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研究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研究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国家政策、社会伦理、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内容,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着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发展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思政课教学的优化和改进,以及供给侧改革如何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和提升,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000字】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研究“互联网+”智慧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

利用互联网+智慧教育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思政课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研究“互联网+”智慧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升级。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94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新时期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信息开始全面发展,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自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传统化的教育模式正在进入转型阶段,并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性阐述,而教师也要主动迎合当下的教学需求,将重点放在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完善思政教育工作。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教师的工作也逐渐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

对此,受互联网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微课、慕课等资源开始被教师广泛应用,而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现阶段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欲望。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教学理念的创新。

思政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平台,建设一些主题鲜明且内容丰富的教育平台,提高网络媒体的运用能力,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思政教育工作。

再者,教师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并与学生建议一种长期且有效的互动模式,纵向发展,向学生推动一些正能量的教育信息。

另一方面,及时面对学生群体,倾听和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解决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心理问题等。

主要注意的是,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主动和学生交流与探讨,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此外,教师可以经常浏览学生比较喜欢的网站,及时掌握学生关心的话题,并利用互联网拉近师生的距离,因为在同个空间容易建立彼此的亲切感,使得这种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方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网络教育和课堂学习模式相互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出针对性引导。

信息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走向——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

信息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走向——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

Vol.54 N o.3 Mar. 2021信息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走向—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1_与思政教疗细新梁丽肖(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以互联网大数据、咨询网站、社交软件平台等信息化要素为参与条件的现代化高校思政教育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计算机、移动终端设备、高速网络以及便于获取的社交网络账号,为高校大学生获取资讯与数据提供了便捷渠道,可以说,信息化网络设备相当于信息接收与输送的中转站,高校学生很容易搭上这趟信息资讯的便车,当然,这也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水平,改革思政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以计算机、V R技术等技术设备为载体,从咨询网站、社交平台四面八方 涌来的信息数据也势必让大学生思想价值观遭受冲击,巨量的未加筛选过滤的信息资讯在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大学 生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为上网者提供了许多隐匿身份的技术,最常见的即为社交平台的“匿 名”技术,实际上,大多数时候,网络行为的发生都具有隐匿性,有了这层马甲,没有了实名上网的限制,用户看似实 现了充分的“信息言论自由”,但也为网络不良行为甚至是网络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

由此可见,信息化时代的 高校思政教育也必须加强引导,既正确利用好信息时代的技术便利,同时也做好信息咨询泛滥的预防工作,选择合 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校思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建设跨越腾飞的发展路径。

由田俊杰出、刘涛著写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一书聚焦信 息化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以网络身份隐匿的视角探究舆情监管,跳出单纯的教育学视角,关 注大学生日常网络信息化生活,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更为广泛的视角 去发现和讨论网络身份隐匿状态下的大学生舆情管理与引导问题,并形成规律性认识,成为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研 究与实践科学化的重要变革尝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论文(5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论文(5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论文(5篇)【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媒体的涵义,详细的阐述了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当今的大学生都是生活在自媒体时代,为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自媒体技术,以下将详细的进行介绍。

1.关于自媒体的概述当前,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分享者,发挥出媒体的作用,只要利用聊天账号就可以实现发帖子、评论实时新闻、转发微博、分享朋友圈等,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数以千万计的信息、言论在网络的世界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充当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并发挥出了媒体的作用,这种传播方式的流行,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彻底到来,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

由此可见,自媒体其实就是指通过个人来进行信息的分布和传播,我们自己既可以是媒介也可以是媒体,言论自由的其权利充分得到应用和发挥,只要手机在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将社会上的不平事和生活中的小故事记录下来,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素材,并可以畅所欲言的对某件事进行评论和抨击。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信息获取的方法,也从一定程度上改不了人们对于媒体传播的认识。

2.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措施(1)充分利用自媒体,确立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基本成熟,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网络也是自媒体发展的基础性平台,也是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故而,学校应积极地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和自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树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确立,实现了学校利用网络和自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宽度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在通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现需求,在网络上对学生进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并利用自媒体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播和宣导。

