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词语解释
高考常用成语解释
高考常用熟语集锦【黑马】喻指那些潜心努力,不畏强手而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
【磨洋工】指怠慢、磨蹭、拖延工作时间。
【蹩脚马】象棋用语。
常用来比喻行动上受到牵制的人。
【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的人引荐和提拔而声誉提高。
【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二把刀】指对某种活儿不很会干的人,如“修理自行车,我可是二把刀”。
【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唱双簧】本是一种曲艺演出形式。
现在,人们常把生活中一方出面,一方在背后操纵的活动叫做演双簧或唱双簧。
【回马枪】掉转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过路财神】比喻经手大量财物的人。
【雁过拔毛】大雁飞过能拔下毛来。
形容武艺高强,也形容盘剥勒索严重,连高空飞过的大雁也不放过。
比喻经手办事便捞点好处。
【穿连裆裤】比喻关系特别亲密。
有贬义。
【第五纵队】泛指一切在内部进行破坏活动的组织。
【官样文章】指只讲形式并无内容的照例敷衍的虚文。
【花拳绣腿】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无用的工作。
【过河卒子】下象棋时,卒子过河后只能前进或横行,不能后退,比喻那些身不由已一切听命于人的人。
【打铁看火候】比喻做事要掌握时机。
【抹一鼻子灰】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疾风知劲草】比喻只有经过严峻考验,才能显出谁最坚强。
【磕头碰着天】比喻碰到了出乎意料的好事。
【冷锅里爆豆】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墙倒众人推】与“鼓破乱人捶”相似。
比喻一个人倒了霉,许多人都来欺负打击他。
【丰年玉,荒年谷】比喻有用的人才。
【扶上马送一程】比喻培养新人,不仅帮他学会独立工作,还要让他锻炼一段时间,然后才放手。
【针尖对麦芒】指争执时针锋相对。
【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口惠而实不至】惠:实惠,给人好处。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依样画葫芦】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语文高考常考成语
语文高考常考成语
1. 风雨同舟:形容同舟共进,共同渡过困难。
2. 汗马功劳:形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或有很大的成就。
3.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困苦,为了目标而奋斗。
4. 名胜古迹:指有名的风景名胜和古代建筑物。
5. 画蛇添足:指多此一举,增加了不必要的事物或者动作。
6. 守株待兔:比喻不思进取,只靠等待机会,而不主动努力。
7. 自相矛盾:形容言行或观点内部互相抵触或矛盾。
8. 不可救药:形容情况极其严重,无法挽回。
9. 守望相助:形容团结一致,互相帮助。
10. 劳而无功:形容辛苦努力,却没有取得成效。
好的,我再继续为您提供一些常考的成语。
1. 铁杵磨成针:形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达到目标。
2.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发展顺利,没有遇到困难。
3. 无中生有:形容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的情况。
4. 看破红尘:指看穿世间的浮华名利,坚守清净心态。
5.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想法不一致。
6. 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才去采取补救措施。
7. 画饼充饥:比喻空想安慰自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8. 狐假虎威:比喻靠借势欺压他人。
9. 杞人忧天:比喻无端担忧或杞人忧虑。
10. 乐极生悲:形容极度快乐的事物、局面会转为悲剧。
希望以上常考的成语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常考词语解释汇总(共90组)
高考语文常考词语解释(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登峰造极:比喻到达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看不起。
鄙夷(1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格物致知I;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那么,而总结HI理性的知识。
(2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24)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35)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36)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咬文嚼字(37)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因小失大(38)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高考常考成语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解释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
1.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比喻明知道是错误或不可能的事情,却故意迷惑自己。
2.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坏到了无可挽
救的地步。
3.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比喻坐等好运降临,而不去主动努力。
4.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比喻开始时势如破竹,后来却失
去了动力,没能坚持到底。
5.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比喻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
6. 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比喻自己的说法或行为矛盾不合。
7. 不翼而飞(bù yì ér fēi):比喻东西突然消失不见。
8. 昙花一现(tán huā yī xiàn):形容事物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
9.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比喻对秘密守得很严,不泄露
出来。
10. 如鱼得水(rú yú dé shuǐ):比喻到了自己适宜的环境或得到
了仰赖的条件。
*请注意,以上解释仅为参考,具体解释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高考必考成语大全及解释
高考必考成语大全及解释以下是高考必考成语大全及解释
1.万人空巷:形容人群沸腾、热闹非凡的景象。
2.望其项背:形容远远落后,无法追赶上对方。
3.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4.爱莫能助:形容虽然有心帮助,但力不从心,无法提供帮助。
5.倾巢出动:形容全体出动,不留一人。
6.重整旗鼓:形容失败之后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再战。
7.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广为流传。
8.半斤八两:形容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9.气冲霄汉:形容气势雄伟,直冲云霄。
10.弹冠相庆:形容因即将做官而感到十分高兴。
11.胸无城府:形容为人坦率,没有隐瞒。
12.无所不为: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3.趋之若鹜:形容人们争相追逐、趋附权贵或新潮事物。
高考常考成语汇总
高考常考成语哀而不伤:意为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
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土。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斑驳陆离:是形容色彩繁杂。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毕其功于一役:比喻做一次就结束战斗,一次性解决问题。
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还是十分珍惜。
不能用于他人的礼物。
筚路蓝缕: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非指才能。
(同“身无长物”)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不孚众望:不使人们信服,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孚:令人信服)。
贬义。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见经传:经传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论断。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
