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境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因此,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具有内蕴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特点1、隐蔽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整体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制约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数学教材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
教师要找到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尽量减少德育渗透的制约性,使智育和德育水乳交融。
二、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1、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数学的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了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学生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
通过数学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古代哲学家和数学家早就断言:“那里有数,那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有序、统一等方面。
“真即美,美即真。
”在学习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使人深刻领悟理性的美感。
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以及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都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一、巧创情境,在导入新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
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不能“生拉硬拽”,而应做一个“有心人”。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我先用课件演示举世瞩目的广州奥运会开幕时的画面,让学生说出广州奥运会开幕式时间是几点几分。
联系多年期盼的奥运会在广州召开的大喜事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使学生对“时、分”有了初步的认识,又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时,我先出示的是“可爱的校园”,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美好的学习机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园里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我们家乡的建设做自己的贡献。
在教学“6和7的认识”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图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讲究卫生,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做值日活动,从小要懂得保洁好我们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总结(通用10篇)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总结(通用10篇)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总结篇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
这里我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关于圆周率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
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普遍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
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已逐渐成为共识。
这不仅是因为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事实,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治水中的地形测量问题,通过了解直角三角形各角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解决了许多治水工程的问题。
这种方法比西方三角学的研究早了2000多年。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还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
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育中,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1.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多次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在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时,都应该给予肯定和积极评价。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建立学生的责任感。
3.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诚实守信。
在数学学科,存在一些基本的规律和定理。
可以强调学生需要按照规则进行思考和解题,同时将诚信作为重要的学习规范,强调在学习和考试中需要诚实守信。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数学学科中,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倾听、讨论和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 打造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探究研究。
数学正确性是最重要的,但数学探究的过程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和研究一些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做事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懂得如何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学习中更好的获得成功。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一、对比法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对比,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练习中经常会有一些把我国以前和现在警醒比较的题,通过对比法让学生有所感触,二、联系法小学数学实践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课。
如:在为灾区献爱心活动中,统计算出全体师生捐款的数目总额;另外,再计算出同学们日常买零食浪费钱财总和。
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应该把勤俭节约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有意义的地方。
这是教师利用日常生活实践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三、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真正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他才能真正克服困难去思考、去探索,也才能使学生获得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计算后,教师随口说:“谁能计算出旗杆横截面的面积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积极地进行讨论:挖出旗杆底座,用工具测量出底面直径或半径就可以计算出横截面的面积;爬上旗杆顶端,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半径也可以进行计算;直接用工具测量旗杆外面周长,再计算出圆的半径就可以了。
通过上述的讨论总结,可以看出哪一种更符合生活实际要求,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达到教学的最大化。
2024年中学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2024年中学数学德育渗透计划2024年中学数学德育渗透计划1(约2020字)《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
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数学课中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它是感化学生心灵、唤起学生自信的良药。
那么怎样在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
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
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
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
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萎形、矩形、正万形等几个概念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其妙无穷。
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要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
教师应熟悉各种创设情境的形象化手段,并根据各章节中包含的德育素材的不同性质、特点,结合各种形象化手段的效果特点,确定采用何种手段创设情境,必要时还要进行剪接、合并、创新等。
如学习有理数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__内容,安排好学生演员,扮成正数、零和负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演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优秀教案通用5篇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优秀教案通用5篇初中数学德育渗透优秀教案1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的一个重点。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二)教法建议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价值观和正确行为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强调团队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例如解决团队问题、讨论数学概念或策划数学项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尊重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2.培养负责任的态度: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和对作业的认真态度。
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3.发展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接受挑战,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他们的坚持和毅力,并欣赏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4.强调诚实和道德:数学教学中强调诚实和道德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不作弊,不抄袭他人的作业,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成果。
