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实际问题 4教案 北京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乘法 北京版 (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乘法北京版 (4)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3.了解乘法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2.乘法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1.乘法表
2.实物或图片模型
3.白板或黑板
4.计算器
教学流程
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提问:“乘法除了可以算面积还可以有哪些应用呢?”
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相乘的方法,并带领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强调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的处理方法。
2.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总结乘法性质
1.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巩固乘法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实践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用计算器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检测学生基本的乘法功底。
2.让学生利用乘法运算,完成一些实际的问题解决。
课堂总结
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提出学生问题或易错点,并帮助学生纠正。
教学方式
1.演示教学
2.互动讨论
3.课堂练习
4.个别辅导
教学评估
1.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答题情况
2.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后练习或测试成绩。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机动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2、分数大小的比较 3、分数加减法 4、整理与复习 5、机动 九小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小数 2、小数比较大小 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整理与复习 5、机动 十方向与路线 十一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初步知识 2、可能性 3、机动 十二期末复习与检测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两位数乘法 1、口算乘法 2、两位数笔算乘法 3、整理与复习 二实际问题 1、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 2、用先除后乘方法解决问题 3、用先乘后除方法解决问题 4、整理与复习 三实践活动(一) 四年、月、日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整理与复习 4、探索规律 5、机动 六实践活动(二) 七平移、旋转和对称 1、平移、旋转 2、对称
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背景介绍北京市从2018年起实施三年级数学新教材,其中下册内容涵盖了解决问题、建立简单的代数模型、时间、货币等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面临以下问题:•针对解决问题这一章节,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问题并掌握解题方法?•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代数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和货币的概念?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二、解决问题2.1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呈现真实场景:通过呈现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给予问题:提供给学生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建立问题模型。
举个例子,当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天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实际场景进行逐步引导:•把一个星期分成了七天,这七天是怎么来的呢?•可以说是按自然现象来的吧,根据大自然的规律,一天一夜,时间变化一周期,就是一天。
那么一个星期有多少个这样的周期?•一个星期有多少天呢?是不是就是从周一开始数,往后数七个,这样就是下一个周一,那么这七天是一个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七个字,人们就用这七个英文字母来代表一周七天的顺序。
通过这样的逐步引导,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问题并掌握解题方法。
2.2 建立简单的代数模型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面临需要建立代数模型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代数模型:•引入符号化语言:引入一些简单符号,帮助学生建立代数模型;•引导列式:引导学生将问题列式表示,帮助学生建立代数模型;•运用数字、量的概念: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为数字或量,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问题,以便建立代数模型。
例如,在教学下列题目时,“小红身高是小明的2/3,请问小明身高是小红的多少倍?”:•假设小明身高为x,则小红身高为2/3x•根据题意得出小明身高是小红的3/2倍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计算方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讲解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2)巩固练习布置一些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解决实际问题(1)情景创设创设一个实际情景,如计算班级学生的总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学用具:计算器、实物投影仪等。
3. 课件: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课件。
4. 其他资源: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内容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北京版
《解决问题》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连乘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问题,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审题,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连乘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通过分析能准确解答连乘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一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问题,熟悉结构,为学习连乘问题扫请障碍。
1、依照条件提问题、大勇集邮,在集邮本的每一页上插5行邮票,每行插4张,每页一共插多少张?口头列式:4×52、一座楼房,每层有6个教室,每个教室摆33套桌椅,一层一共有多少套桌椅?口头列式:33×6口答:求下列问题必须明白什么条件?求2行写多少个字?(一行写几个字)求3页一共放几张?(一页放几张)3。
再次明确行与列(横成行,竖成列)二、通过“堆放饮料的箱数”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考虑。
解决连乘问题。
谈话:在超市经常会大批量进货,在一家超市进了一批矿泉水,有规律地堆放在一起,我们来帮忙计算一下,这家超市共进矿泉水多少箱?1、看图(出示课件),从图中您明白了什么?(有4层,一行有6箱,一列有5箱)板书:一行有6箱,一列有5箱,有4层2、这道题已知三个条件,请您们想一想在这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有直截了当的联系,能够依照这两个条件先求出什么问题?请同组同学讨论一下。
看谁想的合理有与别人不同、3、学生讨论后回答,按不同解题思路标出问题。
