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_类的构成和对象的使用资料
java面向对象实验三 类与对象编程—类与对象基础
}
⒉实验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
(1)成功输出平均成绩和总成绩。
(2)创建四个学生对象,并成功输出学生信息。
教师评阅
System.out.println(name+"的平均成绩"+(java+c+db)/3.0);
}
voidsum(){
System.out.println(name+"的总成绩为"+(java+c+db));
}
}
publicclassTes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classUndergraduate {
Stringname;
intcourse;
Stringeducation="本科";
Undergraduate(String _name,int_course) {
name= _name;
course= _course;
}
String getGrade() {
return("良好");
if(course>= 70)
return("一般");
if(course>= 60)
return("及格");
return("不及格");
实验过程及步骤
}
}
publicclassTest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
Underg("张三", 68);
软件工程——第3次实验——Rational-Rose工具的使用
五、根据选定的实验项目,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系统的对象模型。
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
1、Rational Rose 2003和Microsoft Visio 2003在构建系统的UML模型时,哪个使用更方便一些?二者有何差别?
第三次实验Rational Rose工具的使用
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系统面向对象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界面
2)了解UML建模理论知识及与Rational Rose的关系
3)用Rational Rose工具进行系统分析建模操作
实验要求:
(1)掌握UML建模的方法。
(2)了解Rational Rose软件的使用方法。
2、体会需求分析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实验类别:
应用性实验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
软件实验室。Rational Rose2003,Microsoft Visio 2003
实验步骤:
一、安装Rational Rose2003软件。
二、确定实验项目名称(最好与实验一相同,为以后的实验及课程设计做准备)。
三、了解Rational Rose主界面构成,了解其可构建的四种视图:用例视图、逻辑视图、组件视图、部署视图。
UML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报告 2范文
目录实验一 UML建模基础及用例图实验二类图与对象图实验三序列图与协作图实验四状态图实验五活动图实验(一)UML建模基础及用例图实验目的1、熟悉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基本菜单及操作。
2、掌握UML的可见性规则和构造型的作用。
3、掌握用例的概念;掌握UML用例图的组成及作用。
4、掌握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各种关系。
实验内容1、练习使用建模工具建立各种UML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相应编辑和修改。
2、认识各种UML关系,并用工具表示出来。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3、什么是用例?用例图中有哪些组成元素?在UML中是如何表示的?答:用例是对系统功能的描述,是向参与者提供重要价值的操作序列。
用例图有:用例、参与者、关联(系统边界)等元素。
用来显示在系统或其他实体内的用例与系统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使用场合:需求获取、定义、分析4、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扩展关系和泛化关系各代表什么含义?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对以上三种关系各举一例,画出用例图,并进行说明。
(1)包含关系: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另一用例的行为。
基本用例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行为。
包含关系是本质上比较特殊的依赖关系,它比一般的依赖关系多了一些语义。
在包含关系中箭头的放向是从基本用例到包含用例的。
(2)扩展关系:扩展关系的基本含义和泛化关系相似,但在扩展关系中,对于扩展用例有更多的规则限制。
基本用例必须声明扩展点,而扩展用例只能在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
(3)泛化关系:代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UML用例图中泛化关系的意思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继承的概念是类似的。
不同的是继承使用在实施阶段,泛化使用在分析、设计阶段。
在泛化关系中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含义,子用例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或者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和含义。
5、完成书中94页例子,体会用例图建模的分析过程并模仿来画出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用例图。
画出课后习题101页第4题。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手册
《Java语⾔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册《Java语⾔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册实验⼀ Java环境演练【⽬的】①安装并配置Java运⾏开发环境;②掌握开发Java应⽤程序的3个步骤:编写源⽂件、编译源⽂件和运⾏应⽤程序;③学习同时编译多个Java源⽂件。
【内容】1.⼀个简单的应⽤程序实验要求:编写⼀个简单的Java应⽤程序,该程序在命令⾏窗⼝输出两⾏⽂字:“你好,很⾼兴学习Java”和“We are students”。
程序运⾏效果⽰例:程序运⾏效果如下图所⽰:程序模板:Hello.javapublic class Hello{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代码1】//命令⾏窗⼝输出"你好,很⾼兴学习Java"A a=new A();a.fA();}}class A{void fA(){【代码2】//命令⾏窗⼝输出"We are students"}}实验后的练习:3.编译器怎样提⽰将System写成system这⼀错误?4.编译器怎样提⽰将String写成string这⼀错误?2.联合编译实验要求:编写4个源⽂件:Hello.java、A.java、B.java和C.java,每个源⽂件只有⼀个类,Hello.java是⼀个应⽤程序(含有main⽅法),使⽤了A、B和C类。
将4个源⽂件保存到同⼀⽬录中,例如:C:\100,然后编译Hello.java。
程序模板:模板1:Hello.javapublic class MainClass{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代码1】 //命令⾏窗⼝输出"你好,只需编译我"A a=new A();a.fA();B b=new B();b.fB();}}模板2 :A.javapublic class A{void fA(){【代码2】 //命令⾏窗⼝输出"I am A"}}模板3 :B.javapublic class B{void fB(){【代码3】 //命令⾏窗⼝输出"I am B"}public class C{void fC(){【代码4】 //命令⾏窗⼝输出"I am C"}}实验后的练习:5.将Hello.java编译通过后,不断修改A.java源⽂件中的代码,⽐如,在命令⾏窗⼝输出“我是A类”或“我被修改了”。
实验三 类与对象
