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英语运用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友爱关系。

情感教育的运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英语教学,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素质教育,英语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才全面素质相互竞争的时代,当时代迈进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教学面临的现实持久战日益严峻。

一方面,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接受的必要的学校教育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到了今天,却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积累着和更新着,造成了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变性之间的日趋尖锐的矛盾;另一方面,教学培养的目标,随着人们对教育作用和未来社会需要的认识深化,不断丰富着内涵,由过去的“知识型”、“智能型”向“个性全面发展型”方向发展,其水准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质量的人才,是现代教学改革所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

这种失衡现象违背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自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方面现代教学要加速发展,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从认知角度单线突进,使教学潜力的发掘受到限制,而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下降、身心健康受损、个性片面发展等副作用日趋严重。

在中外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中,无论是经验主义阵营中的直接法、听说法,还是理性主义阵营中的翻译法、认知法,
其注意的焦点都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上,而情感过程则长期受到忽视。

然而,国外近二十年来十分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显然与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潮有关,受情感教学流派的影响所及,现代教学论将情感教学纳入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英语教学法也应该重视情感领域的研究。

二、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情感教育理论。

他认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

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他分析为:“恐惧的心会麻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

一个学生在正常的状态下能够完全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在恐惧状态下就会惊慌失措,变得愚笨。

即使他脑子里有这些知识,他也可能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或者说得颠三倒四。

2、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情感教育理论。

他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照着教学法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

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回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

3、现代情感心理学理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

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

三、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鲍门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就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声音,衣着,体态,语言以及静默来表演,传播或接收信息。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也说过:“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适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能做好教师。

”可见情感在信息表达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我分别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1、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
①深入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我认为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演员看剧本的过程。

演员拿到剧本,开始准备角色的时候,需要根据剧本中的描述,去分析角色的行为表现,把握角色的思想脉络,体会角色的情绪感受。

只有自己体验深刻,才能表演入微。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这可以说是情感教学中的备课与传统教学中的备课的不同之处。

后者注重备认知因素方面的课,即注重备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内容的课,而前者既要备体验性、表情性内容的课。

在备情感性因素方面的课中,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

②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上课时应充满激情,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果说实施愉快教学是通过老师的情绪
影响学生爱好的转变,那么“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是通过师生共同的期待实现成绩的转变。

美国心理和教育学家斯金纳的实验表明,通过奖赏,行为可能被铭记,但不能通过惩罚,来拒绝行为。

因此,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而能够从别人认为的差生身上找到闪光点,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为此,不仅在学生正确回答完毕问题之后给予“good!excellent!”之类的肯定,还设置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暂时后进生”的积极性,以致不产生“被遗忘的角落”。

如讲完单词,优生领读数遍之后,让“暂时后进生”朗读,鼓励其大胆而正确地发音。

在做游戏时,让他们登台做简单的表演,在其紧张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说:“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在其答错的时候,微笑着对他们说“Be careful, you’ll do it better .”或“Never mind, I a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这样以来,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从此树立和提高。

长此以往,老师的这种期待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也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产生了。

③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上课时要充分发挥英语的非语言优势,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便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以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但即便是简单用语,在初学者看来仍有些难度。

于是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

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地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

例如老师:“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时,可举起自己的手予以示范,同时满含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当老师说:“say it together”时,可以双臂前伸,掌心向上,抬起双手,作鼓励状……长此以来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必会掌握这些语言。

“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
①进行情景教学
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英语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如在外语课上可以用实物巧设情景,用动作表演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歌曲)伴随情景,用图画烘托情景,用电教模拟情景,用表演体会情景。

只有这样,外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就会感兴趣,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如教授desk, book, pen, cup, sun ,river等单词时,可直接演示实物,而对于某些知识,迅速在黑板上画上寥寥几笔,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

又如我在教授Ocean Park in Hong Kong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没有去过香港,所以在课一开始我先以一段录像来引出海洋公园,学生们在观看时既了解到了海洋公园的一些情况,同时又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②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

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

诸如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猜迷、唱歌等多种活动,还可以进行free talk, ask and answer 等,都能产生这种效果。

有些简单的句型,可以布置学生下去备课,让他们来讲,老师适当给予帮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当高,十分投入,通过这种方法我班的好多学生都争着跟老师预定要讲下一课。

此类活动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从情感角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方面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这我举一例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情感策略中的认知匹配策略,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根据情感教学心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认知匹配策略,通过调整学生
对教学内容与他们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评价,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快乐的情感进行学习。

有一课的难点是:Where is it? 我运用了认知匹配策略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

