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4-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方法及策略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方法及策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方法及策略分享是社交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友谊、合作和同理心等品质。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教育幼儿分享之前,需要了解他们的发展特点。
在2岁左右,孩子通常会表现出自私和独立的行为。
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到3岁时,孩子开始意识到其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并开始与他人互动。
到4岁时,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合作和协作。
二、创建一个支持分享的环境创建一个支持分享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地学会分享。
例如,在家庭或学校中放置足够数量的玩具或物品可以减少孩子之间争夺资源而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此外,在教育场所中设置共享区域或角落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示范分享行为成年人在孩子面前示范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当孩子看到成年人分享食物或玩具时,他们会更容易模仿这种行为。
此外,成年人还可以与孩子共同玩耍和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四、鼓励积极的行为鼓励幼儿积极的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教育者和家长可以赞扬孩子在分享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尝试。
此外,教育者和家长还可以在幼儿园或家庭中组织一些共享活动,如组织一个小型聚会或游戏日等。
五、提供指导和支持提供指导和支持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教育场所中,教育者可以向孩子展示如何与他人分享资源,并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对于建立友谊和促进合作非常重要。
此外,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享的概念。
六、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冲突在教育幼儿分享之前,需要考虑到孩子可能会遇到冲突的情况。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教育孩子如何处理这些冲突。
例如,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模拟场景来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协商和解决问题。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摘要】幼儿分享行为是培养孩子社会交往技能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家长和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建立积极的榜样入手,通过鼓励和教育的方式引导他们展示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包括让孩子参与合作游戏、分享玩具和食物等,从而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观念。
持续关注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会交往模式,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以促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让他们享受分享的快乐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榜样、鼓励、教育、重要性、关注、发展、影响1. 引言1.1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幼儿分享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一环。
分享行为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享,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分享行为也是培养幼儿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享,幼儿能够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和满足感,培养出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品格。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分享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引导幼儿培养分享行为,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与进步。
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育者应该重视并关注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1.2 幼儿分享行为的定义幼儿分享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时间、情感或信息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展现幼儿自我意识和同理心的表现。
幼儿分享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知识等,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会体验到与他人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助,培养出团队合作、友谊和亲和力等积极品质。
幼儿分享行为的定义涵盖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情感交流、自我管理和认知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形成良好社交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让他们懂得和他人分享快乐、知识和物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示范榜样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好奇,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乐于分享的态度和行为。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也要积极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和价值。
通过示范榜样,孩子可以在模仿中学会分享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二、鼓励赞美在孩子分享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无论是孩子愿意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还是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历,都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赞美。
通过鼓励赞美,孩子会感受到分享行为的成就感和快乐,从而更加愿意继续分享,培养出慷慨大方的品质。
三、合作分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习惯。
家庭作业完成后,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知识和经验,相互学习。
在玩具、食物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鼓励孩子相互分享、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四、故事启发故事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新的观念和文化。
在分享行为培养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启发孩子的慷慨大方和分享意识。
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分享主题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和美好,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它传值的品质。
五、游戏引导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分享主题的游戏,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和意义。
可以设计一场“分享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励孩子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让他们懂得分享快乐的重要性;也可以设计一场“传递爱心”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通过游戏引导,可以增强孩子对分享行为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出慷慨大方的品质。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之一。
适当的分享行为培养策略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下面将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