实验三类与对象专业班级网络1201 学号1218064023 姓名汪枭涵实验学时 2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地点数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时间指导老师曹记东实验成绩年月日一、实验目的:理解类与对象的定义,理解封装的含义,掌握数据成员的声明与初始化方法,掌握成员方法的定义、返回值、参数传递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够实现两个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实验要求:1.根据需求,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定义一个计算器类(Calculator);2.由于计算器能对两个数字进行各种运算,所以定义两个成员变量表示两个运算数;3.编写4个成员方法,分别实现加(add)、减(minus)、乘(multiple)、除(divide)四类运算。
4.定义构造函数对成员变量赋初值;5.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由学生按照实验内容完成)public class Calculator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double num1, double num2){return num1 + num2;}public static double minus(double num1, double num2){return num1 - num2;}public static double multiple(double num1, double num2){return num1 * num2;}public static double divide(double num1, double num2){if(num2 != 0){return num1/num2;}return -1;//除数为0,错误}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加法:15 + 5 = " + add(15, 5));System.out.println("减法:15 + 5 = " + minus(15, 5));System.out.println("乘法:15 + 5 = " + multiple(15, 5));System.out.println("除法:15 + 5 = " + divide(15, 5));}}实验结果: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java的开发环境,掌握了NetBeans的使用方法,同时对一些简单的基本JA V A语言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JA V A的一些基本语法也明白的很多,但是因为一开始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应用缺陷所以导致在实验的过程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终通过和同学的讨论顺利解决了问题。
实验三 类与对象(1)——耿祥义
定义Test3_2类,在其中编写一个main方法,在其中创建分别创建三个类的对象,并显示Circle,Lader,Trangle对象的属性信息和面积值。对Trangle对象,还要显示其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信息。
(二)使用修饰符
有时需要公开一些变量和方法,有时需要禁止其他对象使用变量和方法,这时可以使用修饰符来实现这个目的。常用的修饰符如下。public,private,protected,package,static,final,transient,volatile
程序功能:通过两个类StaticDemo、KY2_4说明静态变量/方法与实例变量/方法的区别。
③将class CCircle中的变量double pi; double radius;加上private修饰符,进行编译会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
④将void setCircle(double r, double p),double getRadius()和double getCircleArea()加上修饰符static,重新编译会出现什么问题?仍用static,怎样修改别的地方来纠正这个错误?在main中引用这些方法时不用创建对象则怎样引用?
程序功能:描述一个圆类,其主要属性为半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量是圆周率。该圆可以求出面积,可以设置半径和取得半径大小。
class CCircle
{ double pi;
double radius;
double getRadius()
{ return radius;
}
void setCircle(double r, double p)
void aaa()
四年级科学实验探索动物分类
四年级科学实验探索动物分类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根据它们的特征和相似之处,动物被分为不同的类别,这被称为动物分类。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探索动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科学实验中的动物分类实践。
实验材料和器材:1. 动物图片卡片(包括鱼类、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2. 实验记录表格3. 放大镜4. 书写工具实验步骤:1. 观察动物图片卡片:考虑动物的外观、体型、皮肤特征等方面。
每个学生拿一张卡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动物的细节。
2. 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在实验记录表格上记录每个动物的名称,并写下它们的共同特征。
例如,鱼类有鳞片和鳍,鸟类有羽毛和喙。
3. 比较和分类:学生将图片卡片按照它们的相似特征进行分类。
比如,将所有有鳞片的动物放在一起,所有有羽毛的动物放在一起。
4. 分析类别:让学生观察分类结果并思考,为什么它们会被分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卡片上的共同特征来解释分类原理。
5. 探索不同类别的特征: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类动物,进一步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鱼类中有圆鳍鱼和扁鳍鱼,学生可以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征,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会意识到动物的分类是基于它们共有的特征和相似之处。
根据实验结果,学生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动物类别,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等。
他们也会发现,在同一个类别中,动物之间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这个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知识。
扩展实践: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动物分类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探索。
以下是一些扩展实践的建议: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们到动物园、博物馆或者自然保护区等地参观,观察各种不同类别的动物,并记录下他们的特征和习性。
2. 动物特征图鉴: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图书馆查找和整理动物特征图鉴,将不同类别的动物形象和特征进行收集和整理。
医学统计学重点
医学统计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根本概念:总体:根据研究目确实定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局部个体的某个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简称参数。
