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第三章 (一,二)
工程材料员管理制度和办法
![工程材料员管理制度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8159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6.png)
工程材料员管理制度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的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程材料员是负责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的需求、采购、调配、入库、出库、记录以及各项相关工作的专职人员。
第三条工程材料员应当熟悉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规格、标准及价格,具有一定的材料管理经验和技能。
第四条工程材料员应当细心、认真、有责任心,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按规定时间完成工作。
第五条工程材料员应当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保护工程材料的安全和质量。
第六条工程材料员不得擅自变更工程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不得私自挪用工程材料,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回扣。
第七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点,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第八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加强与供货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最新的价格和供货信息。
第九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准确、及时。
第十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定期组织工程材料的盘点和清理,及时更新相关资料,确保盘点和清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程任务。
第十二条工程材料员应当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章工程材料的采购管理第十三条工程材料员应当按照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要求,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和计划。
第十四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协助采购部门对工程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认真审核和评估,确保供货商的信誉和资质。
第十五条工程材料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对工程材料进行比价、招投标、订购和合同签订。
第十六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及时了解供货商的交货情况,对交货不及时、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对送达的工程材料进行验收,核对数量、规格、质量和要求等,确保工程材料的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工程材料员应当及时填写入库单,登记在册,盖章确认,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给领导。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f53c10722192e4436f69a.png)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S≤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Ni、Mn、Co、C、N、Cu等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1) 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V、Mo、W、Cr、Mn、Fe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a) 合金渗碳体—— Mn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Fe或γ-Fe中,少部分溶入Fe3C中,置换Fe3C中的Fe而形成合金渗碳体(Mn,Fe)3C; Mo、W、Cr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b) 合金碳化物——Mo、W 、Cr含量高时,形成M6C(Fe2Mo4C Fe4Mo2C),M23C6(Fe21W2C6 Fe2W21C6)合金碳化物c) 特殊碳化物——Ti 、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i. 当rc/rMe<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C、M2C。
ii. 当rc/rMe>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fa41f964bcf84b9d57b0c.png)
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的性能1-1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含哪些方面?所谓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抵抗外力作用所显示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2什么是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他们在工程应用上有什么意义?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的意义在于:在一般机械零件在发生少量塑性变形后,零件精度降低或其它零件的相对配合受到影响而造成失效,所以屈服强度就成为零件设计时的主要依据之一。
