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基(医师)中医学基础理论章节练习(2016-11-16)
中医三基训练习题集
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基础》自测试题【A型题】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阳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阴虚阳亢B.阳虚阴胜C.阳气暴脱D.阴损及阳E.阳损及阴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肾C.肺D.三焦E.脾4.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A.心B.肺C.肝D.肾E.胃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A.扶土抑木B.益火补土C.泻南补北D.培土制水E.佐金平木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B.阴偏盛C.阳偏衰D.阴偏衰E.阴阳两虚7.“胃之关”是指A.脾B.肛门C.幽门D.肾E.贲门8.“太仓”是指A.脾B.大肠C.六腑D.小肠E.胃9.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A.心B.脾胃C.膀胱D.胃E.小肠10.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A.脾阳温煦B.气的固摄C.饮食质量D.脉道约束E.血量充盈1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A.津液B.精髓C.血液D.宗气E.元气1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A.心为阳脏B.心主血脉C.心主神志D.心脉相连E.心志为喜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A.心B.肝C.肺D.肾E.心包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A.气机调畅B.血液运行C.津液代谢D.情志活动E.消化机能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A.先天之精气B.后天之谷气C.宗气D.元气E.卫气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A.如衡B.如雾C.如沤D.如露E.如渎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肾、心、肝、脾B.心、肺、肝、肾C.脾、胃、心、肝D.肺、脾、肾、胃E.肺、脾、心、胃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A.小肠主分清别浊B.大肠主传导糟粕C.膀胱主存泄小便D.小肠主受盛化物E.胃气主通降下行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A.肺与-肾B.肾与肝C.肝与肺D.肺与脾E.脾与心20.“罢极之本”是指A.肾B.肝C.心D.脾E.筋21.人体“气之根”是A.肾B.肺C.肝D.脾E.胃22.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A.营气B.卫气C.胃气D.宗气E.元气23.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A.胃肝心B.肾心肺C.肺肝脾D.脾肾肺E.心脾肺24.下列哪项是气机升降之枢纽A.脾胃B.肝胆C.脾肾D.肝肺E.肾肺25.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A.脾肺肾B.脾肝心C.脾胃肺D.脾胃肾E.脾肾肝26.具有慓悍滑疾特性的气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真气E.中气27.宗气汇聚于A.腹中B.心中C.胸中D.气街E.丹田28.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是A.气不摄血B.津不化气C.气不化津D.气随津脱E.气不摄津29.与津液排泄障碍最相关的脏是A.脾肾B.肺膀胱C.脾肺D.肾膀胱E.肺肾30.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两种力量应是A.推动力与防御力B.防御力与温煦力C.推动力与温煦力D.温煦力与固摄力E.固摄力与推动力31.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A.孙络B.支络C.浮络D.细络E.别络32.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A.十二正经B.十二皮部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奇经八脉33.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A.接肺经交大肠经B.接三焦经交肝经C.接胃经交脾经D.接肝经交肺经E.接肝经交三焦经34.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A.冲脉B.任脉C.阳跷脉D.阴维脉E.胃经35.足厥阴肝经起于A.大趾外侧爪甲端B.大趾爪甲后丛毛处C.大趾赤白肉际D.第二趾甲后E.足小趾端下36.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A.足阳明经B.足厥阴经C.足太阴经D.足少阴经E.足少阳经37.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有A.督任带B.督冲带C.督任冲D.督任跷E.督任维38.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的是A.奇经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孙络39.“内燥”病变,多见于A.肺肾三焦B.肺脾肾C.肺胃大肠D.肝胃大肠E.肺胃三焦40.指出哪一项是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A.易致痈疡B.耗气伤津C.生风D.动血E.易于挟湿41.燥邪最易伤A.心B.小肠C.肌腠D.肺E.胃42.为外感病先导的邪气是A.疫疠B.风邪C.火邪D.湿邪E·寒邪4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B.湿性重浊,留滞机体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44.内寒主要与哪几脏有关A.心肺肾B.心脾肾C.心肝肺D.心肾肝E.心三焦肾45.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A.寒邪B.湿邪C.瘀血D.火邪E.疫疠46.温燥之邪多见于A.冬末春初B.春末夏初C.夏末初秋D.秋末冬初E.夏季47.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A.寒B.暑C.湿D.火E.风48.易损阳气,易袭阴位的邪气是A.湿邪B.寒邪C.风邪D.凉燥E.暑邪49.六淫中可直中少阴为病者是A.燥邪B.暑邪C.湿邪D.火邪E.寒邪50.凉燥发病多见于A.冬秋之季B.夏末秋初C.春夏之交D.秋中夏末E.深秋近冬51.水饮停于肠间,属于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E.水湿52.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A.怒B.忧C.思D.喜E.恐53.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心肝脾B.肺脾肝C.肺脾肾D.心肾脾E.肝脾肺54.“大实有赢状”的病理机制为A.邪气亢盛,正气不足B.实邪结滞,气血不达C.气血不足,运化无力D.正气强盛,邪气有余E.邪实正虚,虚实错杂55.外感热病,高热、咳喘,烦渴,少气懒言,其病理变化属于A.虚中央实B.实中夹虚C.由实转虚D.因虚致实E.实的病变56.阳盛格阴系指下列何种病理A.邪热内盛、复感外寒,内热外寒B.阳热内阻,气机不达,胃浊上逆C.热毒内盛,气随汗泄,阴气不守D.阳热内盛,乘袭阴位,逼阴于外E.热邪深入,阳气被遏,格阴于外57.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A.阳盛格阴B.阳盛则阴病C.阴盛则寒D.阳虚生外寒E.热极生寒58.“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59.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A.阴阳偏衰B.阴阳亡失C.阴阳两虚D.阴损及阳E.阳损及阴60.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A.正虚邪恋B.邪正相持C.正虚邪盛D.正盛邪衰E.邪正相争61.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A.虚中夹实B.实中夹虚C.由实转虚D.因虚致实E.真虚假实62.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A.肝B.心C.肺D.脾E.肾63.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A.阳不生阴B.阳损及阴C.阳不摄阴D.由阳转阴E.重阳必阴64.“阳胜则阴病”是指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6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A.气不摄津B.气不化津C.津停气阻D.气随津脱E.津不化气66.肺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A.肺气虚损B.肺阴不足C.气阴不足D.痰浊阻肺E.宣降失常67.阴阳互损最易发生于A.肾B.肝C.肺D.胃E.心68.与“寒从中生”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69.逆证候性质而治的治法称为A.正治法B.反治法C.从治法D.反佐法E.攻邪法70.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A.虚实夹杂B.真实假虚C.表实里虚D.真虚假实E.表虚里实71.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A.正尚耐攻B.正不耐攻C.邪不甚重D.邪气过盛E.正气强盛72.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C.因时制宜,慎用寒热药物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73.阴盛格阳病变,治当A.阳病治阴B.热因热用C.寒者热之D.阴病治阳E.寒因寒用74.阳盛格阴病变,治当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热者寒之D.寒者热之E.寒因寒用75.“阳中求阴”之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交感76.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A.年龄B.居处C.生活习惯D.性别E.体质【X型题】1.按五行生克规律,针对肺肝脾三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而制定的相关治法有A.佐金平木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E.抑木扶土2.以“比类取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属于土的有A.六腑之胃B.五方之牛C.五志之思D.六腑之胆E.五味之酸3.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哪些方面A.调畅情志B.调节血量C.促进消化D.贮藏血液E.防止出血4.与呼吸运动有关的A.肾B.大肠C.汗孔D.小肠E.肺5.肾主藏精的功能关系到A.生长发育B.血液运行c.女子月经D.筋脉濡养E.髓海充盈6.与肾密切相关的有A.脑B.髓C.胆D.齿E.骨7.下列脏腑组织中,与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是A.肝B.肺C.脾D.肾E.冲脉8.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9.