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对于其主动分享行为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通过鼓励和赞美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和别人分享,并获得肯定和认可。
要提供适当的分享机会和环境。
为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分享机会和环境。
在幼儿园中安排合作小组活动,让幼儿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可以设置共享区域,让幼儿可以把自己的玩具、书籍等分享给其他同学使用。
通过这样的活动和环境,可以促使幼儿主动与他人分享,培养他们的分享行为。
要进行分享行为的示范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和引导,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教师可以主动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同时鼓励幼儿与其他同学分享。
在幼儿分享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和价值。
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合作与分享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幼儿才能更好地分享。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读绘本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接受分享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和习惯。
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策略。
不同幼儿在分享行为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有的幼儿可能天生就具备较强的分享意识和行为,而有的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要注重观察和分析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策略。
对于比较内向的幼儿,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小伙伴间的合作来培养他们的分享行为;对于自信心较低的幼儿,可以通过赞美和鼓励来增强他们的分享意愿和行为。
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分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习惯。
通过培养幼儿分享的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幼儿与他人的良好交往,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分享的行为。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希望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
家长和老师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时,应该注重榜样的力量。
孩子往往会模仿身边成年人的行为,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良好分享行为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分享的行为,比如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
并且,当幼儿表现出分享行为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懂得分享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灌输分享是一种善良的行为,可以让其他人感到快乐和幸福。
通过歌曲和游戏,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还可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善良天性,从而主动去分享。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合作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资源和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分享行为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从而增强分享的意愿和动力。
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分享是一种关爱和信任的表现,而同理心和责任感是分享行为的内在动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沟通等方式了解幼儿的感受和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只有在具备了这些基本素养的情况下,幼儿才能真正明白分享的意义,愿意去分享,愿意去帮助他人。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是一个需要长期耐心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合作。
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时,家长和老师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以及注重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和方法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乐于分享的行为和态度非常重要。
分享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友谊、合作和同理心的发展。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愿意分享,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幼儿培养分享的意识和行为。
下面,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1.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分享行为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基础上的。
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通过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和合作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这些能力。
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团队游戏或合作活动,如拼图游戏、搭积木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和好处。
2. 激发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幼儿分享的背后是他们对他人的关注和同理心。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
讲述一些有关分享和关爱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分享和关心他人的。
也可以鼓励幼儿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捐赠物品给需要帮助的人,参观养老院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分享和关爱的重要性。
3. 给予幼儿积极的激励和表扬在幼儿培养分享行为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积极的激励和表扬是非常重要的。
当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或者其他东西时,及时给予他们赞扬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分享行为的积极性和价值。
也要避免过分强调物质奖励,而是更加注重对幼儿的行为和品德的肯定。
4. 提供适当的角色扮演和模仿机会幼儿通常通过模仿来学习和形成行为习惯。
提供一些适当的角色扮演和模仿机会,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分享的行为。
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分享和帮助他人的角色,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5.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有时,幼儿可能因为害怕失去或者不确定而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而分享行为是孩子在幼儿期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品质,它关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长和老师需要精心设计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孩子品德养成的重要社会环境,家长在孩子幼儿期的行为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1. 做出榜样: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的,家长可以做出榜样,展现出与人分享的行为。
当孩子看到父母主动分享食物、玩具或其他东西,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分享行为。
2. 鼓励表扬:当孩子表现出分享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知道分享是一种受到重视和赞扬的行为。
3. 善意引导:当孩子出现不愿意分享的行为时,家长可以温和地进行引导,告诉孩子分享的好处,让他们懂得分享是一种美德。
