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政策沿革及现状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历程作者:唐朝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历程,包括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检讨的现势性,耕地保护政策发展历程。
关键词:耕地;保护;政策本文重点对改革开放后耕地保护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回顾,并以时间为序,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根据国务院及国土管理系统颁布的有关耕地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等,将这一演进历程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从纵向透析改革开放后耕地保护政策的历史沿革,为深入评价耕地保护政策奠定基础。
1.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必要性耕地是指主要用于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
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及菜地。
我国的耕地资源表现出“一多三少”的特征:一是耕地总量多,按照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6),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仅次于美国、印度和俄罗斯,居世界第 4 位。
二是人均耕地面积少。
2015年底中国耕地面积20.24亿亩,仅约占国土面积的 14.0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40%。
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少。
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后备资源仅约为 533.33 万公顷,且大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区,补充耕地成本高、难度大;四是优质耕地占比量少。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优、高、中、低等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
作为人口大国,保有一定量的耕地资源,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
为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体现在:一是将耕地保护写进了1998年《刑法》,增设了“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用以规范耕地使用市场;二是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法律形式严格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三是采用“征收耕地占用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防范耕地被滥用,四是通过划定与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区、对耕地质量进行分等定级、土地复垦管理等措施来强制性实施耕地保护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6月/26日/第007版大课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刘新卫第一节1978~1985年耕地保护意识觉醒期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序幕的掀起,我国经济增长驶入快车道。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好转和粮食安全压力减小,各项建设开始有计划展开,一批大中型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或开工,收入提高后的农民开始建房,乡镇企业也逐步兴起。
所有这些不可避免地产生耕地占用问题,导致耕地数量较快减少。
根据统计数据,1978~1985年间全国耕地净减少330万公顷,年均净减少47.14万公顷。
政策发展脉络由于粮食安全压力尚未消除,中央政府察觉到耕地减少的苗头及其渐显的不利影响。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这个阶段中央政府多次强调保护耕地。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通过开垦荒地,促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认为,“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并且要求基本建设和农村建房不能乱占滥用耕地。
1982年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将保护耕地视为与控制人口一样重要的国策,并且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城市附近的菜地。
该年《政府工作报告》还将滥占耕地建房看作当时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之一。
1983年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在将“耕地减少”列为当时农村三大隐患之一的同时,更是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和“爱惜每一寸耕地”。
1978~1985年间,为了落实中央政府要求,相关部门陆续通过或颁布了一些有助于耕地保护的法规或规章等,但数量并不多,如1982年5月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就在一定程度上涵括了保护耕地的内容。
政策主要特点由于1978~1985年间恰值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色彩仍较浓,加之粮食生产形势总体看好和发展经济愿望强烈,这一时期耕地保护政策呈现如下特点: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协调困难。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一、现状和趋势。
1.现状:我国耕地总面积已经稳定在1.2亿公顷左右,耕地数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随着工业、城镇化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根据报告显示,耕地面积在2000年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2015年下降至1.8亿亩以下。
这意味着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2.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和规模化进程已经加速推进,而且未来在农业科技和创新的支持下,农业生产会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口密度升高,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新的挑战。
二、保护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耕地占用准入制度,设立“红线”短缺资源区,对耕地进行全面保护。
2.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支持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多种经营方式并举,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是推进土地流转的目标。
3.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和种植业等的产业转型升级,采取多样化的种植手段,合理配置种植空间,有利于生态农业规模效益逐步提高。
4.加强耕地监管:建立耕地用途监测、评估与调查制度,注重耕地土壤质量保护,实时监控耕地面积的变化,掌握稳定粮食需要的耕地数量。
5.推广科技技术: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效益与产值,加强科技创新,开发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耕作效率。
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护并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而且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格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格中国土地政策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在中国近代史中,土地政策一直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之一,不同阶级之间土地的占有与分配问题长期受到争议。
下面将介绍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土地政策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新政卖地(1840-1950)1840年以来,中国遭受了世界各国的侵略,土地的占有和分配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
清朝末民初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新政卖地政策,将地方土地财政和经济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实行土地公有化,但是这个政策并未解决起码的农民土地问题,土地依然主要被大地主和富农占据,农民在土地分配中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第二阶段:土地改革(1950-197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所有土地的私有制,把土地划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所有制,并通过土地的公共分配来满足农村居民的原始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实行的政策也更多地需要对农民们的信任和实行许多的调控监督。
第三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94)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家庭经营,且推动了无偿调升土地承包期的政策。
此时,农民在耕种土地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也转变为以家庭经济为主的家庭联产经济,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总体改革(1995-现在)1995年,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启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家庭承包地三权分置,即农民家庭对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流转权。