与气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心B.肝C.小肠D.脾E.肺10.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宣发B.温煦C.固摄D.防御E.推动11.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是A.心B.肝C.肺D.脾E.三焦12.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A.命门B.肺C.脾D.胃E.肾13.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气”的哪些作用有关A.推动作用B.营养作用C.温煦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4.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冲脉B.带脉C.任脉D.阴维脉E.督脉15.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A.足阳明经B.足少阴经C.足太阴经D.任脉E.足厥阴经16.十二经脉中,会大椎、入缺盆的经脉是A.手阳明经B.手少阳经C.足阳明经D.手太阳经E.足少阳经17.经脉中上达巅顶的有A.心经B.肝经C.胆经D.膀胱经E.督脉18.湿邪的致病特点包括A.易伤人体下部B.病多缠绵难愈C.易于阻滞气机D.病多反复发作E.易损脾阳19.易耗伤人体津液的有A.燥邪B.过怒C.火邪D.暑邪E.热邪2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易袭阳位B.为阳邪,其性炎上C.善行数变,病位不定D.性干涩,易伤肺卫E.易合邪为病,外感病之首2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A.为阴邪、易伤阳气B.性凝滞致气血不通C.多见疼痛症状D.常致多种热病E.性收引致筋脉拘急2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为阳邪,其性炎上B.性升散,易伤阳气C.性急迫,易生风动血D.发病急,病险急E.火毒相结,易致肿疡23.与痰饮形成相关的是A.肾失气化B.肺失宣降C.脾失健运D.胃失和降E.三焦失于通畅24.“过劳”主要包括A.房劳过度B.久卧少动C.饮食过饱D.劳神太过E.劳力过度2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区性D.相兼性E.转化性26.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骤B.病情较重C.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E.易于流行27.疠气又称A.疫气B.戾气C.异气D.毒气E.乖戾之气28.气逆病变最常见于A.心B.脾C.肺D.肝E.胃29.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A.水停气阻B.气虚津亏C.气随液脱D.津亏血瘀E.津枯血燥30.下列哪些治法属于反治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以通治通D.以补开塞E.反佐31.因人制宜应考虑哪些因素A.体质B.年龄C.性别D.工作环境E.生活习惯【填空题】1.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
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为了保证原题的准确性,下面将列出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相应的答案。
考试共分为三个部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基本理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1. 请简要描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答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以人体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重视阴阳、五行、气血等方面的平衡。
2. 中医学中有哪些重要的诊断方法?答案:重要的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其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3. 中医药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主要有辨证施治和防治为主。
二、中医诊断学1. 请简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即通过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辨别疾病的病机和病因,然后针对具体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 在中医诊断学中,有哪些常用的诊断方法?答案:常用的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3. 中医诊断学中重视辨证,辨证的过程是怎样的?答案: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通过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辨别疾病的病机和病因。
辨证的过程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的综合分析,得出病情辨证的结论。
三、中医基本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案: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内容。
2. 请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动态平衡。
阴阳学说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体内部,阴阳存在于相互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中,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3.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指导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在人体内部运行的脏腑气血的通路,通过刺激和调理经络可以对身体进行疾病的治疗。
以上是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在这次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基本理论,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的应用中医学知识。
中医临床“三基习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_
中医临床“三基习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_2.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___,肝为_____.3.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_,又可反侮______。
4.滋水涵木法又称______法、______法。
5.脾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和______。
6.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_____,脾之液为____。
7.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______,脾主______。
8.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__为髓海,______为气海。
9.“血海”既指:______,又指_______。
10.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1.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肝肾之间的关系称______同源,又称______同源。
13.能行气血,司呼吸的气是______,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
14.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靠气的______作用,其无故流失是因为气的______作用减弱。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气,又称______气。
16.津液的排泄途径,除呼吸、大便外,还有______、_______。
17.“气机失调”中气降太过上升不及者,称______,气的内外出入受阻,称______。
18.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与肢体寒温和活动关系密切的气是______。
19.“血为气之母”具体表现在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20.津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
21.气对津的作用,除气能行津外,还能_______、_______。
22.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终于______经。
23.手太阴肺经起于______,于_____交手阳明大肠经。
24.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______,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的是_______。
25.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经,交_______经。
三基训练中医试题及答案
三基训练中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是:A. 气B. 血C. 津液D. 精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中医理论中“五行”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木B. 火C. 土D. 风答案:D4.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学说的内容?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消长D. 五行相生答案:D5. 中医认为“肾藏精”,这里的“精”指的是:A. 精液B. 精气C. 精神D. 精华答案:B6.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六淫”的内容?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D7.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A. 对症下药B. 辨证论治C. 对症下药和辨证论治D. 以上都不是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八纲”?A. 表B. 里C. 虚D. 热答案:D9.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下列哪项不属于“四气”?A. 寒B. 热C. 温D. 酸答案:D10.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下列哪项不是心的功能?A. 推动血液循环B. 调节情绪C. 影响消化D. 影响呼吸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ABCDE2.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下列哪些功能属于脾的功能?A. 运化水谷B. 运化水液C. 运化气血D. 运化津液答案:ABD3. “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下列哪些属于“六腑”?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 膀胱答案:ABCDE4. 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包括哪些?A. 十二经脉B. 奇经八脉C. 十二经筋D. 十二经别答案:AB5.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治未病”原则?A. 未病先防B. 既病防变C. 病后防复D. 病后防变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因此肝的功能与情绪调节无关。