板书:一层有多少箱?一纵列有多少箱? 一纵行有多少箱?在图中指出、4、学生依照自己提出的中间问题完整分析数量关系。
可加上手势帮助理解。
可用分析法或综合法。
5、求“一共有多少箱?”分别有不同的解法、您会列式解答不?请您任选一种解法把分步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写小标题)反馈:解法一:(1)一层有几箱?6×5=30(箱)(2)一共有几箱?30×4=120(箱)解法二:(1)一纵列有几箱?5×4=20(箱)(2)一共有几箱?20×6=120(箱)解法三:(1)一纵行有几箱?6×4=24(箱)(2)一共有几箱?24×5=120(箱)依照各解法完整地口述解答过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0)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10)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3. 小组活动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3)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为通用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简介本文旨在分享解决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优秀的教案设计。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问题解决技巧•教案设计问题解决技巧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打破这种看法。
以下是一些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技巧:•使用游戏和趣味活动将数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给予每位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竞赛和团队合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解决方法,如数学模型。
如何针对学生的需求设计教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针对学生的需求设计教案的技巧:•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目标来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和问题。
•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但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修改和适应。
•将学生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态度纳入教案设计中。
如何增强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增强教学效果的技巧:•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互动课程或在线学习。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增强学习效果。
•提供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例如将学习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一些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技巧:•提供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或课堂参与评分。
•通过作业、测试和考试等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进行和学生面谈,听取他们的反馈和构想。
教案设计教案一: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游戏一:拼数字•游戏二:五子棋教学流程1.导入:与学生谈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
2.游戏一:拼数字。
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将数字卡片拼成表达式。
3.游戏二:五子棋。
学生分组,进行五子棋比赛。
4.结束:与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学习成果。
教案二:数学自主学习小组活动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数学小组活动。
三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总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总复习: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数学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减、乘、除基本运算的复习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2课时)1. 第一课时:加、减运算的复习- 引导学生回顾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加减接力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第二课时:乘、除运算的复习- 引导学生回顾乘、除运算的基本法则,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乘除接力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二阶段:解决问题策略(2课时)1. 第三课时: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包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和检验结果。
- 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2. 第四课时:问题解决的策略- 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如画图、列式、列举、逆向思维等。
- 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各种策略。
第三阶段: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课时)1. 第五课时: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烹饪、时间安排等。
- 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第六课时: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计算面积、体积等。
- 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运算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北京版 (2)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1)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学元素,如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
(2)提出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如计算、求解等。
(3)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教案 北京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教案北京版教学内容:口算、笔算、估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巩固旧知识,达到熟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因数的变化能够引起积的变化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笔算方法。
难点:分析两步应用问题,思路清晰。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笔算、估算乘法。
1.提问:两位数乘10的题怎么计算?(直接在这个两位数的后边添一个0)两个整十数的题怎么计算?(0前边的数相乘,再在这个数的后边添0,因数后有几个0就添几个0。
)计算:6 60 20 40014 140 30 60029×10= 290 20×40= 80045 450 50 100063 630 60 1200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后订正观察两组题有什么特点?(两个因数,一个有变化,一个没变化)一个因数变了,另一个因数没变,引起了谁的变化?(积)2.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要注意些什么?改错估算56×49的积(它的得数至少是个四位数,估算:把49往大看成50,56乘50得2800。
56×49的积小于2800)估算78×50的积(它的积至少是个四位数,估算:把78往大看成80,80乘50得4000。
78×50的积小于4000。