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思议:是形容事物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议”,理解。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不名一文:名,占有。
没有一文钱,形容贫困到了极点。
(同一文不名)不谋而合:是说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意见或行动相同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遇,主语应是人,注意使用对象错误。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自谦之词)。
不求甚解:原意是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
今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1. 画蛇添足意思:指多此一举,多余的事情或者做了与本意相反的事情。
出自:《庄子·齐物论》例句:这次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再加进去一些东西就是画蛇添足了。
2. 守株待兔意思:比喻不懂得努力,依赖机遇。
出自:《列子·汤问》例句:他总是守株待兔,希望机会会主动送上门来。
3. 杯弓蛇影意思:比喻因为过于紧张或多疑,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惧。
出自:宋·陆游《决疑赋序》例句:她一直疑神疑鬼的,把屋子里的每一个声音都看成杯弓蛇影。
4. 自相矛盾意思:说话或者行为上互相矛盾、不一致。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例句:他刚才说的话和现在的行动完全自相矛盾。
5. 互相矛盾意思:相互对立、不一致。
出自:王安石《字说》例句:这两种说法互相矛盾,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6. 指鹿为马意思:故意颠倒事实的真相,混淆是非。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例句:他们要对我们说指鹿为马的话,我们不能答应。
7. 乌合之众意思:指人数众多,结合松散,素质低下,思想不统一。
出自:康有为《大义觉迷论》例句:那些乌合之众根本无法理解我们的目标和理念。
8. 如火如荼意思:形容热情、气势十分旺盛,非常热闹。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例句:现场比赛的气氛如火如荼,观众们呐喊助威。
9. 闭门造车意思:指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孤立的办法做事,不了解外界情况,不专心于学习和实践。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例句:他闭门造车,从来不和别人交流,导致做事情不顺利。
10. 杞人忧天意思:比喻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出自:《庄子·外物》例句:你别杞人忧天了,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11. 老马识途意思:形容经验丰富、老练。
出自:李广《保胜图序》例句:他多年的从业经验使他成为公司的老马识途。
12. 望洋兴叹意思:形容力量太小,无力改变现状。
出自:陆游《秋夕次韵章贻之》例句:他看着问题的繁复,不禁望洋兴叹。
高考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高考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1)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没有能超过他的。
2)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3) 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
4)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
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5) 五十步笑百步:大败逃亡五十步的人嘲笑大败逃亡一百步的人。
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6) 舞榭歌台:供歌舞用的台榭。
7) 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所指高额的俸禄;奈何:伸手行礼,指Zimride于人。
为了高额的俸禄而伸手行礼。
比喻没骨气。
8) 亡国破家: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9)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
犹如蛟龙蓄势待发、凤凰舞动。
形容人很存有文采。
10) 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
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1)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就是天道公平,害人就要受惩罚,它看上去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能放走一个坏人。
比喻害人的人脱逃没法国法的严惩。
2) 天下大乱:天下:指中国或世界。
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3) 天上麒麟:赞扬他人之子存有文才。
4) 土崩瓦解: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
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
比喻彻底垮台。
5) 贪心不足: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用户。
6) 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
形容遍体都是伤。
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7) 天高地迥:迥:离。
形容极其高远。
8) 泰然自若:不以为意,神情如常。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9) 徒有虚名:觑存有声望。
指有名无实。
10) 停妻再娶: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11) 投机倒把: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参杂作假、压低物价等方式破坏市场,牟取暴利。
12) 探头探脑: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
伸着头向左右张望。
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高考必考成语含解释
爱莫能助: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爱屋及乌:意思喜爱那个人连带地爱护停留在房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连对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板上钉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半壁江山:比喻国家疆土。
指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有时比喻事物占到一半。
半青半黄: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
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复杂、无所不包。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背道而驰: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匠心,精巧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有很有效地做之意。
又作不负重望。
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绝如缕: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
差一点就要断了。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
不可开交:形容忙得没法解开或摆脱。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不可小觑:不可以小看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
表示中立或公正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积累及解释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积累及解释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含贬义。
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
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1、声色犬马:形容寻欢作乐,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12、拾人牙慧:比喻袭用别人的陈言,而没有自己的创见。
13、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14、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15、顺理成章:原指写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
后多用来指说话、做事合乎情理。
16、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
17、死有余辜:形容罪恶极大,即使处死也抵偿不了。
18、泰然自若:遇到非常情况时,所保持沉着,镇定。