抗拉强度的意义在于:抗拉强度是表示材料抵抗大量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一般不产生颈缩现象,因此,抗拉强度就是材料的断裂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抗拉强度是零件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1-3什么是塑性?在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哪些?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又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1-4什么是硬度?指出测定金属硬度的常用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生产中测定硬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是压入法,应用较多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
布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因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材料的平均硬度,股实验结果较精确,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经理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压痕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试验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其缺点是对不同材料需要换不同直径的压头和改变试验力,压痕直径的测量也比较麻烦;因压痕大,不宜测试成品和薄片金属的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是:操作循序简便,硬度值可直接读出;压痕较小,可在工件上进行试验;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定各种软硬不同的金属厚薄不一的式样的硬度,因而广泛用于热处理质量检验。
其缺点是:因压痕较小,对组织比较粗大且不均匀的材料,测得的结果不够准确;此外,用不同标尺测得的硬度值彼此没有联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1-2)章答案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1-2)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0da18202d276a200292e47.png)
塑性变形的的物理本质: 塑性变形的的物理本质: 滑移和孪生共同产生的塑性变形。 滑移和孪生共同产生的塑性变形。 P24 滑移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做整 体刚性移动。孪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 体刚性移动。孪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 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 孪生面) (孪生面)产生一定角度的切变
2-13、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细化 13、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 晶粒方法有哪些? 晶粒方法有哪些? p17 答: 在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则金属的强度. 在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则金属的强度.塑 性和韧性愈好. 性和韧性愈好. 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晶粒愈细,强度和硬度愈高, 晶粒愈细,强度和硬度愈高,同时塑性韧性 愈好。 愈好。 细化晶粒方法有: 细化晶粒方法有: 增大过冷度; 2.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 3.附加振 增大过冷度; 2.变质处理; 3.附加振 动或搅动等方法; 动或搅动等方法;
5、晶粒 p11 晶粒---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晶粒---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何谓空间点阵、晶格、晶体结构和晶胞? 2-2、何谓空间点阵、晶格、晶体结构和晶胞? 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是什么?划出其晶胞, 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是什么?划出其晶胞, 并分别计算起原子半径、配位数和致密度? 并分别计算起原子半径、配位数和致密度? 1、空间点阵 p9 空间点阵-----为了便于分析各种晶体中的原子 空间点阵---为了便于分析各种晶体中的原子 排列及几何形状, 排列及几何形状,通常把晶体中的原子假想为 几何结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 几何结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 构成一个空间格子。 构成一个空间格子。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三章资料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三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f1d11079563c1ec5da7161.png)
1.摆锤冲断试样失去的位能 Ak=GH1—GH2, 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单 位为J。 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 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常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k 表示。 2.冲击吸收功Ak的大小并不能 真正反映材料的韧脆程度, 部 分功消耗于试祥扔出、机身振 动、空气阻力以及轴承与测量 机构的摩擦消耗。
三 应变速率增加,抗拉强度增加,而且应变速率的 强度关系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图 应变速率对铜在各种温度下抗拉强度的影响
第二节
冲击弯曲和冲击韧性
