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
医学院教案
医学院教案导言医学院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学科单位,教学和教案是医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培养医学人才的效果,医学院教案的编写和实施必须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本文将介绍医学院教案的基本要素和编写过程。
一、医学院教案的基本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根据医学院教育的特点,教学目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2. 教学内容:根据医学领域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符合医学课程的纲要和标准。
3.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性质,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医学院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习、临床教学等多种形式。
4. 教学资源:确定教学所需的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医疗器械等。
教学资源要充足、先进,保证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
5. 教学评价: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
教学评价可以包括考试、测验、实验报告、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要贴合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目标。
二、医学院教案的编写过程医学院教案的编写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2. 教案的主体结构:医学院教案的主体结构通常包括导入、教学内容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部分。
3. 导入部分:导入部分是教案的引子,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提问、小故事、引用名言等方式进行导入。
4. 教学内容讲解:在这个部分,详细讲解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知识。
教学内容要具体、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
5. 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材料。
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6. 教学方法:在这一部分,介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低钾血症
贵阳医学院教案专业级班称病理生理学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师郭兵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病理生理学(郭兵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起止章节页码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14-29讲授题目脱水钾代谢紊乱计划学时4学时(各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三种类型脱水的概念、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2、钾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发生机制3、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熟悉内容1、三种类型脱水的原因2、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原因及对骨骼肌和其他功能的影响3、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了解内容1、脱水的防治原则2、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3、水中毒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1、脱水的概念及三种类型脱水的特点2、三种类型脱水对机体的影响3、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4、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1教学进程:1、体液的概念及体液平衡的调节30′(步骤)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介绍脱水)(1)高渗性脱水30′(2)低渗性脱水20′(3)等渗性脱水20′3、钾代谢紊乱(1)高钾血症50′(2)低钾血症50′教学方法大课讲授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参考资料1、《病理生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金惠铭主编)2、《病理生理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肖献忠主编)3、《pathophysiology》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王建枝主编)作业思考题:1、试述三类脱水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2、引起钾代谢紊乱的基本原因是什么?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贵阳医学院教案3贵阳医学院教案4贵阳医学院教案5贵阳医学院教案6贵阳医学院教案7贵阳医学院教案8。
职业认知教学教案
贵阳医学院教学教案本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授课班级及专业2011级护理学、药学专业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及职称孙守平助教教研室主任刘雪梅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制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2012年4 月20 日授课年级护理、药学专业2011 级班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孙守平室主任审核签字:撰写教案认真、详细,教案格式规范。
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版)周嫆、刘雪梅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起止章节页码:第二部分职业发展规划的第二章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P58-69讲授题目:《职业认知》计划用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社会职业与职业发展的趋势,了解我国就业市场现状。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声望评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职业及职业评价的内涵;实现职业理想的步骤及条件。
熟悉内容:我国就业市场现状了解内容:职业的功能及分类;职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点:重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评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实现职业理想的步骤难点: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条件教学进程第一节社会职业与职业发展一、职业的含义二、职业的基本特征产业型、行业性、组群性、时代性、经济性三、职业的功能四、职业的分类五、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类第三节职业评价与职业理想一、职业评价二、职业声望三、职业理想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
参考资料:1、《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方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案续页教案末页作业:1、什么是理想的职业?怎样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合理有效统一起来?2、面对挫折时,你将如何调整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感知与安全用电工作页学习任务一职业感知与安全用电学习目标 1.感知维修电工的职业特征培养维修电工的职业素养。