中医三基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三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三基指的是以下哪三个方面?A.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B. 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C. 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D.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答案:A2.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气血津液D. 病因病机答案:A3. 在中医中,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哪一个?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4. 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问、听D. 望、闻、问、诊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个体化治疗D. 标准化治疗答案:D二、多选题6. 中医三基中的“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A. 中医基础理论B. 中医诊断学C. 中医方剂学D. 中医内科学答案:A, B, C, D7.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A. 草药B. 针灸C. 推拿D. 手术答案:A, B, C8.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基本技能”?A. 脉诊技能B. 草药识别C. 针灸操作D. 病例分析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三基是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基础,不包括西医内容。
答案:正确10.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干预,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和畅、脏腑功能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理念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对生命过程的重视。
12. 描述中医中“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活力,包括呼吸的气、脏腑的功能活动等;“血”是指流动在脉中的红色液体,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是指人体内的一切正常水液,包括体液、分泌物等。
中医医师三基试题及答案
中医医师三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五脏是指以下哪五个器官?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脾、胃、肾D. 心、肝、脾、肺、胆答案:A2.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五个脏器?A. 肝、心、脾、肺、肾B. 肝、心、肺、肾、脾C. 肝、心、肾、肺、脾D. 肝、心、脾、肾、肺答案:A3.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的关系是:A. 相互排斥B. 相互依存C. 相互转化D. 互不影响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E5. 中医治疗原则中的“治未病”是指: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治疗疾病的症状C. 预防疾病的发生D. 治疗疾病的并发症答案:C二、判断题1.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治疗方法。
(对)2.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完全取决于内在的生理平衡。
(错)3. 中医的“八纲辨证”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对)4. 中医治疗疾病时,只注重药物治疗,不注重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错)5. 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和病邪传递的通道。
(对)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答: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描述中医“四诊”中的“望诊”。
答:望诊是中医四诊之一,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状态、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性质。
望诊包括对病人的面色、形态、舌质、舌苔等进行观察,以获取病情信息。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5岁,主诉近一个月来常感胸闷、心悸,伴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夜寐不安,大便溏泄。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1.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征,分析可能的中医病机。
答: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征,可能的中医病机为心脾两虚。
中医三基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三基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A.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B. 主运化,输布水液C. 主疏泄,通调水道D. 主受纳,腐熟水谷答案:A2.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木对应的是()A. 肺B. 肝C. 心D. 肾答案:B3. 中医的“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听、切D. 望、切、问、摸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治疗原则?()A. 辨证论治B. 治未病C. 整体观念D. 个体化治疗答案:A, B, C, D5.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要负责()A. 运化水谷B. 运化水液C. 疏泄情绪D. 调节体温答案:A, B三、填空题6. 中医的“三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焦、中焦、下焦7.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其中________主疏泄。
答案:肝四、简答题8.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以及适当的药物和针灸治疗等手段,增强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9. 描述中医“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辨证。
答案:在中医“八纲辨证”中,“寒热”辨证是指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来判断疾病的性质是属于寒证还是热证。
寒证通常表现为喜欢温暖、四肢冰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等;而热证则表现为喜欢凉爽、四肢温热、面色红赤、小便短赤等。
五、论述题10. 论述中医的“整体观念”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指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不仅仅关注病人的局部病变,而是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考虑病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会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状况,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调整人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基训练中医试题及答案
三基训练中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离不开:A. 气血B. 阴阳C. 五行D. 脏腑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B. 闻C. 问D. 摸答案:D3. 在中医理论中,“肾藏精”主要指的是:A. 肾的生殖功能B. 肾的排泄功能C. 肾的内分泌功能D. 肾的过滤功能答案:A4. 中医中“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水对应的相生元素是:A. 木B. 火C. 土D. 金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A. 治未病B. 辨证论治C. 对症下药D. 一刀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中“气血”的概念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B. 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气能生血D. 血能载气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治未病”原则?A. 早期治疗B. 预防为主C. 调和阴阳D. 增强正气答案:A B C D8.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A. 外邪侵袭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里的“通”主要指的是经络通畅。
()答案:正确10.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病因,然后进行治疗。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的“阴阳学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它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两面,并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判断其阴阳是否失衡,从而确定治疗原则。