不含切口零件的冲击:冲击能为零件的整个体积均 匀地吸收,从而应力和应变也是均匀分布的; 零件 体积愈大,单位体积吸收的能量愈小,零件所受的 应力和应变也愈小。 含切口零件的冲击:切口根部单位体积将吸收更多 的能量,使局部应变和应变速率大为升高。 另一个 特点是:承载系统中各零件的刚度都会影响到冲击 过程的持续时间、冲击瞬间的速度和冲击力大小。 这些量均难以精确测定和计算。且有弹性和塑 性。 因此,在力学性能试验中,直接用能量定性地表示 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冲击韧性即属于这一类的力 学性能。
3.对于屈服强度大致相同的材料,根据Ak值评定材料 对大能量冲击破坏的缺口敏感性。 如弹壳、防弹甲板等,具有参考价值: 4.评定低合金高强钢及其焊缝金属的应变时效敏感性。
第三节 低温脆性 一、 低温脆性 低温脆性:一些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如Fe、 Mo 和W,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由于塑性降低 到零而变为脆性状态。 从现象上看,是屈服强 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增加的结果 倘若屈服强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升高较快,而断裂 强度升高较慢,则在某一温度Tc以下,σs>σc, 金属在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断裂,即表现 为脆性的; 而在Tc以上,σs<σc,金属在断裂 前发生塑性变形,故表现为塑性的。 低温脆性对压力容器\桥梁和船舶结构以及在低温 下服役的机件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材料第三章答案
![工程材料第三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6367327d3240c8547ef0f.png)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四版)朱张校姚可夫3.2 习题参考答案1. 解释名词热硬性、石墨化、孕育(变质)处理、球化处理、石墨化退火、固溶处理、时效答: 热硬性: 热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亦称红硬性)。
热硬性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特殊碳化物的弥散析出有关。
石墨化: 铸铁中碳原子析出并形成石墨的过程称为石墨化。
孕育(变质)处理: 在液体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的处理工艺。
球化处理: 在铁水中加入球化剂,以获得球状石墨的处理工艺称为球化处理。
石墨化退火: 使白口铸铁中的渗碳体分解成为团絮状石墨的退火过程。
固溶处理: 把合金加热到单相固溶体区,进行保温使第二相充分溶解,然后快冷(通常用水冷却),得到单一的过饱和固溶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可以使奥氏体不锈钢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
固溶处理也在有色金属合金中得到应用。
有色金属合金(如铝合金)先进行固溶处理获得过饱和固溶体,然后再进行时效处理,析出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时效: 固溶处理后得到的过饱和固溶体在室温下或低温加热时析出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合金硬度和强度明显升高的现象称为时效或时效硬化。
2. 填空题(1) 20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可制造(冲压件、焊接件、渗碳零件,如齿轮、销) .(2) T12是(优质碳素工具)钢,可制造(锉刀、刮刀等刃具及量规、样套等量具) .(3) 按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可将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 、(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几类。
(4) Q345(16Mn)是(低合金结构)钢,可制造(桥梁、船舶、车辆、锅炉等工程结构) .(5) 20CrMnTi是(合金渗碳)钢,Cr、Mn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提高经热处理后心部的强度和韧性) , Ti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渗碳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增加渗碳层硬度、提高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是(渗碳后直接淬火、再低温回火) .(6) 40Cr是(合金调质)钢,可制造(重要调质件如轴类件、连杆螺栓、进汽阀和重要齿轮等) .(7) 60Si2Mn是(合金弹簧)钢,可制造(汽车板簧) .(8) GCr15是(滚珠轴承)钢,1Cr17是(铁素体型不锈)钢,可制造(硝酸工厂设备以及食品工厂设备) .(9) 9SiCr是(低合金刃具)钢,可制造(板牙、丝锥、钻头、铰刀、齿轮铰刀、冷冲模、冷轧辊等) .(10) CrWMn是(冷作模具)钢,可制造(冷冲模、塑料模) .(11) Cr12MoV是(冷模具)钢,可制造(冷冲模、压印模、冷镦模等) .(12) 5CrMnMo是(热模具)钢,可制造(中型锻模) .(13) W18Cr4V是(高速)钢,碳质量分数是(0.70%以上) , W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高的热硬性) , Cr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 , V的主要作用是(形成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的碳化物,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能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 。
道路工程材料-第3章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第3章沥青混合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ac9a7e852458fb770b56ad.png)
试件尺寸:
(1)Ф101.6mm×63.5mm(±1.3mm,两侧高度差不大于
2mm)。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26.5mm的混合料,试件成型
击实次数根据公路等级、混合料类型、气候条件选择,一般
为75次或50次。试验中一组试件需平行试件通常为4个。
(2) Ф152.4mm×95.3mm(±2.5mm,两侧高度差不大于
1.6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理论