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一般未知。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观察值计算得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频率:假设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那么称m为频数。
称m/n为事件A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或相对频率。
概率:频率所稳定的常数称为概率。
统计描述:选用适宜统计指标(样本统计量)、统计图、统计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刻画和描述。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用样本统计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指标(参数),称为参数估计。
用样本差异或样本与总体差异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异,称为假设检验。
2.样本特点:足够的样本含量、可靠性、代表性。
3.资料类型:〔1〕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尺度资料。
是对观察对象测量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观察指标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
每个个体都能观察到一个观察指标的数值,有度量衡单位。
〔2〕分类资料:包括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频数),由各分组标志及其频数构成。
包括二分类资料和多分类资料。
二分类: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对立的属性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将观察对象按多种互斥的属性分类②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档次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
4.统计工作根本步骤:统计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三要素1.实验设计三要素:被试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2.误差分类:随机误差〔抽样误差、随机测量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
3.实验设计的三个根本原那么:对照原那么、随机化分组原那么、重复原那么。
java 实验报告
java 实验报告Java 实验报告引言: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简单易学等特点。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学习 Java 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
实验一:Hello World 程序实验目的: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 Hello World 程序,熟悉 Java 的开发环境和基本语法。
实验过程:1. 安装 Java Development Kit(JDK)并配置环境变量。
2. 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以下代码:```java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3. 将代码保存为 HelloWorld.java。
4. 打开命令提示符,切换到代码所在目录,输入以下命令编译代码:```javac HelloWorld.java```5. 输入以下命令运行程序:```java HelloWorld```实验结果:命令提示符中输出 "Hello, World!"。
实验二: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实验目的:了解 Java 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进行计算。
实验过程:1. 声明并初始化不同类型的变量,例如整数、浮点数和布尔类型。
2. 使用算术运算符进行基本的数值计算。
3. 使用逻辑运算符进行布尔类型的操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过程中的代码和输入,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三: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实验目的:掌握 Java 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实验过程:1. 使用 if-else 语句实现条件判断。
2. 使用 switch-case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
3. 使用 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 do-while 循环实现不同的循环结构。
UML实验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UML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教程年级: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地点:管理学院综合实验室2013 学年至 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目录实验一 UML建模基础实验二用例图实验三 UML类图实验四对象图实验五包图实验六动态模型图实验(一) UML建模基础实验时间:实验目的1.熟悉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基本菜单及操作。
2.掌握UML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
3.掌握UML的可见性规则和构造型的作用。
实验内容1.练习使用建模工具建立各种UML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相应编辑和修改。
2.认识各种UML关系及可见性符号,并用工具表示出来。
答:各种UML关系如下:分析与讨论1.总结UML在软件工程中的作用以及使用UML建模的必要性。
答:统一建模语言(UML)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也是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构造和编制文档的一种语言。
UML作为一种模型语言,它使开发人员专注于建立产品的模型和结构,而不是选用什么程序语言和算法实现。
当模型建立之后,模型可以被UML工具转化成指定的程序语言代码。
UML可以贯穿软件开发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最适于数据建模、业务建模、对象建模、组件建模。
UML展现了一系列最佳工程实践,这些最佳实践在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建模方面,特别是在软件架构层次方面已经被验证有效。
UM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系统分析的建模语言,它的各个模型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建立更可靠,更完善的系统模型,从而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问题的描述达到相同的理解,以减少语义差异,保障分析的正确性。
指导教师批阅:实验(二)用例图实验时间:实验目的1.掌握用例的概念、UML用例图的组成、作用以及使用场合。
2.掌握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各种关系。
3.用Rational Rose工具练习教材中的用例图。
实验三类与对象
实验三类与对象实验三类与对象1、实验目的1)使用类来封装对象的属性和功能。
2)掌握类变量与实例变量,以及雷方法与实例方法的区别。
3)掌握使用package和import语句。
2、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中有3各类:Trangle、Lader和Circle,分别用来刻画“三角形”、“梯形”和“圆形”。
