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章节概念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的比较3. 整数的加减法4. 整数的乘法5. 整数的除法6. 整数的实际应用二、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基本概念2. 分数的大小比较3. 分数的加减法4. 分数的乘法5. 分数的除法6. 分数的实际应用三、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基本概念2. 小数的大小比较3. 小数的加减法4. 小数的乘法5. 小数的除法6. 小数的实际应用四、约数和倍数1. 约数的概念2. 倍数的概念3.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 约数和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五、形状与图形1. 四边形的认识2. 三角形的认识3.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4. 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5. 图形的对称性六、数学中的单位1. 长度单位2. 重量单位3. 容积单位4. 时间单位5. 金钱单位七、图表的应用1. 图形的读取与分析2. 柱状图的绘制和分析3. 折线图的绘制和分析4. 饼图的绘制和分析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八、数学逻辑与推理1. 命题的概念2. 命题的联结词3. 命题的真值表4. 命题的等价变换5. 逻辑推理与实际问题分析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归纳。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思考和练习,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要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祝愿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整数的认识时,我们需要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比较、加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整数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它们构成了数轴上的整数集合。

比较整数大小时,我们可以利用数轴或大小的规律进行推测,从而判断整数的大小关系。

在处理整数的加减法时,我们需要理解负数与正数相加减的规律,了解同号两数相加时数值变大,异号两数相加时数值相减的原理。

而乘法和除法涉及了整数的相乘和相除运算,需要掌握负数相乘的规律以及除法中负数的特殊处理方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 6 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m³=1000dm³1dm³=1000cm³1 升=1000 毫升 1 立方分米=1 升 1 立方厘米=1 毫升1L=1000mL 1dm=1L 1cm³=1mL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二)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 1 的分数】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 1 的量,想单位 1 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3.一个数与比 1 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 1 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基本概念在数轴上的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绝对值。

2.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绝对值的概念。

3. 整数的乘除法正整数的乘除、负整数的乘除,零的乘除。

4. 整数的应用温度的表示、海拔的表示、负数的概念、整数的应用问题。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与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 正数、负数、零正数的概念、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3.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

4.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性质。

5.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性质。

6. 有理数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运算,应用题。

三、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组成、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运算。

2. 代数式的加减法同类项、异类项,代数式的加法、代数式的减法。

3. 代数式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多项式的乘法。

4. 代数式的负数有理数的乘法性质,有理数的除法性质。

5. 代数式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运算,应用题。

四、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的步骤。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方程的解法。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应用题。

五、图形的初步认识1. 点、线、面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的概念。

2. 多边形多边形的概念,边、角的关系。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

4.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

5. 圆圆的概念,圆的性质。

六、数学课外拓展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的基本概念,数学游戏的分类。

2. 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方法。

3. 数学趣味知识数学趣味知识的介绍,数学趣味知识的应用。

以上便是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坚实的基础,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分数除法时,仍存在以下问题:1. 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深;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不牢固;3. 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3. 运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4. 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5.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2.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3. 准备与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学习,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除法。

同时,教师讲解分数除法的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练习题包括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6单元全部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6单元全部知识点汇总
25× =5(千克) 5 + = 5 (千克)答:两次一共吃去5 千克。
点评:这一题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题目中两个 所表示的不同含义,第一个 表示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分率;而第二个 表示的是 千克,是具体的量。要先求出第一天的 所对应的量再直接加上第二天吃的 千克就可以了。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进行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汇总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的大小
棱长
长方体
6
12
8
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平行的四条棱长度
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
方体
正方体
6
12
8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因为1升是1立方分米,1毫升是1立方厘米。升和毫升相比,升是高级单位,毫升是低级单位,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都要乘相应的进率。
8.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都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它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因而它的体积是由棱长决定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两条棱长决定的,即长方体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又可以说是由底面积和高决定的,它们的体积=底面积×高。
(4)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有(n-2)3,都在大正方体的内部。
(5)在大正方体顶点处挖去小正方体,表面积不变
(6)在大正方体棱上挖去小正方体,表面积变大,每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就比原来多2个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要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m³=1000dm³1dm³=1000cm³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L=1000mL 1dm³=1L 1cm³=1mL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3.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