例如,阴虚则补阴,阳虚则补阳,阴阳两虚则阴阳双补。
通过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 解释“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意义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认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中医学基础理论(精选试题)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中医学基础理论1、能够说明阴阳之间协调平衡关系的是()A.阴消阳长B.阴长阳消C.阴损及阳D.阳损及阴E.阴平阳秘2、下列脏腑哪项属奇恒之腑()A.心、肺B.肝、肾C.膀胱、三焦D.脑、髓E.大肠、小肠3、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转输至全身,由何脏所主()A.心B.肝C.脾D.肺E.肾4、为全身阳气之本的是()A.心阳B.脾阳C.肾阳D.肝阳E.宗气5、固摄血液,防止其逸出脉外是通过气的哪种作用实现的()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温煦作用D.防御作用E.气化作用6、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功能的脏腑是()A.心B.脾C.肺D.肾E.肝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是()A.中气B.营气C.卫气D.元气E.宗气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易伤阳气B.耗气伤津C.善行数变D.其性重浊E.其性炎上9、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穴位是()A.关元B.中极C.气海D.天枢E.中脘10、督脉生理功能的正确说法是()A.总调一身之阳经B.总调一身之阴经C.总调奇经八脉D.调节人体的睡眠E.为十二经脉之海11、望诊面部呈黑色对诊断下列病证,最有意义的是()A.热证B.寒证、痛证、淤血和痛风C.虚证、湿证D.虚证、脱血E.肾虚、水饮和淤血12、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属()A.浮脉B.沉脉C.数脉D.迟脉E.濡脉13、中医在诊疗疾病中主要注重于()A.症状B.体征C.证候D.主诉E.检验14、虚证的疼痛特点是()A.隐痛B.胀痛C.刺痛D.钻顶痛E.剧烈疼痛15、下列哪项与热证有关()A.胖嫩舌B.裂纹舌C.淡白舌D.白苔E.白腻苔16、表寒证的治疗原则是()A.解表散寒B.温中散寒C.补阳驱寒D.益气散寒E.温补肾阳17、治疗风热犯表证的代表方剂是()A.桑菊饮B.麻杏石甘汤C.麻黄汤D.桂枝汤E.银翘散18、肺气虚咳喘的特点为()A.咳喘气急,呼多吸少B.咳喘气粗,鼻翼扇动C.咳喘骤作,痰黄质稠D.咳喘气短,动则益甚E.咳喘少痰,盗汗咽干19、患者头晕眼花,目干肢麻,视力减退,闭经,面、唇、甲色淡,脉细,证属()A.心血虚B.肝血虚证C.心脾两虚证D.肾阴虚证E.肝阴虚证20、营分热盛可见()A.舌紫暗B.舌紫干C.舌红绛D.舌淡红E.舌淡紫2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A.阴阳对立制约关系正常B.阴阳互根关系正常C.阴阳消长平衡关系正常D.阴阳相互转化关系正常E.阴阳交感相错关系正常22、益火补土法中的“火”是指()A.心火B.命门之火C.脾阳D.肝火E.肺火23、脾病影响及肝属于()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相克24、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神志活动的生理功能的是()A.心B.脑C.肾D.肝E.胆25、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内脏是()A.肺、脾、肾B.肺、脾、心C.肺、脾、肝D.脾、肾、心E.肝、脾、肾26、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脉B.胆C.髓D.女子胞E.三焦27、人体水液代谢与哪一脏腑无关()A.肾B.胆C.膀胱D.肺E.脾28、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指()A.心气B.宗气C.肺气D.营气E.中气29、肺的经脉名称是()A.足太阴B.手阳明C.手太阴D.手厥阴E.手少阴30、在奇经八脉中,具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是()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阳维脉31、所谓”六淫”是指()A.风、寒、暑、湿、燥、火B.六气C.6种不同的气候变化D.6种外感病邪的统称E.6种情感的变化32、面色青的主要形成原因是()A.寒凝B.气虚C.湿阻D.痰滞E.阳虚33、心火上炎多见()A.舌尖红赤B.舌边有斑点C.舌中苔厚腻D.舌根部苔剥E.舌质淡红34、风热袭表所致表热证的脉象是()A.浮紧B.浮数C.浮缓D.洪数E.滑数35、关于寒证辨证要点的错误说法是()A.恶寒畏寒B.溲清便溏C.舌淡苔白D.脉迟或紧E.面红耳赤36、气分证的代表方剂是()A.清营汤B.白虎汤C.麻杏石甘汤D.犀角地黄汤E.桑菊饮37、胃烷灼痛,喜冷,发热口渴,或口臭,牙龈肿痛,齿衄,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新版《中医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医师分册》题库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A型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 D )A.《中藏经》B.《景岳全书》C.《医宗金鉴》D.《黄帝内经》E.《五十二病方》2.《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C )A.吴又可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王孟英3.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D )A.张子和B.李东垣C.朱丹溪D.吴又可E.刘河间4.在病因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E ) A.张仲景B.陶弘景C.巢元方D.孙思邈E.陈无择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D )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E.标本同治6.不属于“证”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的是( A )A.病情轻重B.发病原因C.邪正关系D.病变部位E.病变性质7.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其错误者是( C )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金为木之所胜D.火为土之母E.水为土之所胜8.五脏之中,肝为( E )A.阴中之阴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阳9.根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东方、春天、酸味及青色归属于( D ) A.土B.金C.水D.木E.火10.不属于根据五行相生觌律制定的治法是(E )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益火补土D.金水相生E.泻南补北1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疗原则的确立,其理论依据是五行的( A )A.相生规律B.相克规律C.相乘规律D.相侮规律E.制化规律1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归属于( C )A.木B.火C.土D.金E.水13.具有收敛、沉降、肃杀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归属于( D ) A.木B.火C.土D.金E.水14.“亢则害,承乃制”主要说明了五行间的( E )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15.“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D )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消长C.阴阳的互根D.阴阳的转化E.阴阳的相互制约16.“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 )A.阴虚阳亢B.阳虚阴胜C.阳气暴脱D.阴损及阳E.阳损及阴17.自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属于( E )A.阴制约阳B.阳制约阴C.阴阳转化D.阴消阳长E.阳消阴长18.某些急性热病,持续高热,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危象者,属于( C )A.阴消阳长,B.阳消阴长C.由阳转阴D.由阴转阳E.阴制约阳19.“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遭到破坏所致( B )A.消长平衡B.互根互用C.相互转化D.对立制约E.阴阳交感20.“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D )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交合感应D.互根互用E.消长平衡21.五味中入肾的是( E )A.苦B.酸C.甜D.辛E.咸22.通因通用适用于( D )A.脾虐泄泻B.五更泄泻C.肾虚尿频D.瘀血崩漏E.寒热夹杂23.按五行生克规律确定治法,肝气横逆犯脾者,宜用( B )A.滋水涵木法B.抑木扶土法C.壮水制火法D.培土生金法E.益火补土法24.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称为( B )A.液B.涎C.唾D.津E.口津25.“胃之关”是指( D )A.脾B.飞门C.幽门D.肾E.贲门26.血液运行于脉道中,不逸于脉外,主要与下列何脏的作用有关( B ) A.心肺B.肝脾C.肝肺D.心肝E.心脾27.与膀胱的储尿、排尿功能最相关的是( D )A.肺气肃降B.肝气疏泄C.脾气升清D.肾阳气化E.三焦通利28.“精汁”藏于( E )A.肾B.肝C.心D.精室E.胆29.与肝藏血功能最无关的是( D )A.筋膜运动B.月经来潮C.爪甲枯荣D.毫毛润泽E.目辨五色30.“太仓”是指( E )A.脾B.大肠C三焦D.小肠E.胃31.生理上与气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D )A.脾与肾B.心与肺C.脾与肝D.肝与肺E.肺与肾32.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B )A.心B.脾C.膀胱D.胃E.小肠33.《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是( E )A.胃主受纳B.脾主运化C.大肠传导D.肝主筋E.脾胃纲运34.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C )A.飞门B.户门C.鬼门D.魄门E.吸门35.不是肺的功能所主的是( D )A.清洁呼吸道B.宗气生成C.肌肤润泽D.水液吸收E.嗅觉灵敏36.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B )A.脾阳温煦B.气的固摄C.肝气疏泄D.脉道约束E.血量充盈37.心的外应在( C )A.胸膺B.背部C.虚里D.颈部E.腰部38.寒病出现寒象应该应用的治疗原则是( A )A.寒者热之B.以寒治寒C.寒因寒用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39.不是心的功能所主的是( B )A.血液运行B.血量调节C.血液化生D.味觉正常E.面部华泽40.下列观点何者为错( C )A.脏泻浊于腑B.腑输精于脏C.腑实者泻脏D.脏病多虚E.腑病多实41.肺其充在( E )A.面B.发C.鼻D.汗孔E.皮42.“四末”是指( D )A.四指B.四趾C.面、巅顶、躯干、四肢D.四肢E.气血津液43.