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几个转变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


1.
导入行为方式二:
另一位教师采用改错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 在大屏幕上呈现他儿子的照片(约12岁), 并提问:Could you guess who the boy is? 在学生猜出答案后,教师说:I taught my son some simple English. Yesterday he made up some sentences. But to my disappointment, none of the sentences are correct. Could you point out what’s wrong with them?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 堂气氛;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承认自己的过失 和错误
体现不同理念的
语法教学导入行为方式的 讨论
关于commands和requests 导入行为方式的讨论


1. 2. 3.
教学内容:NSEFC Book 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的语法部分 commands and requests 导入行为方式一: 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了8个句子: 让学生将上述句子分成commands和 requests两类。 导入语法学习。

4. 教师终止游戏,并提问:

Why did the robot move sometimes but not at other times? 评析:
1.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我们发现后一种导 入方式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教师创设了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活动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这 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极高,想出 了各种指令,并争先恐后地向robot发出指 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2)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2)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论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几个转变

论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几个转变

论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几个转变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课程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变。

然而,在这次教育改革之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幅度的变化。

新型的教育课程设计,要求教师能够胜任自己的教育任务,同时还要能够展示更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和说明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首先,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从传授知识的专家转变为指导学习的教练。

在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中,老师以全知的身份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需要一味地记忆知识。

然而,在新课程设计下,学生是主体,老师更多地以教练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也从单一的教学者转变为教育服务者。

在传统课程设计下,教师的角色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没有更多的服务及关怀。

而在新课程设计下,教师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以更多元的角色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此外,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管家转变为知识导师。

在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中,教师的角色仅仅是给学生提供知识,而没有任何指导,学生也只会盲目地记忆知识,没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而在新课程设计下,教师的角色要求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探究与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在学习中发现、探索和实践问题,教师更多地从知识管家变成了学生知识探索之路上的指路人和导师。

最后,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也从课堂老师转变为学习者。

在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中,教师的角色仅仅是把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没有任何思考和学习。

而在新课程设计下,教师要求不仅要掌握和传授知识,而且也要参与和参与学习,要不断学习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开拓新的教学空间。

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传授更多新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设计对老师角色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课程的研制、开发者。

2 、构建新型教学样式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包括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活动学习等。

教师必须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型教学方式。

3 、提高综合课程教学的素养教师要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修养,能够开展合作教学,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4 、建立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教师要建立一系列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六个”转变:从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从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能力培养,从重认知转变为重情感,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从重教法转变为重学法,从重继承转变为重创造。

5、提高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创建起新的课程体系。

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为新课程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化,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涧头二中周丽娜<<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可是对于我们农村乡镇中学来说,却是模糊不清,作为一个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怎么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呢?换言之,它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哪些新的要求?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要有哪些转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经出现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

滔滔不绝的一堂课,到头来,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动于衷,收获甚微。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再过分强调课程本位,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有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改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所以,我们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我肯定能学会”、“我一定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师对学生关注的转变目前,许多初中班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异悬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应发生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度的灌输。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题性是这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学生主题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

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

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

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

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

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

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

“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

“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展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中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备考试题和答案集

中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备考试题和答案集

中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备考试题和答案集1. 试题一:请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答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以实现教学相长。

3.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4. 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应积极与家长、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5. 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 试题二:请阐述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答案:实施有效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学内容适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教学评价科学合理:教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教学组织有序: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有序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学习。

6. 教学反思及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试题三:请谈谈你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也要努力做好一下几方面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学习习惯上的转变、学习方式方法上的转变、自我认识的转变、地位和作用上的转变。

关键字: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转变正文:21世纪是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在这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而教师是培养新生人才的关键。

素质教育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出回应,并积极转变教学行为。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新课改下进行专业化的转变,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大多数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行为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

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主动性,才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能形成创造性。

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在农村教育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活动行为,通过活动确立他们的主体性。

他们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行探究、操作、体验,学习才有主动探究的意义。

二、学习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总是以中心的形式出现。

无论是和学生、,还是和同事、家长等之间相互合作很少,甚至不合作,彼此孤立。

而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同事合作,教师和家长合作,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递、巩固和运用。

