格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试卷仍采用主题分块形式,保持清新、灵活、轻松的试卷风格,考查知识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素材选择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考点选择机智、巧妙。
基本能力每年都有大量涉及中外文化的题目,2010年也不例外。
由于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部分试题仍保留了用古文或古典诗词作为题干或选项的特点,但这种类型的题目数量由去年的11题降为6题。
一方面古典诗词或古文与其他学科考点有机融合,保持了整个试卷古典文化的美感和对考生传统文化修养的考查,另一方面也使古文阅读量适当降低。
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利用古文、诗词句考查基本能力的度,从而防止出现借基本能力考试考查考生古文、诗词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考查语文的现象。
三、试题的突破与创新(一)试题形式的完善与创新1.探究性题目的创新:多点与亮点的结合,形成“众星捧月”的特点。
多点是指化学(第52题)、生物(第56题)、历史(第47题)等多个学科分别通过一些题目考查探究的各个侧面或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学科背景考查考生的能力。
亮点是指第九大题的研究性学习题目,今年的题目是“防风自动关窗装置的制作”,围绕该项目设置的7个小题比较完整地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试题属于科技类项目设计的题目,与前几年的调查研究、实验探究相比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是第一次全面地涉及到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全国范围来看,是对研究性学习试题的重要贡献。
2.以题组的形式使多个学科多个考点自然融合。
例如第31题“虎文化”主题,融合了文化演变、传统文化、生物、美术等学科的考点。
第35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融合了政治、区域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等多个考点。
第36题“世博会”主题,融合了文化、地理、通用技术、音乐、物理等多个学科。
第37题“艺术融合”主题融合了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的考点等。
3.通过一道考题(素材)的各个选项,融合多个学科的考点。
例如第1题,四个选项融合了物理、地理、生物、化学四个学科的考点。
第38题,融合了政治、地理、美术三个学科的考点。
第50题,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考点。
初步统计,全卷有40%以上的题目整合了两个以上的学科。
(二)各科试题的创新之处1.科技类项目设计题目首次完美亮相。
今年的研究性学习题目首次采用小发明、小制作的素材,涉及物理、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三个科目。
命题素材贴近生活,有较大的实用性;考点设置巧妙,涉及到方案构思、材料和工具的选择、设计的评价与改进、原理分析等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的能力。
其中原理分析及评价改进部分涉及力学和电学的物理学知识,考查了考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具、被控对象”等考点巧妙引入通用技术学科,考查了考生基本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2.政治题目突出“四个结合”,即政治科目考题与多个学科的有机结合(第9、38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第24、43题),与中学生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第19、20、31第2题)以及政治科目自身在广度与深度上的适度结合(第35题),突出了整合性的特色。
政治考题通过与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利用其他学科生动有趣的素材,借用其他学科的形式——“外壳”巧妙设置政治选项(第38题),让学生轻松愉快答题,较好实现了对学生政治知识素养及政治判断能力的考查目的。
3.体育与健康题目涉及面更广。
体育与健康题目在横向层面上全面展开,涉及运动参与(第32题第2小题、第41题)、运动技能(第32题第1小题)、身体健康(第22、23题)、心理健康(第28题)、安全教育(第45题两个小题)、体育文化(第29题)等6个方面,突出对考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参与与体验的考查,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今年首次涉及。
题目能够较好地引导学校全面开齐开全课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统一。
4.通用技术题目融入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升华。
今年的通用技术试题分两部分,一是四个单独的小题(第33、36、48、49题),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木椅、水坝等,考查的卯榫结构是我国木工传统工艺,选材和考点设计十分巧妙;第二部分是融合在第九大主题中的第57(2)、60、61小题,分别考查结构受力、流程与设计、设计基本原则、系统与控制、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材料选择和工具使用等通用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内容广,与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结合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5.物理题目突出生活与应用。
物理题目素材与生活结合紧密并有较强的时代性(与世博会主题结合)。
第36题的第4小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手持式安检报警器,考查考生应用电磁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第5小题,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42题,虽然知识背景涉及到物理学机械波的传播问题,但是考生可以抛开物理学科的限制,通过仔细观察6个连续图片,总结排列的规律便可进行判断作出回答,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这道题目实际上是对已经延续三年的图形推理题目的一次创新,素材生动有趣,设问巧妙。
另外,物理与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联袂命题,开创了崭新的一页(见“科技类项目设计题目”分析)。
6.化学题目突出探究能力,关注生活安全与健康。
化学试题除了延续以往贴近生活的特点以外,今年的命题在三个方面有创新,一是将热点问题作为素材巧妙设问(第10题渤海海冰),二是更加关注日常生活的健康与安全问题(第14、16、17、40题),三是以化学学科作为背景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第52题)。
7.生物题目更显生活化、趣味性。
试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常用的农谚、诗句、词语,常见的动物老虎、蚂蚁,以及美丽的蜂鸟作为素材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考查的内容包含了植物激素、新陈代谢、鸟类主要特征、生存竞争、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植物的繁殖类型、人类对其他生物的认识发展过程、生态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级、生物信息传递类型、光合作用、微生物发酵、生物探究活动等十多个考点,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生态、代谢等多个方面。
考查形式多样,有的题目与其他学科考点构成题组或组合选项,灵活而巧妙。
8.音乐题目更加关注音乐与文化,突出基本音乐素养的考查。
今年的音乐试题考查考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能力,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考查的素材和挖掘考点(第36题第3小题、第37题),并通过中西音乐的融合比较考查学生的音乐素养(第37题)。
即使涉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试题,也偏重于学生的分析、理解、体验和感受(第54题两个小题)能力的考查。
9.美术题目突出欣赏与评价能力。
今年美术部分涉及美术鉴赏的国画、油画、雕塑、民间艺术及色彩基础知识等方面,与往年相比在审美特征的考查上有较大突破(第6题、37题第2小题、38题),上升到更高能力层级的考查即回答“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作品作者、流派、背景知识等回答“是什么”的考查。
10.信息技术题目注重操作与应用层次的考查。
今年试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考查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信息技术新产品(硬件)的认知能力(第34题)、软件操作(电子表格和文字处理)能力(第51题)、计算机安全的有关技能和基本常识(第46题)以及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理念(第26题)等。
二是考查内容更贴近课标要求和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富有良好的导向性、时代性,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11.地理题目注重自然与人文地理并存。
试题考查内容广泛,涉及地球运动(第1、9题)、地球大气中能量转换(第8题)、地球上的水循环(第53题)、经济地理(第11题、第36题第1小题)以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第9题、第35题第2小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注重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对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第53题)。
考点与历史(第7题)、政治(第35题2)、生物(第4题)、化学(第10题)体育(第22题)等有机融合。
另有部分题目体现了时代性(第10、25题)。
12.历史题目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传统文化的素材。
历史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历史文化常识的积累(第7、27、47题),注重学科的整合性,与地理、音乐、信息等学科相结合(第2、15、39题)。
考查形式灵活,包括分类题(第15、47题)和通过歌词(第2题)、古文(第18、27题)、名言(第5题)等引出考点的形式,充分考查了考生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