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C )A.津液’B.精髓C.血液D.宗气E.原气44.“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C )A.心为阳脏B.心主血脉C.心主神志D.心与脉相连E.心志为喜45.下述内容为肝的生理功能,但应除外( C )A.调畅情志B.促进血行C.主管生殖D.调节血量E.防止出血46.“大实有羸状”病变的治法是( B )A.攻补兼施B.通因通用C.塞因塞用D.先补后攻E.虚者补之47.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 D )A.肾的纳气功能B.肺的宣降功能C.肺的治芾功能D.肺的呼吸功能E.肾的封藏功能48.不属于肺主治节范畴的是( E )A.主持呼吸运动B.调节全身气机C.调理血液运行D.调节津液代谢E.调理冲任二脉49.肝主疏泄,最主要关系到( A )A.气机调畅B.血液运动C.津液代谢D.情志活动E.消化功能50.不属于肝的病理反应的是( B )A.视物不清B.听力减弱C.胸胁胀痛D.急躁易怒E.手足震颤51.“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是指肝( D ) A.维持气血运行B.化生血液C.统摄血液D.储藏血液,调节血量E.推动血行52.天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C )A.女子月经来潮B.男子产生精子C.性功能的成熟D.机体生长发育E.元气发挥作用53.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D )A.先天之精气B.后天之谷气C.宗气D.元气E.卫气54.与肾藏精的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 E )A.语言流利B目睛明亮C.嗅觉灵敏D.筋肉健壮E.发黑荣润55.患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多是因为( C )A.肺不主气B.心不主血C.肾不纳气D.肝失疏泄E.脾失健运5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C )A.如衡B如雾C.如沤D.如羽E.如渎57.下列奇恒之腑中,有表里配合关系的是( E )A.脑B.髓C.骨D.脉E.胆58.与女子胞的生理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 )A.肾、心、肝、脾B.心、肺、脾、肾C.脾、胃、心、肝D.肺、脾、肾、胃E.肺、脾、心、胃59.下列脏腑表里关系中,错误的是( B )A.心与小肠B.肺与三焦C.肝与胆D.肾与膀胱E.脾与胃60.气门又称为( D )A.户门B.贲门C.吸门D.鬼门E.魄门61.与脾的功能关系最小的是( D )A.口味正常B.嘴唇红润C.四肢有力D.温养皮肤E.脏位恒定62.与肝主疏泄功能最无关的是( E )A.调畅气机B.脾胃升降C.情志活动D.血液运行E.运动自如63.“女子以肝为先天”是指( C )A.肝主藏血,血液源于先天B.肝司疏泄,促进消化吸收C.肝为血海,调理冲任二脉D.肝喜条达,关系情志调畅E.女子先天多肝血不足64.最易导致肾气不固的情志因素是( B )A.晾B.恐C.喜D.怒E.思65.肾为封藏之本是指( C )A.肾气与冬气相应B.肾无实而不可泻C.肾精、命火宜潜藏D.肾为胃关、司二便E.肾主纳气归于肾66.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根据是( A )A.小肠主分清别浊B.大肠主传导糟粕C.膀胱主存泄小便D.小肠主受盛化物.E.胃气主通降下行67.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C )A.肺与肾B.肾与肝C.肝与肺D.肺与脾E.脾与肝68.“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说明了脾胃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D )A.以膜相连B.纳运协调C.升降相因D.燥湿相济E.经脉络属69.“精明”是指( E )A.脑B.心神C.耳D.肾E.目70.与肺的生理功能最有关的是( B )A.肌肉丰满B.嗅觉灵敏C.思维敏捷D.筋骨健强E.发黑润泽71.“罢极之本”是指( B )A,肾B.肝C.心D.脾E.肺72.诸风掉眩,皆属于( A )A.肝B.心C.脾D.肺E.肾73.“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肾( D )A.主水液气化B.为五脏根本C.司膀胱开阖D.纳气以助肺E.肾精化肾气74.智力减退,动作迟钝,腰膝酸软,主要见于( A )A.肾精亏损,髓海失养B.心血不足,血不养神C.肝阴亏虚,筋脉失充D.脾气虚衰,运化无力E.肺气虚损,宗气不足75.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是( A )A.藏精气而不泻B.传化物而不藏C.实体性器官D.管腔状器官E.实而不满76.“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D )A.先天禀赋的强弱B.元气充沛C.肾阴肾阳平衡协调D.肾中精气充盛E.后天之精充养77.自汗、多尿、出血、滑精等,可见于气的哪种功能失常( E ) A.防御B.推动C.温煦D.气化E.固摄78.不与气的固摄作用相关的是( E )A.防止血液逸出B.防止精液外泄C.维持内脏位置恒定D.防止津液流失E.控制体温79.血液的生成转化运行与下列气的哪项功能无关( B ) A.推动B.防御C.气化D.固摄E.温煦80.下列哪项不是卫气的功能( E )A.防御外邪B.温养肌肤C.关系睡眠D.调节汗液E.感觉运动81.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的感应和传递,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D )A.推动B.防御C.气化D.中介E.温煦82.“上气海”是指( E )A.息道B.肺C.丹田D.喉咙E.膻中83.气的生成与哪一脏腑无直接关系( C )A.肺B.脾C.肝D.肾E.胃84.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气是( D )A.元气B.真氕C.营气D.卫气E.宗气85.不属于先天之气的是( E )A.原气B.肾气C.元气D.真气E.营气86.元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D )A.卫护肌表B.驱邪外出C.调节体温D.激发脏腑E.化生血液87.脾胃之气又称( B )A.宗气B.中气C.营气D.卫气E.元气88.对气与津液关系的理解,下列哪项内容欠妥( B )A.气载于津B.津随气脱C.气能生津D.水停气阻E.津摄于气89.与血的生成无关的是( E )A.津液B.营气C.精D.水谷精微E.卫气90.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中,以哪一组脏腑最为重要( C )A.心肝B.肺脾C.脾胃D.肝肾E.心肺91.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是由于( D )A.气不摄血B.津不化气C.气不化津D.气随津脱E.气不摄津92.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需依靠气的哪些功能的配合( E )A.推动与中介B.温煦与防御C.防御与气化D.气化与固摄E.固摄与推动93.气的固摄力不足,最易导致血液循环的何种病变( D )A.血滞B.血瘀C.血肿D.出血E.血寒94.与津液生成无关的脏腑是( E )A.胃B.脾C.小肠D.大肠E.肺95.与津液排泄障碍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E )A.脾肾B.肺膀胱C.脾肺D.肾膀胱E.肺肾96.气的外出运动不及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为( C )A.气逆B.气陷C.气闭D.气滞E.气脱97.“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 C )A.吐下伤津,津不化气B.吐下太过,气陷不升C.大吐大泻,气随津脱而耗损D.吐下损伤脾胃,生化无源E.津伤则气化不利98.不属于津液功能的是( C )A.滋润濡养B.排泄废物C.疏通水道D,参与血液生成E.调节阴阳平衡99.与津液排泄障碍最不相关的脏腑是( A )A.脾胃B.肺大肠C.肺三焦D.大肠肾E.膀胱肾100.津液排泄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B )A.汗B.尿C.粪D.呼气E.以上均非101.下列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最易导致津液代谢失常( D )A.肺脾胃B.脾肺肾大肠C.肝脾胃D.肺脾肾三焦E.脾肺大肠102.主宰整个水液代谢的是( D )A.肺主宣降B.脾主运化C.肝主疏泄D.肾之气化E.膀胱排泄103.与血液生成运行关系最密切的物质是( B )A.元气B.营气C.精气D.宗气E.谷气104.能充养脑髓和滑利关节的是( B )A.津B.液C.精D.气E.血105.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C )A.气能摄血B.、气能行血C.血能载气D.气能生血E.气为血帅106.与内脏下垂最相关的是( C )A.肺气肃降B.肝气疏泄C.脾不升清D.肾阳气化E.三焦通利107.与津液生化关系密切的脏是( C )A.心B.肝C.脾D.肺E.肾108.不属于气与血在病理上的关系的是( D )A.气滞血瘀B.血虚气虚C.气随血脱D.血虚气滞E.气虚血虚109.下列哪项不是津液的生理功能( D )A.润泽肌肤B.滑利关节C.组成血液D.通利三焦E.充养脑髓110.与血的营养作用关系不甚密切的是( D )A.皮毛润泽有华B.面色红润有泽C.感觉、运动灵敏自如D.膀胱开合有度E.肌肉丰润壮实111.与血液的正常运行关系不大的是( B )A.心气的推动B.肾藏精C.肺朝百脉D.脾的统血E.肝的疏泄112.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需条件的是( D )A.心气充沛B.血液充盈C.脉道通杨D.三焦通利E.肺功能正常113.下列所论不妥的是( E )A.气虚则血少B.气旺则血充C.血虚则气少D.血足则气旺E.气不运则血不存114.与气能摄血最相关的脏是( C )A.心B.肝C.脾D.肺E.肾115.临床上气的异常导致血的失常时,下述哪一项不妥( C )A.血虚B.血脱C.血燥D.血瘀E.出血116.与气虚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C )A.心与肺B.心与脾C.肺与脾D.肺与肝E.肝与脾117.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 B )A.冲脉B.任脉C.阳跷脉D.阴维脉E.足少阳胆经118.奇经八脉中,带脉环腰一周,约束( D )A.上行诸脉B.下行诸脉C.任督二脉D.纵行诸脉E.足三阴经119.十二皮部系指( C )A.十二经脉之浮络B.十二经脉在皮肤之别络C.十二经脉及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D.十二经脉与经筋的体表集合处E.十二经脉腧穴的总称120.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能( D )A.抗御外邪侵犯B.调节功能平衡C.沟通内外,抗邪外出D.传递病邪,反映病变E.载药归经121.下列说法何者为错( E )A.别络是络脉较大的分支B.浮络是浮行于浅表的分支C.孙络是络脉最细小的分支D.皮部是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E.经筋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122.足阳明胃经与它经相交,是在( C )A.示指端交手阳明大肠经B.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C.足大趾端交足太阴脾经D.足小趾端交足少阴肾经E.足大趾端交足厥阴肝经123.手阳明大肠经( A )A.接脯经交胃经B.接肝经交胆经C.接心经交小肠经D.接三焦经交肾经E.接胃经交脾经124.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其中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 D )A.足太阳经B.足厥阴经C.足太阴经D.足少阴经E.足少阳经125.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概括为( D )A.升降出入B.出入往复C.出入注泄D.离合出入E.开合枢126.下列四肢经脉分布的一般规律中,何者为错( D )A.