具体要求如下:●Trang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三个边,以及周长、面积属性,Trangle类具有返回周长、面积以及修改三个边的功能。
另外,Trangle类还具有一个boolean型的属性,该属性用来判断三个数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Lader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上底、下底、高、面积属性,具有返回面积的功能。
●Circ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半径、周长和面积属性,具有返回周长、面积的功能。
程序模板:AreaAndLength.java请按模板要求,将【代码】提换为Java程序代码。
class Trangle{double sideA,sideB,sideC,area,length;boolean boo;public Trangle(double a, double b, double c){【代码1】//参数a、b、c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 if(【代码2】)//a、b、c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 【代码3】//给boo赋值}else{ 【代码4】//给boo赋值}}double getLength(){ 【代码5】//方法体,要求计算出length的值并返回}public double getArea(){if(boo){double p = (sideA + sideB + sideC) / 2.0;area = Math.sqrt(p * (p – sideA) * (p – sideB) * (p – sideC)); return area;}else{System.out.println(“不是一个三角形,不能计算面积”); return 0;}}public void setABC(double a, double b, double c){【代码6】//参数a、b、c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 if(【代码7】)//a、b、c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 【代码8】//给boo赋值}else{【代码9】//给boo赋值}}}class Lader{double above,bottom,height,area;Lader(double a,double b,double h){ 【代码10】//方法体,将参数a、b、c分别赋值给above、bottom、height }double getArea(){ 【代码11】//方法体,要求计算出area并返回}}class Circle{double radius,area;Circle(double r){ 【代码12】//方法体}double getArea(){ 【代码13】//方法体,要求计算出area并返回}double getLength(){ 【代码14】//getArea方法体的代码,要求计算出length并返回}void setRadius(double newRadius){ radius = newRadius;}}public class AreaAndLength{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double length,area;Circle circle = null;Trangle trangle;Lader lader;【代码15】//创建对象circle【代码16】//创建对象trangle【代码17】//创建对象lader【代码18】//调用Circle方法返回周长并赋值给lengthSystem.out.println(“圆的周长:”+length);【代码19】//调用Circle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圆的面积”+area);【代码20】//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周长并赋值给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周长:”+length);【代码21】//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area);【代码22】//调用Lader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梯形的面积:”+area);【代码23】//调用Trangle方法设置三个边,要求将三个边修改为12,34,15【代码24】//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area);【代码25】//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周长并赋值给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周长:”+length);}}实验后的练习(1)程序中仅仅省略【代码15】,编译能通过吗?(2)程序中仅仅省略【代码16】,编译能通过吗?(3)程序中仅仅省略【代码15】,运行时出现怎样的异常提示?(4)给Trangle类增加3个方法,分别用来返回3个边:sideA、sideB和sideC(5)让AreaAndLength类中的Circle对象调用方法修改半径,然后输出修改后的半径以及修改半径后的圆的面积和周长。
UML 新编实验指导书(实验三)
天津理工大学华信软件学院上机实验(三)创建类和类图一、实验目的:在Rose 环境下创建类和类图, 完成应用案例的类图设计。
二、实验内容:(一)创建类1)根据“需求陈述”提炼对象和类2)分析对象,并将对象抽象成类(二) 创建类图建立类之间的关系(关联关系、泛化关系、聚集或组合关系、依赖关系等)创建类图。
(三) 综合应用练习。
三、操作步骤:(一) 创建类1、右击Logical View2、选New 选Class Diagram ,再在Class Diagram下创建类;3、给类命名(比如Course)4、增加属性(右击框途中的类,选New Attribute)5、添加类操作(右击框途中的类,选New Operation)(二) 建立类之间的关系1.关联关系 (使用按钮工具,如果当前工具栏中没有,右击工具栏,然后添加相关按钮)1) 单项关联2) 双向关联2.聚集和组合 (先建立关联,再右击靠近“整体”方的关联线,选Aggregate) 3.泛化关系。
4.依赖关系。
四.实例练习(要求尽量用英文表示)1.举实例说明类之间的关联关系。
包括:单、双向关联、一对一关联、一对多关联、多对多关联、自反关联、限定关联和关联类。
2.举实例说明类之间的聚合(组合)关系。
3.举实例说明类之间的泛化(继承)关系。
包括:单继承、多继承。
4.举实例说明接口与实现,抽象类与子类等。
五.综合应用:(一)以“学生选课系统”为例建立类图1.“学生选课系统”涉及到的类:1) Database类属性:dbPath: String操作:(以下列出部分操作)Query Course() Add Course() Delete Course() Get dbPath() Set dbPath() ……2) Student类属性:studentID: Int studentName: String操作:get StudentID() set StudentID()get StudentName() set StudentName()3) Registrar类属性:registrarName: String regID: Int操作:get regID() set regID()get registrarName() set registrarName()4) Course类属性:courseID: Int courseName: Stringclassroom: String teacher: string操作:createCourse() destroyCourse() getName()setName() getCourseID() setCourseID() getTeacher() setTeacher()……5) Control类属性: (无)操作:verifyCourse() canAdd() queryCourse()confirmDelete() canSelect() queryAssociation() 6)Form类属性:(接口无属性)操作:getCourseInfo() showSuccessInfo() showConfirmPage()displayCourseList() querySelectCourse()2. 创建上述类之间的关系;① Student和Form之间-----单向关联(一对多)② Registrar和Form之间-----单向关联(一对多)③ Form和Course之间-----单向关联(一对多)④ Control和Course之间-----单向关联(一对多)⑤ Control和Form之间-----双向关联(一对多)⑥ Control和Database之间-----单向关联(一对一)3.完成类图(对象模型)的设计(以下是简化的类图参考图,详细的类图由同学们自己来完成。
实验三静态模型一、实验目的掌握使...
