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课异构优秀教案:1机械运动集体备课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二节 运动描述集体备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 NO: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4、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4、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机械运动复习授课类型复习课一、教材分析机械运动一章教材重点内容是围绕速度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参照物的概念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本章知识比较凌乱,而且对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穿起来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学情分析《机械运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章内容,间隔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多。
复习本章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及误差的判断。
所以本节复习课是联系后面知识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梳理本章的知识网络,2、会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会刻度尺的估读,4、会测量平均速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章复习重点是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梳理1、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浏览第一章主要内容,梳理出本章知识要点。
2、学生完成知识网络图(见ppT)二、疑难解析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见ppT)2、运动和静止的判定(见ppT)方法点拨: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位置改变(速度和方向任意发生改变)物体运动;位置未变物体相对静止3、实验回顾: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注意:A.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B.小车在斜面顶端要由静止释放。
C.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反馈练习(见ppT)六、练习及检测题新学案15-17页第5、11、 12 、13、20题七、作业设计新学案17页第23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优秀教案设计 第1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运动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板书】§1-2运动的快慢刘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利用视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引出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3.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速度的仪表:速度表以及“一些物体的速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有用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1.整个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还是少 2.对平均速度的处理有些仓促平均速度的计算本身就是一种近似、平均的思想,所以应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但由于时间有限导致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显得仓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附件1 教学内容流程附件2当堂达标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__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_______。
2.小明沿直线匀速步行1min 通过的路程是72m ,则它的速度为 ____m/s ,其物理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
•••••••••••••••••《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
2、培养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
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
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由实践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机械运动是什么?怎样才算机械运动?八年级的物理课第一节课就会讲到这个问题。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第一部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1h=60min 1min=60s。
3、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二、运动的描述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 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ss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 ,变形可得:s=vt,t= 。
tv2、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计算一名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4.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目标,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机械运动的实例,如交通工具的运动、运动员的跑步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机械运动的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是在做怎样的运动?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4. 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运动的特点,如在操场上进行跑步实验,观察物体的抛掷等。
(二)问题导向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如何计算的?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计算一名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一次复习课。在之前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及其计算等知识。通过复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点,加强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实例,培养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
2. 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速度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1机械运动同课异构复习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
4、会测量平均速度
四、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本章复习重点是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难点
平均速度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梳理
1、同学们 利用3分钟时间浏览第一章主要内容,梳理出本章知识要点。
2、学生完成知识网络图(见ppT)
二、疑难解析
1、刻度尺的正确使 用(见ppT)
反馈练习(见ppT)
六、练习及检测题
新学案15-17页
第5、11、12、13、20题
七、作业设计
新学案17页
第23题
2、运动和静止的判定(见ppT)
方法点拨:判断物 体的运动与静止,看物体相 对于参照物 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位置改变(速度和方向任意发生改变)物体运动;位置未变物体相对静止
3、实验回顾: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 中注意:
A.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B.小车在斜面顶端要由静止释放。
C.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机械运动复习
课题
机械运动复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授课类型
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
机械运动一章教材重点 内容是围绕速度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参照物的概念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本章知识比较凌乱,而且对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穿起来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机械运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章内容,间隔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多。复习本章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及误差的判断。所以本节复习课是联系后面知识的 桥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备课教案
1、考点一:运动和静止
近几年的试题:一方面往往与古代诗文、歌词、寓言故事等相结合;另一方面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相结合。
2、考点二:速度的概念
速度概念的考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图像结合的问题;另一类是考察在匀速运动中,速度、路程和时间的三者关系。
3、考点三:速度的计算
速度的计算近几年的考察主要是三类:一是与日常生活事例或交通知识相结合的问题;二是与图像相结合的计算;三是与做功等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2、学生思维
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之前,他们已经接触到大量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这样很容易养成片面看待问题,既看现象而看不到本质的的习惯。当现象和理论发生矛盾时候,相信现象而怀疑理论的正确。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转化的阶段,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出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模仿对他们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因此在教学当中要由形象思维开始,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展现科学现象,同时又要不失时机的适时的向抽象思维过度,进行因果逻辑思维的训练
单元题目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备课
新课
标要
求
一、新课标要求:
1、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4、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测速度的方法。
活动:(1)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3)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3、学生的前期知识:虽然我们刚开始接触运动的初步知识,但是学生在初二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因此相对而言,学生可以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1机械运动同课异构复习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例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 ,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答案:2.50,2.1
注意:在计算细铜丝直径时,除不尽,2.083333,测量结果准确程度一定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的准确程度一致
2.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 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
