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2018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 (1)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优质教案第一课时【新版】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掌握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出草原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草原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资料,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想象美丽的草原1.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片。
谈话:同学们,老师一直向往这样一个地方: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3.提问:你们去过草原吗?说一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预设:生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生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忽飞忽落的小鸟……生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一碧千里,缓缓流淌的小河,羊群、牛群、马群悠闲地享受草原奉献的美食……4.导入:去过草原的人曾这样说:(课件出示文字:草原,那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一眼望去,羊群,像天空的白云掉在嶙峋的山岩旁;马群,像天使的指尖飘在参差的草丛间;牛群,像仙子的彩绢镶在晶亮的溪水边。
)草原美吗?是不是有种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的冲动?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
5.组织学生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1.导学: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画出生字新词,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
(2)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音字形。
(字音:“渲”读四声,不读一声;“迂”读一声,不读二声。
字形:“襟”左边是“衤”,不是“礻”;“涩”右上是“刃”,不是“刀”;“璃”注意右下中间写法。
)(3)理解词义。
重点理解“渲染、襟飘带舞、迂回、羞涩”。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篇课文名为《草原》,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主要讲述了草原的自然景观、动植物、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美好情感。
教材难点本篇课文主要涉及草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难点在于对一些生物和文化的解读和理解。
例如,生物方面需要学生了解草原上的动、植物名称、特征、习性等;文化方面需要学生了解哈萨克族的生活习俗、信仰等。
二、教学目标1.学习出版物《草原》内容;2.掌握一些在草原上生长的植物和常见的动物名称和性状;3.了解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草原》的自然景观、动植物和人文风情;2.掌握一些在草原上生长的植物和常见的动物名称和性状;3.了解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
教学难点1.对一些生物和文化的解读和理解;2.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描述草原的美景、人文特色。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分发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来认识“草原”、“马”、“羊”等素材,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对草原的印象和想象,为下面的课程展开铺垫。
2.学习《草原》(10分钟)首先教师对《草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重点突出文中所涉及到的生态文化。
3.生物的认识(20分钟)针对学习到的生态知识,教师可以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让同学们了解有关于草原上主要的羊、马等动物的特征,以及不同种类的草和树木等的特点和生态位。
4.文化的认识(20分钟)介绍草原的人文景观,让学生们感受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包括哈萨克族的民歌、舞蹈、习俗等方面。
5.课堂练习(1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会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分类填空、选择题或是对文本的简述等。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下课后的作业,可让同学们对文章的讲解立即性思考和反思。
五、教学总结通过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的教学,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草原的自然环境,而且认识到草原上的民族文化资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2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精选2篇(一)教案内容:草原教学目标:1. 了解草原的形态和生态特征。
2.认识并学习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草原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草原的形态和生态特征。
2.认识并学习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草原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电脑或投影仪。
2.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讨论草原的形态和特征。
Step 2: 学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草原》,并回答问题:1.草原有什么特点?2.草原上的动物有哪些?Step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草原的方法,并列出自己的观点。
Step 4: 分组展示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5: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草原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同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关于草原的问题和想法。
Step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了解草原,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
Step 8: 课堂点评下节课开始时对作业进行点评,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让学生到实地参观草原,亲身感受和了解草原的美丽和重要性。
可以组织草原保护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
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练习册。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估。
2.练习册评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能够连贯叙述。
教学准备:课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黑板、彩笔。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情境导入】内蒙古大草原土壤肥沃,牧草茂盛,野花芳香,空气新颖,湖泊晶莹。
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草原上。
草原风景美,蒙古族牧民更美……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走进内蒙古,走进《草原》,来一次草原之旅。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提示及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
2.本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明确:地点转换顺序。
3.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的大意。
明确:我们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草原的美丽风光,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欢送。
4.试着划分本文的层次,并归纳每局部大意。
明确:本文共5段,可分为两个局部:第一局部(第1段): 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第二局部(第2~5段): 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族主人的热情欢送和款待。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1.研读第1段。
(1)从“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你能读出哪些意思?明确:点题,第一次来到草原。
(2)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风光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明确: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风光,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等景物来写的。
(3)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草原的?明确:天空,天底下。
2.研读第2~5段。
(1)给第二局部(第2~5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第2段):主人迎客。
第二层(第3、4段):主人待客。
第三层(第5段):主人和我们惜别。
(2)假如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明确:热情好客。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展详细描写的呢?明确:风光和人情。
三、研讨释疑——重点探究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明确:草原非常辽阔。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6草原(1)【新版】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草原八岔路镇艾寨丕介学校韩保娜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
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美│└人情美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草原(第一课时))