在幼儿园或学校中,老师也需要针对幼儿的特点和行为培养需求,设计相应的培养策略。
以下是一些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1. 游戏引导: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共享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分享和合作。
组织集体游戏、拼图比赛、合作画画等活动,让孩子意识到分享行为可以带来快乐和成功。
2.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课程,老师可以向孩子传达分享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分享是一种关爱和友爱的表现,是社会交往中必需的品质。
3. 激励激励:老师可以设计激励机制,给予孩子积极的激励和奖励,让孩子明白分享行为可以带来积极的回报和认可。
1. 文化熏陶:社会环境中的文化熏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可以带领孩子观看一些关于分享的动画片、故事书,让孩子在文化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分享的理念。
2. 社区参与:组织一些社区义工、公益活动,让孩子参与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分享的善良与快乐,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分享乐趣。
3. 社交实践:带领孩子参与一些社交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团队游戏、集体合作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分享的重要性。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
1. 榜样示范:老师和家长要成为良好的榜样,积极分享和帮助他人。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分享的行为。
2. 培养合作精神: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合作活动,鼓励他们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幼儿体会到分享的重要性,并获得分享的愉悦感。
3. 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通过故事、游戏和讨论,让幼儿认识到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并培养他们乐于分享的情感。
4. 赞赏鼓励:对于幼儿的每一个分享行为都要给予积极的赞赏和鼓励。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愿意分享和帮助他人。
5. 引导合理分享:教导幼儿如何合理地分享,避免浪费和占用他人资源。
告诉他们分享应该是自愿的,并且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
6. 分享活动: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分享活动,如分享自己的玩具、书籍或食物等。
通过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分享的乐趣和好处。
7. 规则教育:制定一些关于分享行为的规则,如轮流使用玩具、公平分配食物等。
教导幼儿遵守规则,并鼓励他们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8. 培养感恩心:教育幼儿感恩他人的分享和帮助。
通过感谢信、感恩日等活动,让幼儿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并激励他们更加愿意分享和帮助他人。
9. 实践分享:在家庭和学校中,创造分享的机会和环境。
家庭聚餐时,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食物和想法。
通过实践,让幼儿积累分享的经验和习惯。
10. 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家庭和学校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培养策略,共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提供支持和指导。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1. 以身作则:成人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该自己具备分享的行为习惯,例如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物品,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时间和关爱。
2. 褒奖鼓励:当幼儿表现出积极的分享行为时,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奖励,比如通过称赞、拥抱或小礼物来表达他们的肯定。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分享行为,并使他们意识到分享是一种值得赞扬和重视的行为。
3. 合作游戏:幼儿喜欢参与与他人一起玩的游戏。
通过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协作,比如一起搭积木、玩捉迷藏等。
这样做能够增加幼儿分享的机会,培养他们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和习惯。
4. 分享经验故事: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传递有关分享的积极经验和价值观。
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具有分享精神的人物,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激发幼儿的共情和分享意识。
5. 分享活动:定期组织分享活动,让幼儿有机会积极参与并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比如组织义卖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或手工制品售卖,再将所得善款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6. 分享的规则:幼儿需要明确分享的规则和约束,例如要讲究公平,不能抢夺他人的东西,可以按照时间或轮流的方式分享玩具等。
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分享行为,如携带别人的物品不还等。
7. 实践中学习:幼儿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分享的技巧和经验。
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模拟和引导他们进行分享行为的练习,例如与他人一起做家务、分配任务等。
8. 善意沟通:分享行为也需要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导幼儿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表达分享的意愿,例如说“我来给你一些玩具”等。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
1. 以身作则幼儿会模仿他们周围的人的行为和习惯。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分享行为。
我们可以与孩子分享我们自己的玩具、食物和时间,以此教育他们如何分享。
2. 给予正面激励当幼儿分享他们的玩具或食物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激励。
可以夸奖他们的慷慨和善良,并提醒他们分享的好处,如与朋友一起玩耍更有趣。
3. 设置共享时刻为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我们可以设置共享时刻。
每天定期组织共享食物和玩具的时间,在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分享意识和技巧。
4. 引导合理分享在幼儿分享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做出合理的分享。
当幼儿有很多糖果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将其中一部分糖果分享给其他孩子,同时保留一些糖果给自己。
这样的引导有助于教育他们分享的平衡。
5. 教育分享的理由为了让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教育他们分享的理由。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分享会让他们和其他人更加快乐,并帮助建立友谊和合作。
通过理解分享的意义,幼儿会更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
6. 制定共享规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制定一些共享规则。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大家可以轮流玩同一件玩具,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和等待。
7. 培养友善和合作分享行为常常与友善和合作紧密相关。
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友善和合作意识,通过一起做游戏、合作解决问题等活动。
这样的经历可以增强他们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分享。
8. 避免强制分享虽然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分享,但我们也要避免强制他们分享。
如果幼儿不愿意分享,我们可以尊重他们的意愿,但可以找到其他方式来教育他们分享的意义和乐趣。
过度强制分享可能导致幼儿反感和不愿与他人分享。
9. 与家长合作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与家长的合作对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至关重要。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与交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幼儿园中,分享是重要的交往行为之一,而分享不仅仅是把自己的物品与别人分享,更是一种对于交往的尊重和友好。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下面提供五种有效的培养策略:一、正面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行为是在周围成人的评价中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幼儿的好行为,给予正面肯定和表扬。