影响φ 和 C 的因素
沥青性质对粘结力的影响: 沥青粘结性↑(粘度↑)→粘聚力C↑→抗剪强度τ↑ 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 矿粉对涂敷于周围的沥青分子有吸附作用→靠近界面处粘度↑
→ 扩散溶剂化膜(10um) 膜内—结构沥青:粘度高 → C大 膜外—自由沥青:粘度小 → C小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全自动车辙试验机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车辙试验试模及成型试件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摩阻角就愈高。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1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组成结构
1.6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理论 影响抗剪强度τ的因素
温度及形变速率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 随温度升高,沥青的粘聚力 C 值减小,而变形能力增强。
温度降低,可使混合料粘聚力提高,强度增加,变形能力降 低。温度过低会使沥青混合料路面开裂。
1、库仑理论: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粘结力不足引起的变 形,及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的推挤波浪、拥包等破坏。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第三章答案(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第三章答案(机械工业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796e45a2ed630b1c58eeb510.png)
庞国星主编工程材料作业第三章答案3-1、比较下列名词(2)比较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 , 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主要区别。
正火组织:索氏体S:属于细珠光体,其中渗碳体呈片状。
回火组织,淬火后高温回火,碳化物从过饱和F中析出,称为回火索氏体S回,呈粒状渗碳体,塑、韧性更好淬火组织:马氏体:过饱和F 回火组织:淬火后低温回火,碳化物开始从M中析出,成为M 回。
保持高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脆性。
3-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错误,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冷却速度。
(2)低碳钢与高碳钢工件为了便于切削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
错误,低碳钢工件为了便于切削加工,预先进行热处理应进行正火(提高硬度)或完全退火。
而高碳钢工件则应进行球化退火(若网状渗碳体严重则在球化退火前增加一次正火),其目的都是为了将硬度调整到HB200左右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渗碳体。
(3)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在加热后的冷却速度。
错误,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4)过冷奥氏体冷却速度快,钢冷却后的硬度越高错误,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5)钢中合金元素越多,钢淬火后的硬度越高错误,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6)同一钢种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正确。
同一钢种,其C曲线是一定的,因此,冷速快或工件小容易淬成马氏体。
(7)钢经过淬火后是处于硬脆状态。
基本正确,低碳马氏体韧性要好些,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
(8)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的转变点Ms和Mf越低。
正确。
(9)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
错误,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温度。
(10)钢中的含碳量就等于马氏体的含碳量错误,钢中的含碳量是否等于马氏体的含碳量,要看加热温度。
完全奥氏体化时,钢的含碳量等于奥氏体含碳量,淬火后即为马氏体含碳量。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章)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e99e4a1af18583d0496459b0.png)
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2纯金属的结晶思考题1.何谓结晶?结晶与凝固有何区别?答:结晶是指在凝固过程中金属内形成许多小晶体及其长大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就是液态物质内部的原子,在短距离小范围内,呈现出近似于固态结构的规则排列,即短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它是不稳定的,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结晶实质上是原子由近程有序转变为长程有序的过程。
而凝固是指金属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它属物理变化,若凝固后的物质不是晶体,而是非晶体,那只能称为凝固,而不能称为结晶。
2.何谓晶体,它与非晶体有什么区别?答:晶体是指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则是杂乱分布的,至多有些局部的短程规律排列。
因为排列方式的不同,性能上也有所差异。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
3.影响形核率和长大率的因素是什么?答:影响形核率和长大率最主要的因素是△G和D,当然它们是受过冷度△T控制的。
在均质形核中,过冷度△T不太大的时候,结晶的驱动力△G也不大,形核率不高,但是原子的扩散系数D比较大,已经形成的晶核长大速率却是较大的,这时候由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金属中的晶粒尺寸较大。