专题讲座小学数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一、《课标》中分数、小数、百分数内容的理解分数、小数的认识分散安排在两个学段,第一学段是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学段是认识分数和小数概念。

百分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

《标准》中与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认识有关的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第二学段: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 ,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参见例一);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分数、小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与学习整数相比,学生对于分数、小数的学习要困难得多。

分数、小数无论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还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面,都与自然数有较大不同。

分数、小数的学习重点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分数和小数意义,能够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分数与小数的共同点都是有理数,并且本质上小数是特殊的十进制分数。

分数有两个含意,一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一个比率,比如,把一个月饼等分为5 份,那么其中的一份是 1/5 ,两份是 2/5 。

分数还是一种无量纲的数,也就是说,无论是一块小月饼还是一个大蛋糕,如果分五份的话,那么每一份都是1/5 ,与整体本身的大小无关。

应当注意到的是,通过等分得到分数单位:前面所述的 1/5 就是分数单位,而 2/5 表示的是两个分数单位:2/5 = 2 × 1/5 =1/5 + 1/5 。

分数的另一个含意是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如 1/3 米, 1/3 千克等。

分数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表示一个比率,因此,分数的第一种表示在实际教学应当成为重点。

小数表示的是具体的数量,和整数一样是数量的抽象。

在分数的意义中,分数单位很重要。

利用分数单位,容易得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5 + 2/5 = 3/5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法则为: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因此,计算分数除法时,可以遵循“一变、二倒、三算、四验”的步骤。

对于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即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只能把除号后面的数改写成它的倒数,其他数字不能改写。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一条裤子的价钱是45元,是上衣单价的8分之5,求上衣的单价。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上衣的单价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8份,裤子的价钱是其中的5份。

因此,可以得出数量关系式:上衣的单价×5/8=裤子的价钱。

解答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设上衣的单价是x元,然后通过方程来解,另一种是逆向思考,用裤子的单价除以5/8得到上衣的单价。

3、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比较举例说明,XXX家养了20只公鸡,母鸡占公鸡的4/5,求母鸡的只数。

可以得出数量关系式:公鸡的只数×5/4=母鸡的只数。

解答时,可以直接用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所对应的量,即20×5/4=16只母鸡。

另一个例子是,XXX家养了20只公鸡,公鸡占母鸡的4/5,求母鸡的只数。

此时,数量关系式为:母鸡的只数×4/5=公鸡的只数。

解答时,可以设母鸡有x只,然后通过方程或比较量÷对应的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即20÷4/5=25只母鸡。

4、认识比比指的是两个数相除,也称为两个数的比。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为:a:b=a÷b=(b≠0)。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商称为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

最简整数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即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因数。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特殊长方体:当长方体中出现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3.表面积概念及计算:(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bh)×2(3)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a×a×6=6a²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计算5个面(少一个上面--底×高)、通风管少算2个小面。

4. 体积概念及计算5. 求占地面积是计算底面积;求框架、铁丝就是计算棱长总和;求所用铁皮、纸板是计算表面积;求所占空间大小计算体积。

6. 长方体内放正方体或长方体切正方体:(长÷棱长)×(宽÷棱长)×(高÷棱长)=个数(商取整数)7.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²倍,体积扩大n³倍。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²倍,体积扩大n³倍。

9. 正方体表面涂色后切成小正方体,每条棱分n份。

三面涂色:数顶点(8个)两面涂色:数棱(n-2)×12一面涂色:数面(n-2)²×610. 长方体上放小正方体(或长方体)(1)表面积=下图表面积+上图四周的面积(2)体积=下图体积+上图体积11. 拼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块小正方体。

12. 长方体中最多有2个正方形;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最少有2个面完全相同;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

13. 长方体中出现相邻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是正方体。

14. 扎彩带数长、宽、高各有几条,再计算总和。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概念公式汇总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概念公式汇总