在幼儿分享物品的时候,可以及时肯定和赞美幼儿的分享行为,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从而更愿意在未来积极分享。
二、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在分享的过程中需要交流和沟通,因此,在分享时,沟通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在分享物品时,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幼儿在分享的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分享情境,积极引导幼儿间建立友好互信的关系。
三、提倡“交换”思维培养协作精神在分享行为中,也可以教导幼儿交换概念,让幼儿学会用物品来交换,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东西。
例如,幼儿可以带来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幼儿,其他幼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做出交换。
这样的分享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还能增强幼儿对于美的欣赏能力。
四、给幼儿树立正确的分享观在分享行为中,老师要与幼儿一起讨论分享的好处,向幼儿传递分享的理念,引导幼儿养成主动分享的好习惯。
例如,与幼儿一起讨论分享的快乐和幸福,还有如何在分享中实现自我价值、扩大交际和关系等。
只有树立正确的分享观念,幼儿才能积极准确地理解分享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五、创造各种形式的分享情境幼儿需要不断地在智力、身体、情感和社交方面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营造各种听故事、看绘本、角色扮演、游戏交往等分享情境,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促进其综合发展。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在分享中体验友爱、协作、互助和成长。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促进社会交往
幼儿分享行为有助于建立 友谊和信任关系
分享行为有助于提高幼儿 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分享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分享行为有助于幼儿适应 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增强集体意识
促进幼儿与同 伴之间的互动
和合作
培养幼儿的团 队精神和协作
能力
帮助幼儿学会 关心他人,增
强同理心
有助于幼儿形 成积极的社会 情感和良好的
心理因素:幼儿的情绪和性格也会影响其分享行为,例如内向、害 羞的幼儿可能更不愿意分享。
语言和沟通能力: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有限,会影响他们表达分享 意愿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先前经验:幼儿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也会影响他们的分享行为,例如 之前不愉快的分享经历可能会使幼儿不愿意再次分享。
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氛围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 养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3.
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 因素
05.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方法
02.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 性
04.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 策略
06.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 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品质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分享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良好品德 分享行为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分享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
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关于分享,要从小教育起,从小就培养孩子懂得分享的意识,不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该怎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呢?下面是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需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这不仅是一种善良和有爱心的行为,也是培养孩子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基础。
下面就是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孩子的善良和爱心分享是一种善良和爱心的表现,这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善良和爱心。
家长和老师需要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善良和爱心,教导他们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善良和爱心,让他们懂得分享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做好榜样孩子是模仿的动物,他们更愿意学习和模仿身边的成年人。
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好榜样,展示出积极的分享行为,主动帮助他人,并且在孩子面前表扬和肯定他人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学会模仿。
三、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分享是一种合作意识的表现,家长和老师需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可以通过团队游戏、集体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共同的活动中与他人分享,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合理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合理引导来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
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来告诉孩子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分享的好处等,让他们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活动来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分享,比如让孩子分享他们的玩具、食物等,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乐趣。
五、及时肯定和鼓励在孩子表现出分享行为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形成内在的动力,持续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
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分享,什么是不正确的分享。
六、注意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在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家长和老师不仅要通过语言表达分享的重要性,更要通过自身行动来展示。
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家长和老师乐于分享,乐于帮助他人,这样孩子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接受分享的观念。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团体意识、互助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关键要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
1.榜样引导幼儿非常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通过榜样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爱分享、乐于助人的孩子作为榜样,让他们在班级中展示分享行为。
教师也需要成为幼儿的榜样,积极分享和帮助别人。
通过榜样引导,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分享行为。
2.鼓励和赞赏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赞赏幼儿的分享行为。
当幼儿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或者其他资源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称赞幼儿是一个慷慨的孩子,一个好朋友等等。