反之,晶粒较细小。
在非均质形核中,形核率和长大速率除了与过冷度有关之外,还受到所谓的未溶杂质以振动或搅拌等因素的影响。
4.金属的结晶有什么规律?答:结晶是由两个基本的过程——形核和长大相互更迭进行,直至液态金属消耗完毕的过程。
形核规律:形核方式有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两种。
均匀形核(均质形核)是指在母相中自发形成新相结晶核心的过程。
均匀形核必需具备的条件为:必须过冷,过冷度越大形核驱动力越大;必须具备与一定过冷度相适应的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
实际结晶时,大多以非均匀形核方式进行。
施工单位工程材料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工程材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f687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3.png)
施工单位工程材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单位的工程材料管理工作,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保障工程安全,减少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工程材料,指在建设工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构件、设备、装置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施工单位的工程材料管理工作。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程材料管理制度,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实施。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程材料管理制度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知本制度的内容与要求。
第二章工程材料采购管理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材料采购计划,按照工程需要和进度要求,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数量和时间。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工程材料采购。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对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等进行规范管理。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信誉等方面的评估,建立供应商档案。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对采购到的材料进行验收,保证采购到的工程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
第三章工程材料库存管理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程材料库存管理制度,要求库管人员按照规定对工程材料进行统一保管。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材料进行分类、编号、标识,建立详细的材料台帐,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工程材料进行盘点,及时调整库存数量和结构。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材料的防火、防潮等措施,保证材料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工程材料使用管理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现场进行工程材料使用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正确使用工程材料。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建立材料使用档案。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材料回收制度,对尚未使用的材料进行分类、入库,避免材料浪费。
第五章工程材料报废处理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对无法使用的工程材料进行报废处理,避免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f4178184868762caaed593.png)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一、解释下列名词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ζP)或屈服强度(ζ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ζP)或屈服强度(ζ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
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
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姓能?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
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辛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答案:包辛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
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
包辛格效应可以用位错理论解释。
第一,在原先加载变形时,位错源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遇到障碍,塞积后便产生了背应力,这背应力反作用于位错源,当背应力(取决于塞积时产生的应力集中)足够大时,可使位错源停止开动。
第三章 工程材料第二节 建筑装饰材料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三章 工程材料第二节 建筑装饰材料综合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8993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b.png)