实验三静态模型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静态模型的相关知识。
2.掌握如何从需求分析中抽象出类的方法。
3.掌握使用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创建静态模型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
2.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静态模型是UML的基础,它用于显示系统的静态结构,特别是系统中事物(例如类、对象、包等)的内部结构以及相互关系。
类图、对象图和包图都属于静态模型。
类图主要描述系统中类的内部结构(属性和操作)及类之间的关系。
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主要描述类图的多个对象实例及相互关系。
包图用于显示系统的分层结构,主要描述包的构成及包之间的相互关系。
静态模型中以类图的使用最为广泛,所以本章主要介绍类图,稍加说明对象图和包图的部分内容。
类图中的事物1. 类(Class)类是面向对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概念。
在UML中,类是描述事物结构特性和行为特性的模型元素。
类是对众多UML元素的泛化,这些元素包括常规的类、接口、用例和参与者;反过来说,可以认为这些元素是类的特例。
在类图中,最常用的两个元素是常规的类和接口。
类在UML中被表示为一个矩形,该矩形被分隔成上、中、下三部分,如图4.2所示和图4.3所示。
其中上部描述类的名字,中部描述类的属性,下部描述类的操作(也称类的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图4.3 类的简略形式图4.2 类① 名称(Name )类映射为真实世界中的对象或结构,类的名称就是根据它们所代表的真实世界中的对象和结构来定义的。
类的名称是一个字符串,是每个类必有的构成元素,用于和其它类相互区分。
类的名称应该来自系统的问题空间,并且尽可能的明确。
一般情况下,类的名字是一个名词,如“图书”、“Animal ”、“Dog ”等。
类的名称可分为简单名称(Single Name )和路径名称(Path Name )。
单独的名称叫做简单名称,如图4.4所示。
用类所在的包名作为前缀的类名叫做路径名称,如图4.5所示,其中Package 为NewClass 所在的包的名称,NewClass 为类名。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3)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
南京晓庄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班级:学号:姓名:1.实验目的(1)理解SQL Server 2005常用数据类型和表结构的设计方法。
理解主键、外键含义,掌握建立各表相关属性间参照关系的方法。
(2)熟练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工具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入及更新数据的方法。
(3)熟练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入及更新数据的方法。
2.实验要求基本实验:(1)在实验二所创建的“TM”数据库中合理设计以下各表逻辑结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日期,民族,学院/系别号,班级号)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所属模块,课程类别,学分,学时)学习信息(学号,课程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院系信息(院系号,院系名称)要求确定各个字段的名称、类型、是否有默认值,是否主键等信息。
(2)依据你所设计的表结构,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工具在“TM”数据库中创建学生信息表和课程信息表,并试验在图形界面中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输入并更新数据的方法。
(3)依据你所设计表结构,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学习信息表和院系信息表,并试验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插入和更新数据的方法。
(4)找出已创建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并在相关表中增加引用完整性约束。
(5)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扩展实验:(1)在“TM”数据库中补充设计以下各表结构:教师信息(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学位,入职时间,职称,院系号)授课信息(教师号,课程号,学期)班级信息(班级号,班级名称,专业号)专业信息(专业号,专业名称,学制,学位)图书信息(图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册数,价格,分类)借书偏息(学号,图书号,借出时间,归还时间)奖励信息(学号,奖励类型,奖励金额)(2)设计并实现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
西南大学《体育科研方法》作业
1、体育科学研究是人们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可将体育科研分为:学科分类、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分类研究课题的性质。
3、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按成果的性质可以分为:基础性科研、应用性科研、推广性科研。
4、反映实验效应的指标应具备的条件是: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客观性、指标的精确性、指标的灵敏性。
5、科研选题的原则是:可行性、科学性、创造性、需要性。
6、研究课题选择的一般程序由: 课题准备阶段、课题系统化阶段和课题论证评价阶段三个阶段构成。
7、课题的准备阶段包括三个环节:确定研究方向、多渠道收集有关选题的背景材料和形成课题的初步设想。
8、课题的系统化阶段包括三个环节: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论域范围、筛选研究方法和撰写选题报告。
9、体育科研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选题、收集资料、资料分类、确立论点、写作论文、修改论文、成果评价、等七个环节。
10、文献研究的步骤包括:初步查找文献、阅读与整理文献、重要文献的利用与进一步查找撰写文献综述。
11、文献收集的基本要求有:知识上的有用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时序上的连续性、时间上的及时性。
12、文献的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信息的检索。
13、调查法常见的具体方法有:有座谈会法、个别访问法和问卷法、特尔菲法。