思政课程建设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思政课程建设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思政课程建设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摘要:一、引言1.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2.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二、思政课程建设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三、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1.优化课程体系2.改进教学方法3.提高课程质量四、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1.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创新教学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五、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展望1.提升思政课程的影响力2.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3.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正文:思政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从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思政课程建设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并对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展望进行了分析。

首先,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政课程肩负着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人才的重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其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源于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教育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课程与教学改革正是这一重要任务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课程质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课后用有所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也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与问题。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内容创新滞后于网络文化发展速度、教育方式难以有效吸引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环境中的价值观多元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难度加大、以及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等。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教育资源分散与整合难度大:各高校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上存在较大差异,资源分布较为零散,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导致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共享,学生获取全面系统的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受到一定限制。

教育方式单一与互动性不足:尽管网络技术能够丰富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高校仍停留在单向传播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未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富有吸引力的思想互动和讨论,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深度和广度。

教育内容更新滞后与针对性不强:随着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的快速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应及时跟进并保持时效性。

现实中往往出现教育内容更新速度慢,不能紧密围绕学生思想动态和社会现实进行精准教育的现象。

网络环境复杂与引导监管困难:互联网开放性强、信息量大且鱼龙混杂,一些负面舆论、错误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产生潜在冲击。

高校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甄别筛选信息,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氛围,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一大难题。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支持,而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尚待提高,对于网络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不够深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高校应当正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特点和需求的教育路径与方法,从而提升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影响力。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188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要踏入社会的群体,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因素误导,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创新新教学方式,全方面发展和完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

下面就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阐述微网络环境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被称为微网络环境,微时代之风。

以及蔓延日常离不开微工具的使用,常见的有微博、微公益、微信、微管理、微小说、微电影等。

微博和微信几乎是每一位成年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工具,通过微博微信去获取时事热点、去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微公益也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献爱心方式,在网络就上就可以进行募捐、集资给需要帮助的人,多种“微”字号的新事物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

微网络环境的基本特点。

微网络下的信息传播相比传统信息传播更便捷、更速度、更迷你,加剧了时代的发展传播便捷。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互联网和高科技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如果需要获取什么知识或者信息,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就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传播方式更迷你。

在以前如果想要传播什么信息都需要用喇叭广播、登报纸、收音机等多种笨重地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传播信息只需要一张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将信息快速广泛地传播,使媒介变得更迷你。

传播更及时。

在以前想要给某某某传播信息,都需要去邮局以寄信的方式进行传播,需要好几天才能被看到。

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微工具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地将自己发生的事情、想要说的事情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传递。

传播理念个性化。

微网络环境下在主体大众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传播理念的个性化,充分尊重个体[2],改变了传统“被传播”的现象,在微网络环境下群众在物质上和学习上更加的自由,在交际和交流上更加的自主。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改革与创新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改革与创新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目标的不断更新,新时期思政课的教师评价标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评价标准的改革和创新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思政课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在不断更新。

新时期的思政课教育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而这些都要求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随着我国人才竞争的加剧,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学校要求教师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关注教师的师德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因此,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1、强调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在新时期,思政课的教师评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掌握较高水平的国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能够将其转化为教学的有效手段,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测试与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

2、重视教师的师德思政课的教师评价标准也需要更加重视教师的师德。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师德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保障,更是教育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

3、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4、重视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效果思政课的教师评价标准还应更加重视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应该被关注和评价,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1、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该结合其他评价指标,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论文以及社会评价等,从多个方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2、加强教育信息化手段教育信息化手段是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以“企业价值评估”课程为例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以“企业价值评估”课程为例

2022年8月第33期Aug. 2022No.33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以“企业价值评估”课程为例王晓燕,胡晓琴(山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 “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即借助互联网技术,对高校课程展开优化与重构,催生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的深刻改革。

结合“企业价值评估”课程教学经验,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边界和价值意蕴,建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框架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课堂教学、教学案例、课程实践深度融合,总结“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其他课程信息化教学及课程思政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企业价值评估[基金项目] 2020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互联网+教育专项课题“‘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及应用研究”(HLW-20055);2021年度山西财经大学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OBE理念的资产评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21221)[作者简介] 王晓燕(1980—),女,山西介休人,博士,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胡晓琴(1972—),女,山西襄垣人,硕士,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财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F2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33-0137-04 [收稿日期] 2022-02-12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要论述[1]。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强调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即根据不同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即要求文史哲类、经管法类、理工类等不同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3篇)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3篇)

