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中的“不A不B”式词语的语义模式
不A不B构式义及消极倾向
b.一定要将他们变成不左不右的阴阳分子! 例 15a 句“大”“小”本来用来形容事物的形状,现在喻指为“年龄”。 “左”“右”本来指方位,现在喻指“立场”。 有些相对词被用作本义,倾向于积极用法,比如:不胖不瘦、不软不硬、不 厚不薄、不干不稀、不浓不淡、不长不短、不宽不窄等。 有些相对词被用作本义,倾向于消极用法,比如:不中不西、不今不古、不 方不圆。 有些相对词用作本义,倾向于中性用法,比如:不好不坏、不新不旧。
b.天气不冷不热的,很不舒服。 c.?他总是不冷不热的,让人很开心。 d.他总是不冷不热的,让人不开心。 c 句一般情况下让人感觉别扭,当然也不排除特殊语境下可以成立,比如: 他对人越是不冷不热,小霞越是觉得他酷,越开心。这里值得提的是,即使在这 个特殊语境,“不冷不热”的语义还是偏向“冷”。 例八中,a 句“紧”“慢”是形容词,两者是相对词,在句中取本义,都具 有相对消极的感情色彩,被否定词“不”修饰后,语义指向两个反义词之间的中 间状态,表示“速度正好”,具有相对积极的感情色彩。b 句“紧”“慢”在句
汉语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对比研究
摘要与前人界定有所不同,本论文将“不A不B”、“没A没B”、“无A无B”、“非A非B”四者概括为汉语中四种“否A否B类构式”,除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外,还从历时层面考察各构式形成和发展趋势,并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整合层级理论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对比,深刻挖掘其在形式、意义、语用方面的异同。
首先,鉴于之前学者对单个构式的构式义类型划分标准和命名方式不尽相同,不便于开展比较研究,本论文建立了一套能够尽量适用于四种构式比较研究、最大程度体现四者类型异同的标准。
1.当变项语义相近时,有相加义、强调义、引申义三种;2.当变项语义相反时,有折中义和“无论、不分”义两种;3.当变项语义相类时,有否定上位语义和引申义两种;4.当变项由双音节词拆分出的语素构成时,有否定合成义、肯定合成义和“不知、不懂”义三种。
其次,通过对比四者在语体风格、感情色彩、主观性等方面的异同,发现相同的变项出现在不同构式中表达的构式义、主观性不尽相同。
再次,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四个构式,横向对比四个构式在每一阶段的使用情况,纵向对比某一构式的变项构成、词性、语义关系、构式义类型的演变情况。
最后,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示意图详细论述了构式义产生的过程,并对四者的整合层级进行了划分。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从个别构式的特征和形成机制中寻找这类否定构式共同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这对汉语构式的个别研究和体系研究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这类否定构式的句法功能、历时演变和整合过程大致类似,却在语言表达中产生不尽相同的构式义和感情义,从而彰显出这类构式的能产性和独特魅力。
另外,将汉语中构成相似的构式进行对比,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更有效地理解和驾驭汉语特殊结构,对相似结构产生不同意义、用于不同语境的原因有所了解。
该论文有图4幅,表16个,参考文献121篇。
关键词:否A否B类构式;构式义;历时考察;概念整合理论AbstractAre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definitions,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d"Bu A Bu B", "Mei A Mei B","Wu A Wu B","Fei A Fei B"as Chinese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Apart from syntactic,semantic and pragmatic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also from the aspect of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and using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and integration level compared to its formation mechanism,deeply mining in form,meaning and pragmatic aspect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Firstly,in view of scholars'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and naming methods for a single construction,it is not convenient to carry out comparative study. Therefore,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et of standard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constructions and reflec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four constructions to the greatest extent.1.When variables have similar semantic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meanings:additive meaning,emphasis meaning and extended meaning.2.When variables semantics are opposite,there are two kinds of meanings: regardless and compromise.3.When variables semantics are similar,there are two kinds of meanings:semantic negation and extended meaning.4.When the morpheme is composed of disyllabic words,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meanings:negative synthetical meaning,positive synthetical meaning and"don't know,don't understand" meaning.Secondly,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our subjects in the aspects of style,emotional color and subjectivity,it is found that the same variables appear in different isomorphisms to express different construction meanings and subjectivity.Thirdly,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four constructions,to compare the use of the four constructions in each stage horizontally,and to compare the evolution of the variable item composition,part of speech,semantic relation and construction meaning type of a certain construction vertically.Finall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eaning in detail by using concept integration theory and concept integration diagram,and divides the integration level of the four.