通过正面的反馈,可以增强幼儿分享行为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多次进行分享。
3.合作游戏合作游戏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合作游戏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力量和资源。
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幼儿深刻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学会分享。
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建设的项目,如搭建积木,制作手工艺品等。
4.情感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也需要情感教育的支持。
教师可以讲述和阅读一些关于分享和互助的故事书,引导幼儿对分享感兴趣并理解其重要性。
教师需要倾听幼儿的感受和情感需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增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共鸣。
5.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幼儿模拟和体验分享行为,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情境,如仿真市场、家庭消费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分享和合作。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分享,并意识到分享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6.家庭合作幼儿在家庭中的经历和环境对于分享行为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可以积极参与到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中,比如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或心情,并对幼儿的分享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和意义。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们成长发展的基石。
为了培养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1. 树立榜样:幼儿是模仿的动物,他们会模仿身边的大人和同伴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幼儿习得分享行为的榜样。
在幼儿面前展示出与他人分享的行为,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养成分享的习惯。
2. 培养同理心:通过讲故事、阅读绘本等方式,引导幼儿体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让幼儿懂得分享可以带来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从而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
3. 奖励和表扬:当幼儿主动分享时,家长和教师应立即给予积极的奖励和表扬,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种正向的反馈会增强幼儿分享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性。
4. 制定规则和奖惩措施:向幼儿明确传达关于分享的规则和期望,例如轮流玩具、分享小食物等。
明确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奖励表现良好的分享行为,惩罚不分享或不合理地分享的行为。
这样的规定和措施有助于约束幼儿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分享行为的形成。
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合作活动,例如共同游戏、合作制作手工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会认识到分享和合作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乐于分享的意识。
6. 组织分享活动: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专门的分享活动,例如幼儿间的玩具交流、小组间的物品互换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还能够加强他们对分享行为的认同和意识。
7. 引导正确解决冲突:在幼儿分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冲突和摩擦。
这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介入,引导幼儿正确解决冲突,妥善处理分享中的矛盾和困难。
通过这样的引导,幼儿能够学会妥善处理分享问题,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分享行为的形成。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指导。
通过树立榜样、培养同理心、奖励和表扬、制定规则和奖惩措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分享活动以及引导正确解决冲突等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影响深远。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行为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结合幼儿的特点和行为培养策略来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具有以下的特点:1. 自我中心:幼儿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太会考虑他人的感受;2. 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很难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和意义;3. 模仿行为: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他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在了解了幼儿的特点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关的培养策略。
二、培养策略1. 亲身示范幼儿善于模仿,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与幼儿分享玩具或食物,老师可以在幼儿园中与孩子分享故事书或玩具。
通过亲身示范,幼儿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分享行为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2. 善于鼓励当幼儿进行分享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分享行为带来的积极反馈。
鼓励可以是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是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小礼品或一些赞美的话语,让幼儿懂得分享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
3. 指导引导针对幼儿的自我中心和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解释来让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向幼儿灌输分享的理念,让他们明白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和友谊,是一种双赢的行为。
4. 合作教育幼儿园中的合作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方式。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合作游戏,让幼儿在共同的活动中明白分享行为的重要性,懂得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分享和团结是非常重要的。
5. 规则引导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制定一些有关分享行为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在家里可以规定每个孩子都要分享玩具给其他兄弟姐妹,老师也可以制定幼儿园内的分享规则。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幼儿分享的行为,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下面我来谈谈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要从家庭环境入手,培养幼儿分享的习惯。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如食物、玩具等,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家庭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朋友共同玩耍,分享乐趣和快乐。
幼儿园也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强调分享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明白分享的好处,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还可以利用绘本故事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
绘本故事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揭示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分享的绘本故事,与幼儿一起朗读和讨论。