第三章工程材料第二节建筑装饰材料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也叫胶粘剂,是将其他成分粘结成一个整体,并能牢固附着在被涂基层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
A.主要成膜物质B.次要成膜物质C.辅助成膜物质D.溶剂【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装饰涂料。
建筑装饰涂料的基本组成中的主要成膜物质也叫胶粘剂,是将其他成分粘结成一个整体,并能牢固附着在被涂基层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
2、钢化玻璃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个()。
A.压应力层B.拉应力层C.防脆裂层D.刚性氧化层【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玻璃。
钢化玻璃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玻璃的表面上形成一个压应力层,而内部处于较大的拉应力状态,内外拉压应力处于平衡状态。
3、不属于彩色涂层钢板按涂层分类的是()。
A.无机涂层B.刚性涂层C.有机涂层D.复合涂层【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装饰钢材。
彩色涂层钢板按涂层分为无机涂层.有机涂层和复合涂层三大类。
4、夹层玻璃的层数最多可达()层。
A.3B.5C.7D.9【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玻璃。
夹层玻璃的层数有2.3.5.7层,最多可达9层。
5、涂料组成成分中,次要成膜物质的作用是()。
A.降低黏度便于施工B.溶解成膜物质,影响成膜过程C.赋予涂料美观的色彩,并提高涂膜的耐磨性D.将其他成分粘成整体,并形成坚韧的保护膜【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装饰涂料。
次要成膜物不能单独成膜,它包括颜料与填料,颜料不溶于水和油,赋予涂料美观的色彩。
填料能增加涂膜厚度,提高涂膜的耐磨性和硬度。
6、耐磨性和耐久性好,吸水率小,适合作为室内高级装饰材料的天然饰面石材是()。
A.大理石板材B.花岗石板材C.水磨石板材D.合成石面板材【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饰面材料。
大理石板材耐磨性和耐久性好,吸水率小,适合作为室内高级装饰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三章 材料的凝固.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三章 材料的凝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12244804d2b160a4ec000.png)
具有共晶成分的合金称共晶合金。在共晶线上,凡
成分位于共晶点以左的合金称亚共晶合金,位于共
晶点以右的合
金称过共晶合
A
金。 凡具有共晶线
成分的合金液
L+
B
C
D
体冷却到共晶
温度时都将发
生共晶反应。
⑵ 合金的结晶过程 ① 含Sn量小于C点合金(Ⅰ合金)的结晶过程
在3点以前为匀晶转变,结晶出单相 固溶体,这种
根据组元数, 分为二元相图、三元相图和多元相图。
Fe-C二元相图
三元相图
一、二元相图的建立
几乎所有的相图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最常用的是 热分析法。
二元相图的建立步骤为:[以Cu-Ni合金(白铜)为例] 1. 配制不同成分的合金,测出各合金的冷却曲线,
找出曲线上的临界点(停歇点或转折点)。 2. 将临界点标在温度-成分坐标中的成分垂线上。 3. 将垂线上相同意义的点连接起来,并标上相应
1、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铁在固态冷却过程中有两次 晶体结构变化,其变化为:
1394℃
912℃
-Fe ⇄ -Fe ⇄ -Fe
-Fe、 -Fe为体心立方结构(BCC),-Fe为面心立方 结构(FCC)。都是铁的同素异构体。
-Fe
-Fe
2、固态转变的特点 ⑴形核一般在某些特定部
相图被两条线分为三 个相区,液相线以上 为液相区L ,固相线以 下为 固溶体区,两 条线之间为两相共存 的两相区(L+ )。
L
液相线 L
+
固相线
Cu
成分(wt%Ni)
Ni
A portion of the copper-nickel phase diagram for which compositions and phase amounts are determined at point B
wA土木工程材料-精品文档
![wA土木工程材料-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bfc670aed630b1c59eeb53a.png)
5.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2)硅酸二钙 硅酸二钙的化学成分为 2CaO· S i O 2 ,其简写为 C2S , 约占水泥熟料总量的 15 %~37%。 硅酸二钙遇水后反应较慢,水化 热也较低。它不影响水泥的凝结, 对水泥的后期强度起主要作用。
(3)铝酸三钙
铝酸三钙的化学成分是3 CaO· Al2O3 , 其简写为C3A,约占水泥熟料总量的7~ 15 %。铝酸三钙遇水后反应极快,产生的 热量大而且很集中。铝酸三钙对水泥的凝 结起主导作用,但其水化产物强度较低, 主要对水泥的早期强度有所贡献。
第一节
一.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灰质和 粘土质两类原料。为了补充铁质及改善煅 烧条件,还可加入适量铁粉、萤石等。 生产水泥的基本工序可以概括为:“两磨 一烧”:先将原材料破碎并按其化学成分 配料后,在球磨机中研磨为生料。然后入 窑锻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 成分的水泥熟料,配以适量的石膏及混合 材料在球磨机中研磨至一定细度,即得到 硅酸盐水泥。
3 CaO Al O 6 H O 3 CaO Al O 6 H O 2 3 2 2 3 2
水
水化铝酸三钙
4 CaO Al O Fe O 7 H O 3 CaO Al O 6 H O CaO Fe O H O 2 3 2 3 2 2 3 2 2 3 2
铁铝酸四钙
水
水化铝酸三钙
水化铁酸钙
水泥中的石膏也很快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
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针状结晶体,也称 为钙矾石晶体:
3 ( CaSO 2 H O ) 3 CaO Al O 6 H O 19 H O 4 2 2 3 2 2 3 CaO Al O 3 CaSO 31 H O 2 3 4 2
关于工程材料的管理规定(3篇)