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search for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ch negative construction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dividual constructions,which is of greatsignificance to the mutual support and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 and system studies of Chinese constructions.The syntactic function,diachronic evolution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se negative constructions are similar,but they produce different constructive meanings and emotional meanings in language expression,which shows the capability and unique charm of these constructions.In addition,the comparison of similar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can help Chines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Chinese more effectively,and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similar structure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are used in different contexts.This paper has4pictures,16tables,121references.Keywords:“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Constructional Meaning;Diachronic Survey;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目录摘要 (I)目录 (IV)图清单 (VIII)表清单 (VIII)1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3)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2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构件及整体句法功能对比 (15)2.1四种构式的存在理据 (15)2.2四种构式的构件对比 (16)2.3四种构式的句法功能对比 (35)2.4本章小结 (39)3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语义关系及构式义对比 (40)3.1变项语义相近时的构式义对比 (41)3.2变项语义相反时的构式义对比 (44)3.3变项语义相类时的构式义对比 (48)3.4“A”“B”为双音节词拆分语素时的构式义对比 (51)3.5本章小结 (53)4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话语功能对比 (56)4.1四种构式的语体风格对比 (56)4.2四种构式的感情色彩对比 (57)4.3四种构式的主观性对比 (60)4.4本章小结 (64)5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历时考察对比 (65)5.1周朝时期的特点 (65)5.2春秋至两汉时期的特点 (67)5.3魏晋至唐时期的特点 (69)5.4宋元时期的特点 (72)5.5明清时期的特点 (75)5.6本章小结 (78)6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概念整合情况对比 (80)6.1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 (80)6.2四种构式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 (82)6.3四种构式的概念整合层级对比 (85)6.4本章小结 (91)7结论 (91)参考文献 (96)作者简历 (101)论文原创性声明 (102)学位论文数据集 (103)Contents Abstract (II)Contents (IV)1Introduction (1)1.1Backgrounds (1)1.2Research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3)1.3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12)2Comparison of Ingredients of Chinese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and Syntactical Functions (15)2.1Existence Motivation of Four Constructions (15)2.2Comparison of Ingredients of Four Constructions (16)2.3Comparison of Syntactical Function of Four Constructions (35)2.4Chapter Summary (39)3Comparison of Se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Meanings of Chinese Four “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 (40)3.1Comparison of Construct Meaning When Variables Have Similar Meaning.413.2Comparison of Construct Meaning When Variables Have Opposite Meaning443.3Comparison of Construct Meaning When Variables Have Kind Meaning (48)3.4Comparison of Construct Meaning When Variables Are Morphemes ofDisyllable (51)3.5Chapter Summary (53)4Comparison of Discourse Functions of Chinese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 (56)4.1Comparison of Styles of Language of Four Constructions (56)4.2Comparison of Sentimental Color of Four Constructions (57)4.3Comparison of Subjectivity of Four Constructions (60)4.4Chapter Summary (64)5Comparison of Diachronic Survey of Chinese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 (65)5.1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ou Dynasty (65)5.2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Western Han andEastern Han Dynasties (67)5.3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ang Dynasty (69)5.4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72)5.5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75)5.6Chapter Summary (78)6Comparison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of Chinese Four“Negation A NegationB Constructions” (80)6.1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80)6.2Us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to Explain Four Constructions (82)6.3Comparison of Level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of Four Constructions (85)6.4Chapter Summary (91)7Conclusions (91)References (96)Author’s Resume (101)Declaration of Thesis Originality (102)Thesis Data Collection (103)图清单图序号图名称页码图1-1“无儿无女”概念整合流程示意图11 Figure1-1Conceptual integration flow diagram of“wu er wu nv”11图6-1概念整合流程示意图81 Figure6-1Conceptual integration flow diagram81图6-2“没大没小”概念整合流程示意图83 Figure6-2Conceptual integration flow diagram of“mei da mei xiao”83图6-3“不明不白”概念整合流程示意图84 Figure6-3Conceptual integration flow diagram of“bu ming bu bai”84表清单表序号表名称页码表1-1四种“否A否B类构式”在语料库中使用情况10 Table1-1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are used in corpus10表2-1变项构成成分对比(不重复语料)20 Table2-1Composition comparison of variables(no repetition of corpus)20表2-2变项为单音节词时语义关系情况对比20-21 Table2-2Comparison of semantic relations when the variable is monosyllabic20-21表2-3变项词性组配分布情况对比29 Table2-3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 