输血实验教案
贵阳医学院实习(实验)教案课程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授课班级及专业 06级医学检验教研室临床血液学教师及职称黄吉娥讲师教研室主任贵阳医学院实习(实验)教案教研室:临床血液学 04级医学检验一、实验题目:ABO、Rh血型鉴定二、实验学时数:3学时实验时间:08年6月17日三、实验授课人:黄吉娥职称:助教四、本实验目的、要求:掌握:ABO、Rh血型鉴定的原理、方法;试管法的操作步骤;熟悉:1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2 ABO、Rh血型鉴定意义五、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 ABO、Rh血型鉴定试管法的操作步骤难点: ABO、Rh血型鉴定结果判断和分析六、实验方式:理论讲解,实验操作七、实验仪器、设备等:显微镜离心机试管滴管记号笔八、实验内容及时间分配:1.理论讲解(15min)2.实验操作(130min)试管法(正定)操作步骤:标记分别滴加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各2滴5%待检RBC各1滴1000r/min 1min结果观察、判断试管法(反定)操作步骤:标记5%A、B、O型RBC(1滴)待测血清2滴1500rpm,1min观察结果,判断3.结果判断:1)凝集强弱程度判断:16)正反定型结果判定标准4.注意事项:⑴摇动试管动作要轻。
⑵器材干净清洁、防止溶血,试管、滴管防止交叉污染。
⑶标准血清的质量、性能要符合要求,防止污染。
九、实验总结:(5min)十、实验要求的参考书目及章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叶应妩、王毓三等主编;第六章第一、二节十一、实验后内容安排每位同学完成书面实验报告贵阳医学院实习(实验)教案教研室:临床血液学 04级医学检验一、实验题目:交叉配血二、实验学时数:1.5学时实验时间:08年6月24日三、实验授课人:黄吉娥职称:助教四、本实验目的、要求:了解:交叉配血试验的意义熟悉:交叉的概念掌握: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读,以及方法学评价五、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交叉配血试验方法的实验原理、操作难点:交叉配血试验方法的结果判读六、实验方式:理论讲解,实验操作七、实验仪器、设备等:显微镜离心机试管滴管记号笔八、实验内容及时间分配:5.理论讲解(15min)6.实验操作(50min)凝聚胺配血法[试剂]1)生理盐水2)凝聚胺介质试剂盒:低离子溶液(Low Ionic Medium)、凝聚胺溶液(Polybrene Reagent)、悬浮液(Resuspending)[操作]1)标记3支试管,按下表加样2)操作步骤:3管中分别加入LIM液0.6ml(12滴)加入Polybrene试剂2滴3400rpm 离心 15秒,倾倒上清,轻摇试管观察(应凝集)加悬浮液 2滴,轻摇观察(应不凝集)涂片显微镜下观察3)结果判断肉眼观察有无凝集;镜下观察有无凝集主、次侧均不凝集:两血相容,可以输注主侧或次侧凝集;两侧均凝集:两血不相容,不可以输注4)判断标准同型配血:主侧、次侧均无溶血及凝集,可以输血;任何一侧发生溶血或凝集,不可输血异型配血:主侧无凝集无溶血,次侧有凝集无溶血,可以输少量血;如主侧、次侧均凝集或主侧凝集,不能输血,查找原因[注意事项]1)盐水配血不凝集但有反复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受血者,应加用聚凝胺介质、媒介质或抗球蛋白介质配血2)如需大量输血,献血员之间也应作交叉配血,以防止献血员相互之间有免疫性抗体九、实验总结:(5min)十、实验要求的参考书目及章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叶应妩、王毓三等主编;第六章第七节十一、实验后内容安排每位同学完成书面实验报告贵阳医学院实习(实验)教案教研室:临床血液学 04级医学检验一、实验题目:不规则抗体筛查二、实验学时数:1.5学时实验时间:08年6月24日三、实验授课人:黄吉娥职称:助教四、本实验目的、要求:了解:不规抗体的定义熟悉:抗球蛋白法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低离子聚凝胺法实验原理、方法以及结果判读五、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低离子聚凝胺法实验原理、方法以及结果判读难点:抗球蛋白法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六、实验方式:理论讲解,实验操作七、实验仪器、设备等:显微镜离心机试管滴管记号笔八、实验内容及时间分配:1.理论讲解(20min)2.实验操作(50min)低离子凝聚胺法原理:输血后机体对外源性抗原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当再次输入相应抗原时就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大学医学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医学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一、课程概述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骨的基本形态和结构3. 骨的连接方式4. 脊柱和骨盆的结构特点三、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肌肉的基本形态和结构3. 肌肉的起止点和作用4. 四肢肌群的结构特点四、神经系统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脑和脊髓的结构特点3. 周围神经的分布和功能4.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引入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讲解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2.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三、举例说明1. 结合图谱和模型,展示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具体结构。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解剖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四、互动环节1. 提问:让学生回答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模拟操作:让学生进行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模拟操作,加深理解。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指导学生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贵阳中医学院教案
贵阳中医学院教案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概念、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
2. 脏腑经络学说:五脏、六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
3. 病因病机:病因种类、病机变化、疾病诊断方法。
4. 中医养生保健:养生原则、保健方法、四季养生要点。
5. 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及临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与思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安排临床实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请假缺课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临床实习报告:评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作者:X。
2. 辅助教材:《中医经典导读》、《中医内科学》等。
3. 网络资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官网、贵阳中医学院官网等。
4. 实验室设备:望闻问切模拟箱、中医诊断仪器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8周:讲授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
2. 第9-12周:讲解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第13-16周: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第17-20周: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贵阳中医学院优秀教案
课程名称
数理统计方法
授课对象
制药专业2002级2班
教师姓名
曹敏
授课时间
2005年3月2日
系(部)及教研室
基础部数学微机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
《中医药统计学》、2004年第1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1章第1节1--4页
