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整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二年级下-比一比教案1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水平。
3、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动数感的发展。
重点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比较大小981()1000 6980()789 7083()7208 1378()2341 2980()3408 3920 ()3980二、试一试1、课件出示28页情境图,认真观察,自己试一试。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台展示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情况。
3、学生汇报:在数线上标出三辆自行车价钱的理由,说一说哪辆车,哪辆车最贵。
三、教师评价,对于学生的不同说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与肯定。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升充分、独立的思考空间,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小组讨论学习学习在线上标出3200的大致位置,小组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五、课件出示练一练,完成29页练习题3、4题,让学生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
六、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收获,着重谈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试一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
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计,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数字卡片、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同桌用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大数,谁就赢。
2、交流判断大数的经验。
二、新授1、教学“比一比”(1)出示1084、982说说谁大,谁小?(2)学生说: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1084>982(3)教师出示另一些数,学生实行比较。
(4)总结规律:数的比较:(1)数位比较多的一个数比较大(2)从位比起,位的数大的大(数位相同)(3)如果数位和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一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比一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比一比的概念:理解比一比的意义,知道比一比是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的一种方法。
2. 比一比的方法:掌握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描述比较结果。
3. 比一比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一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物体的重量、容积、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一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比一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比一比教具、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比一比学具、实物模型、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起学生对比一比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一比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一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能力。
4.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一比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比一比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比一比2. 内容:比一比的概念、方法、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性的比一比题目,巩固学生对比一比的理解和掌握。
2. 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比一比题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比一比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这一章节的内容既是对学生以前学习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巩固,也是为他们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比较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物体特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物体特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操作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具体的物体,帮助他们理解比较的概念。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掌握比较的方法。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比较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如小球、小棍、积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
3.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小球和一个大气球,问学生:“哪个大?哪个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大小、长短、高矮比较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上有两只小鸟,一只大一只小,让学生说出哪只大哪只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理解比的概念和符号。
2. 能够通过对比大小来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3. 能够灵活地运用比的概念和符号,完成相关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1. 概念的理解和符号的认识。
2.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比大小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笔、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让学生对一些物品进行比较,并问学生是否知道比的概念和符号。
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PPT、黑板等方式,讲解比的概念和符号。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叫做比较。
比较大的数叫做大数,小的数叫做小数。
大于号“>”表示比较大小的结果,比较大的数在大于号的左边,比较小的数在大于号的右边。
小于号“<”也表示比较大小的结果,比较小的数在小于号的左边,比较大的数在小于号的右边。
等于号“=”表示两个数相等,没有大小之分。
> :大于< :小于= :等于3. 练习:(1)比一比,选出大小,用大于号或小于号填空。
50 __ 3020 __ 50(2)比一比,填上等于号或不等于号。
20 __ 2030 __ 50(3)比一比,填上符号。
28 __ 5939 __ 304. 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分别标上两个数字。
通过比较大小,让学生选择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连接两个数字,并解释原因。
5. 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比的概念和符号,能够灵活地运用比的概念和符号,同时对比大小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6. 巩固: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技能,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和活动。
a. 用卡片或者图片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符号进行连接。
b. 比较两个物品的重量、体积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选择正确的符号。
c. 将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大小,看哪一组的比较结果正确。
7. 注意事项:在进行教学和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达到教学目标:a. 确保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符号,避免机械记忆。
《比一比》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比一比》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万以内数间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借助数线标出的4座山大致位置,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够用符号按顺序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
1.课件呈现白门楼美丽的山峰。
2.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座山吗?学生欣赏家乡优美的景色。
3.学生猜白门楼美丽的山峰的高度。
(1)学生有猜两位数。
(2)学生有猜三位数。
(3)学生有猜四位数。
(4)有没有学生猜一位数的?4.比较这4个数的大小,并按顺序排列这4个数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
(一)引入新课。
呈现黄山、香山、泰山、华山情境图。
1.下面我们来欣赏祖国四座名山优美的景色。
2.四座名山简介,并出现高度数据。
(课件播放视频)(1)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常年云雾缭绕,它的海拔约1865米。
(2)香山位于首都北京,秋天枫叶红似火,海拔约为575米。
(3)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海拔约为1533米。
(4)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以险峻著称,海拔约为2155米。
(二)哪座山最矮?利用位数比较法比较万以内不同数位的4个数。