distribution of variable terms29表2-4变项词性一致时组配情况对比29 Table2-4Contrast of collocation when the part of speech is the same29表2-5变项词性不一致时组配情况对比2929 Table2-5Contrast of collocation when the part of speech of variable item isinconsistent表2-6变项音律一平一仄时分布情况对比31 Table2-6Contras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able tone is“one even tone one31oblique tone”表2-7变项音律同为平声时分布情况对比(A、B音律不一致)31-32 Table2-7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variable term tone with that of even tone31-32(variables have different tones)表2-8变项音律同为仄声时分布情况对比(A、B音律不一致)3232 Table2-8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variable term tone with that of obliquetone(variables have different tones)表2-9四个构式句法功能分布情况对比38 Table2-9Comparison of 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four constructions38VIII表3-1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构式义比较5555 Table3-1Comparison of meanings of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constructions”表5-1周朝时期四种“否A否B类构式”对比67 Table5-1Comparison of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in the67Zhou dynasty表5-2春秋至两汉时期四种“否A否B类构式”对比6969 Table5-2Comparison of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from the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表5-3魏晋至唐时期四种“否A否B类构式”对比71 Table5-3Comparison of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from the71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ang dynasty表5-4宋元时期四种“否A否B类构式”对比74-75 Table5-4Comparison of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of the74-75Song and Yuan dynasties表5-5明清时期四种“否A否B类构式”对比77-78 Table5-5Comparison of four“Negation A Negation B constructions”of the77-78Ming and Qing dynasties1绪论1绪论1Introduction1.1选题背景(Backgrounds)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语言交际的经济性原则,或是在主观上出于表达简练的需要,现代汉语中形成了很多固定短语或类固定短语,它们在汉语词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其能产性也比较强。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作者:孙田田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7期【摘要】:“不A不B”是现代汉语中口语及书面语中常见的成语,其意义主要有词汇义及构式义两种。
本文主要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不A不B”式词语的类型及其内涵、意义进行分析,以期对其用法区别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构式; 构式类型; 不A不B; 并列; 非并列一、构式含义构式语法,是在认知语法的启发下,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种语法理论。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构式主义已经日渐独立,成为一个日趋完善的流派。
构式语法进入中国则是在21世纪初,通过对权威网络资料库的检索,笔者发现知网中最早有关构式语法的研究成果是王冬梅(2001)的《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文章考察了构式“N的V”以及成立的条件,从认知的角度论证了构式的功能。
对于构式语法的理解,可以借助其字面含义。
“构式”,有“构造”、“构筑”的意思,在语法中表示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单位。
拉克夫时期,使用的术语“语法构式”,概念的表述开始包含“形式+意义”的含义。
直到Goldberg时期,“构式”才有了其标准含义: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
对于此含义的解读,主要包括两点:其一,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其二是,构式的意义不能通过其组成成分的意义推测出来。
二、对“不A不B”构式的研究现状对于“不A不B”结构,学者们从构式成分、语用色彩、构式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甘莅豪(2008)在《“不A不B”的构式义与语义的消极倾向》一文中,结合认知理论、构式理论及语用规则等,专门分析了“不A不B”的消极化构式义的形成过程。
赵帮华(2010)在《“不A 不B”构式的认知探索》一文中,利用构式压制理论和识解理论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补充,以此制作新的整合模型,为“不A不B”构式提供了新的解释。
“非A不B”论文:“非A不B”格式与对外汉语教学
“非A不B”论文:“非A不B”格式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摘要】”非A不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格式,使用非常频繁。
近来,“非A不B”格式的研究成果显著,主要集中在“非A不B”格式的历时演变、类型及其句法、语义、语用方面。
对它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运用“非A不B”格式进行交际,而且也有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留学生使用“非A不B”格式的偏误,并对偏误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归纳,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
这部分主要分有为四个方面: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这部分明确了选取“非A不B”格式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及研究的意义。
从“非A不B”格式的历时演变、句法、语义、语用、类型和教学策略五个方面来阐述它在语言学界的研究现状。
最后详细论述了本文所采用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的范围。
第二部分:“非A 不B”格式的语法分析。
这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问题:一是“非A不B”格式的句法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非A不B”格式中“非”与“不”的功能与意义、“A”与“B”的构成分析、“非A不B”格式的句法功能三个方面。
二是“非A不B”格式的语义分析,这部分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对“非A不B”格式的三种类型——“非A不VP”、“非A不可(不成、不行)”、“非A”的语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三是“非A不B”格式的语用分析,这部分主要从焦点、预设和色彩义三方面来分析。
四是对“非A不B”与“非A才B”这两个相似格式进行了比较。
第三部分:“非A不B”格式的偏误分析。
这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论述了偏误分析的基本理论,涉及偏误的产生、类型、原因及偏误分析的步骤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的情况,包括调查的、对象、内容和结果的分析。
第三部分是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非A不B”格式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总结“非A不B”格式的偏误主要有四种类型。
最后一部分是论述“非A不B”格式偏误产生的原因。