一、方程1、数量关系小强的年龄×3 + 4 岁 = 小强爸爸的年龄小瓶的容量×4 - 0.9升 = 大瓶的容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小华走的路程 + 小明走的路程 =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3个排球的价钱+营业员找回的钱=付给营业员的钱华氏温度(°F )=摄氏温度(°C )×1.8+32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形体相同点不同点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长方体6 12 8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 12 8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长都相等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正方体的展开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见上图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大家快要学习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第五单元了,那么,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这两个单元什么知识点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五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1.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用假设法解题时,要弄清假设前后的数量关系,注意假设前后总量有没有变化,在不同的假设方法中选择比较简单的解题方法。

2.用一种物品替换另一种物品,使数量单一化时,一定要注意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单元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整数的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对于分数同样适用,恰当地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3.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4.一个不为0的数,减去它本身的几分之一,求还剩多少,可以用乘法表示:一个数×(1-)(n≠0);再连续减去余下的几分之一,求还剩多少,仍然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

5.已知总量及一个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时,可以用形如a-ax或ax(1-)的算式解题(b≠0)。

6.已知一个量以及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求一个量时,可以列成形如a±或ax(1±)的算式解题(b≠0)。

7.一种商品先提价,再降价出售,或者降价,再提价出售,原价都比现价高。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观察到三个面。

3.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和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高×宽×2=(长×宽+长×高+高×宽)×26.计算公式为S=(ab+ah+bh)×27.正方体的表面积= 6×棱长×棱长计算公式为S=6×a×a(或6×a2)8.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物体大的,占据的空间大,体积就大;物体小的,占据的空间就小,体积就小。

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0.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1.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12.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为:V=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为:V=a×a×a(a3)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为:V=Sh16.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7.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8.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9.把棱长为几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面的规律:●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顶点个数=8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棱的条数乘棱长减2的差=12×(n-2)●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面数乘棱长减2的差的平方=6×(n-2)2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再约分;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分析及全一册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分析及全一册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分析及全一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从实际出发,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分数乘除法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方程与比例5.数学广角各单元内容相互联系,既有独立性,又有综合性。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的理解仍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方程与比例等基本数学知识和运算技能;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单元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2.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空间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统计与概率的方法、方程与比例的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数学知识;2.教学素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3.学具: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如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共含14课时)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共含14课时)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共含14课时)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共含14课时。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分数除法时,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自主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分数除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利用练习软件,进行实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进入分数除法的学习。

2.新课导入:介绍分数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现:相对的2个面在展开图中不能相邻。

正方体展开图:(11种)6种:中间四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

简称“一四一”型3种: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简称“二三一”型1种:两两相连各错一,简称“二二二”型1种:三个两排一对齐简称“三三”型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情况,能找准哪2个面是相对的面。

3、表面积概念及计算s=(ab+ah+bh)×2=2ab+2ah+2bh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s= 6×a×a=6a2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4、体积概念及计算5、相关例题:(1)已知长方体a=20cm,b=5cm,h=6cm,求体积。

V=abh=20×5×6=600(cm3)(2) 已知长方体S底=100cm2,h=6cm,求体积。

V=S底×h=100×6=600(cm3)(3) 已知长方体S侧=30cm2,a=20cm,求体积。

V=S侧×长=30×20=600(cm3)(4)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6cm,求表面积和体积。

S表=6a2=6×6×6=216 cm2;V= a3=6×6×6=216 cm3发现: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原因:虽然数值相等,但单位名称不一样。

(5)测P9(5)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做成一个深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30-5-5=20(厘米)40-5-5=30(厘米) 30×20×5=3000(立方厘米)(6)测P11(4)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高8厘米,阴影部分两个面的面积和是18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80÷(12+8)=9(厘米) 12×9×8=864(立方厘米)(7)测P16(8)一个密封的长方体玻璃罐,长30厘米,宽18厘米,高12厘米。