讲授题目
随机事件、事件的运算与关系、概率的统计定义
单元用学时数
3
教学
要求
3
教学
要求
(掌握、熟悉、
了解)
掌握: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分类;概率函数与分布函数的意义;二项分布.
熟悉:贝努里试验;贝努里公式;泊松分布;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了解:一般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函数与分布函数);其他常见离散性分布.
教学
要点
(重点、难点、
疑点)
重点: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分类;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5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贵 阳中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数理统计方法
授课对象
制药专业2002级2班
教师姓名
曹敏
授课时间
2005年3月23日
系(部)及教研室
基础部数学微机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
《中医药统计学》、2004年第1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1章第2节9--15页
讲授题目
离散型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单元用学时数
2、结合实例讲解贝努里概型及贝努里公式并引出二项分布.
3、结合实例讲解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与应用,并介绍小概率原理.
1、结合实例介绍稀有事件的概率分布――泊松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教学教案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及专业教研室教师及职称教研室主任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制贵州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年月日授课年级专业授课时间课程名称:总学时:本人授课学时:教研室:讲课学时:考试课/考查课教师:实验学时:教学地点:教研室主任: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起止章节页码讲授题目计划用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参考资料:作业:教案续页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一章总论一、心脏解剖和生理【心脏的解剖】心脏结构、心脏传导系统、冠状动脉。
【心脏的生理】心肌动作电位、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二、心血管疾病诊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一)非侵入性检查: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X线胸片、心脏CT、心脏MRI、心脏核医学。
(二)侵入性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腔内成像技术、心内膜和心肌活检、心包穿刺。
三、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
第二章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类型】(一)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二)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四)心力衰竭的分期和分级:心力衰竭分期;心力衰竭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
【病因】(一)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二)诱发因素:常见的如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病理生理】(一)代偿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神经体液机制、心肌肥厚。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格式
课程名称:人体生理学授课班级:临床医学专业2019级1班授课教师:张三授课时间:2023年11月7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 理解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2. 能力目标:- 能够描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 能够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简单的生理现象。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人体生理学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冲动的产生- 神经冲动的传导3. 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二、讲解新课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脑和脊髓的结构。
- 讲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通过动画演示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3. 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讲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 分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提供一个神经系统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案例中的生理现象。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 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医科大学实习教案
课程名称:医学基础实验授课对象:医学专业实习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医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1.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2. 实验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的掌握。
2. 实验结果的正确解读。
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1. 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操作1. 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检查。
2. 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和演示。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三、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操作过程中保持严谨、细致,避免操作失误。
3. 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和意义。
2.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讲解1. 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实验操作步骤讲解1. 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2. 讲解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四、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协调。
2. 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组长负责监督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实验操作回顾1. 回顾上节课的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2. 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
二、注意事项讲解1.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