16 草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的特点。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
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2、草原实在是太美了!美丽的风光让人陶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的美文《草原》,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吧。
师板书课题“草原”。
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课题读一遍。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本课的作者是——老舍。
谁向大家介绍介绍?)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师: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好的学习方法)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笔下,草原有什么特点呢,草原上的人们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通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检查反馈。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2)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老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尝试概括一下。
⑴学生再次自读课文。
⑵汇报。
结合学生的汇报,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草原(美)人情美4、请同学按照“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两方面内容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引语:刚才我们就在图片中看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令人陶醉,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将自己看到的草原美妙风光展现出来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新版】
超等学校利超高效课堂模式初探课题:16草原年级学科:六年级语文时间:11月日地点:四楼语文组需要课时:3主备人:佟丽娟参与人:_____字里行间处处涌流着情感的溪水。
选择最让你怦然心动的一段文字,反复读上几遍。
然后:1、画出最打动你的词句,读一读,品一品。
2、读着这样的词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3、给你看到的镜头取一个标题。
思考好了之后,小组里面可以轻声地作作交流。
1、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飞过来——速度非常的快,身手矫健,迫切地希望见到尊贵的客人,激动的心情。
2、各色的衣裳,襟飘带舞——节日的盛装,重视程度。
既装点了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又装点了我们五彩缤纷的心情。
3、一条彩虹——不但写出了美丽的风景线,而且还是友谊之桥。
4、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热情好客可见一斑。
5、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豪爽,特有的草原气息,特别令人感动。
远远地飞过来一条彩虹,近了,更近了,是一群骑着马的蒙古同胞。
枣红色的马、白马、黑马;马上的穿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个个英姿飒爽,甩着鞭子,衣襟飘飘、马的鬃毛也飞起来。
身手矫健,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见到我们之后,立刻吁——架——马儿四蹄腾空,一声长嘶。
汽车左右、前后都是五彩缤纷的人和马了。
草原变得那么热烈,仿佛来到一个新的国度。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车子里的人,一定特别感动于他们的盛情吧。
取个标题。
(迎远客)(二)1、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男女老少,扶老携幼,个个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嘴里说着欢迎。
有的,有的,还有的……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这个热乎乎不仅仅是手的温度,还是大家发自内心的温暖和快乐。
3、大家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欢迎欢迎,谢谢谢谢。
蒙汉一家,咱们是亲人哪,不要客气。
4、就这么握着手,说着话,老舍先生说:“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你知道是“怎的”吗?(热情地握手,不知不觉间被好客的主人领进去的。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 (1)【新版】
草原
内蒙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即是其生动写照。
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内蒙古人民正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现代化牧业生产发展。
我国的内蒙古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
不过,这里的草场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部并与俄罗斯和蒙古相邻。
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我国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 适于游牧生活
马-- 适于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 适于骑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
别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
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
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语文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年级:六年级2.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草原》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方面。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美好的自然风光。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的“探究能力”。
3.教学内容:《草原》二、教学过程1.导入1)讲解教师先利用图片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景。
2)提问方式问学生:你们了解草原吗?草原有哪些特色?你们喜欢草原吗?为什么?2.阅读理解1)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草原》,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完成以下问题:A)阅读后,请给《草原》一个概括性的主旨大意。
B)阅读中,您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哪些句子和段落?请解释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C)阅读后,你对草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将草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展开,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自由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草原等地实地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草原的魅力。
2)为了更好的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以及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加深认识。
3)学生对自己探究的成果进行小结,让他们把发现和探究的收获展示出来。
4.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思考、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草原相关的知识。
2)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自己学习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老师的教学方法、效果等方面。
5.作业参照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撰写一篇草原的读后感,表达对这座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三、教学反思本课以《草原》为主题展开,重点在于让学生对草原这一主体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自由探究环节,应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探究途径,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问题,并将其它知识与之相结合。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态、历史、文化、人文角度去认识草原,在综合判断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涵盖,从而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策略性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草原》第一课时 学科信息: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苏教六年级上册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1、 自由通读课文,注意 把字词读准,句子读通顺,难 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2、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 来,同桌交流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Nhomakorabea渲
用水墨或淡 的色彩涂抹 渲染 画面。
勾勒