教育学生理解数学的道德价值,如数学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5.培养思考和创造力:数学教学并不仅限于机械式的计算和记忆。
教育学生思考和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6.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强调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7.强调尊重和包容性: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包容不同的数学方法和答案。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8.培养关爱和合作精神: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关爱和合作。
教育学生帮助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共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的教育方法,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价值观和正确行为方式。
这些教育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育不止是让同学学会学问,更紧要的是让同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兼顾学问教学和德育教育,对于培育同学的全面素养至关紧要。
以下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和建议。
一、重视培育同学的独立自主思考本领数学学科对于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同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这样可以加强同学的自主学习本领,并且可以让同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学问的本质。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同学自主思考,帮忙同学养成自发思考的习惯,这不仅通过数学教学过程培育出同学逻辑思考和分析问题本领的同时,也能够让同学具备解决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育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更加深入、明确和精准的思考本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接受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让同学擅长发觉问题,并找寻其解答的思路。
通过这种方法,同学不仅能够把握比较核心的数学学问点,还可以让同学更好地理解问题本质,提高其独立思考本领。
二、重视培育同学的沟通协作本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重视英语语言的训练,同时也重视让同学擅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地接受应用实例和思维运算,而对于同学的实际价值有着很大的帮忙。
此外,数学课程还能够很好地培育同学基本的写作与创作本领,帮忙他们在思维动条与语言的运用上具有更加精准的处理本领。
我们还可以布置小组讨论及其他协作项目,让同学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讨论交流,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在协作中,同学不仅要能够适时发觉并解决问题,还要在团队交流中培育合作与协调的本领,加深人际关系的交流、互信本领,加强自身的应变与迎接挑战的本领。
三、重视培育同学的公正、正义和责任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同学面对真实的数学问题,帮忙他们培育敬业的态度,体现出数学工作者致力于数学实践的热诚。
进而引导同学通过正确的方法、流程、步骤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会总结阅历、归纳规律、提高本身的学习本领。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5篇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5篇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1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三数学教学工作,德育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圆满的完成学校德育任务,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特制定了数学学科的德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当前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材为内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发展,为高校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学生。
二、德育目标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高三复习,使学生掌握高考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素质,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基本做法(1)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目,推导有关题目,使学生领悟数学________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
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关课堂练习,限时练及周周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通过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及通法通解教学,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4)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6)每复习完一章,进行一次测试,以便发挥学生才能,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更努力学习,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
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8)结合教材的内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培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2忙碌而充实、疲惫却喜悦……是啊。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篇1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
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
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
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从内容到思想方法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
数学思维的训练使人的思维逐步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组织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这使学生受益终身。
数学发展史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习题中也有很多关于环保、互助、爱国、爱家等德育素材,这些信息提供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计算,最具说服力、最真切。
现在只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的案例:案例1:让学生进入数学的角色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信心、责任心。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A班上第一节数学课。
学生放松两天后,躁动的心尚未平静,加之又是节稍显枯燥的计算练习课,教室中凳子吱呀不停,小声说话的声音不断。
我便也有些烦躁起来,连吓带哄地领着学生做到课本40页第3题。
题目提供了这些信息:二年级198人,三年级270人,四年级201人,五年级281人,他们要去儿童剧场看电影,剧场能容纳500人,问题:哪几个年级安排在一起合适?需要安排几场?我让学生先读题目,他们个个有气无力。
再让读一遍,读得还是很勉强。
读完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等了片刻,举手者寥寥无几。
叫了一个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似听非听,漫不经心。
看着学生茫然又漠然的眼神,耐着性子领着说了一遍,又问了几个学生,还是说不太清楚,看到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却不好,心中非常窝火,忍不住又批评了学生几句。
如此这般,折腾掉不少时间,下课铃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到B班,准备上今天的第二节数学课。
看着那些在课间游戏时活蹦乱跳的孩子,忽然觉得刚才的发火多么可笑!浪费时间,破坏心情!这么小的孩子,前面说完后面忘,生气发火只是做了无用功,何苦!想到此,我调整了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将德育目标融入数学教学目标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可以将德育目标有机地融合进去。
例如,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环保、节约资源相关的题材,通过数据的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利用数学题材渗透德育内容数学教材中的题目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还可以承载丰富的德育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材,如合作种植、集体活动等,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体验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分组竞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利用数学史进行德育教育数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如高斯的勤奋学习、欧拉的执着探索等,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通过预算家庭开支、规划旅游路线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节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计划能力。
六、通过评价反馈渗透德育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反馈,也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契机。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和考试时,可以适当加入对学生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重视这些德育目标,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德育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三、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渗透。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
在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应关注对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四、结合数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学习数学态度不够严谨,缺乏钻研、探索的精神,为此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