【名师推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

【名师推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七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材,一共安排了五个单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数的认识安排了一个单元及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二是数的运算安排了三个单元,包括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其中,第二、三单元主要教学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其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分数连乘,连除乘除混合。

同时在分数乘法单元中还安排了倒数的认识,第五单元,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此外还安排了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假设置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及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主要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提及容积单位以及提及容积单位的进率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第七单元安排了本册的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安排的,主要是通过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活动研究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树叶中的变化是结合认识比的教学安排的,主要通过测量同一树叶发现长与宽的比的比值相等的规律。

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互联网的普及是结合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安排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和统计本班同学家庭中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

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这些活动都具有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了五个你知道吗,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以及数学知识有关的社会尝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编排了十一道思考,进一步加大教材的弹性空间以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对的2个面完全相同是正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前发现:相对的2个面在展开图中不能相邻。

正方体展开图:(11种)6种:中间四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

简称“一四一”型3种: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简称“二三一”型1种:两两相连各错一,简称“二二二”型1种:三个两排一对齐简称“三三”型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情况,能找准哪2个面是相对的面。

3、表面积概念及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上下、前后、左右s=(ab+ah+bh)×2=2ab+2ah+2bh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a=6a2注:不足 6 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4、体积概念及计算体积(容积)定义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L=1000mL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 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 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V=Sh1 立方分米=1L 1 立方厘米=1mL35、相关例题:(1)已知长方体 a=20cm,b=5cm,h=6cm,求体积。

V=abh=20×5×6=600(cm )3(2) 已知长方体 S 底=100cm ,h=6cm,求体积。

2V=S 底×h=100×6=600(cm )3(3) 已知长方体 S 侧=30cm ,a=20cm,求体积。

2V=S 侧×长=30×20=600(cm )3 (4)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 6cm,求表面积和体积。

S 表=6a=6×6×6=216 cm ;V= a =6×6×6=216 cm 2 2 3 3 发现:棱长是 6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略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16、1=12=83=274=645=1256=27=3438=5129=72910=1000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的立方倍。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一)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m³=1000dm³1dm³=1000cm³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IL=1000mL 1dm=1L 1cm³=1mL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二)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3.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第一单元 方程1、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1. 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2. 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3.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4.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 长方体:面:1)6个面;2)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面的大小:相对的两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 正方形,其它四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棱:1)条数: 12条 (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4组(长宽高)); 2)棱的长度: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特殊情况下8条棱长度都相等); 3)顶点: 8个 6、正方体:面:1)6个面;2)每个面都是正方形;3)面的大小:六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1)12条棱;2)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顶点:8个。

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7. 长方体棱长的总和=(长+宽+高)×4.长方体棱长的总和=长×4+宽×4+高×4长方体前面周长=(长+高)x2=长x2+高x2 长方体侧面周长=(宽+高)x2=宽x2+高x2 长方体底面周长=(长+宽)x2=长x2+宽x2 8. 正方体棱长的总和=棱长×12长方体正方体相同点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立体图形。

不同点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六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每条棱都相等9. 长方体在桌面上最多只能同时观察到三个面。

10. 正方体都是特殊的长方体。

11.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四周面积(前后左右)=底面周长x 高 (上下左右)=前面周长x 宽 (前后上下)=侧面周长x 长 13.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1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5.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6.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的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7. 各体积单位意义如下:18. 立方厘米可以写成3cm ,立方分米可以写成3dm ,立方米可以写成3m 。

19.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20. 计量液体的体积,通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盛1升水。

2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 、b 、h 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 。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 高 =前面面积x 宽=侧面积(横截面积)x 长2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如果用V 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 表示正方体的 棱长,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 a a ∙∙,a a a ∙∙也可以写成“3a ”,读作“a 的 立方”,表示三个a 相乘。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3a 23.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

24.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S 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Sh单位名称意义相当的实物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1立方厘米 约为一个手指尖的大小,如蚕豆大小。