模式词语“不A不B”源流考
袁宾 ( 1 9 9 2 ) 在《 近代 汉语 概论》 中对“ 模 式词 语” 进 行 了颇 为 全 面详 细 地 阐 述 , 他指 出, “ 模 式 词 语” 是一类有一定字数 , 有不变 的字 ; 有 固定的组合 模式和固定 的意义类型 ; 具有能产性 , 能通过类推
的方 式不 断创造 出新词 的词语 。在 现代汉 语 里“ 不 A不 B ” 广 泛应 用 于人们 的生 活 中 , 所造 词语 呈 上升
【 关键词 ] 不 A不 B; 语 法性质 ; 意义类型 ; 语 义流变
[ 中图分类号 ] H 1 0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2— 9 0 2 1 ( 2 0 1 3 ) 0 1— 0 0 5 0— 0 6
[ 作者简 介] 王梅梅( 1 9 8 9一), 女, 安徽阜 阳人 , 西华 师范大学文学院2 0 1 1 级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
从语 法性 质 上看 , A、 B可 以是 动词 或 动 词 性语
素、 形容 词 或形容 词 性语 素 、 名 词 或 名 词 性语 素 、 也 可 以是 区别 词 、 方位词 、 数词等 , 主要 以 动 词 、 形 容 词 和名 词 为主 。下 面分别举 例 说 明。
1 . A、 B为 动 词 或 动 词 性 语 素
( 1 ) 司马 牛 问君 子。 子 日: “ 君子 不忧 不惧。 ”
曰: “ 不忧不惧 , 斯谓之君子 已乎? ” ( 《 论语 ・ 颜渊》
第 四)
( 2 ) 祖 日: “ 非 大非小 , 非广 非狭 。无 福 无报 , 不
此外 A 、 B可 以为方位词 , 如不左不右 , 不上不 下等 ; 也可以为数词 , 如不三不 四等 ; 还可 以为 区别
“不A不B”格式语义表达的认知阐释
“不A不B”格式语义表达的认知阐释作者:张爱善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4期【提要】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不A不B ”格式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但仔细推敲,能进入该格式的语素也都是受一定限制的。
A与B之间可以构成不同的语义关系,如同义、近义、反义、条件等等。
此外,从词性上,A B往往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不A不B ”格式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它简洁生动,齐整庄雅,语气突出。
虽形式上与成语相似,但“不A不B ”格式仍不是严格意义上是成语。
再者,“不A不B”格式与“没A没B格式”虽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在用法、语义等方面有诸多差别,使用时要注意区别。
【关键词】不A不B 成语没A没B一、引言“不A不B ”格式在现代汉语口语交际中较常出现,例如:(1)但是,那些不适当的美化,如城市中不合理的布局,不协调的色彩,不伦不类的雕塑等等,会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2)姨笑了,眨着眼笑道:“他本来叫阴阳童子,一定是因为他本来是个不男不女的阴阳人!”(古龙《陆小凤传奇》)(3)人们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复制、传播的语言模因,有一些有较强的生命力,得以广泛流行。
(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4)不破不立,拆除违章建筑是手段,规划和建设才是目的。
(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5)你不说我也猜得出你想说什么,你要说我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是不是?”(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以上各例句中出现的“不伦不类”“不男不女”“ 不知不觉”和“不破不立”就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不A不B ”格式。
在这个格式中,“不… 不…”是固定语素,A B是可替换语素。
在例句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例(1)句中,不伦不类中的“伦类”是名词性同义语素,伦类本身不成词。
例(2)句中”不男不女”中的男女是名词性反义语素。
例(3)句中“ 不知不觉”中的知觉是动词性同义语素。
例(4)句中“不破不立”中,破与立均为动词,且前者与后者形成条件关系。
论 “不A不B”结构中的反义语素
论“不A不B”结构中的反义语素作者:布沙热木·喀哈尔来源:《双语学习》2018年第05期摘要:“不A不B”结构是国家通用语言中最为常见的表达格式。
从语素来看A、B的关系可以是同义关系,也可以是反义关系。
本文主要讨论由反义语素构成的“不A不B”结构。
笔者从词性、词义、语序等不同的角度对“不A不B”结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反义语素;“不A不B”结构“不A不B”结构是国家通用语言当中常见的语言格式。
对于“不A不B”结构吕叔湘(1980)把它分四种类型:1.A、B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动词或文言词。
表示“既不…也不”。
例如,不言不语、不说不笑等。
2. A、B为意思相对的单音节形容词、方位词或文言词,表示适中。
例如,不多不少、不软不硬。
3. A、B为意思相对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方位词或文言词。
表示既不像这,又不像那,而是一种不满意的中间状态。
例如,不死不活、不男不女等。
4. A、B为意思相对或相关的动词或短语。
表示“如果不…就不”。
例如:不见不散、不打不相识等。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把“不A不B”结构归纳为三种。
跟吕叔湘先生的分类法基本相同,只是把第二、第三类合成一类。
本文主要讨论由反义语素构成的“不A不B”结构。
这里的A和B是一对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反义词。
一、从词性来看,一组“不A不B”结构中的A和B属于同一个词类,并且还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其中A、B为形容词的最多。
如:不大不小、不对不错、不好不坏、不粗不细、不肥不瘦、不胖不瘦、不高不低、不高不矮、不紧不松、不新不旧、不老不嫩、不紧不慢、不快不慢、不远不近、不长不短、不薄不厚、不早不晚、不浓不淡、不咸不淡、不生不熟、不多不少、不方不圆、不早不晚、不真不假、不明不暗、不冷不热、不亢不卑(不卑不亢)、不黑不白、不深不浅、不饥不饱等。
其次A、B为动词的较多,如:不死不活、不进不退、不卑不亢、不褒不贬、不升不降等。
A、B为名词的有:不人不鬼、不左不右、不前不后等。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不A不B构式在语法学中是指一种否定句构式,它以“不A不B”的形式出现,其中的“不A”和“不B”是并列的,表示两者的否定关系。
“不吃不喝”、“不快不慢”等。
这种构式在汉语中使用频繁,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和意义。
不A不B构式在句法结构上具有对等关系。
不A和不B之间没有主谓关系,它们是平行的并列结构。
在构成不A不B的句子时,需要使用并列连词“不”来连接两个相对的成分,构成一个否定句的结构。
不A不B结构的成分并不受语序的限制,可以灵活变换顺序。
比如“不快不慢”和“不慢不快”都是符合语法规则的。
不A不B构式在语义上具有否定的语气。
不A和不B都表示否定的含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强烈的否定语气。
不A不B的句子整体上表示“不做A也不做B”,强调了双重的否定关系,使得否定的语气更加明显。
这种句式的使用通常突出了事物的中庸、平淡和普通,同时也强调了事物的两面性和对立面。
不A不B构式在修辞和表达手法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常常通过“不……不……”的反复结构,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化和富有节奏感。
这种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口头表达中,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表现力。
不A不B的构式还可以用于对比和强调,通过两个相对的否定结构来表达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或情感,从而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和饱满。
不A不B构式在句子的意义和表达上具有一定的限制。
它通常用于描述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如“快慢”、“好坏”、“高低”等,不能随意替换为其他的形容词或名词。
不A不B的否定句式也不能用于表述不存在的事物或虚构的情况,它更多地用于描述现实中的对立和矛盾。
不A不B构式是一种具有独特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句式结构,它在语法学和语义学中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它以其特有的否定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成为了一种常用的语法结构和文学修辞手段。