(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1.课件出现四座名山高度数据。
2.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数,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点。
3.学生发现有3个是四位数,有1个是三位数。
575 是三位数,所以575 最小。
4.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规律?5.小结:数位多的数一定比数位少的数大。
板书:数位多的数一定比数位少的数大。
(三)哪座山最高?利用数位顺序表比较万以内有四位数的数。
(比较千位上的数)。
1.课件出现华山、泰山和黄山3座山的高度图。
2.比比华山、泰山和黄山,哪座山最高?3.指生读数,仔细观察这3个数,你发现了什么?4.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看它们的最高位的数字,最高位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比一比》第一课时教案
练习题环节 根据小学生 “争强好 胜”的特点, 故意设置障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谁最高最 学生说思路。 矮了, 那么现在就请你把他们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他们 排排队!学生独立完成。谁来 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学生回答。
回顾反思 提升思维
碍,让他们 通过自己的
出示练习题,指生回答, 并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 (1) 同桌说。 指名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努力争取到 自己想要 的,从而体 验成功的快
《比一比》(第一课时)教案
学生说想法。 (2) (2)指名汇报。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乐
板书设计
比一比 万 千 1 百 8 5 1 2 5 1 十 6 7 3 5 个 5 5 3 5 黄山 香山 泰山 华山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祖 黄山: 泰山、华山……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1865 米 . 国的名山? 4. 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 香山:575 米 你们知道的真多。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泰山:1533 米 2. 那 你 们 知 道 他 们 有 多 高 华山:2155 米
拓展应用 内化新知 合作探究 建立模型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课件 计数器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 先和你的通过说一说。
学生举例。
体会生活中 通过“比一 有大数,感 比”活动, 受学习大数 掌握比较万 的必要性, 以内数的大 激发学习数 小的方法, 学的兴趣。 能够用符号 表示万以内 数的大小.
吗? 小结 3.1 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 (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来一起看看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 同桌说。 1.出示各山海拔: 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 知道的哪些数学信息? 下一位。 学生欣赏名山风景, 学生说思路。 2.通过刚才的欣赏,你们从中 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 同桌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4《比一比》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4《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利用比的方法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能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能够理解比较大小的思想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审美情趣和美学意识二、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利用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三、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利用平时见到最多的比较的场景,引出“比”的概念,例如“比一比谁的身高更高?”2. 学习新知1.呈现两个不同的数字,并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来引入“比”的概念。
2.编写练习题,并通过互动练习,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3.通过图表的方式呈现一些数据并让学生以比较的方式解释数据。
3. 巩固练习1.制定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完成一些比大小的游戏,通过游戏体验比大小的思想和方法。
4. 课堂检测•通过对比大小的测验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料及教具•数字卡片、比大小练习卷、图表、游戏材料。
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呈现和讲解比的概念和方法,例如数字卡片、练习题、图表和游戏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方法,并且在实际问题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同时,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互相协助,展现个人优点的同时,能够提高小组整体的表现。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还有一些学生在运用比的方法时存在一些困难,所以我会在下一次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比的方法并熟练运用。
《比一比》经典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比一比》经典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案:《比一比》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83页至第85页的“比一比”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一对一对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到比较大小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理解比较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小奖品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如:2只小鸟、3个苹果、4个橘子,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只小鸟更大?哪个苹果更大?哪个橘子更大?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教学卡片,上面有5颗星星和8颗星星,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2. 出示教学卡片,上面有3个三角形和4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三、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组合作(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组选择一张教学卡片,进行比较大小,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一比比较的方法观察操作语言表达作业设计:1. 请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1)3个苹果和4个橘子(2)2只小鸟和3个三角形(3)4个正方形和5颗星星答案:(1)3个苹果比4个橘子小(2)2只小鸟比3个三角形少(3)4个正方形和5颗星星一样大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意义。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掌握比大小的方法。
2.能够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比较,判断大小。
3.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求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比较的概念及大小的方法。
2.比较的注意事项和易错点。
难点:1.进行简单的比较,如三个及以上数值的大小关系判断。
2.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三、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材。
2.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3.同步练习册、练习卷和比大小游戏。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观察物品等方法,引入比较的概念。
如“这本书比那本书厚”,“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讲授方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比较的方法,如用数字、几何图形等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将物品进行编号、标记并按照顺序排列。
第三步:界定范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辨别比较的范围,如选择数字大小最小或最大的数字进行比较,能够正确进行比较。
第四步:应用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让学生根据水果的大小,决定该如何合理安排摆放,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思维能力。
第五步: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卷、课堂表现和对比应用题目的正确率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点和问题,并进行有效改进。
五、教学总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比较的概念、方法、界定范围和应用实践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演示。
通过前期的引入,让学生对于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容易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做出反馈和改进。