2. 讲解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三、实验结果分析1.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大学医学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大学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常见疾病的病因2. 常见疾病的症状3. 常见疾病的预防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常见的疾病?它们是如何引起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病因分析1. 教师讲解常见疾病的病因,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2. 学生举例说明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3. 教师总结病因分析的重要性。
三、症状描述1. 教师讲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呕吐等。
2. 学生结合病因分析,阐述症状产生的机制。
3. 教师强调症状识别的重要性。
四、预防措施1. 教师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等。
2. 学生讨论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教师总结预防措施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五、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病例,让学生分析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分析的重点。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巩固知识点。
七、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常见疾病的详细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 结合自身专业,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的理解程度。
3. 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医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学院上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医学基础二、授课班级: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三、授课教师:张老师四、授课时间:2021年9月10日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了解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信念。
六、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概述2. 人体生理学概述3. 人体病理学概述七、教学重点: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 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功能3. 人体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疾病八、教学难点:1. 人体解剖学中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2. 人体生理学中各系统的相互关系3. 人体病理学中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提出与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人体解剖学概述: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2)人体生理学概述:讲解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和意义;(3)人体病理学概述:讲解人体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医学问题;(2)讲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讨论与总结(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教学难点进行深入探讨;(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十一、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
2010 年9 月16 日授课年级专业08 级独立
学院
班甲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教研室:内科护理学
教师:付蕾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内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起止章节页码 238-247
讲授题目肝性脑病
计划用时 2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肝性脑病定义、病因、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内容
肝性脑病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了解内容
肝性脑病发病机制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肝性脑病定义、病因、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难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
教学进程概念(3分钟)
(步骤)病因(2分钟)
发病机理(25分钟)
氨中毒学说(15分钟)
临床表现(20分钟)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5分钟)
治疗要点(20分钟)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5分钟)
护理措施(20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
图片
对比
举例
参考资料实用消化病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
内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业
第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贵阳医学院教学教案本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授课班级及专业2003级护理本科班
教研室外科护理学
教师及职称顾颖中级
教研室主任李亚玲
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制。
职业认知教学教案
贵阳医学院教学教案本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授课班级及专业2011级护理学、药学专业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及职称孙守平助教教研室主任刘雪梅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制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2012年4 月20 日授课年级护理、药学专业2011 级班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孙守平室主任审核签字:撰写教案认真、详细,教案格式规范。
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版)周嫆、刘雪梅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起止章节页码:第二部分职业发展规划的第二章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P58-69讲授题目:《职业认知》计划用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社会职业与职业发展的趋势,了解我国就业市场现状。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声望评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职业及职业评价的内涵;实现职业理想的步骤及条件。
熟悉内容:我国就业市场现状了解内容:职业的功能及分类;职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点:重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评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实现职业理想的步骤难点: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条件教学进程第一节社会职业与职业发展一、职业的含义二、职业的基本特征产业型、行业性、组群性、时代性、经济性三、职业的功能四、职业的分类五、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类第三节职业评价与职业理想一、职业评价二、职业声望三、职业理想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
