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 第12讲 理解内容,把握文意复习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文言文(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3.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4. ,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愁情。
(2分)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本文作者是(人名)。
(2分)9.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稍稍宾客其父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019年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精编)2020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 ,若出其里。
(《观沧海》)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分)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201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 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3.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 4.____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________的愁情。
(2分)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稍稍宾客其父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⑩意外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诡异角落,正当我接近房间,以为再不久便能逃出这窘境时,竟然误踩中一支滚落在地板上的圆珠笔而摔倒,四脚朝天的姿势狼狈可笑,羞耻让我勃然大怒。
11“说好只是体验而已,你们玩真的?”明○明她就在我身旁,却没有扶我一把,任凭我跌倒而不顾。
我不在意受伤,难过的是这女孩的险恶,她分明是乘机报复。
12于是我咆哮,用力扯下眼睛上的遮挡物,○恢复我的视线与光亮,却从此噤声不再言语。
在我眼前的她,是位盲眼的女孩,她着急地弹开手杖子到处探查我的所在。
等她颤抖的手捧住了我的脸,那时她才流出眼泪哽咽地说:“对不起,你没事吧?”朋友和中心的人听见骚动从远处的楼梯跑下。
13“怎么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
○14“我没事,只是看见久违的光亮,不过被○感动罢了。
”15失明后,我居然看见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那是属于心的独特芳香。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2.第⑤段加点字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一会儿就到了会客厅,顺利绕过了沙发,避开了短凳,伸手抓起一个置于茶几中央水果盘内的橘子,送了一瓣酸甜的橘子到嘴里,我算准位置往后倾倒,安稳躺在搁着靠枕的椅子内。
3. 本文以“直到看见香味为止”为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4. 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5. 结合全文,谈谈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盲人女孩形象。
(4分)(一)1.(3分)“我”在盲人重建中心进行一天的盲人体验生活,什么也看不到,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位女孩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摘下蒙布之后才知她是盲人。
【解析】关键要通读全文,先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
第①段交代事件起因,“我”应邀体验盲人生活。
第②③段讲“我”了解环境,罩上眼罩,准备盲人考验游戏。
第④~段讲“我”顺利通过考验,因误会勃然大怒,扯下眼罩真相大白。
第段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将这些段落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一、基础积累(共1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
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中报晓的使者,欢腾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
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渗.(shèn)透燥动 B.屏.(bǐng)息欢腾C.亲昵.(ní)晨曦 D.刹.(shà)那问侯(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染上徘徊 B.盖上徘徊 C.盖上盘旋 D.染上盘旋(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2.(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中考真题-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真题-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海南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1.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请欣赏右侧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3分)(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C.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2分)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8分)中华文化(A.烟波浩渺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mù()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
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A.志同道合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节选自《语文报》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删改(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沧桑.mù()浴(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2分)(3)对文中加点的“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B.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广西2019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二记叙文阅读课件
方法指导 (1)根据题干给出的内容,初步确定作答范围。先在原文中找
到所给内容所在的段落,再判断要概括的情节在文中哪些段落,确
定作答范围。
(2)观察题干所给的句式和主要人物、事件,在所找到的答题范
围中找到相关的内容,仿照已给的情节示例的形式、字数,概括出 主要故事情节(什么怎么样)即可。
1.(2017北部湾经济区22题)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 次填写相关的情节。(3分) 偶得画册 B
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总结段的主干、 文章或文段各个层次的祈使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2.(2017北部湾经济区23题)第③段中,作者回忆这幅名画的“任何 一个细节”时,觉得“它那么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请结合第
④段的具体描写,用原句完成下面两个小题。(2分)
(1)我从“ 伤刻骨”。 (2)我从“ 忍不拔”。 ”中,读出了这幅画里的“坚 ”中,读出了这幅画里的“悲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看似
丑陋的土豆也有不平凡的价值,表现出土豆务实且低调的精神,激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笨拙的土豆”也是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结 构清晰,情节集中,深化了文章主题。
考点 4
方法指导
照应及其作用(7年2考)
)
考向1:在原文中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南宁:2015.24、2012.24
考点 3
标题含义及赏析(7年3考)
考向1:分析标题的含义(北部湾经济区:2018.25、2017.25,南宁:2014.25) 方法指导 (1)表层含义:①分析标题中的重点字词。即从理解标题中关键词 的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的含义或作用。②分析标题 的指代义。标题的指代内容一定在文中,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人物特 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提取整合分散在各段的有用信息,归纳
2019中考语文:15篇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2019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塔下人家》沈念和那个阳光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
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
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