)找一找书中的题错在哪里?独立找后订正,题一:49十位上的4去乘56个位上的6,得数应是24个十, 4应写在十位上,而它写在了个位上。
题二:因数50个位上的0在乘完后没有落下来。
师:做乘法竖式时要细心,一步一步要明确意义,做之前可对题目进行估算,做到心中有数。
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1.估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1)促销每件运动衫售价48元,学校要买19件运动衫,大约要带()元。
要求大约带多少元,也就是求什么?(这19件运动衫大约多少元?)怎么列式?(48×19)算式含义,因为是求大概的数字,所以用什么方法解答?(估算)怎么估算?把谁看成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口述(把19看成20,把48看成50,50×20=10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连乘问题北京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连乘问题北京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教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四章——连乘问题,这是北京版教材的一部分。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到连乘的概念和应用,我将引导他们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连乘的定义和意义,并能够运用连乘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连乘的概念和规律,并通过实际例题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上,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问题情景的图片,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连乘的公式和例题,以便于学生们记忆和复习。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其中一道题目是:如果一个小球从高处落下,每经过一次反弹高度减少一半,如果小球连续反弹3次后停止,请问小球总共落地了多少次?答案是:小球总共落地了4次。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或者与同学讨论,进一步了解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的。
连乘的概念和意义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
连乘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这在日常生活中和数学问题中都非常常见。
例如,如果有一个水果篮子里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这个篮子里所有苹果的总重量就是3乘以200克。
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和练习,我会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和意义。
连乘的规律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连乘中,如果有多个乘数,学生们需要明白乘数的顺序和运算规则。
例如,对于表达式3乘以4乘以5,学生们需要明白先计算3乘以4,然后再将结果乘以5。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1
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实际问题解答思路训练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巩固旧知识,达到熟练。
2.能力目标: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问题数量关系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
难点:用连乘、先除后乘与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
根据条件提问题:1.一台录音机是25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录音机的价钱的2倍,———————?2.一本书有75页,每页有12行,——————————?3.胜利小学一年级有学生126人,平均分成3个班。
—————?4.五年级一班有42人,每6人分一组,——————?5.三年级有男生75人,女生比男生多8人,——————?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1.第一小队有11名少先队员帮助图书馆修补图书,每3人可修补图书12本。
照这样计算,全小队一共可修补多少本图书?读题、理解题意。
(1)“照这样计算”照哪样计算?(照每3人可修补图书12本这样计算)(2)通过“每3人可修补图书12本”可以求出什么?(每人修补多少本)同桌同学互相分析。
2.用小卡车运苹果,每辆装36箱,14辆全部装完。
用大卡车运,8辆车全部装完。
每辆大卡车可以装多少箱?读题,理解题意。
“小卡车每辆装36箱,14辆全部装完”装完的是什么?“用大卡车运,8辆车全部装完”装完的是什么?(1)在这道题中什么是不变的?(苹果的总箱数是不变的)(2)通过什么求出苹果的总箱数?(根据小卡车的辆数和每辆装的箱数)完整分析数量关系?3.一个胶卷售价18元,每台相机售价是每个胶卷的32倍,买一台照相机和一个胶卷共多少元?读题,理解题意。
从问题分析。
解题关键:怎么求出一台照相机多少元?(通过一个胶卷售价18元,每台相机售价是每个胶卷的32倍这两个条件得到,一个胶卷18元是一倍数,每台相机售价是每个胶卷的32倍是倍数,用乘法求出几倍的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1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10)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以北京版为例,主要教授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章的“解决问题”,具体包括等量代换、倍数问题、周长问题以及面积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倍数、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等量代换的原理和方法,倍数、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概念和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等量代换、倍数、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等量代换的原理和方法,倍数、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答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答案:这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等量代换的概念理解得比较到位,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同时,也会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研究更复杂的等量代换问题,探究倍数、周长和面积之间的更多关系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我认为,通过一个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北京版三年级下数学——四解决问题
试一试 这篇稿件最多有多少个字?
我现在3分钟能 输入255个字。
你现在22分钟 就能输入完这 篇稿件。
255÷3×22 =85×22 =1870(个) 答:这篇稿件最多有1870个字。
买24包打印纸要用多少元?
64元 64÷4×24
=16×24 =384(元) 答:买24包打印纸要用384元。
老师买了3本书需要27元,如果买12本同样 的书需要多少元钱?
4×3×12 =12×12 =144(条)
答:3箱一共有144条毛巾。
试一试
4×14×3 =56×3 =168(条)
答:全楼住户每周共会少用168个塑料袋。
说一说下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还有别的 方法吗?
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每层能放 35本书。
35×3×2 =105×2 =210(本)
27 ÷ 3×12 = 9 ×12 = 108(元)
12÷ 3×27 = 4 ×27 = 108(元)
答:如果买12本同样的书需要108元钱。
例4 三(2)班体育课上,做往返跑时,全 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做投篮比赛游戏 时,全班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
每组9人
每组?人
全班人数是不变的,所以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 是同样多的,因此先求出全班人数,再求……
每组9人
每组?人
4组
6组
9× 4 ÷ 6 9×4 =36(人) = 36 ÷ 6 36÷6=6(人) = 6(人) 答:全班平均分成6组,每组6人。
试一试 铺一条下水管道,用甲种铁管铺,需要55 根。如果用乙种铁管铺,需要多少根?