通过对不A不B构式的分析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汉语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修辞魅力。
论“不A而B”式
论“不A而B”式作者:梁玥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11期“不A而B”式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格式,它出现得很早,可见于先秦文献中,如“不教而诛”、“不言而喻”、“不一而足”等等。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格式依然得到沿袭和使用,并大部分以成语的形式出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种格式的解释是:表示虽不具有某条件或原因而产生的某结果。
事实上,这种解释只适用于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囊括全部。
本文试图在穷尽词典中此类格式的所有语例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讨论和说明。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笔者共找到47个此类格式的语例,此外还有13个变式。
如: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年而语)、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用之、不得已而行之)、不一而足(不一而止)、不辞而别(不辞而去)、不谋而合(不谋而同、不谋而信)、不劳而获(不劳而得、不耕而获、不耕而食)等等。
其中四字格有29个,四字格以上有18个。
这些语例绝大部分都是以成语的形式出现在现代汉语中,都是有据可查有典可考的。
如:不寒而栗、不欢而散、不胫而走、不告而娶、不扶而直等等。
剩下的小部分严格说只能算是熟语,也都是为人们长期语言习惯所接收了的,其语义大都已约定俗成。
如:不幸而言中、不过如此而已、不远千里而来、不量力而轻敌、不得其门而入、不幸而又幸焉、不得已而求其次等等。
一、关于“不A而B”式(一)“不A而B”式的构成要素“不A而B”式不能看成是“A”、“B”简单的嵌入“不…而…”中。
从笔者所收集的语例看:在四字格中,“A”、“B”多为单音节文言词,可以看作谓词槽。
四字格以上的“A”、“B”就较为灵活,可以是单音节文言词也可以是短语,“A”、“B”可以在字数上对应,也可以不对应。
“不”和“而”也不是在一个平行层面上,否定副词“不”修饰“A”,“而”连接“不A”和“B”。
(二)从“而”看“不A而B”式中的前后关系“而”在古汉语中常用作连词,可连接并列的两事、相承的两事、相反的两事等等。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不A不B的构式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语言的结构和用法进行探讨,揭示出背后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含义。
在这种分析中,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的运用被视为语法范畴,并与句子的逻辑关系、意义相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以下将对不A不B的构式分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需要明确不A不B的构式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
它是一种双重否定的结构,表示“既不A,也不B”。
这个结构可以用来表达否定,或者表示某个动作、状态不存在。
在句子中,不A不B的构式通常作为谓语的一部分出现,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形成一个否定的谓语短语。
在分析这种构式时,我们首先要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话题,谓语是关于主语的陈述,宾语是谓语的动作的承受者。
这一步骤是分析句子结构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不A不B的构式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语义含义。
这一结构可以用来表示选择,即在两种选择之间既不A也不B。
“他既不学习,也不工作”表示他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做出了选择。
这个句子之所以具有否定的意义,是因为“既不A,也不B”这个结构本身就带有否定的意味。
不A不B的构式还可以用来表达否定。
这时,它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不存在。
“这个问题不是说不明白,而是不想说”表示说不明白的动作并不存在,而不想说的动作存在。
这种用法常常用于强调否定,表达对某个观点或说法的否定。
除了选择和否定,不A不B的构式还可以用来表达其他语义关系,比如限制、强调等。
“他不是不喜欢打游戏,而是喜欢其他娱乐方式”表示他喜欢其他娱乐方式而不是打游戏。
这种用法可以用来限制或者强调某个动作、状态或者观点。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不A不B的构式分析是语言学中一种常用的句法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汉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不A不B的构式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将简要介绍不A不B的语法特点。
不A不B是指通过两个否定词“不”和“没”来构成的双重否定结构,表示两个事物都不具备某种属性或情况。
这种结构常用于强调否定的语境中,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他不聪明不勤奋”表示他既不聪明又不勤奋。
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不A不B的构式分析方法。
需要明确不A不B的句法成分,一般包括主语、谓语、不A短语和不B短语。
主语常常由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或动词的省略形式充当;谓语通常由两个否定的动词构成;不A短语和不B短语分别表示两个否定的内容。
在构式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分析这些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并注意连词“不”和“没”的使用。
接下来,需要分析不A短语和不B短语的语法成分。
一般而言,不A短语和不B短语都是表示否定的短语,可以由形容词、动词短语、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构成。
在分析时,需要确定这些短语的成分、词性、修饰关系和语义等信息。
需要分析不A不B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含义。
不A不B结构常用于表示强烈的否定或强调,因此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不A不B结构还可以表示一种选择的关系,即两个事物都不具备某种属性或情况。
在分析句法功能和语义含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将对不A不B的构式分析方法进行扩展和应用。
不A不B结构在汉语中非常常见,因此掌握其构式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使用汉语非常重要。
不A不B结构还可以与其他句法结构相结合,如与其他否定结构、祈使句、疑问句等。
在扩展和应用不A不B的构式分析方法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复合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特点。
“不A不B”与“没A没B”语义关系比较考察
“不A不B”与“没A没B”语义关系比较考察“不A不B”与“没A没B”两种格式都是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相袭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结构,使用频率较高。
本文通过对否定副词“不”“没”与形容词、动词结合的语义特征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形容词(形素)、动词(动素)分别嵌入“不A不B”与“没A没B”格式后在语义关系方面的异同之处,并找寻了两种格式的语义特征。
标签:不A不B 没A没B 语义比较一、引言现代汉语中,否定范畴一直在人们的认知世界里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否定”无处不在,不论对事物或对动作,以及对性状等,无不包含着“否定”因素。
而否定副词“不”和“没”在实际语言环境里,经常出现间隔连用,这种“构式”又因其言简意赅、通俗上口,而广泛应用,我们且把这种格式叫做“不A不B”“没A 没B”格式。
由于进入这一格式的语素、词或短语伴随着新的构式,所以,不论从语法、语汇、语义还是语用等方面均赋予其新的内涵,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彰显“不A不B”“没A没B”格式的深刻含义和无穷魅力。
在实际运用中,即使同一个词或语素,分别嵌入“不……不……”和“没……没……”格式后,其语义有时截然相反。