14、在问卷编制中常用的书面提问方式有:填表或填充方式、填表或填充方式、自由回答方式。
15、现场调查法可以分为:为现情调查、前瞻调查、回顾调查、追踪调查四种。
16、实验由:理因素、实验对象、实验效应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7、定性资料的整理要经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审核、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评价、对资料进行分类、对资料进行分类。
18、体育科研论文包括:前言部分、主体部分、结论部分、参考文献四个最主要的部分。
19、本科生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包括:体育实践、科学文献、研究指南、学术活动、教师指导。
20、定量资料的整理要经过:检验、分组、汇总第二次作业11-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简述体育科研中涉及社会科学类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
实验3 数组编程
实验三数组编程(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Java语言中数组的概念;2.掌握数组在方法中的使用,包括把数组传递给方法和从方法中返回数组,并能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
二、实验教学要求1.性质:必做实验实验类型:设计性2.时间要求:在讲完“数组”之后安排,需要6学时。
2.对学生的要求:编写好程序。
3.对教师的要求:预做本实验。
4.对实验室的要求:在windows环境中装有Java开发工具(如J2SE5.0版),以及IE6.0以上版本。
二、实验原理创建Java数组需要下面三个步骤:①声明数组声明数组的语法格式有如下两种:数组元素类型数组名[ ];数组元素类型[ ] 数组名;如int a[ ];int[ ] a;②创建数组空间声明数组仅仅指定了数组的名字和数组元素的类型,要想真正使用数组还需要为它分配内存空间,即创建数组空间。
在创建数组空间时,必须指明数组的长度,以确定空间的精确大小。
语法格式为:数组名=new 数组元素类型[数组元素的个数];如:int a[ ];a=new int[10];以上两步可组合在一起,用一条语句完成:int a[ ]=new int[10];用new运算符为数组分配内存空间的同时,数组的每个元素都会被自动赋予一个默认值。
整型为0,浮点型为0.0,字符型为'\0',布尔型为false,引用型为null。
③初始化数组元素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那么这个步骤可以自行省略。
也可以在创建数组空间的时候,同时将初始值给出。
如:int a[ ]={1,2,3,4}; //int[] a=new int[]{1,2,3,4}在Java语言中,一个数组就是一个对象。
每个数组都有一个属性length,用来指明数组的长度。
数组元素的类型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是类类型,因此可以使用数组来包含一系列的对象。
student ——类名student s[ ]=new student[50];创建元素需使用如下形式的代码段:for(int i=0;i<s.length;++i){s[i]=new student( );}三、实验实例1.数据排序。
实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实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一、概述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最早始于1747年的英国,但直到1919年英国的Topley才首先提出并从而创立了实验流行病学,又称流行病学实验.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是指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向实验组施加研究者所能控制的某种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否,然后随访观察一定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之间效应的差别,从而判断该措施效果的一种方法。
这里所谓的“干预措施”,是指人为加入或去除某种因素,例如欲验证某一病因假设,可对实验组去除这一因素,对照组不去除,随访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结局。
若有差异,则认为该因素可能是病因。
再比如考核某种疫苗对某病的预防效果,让实验组接种该种疫苗,对照组不接种,最后,比较两组发病情况,据此,对该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
实验性研究与描述性及分析性研究不同,它是实验法而非观察法,它可以对研究人群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研究人群的分组完全是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来确定的,并且实验是在严格控制或基本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
因此,提高了结果的可比性,减少了误差.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的性质不同,实验性研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临床试验是以患病人群为研究对象,并以患病个体为单位,研究考核药物或治疗方法在消除疾病症状、恢复健康或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的效果.社区试验是以某社区人群为整体,研究预防药物或措施的效果,或者在疾病发生前对可能增加疾病危险的因素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目前,实验性研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地方病、职业病、意外死亡等非传染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研究,以及疾病防治措施和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评价。
二、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一)明确研究目的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在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的,也是落实其他设计内容的核心和依据。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运算一、需要分析问题描述:实现二叉树(包括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并实现先序、中序、后序和按层次遍历,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以及二叉树常用运算。