尽可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于比较的兴趣,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学习效果。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比一比一》优质课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一》优质课教案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一》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比一比一的概念和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比一比一的方法进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一》。
2. 教具:计数棒、图片卡片、实物物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
2. 引入新课(10分钟)- 准备一组计数棒,分别包含不同数量的棒子。
-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每组计数棒中棒子的数量。
- 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即比一比一。
3. 示例教学(15分钟)- 准备几组图片卡片,每组卡片包含2-3个物品的图片。
- 将每组卡片依次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通过比一比一的方法,判断每组物品的多少。
- 提问学生关于每组物品数量的比较结果,并引导他们解释比较的依据。
4. 练与巩固(20分钟)- 给学生分发练册,并进行一些与比一比一相关的练题。
- 引导学生运用比一比一的方法,解决练题中的问题。
5. 拓展(10分钟)-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到多个物品并进行比较。
- 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一的方法,将这些物品按照数量大小排列。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复比一比一的概念和方法。
- 提问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解答。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一比一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度和解题能力。
2. 批改学生完成的练册,查看他们是否能正确运用比一比一的方法。
3. 针对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比较物品的数量,并运用比一比一的方法进行比较。
- 继续进行更复杂的数学比较问题的教学,如多位数的大小比较等。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4《比一比》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4《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等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基本方法。
2.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展示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三角板、量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一比》2. 板书内容: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比较家人的身高、体重等。
2.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一比-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一比-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整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数大的数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次高位,以此类推。
2. 100以内整数的比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100以内整数的比较。
2.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正确比较100以内整数的大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学生自备100以内整数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方法。
2. 新课:讲解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比较100以内整数的大小,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总结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课堂检测: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100以内整数的比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比一比2. 重点内容: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100以内整数的比较。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比较100以内整数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3.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4. 教学效果如何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
在本次《比一比》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较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让我来谈谈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首先,学生在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等概念时,容易出现混淆。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感受这些概念。但课后,我意识到这部分内容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有趣的习题或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比较概念,如“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2)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3)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
-在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时,学生需掌握“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比较结果;
-在购物情境中,学生能够比较两个物品的价格,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
(1)抽象出比较对象的数量关系,尤其是“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区分;
(2)运用逻辑推理分析比较结果,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3)将比较方法应用于不同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
-难点一:学生可能会混淆“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难点二:学生在描述比较结果时,可能会出现表达不准确的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杯水的多少,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比一比》(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比一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概念,能够用不等式表示大小比较。
2.挖掘学生对于大小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不等式表示大小比较。
2.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将大小关系用不等式表示。
2.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
教学方法1.演示法。
2.问题解决法。
3.讨论解决法。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思考题:小明有两个篮球和三个足球,请你用不等式表示一下。
小明的足球多吗?篮球多吗?•学生思考一分钟后,老师点名一名学生回答。
1.老师出示图表:桌子椅子报纸A213B312C1232.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思考题:–在桌子、椅子和报纸中,哪一种物品数量最多?哪一种数量最少?–它们的数量可以通过比较得到,数学中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3.老师讲解比的概念和比的表示方法。
4.老师通过自编例题,引导学生标记大小关系。
例1:五月份有31天,而三月份只有31天,五月份得到的是大还是小?用不等式表示为:5 > 3。
五月份得到的是多。
例2:请比较2 ÷ 7和5 ÷ 28的大小。
用两者的比分别表示:2/7和5/28用叉号标记大小:2/7 × 28 > 5/28 × 7。
2 ÷ 7大。
5.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比的例子,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例子:厨房用于做菜的米和面粉,厨房的勺子和碗,教室的椅子和桌子等。
3. 实践1.学生自行找到一组数据,用比的概念和不等式表示其大小关系。
2.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换数据,给出相应的比和不等式。
3.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数据,贡献出一个同学的数据,并用比和不等式表示其大小关系。
•学生发言总结比和不等式的概念。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供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然地思考与比相关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对于大小的直观感受和认知,学生在自学和小组交流中巩固了在比的意义和不等式表示方面的应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重点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比较大小981()10006980()7897083()72081378()23412980()34083920()3980二、试一试1、课件出示28页情境图,认真观察,自己试一试。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台展示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情况。
3、学生汇报:在数线上标出三辆自行车价钱的理由,说一说哪辆车,哪辆车最贵。
三、教师评价,对于学生的不同说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与肯定。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高充分、独立的思考空间,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小组讨论学习学习在线上标出3200的大致位置,小组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五、课件出示练一练,完成29页练习题3、4题,让学生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