1立方分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1立方分米 约为一个粉笔盒大小。

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米的木条框架。

长方体 正方体25.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6. 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和联系:27. 体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别:28. 长方体已知体积相等,隐含着长、宽、高不一定相等,表面积也不一定相等。

如果正方体体积相等,隐含着棱长就一定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29.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最少有4条棱相等。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1.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 分数乘法的计算中,要先约分后计算;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后才能计算。

4. 分数乘法的约分规则:1) 分子可以和任何一个分母进行约分;(约分后的数要往上写)体积 容积 不 同 点 意义不同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测量方法 不同 求物体的体积是从该物体的外部来测量长、宽、高 求容积却是从该物体的内部来测量长、宽、高 单位名称 不完全相同 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计算液体的体积一般用升和毫升。

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盛放液体的容器,求出的容积常用升或毫升这种单位来表示。

相同点 计算公式相同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或容积)=底面积×高 重 点 提 示 内部有物体的东西既有体积,也有容积。

如:箱子、瓶子、罐头瓶等。

一种物体有体积,可不一定有容积。

如:石头、木头这类实心的物体是只有体积,没有容积的。

既有体积又有容积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如果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的话,容积的值才和体积相等。

长度面积 体积 容积 意 义 1厘米:表示长度是1厘米的一条线段。

1平方厘米:表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1立方厘米:表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 1立方厘米:表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 常用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升、毫升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10100100010002)整数可以和任何一个分母进行约分;(约分后的书数往上写)3)分母可以和分子或整数约分;(约分后的数往下写)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1)有两个数;(2)分子分母颠倒或乘积是1;(3)互为或一个是另一个的。

)6.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7.0没有倒数。

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1的倒数是它本身;小数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的倒数都是整数;非0的整数的倒数都是分子为1的分数。

8.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对应量。

2)分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几分之几,其中一个因数是几,求另一个因数是几。

2.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 甲数÷乙数=甲数×1/乙数(乙数≠0);a÷b=a×1/b(b≠0).4.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5. 除法发现: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就比被除数小;被除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就比被除数大;被除数除以1,商就和被除数相等(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等于0)。

乘法发现: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大;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小;一个数乘1,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两个因数都不为0)。

6. 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 分数除法包括:①分数除以整数②整数除以分数③分数除以分数2) 分数除法都可以用加数除以乙数等于加数乘乙数的倒数来计算。

3) 如果遇到带分数,要想化成假分数后再计算。

7. 算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其中的除法全部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8. 不同的音符表示不同的时值(基因的长短)。

通常,常用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

其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分数表示的时值分别表示的是全音符的1/2、1/4、1/8和1/16. 全音符的时值通常是四拍,二分音符的时值是2拍,四分音符的时值是1拍,八分音符的时值是二分之一拍,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是四分之一拍。

内容意义计算方法第五单元 认识比1. “:”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得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得后项。

2.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得前项除以比得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化简整数比: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即可。

4. 化简小数比: 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得方法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长和宽的比是3:2.6.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7. 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比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美的感觉。

因此,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8. 小正方形边长与大正方形边长比若是1:2,那么小正方形面积与大正方形面积比是1:4. 9. 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 10. 大圆与小圆半径的平方比=面积比第七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1. 代换原理:(已知两个单量间的数量关系;各自的数量和它们的总量,求每个单量?)1) 把其中的一个单量用另一个单量的数量形式来表示; 2) 求种数量;3) 把这个总数量与另一个单量的总数量相加;4) 用总量除以现在这个总数量得到另一个单量的值; 5) 在求一个单量。

2. 代换原理:(已知两个单量的差;各自的数量和它们的总量,求每个单量?)1) 用单差乘以较大的单量的数量; 2) 用总量减去这个量;3) 用这个差除以两个单量的数量和求出较小的量; 4) 用单差求较大的量。

3. 鸡兔同笼问题:(已知两个单量;总数量和它们的总量,求每个单量的数量?)1) 设都是其中的一个量,并乘以总数量; 2) 求两个总量之差和两个单量只差;分数除以整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整数除以分数 分数除以分数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