甲种
乙种
55×3 ÷5 = 165 ÷5 = 53(米) 答:如果用乙种铁管铺,需要53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 实际问题 4教案 北京版
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连乘应用题,掌握数量关系,理解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正确解决有关连乘方面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连乘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
教、学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算。
21×10= 50×90= 40×100= 5×1000=10×43= 40×20= 8×200= 60×80=6×2×4 2×4 ×8 4×5×7 2×8×51×5×7 5×2×5 4×5×9 8×5×22. 比较最后两道连乘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二、新授1. 出示例题:(看屏幕,出现饮料图)(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2. 小组讨论: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箱饮料?你的想法是什么?。
3. 全班交流,探讨解决方法:4.学生完整的叙述解题思路。
5.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6.师总结: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
哪一种方法是最适合你的,你就选择哪一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1. 完成书上P15页“试一试”。
每箱有16包毛巾,每包有12条,5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条件和问题?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汇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谁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样?(3)师: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假设先从每箱里拿1包,5箱就拿了12×5=60(条),实际每箱里有16包,就这样拿了16次,所以再用60×16=960(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4)
解决问题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抓住不变量分析并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重点:培养学生抓住不变量“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不变量“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你能从左右分别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再提出问题并口头列式吗?每小时走50千米行了3小时一共行150千米每个练习本2元买了8个练习本一共花了24元师:都选择了8个练习本这个条件,怎么求的问题却不同呢?小结:对了,数量关系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医各一只条件与不同的条件结合,所解答的问题就不同。
三2班昨天在上体育课上遇到了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出示例题:三2班体育课上,做往返跑时,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做投篮球比赛时,全班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学生自由读题,指名读题2.仔细审题,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预设:3个已知,2个问题3.怎么样才能把这些信息清楚、简洁的表示出来呢?指名说说。
学生在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板演汇报:追问:都运用了画图的方法,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1)预设: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
画的是形象图和线段图。
小结:两种图一种形象直观,一种简洁、一看就明白。
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理解题意,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
(2)预设:不正确的线段图。
(总量不一样长情况)追问:通过4组与每组9人你能知道什么?(全班人数)当做完往返跑后,又进行投篮赛时,又重分组,分为6各组了,那组发生变化,什么没有变?应当怎么改?预设:第一个总长度不同。
不能表示出往返跑与投篮的总数是同样多的。
总长度相等这幅图能够表示出分4组、6组的人数是同样多的。
教师板书改正。
问:针对线段图还有不同的画法吗?(3)预设:一图呈现两个组情况。
2017北京版三年下《实际问题》word教案3篇doc
实质问题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稳固复习连乘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理清数目关系,解答问题。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情目标:倡导学生算法多样化,养成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教课要点:理清数目关系,掌握剖析方法。
教课难点:理清数目关系,掌握剖析方法。
主要教法:指导研究。
教具:投影。
教课过程:一、口算练习20×6=50×40=100×6=8× 1000=60×6=90×60=17× 100=49×100=14×10=34×10=60×100=200 × 6=2×5×7= 8×5×7= 4 ×2×9=9 ×2×5=二、指导练习1. 出示 P16 /2 题:每个书架有 3 层,每层有 62 本书, 3 个书架共有多少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谈谈条件和问题。
(2)和同学谈谈你的想法。
(3)全班沟通:你是如何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何列综合算式?(依据学生的表达,进行板书)3×3=9(层)62×3=186(本)62×9=558(本)186×3=558(本)3×3×6262×3×3(4)师指引学生进行总结:用两种不一样的方法都能够解决同一问题,不过先求的算式道理不一样。
2. 出示 P16/ 3 题:(1)学生读题,独立剖析数目关系。
(2)用你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3)指名报告沟通,集体校正。
3.出示 P16/ 4 题:(1)学生自由读题,剖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本练习本,能够如何想?相互谈谈。
师:你用到了哪些条件?节余的条件说明什么?依据学生的表达,逐一进行解说。
① 40×7=280(本)② 25×11+5=280(本)师:用这两种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解决问题 北京版 (4)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北京版 (4)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属于“算术”部分。
在该段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加法”计算,同时也需要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算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尝试。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运用算法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数学课堂用具“手把手计算器”,复习本单元所学习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通过小游戏形式,唤起学生对加减法计算基本概念的思考,对课堂内容做出预期。
2.学习环节1.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决问题”,介绍学习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并且通过所学的加减法进行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独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例如,下午有3节课,每节课45分钟,学校规定学生每天要做1小时的作业,那么小杰下课后要参加哪节课外的活动才能抽出1小时的时间做完作业?3.给学生提供其他的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家在六号楼的4楼,他要想去1号楼的2楼,他应该怎样走才能最快到达?引导学生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得出结论。