![关于工程材料的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4f81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f.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程材料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工程。
第三条工程材料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规范运作;(二)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四条工程材料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建立健全工程材料管理制度,提高工程材料管理水平。
第二章材料采购第五条工程材料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采购材料的合格、合规。
第六条工程材料采购方式包括:(一)招标采购;(二)询价采购;(三)直接采购;(四)其他合法方式。
第七条工程材料采购程序:(一)编制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二)确定采购方式,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三)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确保供应商具备供应能力;(四)组织采购评审,确定中标供应商;(五)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六)对采购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第八条工程材料采购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合同双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二)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三)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四)付款方式、结算方式;(五)违约责任;(六)争议解决方式;(七)其他约定事项。
第三章材料验收第九条工程材料验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确保材料符合要求;(二)责任明确,责任到人;(三)及时验收,确保工程进度。
第十条工程材料验收程序:(一)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时间、地点、人员;(二)组织验收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三)对验收合格的材料进行登记、入库;(四)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处理,包括退货、更换等;(五)验收记录应当真实、完整、规范。
第十一条工程材料验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二)材料质量、外观、包装;(三)材料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四)材料合格证明、检验报告;(五)其他应当验收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质、溶剂的电负性越接近溶解度越大。越有利于
形成无限固溶体。当元素间的电负性的差别大到一定程 度后,就难于形成固溶体,而倾向于形成化合物。
(四)、 固溶强化
通过向溶剂金属中溶入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 使固溶体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固溶强化。 强化机理: 溶质溶入→晶格畸变→位错运动阻力增加→金属塑性 变形困难→高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
d
e
g
+
B
金属和合金的组织是由相组成 组织:
A
的,是由于组成相的种类、相 对数量、晶粒形状、大小及分 布形态等的不同,而分别具有 不同形貌特征的相的组合物。
共晶温度下的相:α、β; 共晶温度下的组织:(α+β)共晶
借助于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 显微组织:
金相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金属 和合金中的晶粒形状、大小 及各组成相的分布形态等形 貌,称为显微组织或金相组 织(简称金相)。
3、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 化简为线段比: 计算某一成分的合金处于 两相平衡时在某温度下,合金 xx2 cb x1 x ac QL Q 中两个相的相对含量。 x x ab x x ab 1 2 2 1 ①、杠杆定律的推导: 设合金总重为 ;液相与合金总 QL 1xx cb 2 重之比为 Q ; 固相与合金总重之 Q L x1 x ac 比为Qα。则可得方程组: QL+Qα=1 QLX1+QαX2= X (1) (2) X2-X QL =1 - Qα = ———— X2 - X1
1、正常价化合物:符合一般原子价规律、成分固定 可用化学分子式表达。 通常由强金属性的元素与非金属或 类金属元素(如 IV、V、VI族)形成。 如:Mg2Si、Mg2Sn, Mg2Pb 性能: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当弥散分布时,可作强化 相。 2、电子化合物 :服从电子浓度规律(不遵守原子价 规律)电子浓度达到某一数值,便形成具有某种晶格结 构的化合物。 性能:具有高熔点和硬度。但塑性较低,一般只能作为 强化相。 电子浓度(Ce):在合金相中,组元所贡献的价电子数目之 和与合金相的原子数目之比值。 统计结果表明: Ce=21/14 为β相,体心立方晶格。 Ce=21/13 为γ 相,复杂立方晶格。 Ce=21/12 为ε 相,密排六方晶格。
2)、亚共晶和过共晶合金
亚共晶: d、c点之间的合金。过共晶: e、c点之间的合金。
初晶形成
亚共晶凝固完毕时的相 :
a
temperature
L
L+
L+ c
b
α相、β相; 组织: α初、(α+β)共晶
过共晶凝固完毕时的相: α
f
d
e
g
+ B
相、β相;
室温下的组织:
β初、(α+β)共晶
二、 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 具有相当程度的金属键并具有一定程度 的金属性质的化合物。
(一)、金属化合物晶体结构特点
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结构类型不同于任一组元(可 用分子式大致表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金属化合物的特性
晶体结构复杂,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一 般只用作强化相