用线条 画轮廓。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郁郁葱葱 苍翠欲滴 翠色欲流 ……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1.熟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再读感悟: 默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中,你觉 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得哪些语句写得美?谈谈理 解。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 明朗 晴朗 。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 ● ● ●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 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 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 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草原》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 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 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骆 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 实无华,幽默诙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草原》
小学六年级语文《草原》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很喜欢音乐那么今天老师为大家找来了一首很美很美的歌曲请大家欣赏后说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播放《草原之歌》乐曲)师:大家说说歌中写的是什么地方?生:(齐)草-----原!师:大家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正确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三课。
(师板书课题《草原》)。
二、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同时思考一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一会儿我请同学来给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读完了哪个字音比较难读给大家纠正一下你画出了哪个词?生:第二自然段的“迂回”师:对他提醒大家注意“迂回”这个词语还有吗?生:没有了。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子仔细听看他读对了没有?(出示生字词学生读。
)生:新鲜、明朗、渲染。
师:读的真准。
看来字词已经掌握了。
三、深入研读解析段落师:刚刚同学们已经读完了第一遍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谁来给大家分享?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画的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老舍先生还想在这里多留片刻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生:因为草原上的草和景色还有一些大牛、羊都特别美所以老舍先生想多留一会儿。
师:是呀是因为草原上的景色特别美老舍先生才忍不住多留片刻。
(板书:景色美)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生:老舍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招待让他感动(板书:人情美)所以想多留一会儿。
师:确实草原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民也是特别的热情好客。
这节课我们就先去领略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一看在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生:天空、小丘……生:羊群、骏马和大牛……师: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一等奖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1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草原》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6课。
本课以简约的文字描写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
课文运用了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在静与动的变化、对比中,凸显了草原的风光之美、人情之美。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继续培养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事物特点的能力,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1. 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言经验,即头脑中已储存了认识事物的图式、样例或产生式系统,抽象思维能力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初步具备了自觉接收、存储、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作为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和情感积累,已初步具备了把握文章关键的语言文字体会事物特点及人物情感的能力。
3. 存在的困难:同样,基于生活和情感积累的不够丰富,部分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对于文章中出现的“一碧千里、渲染、勾勒、中国画”等词句缺乏感性认识,导致了理解上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选择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读、会写、能理解及运用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及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图片、诵读,想象等方法走入文本的情境,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2.通过替换、比较等方法体会语言的简约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领略草原美丽风光的同时产生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2.由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民族团结的情感。
3.喜欢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1.通过欣赏图片、诵读、想象等方法走入文本的情境;2.体会民族团结之情。
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揭题导入,简介作者检查预习,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感悟草原之美、语言之约天空美小丘美羊群美整体感悟草原存疑激思,延伸课后巩固练习二、教学环节说明1.揭题导入,简介作者(1)揭示课题:看到课题,你脑海中浮现什么画面?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
2.学会描述草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
3.识记并理解文章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4.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5.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掌握草原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
3.教学难点识记文章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4.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阅读理解,完成相关的练习。
3.集体讨论,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
4.课内小组活动,写作自己对草原的想象和感受。
5.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6.教学资源1.课本《草原》。
2.PPT课件。
3.集体讨论中所需的图片、电子书籍。
4.书法教辅材料。
7.教学步骤7.1自我介绍为了营造一个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熟悉老师之后,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7.2词汇练习教师在课前布置阅读练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生词的含义并进行拓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问答,拓展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记忆。
7.3阅读课文教师进行课前讲解,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然后进行朗读教学,促进学生特别是口语练习。
7.4细节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新阅读文章,找出文中描述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并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7.5集体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重点阐述草原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分享观点和发表个人意见。
7.6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通过书写诗歌和书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草原文化。
7.7课堂反思讲解学生学习到的新知识,并总结整个课堂的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本次小学语文六年级《草原》课程教学,主要解决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文化意识的启发。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步骤,有效地引领学生在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加强口语表达和书写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
内蒙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即是其生动写照。
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内蒙古人民正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现代化牧业生产发展。
我国的内蒙古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
不过,这里的草场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部并与俄罗斯和蒙古相邻。
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我国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 适于游牧生活
马-- 适于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 适于骑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
别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
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
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