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一)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敌人力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远远超过革命力量; ——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其次,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革命的长
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
-可能性
(1)从主要矛盾的角度看: (2)从敌对势力内部的情况看: (3)从农民阶级的自身利益看 : (4)从资产阶级的实际情况看
任何外国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当作教条。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毛泽东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
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没收帝国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 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 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 化。 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 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 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探索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这些富有独创性的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早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就已开始,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新中国的构想”。
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渗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阐述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理论。
在此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认为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仅不存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问题,而且完全可能采取和平的手段来实现。
然而,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复杂特殊,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中所遇到的是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所没有的特殊而困难的任务,解决这一难题的方针、政策、路线,无论哪一样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马列主义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还要我们在实践中创造,“要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并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
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极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极其复杂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冲破党内教条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的错误指示,勇敢地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总路线,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中注入了新鲜活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两次飞跃,形成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即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者:李大钊提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1938年,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之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即孙中山领导的三民主义。
1919——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1956年毛泽东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及其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1949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如何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八七会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35年,瓦窑堡会议,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联合民族资产阶级。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进行土地革命。
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完整理论体系。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具体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39年,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的实践基础1.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
旧-失败;新-成功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指导路线。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 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中
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
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为什么是从农村走向城市?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是反 动统治政权的薄弱环节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大国----根本原因 国民革命的影响----必备的客观条件 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重要的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的主观条件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最重要的主 观条件
第三、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旧民主
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部分。 第四、革命的目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 命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最终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 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然后再使之 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从发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体之间也有不平衡,社会 上还存在不少困难群众。
1.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5.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最
基本国情是( BCD)2019年多选
A.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 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1.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C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的著作是
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武装斗阵 党的建设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
抗日战争时期
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不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时代特征,便不可能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也就无法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1、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不同于封建社会,也有别于资本主义社,蕴含着特殊的社会矛盾和革命要求。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尽管有了某些发展,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加之受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封建社会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尽管被推翻了,但并未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整个社会呈现出典型的半封建性。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中国实际上处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一,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加上幅员辽阔、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基本国情: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鸦片战争)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民主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革命战争的实践&军事战略理论;党领导新民主民义革命历程&党的建设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连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 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 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 础。 其次,封建主义的统治 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 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 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 的拦路虎。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3)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它是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
中国旧民主主族资产阶级是一个 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 有 一面的同时,
革命性
还具有软弱性和
性的一面,它与帝国主
妥协
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 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群 众,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 的先进的革命政党。因此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 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任务。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 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
1949年9月30 日,毛泽东当选 为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 义国家所有
军管会接收 江南造船厂命令。
军管会没收 中央银行命令。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泽东视察 上海申新九厂。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极 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 行革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进行一场什么 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 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案例讨论:
• ( 1 )中国是怎样由封建社会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 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本特点
•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 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 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 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 基础。
• 第二,《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实施,加 速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逐步沦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 产地。 • 第三,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 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巨额赔款和鸦片 大量输入所产生的银荒,使清政府的财 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所受到的毒 害和负担更加沉重。
新民主主义思想基本成熟
•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 • • •
•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 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 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可靠同盟者
就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第一,帝国主义是中国革 第二,封建主义是中国 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 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 民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的侵略直接阻碍 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政治进步。近代中国人民 所遭受的最大压迫,是来 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 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 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 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 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 主化的主要障碍。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 毛泽东说:“中国革命主 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 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 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 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最主要的是民族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自强”、“求富”的洋务运 动
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 国 社 会 性 质 和 主 要 矛 盾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决定了
然保持,而且同买办资 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 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
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包含;1.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2.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的范畴;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工农武装割据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毛泽东活的思想的三个方面;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即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理论;第一,提出了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道路;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扶的原则和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步骤;第三,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第四,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想结合;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的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第一,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对官僚买办资本应对暴力剥夺将其没收变为国有资产,利用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引导其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二,党和政府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等一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和平赎买。
第三,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阐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其总路线内容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以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为基础,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的完整的论述。
他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他还说明,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接。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论湖南华图教研中心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辛亥革命后,中国迅速迈向近代化,民主、独立、自由的思潮如洪流一般席卷神州大地。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历史交付的实现中国独立自强的任务,于是无产阶级接过了资产阶级手中的重担,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考查的重中之重,但是很多同学感到记忆这么多理论是很困难的事情。
下面就用几个口诀,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将新民主主义理论需要我们记忆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现。
总路线总路线的提出: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形成。
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物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三大法宝“统武党”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思想建设(基础)、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活的灵魂“实群独”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学风)、宗派主义(党风)、党八股(学风)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口诀速记】口诀(31)三座大山:帝封官口诀(32)三大法宝:统武党口诀(33)活的灵魂:实群独【例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克 思恩格斯他们通过对俄国原始 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的研究, 突破了他们原先根据西欧社会 发展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 说”,提出了关于俄国等经济 文化落后国家可能在“国际交 往”的作用下,通过吸收资本 主义社会创造的发达工业生产 力和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 夫丁峡谷”、走非资本主义社 会发展道路的设想。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国 情况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和”跨越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持的是民主革命与 社会主义革命革命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 辩证统一的思想。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 ,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是无 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必 须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帮助资 产阶级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无产阶级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要同 农民联盟,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1)关于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帝国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是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长征到陕北后的毛泽东