农民不仅能够享有承包土地的流转权,还能够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大地激发了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了土地规划和供给方式的创新。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是其主要的演变过程:1. 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政府实施了土地国有化和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进行了土地的再分配。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土地的集中控制,实行农业合作化政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再次归于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土地使用制度。
3. 改革开放初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逐步放开土地管理权,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个体承包经营土地的方式,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4.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土地供应紧张,政府启动了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高效、透明、规范的土地供应体系,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5. 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2000年代初至今)中国政府启动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目的是通过流转土地使用权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
这一政策推动了农地流转、土地托市等方面的改革。
6. 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建立(2008年至今)为解决农村土地权益不明晰、冲突频发等问题,中国政府推行农村土地确权改革,逐步建立起农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制度,以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国有化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及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和确权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与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的工业化农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以粮食种植为主导,农业生产对于古代人民来说至关重要。
各个朝代都采取了不同的农田管理政策,如东汉时期的均田制和北齐时期的府田制。
这些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逐渐向南方转移,北方的黄河流域成为农业的重要集中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也逐渐进入了一种发展瓶颈。
中国的人口逐渐增多,土地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农民们开始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式。
宋代农学家徐光启提出了耕地轮作制度,提高了土壤肥力,丰富了农产品的品种。
进入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粮食,形成了对外依赖的局面。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农民起义频发的时期,农民为了争取更好的土地和生产条件而进行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
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条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953年,中国启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劳动和经营土地。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农民涌向城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面临着人口流失和土地荒芜的困境。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农业开始转向规模化、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
今天的中国农业正朝着绿色、可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目录
我国目前的耕地形势
建国以来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制定耕地保护政策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耕地形势
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 面积排在126位以后
数 字 出 形 势
我国已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 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 0.8亩的警戒线以下
数 字 出 形 势
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110位 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
1955 年开始的农 业合作化运动使 耕地产权由农户 私有转为集体公 有。受“以粮为 纲”战略影响, 垦荒运动在全国 范围内展开,耕 地数量得以增加。
二、 1978—1985 年耕地保护 行政政策约束为主阶段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垦荒地,促 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 “十分珍惜每寸 土地,合理利用 每寸土地”应该 是我们的国策, 要求基本建设和 农村建房不能乱 占滥用耕地
2005的 《政府工作 报告》要求 严格保护耕 地特别是基 本农田
2008年10 月中 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 “坚持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政 策,层层落实 责任,坚决守 住18亿亩耕地 红线”
• 加强耕地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要求 • 加强耕地保护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 加强耕地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 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滥占耕地建 房看作当时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 之一
1983 年《当前 农村政策的若干 问题》认为耕地 减少、森林砍伐 和人口膨胀是农 村的三大隐患, 明确提出“爱惜 每一寸耕地”、 “严格控制占用 耕地建房
三、1986—1997 年耕地保护正式政 策初步形成阶段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一、论文报告标题1.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分析2. 耕地保护政策的实践与探讨3.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4. 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升与耕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分析5.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耕地保护政策的融合二、中国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分析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面对着严重的耕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在保护耕地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
然而,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国的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并不乐观。
首先,查阅相关数据,可以得知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约1500万公顷左右,年均减少约750万公顷,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2.2%左右。
其中,一些较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等),耕地面积减少幅度更为严重。
其次,对于耕地面积的利用率,中国虽然实行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力图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然而,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益,把耕地流转给了其他人,导致耕地闲置、荒废等问题,这些都给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了损害。
三、耕地保护政策的实践与探讨在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国政府不断地完善和调整政策,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具体来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耕地基本信息的统计和管理。
政策的核心是落实好“耕地占用指标管理制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
同时,加强耕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落实耕地的区划和登记制度,遏制非法侵占和乱占耕地现象。
二是加强对农民的资金支持。
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有偿退出、产权流转等措施,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农民资本收益,推行农户产权分置,让农民享受到土地资产的红利。
三是推行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
政策鼓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化农业模式,借助科技进步等手段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
同时,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引导农业向优势方向发展,以减少对耕地资源的需求。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2023年,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的土地制度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
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中国的土地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