三、自我认识的转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有的人甚至认为,在现在社会里教师只是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是自来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把教师看成一个无所不能者。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适应和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适应和转变

在教师的意识里,孩子们是被送到望 远镜前来观察星星的;在儿童心目中, 教师给了他璀璨星空的自由通路。 ——怀特海
新课程中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 适应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工业生产模式 标准化生产 农业生产模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化生产
(旧)工业时代
信息时代
二、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学生的管理者 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1、 不平等关系 2、 学生主体性
三、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应试教育的执 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淅川县仓房镇中周红朴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除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将由“信息源泉”和“知识传播”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一个咨询者。

一、由“灵魂工程师”向“心理医生”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为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为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心理医生”,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加以引导。

案例1:几天前我班小李和小伙伴在篮球玩,担心眼镜掉水泥地上摔坏,就将眼镜放在篮球架下边,谁知被来看热闹的领班的小张一不小心踩坏了一个镜片。

小张很诚实,在他人没有看到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溜走逃避责任,还主动找到小李,诚恳地说愿意包赔损失。

小李家境较差,他早就想买一副好一点的眼镜,但一直没敢张口问妈妈要钱。

小张把他的眼镜踩坏之后,小李认为这次可逮住了一个好机会,于是便趁机配了一副较贵的眼镜。

小张怒气冲冲的来找我,我不由得气不打一出来:这个小李,怎么能这样讹诈别人呢?一定要严肃地处理他,还小张一个公道!可是,班主任处理事情怎么能这样冲动呢?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后,我决定让小李先回避一下,就劝慰了小李几句,让他先去上课了。

然后,我对小张说:“本来踩坏了小李的眼镜,没人看见,你可以偷偷溜走了事,可你不但没走,还主动答应赔偿,你真是一个好学生;一个诚实、正直的好学生!你先去上课吧,请相信老师会给你一个公道的!”可是,怎样才能让小李认识到自己的贪心和错误,又使小张赔得合理、赔得情愿,顺利化解这场纠纷呢?我认真思考了一番,终于有了主意:解铃还需铃人。

我应该想办法让小李来个换位思考,体验一下小张心中的那种委屈、怨气,还有被讹诈的感觉,让小李自己认识到错误,进行自我教育。

随后的几天,小李很沉默,不时地陷入沉思。

他再也没有找我说过向小张索赔的事。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在新课程下,教师角色正在发生转变。

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导师,严格管理者转变为合作伙伴,评判者转变为激励者,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信息输出者转变为思维引导者。

这种转变不仅重要,还充满挑战与机遇。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定位,引领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这种转变也给教师带来启示,让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新性和合作性,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机会和挑战。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知识传授者、学生导师、严格管理者、合作伙伴、评判者、激励者、课堂主导者、学习引导者、信息输出者、思维引导者、重要性、挑战、机遇、启示。

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新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意味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角色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不再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培养。

教育目标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去构建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相应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导师和引导者;不再是严格的管理者,而是合作伙伴;不再是评判者,而是激励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不再是信息的输出者,而是思维的引导者。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的角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1.2 教师角色转变重要性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在新课程下变得愈发明显和必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需要扮演更多元化的角色,如学生导师、合作伙伴、激励者、学习引导者以及思维引导者。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业务学习材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

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

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既要保持传统教育的优点,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扮演着不同于以往的角色。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许多转变。

首先,教师要由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

作为传递者,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导者,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

然而在新课程下,作为引导者,教师需要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其次,教师要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知识组织者。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讲解者,因此教师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是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更注重知识的组织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构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方法。

再次,教师要由制定者转变为策划者。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通常是课堂教学的制定者,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实现传递知识为主的目的。

但在新课程下,教师需要是策划者,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既要开展合适的课堂活动,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提高。

最后,教师要由评价者转变为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评价者,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自主化,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而非依靠老师的评价而获得成功。

总之,在新课程下,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随之发生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成为了学生的合理引导者和知识组织者。

只有根据新课程需求,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化发展,才能在新时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五个“转变”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五个“转变”新课标已实施好几年了。

这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对原来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适应五个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1.要转变学生观不能把学生看着是消极的知识“容器”,而应该把学生看着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让他们得以充分的发挥,并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观念。