上肢内侧:太阴在前‘B.上肢外侧:阳明在前C.下肢外侧:阳明在前D.内踝上八寸以上:厥阴在前E.内踝上八寸以下:厥阴在前127.下列有表里关系的是( B )A.手太阴与手太阳B.足厥阴与足少阳C.阳维与阴维D.任脉与督脉E.阳跷与阴跷128.有分支达于示指末端的经脉是( E )A.心经B.心包经C.小肠经D.大肠经E.肺经129.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 D )A.肾经B.心包经C.肝经D.脾经E.心经130.具有濡润滋养眼目,主司眼睑开合作用的经脉是( A )A.跷脉B.维脉C.肝经D.脾经E.冲脉131.手足少阳经交接的部位是( D )A.示指端B.无名指端C.目内眦D.目外眦E.鼻翼旁132.十二经脉的别络均自何处分出( E )A.胸背部B.头面部C.四肢末端D.肘膝以上E.肘膝以下133.十二经脉流注,始于手太阴,依次传至足厥阴后,再传至( D ) A.胆经B.膀胱经C.脾经D.肺经E.三焦经134.能通过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部位而能补正经之不足的是( B )A.奇经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孙络135.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C )A.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冲脉B.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足阻明C.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D.冲脉、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36.手足太阳经交接的部位在( B )A.示指端B.目内眦C.目外眦D.鼻翼旁E.小指端137.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交接的部位在( B )A.四肢末端B.头面C.躯干D.胸腹E.大椎138.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交接于( A )A.四肢末端B.头面C.背部D.胸腹E.趾端139.以下何脏经脉有两支别络( C )A.心B.肝C.脾D.肺E.肾140.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B )A.易致痈疡B.耗气伤津C.生风D.动血E.易于夹湿141.暑邪伤人可见口渴喜饮、气短乏力症状,这是因为(A )A.暑性升散,耗气伤津B.暑为阳邪,其性炎热C.暑邪夹湿,湿困脾阳D.暑邪伤脾,食欲不振E.暑性炎热,心神被扰142.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C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B.湿性重浊,留滞体内C.湿性黏滞,不易祛除D.湿为阴邪,损伤阳气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143.内寒主要与哪组脏有关( B )A.心肺肾B.心脾肾C.心肝肺D.心肾肝E.脾片市≯子144.寒邪中里,伤及内脏阳气者,称为( B )A.伤寒B.中寒C.内寒D.虚寒E.寒从中生145.中医学认识致病因素的主要方法是( B )A.分析气候变化B.辨证求因C.了解地理特点I).掌握情志变化E.认识体质特点146.不属于火邪致病的特点是( E )A.易于动血B.易于耗气C.易于生风D.易伤阴津E.易于伤肺147.最易伤肺的外邪是( E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148.最易导致疼痛的病邪是( A )A.寒邪B.湿邪C.瘀血D.火邪E.疫疠149.湿邪为病,多见于( D )A.春夏之交B.冬末春初C。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中医基础理论)
6.何谓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所以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
肺气的肃降运动,能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 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21.如何理解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不定期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的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习题集答案
中医学基础自测试题答案【A型题】1.B2.A3.B4.C5.B6.C7.D8.E9.B10.B11.C12.C13.A14.A15.D16.C17.A18.A19.C20.B21.A22.E23.D24.A25.C26.A27.C29.E30.E31.A32.D33.B34.B35.B36.D37.C38.C39.C40.B41.D42.B43.C44.B45.A46.C47.E48.A49.E50.E51.A52.B53.C54.B55.B56.E57.A58.B59.C60.A61.A62.A63.C64.B65.D66.E67.A68.E69.A70.D71.A72.C73.B74.E75.B76.B【X型题】1.ACE2.ABC3.BDE4.ABCE5.ACE6.ABDE7.ACDE8.AC9.DE10.BCDE11.BCDE12.BCDE13.ACDE14.ACE15.ABCDE16.ABCDE17.B DE18.ABCDE19.ACDE20.ACE21.ABCE22.ACE23.ABCE24.ADE25.ABCDE26.ABCDE27.ABCDE28.CDE29.ABCDE30.ABCD31.ABCE 【填空题参考答案】1.前半夜;下午2.阴中至阴;阴中之阳3.肺金;肾水4.滋肾养肝;乙癸同源5.主升;喜燥恶湿6.汗;涎7.脉;肌肉8.脑;胸中9.肝;冲脉10.精血互生;藏泄互用11.先后天关系;水液代谢12.肝肾;精血(乙癸) 13.宗气;营气14.推动;固摄15.元;原16.排汗;排尿17.气陷;气闭18.营气;宗气19.血能化气;血能载气20.津能生气;津能载气21.生津;摄津22.手太阴肺;足厥阴肝23.中焦;食指桡侧端24.冲脉;冲脉25.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经26.胸中;手厥阴心包经27.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28.足太阴脾;足少阴肾29.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30.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31.湿邪;湿邪32.寒性凝滞:寒性收引33.肺;津液34.气;津液35.湿;寒36.脾;缠绵37.心:心38.风邪;风39.溢饮:悬饮40.肝肺;胃41.气虚;脾气亏虚42.脾肾;肾43.肝肾;肾44.逆治;证候性质45.从治;假象46.反治;因时制宜47.热因热用;阴盛格阳【是非题判断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中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即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从而维持和促进事物的相对平衡和发展变化。
中医三基试题及答案
中医三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中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由______组成的。
A. 阳寿B. 阳气C. 阴寿D. 阴气答案:B2. 中医三大基本理论是气、血、津液,其中津液指的是______。
A. 空气云雾B. 清水体液C. 血液D. 痰涎答案:B3. 中医四诊中,望诊主要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病情。
A. 脉象B. 舌苔C. 面色D. 火候答案:C4. 中医辨证中,寒热与四时的关系是指______。
A. 春天寒,夏天热B. 夏季寒,冬季热C. 冬季寒,夏季热D. 春天热,冬天寒答案:C5. 中医的“四气切脉”中,“四气”指的是______。
A. 寒热虚实B. 脉搏快慢C. 人体寒热感D. 气候变化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认为肺主气机,牵动水液代谢。
答案:正确2. 中医阴阳理论是指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单一的绝对阴或绝对阳。
答案:正确3. 中医强调“因”、““果”之间的联系,认为病变具有发展的规律性。
答案:正确4. 中医辨证施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症候群的辨治。
答案:正确5. 中医的“心脏主治血脉”的理论意味着心脏只负责血液的运输,与情感无关。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简要描述。
答案: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步骤包括四诊合参和治疗原则制定。
四诊合参是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治疗原则制定是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施治的总体原则、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方法的具体操作。
2. 请简要解释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
答案: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是指人体内阴阳两个相对而言的方面需要保持平衡状态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阴阳互为对立又相互依存,正常健康状态下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失去平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来调节阴阳失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三基(医师):中医三基(医师)题库真题及答案
中医三基(医师):中医三基(医师)题库真题及答案1、名词解释阴盛则寒正确答案:指阴寒过盛,简称“阴盛”。
其病理特点主要是阴寒过盛,阳气未衰,水湿增多,表现以恶寒,蜷缩,四肢厥冷,大便稀泻,小便清长为特征的“实寒”病变。
(江南博哥)2、单选“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B.阴偏盛C.阳偏衰D.阴偏衰E.阴阳两虚正确答案:C3、名词解释七冲门正确答案:“七冲门”见于《难经[II马十四难》,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处要冲、关隘。
即“飞门”为口唇,“户门”为齿,“吸门”为会厌,“贲门”为胃上口,“幽门”为胃下口,“阑门”为大小肠连接处,“魄门”为肛门。
4、单选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A.接肺经交大肠经B.接三焦经交肝经C.接胃经交脾经D.接肝经交肺经E.接肝经交三焦经正确答案:B5、判断题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水谷精气。
正确答案:错6、单选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A.扶土抑木B.益火补土C.泻南补北D.培土制水E.佐金平木正确答案:B7、单选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A.虚实夹杂B.真实假虚C.表实里虚D.真虚假实E.表虚里实正确答案:D8、填空题足阳明胃经接经,交_______________ 经。
正确答案: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经9、填空题脾的生理特性包括和o正确答案:主升;喜燥恶湿10、多选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易袭阳位B.为阳邪,其性炎上C.善行数变,病位不定D.性干涩,易伤肺卫E.易合邪为病,外感病之首正确答案:A,C,E11、名词解释阴病治阳正确答案:即补阳是指阳气虚衰不能制阴而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即阴病),治疗上当温补阳气(即治阳),以制阴寒的一种治法。