问题分析: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对它的熟练掌握是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于二叉树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递归定义,所以二叉树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可采用递归调用的方法。
处理本问题,我觉得应该:1、建立二叉树;2、通过递归方法来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二叉树;3、通过队列应用来实现对二叉树的层次遍历;4、借用递归方法对二叉树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如:求叶子数、树的深度宽度等;5、运用广义表对二叉树进行广义表形式的打印。
算法规定:输入形式:为了方便操作,规定二叉树的元素类型都为字符型,允许各种字符类型的输入,没有元素的结点以空格输入表示,并且本实验是以先序顺序输入的。
输出形式:通过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方法对树的各字符型元素进行遍历打印,再以广义表形式进行打印。
对二叉树的一些运算结果以整型输出。
程序功能:实现对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
对二叉树的某个元素进行查找,对二叉树的某个结点进行删除。
测试数据:输入一:ABC□□DE□G□□F□□□(以□表示空格),查找5,删除E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CDEGF中序遍历CBEGDFA后序遍历CGEFDBA层次遍历ABCDEFG广义表打印A(B(C,D(E(,G),F)))叶子数3 深度5 宽度2 非空子孙数6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2查找5,成功,查找的元素为E删除E后,以广义表形式打印A(B(C,D(,F)))输入二:ABD□□EH□□□CF□G□□□(以□表示空格),查找10,删除B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DEHCFG中序遍历DBHEAGFC后序遍历DHEBGFCA层次遍历ABCDEFHG广义表打印A(B(D,E(H)),C(F(,G)))叶子数3 深度4 宽度3 非空子孙数7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3查找10,失败。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三 类和对象
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
要想学习好,努力少不了
int y; }; void main() { CPoint p; p.print(); CPoint p1(1,2); //构造函数不能显示调用 p1.print(); //即 CPoint p1;p1.CPoint(1,2); CPoint p2=p1; //运行时会出错。 p2.print(); }
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
要想学习好,努力少不了
{ CPoint pt; pt.Set(10,20); pt.Print(); }
问题一:以上程序编译能通过吗,试解释该程序? 答:可以通过, 问题二:以上程序的运行结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试分析为什么,应该如何改正? 共有变量与私有变量名一样,调用的时候调用了私有变量,而私有变量没有值所以是
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
要想学习好,努力少不了
ps.Print(); }
问题一:以上程序存在三处大错误,在不改变主函数内容的前提下,试改正该程序。 答:把成员函数都改成公有;函数的参数应该有数组或字符串的定义才可以传递“张三” 。 主函数中对构造函数的引用也有错。 class CPerson{ public: void Print(); CPerson(int ,char s[10]); private: int age; char *name; }; CPerson::CPerson(int a,char s[10]) { age=a; name=s; } void CPerson::Print() { cout<<"name="<<name<<",age="<<age<<endl; } void main() { CPerson ps(23,"张三"); ps.Pri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对象技术导论》实验报告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二 Java基本语法练习【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Windows2000 或XP,JDK1.6与Jcreator4.0【实验目的】1.了解Java的数据类型2.掌握各种变量的声明方式3.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4.掌握java基本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达式、数组的使用方法5.理解Java程序语法结构,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语法的程序设计方法【实验要求】1.编写一个声明java不同数据类型变量的程序2.编写一个使用运算符、表达式、变量的程序3.编写一个使用java数据的程序4.编写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的程序5.编写使用不同选择结构的程序6.编写使用不同循环结构的程序【实验内容】一、包的应用在Elearning下载ygw.rar文件,进行解压。
得到Circle.class、Rect.class和MyWindow.class 三个字节码文件,这三个文件都在ygw包中。
解压后这三个字节码文件在ygw文件夹中。
编写一个程序,把ygw文件夹放到所编写源文件所在的文件夹中,用import 导入这三个类,分别定义三个类的对象,求半径为3的圆和长、宽分别为10、5的矩形的面积,定义MyWindow 的一个对象后,观察结果,理解封装的好处(不需要知道类的内部细节,就可以方便的使用它,降低编程的难度)。
注意:在Jcreator、Netbean等集成开发工具下,当定义了某个类的对象后,例如"Circle c=new Circle();",当输入"c.",当.出现后,将出现该类可用的方法和属性列表,可用鼠标直接选择所要的方法或属性。
程序代码:import ygw.Circle;import ygw.MyWindow;import ygw.Rect;class yingyong{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ircle c=new Circle();MyWindow d=new MyWindow();Rect e=new Rect();e.setHeight(10);e.setWidth(5);c.setRadius(10.0);System.out.println("圆的周长为:"+c.getZhouchang());System.out.println("圆的面积为:"+c.getArea());System.out.println("矩形的周长:"+e.getZhouchang());}}结果:二、三角形和圆柱体的类封装及构造方法的使用(每个类存为不同的.java源文件)(1)创建一个三角形类Triangle,放入以你的姓名为包名的包中。