中国人凭语感可以分辨出其语义差别,但对外国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许多留学生对否定的理解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否定副词“不”“没”的间隔连用,就更加大了留学生在语义理解上的难度。
如留学生造句:“姜贞焕昨天买的鞋子没大没小,正合适”。
我们知道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买的鞋子的大小很合适”,应用“不大不小”。
紧接着,让学生分析这样一个句子:“她总愿意跟他爷爷开玩笑,成天没大没小的”。
经比较,学生就会明白“不大不小”和“没大没小”在语义上的差别。
这只是从语义一个平面表现了这类格式的魅力所在。
在有关“不”和“没”的许多论述中,“不”大都体现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或主语的主动否定,“没”大都是客观情况的叙述或陈述动作没有发生、事件没有实现。
而“不”“没”的间隔连用中,“A”“B”分别进入这两种格式,尽管同时进入这两种格式的词或语素并不多,但我们发现构成这两种格式的词或语素有其异同之处。
不A不B格式探析
语言应圈研究“不A不B"格式探析口张丽萍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
它出现较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大量应用,如不稼不穑、不丰不杀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固定副词格式,…直沿用至今。
“不A不B”格式的构成成分和内部语义关系都十分复杂,而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容易使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例如:(1)今天的天气不冷不热,很适合郊游。
(2)·今天的天气不冷不暖的,很适合郊游。
(3)这些饭莱不干不净的,吃了是妥生病的。
(4)·你要这些不美不丽的花儿干什么?上面的例子证明,“不A不B”格式对嵌入成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能进入该格式。
“不冷不热”“不凉不热”“不千不净”为人们所常用,而“不冷不暖”“不美不丽”却是错误的表达。
这些例子对留学生都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也表明了对“不A不B”格式的描写与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一、“不A不B”格式的语法和语义分析关于“不A不B”格式的分析,前人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考察:从结构关系角度,大家都认为此格式可分为两类,即并列关系和非并列关系;从语义关系角度,一般认为有三种类型,即表示否定的语义,表示中间状态的语义以及表示假设条件关系[“。
对于“不A不B',的类型分析,《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2】和《现代汉语虚词例释》[3】都分为四类,而《现代汉语词典》c4]则归总为三种。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的分类为基础,把“不A不B”格式分为三类并进行具体分析。
(一)A和B为意思相同或相关的词或语素,多为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整个格式的作用是表示否定并起强调作用,可以分为两个小类。
1.A和B为两个意义相近的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此时,不A不B=不A+不B,结构的否定意义可以表达为“既不A也不B”。
如:不争不抢不聋不瞎不痛不痒不知不觉不偏不倚不偷不摸在实际运用中,此类格式的语义往往大于各部分语义加合在一起的组合义,产生语义的增值,即会产生不A不B>不A+不B的结果。
现代汉语否定类对举格式“不A不B”浅析
55现代汉语否定类对举格式“不A 不B”浅析吴丽花(延边大学 朝汉文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摘 要:“不A 不B”格式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否定类对举格式。
由表否定的副词“不”构成“不……不……”形式,再嵌入可变量“A、B”,语义极为丰富。
能进入“不A 不B”格式的以反义语义场和同义语义场为主。
同时,A 与B 间的语义关系对“不A 不B”格式的语义有很大影响。
当A 与B 为反义关系时,“不A 不B”格式可以表示程度适中,也可以表示程度尴尬。
当A 与B 为同义关系时,“不A 不B”格式表示强调否定的语义,其感情色彩由A 与B 的本义决定。
特定的语境和A 与B 的位序都会对“不A 不B”格式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
关键词:“不A 不B”;语义场;同义;反义作者简介:吴丽花,女,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不A 不B”研究综述否定类对举格式“不A 不B”由表否定的副词“不”与可变项“A、B”组合而成,语义类型丰富,感情色彩多样,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
从结构关系来看,“不A 不B”格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表并列关系的“不A 不B”,如“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等;另一种是表条件关系的“不A 不B”,如“不打不成器”“不说不知道”等。
其中表并列关系的“不A 不B”格式占大多数情况,是“不A 不B”格式的主流。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表并列关系的“不A 不B”格式,表条件关系的情况暂且不论。
“不A 不B”类的形容词对举格式在汉语中还有很多,如“半A 不B”“A 不A,B 不B”等,这一类结构在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就对举结构,张国宪(1993)曾提出了内部对举与外部对举的观点,并明确界定了内部对举与外部对举的概念。
他认为,在字数、结构、语义上都能找到一定关联性的句式可称为对举格式,还进一步进行下位分类,将“不A 不B”“大A 大B”归入内部对举。
王树瑛(1999)、郝立新(2007)都对“不A 不B”格式进行了语义研究,对其语义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代汉语中的“不A不B”式词语的语义模式
近代汉语中的“不A不B”式词语的语义模式“不A不B”式词语是四字格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本文以近代汉语的语料为考察对象,对该格式词语的语源探究、语义类型、A与B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该格式词语具有能产性、灵活性的特点。
标签:近代汉语“不A不B”式语句语义四字格是汉语当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自古至今都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不A不B”式词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形式在近代汉语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
近代汉语出现的大多数“不A不B”式词语都延续到了现代汉语阶段,并且直到现在这种构词法还在发挥着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构词格的能产性。
袁宾(1992)在《近代汉语概论》中提出,在近代汉语中有一些新兴的构词方式值得关注,其中有三种构词方式涉及到“不A不B”式词语,但都没有展开讨论。
本文以袁先生构建的框架为基础,试图对近代汉语当中的“不A不B”式词语做更进一步地分析。
一、模式词语(一)A不A,B不B这一类与下面几类都不相同,它的特点是:AB与整个词义关联性不大,不可以通过AB的意义来理解整个四字格的意义,这一类的“不A不B”式词语都是贬义词。
如:(1)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金瓶梅词话》二十六回)“不荤不素”在这里是“不合规矩,不成样子”的意思,与“荤”“素”本义无关。
(2)合寄姐说了几次,他又不雌不雄。
(《醒世姻缘传》七十九回)“不雌不雄”在这里是“态度暧昧”的意思,与“雌”“雄”本义无关。
(二)既不A,又不B,而是A+B/2(3)次日,老爷、太太……带同儿子、媳妇先到他老太爷、老太太坟上行礼。
然后过这边来,看了看办得不丰不俭,一切合宜,老爷颇为欢喜。
(《儿女英雄传》二十三回)(4)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红楼梦》五十六回)这一类的特点是:A与B大多均为形容词并且是一对反义词,分别用两个“不”加以否定,而这种否定会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另外一种语义,即肯定“A”“B”之间的中间态,与“既不A,又不B”相比较, 这是新产生的语义。
明清汉语“不A不B”构式的多角度考察
But now the monopo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s challenged by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y ar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faking but also the accelerating factors, which is self-contradictory.