“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
”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
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
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
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
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
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
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
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
“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
”男孩的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
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
塔整天看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喜笑怒哀的人们从这里走过,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轨道上。
男孩的父亲在这里贩卖过鱼,这位中年男人下岗后,干过多种活计,孩子要长大,老人要赡养,没有任何优势、背景、资源、专长的他,注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塔,看到过男人从巷子里早出晚归,也看到过他拥抱孩子和妻子时的微笑。
塔下住着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拧巴,就像走出门,坑洼的街面,不小心就会踩一脚烂泥水。
男孩那一年喜欢上了绘画。
夫妇俩纠结了一天一夜,决定送他去培训班,家里的一切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
男孩坚持了7年的绘画学习,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许多次,他们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却不知要如何述说陪伴、培养孩子的经历,好像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那些艰辛、隐忍和坚强却只字未提。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
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
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
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惟妙惟肖....。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脸炙人口。
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
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A.角(jiǎo)色吝惜不胜(shènɡ)枚举B.精粹(cuì) 寥寥跃(yuè)然纸上C.翩跹(qiān) 景像脍炙zhì)人口D.即(jí)便嘹亮惟妙惟肖(xiāo)【答案】B【解析】A项有误,应为角(ué)色;C项有误,翩跹(xiān),景像----景象;D项有误,应为惟妙惟肖(xi ào)。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1(普通话)】jué sè;【拼音2(国语,南方古语,台湾标准)】jiǎo sè。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记叙性文章阅读(讲解部分)(pdf) (1)
种㊂ 在划分时要综合考虑,把握文章的特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 次,进而把握文章中心㊂ 4. 抓住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㊂ 抓住
了线索,对理解文章㊁ 掌握结构㊁ 把握中心大有作用㊂ 常见的线 索的形式可见下表㊂
线索的形式 以某一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 以地点变化为线索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示例 ‘ 羚羊木雕“ ‘ 登上地球之巅“ ‘ 社戏“ ‘ 背影“
散文分类 记事散文 抒情散文 写景散文 哲理散文
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根据描写 内容分类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指 对 自 然 界 的 景 物, 如 山 川 湖 海㊁森林原野等的描写
正面描写 根据描 写角度 分类 ( 也称直接 描写) 侧面描写 ( 也称间接 描写) 以他人或事物来表现被描写的对象的方法 对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征进行描写
40 ㊀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续表
补叙
指在文中对前面说的人或事进行一些 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充交 代, 使 行 文 更 严 密, 中 心 更突出
‘ 智取生辰纲 “ , 讲述吴用一行人夺取生 辰纲的 故 事, 故 事 最 后 一 段 对 如 何 智 取 进行了补叙
㊀ ㊀ 7. 了解几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分类 方法类别 外貌描写 特点 描写人的容貌㊁服饰㊁神态等 对处在 一定 环境 下的 人 物 内 心 活动的描绘 对人物的独白㊁对话的具体描写 又称行动描写, 指表现人物行动 的描写 指对能反映社会㊁ 时代特征的建 筑㊁场所㊁民俗等的描写 作用 突出人物形象,提示人物身份㊁社会地位等 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言为心声, 表现 人物 的性 格特 点, 使人 物形 象 变 得 丰 满㊁鲜活,有时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①交代对人物㊁ 事件起作用的历史背景或现实情况 ( 作 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②推动情节发展 ③渲染气氛 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㊁季节 ④烘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心情㊁感情) 给人直接㊁真实㊁具体的感觉 ①使被描写的对象的形象更加突出 ②使主题更加深刻
2019上海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你妈喊你起床啦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 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
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
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
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
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 身子用力后仰。
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
”妈妈感慨道。
随着时间推移, 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
”“不行,我看着你穿。
”“穿完了,你去做饭吧。
”“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
”“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
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 ”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
“哟?跟谁学的这一招?”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浙浙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
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
”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了……”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四记叙文阅读(讲解部分)
1 42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专题十四 记叙文阅读
������������������������������������������������������������������������������������������������������������������������������������������������������������������������������������������������������������������������������������������������������������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津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 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之册的"丝绸之路"。
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载(zǎi)载(zài)B. 载(zài)载(zài)C.载(zài)载(zǎi)D. 载(zǎi)载(z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勾②沿B. ①勾②延C.①沟②沿D.①沟②延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
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1分)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