如《欧拉公式》教学中介绍欧拉刻苦钻研,成果显著的故事;陈景润为了证明“1+2=2”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阿基米得面对罗马士兵的刺刀,还要坚持做完一道几何题;高斯为了研究数学问题,要求他快要断气的太太“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进取精神。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来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数学教学目标的德育渗透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数学教学目标来渗透德育。
例如,在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可以强调学生的耐心、细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公平和合作的概念,提醒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要尊重每个人的贡献。
通过设置这些目标,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品德良好的品质。
二、数学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可以渗透德育。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带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数学问题来让学生解决。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出一道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公平的概念和如何平等地分配资源。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出关注公正和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数学教学方法的德育渗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渗透德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和总结规律等步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同时,在团队合作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够培养出团结、合作和探索的品质。
四、数学教学评价的德育渗透数学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可以渗透德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外,还可以评价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等。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数学教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育中,除了传授学科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倡导优良道德风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是详细论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一、强化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一门学科,数学德育教育应该从许多方面努力。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强化道德教育,引导和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首先,学生应该学会诚实守信。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课本上没写够的解题步骤、公式和证明,这时候学生就需要自己认真思考,不可借助外界帮助。
如果学生不诚实,抄袭或求助于他人,是违反学术规范和校规的行为。
其次,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
在数学课上,学生应该与同伴相互尊重,不可以诋毁互相的智商或素质。
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互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提问,并尊重学生的思考和意见。
最后,学生应该学会自律和负责。
数学课要求学生先完成课前预习、做好作业、认真完成考试。
教师不能过多操纵,负责监督和管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数学是一门创新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在数学领域有所创新,学生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他们通过思考与潜心探究灵感的萌发,以及通过实践、实验、观察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理解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寻找创意和创造的机会。
在数学纠错中,教师应减少羞辱和惩罚,而是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再下一次做得更好。
三、促进学生平衡发展,强化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中有很多优美的图形和艺术,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美的本质,借鉴美的感受和思维方式,更好的体验美的世界。
数学教育中还可以体现多元文化、交流与欣赏的重要性。
数学的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中不断演进、运用和交流。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与策略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与策略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在于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和品格。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和策略。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促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勤奋、坚韧、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成长。
3.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使命感。
二、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1. 创设符合道德规范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符合道德规范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设计具有情感共鸣的数学教学案例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情感共鸣的数学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够通过案例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3.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 注重道德教育和数学知识的融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道德教育和数学知识的融合。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名人故事、名言警句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16篇)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16篇)数学德育渗透总结(精选16篇)数学德育渗透总结篇1数学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应用于生活,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沉积,可是现在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数学,觉得学数学没意思,所以德育教育,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有关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并通过教学过程,渗透给学生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一、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小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
我们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比如: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给我们介绍了圆周率的知识,并向我们介绍了祖冲之,这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内容。
二、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正是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
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比如扇形统计图,折扣等问题,学生在实际中都得到了应用。
三、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那么更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
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态度数学是一门需要能力积累和不断练习的学科,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包括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等。
通过这些德育渗透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执着、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强调数学的思维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这正是德育的一部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求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德育渗透首先从学生的道德修养入手,数学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踏实地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德育渗透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尝试自己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在数学学习中,失败是难以避免的。
教师可以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一步。
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德育渗透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道德品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尊重与合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关注和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
通过采用个别化教学、分组合作等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倡导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正直与诚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准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倡正确解题的方法和过程,在作业批改中要注重奖励和表扬那些正确解题并承认错误的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3. 坚持与毅力: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把每一道数学题都当做一种锻炼,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