第1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课程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思政课相关课程,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2. 网络讨论交流:学生通过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就思政课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增强互动性。

3. 网络实践调研:学生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网络公益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网络文化创作: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创作思政课相关文化作品,传播正能量。

二、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网络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网络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网络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 促进教育公平:网络实践教学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三、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建立健全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讨论交流空间、实践调研工具等。

2. 创设网络实践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网络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如开展线上主题班会、组织网络公益活动等。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然后从理念层面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在理念层面,本文强调了以学生为本、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等原则;在实践路径上,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课程思政的实施理念,其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为目标。

这一理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程的专属任务,更是所有课程的共同责任。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倡导全面育人的观念。

它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塑造。

因此,各类课程都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强调隐性教育的价值。

与传统的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更加注重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它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这种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其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110作者简介:刘彦岐(1992— ),男,汉族,河南南阳人。

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新闻学。

在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特殊历史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全面梳理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觉悟,培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活实践。

当前,我国正处在多元化文化交融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导致我国思想领域的不确定因素较之以往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往往会入侵我国的教育领域。

因此,必须要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桥梁作用,使现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多元化文化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因此,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新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现代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能迅速直达个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语音等能及时传递,瞬间获得,不断扩散。

人们能够借助新媒体,能在最大程度上及时掌握全世界各地的信息。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天下事尽在掌心之中,真正实现了所谓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同时,用户通过网络,还能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网络就好似一个信息资源的超级市场,而新媒体用户不仅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以分享、创作各类知识信息,使得新媒体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且十分便捷的传播手段。

(二)宽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新媒体教学的出现,改变了教师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

手机作为一种媒介,在新媒体时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下手机是每个高校学生的生活必备品,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几乎都是手机不离手。

如果没有手机,学生的生活学习都会受到影像。

这样的现实情况就为高校通过新媒体,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手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减少时间、空间带来的局限,尽可能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新媒体优势发挥到极限。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2021年12期168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王 斌(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信息技术冲击下,新媒体快速发展,高校也开始进行新媒体网络技术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态进行影响,也为新时代发展下学生健康三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界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可以优化教学形式,营造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因此需要高校趋利避害、迎接挑战,主动利用新媒体下的积极教育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新媒体是一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媒体趋势,新,主要是针对于传统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而言的,新媒体也被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可以促进所有人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可以促使社会中的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可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有所变化。

例如,目前常见的微信平台、直播平台、线上软件等。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改变师生角色地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促进思政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新媒体网络教育基地是国家重点倡导的教育要求之一,因此,网络媒体下的教育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挑战[1]。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作用(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新媒体可以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平台和途径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采用的是课堂上思政的方式,并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创新性,因此也不利于学生多样性的选择和学习。

新媒体发展趋势下,高校需要在引进新媒体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延伸教学内容,既要发挥出传统教学的优势和长处,也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摘要】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了研究目的。

其次对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

接着探讨了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路径选择,并提出了实践模式。

结论部分指出了尚需完善的地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改进。

【关键词】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重要性、现状分析、内容、路径选择、实践模式、完善、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作为当前网络安全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如何在网络安全专业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网络安全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网络安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为构建网络安全的良好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通过对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推动网络安全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目的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研究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内容探索、路径选择和实践模式,旨在提出更加具体和有效的措施,推动网络安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立德树人的新型教育体系。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路径探析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路径进行探析。

文章认为,要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创新的点,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以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教学方式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也日益壮大,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

高校思政课教育在此背景下备受关注,因为思政课是高校为学生提供思想道德、法律基础和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教育的重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和政治素质。

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探索适合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将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路径展开讨论,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

同时,传统文化的创新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至关重要。

首先,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来实现。

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传统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活动、传统文化展示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价现行政策和措施,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等对策建议。

在现实中,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水平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育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随着对策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原因、政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进对策、展望未来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推动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更有效的改进策略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对策建议。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全面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工学一体化思政分析

浅谈“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工学一体化思政分析

浅谈“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工学一体化思政分析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因此,在职业院校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工学一体化、思政分析一、计算机网络专业概况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安装和使用,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在我国,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开设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之下,在众多的专业中,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具有较高实践教学要求的学科。