19、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0、万马齐喑:比喻局面沉闷,人们都沉默着。
21、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2、未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23、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24、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
25、无可适从:适:到,往。
从:听从,跟随。
不知跟从谁好。
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
2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
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过问。
27、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28、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9、洗心革面:指清除坏思想。
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2、销魂勾魄:形容受到吸引、刺激而心神、情绪失去控制。
高考语文词语解释
高考语文词语解释1.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3.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
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4.卧薪尝胆: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无济于事:济:补益,帮助。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不解决问题。
6.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7.毋庸赘言:毋:无:毋庸:不必,无须; 赘言:多说,啰嗦。
不需要多说。
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8.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9.杳无音信:音信:消息,回信。
没有一点消息。
10.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11.耀武扬威:耀:显扬。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12.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13.一览无遗:览:看;遗:遗留。
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
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14.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
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15.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16.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17.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18.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9.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20.物华天宝: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21.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
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22.惜墨如金:惜:爱惜。
高考重点成语 (含解释及用法注意)
高考重点成语及注意事项安步当车:安,安闲。
当,当作。
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易望文生义。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易望文生义。
筚(bì)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易望文生义。
变本加厉:本意谓比原来更加发展。
后谓变得比原来更加重(多指缺点、错误)。
易使用围不当。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易望文生义。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贬义。
孚,使人信服。
而“不负众望”则为“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易褒贬误用。
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跑得很快。
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胫,小腿。
走,快跑。
易混淆。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关注双重语义。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指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望文生义。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喻,使明白。
易望文生义,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为已甚:不要做过分的事情。
已,这里作“太,过”讲。
易望文生义。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赞同。
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容易与“不以为意”混淆,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而“不足齿数”表极端轻视意。
易混淆。
不足为训:训,准则,法则。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易望文生义。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褒义。
易褒贬误用。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易望文生义。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
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高考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如下:1.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4.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5.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6.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7.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8.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0.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11.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2.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13.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14.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15.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16.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17.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18.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9.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20. 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21.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2.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3.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24.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25.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26.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27.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28.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29.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30.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1.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高考常考成语的解释和造句