三角形类Triangle 包含的属性有三条边的长sideA,sideB,sideC, ,这些属性设为private类型;包含的方法有构造方法(两个:一个没有参数,默认三边均为 1.0;一个给定三条边的长度,并进行判定给定的三条边是否能组成三角形,如果不能构成三角形则报错),求面积方法getArea(),求周长方法getLength();提示:设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则它的面积为)SS---,其中S=a)()((cSSb(a+b+c)/2,开平方的方法为Math.sqrt()。
package sx;public class Triangle{private double sideA;private double sideB;private double sideC;public Triangle(){sideA=1.0;sideB=1.0;sideC=1.0;}public Triangle(double a,double b,double c){if(a+b>c&&a+c>b&&b+c>a){sideA=a;sideB=b;sideC=c;}else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造三角形");}public double getArea(){double S,s;S=(sideA+sideB+sideC)/2;s=Math.sqrt(S*(S-sideA)*(S-sideB)*(S-sideC));return s;}public double getLength(){double c;c=sideA+sideB+sideC;return c;}}(2)创建一个圆柱体类YZT,放入以你的姓名为包名的包中。
圆柱体类YZT包含的属性有底面半径radius和圆柱体的高height,这些属性设为private类型;包含的方法有构造方法(两个:一个没有参数,默认底面半径和高均为1.0;一个给定半径radius和圆柱体的高height,并且要求均大于0.0,符合实际圆柱体要求,否则报错),包含的方法有设置底面半径setRadius(),获取底面半径getRadius(),设置高setHeight(), 获取高getHeight(),求体积calTJ(),求表面积calBMJ();package sx;public class YZT{private double height;private double radius;public YZT(){radius=1.0;height=1.0;}public YZT(double r1,double h1){radius=r1;height=h1;}public boolean setRadius(double r1){if(r1>0){radius=r1;return true;}else{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造圆柱体"); return false;}}public boolean setHeight(double h1){if(h1>0){height=h1;return true;}else{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造圆柱体"); return false;}}public double getRadius(){return radius;}public double getHeight(){return height;}public double calTJ(){return Math.PI*Math.pow(radius,2)*height;}public double calBMJ(){return Math.PI*Math.pow(radius,2)*2+2*Math.PI*radius*height;}}(3)用import导入三角形类Triangle,用Triangle类定义以下三个对象:●定义默认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和周长;●定义边长分别为1.0,2.0,5.0的三角形,查看输出错误;●定义边长分别为25,20,37.5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和周长;程序代码:import sx.Triangle;class sa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riangle c=new Triangle();System.out.println("(1)三角形的周长为:"+c.get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为:"+c.getArea());Triangle d=new Triangle(1.0,2.0,5.0);System.out.println("(2)三角形的周长为:"+d.get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为:"+d.getArea());Triangle e=new Triangle(25,20,37.5);System.out.println("(3)三角形的周长为:"+e.get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为:"+e.getArea());}}结果:(4)用import导入圆柱体类YZT,用YZT类定义以下三个对象:●定义默认的圆柱体,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定义半径radius和高heigth分别为2.0,-10.5的圆柱体,查看输出错误;●定义半径radius和高heigth分别为12.5,11.0的圆柱体,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程序代码:import sx.YZT;class sa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YZT c=new YZT();System.out.println("(1)\n圆柱体的体积为:"+c.calTJ());System.out.println("圆柱体的表面积为:"+c.calBMJ());YZT d=new YZT(-10.5,2.0);System.out.println("(2)");System.out.println("高"+d.setHeight(-10.5));System.out.println("底面半径"+d.setRadius(2.0));YZT e=new YZT(12.5,11.0);System.out.println("(3)\n圆柱体的体积为:"+e.calTJ());System.out.println("圆柱体的表面积为:"+e.calBMJ()); }}结果:三、静态成员的使用(1)使用Math类下的静态方法计算sin30°+ tan50°+ sqrt(10)的值。
程序代码:package math;import ng.Math;public class math{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System.out.println("sin30°+tan50°+sqrt(10)的值为"+(Math.sin(Math.toRadians(30))+Math.tan(Math.toRadians(50))+Math.sqrt(10 )));}}结果:(2)声明一个点类Point,有两个private类型变量保存点坐标,一个类变量(静态变量)保存已有点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