该学科主要以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处理、网络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由于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相对缺乏,因此,该学科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由于该学科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往往会出现“学不懂”、“跟不上”等情况,同时也容易产生“学了等于没学”的心理现象。

所以,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政教育目标“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同时,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备管理、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岗位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去,让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摘要】本文探讨了智能思政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了智能化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及智能思政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其次讨论了智能思政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及个性化思政教育的可能性。

最后总结了智能思政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与展望,并强调了发展智能思政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智能思政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远影响,为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个性化教学提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教育质量、个性化教育、发展前景、建议、重要性。

1. 引言1.1 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思政正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趋势和热点。

智能思政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个性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

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智能思政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育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政治素养。

智能思政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冲击。

如何通过智能化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智能思政正在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推动智能思政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2. 正文2.1 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

数字赋能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数字赋能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数字赋能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和方式。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需要积极拥抱数字变革,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以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数字技术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手段。

以往,思政课教学往往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单一。

而如今,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获取海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包括权威的理论解读、生动的案例分析、精彩的专题讲座等。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能够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以在线课程为例,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

这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还为他们提供了反复学习和深入思考的机会。

此外,在线课程中的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作业提交、在线测试等,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数字技术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导向、项目驱动、小组协作等教学方法得以更好地实施。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虚拟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

此外,大数据分析为思政课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如学习时长、点击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所在,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然而,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高校思政课的创新与效果评价

高校思政课的创新与效果评价

高校思政课的创新与效果评价第一章:引言高校思政课的创新与效果评价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门具有专业性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方式以及对其效果的评价,旨在提出有效的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第二章: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方式2.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出发。

在传授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入一些最新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热点问题,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

例如,可以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与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政课程内容进行结合,既符合时代需求,又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创新的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还可以从教学方法上体现。

传统的教学方式依靠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不足。

创新的教学方法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互动和合作学习。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资源整合与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还需要借助多种资源的整合和创新。

例如,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来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讨班等,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实践、更具有针对性。

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建立思政课在线资源库,方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获取学习资料,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第三章: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评价3.1 知识储备与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评价需要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出发。

学生应该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了解国家的发展道路、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

他们还应具备一定的辨别真假信息和正确价值观的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2 思想觉悟与人文精神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 理念 进 行 改革 , 有 利 于提 高思 政教 育 的交互 作 用 。随着 网 络的发展, 思 政 教 育 的 双方 都更 加 独 立 , 通 过 书 本 来 开 展 大
规 模 的思 政教 育 已不能 满足 学 生 的需 求 , 思 政教 育应 该 脱 离 课堂 的 束缚 , 根 据 时代 的变 化而 进行 改变 。 思 政 教 育 应利 用 网络 , 发 挥 网络 平 台 的交 互 作 用 , 让 教
的潜 在影 响 ; 其次, 在 以往 的思 政教 育 里 , 教 育 双方 的地位 不
思政 教育 的水平 。随着 网 络 时代 的到 来 , 思 政教 育 需 结 合 网 络 做 出 全 新 调整 ,对 思 政 教 育理 念 应 进 行 相应 的 改革 和 创
新, 这 不 仅 是 为 了顺 应 网络 时 代 的 要求 , 也 是 为 了促 进 思政
2 0 1 5年 第 l 卷第 9
‘ 奎 部 素 质 教
网络 时代思 政教 育理 念 的改革 与创 新 分析
陈 悦 , 张 蕊
( 1成 都 理 工 大 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1 ; 2宁夏 大 学新 华 学 院 , 宁夏
银 川, 7 5 0 0 2 1 )
摘要 : 教 育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没有教育 , 国家就无法进步 , 人类就无法进步。在教育中, 思政教育 占据着重要地 位, 做好 思政教 育的相关工作, 在 网络时代显得 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 了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理念改革的重要性, 以及如
以往 的 思 政教 育 理 念 中 , 思政 教 育 常 常跟 服 务 相 脱 离 , 但 在 网络 时 代 , 网络 能解 决 思 政教 育 相 对 枯燥 乏 味 的缺 点, 使 其 更 容 易被 人们 接 受 , 并 且使 接 受 思政教 育 的 个体 获 得 自己希 望得 到 的信 息 。 思政 教 育 的相 关 信息 需要 与接 受思 政教育 者 的服 务 信 息相 结合 , 为 人 们服 务 , 使 人 们 受 到 网络 思政 教 育
接 受教 育者 互相 讨论 和 学 习。 施 与 教育者 需要 考虑 到接 受 教 育 者 的 具 体特 点 , 开展 思政 教 育 时要 满 足 对 方 的 需 要 , 以对 方 的兴 趣 出发 , 从而 提 高思政 教 育 的效果 。
综 上 所述 , 思政 教 育 在 人 们 的 生活 、 学 习和 工 作 中 具有 重 要 的作 用 , 我 国非 常重 视 思政 教育 , 不 管 是在 学校 , 还 是在
需 要 摆 正 自己 的位 置 , 不 能处 于 高 高在 上 的地 位 , 而 应 多 与
政教 育 方法 不 同, 网络 时代 下 的思 政教 育 理念 发 生 了全 新 的
变化, 这 也给 思 政 教 育 的工 作 人 员 提 供 了 更好 的 机 会 , 同时 有 利于 促 进 思 政 教 育 的 改革 , 开 拓 思 政教 育 的 空 间 , 使 思 政 教 育朝 着现 代 化 的方 向迈进 ; 其次 , 在 网 络 时代 下 对 思 政 教
以获得需要的信息。 在网络时代中, 思政教育具有交互作用,
接 受思政 教 育 的人 可 以 自己选 择接 受 的 信息 , 而 不是 被 动地 接 受信 息 。如 果想 要 实践 该教 育 理念 , 思政 教 育需 要 重 视承 认 接 受教 育 者 的 自主 性 , 发挥 他 们 的主 体 作用 。施 与教育 者