亦即王冰所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12、判断题津液耗损可以导致血瘀病变。
正确答案:对13、判断题《内经》所谓“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就是指治病用药要因时制宜。
正确答案:对14、名词解释阳盛则热正确答案:指邪热亢盛,简称“阳盛”。
(完整版)中医临床“三基”题目汇总
基础篇《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侯论》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A.先秦秦汉B.两晋隋唐C.宋金元D.明清E.近代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丹溪E.陈无择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消长平衡E.阴阳互相转化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消长平衡E.阴阳互相转化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A.喜B.思C.悲D.恐E.惊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火与土E.火与水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乘B.五行相侮C.五行相生D.五行相克E.同气相求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A.水B.木C.土D.金E.火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生B.克C.乘D.侮E.子病及母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A.母病及子B.木火刑金C.水来乘火D.火来侮水E.子病及母22、属于阳的味是()A.酸、苦、咸B.辛、苦、咸C.辛、甘、淡D.甘、淡、涩E.甘、苦、淡23、五色中属于木的是( )A.青B.赤C.黑D.白E.黄24、以下治法中,哪个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的( )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佐金平木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2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化气E.津能载气26、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 ( )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脉27、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生成没有直接的关系( )A.脾B.胃C.小肠D.大肠E.肝28、下列哪一项是根于肾的气(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29、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部分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气化作用30、脾虚可致下列哪一项血行异常 ( )A.血行迟缓B.血瘀C.血行加速D.出血E.血脱31、气随汗脱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化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气能行津32、唾与何脏关系最密切( )A.心B.肝C.肺D.肾E.脾33、有“主津”作用的是( )A.脾B.胃C.大肠D.小肠E.三焦34、“以升为健”的脏是( )A.肺B.肾C.脾D.小肠E.肝35、心在液为 ( )A.唾B.涎C.泪D.涕E.汗36、“气之根”是指下列哪一脏 ( )A.肾B.心C.肝D.肺E.脾37、具有恶湿特点的脏腑是 ( )A.肝B.脾C.心D.肺E.肾38、以下哪一项不属心血不足的症状 ( )A.失眠B.健忘C.面色淡白无华D.烦躁不安E.多梦39、“决渎之官”是指 ( )A.肾B.肺C.脾D.三焦E.膀胱40、“中正之官”是指()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41、与齿的病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胃气的盛衰B.脾气的强弱C.肾精的盈亏D.肝血的多少E.以上都不是42、称为“真阳”的是 ( )A.心阳B.肾阳C.肝阳D.肺阳E.脾阳43、能使肺的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的脏是 ( )A.心B.大肠C.肝D.脾E.肾44、小儿发育迟缓,骨骼不坚的主要病机是 ( )A.肾阴不足B.肝阴不足C.肾精亏虚D.脾气虚弱E.肝血不足45、脾与肾主要是什么关系( )A.阴阳相互制约B.精血相互化生C.阴阳升降平衡D.先天、后天相互资助促进E.协调呼吸运动46、“乙癸同源”可归属于( )A.心脾关系B.肺脾关系C.肺肾关系D.肾肝关系E.心肾关系47、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 (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肝主升,肺主降C.脾主升,胃主降D.心火下降,肾水上承E.脾之主升,肺之主降48、“水火既济”是属( )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49、肾开窍于 ( )A.目B.舌C.口D.二阴E.鼻50、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解剖形态的差异B.分布部位的不同C.功能特点的不同D.经脉阴阳属性的不同E.病理表现的不同51、“髓海”是指 ( )A.目B.骨C.脑D.肾E.头52、以下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A.脑B.筋C.髓D.骨E.女子胞53、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B.肝与肾C.肺与肾D.肝与脾E.脾与心54、被称为“血海”的是( )A.肝B.脾胃C.肺D.肾E.心55、泌别清浊是下列哪一脏腑的功能 ( )A. 胃B.肝C.脾D.小肠E.膀胱56、阴阳互损最易发生在哪一脏( )A.心B.肝C.脾D.肺E.肾57、“筋之余”是指()A.发B.毛C.爪D.唇E.面58、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肺B.心与肾C.心与脾D.心与肝E.肺与脾59、下列不属于督脉循行部位的是哪一项( )A.胞中B.脊柱C.季肋D.脑E.肾60、十二经脉中,手足同名阳经交接于( )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背部61、下列哪一项是膀胱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 ( )A.外侧前缘B.内侧前缘C.外侧中线D.内侧中线E.外侧后缘62、“过阴器”的经脉是 ( )A.足少阴经B.足太阳经C.足太阴经D.足少阳经E.足厥阴经63、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A.督脉B.任脉C.冲脉D.阴跷脉E.阴维脉64、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65、头痛位于两侧者,多关乎哪一经 ( )A.阳明经B.少阳经C.太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66、主胞胎的奇经是 ( )A.冲脉B.带脉C.督脉D.阴维脉中E.任脉67、下列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 )A.阴维与阳维B.厥阴与太阳C.阴跷与阳跷D.太阴与少阳E.太阴与阳明68、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 )A.寒邪B.暑邪C.湿邪D.瘀血E.寒邪69、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 ( )A.喜B.恐C.悲D.惊E.怒70、与病邪“从化”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A.病变部位B.体质差异C.治疗不当D.病邪性质E.邪正盛衰71、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多由下列何种病因病机所致 ( )A.寒湿入侵B.湿热下注C.肾气不固D.阴虚火旺E.膀胱失约72、燥邪最易侵犯( )A.肝B.肾C.肺D.脾E.心73、大怒对气机的主要影响是( )A.气缓B.气消C.气上D.气乱E.气结74、阳虚与哪种物质的衰少关系最为密切 ( )A.精B.血C.津D.液E.气75、可使人体“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的情志活动是( )A.悲B.喜C.恐D.思E.惊76、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 )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动风77、外邪中最易导致动摇症状的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 燥邪78、劳神过度容易损伤哪两脏( )A.心肺B.心肝C.心肾D.心脾E.肝脾79、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 ( )A.正气强弱B.邪气盛衰C.邪侵部位D.体质因素E.正邪斗争胜负80、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 )A.暑邪、风邪B.暑邪、寒邪C.暑邪、热邪D.燥邪、热邪E.风邪、燥邪81、风邪易袭阳位,故下列哪一症状一般不会出现 ( )A.鼻塞B.头痛C.咽痒D.下肢浮肿E.咳嗽82、牙龈肿痛红赤,口臭,多属于 ( )A.心火上炎B.肺热壅盛C.肝火上炎D.胃火上冲E.胆经郁热83、致病后易引起病程缠绵的外邪是( )A.火邪B.风邪C.寒邪D.湿邪E.暑邪84、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A.胀痛B.窜通C.灼痛D.刺痛E.重痛85、疠气最突出的致病特点是()A.病情重,预后差B.高热持续不退C.易伤津耗气D.扰动心神E.传染性强86、七情损伤,首先损伤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87、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的发病类型是()A.感邪即发B.徐发C.继发D.合病E.并病88、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 )A.邪正盛衰B.气血失常C.阴阳失调D.津液代谢失常E.以上皆非8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气机失调 ( )A.气滞B.气逆C.气虚D.气脱E.气闭90、阴盛格阳属于 ( )A.实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寒热错杂91、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邪正盛衰变化是( )A.邪正相持B.正虚邪恋C.邪盛正衰D.邪去正虚E.正盛邪退92、形成虚证的病机是 ( )A.邪盛正衰B.邪盛正未衰C.正虚邪未盛D.邪去正衰E.正胜邪退93、“大实有羸状”其疾病本质属 ( )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94、“至虚有盛侯”,其疾病的表现是 ( )A.虚象为真,实象为假B.虚象为假,实象为真C.虚象、实象皆为真相D.虚象、实象皆为假象E.虚象与实象夹杂出现95、下列哪一项是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 ( )A.虚寒证B.实寒证C.虚实错杂证D.寒热错杂证E.