中国的土地制度在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形成。
在这个时期,土地被封建主义贵族掌控着,农民们只能为其耕种土地,而无法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这种土地制度导致了土地的集中化和部分地区的土地荒芜,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土地制度开始进行改革。
在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归还给农民,并实行了集体化的经营方式。
这一改革使得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1980年代,中国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即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并保有土地的属地权、耕地权和收益权。
这一制度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土地制度又面临了新的挑战与变革。
为了保证城市的建设和土地的供应,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土地征收制度,即向合法所有人征收土地,并以合理的补偿为代价,将土地用于建设公共事业和经济发展。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着征收赔偿不公、违法强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总之,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展示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和变革。
在未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将持续努力,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农民和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土地使用机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政策发展历程
我国土地政策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从最初的土地改革到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现在的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我国土地政策始终在不断适应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土地改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通过土地改革,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集体化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土地政策逐渐转向集体化。
在集体化时期,农民的土地被集中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
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体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到了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将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户,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土地政策开始进入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目的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
同时,也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总的来说,我国土地政策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从最初的土地改革到现在的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我国土地政策始终在适应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3
加强补充耕地质量验收
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完善后续管护和再评价机制,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4
退化耕地治理
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5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
耕地保护任务
当前,全国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15.46亿亩。这些任务已分解下达至各省(区、市)。
二、耕地保护措施
措施编号
保护措施
具体内容
1
健全保护制度体系
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2
改革占补平衡制度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行为,持续整治“大棚房”等问题。
6
分类整改复耕
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
7
推进撂荒地利用
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8
考核经济奖惩机制
建立与耕地保护任务直接挂钩的考核经济奖惩机制,推动南方省份有序恢复
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0
鼓励公众参与
鼓励公民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对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一、我国耕地现状
项目
描述
耕地总量
2024年我国耕地总量达到19.14亿亩,仅占世界总量的9%,且质量总体不高。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越来越呼之欲出。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是我国30年来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地利用环境。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的推进速度较快,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已经占到了我国农村土地总面积的99.6%以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农民有了相对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提高农村劳动力收入。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陆续实施了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土地经营自主权和收入水平,也满足了新时代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土地资源的更好配置需要。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和保护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趋势。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已获得政策上的明确支持和优惠政策。
未来,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两权、三权分离、规划用地和非农用地等问题,将在政策和制度层面逐步得到解决,有效促进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2.农村土地制度将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形成差异化管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各地将根据不同的地域、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提供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土地政策。
此外,未来可能出现的政策变革、市场变化等因素,也将对农村土地利用和流转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土地资源综合配套的改革将逐步完善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利用需求将更加多元化,涵盖农业、商业、工业等产业。
耕作制度演变及发展趋势
整理课件
29
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方面:
• 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 粮食安全与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优势农产品基地选建与区域农产品贸易 • 农业多功能开发 • 特色农产品发展
整理课件
30
多熟制方面:
• 粮田多熟高产高效模式与技术 • 棉田多熟高产高效模式与技术 • 菜田多熟高产高效模式与技术 • 农-林复合多熟模式与技术 • 南方冬闲田利用模式与技术 • 北方夏闲田利用模式与技术 • 农田复合系统作物种间关系及调控技术
整理课件
8
英国典型三圃休闲制示意图
西区(冬谷类)
羊圈
房屋
房屋
领主
公共
牧场
收场
东区(休闲)
道路
森林
领主 牧场
割草地
南区(春谷物)
整理课件
小河
9
• 休闲主要目的(或作用)是:
• ① 使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的 消耗,并蓄积雨水。
• ② 休闲期间实行耕作,能消灭杂草,并 促进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潜在养分有 效化,为以后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整理课件
6
• 西方国家休闲制的出现晚于我国。公元 八世纪欧洲的“休闲──冬谷类作物─── 春谷类作物”的“三圃制”,是西方国家 休闲制的代表。
• 所谓“三圃制”,就是每一个封建领主, 将用于种植的农作耕地划分为三个一样大 小的区(每一区再分为0.5──1英亩的小 地,分给农户种,每户每区都有, 都随着
整理课件
16
•
由此可见,集约耕作制是一种高度用
地与养地结合的一种耕作制。
• “种植集约化”与“栽培集约化”结 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年 总产量。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民的权益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现状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发展。
一、历史演变1. 政策出台和初步实施阶段(1950年代-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成为显著的任务。
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然而,在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初期,农民仍然面临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的问题。