4. 爱与奉献: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现象和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热爱他人、关心集体的精神。
5. 控制与自律: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中的纪律管理,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要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习题的分析和解答,让学生了解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能力。
6. 积极与乐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六篇】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六篇】第1篇: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课题名称】《等差数列》的导入【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教学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等差数列是否是一个等差数列;㈡能力目标:通过寻找等差数列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㈢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法,递推公式、图像法。
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
下面我们观察以下的几个数列的例子:(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个5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0,15,20,()(2)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工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的数列(单位:kg)为48,53,58,63,()试问第五个级别体重多少?(3)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水库管理员定期放水清库以清除水库中的杂鱼。
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
即可得到一个数列:18,15.5,13,10.5,8,(),则第六个数应为多少?(4)10072,10144,10216,(),10360请同学们回答以上的四个问题生:第一个数列的第6项为25,第二个数列的第5个数为68,第三个数列的第6个数为5.5,第四个数列的第4个数为10288。
师:我来问一下,你是依据什么得到了这几个数的呢?请以第二个数列为例说明一下。
生: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我就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5个数为68.师:说的很好!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一下以上的四个数列,看看以上的四个数列是否有什么共同特征?请注意,是共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编号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院系:山东师范大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我们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从实施德育渗透的内容、要求、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字]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目录一、数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 (1)(一)理想教育 (1)(二)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三)结合数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四)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3)(五)利用数学美对学生审美教育 (3)二、实施德育渗透的要求 (4)(一)贯彻素质教育原则 (4)(二)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4)(三)德育渗透要适时适度 (4)三、德育渗透的原则 (5)(一)科学性原则 (5)(二)渗透性原则 (5)(三)系统性原则 (5)(四)量力性原则 (5)(五)情感性原则 (6)(六)持之以恒原则 (6)(七)与时俱进原则 (6)四、德育渗透的基本方法 (6)(一)同向渗透 (6)(二)阶段渗透 (6)(三)哲理渗透 (7)(四)自我渗透 (7)五、实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7)(一)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 (7)(二)着眼课内,放眼课外 (7)参考文献 (8)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1].这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说教, 而是根据数学教育的特点,通过知识教育、思想渗透,提高人的审美意识,树立辩证观点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所以,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进行探讨.一、数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一)理想教育数学源于实际,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将激发他们学好数学,以报效祖国的情感使学生了解科技的突飞猛进对数学工具的更高要求,而有待后人不断探索创新的事实,必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将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发奋学习这样可为学生树立革命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像陈景润,他攀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科学高峰的艰险历程中,为了理想,为了科学,以契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中,埋头苦干,常常为了一个公式,一个数据而废寝忘食,终于在1972年把人们200多年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名人的感人事迹无疑会让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此激励、教育学生像这些楷模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2].(二)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历史悠久,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史、数学史.商高定理(勾股定理)、祖恒原理、杨辉三角、《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是传统数学的宝贵财富.历史名人举世瞩目,仅公元前三世纪的刘徽一人就赢得了多项世界之最:他最早提出分数除法法则,给最小公倍数以严格定义、应用小数、提出非平方数的近似值公式,给出负数定义和负数加法法则,把比例和“三数法则”结合起来,给出一次方程定义和完整解法,提出割圆术、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6,用无穷分割证明了方锥的体积公式,创造“重差术”(即测量可望不可及目标的一种方法)现在虽时过境迁,但割圆术仍不失为极限这一费解概念极好的几何解释.刘徽的辉煌成就不时的在教材、习题中闪光,结合于教学必将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诚然,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近代我国数学曾一度萧条、落后,但新中国成立带来了科学的春天.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苏步青、陈省身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们的辉煌业绩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足迹在数学教材中的再现,必将为后人敬仰,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三)结合数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世界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故反映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处处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同时在漫长的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一整套科学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立论基础和科学证明.如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对立统一于有理数,有理数无理数对立统一于实数,实数和虚数对立统一于复数;引入负数后、加减法对立统一于加法,引入分数后、乘除法对立统一于乘法,引入分数指数后、乘方和开方对立统一于乘方;而函数、轨迹、数形结合、化归换元又是运动、变化、联系转化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者.如圆的定义为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即圆为平面内一点运动变化且遵循一定规律(和定点保持定长) 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教学时经上述分析、不仅给学生静圆以动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变化是有章可循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运动、变化、联系等观点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良好基础.(四)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数学是逻辑性最强的科学,通过对定理、法则的严格推导,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正直讲理的思想品质;结合学生作业错误,从反面领会数学的严密性,从而逐步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对一些综合题、复杂题的分层推演又可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变革精神……,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特长,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十分有益.(五)利用数学美对学生审美教育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4].数学源于自然,大自然的美妙不难在数学中找到其“缩影”,如对称美、和谐美⋯⋯;同时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又使它放射出简洁美、精确美、统一美、奇异美、开放美的异彩.数学是一门既真又美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5]. 数学教学要注意挖掘和发现数学本身的美,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图形, 而是一种科学美.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公式、论证过程, 解题中最简方法等都体现了数学简洁美.数学中函数图象的对称、圆锥曲线的点对称和线对称, 著名的杨辉三角形中的对称等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数学中代数、几何的互相渗透, 数与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及数学中一些特殊解法等都体现了数学的奇异美.