通过故事的分享,幼儿能够理解分享的内涵,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培养起分享的行为和习惯。
应该注重奖励和表扬。
当幼儿展现出分享行为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感受到分享行为的价值和重要性。
可以给予奖励,如表扬信、小礼物等,同时也要给予实质性的奖励,如亲子活动、游乐场等。
这不仅能够鼓励孩子继续分享,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关注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互动氛围。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策略,幼儿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分享习惯,发展出积极合作和互助的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分享习惯养成
幼儿分享习惯养成分享是一种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经验和情感的行为。
对于幼儿来说,分享不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情商和思考能力。
然而,分享习惯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指导和培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幼儿养成分享的习惯。
一、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友善性格幼儿拥有自信和友善的性格,才会更愿意与他人分享。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友善性格:1. 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当幼儿愿意分享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价值和快乐。
2. 与其他孩子建立友好关系:鼓励幼儿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友善性格和合作意识。
3. 培养自信心: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成就,提高自信心。
二、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和老师的行为对幼儿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影响力,特别是在分享方面。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成为孩子的榜样:1. 自己积极分享:父母和老师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故事和感受,鼓励孩子们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2. 公平分享资源:父母和老师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示公平和分享的态度,不偏袒某个孩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资源。
3. 关心他人的感受: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关心他人的感受、倾听和帮助他人的行为,教育孩子培养分享的习惯。
三、创设分享的机会和环境为幼儿提供分享的机会和合适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培养分享的习惯。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分享故事和玩具:父母和老师可以组织分享故事和玩具的活动,让孩子互相借用和交流,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的需求。
2. 协作游戏:通过组织协作游戏,鼓励幼儿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和合作精神。
3. 社交互动:父母和老师可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交互动,例如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合作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四、赞赏和引导正确的分享行为在幼儿分享行为中,父母和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赞赏和引导,让幼儿明白正确的分享行为是受到认可和重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42013年第28卷第4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理论与心理学收稿日期:2013-02-24作者简介:张连军(1964-),男,山东青州人,教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向的研究。
分享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分享行为保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共同享受劳动成果。
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和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学会分享是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之一。
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社会所需要的人。
如今很多幼儿在家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健全其人格,对于促进幼儿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现实中我们看到,由于其年龄特征和独生子女的特性,现在大多数4-6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其分享行为存在问题,如独占、争抢玩具不给别人玩,不会与同伴相处,甚至有的幼儿为争抢玩具、食物等去伤害别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天南地北中体会却是可能的。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或家长,应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教育引导。
一、为幼儿树立榜样1.教师、家长应以身示范在幼儿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上帝”,是无所不能的“神”,是幼儿模仿的首选对象。
老师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和情感态度随时随地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幼儿充满自豪地说“我们老师……”“我们老师说……”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保育和教育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意识地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树立榜样,如利用谈话时间与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有趣的事情等,这样,既增进了师幼关系,也为同伴良好关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如在有的活动中,玩具不能做到人手一份。
在活动前,每个幼儿都会说要大家一起玩,可真正拿到玩具的幼儿会沾沾自喜,有时也不愿意与同伴一起玩。
记得有一次组织新中班幼儿玩皮球时,皮球个数不够,尽管老师在事前也提示过大家一起玩,可游戏时,仍有不少幼儿是没有伙伴的。
笔者便走到了一个独自玩球的幼儿面前说:“你能和我一起玩球吗?”他爽快地答应了。
有的幼儿看见了,也模仿老师的样子向同伴发出了请求,不一会儿所有的幼儿都找到了伙伴。
“送人玫瑰,手有遗香”,幼儿一旦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得到教师家长的肯定后,便会自觉模仿老师做出类似的行为,并自觉地坚持下去。
2.善于利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最现实、最有效。
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以儿童教育儿童是幼儿教育一种有效的形式。
随着幼儿身心迅速成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也日益增加,但其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感还较弱,对于分享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幼儿教师应善于发现同伴中有良好分享行为的好典型,并对其做出表扬和鼓励,从而引导激发其他小朋友去学习模仿。
如笔者所了解的一个幼儿园,老师鼓励小朋友将自己家中好看的幼儿VCD 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共同分享,但积极响应的少之又少;即使有幼儿带来,也很少有愿意让自己的VCD 在班级中过夜的。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通过与幼儿谈话发现,其原因一是怕给弄坏了,二是怕回家被妈妈骂。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组织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并表扬了带VCD 来园的幼儿。
此后,其他幼儿踊跃带适合幼儿观看的VCD 来幼儿园,幼儿觉得自己的东西能与小朋友分享感到很自豪和快乐,分享、共享局面逐渐形成。
二、为幼儿提供分享机会,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1.幼儿教师要善于组织分享活动要想让幼儿经常主动分享,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外部监督力量,还应依靠幼儿发自内心的分享愿望,而这种愿望首先源于幼儿在与他人的分享中体验愉快感。
因此教师组织有意义的分享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分享的快乐,同时也让其他幼儿感受体会了分享者快乐心情和分享带来的乐趣。