历史上,秦岭以南的东南、西南、华南各省,都是华南虎的分布区,面积几乎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3。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尚存华南虎4000多只,但随后兴起的全民“打虎”运动使华南虎遭受灭顶之灾,华南虎大量遭到人为捕杀,1973年中国政府颁布法律明令禁止捕猎老虎,但此时国内的华南虎已经所剩无几。1986年11月6日,在湖北某林场发现一只华南虎幼虎,这是我国最后一次发现野生华南虎,距今已有21年。据估计,目前全球野生华南虎仅有20余只,数量极度稀少,因此华南虎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1996年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中,华南虎被列为“世界十大优先保护动物”的第一号,其珍贵程度不亚于中国国宝大熊猫2。
10.王威汉语中"不A不B"格式语义关系之考察[期刊论文]-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1)
11.王伟"不A不B"格式语意与A、B的语义、语型、词类关系探究[期刊论文]-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12.原所秀“不……不”语句的判断类型及分析[期刊论文]-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汉语“不A不B”格式的产生和发展
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不A不B”格式的产生和发展袁天怡二0一一年五月分类号密级公开U D C 单位代码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不A不B”格式的产生和发展Chinese "bu A bu B" format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研究生姓名袁天怡指导教师杨再彪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语言比较提交论文日期年月日文答辩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二0一一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第二节本文的研究方法 (1)第三节相关的研究综述 (2)第二章古代汉语里的“不A不B”格式 (6)第一节甲骨文金文时期的“不A不B”格式 (6)第二节先秦两汉时期的“不A不B”格式 (11)第三节魏晋至唐时期“不A不B”格式的发展 (26)第四节宋元时期的“不A不B”格式的发展 (43)第五节明清时期的“不A不B”格式的发展 (60)第三章现代汉语里的“不A 不B”格式 (72)第一节“不A不B”格式的结构特点和语法功能 (72)第二节“不A不B”格式的口语化 (79)第三节“不A不B”格式与“不X不Y”的区别 (80)第四章“不A不B”格式的演变 (83)第一节“不A不B”格式的产生和变化 (83)第二节“A”“B”词性、词义的演变 (86)第三节“不”的变化 (88)第四节余论:“‘不A不B’+者”结构 (89)结束语 (92)致谢 (93)参考文献 (94)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8)附录A 文献断代表 (99)附录B 代表文献“不A不B”格式用例总表 (100)表目录表2.1 金文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6)表2.2 金文时期“不A不B”格式语法性质一览表 (6)表2.3 先秦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11)表2.4 两汉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11)表2.5 先秦两汉时期“不A不B”格式语法性质一览表 (12)表2.6 魏晋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26)表2.7 唐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26)表2.8 魏晋至唐时期“不A不B”格式语法性质一览表 (27)表2.9 宋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43)表2.10 元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43)表2.11 宋元时期“不A不B”格式语法性质一览表 (44)表2.12 明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60)表2.13 清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60)表2.14 明清时期“不A不B”格式语法性质一览表 (61)表3.1 现当代时期“不A不B”格式出现条数及分类 (72)表3.2 现当代时期“不A不B”格式语法性质一览表 (72)摘要现代汉语有大量的“不男不女、不人不鬼”等“不A不B”格式,学界对现代汉语里“不A不B”格式的用法研究比较多,但从汉语史角度研究其产生与演变的成果极少。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不A不B结构在中文语法中是一种常见的构式分析方式,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比于A或B的结构,不A不B的结构更多的强调排除性,表示除了A 和B以外,没有其他选择或可能性。
不A不B构式在语义上强调了存在两种互斥的情况。
这种互斥可以是完全的,意味着A 与B互不相干,或可以是部分的,即A与B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仍然是相互排斥的。
我们可以说“不读不写”,意思是除了读书之外没有其他选择,或者说“不热不冷”,意思是不冷也不热,介于两者之间。
不A不B结构在语法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
在汉语中,可以使用“不”和“也不”这样的否定词来表示,例如“不来不去”、“不大不小”、“不高不低”。
也可以使用其他词语或短语来表达,如“无论A也不B”、“既不A又不B”。
不A不B结构在实际用法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它可以用于描述事物的特征、状态、动作等多种方面。
“不离不弃”用于形容忠诚、坚定的态度;“不问不答”用于表示对问题或回答的拒绝或不关心;“不知不觉”用于形容某种无法察觉的变化或发生。
不A不B结构还可以用于修辞手法中,用于强调或夸张。
通过使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
“不死不活”、“不赢不败”等。
“不A不B”格式研究
“不A不B”格式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不A不B”格式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出发,在立足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分别从“不A不B”格式的构成基础、语义类型、语义制约因素等角度进行研究,并将它与“没A没B”、“无A无B”这两个近类格式逐一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这三个近类格式在语义上的独特之处。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文章的主体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主要分析“不A不B”格式的内部构成情况。
分别对“不A不B”格式的常项“不”、变项“A”、“B”进行分析。
讨论“不A不B”中“不”的语法功能,进入此格式的A、B的特征以及A、B 的语义关系。
最后从语义、语法两个维度考察“不A不B”的格式功能。
第二章详细考察“不A不B”格式的结构关系与语义类型。
基于对大量语料的搜集整理,将“不A不B”格式的结构关系分为并列关系、条件关系两大类,然后根据A、B语义关系的不同对“不A不B”的语义进行详细分类。
并列关系下的A、B语义关系较为复杂,本文分为近义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加合关系四种。
条件关系下,A、B语义关系单一,只有假设关系一种。
第三章全面考察“不A不B”格式语义的制约因素。
“不A不B”格式的语义具有多变性,其不仅受内部因素如“不A不B”构式义的制约,也受外部因素如心理期待、语境等因素的制约。
本章力求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讨论“不A不B”语义的制约因素,探索上述因素如何对“不A不B”的语义产生影响。
最后,在第四章中将“不A不B”与近类格式“没A没B”“无A无B”分别进行了对比。
“不A不B”格式与“没A没B”、“无A无B”三者在语义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由于“不”、“没”、“无”三个否定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使“不A不B”与“没A没B”、“无A无B”语义也各具特色,很多时候三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对于不A不B的构式分析