又如立体几何中辛森公式v=1/6h(S1+4S+S2)把柱、锥、台和球的体积公式统一在一起, 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和统一极坐标方程等反映了数学的和谐美.曾经有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6].”因此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 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美的情操.二、实施德育渗透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要将德育目标与数学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结构,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教学活动,使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为此对教师提出下列相应要求.(一)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强化德育意识:数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支强大的力量,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材的重任.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思想品德在学生素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应在“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数学教育不存在法制教育的某种强制性,也不具有道德教育的某种约束性,要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必须在“寓”字上下功夫、作文章,研究寓的艺术,寓得自然,合情合理,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生效.(二)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数学的德育因素很多,但它不像政治课那样外露,多蕴含于数学教材的深处,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其科学体系、把握其结构联系,从中挖掘出德育因素,并前后照应,理清脉络.如经过钻研,圆锥曲线一章德育内容确定如下:(1) 结合圆锥曲线轨迹定义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变化观点,反对形而上学.(2) 结合圆锥曲线统一定义教学,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规律教育.(3) 通过圆锥曲线知识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将来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4) 结合圆锥曲线标准方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三)德育渗透要适时适度德育渗透伴随教学活动进行,而其中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学目的要求,又要据知识的具体内容、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确定德育目标,并明确什么时候、哪个环节渗透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及渗透的程度;上课时既要注意知识性、科学性,又重视知识中的思想性,将两者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如在复习圆锥曲线内容时,由椭圆、双曲线第一定义,抛物线定义以及它们的标准方程、性质,明确它们是不同的是对立的;然而通过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总结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定义(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为e的点和轨迹) 因它们都是平面和圆锥面的截线而统称为圆锥曲线,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些无疑给学生对立统一规律教育;分析离心率(e=0时为圆、o<e<1时为椭圆、e=1时为抛物线、e>1时为双曲线)[7],又是对学生进行量变质变规律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是智育的广阔天地,也德育渗透的用武之地.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如朴素大方整洁庄雅的衣着,科学干练、井然有序、抑扬顿挫而又富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层次分明、清洁工整、潇洒流畅的板书,和蔼庄重而又寓于变化的教态,精美别致、直观形象的教具……,都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情感共鸣而德智双收.因此在这些方面也对教师有相应的要求.三、德育渗透的原则为收到教书育人的双重功效,德育渗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数学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渗透性原则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标签.要找好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三)系统性原则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收到成效.(四)量力性原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五)情感性原则数学教学中德育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内外均以教育者自居,表情严肃,态度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和约束感,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时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反之,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一视同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要通过自己的情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渗透德育[8].(六)持之以恒原则革命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建立,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十年育树,百年树人”道出了育人工程的长远性、艰巨性[9].一个人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懈努力,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才能逐步提高.(七)与时俱进原则数学的科学体系在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变化,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途径等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四、德育渗透的基本方法(一)同向渗透即在教学中随着知识内容的展开而渗透德育内容.德育的内容与知识的传授是同步的,这种方法能把渗透的内容与数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细流潺潺,水到渠成.(二)阶段渗透即在课堂小结时,通过巧妙的点拨融入的德育内容.这种方法能精确恰当地突出知识点和渗透主要内容画龙点睛,言微义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三)哲理渗透即通过具体习题的分析,晓知辩证法的道理,数学中充满了辨证法,正和负、奇和偶,正弦和余弦,乘方和开方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数学也应采用辨证的方法,诸如引导学生认识一题多解与多题归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相互对立有相互统一的概念间的关系,点拨学生全面的分析习题等,都是大有益处的,这就是哲理渗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能养成全面分析问题,辨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四)自我渗透即引导学生独立思索,使之从中悟出道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找出习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以总体上把握习题的类别.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分析习题的特点,显示已知条件进而思索探求结果的途径,最后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够由此及彼地归纳问题,学会用典型掌握类别的方法推而广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们常说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其意义就在于此.五、实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一)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10] .教师应面向新世纪,充分认识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深远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韧不拨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迈进.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除了精通自己所教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面的知识,能把握道德数学教学的脉络,理出思想教育的层次,探索一些具体的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为已任,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求、所感、所爱,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收到实效.(二)着眼课内,放眼课外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教学中要着眼课内,放眼课外,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促进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动的大课堂,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参考文献][1] 周庆平.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531-532.[2] 张二艳.浅谈成人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河北成人教育,1999,6:21.[3] 罗寿果.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2):100-101.[4] 张建淳.新课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文汇,2006,8:55.[5] 樊美林.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导报,2007,(2):1-2.[6] 翟素琴.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安徽教育,1997,(10):33.[7] 郑七星.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机械职业教育,1997,(2):13-14.[8] 郭勇,刘衍玲.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德育,2006,1(11):16-17.[9] 梁金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56-58.[10]王启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甘肃日报,2004,9(29):133-134.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