2. 权责明确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8年-2003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1978年,中国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农户以家庭为单位承包耕地,并约定了承包期限和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这一制度确保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经济发展和土地流转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面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转移人口增加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土地流转,并逐步放开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农民可以通过流转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效益的提升。
二、现状1. 承包期限的延长为了保障农民长期稳定使用土地,中国政府多次延长了土地承包期限。
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少数地区为50年。
这一政策确保了农民的承包权益,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保护和经营的积极性。
2. 土地流转的推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通过流转方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流转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参与土地流转。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增强农业发展的力量,中国政府支持农民积极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其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其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演进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
以下是对这些演进及其经验的简要概述:一、演进历程1.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8年):为了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包括初级社和高级社。
这一时期,农民的土地被自愿入社,实行集体经营。
3.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将农村土地和生产资料合并为公社集体所有,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这一时期,农村土地政策强调集体化,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年至今):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土地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
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经验总结1.坚持实事求是: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了解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土地政策。
2.尊重农民意愿:在推进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时,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诉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维护农村稳定: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注重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防止因土地政策调整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注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保持政策连续性: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频繁变动给农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其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二、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21世纪初期的农业政策21世纪初期,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农村发展”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四、当前的农业政策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中国的农业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已经进入了乡村振兴的阶段,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19年第11期张艳琳“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粮食安全已由供给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的稳定阶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安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也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
根据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耕地保护制度的萌芽时期(1978~1985年)据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耕地保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导致耕地快速减少。
1982~1985年,耕地保护问题急切性初步显现,主要特点就是土地多头管理、耕地被大量无序占用。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在农牧渔业部内成立了土地管理局。
经过农村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基本建设的发展、非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民建房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出现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现象。
但由于国家还没有颁布土地管理法,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仍受部门局限,无法全面形成统一管理全国土地的权限和职责,耕地被大量占用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在此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逐步引起重视,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耕地保护,中央政府也对耕地减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总结,并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颁布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认识到的问题进行重点部署。
这一时期耕地保护意识逐步觉醒,并成为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萌芽时期。
耕地保护制度的启动时期(1986~1996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迅猛,城乡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工业建设等全面铺开,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及灾毁等原因,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流失速度仍然较快。
据统计,1986~1996年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4655.70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制度沿革
(一)耕地无概念阶段
1、原始社会——氏族共享
2、奴隶社会——井田制“国王所有制”
3、封建社会
——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西汉以来都有)屯田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春秋时期)
“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
”
(二)耕地潜意识时期
1、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迅速、没有明确提出土地革命路线
2、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方针
——1928年12月,颁布《井冈山土地法》(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1929年4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提出“抽多补少”的分田原则)
——1930年,毛泽东在赣南吉安县陂头村召开联席会议,规定“抽多补少”之外加上“抽肥补瘦”原则
——1931年2月,毛泽东致信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明确宣布:土地由农民私有
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洛川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立“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为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了《中国土
地法大纲》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并在具体的土地改革中,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总路线)
5、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时期
——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三)耕地保护思想显现
第一阶段1978~1985年
耕地保护意识觉醒期——耕地快速减少
特点:
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协调困难,总体上服从于保证建设需要,政策散见于相关文件和报告,有提及但不具体。
第二阶段 1986~1997年
耕地保护政策制定起步期——耕地流失速度减缓
特点:
耕地保护政策受到比较利益的极大冲击,耕地保护政策的实
施过度倚重行政手段,耕地保护政策虽陆续制定但系统性不强,耕地保护政策与其他政策存在协调难度。
第三阶段 1998~2003年
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初建期——快速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