不A不B构式分析是一种语法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具有“不A不B”的结构的句子。
它是由欧文·柯里以及他的合作者发明的,旨在解决语言学中的一些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不A不B的构式分析方法。
不A不B的构式是指由两个否定词构成的结构。
不A表示否定一个事件或行为的发生,而不B则表示否定另一个事件或行为的发生。
这种结构经常出现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常用于表达强烈的否定意义。
“不吃不喝”,“不努力不成功”等。
不A不B的构式在语法分析中比较复杂,因为它需要同时考虑两个否定词的作用和句子的结构。
为了进行构式分析,我们首先需要确定句子的谓语动词和主语。
然后,我们需要判断两个否定词分别是否与谓语动词相关,以及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谓语动词的否定对象。
在进行不A不B的构式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句子的谓语动词: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句子的谓语动词,即表示行为或状态的动词。
谓语动词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表示句子的主要动作或状态。
在不A不B的构式中,谓语动词通常与“不A”或“不B”中的一个相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不A不B构式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不A不B 的构式分析方法在语法理论和语义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结构有时候并不是严谨的逻辑关系。
它仍然是一种有用的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解释不A不B的句子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汉语中的“不A不B”式词语的语义模式作者:聂哲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9期
摘要:“不A不B”式词语是四字格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本文以近代汉语的语料为考察对象,对该格式词语的语源探究、语义类型、A与B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该格式词语具有能产性、灵活性的特点。
关键词:近代汉语“不A不B”式语句语义
四字格是汉语当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自古至今都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不A不B”式词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形式在近代汉语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
近代汉语出现的大多数“不A不B”式词语都延续到了现代汉语阶段,并且直到现在这种构词法还在发挥着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构词格的能产性。
袁宾(1992)在《近代汉语概论》中提出,在近代汉语中有一些新兴的构词方式值得关注,其中有三种构词方式涉及到“不A不B”式词语,但都没有展开讨论。
本文以袁先生构建的框架为基础,试图对近代汉语当中的“不A不B”式词语做更进一步地分析。
一、模式词语
(一)A不A,B不B
这一类与下面几类都不相同,它的特点是:AB与整个词义关联性不大,不可以通过AB 的意义来理解整个四字格的意义,这一类的“不A不B”式词语都是贬义词。
如:
(1)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金瓶梅词话》二十六回)
“不荤不素”在这里是“不合规矩,不成样子”的意思,与“荤”“素”本义无关。
(2)合寄姐说了几次,他又不雌不雄。
(《醒世姻缘传》七十九回)
“不雌不雄”在这里是“态度暧昧”的意思,与“雌”“雄”本义无关。
(二)既不A,又不B,而是A+B/2
(3)次日,老爷、太太……带同儿子、媳妇先到他老太爷、老太太坟上行礼。
然后过这边来,看了看办得不丰不俭,一切合宜,老爷颇为欢喜。
(《儿女英雄传》二十三回)
(4)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红楼梦》五十六回)
这一类的特点是:A与B大多均为形容词并且是一对反义词,分别用两个“不”加以否定,而这种否定会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另外一种语义,即肯定“A”“B”之间的中间态,与“既不A,又不B”相比较, 这是新产生的语义。
(三)既不A,又不B
(5)我听了不觉十分纳闷,怎么说了半天,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内中不知到底有什么缘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十二回)
(6)害的我不茶不饭,只是想着你。
(《救风尘》第三折)
这一类的特点是:AB只是一对相关范畴的词,因此没有产生“A+B/2”的中间义。
同时AB 的意义在整个四字格词语中有所综合,四字格的语义也不一定都是否定的。
(四)不A(不B)
(7)不料鄞县县大老爷从门前经过,这盆水不偏不倚,恰恰泼在县大老爷的轿子顶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九回)
(8)阿弥托佛!到底是我的好姐姐,你一般也遇见对子了。
可知一还一报,不爽不错。
(《红楼梦》十九回)
这一类的特点是:AB是一对近义词,从语义上看“不A=不B”。
二、倒反词语
所谓“倒反词语”,就是字面上用一个或两个否定性的单音节副词或动词修饰中心词,实际上这些否定词并没起到否定的作用。
恰恰相反,这些词表达的却是肯定的语气,并且具有强调意味。
这些否定词有“不”“没”“无”等。
(9)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水浒传》二十四回)
(10)要照现在的样子,只学得一言半语,不零不落,反招人家的笑话,这是何苦来呢!(《官场现形记》三十二回)
还有一种“半倒反词语”,这种情况比较罕见,笔者仅找到一处:
(11)俺如今拚的个不做不休,这就是至诚心为人为彻。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
这里第一个“不”是无实际语法意义的,它只起凑齐四字格的作用。
并且这里的“不做不休”是一个假设关系的“不A不B”式词语。
三、偏义词语
如果进一步细化的话,还可以分出两小类:
(12)看清只一箭射去,不偏不歪,不歪不正,射着憨哥大腿。
(《平妖传》二十三回)
这里的“不歪不正”实际上是在说“不歪”,后面的“不正”则没有意义。
这种语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加强语势、补充音节,使之成为汉语中常见的“不A不B”式。
由此可见,“不A不B”式这种构词格具有极强活力,即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以该构词格形式出现的词语。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还可以看出,偏义词语当中的AB必须是一对反义词,不满足这个条件就无法构成。
“不歪不正”前面的“不偏不歪”就是很好的证明:“偏”与“歪”构成一对近义词,只是一般的“不A不B”式词语。
袁宾先生(1992)只提到上面这种偏义词语,其特点是所偏的意义与说明的对象保持一致,也就是话语焦点与指称一致。
还是以“不歪不正”为例:这个词在句中描述箭的情况,偏义于“不歪”,即是说箭射得准,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但在实际语言当中还有一类偏义词语,其特点与前一类正好相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男不女”,如果一个男人没有男子汉气概,会说他“不男不女”,偏义于“不男”,“不女”无义。
但事实上他明明是一个男人,因此话语焦点与指称不一致。
反过来说一个女人“不男不女”也是如此。
这一类还有“不死不活”等,而且A与B还不是一般的反义词,必须是极端对立的,即,非A即B,中间没有过渡态。
参考文献:
[1]刘洁修.成语源流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一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3]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袁宾.代汉语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聂哲,南京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