2.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长期以来,课程开发是远离教师的,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导致教师不关注课程,缺乏课程意识。

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必要的课程意思和课程开发的技能,也很难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就一切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地课程开发者。

3.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在实施综合课程时,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不能以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去解释和推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协同教学才能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实施这和受教者,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和被动传授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处于绝对地位,二者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因此,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学校课程的开发等方面,体现出教的主体地位。

三、使用教材的转变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往往把复杂的教育活动简化为“教书”,似乎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全部教育的真谛。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参与课程编写工作,成为课程的看法者和研制者。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 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4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付考试的工具;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3、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课程改革中,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师: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纯化师生关系;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4、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师一旦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由于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基于这种现状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需要怎样去做呢1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具备教材开发能力;2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快的发展;3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如果仅仅是教那么几本教材,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学生有更快发展的,那些优秀教师都要自己去开发一部分教材,以此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锻炼和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教材的开发,是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基础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5、教师将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摆脱一些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结果是教师成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陈腐观念和制度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有的时候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还是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难以出现师生都很愉悦的教学情境;而课程改革以后,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桎梏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创新我们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教师的创新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1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3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有突破和创新;6、教师将由知识的保管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想开创出教育教学新领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要想成为科研型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以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去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如何才可以使学生尽快成长的规律,寻找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的规律;2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澳大利亚有一个曾经教了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说过:“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这位物理教师的话是他实践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就是他不断地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智慧结晶;3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按教学进程进程可以把反思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仔细斟酌一个问题如何提才能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老师的意思,这种对提问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就是教学前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指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教育的角度讲,反思性教学能够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树立反思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不满足的意识,不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4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现问题后努力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前进动力,这样问题就会成为你一笔宝贵的财富,就会促使你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研究硕果;5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仅仅做到以上几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有心人”;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你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下若干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关键是你会是否把它们整理了出来,你是否把它作为自己资源库里的宝贵资源了,如果还没有,请你马上行动;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做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做与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知心朋友;总之,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有助于我们努力地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主题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中国传统教学对教师的的职责和角色的定位和一贯要求。

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定位和要求越来越不能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新课改理念在一定水准上必然会引起教师在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转变。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会有哪些转变呢?一、从教授者向促动者转变“传道、授业、解惑”这种对教师职责和角色的定位,影响长远。

有很多教师时至今日,在课堂上也还是按照这种定位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的。

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传递、授予学生以“术业有专攻”的知识,职责也就完成了。

不过,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难以牢固并成为学生稳定的心理特征,也无法透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地汲取知识,无法成为知识的创新者,结果得不偿失。

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理解周围的世界。

教师的角色要由教授者转变为促动者:协助学生决定适当的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多元认知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教师从传播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动者转变,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变化的一个飞跃和突破。

二、从独白向对话转变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种交往活动。

而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扮演独角戏,按照教参或是教案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行为,“不敢越雷池一步”,把学生当观众,没有任何对话交往,教学也就成了没有学生参与甚至是完全忽略学生的教师单方面活动。

这种“独白”式教学,只能说明教师自身的水平和水平,而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做到这些必须要借助交往中的对话来实行。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教师即增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教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增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进展。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期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者。

强调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是因为:第一,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进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刻里把所教学科的全数知识教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教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第二,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取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教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再也不是只教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学会如何按照熟悉的需要去向理各类信息的方式。

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教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类能力和踊跃个性的培育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增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道德的增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以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缘,而且即便有机缘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育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放、与时俱进的教师角色。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转变一: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引导者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

转变二:教学者到学习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新课程中的教师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转变三:课堂中心到学生中心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

转变四:单一教师到合作教师新课程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不再独自承担教学任务,而是与其他教师形成合作学习的团队,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五:评价者到引导者在新课程中,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需要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转变六:专家到学习者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强调专家身份和专业知识,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知识和教学。

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和探索,与学生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共同成长。

转变七:规划者到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关注教学的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目标不断努力和提高。

转变八:教育者到启发者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几个转变
主讲:张谊
时间:2012年8月31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各位老师,大家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促使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