参考资料:1、《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方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案续页教案末页作业:1、什么是理想的职业?怎样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合理有效统一起来?2、面对挫折时,你将如何调整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教学教案本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班级及专业预防医学专业2002级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师及职称孙晓红教授教研室主任孙晓红教授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制2004年12月贵阳医学院教案授课年级预防医学专业2002 级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师孙晓红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起止章节页码第七章第一节P218-233讲授题目食品卫生学绪论食品的污染与预防(微生物污染)计划用学时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2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学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3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
熟悉内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概况;霉菌污染食品质量的评定及食品卫生意义。
了解内容:常见的食品细菌。
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主要产毒霉菌,了解镰刀菌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般毒性,污染的食品)。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学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污染的食品及预防措施。
疑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表示单位;霉菌污染与霉菌毒素的危害教学进程:食品卫生学绪论30分钟食品的细菌污染30分钟霉菌与霉菌毒素概况10分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防治20分钟其他霉菌毒素的污染及防治10分钟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为主参考资料:现代食品卫生学陈炳卿刘志诚王茂起主编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作业: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意义?2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污染的食品及预防措施菌落总数大肠菌群MPN授课年级预防医学专业2002 级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师孙晓红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起止章节页码第七章第一节P233-242讲授题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与预防(食品腐败变质及防治)计划用学时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熟悉内容:1食品腐败变质的产物与鉴定指标(蛋白质分解、脂肪酸败,碳水化物发酵)。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2)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熟悉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医学伦理学原则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进行医学伦理决策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品质。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2)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情感;(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医学伦理学概述2.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3. 医学伦理学的规范4. 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5.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医学伦理学原则解决实际问题;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医学伦理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体验医学伦理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2)激发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
2. 讲授(1)讲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医学伦理学原则进行分析;(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案例中的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4. 讨论法(1)围绕医学伦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2)引导学生运用医学伦理学原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角色扮演(1)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2)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医学伦理问题的认识。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角色扮演表现;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医学伦理学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hcry
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1.总浓度对β的影响
对同一缓冲系,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愈大,缓冲容量愈大。
书图4-1例出了总浓度与缓冲容量的关系。一般当总浓度为
0.02~0.05mol·L-1,β约为0.02~0.01
2.缓冲比对β的影响
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1,缓冲容量愈大;缓冲比愈远
二、标准缓冲溶液
标准缓冲溶液性质稳定,有一定的缓冲容量和抗稀释能力。标准溶液
是用来校准pH计的,即应用pH计测定溶液pH时,必须用标准缓冲溶液
资
校正仪器。些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及温度系数列于表4-6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第五节 血液中的缓冲系
血液中存在的缓冲系主要有:
血浆中:H2CO3-HCO3-、H2PO4--HPO42-、HnP-Hn-1P-(HnP代表蛋白质)
的两种物质组成。例如:HAc-NaAc、NH3-NH4Cl、
NaH2PO4-Na2HPO4等
还可用酸碱反应的生成物与剩余的反应物组成缓冲溶液,如:
HAc(过量)+ NaOHHCl+NaAc(过量)
组成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合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缓冲溶
液中具有抗碱作用的是弱酸称抗碱成分,缓冲溶液中具有抗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计算所需弱酸及其共轭碱的量
积。为配制方便,常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弱酸及其共轭碱。
4.校正
例如何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1000m1?