高考常考成语的解释和造句高考常考成语的解释和造句一、舐犊之爱【shì dú zhī ài】解释:形容母爱非常深,像母牛舔干净小牛犊身上的污垢一样。
例句:这位母亲对儿子的舐犊之爱让人感动,无论儿子犯了什么错误,她总是宽容而又关心。
二、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解释:比喻为了达到目的而忍受艰苦。
例句:高考前一年,小明每天晚上熬夜复习,卧薪尝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心仪的大学。
三、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解释:形容在作品中点出关键之处,使作品更加精彩。
例句:这篇作文的结尾部分用了一句引人注目的名言,简洁明了,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四、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解释:比喻盲目等待,不主动争取。
例句:他整天守株待兔,希望有好事自然降临,但是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
五、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解释:比喻因多疑而疑神疑鬼,猜疑过分。
例句:他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心存疑虑,成天杯弓蛇影,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快乐。
六、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解释:本意是想要做出聪明的事情,却反而不灵活,搞得事情失败。
例句:他在面试时本想展示自己的才华,结果却弄巧成拙,给面试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七、杀鸡儆猴【shā jī jǐng hóu】解释:杀鸡以儆猴,儆即警戒。
比喻以惩罚个别人来警戒全体。
例句:老师公开批评了一个犯错的同学,目的是为了杀鸡儆猴,提醒所有学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八、锦上添花【jǐn shàng tiān huā】解释:比喻对美好的事情再加以修饰或增添。
例句:他的生意已经非常成功,这次新合作只是锦上添花,为他的事业再添了一份亮色。
九、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克服困难。
高考语文词语解释实用6篇
高考语文词语解释实用6篇高考语文词语解释1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
为耻”,“不认为。
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__,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__,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__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__思想,主张__;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高考常考词语解释
高考常考词语解释大全1)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2)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3)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4)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5)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6)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7)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8)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9)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10)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11)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8)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19)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0)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1)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2)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3)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4)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25)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檄文xíwén
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2、畏葸不前wèi xǐ bùqián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示例】:在困难面前~,不是我们的作风。
【近义词】: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反义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3、瑕瑜互见xiá yú hù xiàn
【解释】:见:通“现”,显现。
比喻优点、缺点都有。
【近义词】:暇瑜不掩、暇瑜错陈
【反义词】:白璧无瑕、完美无缺
4、长嘘短叹cháng xū duǎn tàn
【解释】:指叹息不已。
5、睚眦必报yá zì bì bào
【解释】: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
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
比喻心胸极狭窄。
”
【近义词】:小肚鸡肠、睚眦小忿
【反义词】:大度包容
6、揶揄yé yú
戏弄,侮辱
7、旖旎yǐ nǐ
柔美的样子
8、氤氲yīn yūn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9、逶迤wēi yí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10、良莠不齐liáng yǒu bù qí
【解释】: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近义词】:混淆视听、混淆是非
【反义词】:泾渭分明
11、囿于成见yòu yú chéng jiàn
【解释】: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12、锃亮:zèng liàng
解释:形容词。
反光发亮。
如:锃亮的皮鞋,锃亮的钢枪
13、瘐毙yǔ bì
关在牢狱里的人因受刑或饥寒、疾病而死亡。
也作“瘐死”。
14、鬼蜮guǐyù
(1) 害人的鬼和怪物
(2) 比喻阴险的人。
因鬼与蜮都是暗中害人之物(蜮:传说中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
15、蛰伏zhé fú
1.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2. 伏处;幽居。
3. 潜伏;隐蔽。
16、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近义词】:饥不择食、急功近利
【反义词】:从长计议
17、诤友:zhèng yǒu
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18、鳞次栉比lín cìzhì bǐ
【解释】:栉:梳篦的总称。
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近义词】:密密麻麻、密密层层
【反义词】: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19、卷帙浩繁juàn zhì hào fán
【解释】: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
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20、戎马倥偬róng mǎ kǒng zǒng
解释】: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
形容军务繁忙【近义词】:戎马生涯、东征西讨
【反义词】:安居乐业、安土重迁
21、擢发难数zhuó fà nán shǔ
【解释】:擢:拔。
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
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近义词】:罄竹难书、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反义词】:微不足道、屈指可数、微乎其微
22、童山濯濯tóng shān zhuó zhuó
【解释】: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23、凋敝diāo bì
【解释】破败;零落
24、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
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近义词】: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反义词】: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