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来引入和化解这个难点。

一个学生面对着黑板,我请另一个学生把球藏起来。

在藏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大声讲三遍:Quick! Quick! Hide and seek. 一讲完,面对黑板的学生开始找,在找的过程中全班就讲:Where is it? 全班同学给此同学提示,找球的同学离球越近,声音就越大声:Where is it? 反之,声音就越小:Where is it?
此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的整堂课的也紧紧地吸引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以,对新知识恰当地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说它是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一个匹配器。

它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效果。

③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
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学生情感和学习新知思维过程,能力得不到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

通过情景教学和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际上已经对教学的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的转变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友爱关系
①教师应注意角色的变换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同时教师
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②教师应用晚辈式的“尊爱”去感化学生
真诚地向学生征求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主动的向学生检讨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与过失;虚心地听取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等方法都能起到外塑形象,内化心灵的作用。

每上完一节英语课,我都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有哪些不足,下一节课中去弥补,这既有利于教学相长,又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

由于当前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徒”关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飞跃与突破就是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伙伴、朋友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那么,如何转变和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请蹲下来和他交谈。

只有蹲下来,你才会看到和他们所看到的一样的天空;只有蹲下来,你们的心与心才会贴得更近。

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角色中走出来,“蹲”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

只有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喜同悲,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得平等、主动、参与。

③教师应充满爱心
爱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

师爱可有多种形式。

别林斯基认为:
“爱是教学的媒介,友爱更是消除戒备心理的传感器。

”教师不以教育者或长辈自居,而以友爱之情施于他们,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消除对立情绪及情感障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的维护班级的荣誉。

举个例子,我刚刚大学毕业给学生上课时,有的学生看我年轻,故意捣乱,我训斥了他们几次,但效果不明显。

后来我改变了训斥学生的做法,课后经常和一些调皮的学生谈心,赢得了这些学生的信任,和他们建立了朋友式的关系。

从此,学生们上课纪律特别好,如果有学生不遵守纪律,他们还自觉帮助我维持纪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的作用
①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操
情操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它是稳固而含蓄的情感,属个性范畴,是一个人个性结构中的组成部分。

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自然包括高尚情操的培养。

而在高尚情操的培养中,道德感的陶冶便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更确切地说,它涉及学生品德中的“情感”成分的培养。

其一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感的情绪体验。

教师通过富有表情的讲解,再现教材内容中蕴涵的道德感,使学生获得真切、动人的感受,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教师通过自己的道德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表现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其二、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能通过师生情感交融,来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通过情感迁移功能来直接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寓情于行的表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人间的高尚道德情操。

②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作为教学领域中的传统课题,还是现实课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都是学校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教师不仅要控制向学生输出的认知信息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而且还要设法调节学生内部认知加工状况。

虽然这一问题主要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有关,但由于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的各
种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一教师能通过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的动力功能告诉我们,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或着力的效能。

这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而当情绪低落时,则趋于减力作用。

实施寓教于乐原则,正在于创设学生快乐――兴趣的情感的增力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学生充溢快乐而寓于兴趣情绪进行学习时,往往能使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长时间的稳定,观察、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也会朝着教学需要的方向积极展开,出现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的勇气。

其二、教师通过师生情感交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也是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学习活动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这是因为,师生情感关系,首先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并会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

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提高学生智能操作水平。

强调寓教于乐的原则,倡导快乐---兴趣的学习情绪气氛,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智能潜力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

学生在这样的情绪气氛中学习,不仅能学得主动、积极,而且能学得生动、活泼,富有高效性、创造性,使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

在一个人进行智能操作活动时是否伴以丰富的情绪体验,也会影响智能操作活动的效率。

一般说,伴以丰富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起促进作用。

教学实践反复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长久的记忆。

通过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信号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性。

以情施教原则要求教师生动而富有表情地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充分而又恰当地运用言语表情---语言、语调、语速、停顿等,以及非言语表情---面容、目光、手势、姿态等,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内中的思想感情,形象地解释某些现象、概念。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鲍门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就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声音,衣着,体态,语言以及静默来表演,传播或接收信息。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也说过:“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适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能做好教师。

”可见情感在信息表达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运用情感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从“知识型”、“智能型”向“全面型”、“个性发展型”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对各种情境和多种的压力,但我们教师要勇敢的接受挑战,通过有效地掌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积极营造和谐的情感场,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我将继续上下求索,发挥教学中有利之处。

最后,让我们以王心斋的《乐学歌》作结共勉。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归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为此学?
天下之学,何为此乐。

参考资料:
1、《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版
2、《教学艺术论》李如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师生情感在英语教学中作用》汪光祖
4、《21世纪教育新概念》周宏、高长梅主编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