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以上述要求,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总结自己学习物理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知识网络图是为了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学习后要整理的习惯。
作业:
《新学案》p16—18:14—18、20
23、25(任选一)
理解刻度尺使用方法中“刻度紧贴被测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区分误差和错误
体会用得出的规律可以解决问题
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的综合练习设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周全。
物理实验方法的归纳总结,物理思想的引入。做题结合框架图特殊测量方法总结
二、学情分析
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学生已计算过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答案: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匀速上升;乙与见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丙有三种可能,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匀速下降、或小于甲的速度匀速上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参照物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讨论成果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总结归纳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引导学生总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升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优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升程度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小组评价: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4.情景创设:我运用动画、视频等资源,模拟不同参照物下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种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3、
例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答案:2.50,2.1
注意:在计算细铜丝直径时,除不尽,2.083333,测量结果准确程度一定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的准确程度一致
例3、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
例4、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请说明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意图:准确表达、发散思维训练。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择参照物,说明甲乙丙三物体运动一定要有“以地面为参照物XX是XX”,
(3)根据图像上确定出物体运动8s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例8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应分别改为;
二、学情分析
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学生已计算过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学生用数学技能能够完成)
(2)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图像有什么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1 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1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 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 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 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机械运动标题第一章机械运动中心发言人成员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初中物理课的起始章,内容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开始,讲述的是简单测量和机械运动的初步知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基本测量,初学物理就需要从基本的动手实验开始。
再通过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了解运动的快慢的表示方法和运动的描述方法,进而知道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
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本章中考常考点为长度的测量、参照物的选择、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开始进入物理的学习阶段,物理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
物理的学习要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并且要联系实际。
第一章学习机械运动,从最贴近生活入手,讲解了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描述集体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①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一、自然界中的运动
二、机械运动要发点:
1、位置变化。2、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课题
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B人教版
机械运动
标题第一章机械运动
中心发言人
成员
一、课标要求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了测量和运动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
本章介绍的物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机械运动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现象,学生比较熟悉。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课程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还不了解测量的必要性。
学生对于什么是机械运动容易理解,但对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并不熟悉;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已学过。
但从物理的角度建立速度的概念,并用刻度尺、停表等工具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还有一定困难。
四、教
学目标
(结合课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能用刻度尺、停表测量路程和时间,会用公式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五、教应对措施和思路。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2运动的描、
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对知识的再编码,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繁杂多样的运动个体中总结出规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
1、能判断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知道)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掌握)
2、描述物体运动为什么要确定参照物?
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果一样吗?
三、机械运动:(5min)
1、定义
2、判断方法:位置变化(距离、方向)
练习1
四、参照物(10min)
1、选取的原则:
任意选择,但不能选被描述物体本身
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且不另行说明。
2、判断方法:
假定参照物静止,观察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练习2
五、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2、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练习:3
六、练习及检测题
练习:1、
2、(见课件)
3、
检测:(课后练习1、2、3)
七、作业设计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掌握)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
难点
运动
学生讲故事,引出机械运动
二、阅读课本回答问题:(5min)
1、什么是机械运动?判断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方法是什么?
课堂练习册(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其它补充
(由于每节课后有反思,本处不设反思,只针对目标的遗漏和目 标教学深浅的把握进行补充说明,没有可以不写)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会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会选择参照物,的快慢,知道速度的单位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3、知道长度单位并会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知道时间单 位,并会换算,会用停表测量时间,知道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减小办法。知道误差不是错误
难点
1、长度测量的估读。
2、速度路程时间的综合计算
五、课时安排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1课时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2课时
第一章机械运动
标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中心发言人
成员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物理课的起始章,内容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开始,讲述的是简单测量和机械运动的初步知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基本测量,初学物理就需要从基本的动手实验开始。再通过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了解运动的快慢的表示方法和运动的描述方法,进而知道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教材从实例中 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本章中考常考点为长度的测量、参照物的选择、物体运 动的描述方法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应对措施和思路
教学重点
1、长度的测量和读数。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参照物的选择。
3、路程、速度、时间的计算。
本章教材中各节开篇都是从学生感兴趣或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注意从生活走向物理、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材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期望学生在现象中对比,提升对科学理念本质的认识,在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中,获得和发展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进入物理的学习阶段,物理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的学习要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 理解,并且要联系实际。第一章学习机械运动, 从最贴近生活入手,讲解了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这些知识中,必须学习物理学独有的东西——参照物,也就是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对于这个知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老师的讲解,但如果课后的辅导练习跟不上,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又不够,最终会无法区分静止和运动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埋下隐患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2课时
复习和提高------------------------------------------1课时
单元测试-----------------------------------------------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