六、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收获,着重谈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试一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
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计,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数字卡片、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同桌用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大数,谁就赢。
2、交流判断大数的经验。
二、新授1、教学"比一比"(1)出示1084、982说说谁大,谁小?(2)学生说: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1084>982 (3)教师出示另一些数,学生进行比较。
(4)总结规律:数的比较:(1)数位比较多的一个数比较大(2)从位比起,位的数大的大(数位相同)(3)如果数位和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比一比》(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比一比》(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中的“比一比”章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数量、大小、长度、高度等属性的能力,并能用比较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掌握比较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符号表示比较结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比较符号的认识与运用。
2. 学生对比较概念的理解。
3. 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两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个苹果有什么不同?”(一个苹果大,一个苹果小)2. 教师总结:比较就是找出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比较物体数量、大小、长度、高度等属性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怎样用比较符号表示比较结果?”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比较符号的运用方法。
3. 教师讲解比较符号的书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的方法及比较符号的运用。
板书设计:比一比1. 比较的概念:找出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判断。
3. 比较符号:>、<、=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比较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及比较符号的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比较符号的书写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一比-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一比-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比一比”,是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
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会更好地理解物品间的大小关系,进而提高他们的量化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如下:1.了解什么是比较大小。
2.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3.学会正确地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4.掌握物品间大小关系的判断方法。
5.了解大小关系对于日常生活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1.课前思考: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形成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将物品按照大小排序吗?这些物品是如何被大小排序的呢?我们从哪里得出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呢?2.课堂活动设计:Step1 引入新知老师出示两个小球,分别是红色和蓝色的,并问学生:红色小球和蓝色小球两个谁更大?两个谁更小?Step2 讲解比较大小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比较物品间的大小:两个物品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大于”、“小于”或“等于”三个符号来表示。
Step3 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符号的比较让学生在小黑板上练习画出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符号,然后是在学生一组之间互换,帮助他们测验和了解自己的符合符及其他人的符号,最后,让学生在小黑板上画出几种不同的物品,并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Step4 课堂练习请学生拿出课本第67页的习题本答题,并在课下将所有的练习题目全部完成,并在第二节课堂上进行教评。
Step5 展示作业并点名在第二节课上教师选出几个学生成绩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其余同学先对照课本再参加展示。
三、教学反思“比一比”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数字之间大小关系的一个本质特征。
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大小关系的表示方法和理解大小之间的关系,通过基本操作的训练和运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品大小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意识更强地运用大小关系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比一比》|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比一比》|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比一比》|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7页的3.4《比一比》。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并能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
2. 让学生能够用尺子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并能够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物体的长短,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铅笔、直尺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的物体,如尺子、铅笔、直尺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如“这根尺子比那根尺子长”等。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比较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正确的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用尺子等工具测量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比较下列物体的大小,哪些是长的,哪些是短的?”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1. 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如“这根尺子比那根尺子长”。
2. 用尺子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比较下列物体的大小,哪些是长的,哪些是短的?尺子铅笔直尺答案:1. 尺子是长的,铅笔和直尺是短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练习,掌握了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整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二年级下-比一比教
案1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一比”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
2、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协作精神。
2、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喜欢的“淘气和笑笑带我们去旅游”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低年级学生喜欢的魔术、游戏、帮忙小动物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并发现问题,从而讨论交流出比较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情境中学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淘气和笑笑邀请我们去旅游。
(二)、(教师变身魔术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我变出了什么数?
(三)、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一)、引导探究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师(魔术师):同学们,我会变出什么呢?
1、出示课件99○199: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呢?(学生观察这组数,并判断出它们的大小,说出判断的理由。
)
2、层层深入,再出示课件
1199○199,引导观察:这两个数,一个是四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又怎样比较?谁大谁小呢?(学生观察这组数,并判断出它们的大小,说出判断的理由。
)
3、引导观察这两组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4、小结规律: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二)引导探究位数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1、引导探究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比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