解:(1)选择缓冲系:查表4-1,HAc的pKa=4.75,接近于所配缓冲溶液的
pH,选用HAc-Ac-缓冲溶系
(2)确定总浓度:选用0.10mol·L-1的HAc和0.10mol·L-1NaAc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缓冲溶液性质稳定,有一定的缓冲容量和抗稀释能力。标准溶液
是用来校准pH计的,即应用pH计测定溶液pH时,必须用标准缓冲溶液
资
校正仪器。些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及温度系数列于表4-6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第五节 血液中的缓冲系
血液中存在的缓冲系主要有:
血浆中:H2CO3-HCO3-、H2PO4--HPO42-、HnP-Hn-1P-(HnP代表蛋白质)
[B-]的关系:β= =2.303×[HB][B-]/c
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1.总浓度对β的影响
对同一缓冲系,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愈大,缓冲容量愈大。
书图4-1例出了总浓度与缓冲容量的关系。一般当总浓度为
0.02~0.05mol·L-1,β约为0.02~0.01
2.缓冲比对β的影响
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1,缓冲容量愈大;缓冲比愈远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dnb)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或mmol;
|dpH|为缓冲溶液pH的改变量。V是缓冲溶液的体积,单位
为L或ml。β恒为正值。在dna(b)和V一定的条件下,pH改变值|
dpH|愈小,β愈大,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愈强。
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c总=[HB]+[B-])、以及[HB]和
解离常数的负对数,[HB]和[B-]均为平衡浓度。[B-]与[HB]的
比值称为缓冲比,[B-]+[HB]为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例1
例2
基本内容
由缓冲公式可知:
(1)缓冲溶液的pH主要取决于弱酸的pKa,其次是缓冲比。
当pKa一定,缓冲溶液的pH只取决于缓冲比。当缓冲比等于
l时,pH=pKa。弱酸的解离常数Ka只与温度有关。
液,设需的体积为V(Ac-),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温度系数>0时
表示缓冲溶液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系数<0,则表示缓冲溶液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基本内容
pH=pKa+lg 4.50=4.75+lg
lg =4.50-4.75=-0.25 =0.562
V(Ac-)=360ml, 所需醋酸的体积为1000ml-360ml=640ml
难点: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和缓冲溶液配制的计算。
教学进程:第一节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
(步骤)一.缓冲溶液及其组成二.缓冲机制
第二节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一.缓冲溶液pH值的近似计算公式
第三节缓冲容量及缓冲范围
一.缓冲容量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三.缓冲范围
第四节缓冲溶液的配制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二.标准缓冲溶液
离1(即pH愈远离pKa),缓冲容量愈小。缓冲比等于1(即pH=
pKa)时,缓冲系有最大缓冲容量。
缓冲比等于1时,缓冲系的β值最大:
当缓冲比大于10∶1或小于1∶10时,可认为缓冲溶液已基本丧
失了缓冲能力。因此,一般认为缓冲比在1/10~10/1范围内,缓
冲溶液才能有效发挥缓冲作用。通常把pH=pKa±1作为缓冲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基础化学》第五版
起止章节页54页~66页
讲授题目缓冲溶液
计划用学时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
2.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3.缓冲溶液的配制
熟悉内容1.缓冲溶液的组成
2.缓冲容量及缓冲范围
了解内容1.标准缓冲溶液
2.血液中的缓冲系
教学要点:重点::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配制。
(2)0.1NaHB +NaOH = Na2B + H2O
设中和部分NaHB需NaOH溶液的体积V(NaOH)=xml,则生成Na2B
0.100xmmol,剩余NaHB(45.0-0.100x)mmol
解得x=150即V(NaOH)=xml=150ml
共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450ml+150ml=600ml
酸作用的是弱酸称抗酸成分。
常见的缓冲系列于表4-1中。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冲溶液为例
HAc(aq)+H2O(l)H3O+(aq)+Ac-(aq)
(大量)(大量,包括NaAc提供的
1当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H3O+)时,H3O+将质子传递给