(2)关于革命的动力和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近代中国是一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 革命在性质上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其次,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 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再次,由于 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在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决定参加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的 广泛性。革命的动力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占人口80%的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不可缺少的 同盟军。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
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48年4月毛泽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经过长达26年最终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定义: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大众的,反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革命 。 任务:推翻帝、官、 封的反动统治,实现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标志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开始事 件:1919年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革命的
对象: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和 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革命的领导权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 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其次,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再次,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为以 下三个方面
:第一,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完成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独立,扫除经济发展 障碍。 第二,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制度和基本 经济政策依据。为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最佳的桥梁。 第三,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分清了轻重 缓急,保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
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 发展,实行“节制资本”;
文化纲领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
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文化。
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革命的过程 大革命(1919—1927年)、土地革命 (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 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 2.胜利的结果: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 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前提)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 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
(归宿)
决定
社会性质
影 响 决 定 决定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对象
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革命的任务是民族独立和民主;
•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 •革命不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及其私有财产; •要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帝国主义及其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 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 就必须将落后的农村发展成巩固的根据地,借 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敌人,借以在 长期的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带
中国革命走上新道路的现实可能性(条件)
①中国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们虽然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 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 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 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 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 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 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而 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 毛泽东
第一次提出概念基本内容: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初步概括其内容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无产阶 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
完整概括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文中指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把民主革命区别为新旧民主革命,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相应的基本政策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进行反共摩擦的同时,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
在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为了给中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毛泽东在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文盛,这里有图片哈)等重要著作,在批驳顽固派反共谬论的同时,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向全国人民阐明了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路线和纲领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一)近代中国的国情: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在“一大”时,党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没有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揭示了民主革命的动力。
党的“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
到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进程,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条件 最基本
a.经济不平衡 中国的城乡关系: 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却可以对城市保 持一定的独立性。 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在城市而 在农村。
b.政治不平衡 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 围造成军阀割据混战 提供机会 c.大国 革命力量有回旋余地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2.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 了马列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 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 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 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 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 英勇战士。三大法宝是有机地联系在一 起、缺一不可的。
作业: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的表现(标 志)。
(三)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 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三大 优良传统 和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 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 形式 58 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 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 路线 60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 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 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 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三大法宝.rm
(一列宁——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毛泽东——发展马列主义的统一战线策略 路线思想
1.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广大知识分子及 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是基础、依靠;(大革命的教训) 二是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 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非基本 的,但又是非常必要的。(土地革命的 教训)
2.坚持求同存异、既统一又独立 的原则 统一性
3.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 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问题: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提出对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三大法宝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任务:反对美蒋反动派 阶级基础: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
(二)统一战线和领导同盟者的政策 和策略(对友)
1.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2.坚持求同存异、既统一又独立的原则 3.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5.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 有节的策略原则 6.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要 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基本内容
1.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是武装斗 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是农 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有力保证。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是 开展土地革命和进行武装斗争的依托。
问题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 资产阶级和地主属于中间势力。
问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国民党 就是顽固派。
5.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 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有理——自卫原则
有利——胜利原则
有节——休战原则
6.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 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并取得胜利。 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 益,同时给同盟者以政治教育。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八七 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 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 装斗争的重要性。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是探索中国革命 新道路的起点。秋收起义(上).rm 秋收起义
(下).rm
2.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初步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4.1938年11月,《战争和战略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 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 路确立下来。
延安整风运动
实质: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 法 目的: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 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 以整顿文风,而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整 顿学风为中心任务。延安整风.mpg 56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P83):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武装斗争1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 问题11 必须以农村为中心 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凶残
12
力量强大但农村统 治相对薄弱 必须以农村为中心 凶残
武装斗争
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9
红军在漳州写的打土豪 分田地的标语
和第一次国共合作.rm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时间:土地革命时期 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 市小资产阶级 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 党的错误:“左”倾关门主义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上).rm (下).rm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 地方实力派、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 党的错误:“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 服从统一战线”
问题1: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大资产阶级 始终被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
问题2: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问题3:以蒋介石为首的顽固势力曾经 是我们暂时的盟友。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革命道路
和平斗争
武装斗争
城市中心 农村中心
中国共产党成 立初期,首先把工 作重心放在城市, 领导工人运动。对 于发动农民参加革 命、建立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重要性缺 乏足够的认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 的社会。
农民阶级 大资产阶 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级、地主 民族资产阶级 阶级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 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可以团结在反对民族压迫的旗帜下—— 获得经常性的同盟者。
可以利用矛盾争取暂时的同盟者和间接
独立性——思想上、政治上和
组织上的独立
3.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 政策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 关系主要表现在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 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上。
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 的关系
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 斗争,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就是在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 “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同资产阶 级分裂时,就转变为武装斗争。内战的
爆发.rm
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 与斗争的性质和形式的区别
问题:在统一战线中我们应对同盟者采取 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无产阶级、农民阶 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基本力量和依托 支柱)
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 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孤立顽固势力——以蒋介石为代表的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rm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武装 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反动派的残暴决定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 为主要形式
(二)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配合
问题: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唯一斗争形式。
(三)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 1.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苏维埃政府发给 农民的耕田证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4 ——客观条件 最基本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客观条件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主观条件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 三湾改
的同盟军——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
部分帝国主义国家。
3.统一战线基本策略路线在中国革命 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运用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时间:大革命时期 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 党的错误:右倾机会主义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
人民军队的性质 ——无产阶级的军队 人民军队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2.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根本原则 ——党指挥枪 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rm 瓦解敌人 宽待俘虏
政治工作的 基本原则
rm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