3.总结环节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重点突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同时,介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对学生进行应用训练,激发兴趣。
4.课后作业1.练习本单元课堂内容,并通过实际问题中的例子进行运用。
2.思考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的解决,提高了运用算法的基本能力,增加了对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10)一、教学目标1.了解问题所涉及的信息.2.运用已知的信息,解决问题.3.通过合作学习,完善交流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细致观察,仔细分析问题.三、教学难点1.协作学习,互相帮助.2.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学生集体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说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2. 学生自主探究(30分钟)1.请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在每张订书机上有一张购书卡,每张购书卡上有一本书号及购书日期。
如下表所示:订书机号书号购书日期1 J3128 10月1日2 B4189 10月6日3 K6257 10月6日4 B4189 10月6日5 R9365 10月9日6 K6257 10月13日7 E4790 10月15日2.请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请问总共买了多少本书?–有几本书是重复购买的?–书号为 B4189 的书被购买了多少次?–请为每本书编一个编号.3.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运用计算器,纸笔等工具,自主解决问题.3. 合作学习(30分钟)1.让全班学生坐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评选出最优答案.2.请学生准备一个小报告,介绍小组讨论结果.4. 总结(5分钟)1.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提炼出正确答案,并进行归纳总结.2.让学生评价本次课堂合作学习的收获,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找出3个生活中的问题,并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它。
2.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一份报告.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导的教学,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学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交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4)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我们将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故事是这样的: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水果,有苹果、橙子和香蕉。
小明数了一下,发现苹果有10个,橙子有15个,香蕉有8个。
小明想知道这篮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加法和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要学会将问题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将篮子里的水果分成三部分:苹果、橙子和香蕉。
然后,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每一部分的数量,将这三个数加起来,就可以得到篮子水果的总数。
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1. 学会将问题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2. 学会使用加法来计算总数。
在教具和学具准备方面,我准备了一些水果模型的教具,以及一些练习纸和笔,供大家练习使用。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写在上黑板上,然后用加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加法算式。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大家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小红的妈妈买了一篮子水果,有苹果、橙子和香蕉。
苹果有12个,橙子有18个,香蕉有6个。
请问,这篮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我们来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将问题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并使用加法来计算总数。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减法,将加法和减法结合起来,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
这就是我对三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计划。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大家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故事情境的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
通过将问题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例如,我选择了小明妈妈买水果的故事,因为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自然地引出我们即将解决的数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析连乘应用题,掌握数量关系,理解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正确解决有关连乘方面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连乘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21×10= 50×90= 40×100= 5×1000=
10×43= 40×20= 8×200= 60×80=
6×2×4 2×4 ×8 4×5×7 2×8×5
1×5×7 5×2×5 4×5×9 8×5×2
2. 比较最后两道连乘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看屏幕,出现饮料图)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2. 小组讨论: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你的想法是什么?。
3. 全班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4.学生完整的叙述解题思路。
5.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师总结: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
哪一种方法是最适合你的,你就选择哪一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书上P15页“试一试”。
每箱有16包毛巾,每包有12条,5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条件和问题?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汇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谁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样?
(3)师: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假设先从每箱里拿1包,5箱就拿了12×5=60(条),实际每箱里有16包,就这样拿了16次,所以再用60×16=960(条)。
2. 独立完成P16 2、3题。
(1)学生独立读题、分析、解答。
(2)指名汇报。
四、总结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在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