如教师可以组织玩具或者图书分享活动,幼儿可随时与同伴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物品。
又如集体生日也是幼儿分享与感受分享的好机会。
2.创设情景,使幼儿体验孤独与分享的不同感受在文学活动中,有不少关于分享的事例,教师可选取适当的文学作品与幼儿交流。
如故事《金色的房子》讲的就是一个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孤独的小姑娘,没有小伙伴,后来与同伴间是如何和好的。
幼儿在故事中体验到没有朋友的孤独感,使幼儿在无意识中获得情感的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根据情况有意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幼儿感受孤独与被人冷落的滋味,从而使幼儿珍惜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懂得分享,并在交往中逐渐掌握礼貌用语。
在幼儿培养4-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张连军(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青州262500)摘 要:分享是亲社会行为,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今天大多数4-6岁的幼儿其分享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
作为教师或家长应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遵循一定的教育策略,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教育引导,为幼儿树立榜样;为幼儿提供分享机会,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建立分享规则,教育幼儿学会按规则行动;家园同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分享氛围。
关键词:4-6岁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3)04-0134-022013年Vol.28No.4张连军:培养4-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游戏活动中,老师首先要深入了解什么类型的材料玩具能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吸引,了解幼儿对游戏中材料的喜欢程度;其次还要发现幼儿在操作玩具材料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和需要,然后根据观察了解的情况及时调整所提供的材料玩具;在幼儿游戏中,鼓励幼儿发现不同材料玩具的特点,尝试对不同玩具材料的操作,体验操作的成功和分享带来的快乐。
三、建立分享规则,教育幼儿学会按规则行动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规则,按规则行动(守规则)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
幼儿的分享行为也需制定一定的规则,并要求幼儿逐渐学会按规则进行。
1.学会平等分享4-6岁的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决定了交友更多地考虑到彼此之间的利益性。
如日常中常见到幼儿只和自己认为的好朋友玩、只把自己的玩具给所谓的个别好朋友玩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是自己玩好,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呢?只给自己的好朋友还是大家都是好朋友,谁都可以一起玩?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这样会使幼儿思想中逐渐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意识。
2.学会共同分享、轮流分享、先宾后主的分享让幼儿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有大家喜爱的玩具、好吃的食物、阅读书籍等,大家共同分享,这样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轮流分享对4-6岁的幼儿而言有一定难度。
由于4-6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轮流需要等待,这会考验幼儿的耐心。
先宾后主的分享是自己将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先让给别人。
对于这种规则幼儿一开始会不理解:为什么要先让给别人?这时老师可提醒幼儿:“如果别人先把你喜欢的玩具给你玩,你高兴吗?”经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幼儿会逐渐理解。
老师对先人后己的行为给予肯定鼓励,抓住时机,不断引导,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幼儿会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头脑中建立并完善分享规则,从而幼儿逐渐建立起规则意识,为未来成为守秩序的公民奠定基础。
四、家园同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分享氛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最早的,也是时间最长的。
所以,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家庭环境影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就需要家园联手,多方位沟通,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其分享品质形成的良好氛围。
如学校可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在幼儿面前言传身教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的重要性。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敬互爱,有了好东西不只是要与幼儿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
幼儿教师应视幼儿的具体情况向家长介绍使幼儿学会分享的相关知识和做法,通过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和家长直面交流、个别接触,使家园教育更具针对性、及时性。
家长可通过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等,从中分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
家长们在家长会上交流家教经验,使教育更具亲和力、说服力。
培根曾说过样一句话:“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自己的忧愁向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
”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是使幼儿顺利融入社会,成长为具有合作分享品质的健全人格的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幼儿教师、家长理应为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1]许玲,崔亚平.儿童分享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2]冯国琴.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2(04).[3]汪涛.3-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观念的跨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4]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01).Training the shar ing vehavior of the4-t o-6-year-old preschool childrenZhang Lian-jun(W eifangEng ineering V ocational Co lleg e,Qing zhou Shandong,262500,China)Abstract:Sharing is a pro-social behav io r,which is an impo rtant sym bol o f the infant men tal health.Tod ay there are some problem s in the sharing behav io r o f most4-to-6-y ear-old children.Teachers o r parents should educate and guide the prescho ol children in aspects o f sharing conscio usness and sharing behav iors b y using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approaches around as po ssibl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ducatio nal strateg y to educate and g uide the4-to-6-year-old p reschoo l ch ildren to learn to share,as a mo del fo r yo ung children;to prov ide o pportunities for the share of children,to share ex perience jo y;to establish sharing rules,to educate children learn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hom e in sy nc,to share fo r y oung children to create a go od atmosphere.Key word s:4-to-6-year-o ld preschoo l children;sh aring behavior;educational strategy[责任编辑:龚雅玲]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