网络 时代 思政 教 育理 念改 革 的重 要性
平 等 的理念 , 重视 接 受教 育者 的 自主 权 。在 网络 思政 教育 平 台中, 不 管是接 受 思政 教育 的个 体 , 还 是施 与 思政 教 育者 , 都 能 在 网络 中隐 藏 自己的身 份 , 从 而给 双 方提 供 更 加平 等 的交 流机 会 。而接 受思 政教 育者 和施 与 思政教 育者 都 能够平 等地
何搭 建更 有 效 的思政 教 育平 台, 提 高 思政教 育的 交互 作 用 , 使 思政教 育的 内容 更加 丰 富 , 形 式 更加 多样 , 并进 一 步指 出 了如何 在 网络 时代 对思政 教 育理念 进 行有 效 改革和 创 新。
关键 词 : 网络 时代 ; 思政教 育理念 ; 改革创 新
获 得相 关 信 息 和 资源 , 因为 网 络是 开 放 的 , 所 以任 何 人都 可
当今 社 会 , 网 络 对 人们 的生 活 、 工 作 等 多 方 面都 产 生 了 重要 的影 响 , 人 们对 网络 工 具 的认 识 越来 越 深入 。有 效 地 利
用 网络 进 行 思 政 教 育 , 对 教 育 理 念 进 行 改革 , 有 利 于 提 高 思 政教 育 的水平 。首 先 , 在 网络 时代进 行 思政 教育 理念 的 改革 , 有利 于 为思 政教 育搭 建 更加新 颖 而有 效 的平 台 。 跟 以往 的思
教育 的 发展 。我 们 应 该寻 求全 新 而有 效 的 思政 教育 理 念 , 发
挥 网络 工 具 的作用 , 提高 思政 教育 的 水平 。

是 平等 的 , 接 受 思政 教育 者通 常 处 于被 动地 位 , 只 能 服从 , 而
无法 发挥 自身 的能 动性 。但 在 网 络 时代 , 思 政 教育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树 立
中 图分 类号 : G 6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 6 4 0 1 ( 2 0 1 5 ) 0 9 — 0 0 1 1 - 0 1
教育 是 国家大 计 , 思想 政 治教 育在 教 育领 域 更 是具 有 非
常重 要 的地 位 。做 好 思政教 育 , 不 仅关 系 到 国家 的发展 , 也关 系到 个 人 的 成长 。 国家 需要 重 视思 政方 面 的 教育 , 努 力提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