(三)、金属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特征
常见三种类型: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 化合物
图中 I 合金凝固完毕时为α、β两 相,应用杠杆定律可得:
2e 100% de
d2 1 100% de
2)计算亚共晶合金(或过共晶合金) 凝固完毕时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合金I在凝固完毕时的组织组成物为: α初+(α+β)共晶
2c 初 100% dc
( )共晶 d2 100% dc
是指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
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原子直径相差很大。)
(三)、固溶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溶质元素在固 1、 溶解度: 溶体中的最大溶入量与固溶体总量之比。 (1)、无限固溶体: 溶解度在0~100%间可以任意 改变的固溶体。
形成条件: 只能是置换式固溶体在溶质与溶剂原子 尺寸差别较小且晶格类型相同时产生。 (2)有限固溶体: 溶解度有限的固溶体。 置换式固溶体,可以形成无限固溶体。 间隙式固溶体,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而不能形成 无限固溶体。
2、溶解度影响因素
(1)晶体结构因素:组元间晶格类型相同,溶解度 较大。 对于置换固溶体,组元间晶格类型相同是形成无 限固溶体的必要条件。晶格类型不同,溶解度有限。 (2)原子大小因素:由于组元间原子大小不同,所以 溶质溶入将导致溶剂的晶格畸变。
置换固溶体的晶格畸变
对置换固溶体 :原子尺寸差别越小溶解度越大。当 差别小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产生无限固溶体。若差 别较大,则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对间隙固溶体 : 溶质原子直径越小,溶解度越大。 (3)电负性因素:
共晶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
晶出成分一定且不相同的两个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 转变(或共晶反应)。 tc αd+βe 反应式为:Lc
反应特征: 温度固定、三相成分 固定,在相图中表现为水平线。 共晶转变产物称为共晶组织(体)。 C点为共晶点
(共晶成分、共晶温度) c 成分的合金称为共晶合金
(三)间隙化合物 (主导因素为原子尺寸) 由过渡族金属元素与原子半径较小的碳、氮、硼 等非金属元素所形成。 根据原子直径比和结构特点,分为两类:
间隙化合物
间隙相 :d非/d金<0.59 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d非/d金>0.59
性能:前者具有极高的熔点、硬度和脆性,稳定性很 好。常用于高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高温陶瓷等。 后者的熔点、硬度和脆性较前者稍低,且不够稳定。 常用于碳钢及合金钢。
Cu%
100
50%Ni 温度 ℃ 1500
80
50
20
B
0
80%Ni 100%Ni
1453℃
L
20%Ni 温 度 ℃
1325℃
1400 1300
1410℃ 1370℃
100%Cu
1180℃
1083℃ 1130℃
1245℃
1200
1100
L+
α α
温 度 ℃
A
Cu 10 时间 30 50 70 90 Ni 时间
Ni (%)
二、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
(一)匀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固态均无限互溶的 二元合金系所形成的相图。 (如 Cu-Ni , Cu-Au, Au-Ag, Fe-Ni等) 1、相图分析 a、b:纯组元A、B的熔点 液相线:acb 固相线:adb 两个单相区:L、α 一个两相区:L +α
2、平衡结晶过程分析
L
L+
T2 T1
32
52 45
45
A
40
L32
B
L
L+
T3 T2 T1
32
52 45
40
40
B 固溶体合金
A
冷却曲线
L
L+
T3 T2 T1
32
52 45
50
T
A
B
time
As the melt of 50B is cooled, it begins to solidify at T1. Then the cooling rate is decreased due to the freezing heat. As T decreases to T3,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is finished, the cooling rate increases.
§3-2, 3 二元合金相图
相图: 在合金系中,合金在平衡条件下,各相的存在状 态与温度、成分间关系的图解。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所以,相图上相及组织,都是在十分缓慢冷却条件 下获得的。
一、 二元合金的结晶分析及相图的建立
最常采用的热分析法, 以Cu-Ni 合金为例说明
测定二元相图的步骤如下:
1、配制合金系,熔化; 2、测冷却曲线确定临界点 3.画温度-成分坐标标定临界点 4.具有相同意义的点连线 Ni % 0 20 50 80 100
(一)、固溶体晶体结构特点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类型与溶剂金属组元的晶格相同。
(二)、固溶体分类及特性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位置的不同, 固 溶体可分为两类:即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1 、置换式固溶体 是指溶质原子置换溶剂晶格结点上的溶剂原子 而形成的固溶体。 (原子直径相近时形成)
2、间隙固溶体
L40
为了达到平衡状态,冷 却速度必须非常慢,以 保证原子有足够的时间
L L+
进行扩散。
A
40
B
L
L+
T1
52
52
L40
A
40
B
The composition of 52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riginal melt. So, during solidifcation, composition fluctuation is necessary.
dc间成分的合金成为亚共晶合金,
ce间成分的合金称为 过共晶合金。
2、典型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1)、共晶合金 —— 成分为 c 。
a
temperature L+
相和组织的区别:
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是具有相同成
分、相同结构并与其他部分有界 面分开的,均匀的组成部分,称 之为相。
L
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