阳虚证96、阳偏衰,一般以哪些脏为主()A.脾肾B.心肾C.肺肾D.肝肾E.肺脾97、寒因寒用,适用于下列哪一病证 ( )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98、邪实致病有通泄症状,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治法( )A.实则泻之B.攻补兼施C.通因通用D.以补开塞E.泻下攻里99、属于从治的是()A.治热以寒B.寒者热之C.阳病治阴D.用热远热E.以通治通100、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扶正祛邪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人制宜E.未病先防中医诊断学1.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精神不振,是()A.得神B.少神C.失神D.假神E.神乱2.体胖食少,多属()A.形气有余B.形盛气虚C.阴阳俱盛D.阴阳俱虚E.中焦有火3.小儿囟门高突,多见于()A.实热证B.吐泻伤津C.气血不足D.肾精不足E.脾胃虚弱4.头发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A.精血不足B.血虚受风C.血热化燥D.劳神伤血E.疳积5.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多因()A.外感温毒之邪B.阳明热毒上攻C.外感风邪D.血行瘀阻E.肝郁气滞6.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梦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专项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2005、桂枝加葛根汤的煎服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啜热粥B、温覆取汗C、如桂枝汤将息D、如桂枝汤禁忌E、E、先煮麻黄,去上沫【正确答案】:A解析:12.187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将会发生()A、药物作用增强B、药物代谢加快C、暂时失去药理活性D、药物排泄加快E、E、药物转运加快【正确答案】:C解析:13.1974、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应用药物使其变为-80mV,即细胞发生了()A、除极化B、复极化C、反极化D、超极化E、E、极化【正确答案】:D解析:14.1525、患者,女,24岁。
4个月前人流术后,近3个月经量明显增多,色鲜红,质黏稠,伴口渴,乏力气短,心悸少寐,便结,舌红,脉细滑数。
治以()A、补气摄血,固冲止血B、益气养阴,凉血止血C、清热解毒,凉血止血D、清热凉血,化瘀止血E、E、凉血清热,化瘀止血【正确答案】:B解析:15.2057、患者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选下列何方治疗最佳()A、四君子汤B、参麦散C、玉屏风散D、补中益气汤E、E、归脾汤【正确答案】:B解析:16.1779、症见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胸脘痞闷,纳少泛呕,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缓。
可选用( )A、理中汤B、平胃散C、五苓散D、胃苓汤E、E、藿香正气散【正确答案】:E解析:17.1582、烧伤的病因是()A、火热毒邪B、湿邪C、毒邪D、燥邪E、E、风邪【正确答案】:A解析:18.2226、前额及眉棱骨痛属于()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少阴经E、E、厥阴经【正确答案】:B解析:19.1655、首选砭镰法的疾病为( )A、痈B、下肢丹毒C、无头疖D、有头疽E、E、附骨疽【正确答案】:B解析:110.1528、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寒凝血瘀,冲任不畅B、气虚统摄无权C、水亏火旺,热扰冲任D、痰阻经脉,血行不畅E、E、气血失于调节,血海蓄溢失常【正确答案】:E解析:111.190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良性肿瘤()A、生长缓慢B、不发生转移C、异型性小、核分裂少见D、多呈浸润性生长E、E、术后不复发【正确答案】:D解析:112.2236、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属()A、现在症B、现病史C、主诉D、生活史E、E、既往史【正确答案】:C解析:113.1844、麻黄碱的特点是()A、不易产生快速耐受性B、性质不稳定,口服无效C、性质稳定,口服有效D、具中枢抑制作用E、E、作用快、强【正确答案】:C解析:114.1556、妊娠足月,胎位下移,腰腹阵痛,有便意或“见红”者,是()A、临产B、试胎C、弄胎D、分娩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解析:115.2046、症见遗精滑泻,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医院三基试题及答案中医
医院三基试题及答案中医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哪两种气共同维持的?A. 阴气和阳气B. 精气和神气C. 元气和宗气D. 卫气和营气答案:A2. 中医中“五行”理论中的“木”对应的脏腑是什么?A. 心B. 肺C. 肝D. 肾答案:C3.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思”情绪关系最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4. 中医中“四诊”包括哪些内容?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切、摸D. 望、问、切、摸答案:A5. 中医中的“八纲辨证”是指哪八纲?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虚、实、寒、热、干、湿、风、暑C. 阴、阳、虚、实、寒、热、风、湿D. 表、里、虚、实、寒、热、风、暑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医认为,人体的“三宝”是指____、____和____。
答案:精、气、神7.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四诊”方法不包括____。
答案:摸8. 中医中的“五行”理论中,“火”对应的脏腑是____。
答案:心9. 中医理论中,肝主____,心主____,脾主____,肺主____,肾主____。
答案:疏泄、神明、运化、呼吸、藏精10. 中医中“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重于治疗。
12. 请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调和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摄、动静结合等。
这些原则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保持身心平衡,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以及适度运动。
医院中医医学三基医技临床考试练习题答案
医院中医医学三基医技临床考试练习题答案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A.肾素B.肝素C.促红细胞生成素D.促胰液素E.维生素D32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3 .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答案在文末A.血液黏滞性B.红细胞数C.血管长度D.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E.大动脉弹性4 .切断家兔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呼吸A.变深变快B.变浅变快C.变深变慢D.变浅变慢E.无变化5 .溶骨性骨转移瘤好发于A.脊椎B.胫骨C.跟骨D尺骨E.骨干6 .下列哪一种良性瘤可呈浸润性生长答案在文末A.平滑肌瘤B脂肪瘤C.乳头状囊腺瘤D.畸胎瘤E.毛细血管瘤7 .与血液凝固过程密切相关的成分是A.白蛋白8 .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血管紧张素E.肾素8 .二尖瓣狭窄不会引起A.右心房增大B.右心室增大C.左心房增大D.左心室增大E.肺动脉高压9 .下列不属于全身性调节的是答案在文末A.血管紧张素B.血管升压素C.组织胺D.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10,下列哪项是儿童骨折的特点A.粉碎性骨折B.嵌顿性骨折C.青枝骨折和髓离骨折D.病理性骨折E.斜形骨折11 .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A.皮质醇B.醛固酮C.性激素D.肾上腺素E.盐皮质激素12 .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胰岛素E.醛固酮13 .房室瓣开放见于()。
答案在文末A.等容收缩期末B.心室收缩期初C.等容舒张期初D.等容收缩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14 .两侧骼噎的最高点连线,约平第几腰椎棘突A.1B.2C.3D.4E.515 .血液流入体腔内称A.出血B.血肿C.外出血D积血E.渗出性出血16 .合成抗利尿激素的主要是答案在文末A.脑垂体B.神经垂体C.下丘脑视上核D.下丘脑室旁核E.下丘脑17 .属于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的生化特征是A.HCO3√H2CO3>20∕1B.血浆pH=7.4C.PCO2升高D.呼吸变浅变慢E.血浆CO2CP升高18 .对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细胞是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肝细胞D.肺泡上皮细胞19 .宫颈息肉的本质是答案在文末A.慢性宫颈炎B.息肉状腺瘤C.子宫颈腺体囊性扩张D.结缔组织过度增生E.癌前病变20 .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A.大白肾B.蚤咬肾和大红肾C.多发性小脓肿D多囊肾E.固缩肾参考答案:1~5BDDCA6~10ECDCC11-15DBEDD16-20CBAAB。
中医三基训练试题
中医三基训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___和___的统一。
2.望神的关键是观察病人的___。
3.舌质红绛,多见于___、___等症。
4.五声中呼啸多见于___、___等症。
5.七情中属于喜伤心的是 ___。
6.脉象的浮沉主要反映的是 ___。
7.热证的脉象特点是 ___。
8.温病后期,耗伤____,可导致肝肾阴虚。
9.按五行配属,肝属于行,其特性为___。
10.望诊中,观察病人面色苍白的“苍”是指面色带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温病条辨》2.疾病的发生原因是:A. 邪气B. 正气C. 七情D. 痰饮3.下列哪项不属于“四诊”内容:A. 望诊B. 闻诊C. 按诊D. 触诊4.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症状:A. 高热B. 恶寒C. 汗出D. 脉数5.五声中属脾声的是:A. 言B. 歌C. 笑D. 哭6.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舌象:A. 黄苔B. 白苔C. 黑苔D. 花剥苔7.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A. 水生木B. 木生火C. 火生土D. 金生水8.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的临床表现:A. 心悸B. 面色无华C. 四肢厥冷D. 脉细涩9.下列哪项不是气虚的临床表现:A. 神疲乏力B. 自汗C. 气短懒言D. 发热10.下列哪项不是火邪的致病特点:A. 其性炎上B. 其性升散C. 其性开泄D. 其性重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