溶液中大量的Ac-,H3O+(aq、外来)+Ac-(aq)HAc(aq)+H2O(l)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作用的有效区间,称为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
第四节 缓冲溶液的配制
—、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配制缓冲溶液的原则和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缓冲系:使所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在所选的
缓冲系的缓冲范围(pKa±1)之内,并尽量接近于弱酸的pKa,以
使所配缓冲溶液有较大的缓冲容量。例如配制pH为3.9的缓冲
[OH-]=0.005mol/0.25L=0.020mol·L-1
[HPO42-]=(0.225 mol·L-1+0.020 mol·L-1)=0.245mol·L-1
[H2PO4-]=(0.330 mol·L-1-0.020 mol·L-1)=0.310 mol·L-1
pH= pKa2
⑶ 加入的NaOH为: 0.40g/(40.0g·mol-1)=0.010mol
[HPO42-]=(0.225 mol·L-10.040 mol·L-1)=0.265mol·L-1
[H2PO4-]=(0.330 mol·L-1-0.04 0 mol·L-1)=0.290mol·L-1
pH= pKa2
结果显示,0.20gNaOH加到缓冲溶液中,该酶能稳定存在;而
0.40gNaOH加到缓冲溶液中,将使溶液pH有较大的改变,超过了
的pKa1=1.52、pKa2=6.30.(忽略溶液体积加合引起的体积变化)。
解:根据配制原则,应选HB-–B2-缓冲系,质子转移反应分两步进行:
(1)H2B +NaOH = NaHB + H2O将H2B完全中和生成NaHB,需
00mol·L-1NaOH450ml,并生成NaHB 450× 0.100=45.0mmol
情况下,[HCO3-]与[CO2]溶解的比率为24mmol·L-1比1.2mmol
·L-1,即20/1。在37℃时,若CO2溶解于离子强度为0.16的血。
浆中,经校正后的pKa1ˊ=6.10,代入式
pH=pKa1ˊ+lg
pH=6.10+ lg =6.10+ lg =7.4
当血液中HCO3--CO2(溶解)缓冲系的缓冲比等于20∶1时,血液的
酶能稳定存在的限度,酶会分解。
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一、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
缓冲容量β作为衡量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通常用使单位
体积缓冲溶液的pH改变1个单位时,所需加入一元强酸或
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表示缓冲容量,用微分式定义为
def
β
dna(b)是缓冲溶液中加入的微小量一元强酸(dna)或一元强碱
将360ml0.10mol·L-1NaAc溶液与640ml0.10mol·L-1HAc溶液混合,
就可配制1000mlpH为4.50的缓冲溶液。
例用某二元弱酸H2B配制pH=6.00的缓冲溶液,问应在450mlc(H2B)= H2B
0.100mol·L-1的溶液中,加入0.100mol·L-1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已知
由于Ac-浓度较大,故达到平衡时HAc略有增加,pH值不变;
2.当加入少量强碱(OH-)时,溶液中的HAc与OH-结合,
OH-(aq、外来)+H3O+(aq)2H2O
平衡右移,由于HAc是大量的,足以中和OH-,HAc略有增加,
pH值不变。由此HAc是抗碱成分,Ac-是抗酸成分。
缓冲作用是在有足量的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共存的缓冲
由HAc和NaAc组成的溶液,具有抵抗少量外加强酸、强碱,
或有限量稀释时可保持pH基本不变的能力
能抵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碱而保持其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
为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稀释
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buffer action)。
缓冲溶液一般是由具有足够浓度、适当比例的共轭酸碱对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计算所需弱酸及其共轭碱的量
积。为配制方便,常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弱酸及其共轭碱。
4.校正
例如何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1000m1?
解:(1)选择缓冲系:查表4-1,HAc的pKa=4.75,接近于所配缓冲溶液的
pH,选用HAc-Ac-缓冲溶系
(2)确定总浓度:选用0.10mol·L-1的HAc和0.10mol·L-1NaAc溶
红细胞中:H2b-Hb-(H2b代表血红蛋白)、H2bO2-HbO2-(H2bO2
代表氧合血红蛋白)、H2CO3-HCO3-、H2PO4--HPO42-
碳酸缓冲系的浓度最高,在维持血液pH的正常范围中发挥的
作用最重要。二氧化碳是人体在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
性物质,溶于体液的二氧化碳以溶解态CO2的形式存在。正常
溶液,求此缓冲溶液的pH。
NH3的pKb=4.75,则NH4+的pKa=14.00-4.75=9.2
c(NH3)=0.200/2mol·L-1=0.100mol·L-1
pH=pKa
pH接近于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常用来培养酶,某种酶仅能存在于pH
为6.90 ~7.15的培养液中。求含有0.225mol·L-1HPO42-和0.330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