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第一章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特征1. 近代中国特征:- 经济落后:中国在近代时期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

- 社会秩序混乱:近代中国社会中充斥着冲突、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

- 文化逐渐启蒙: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并逐渐启蒙,形成了近代化的思潮。

2.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真正面临外部压力和冲击。

-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对清朝造成了巨大压力。

- 戊戌变法:兴起了变法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主权。

- 刺激了中国的变法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激起了对国家状况的反思和变革的呼声。

- 加强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战争让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引发了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 戊戌变法的推动者:- 康有为、梁启超等民族主义者。

- 李鸿章、张之洞等官僚改革派。

2.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清朝内外势力的反对:清朝保守派和西方列强的干预导致变法失败。

- 内部失去支持:一些关键改革政策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

3. 维新派和德先生的主张:- 维新派:主张变法振兴国家,倡导实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

- 德先生(林则徐):主张中西合璧,吸收西方科学技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封建的结束,规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奠定了基础。

- 成为亚洲各国爱国运动的榜样,对亚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上是对《中国现代史纲要》的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答:入侵:①军事侵略: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土地、勒索巨额赔款、屠杀中国人民、抢劫中国财富等。

②政治控制:外国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持和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话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控中国经济命脉。

④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灾难:外国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入了国家政权形式上仍存在,而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

与此同时,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问题?(或者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和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答: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仁政,三纲五常)4.社会: 社会结构: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晚清的危机:①政治: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

②经济: 大肆实行土地兼并。

③文化: 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暗。

④军事: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⑤社会: 对外—闭关锁国,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经济: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替代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2.政治: 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3.殖民: 帝国主义瞅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国外公使常驻北京。

外国公使可以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1860年《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

5.1884年中法战争,1885年中法《中法新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

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

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

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

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 1 )根本不同点在于是独立自主还是受 制于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 2 )背景不同:今日中国民族工业具有 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近代中国的民族工 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相差非常悬殊。 (3)结果不同:当今的引进外资、开放市场 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但在近代 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资本输出,造成中国经济极端落后,人民 生活极端贫困。
⑺ 1901年庚子赔款,含《辛丑各国和约》 中规定的偿付诸国赔款关平银4.5亿两;地方赔款 16886708两。 ⑻ 1906年拉萨事件赔款,含中英《续订 藏印条约》中规定的250万银卢比。
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 合约1326323847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 政收入的11倍。

战争 赔款 对近 代中 国社 会经 济的 影响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德、俄、法、 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 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日虎熊 本是是 英沙 国皇 肠俄 是国 德青 国蛙 太是 阳法 是国
1898年
谢瓒泰《时局图》
租界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 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 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30多个租界。租界 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法律在这 里无效,俨然是“国中之国”。
船只
军事素 质
军纪散漫、缺乏训练, 训练有速,指 战斗力低。 挥统一,战斗 力强。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的一 主、 张“ 和师 早夷 期长 的技 维以 新制 思夷 想”
的一 主、 张“ 和师 早夷 期长 的技 维以 新制 思夷 想”


1、东南边疆的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社会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政治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这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全国进行统治。

- 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

- 文化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强调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随后,英国又开展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成为世界工厂。

- 法国在18世纪末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之后也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判断题(250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共20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错,22鸦片战争是虎门销烟引起的。

错,13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错,14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所以也可以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错,35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

错,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依附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反革命性的一面。

错,47外国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19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对2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被破坏,地主阶级和农民两个阶级的对抗缓和了。

错 2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并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表明清政府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态度是坚决的。

错 412“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不识时务”、“昧于大势”。

错 213.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对) 314.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没有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错) 4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跟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跟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对)216.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 117.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两千多年。

(对) 118.近代中国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对) 419.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主制度。

(对) 320.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出发点的。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自编辑)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自编辑)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税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

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协定关税”的名义最终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使得中国海关成为了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工具,最早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A.《黄埔条约》B.《望厦条约》C.《南京条约》D.《虎门条约》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先后出版了多部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的著作,代表人物魏源在其编撰的《海国图志》一书中甚至倡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为了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魏源主张A.借鉴外国政治制度,实行“君民共主”B.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C.“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D.“禁朋党之弊”,发展资本主义3.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主持广学会时曾将“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启开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作为其行动的指导思想,李提摩太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B.传播基督教的教义、文化C.向中国统治阶级介绍西方民主思想D.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4.有人用“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来形容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使得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一战”指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5.近代中国新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比中国资产阶级资格要老。

因而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这是因为A.它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发展而来B.它伴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的直接经营的企业而来C.它伴随着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而来D.它伴随着买办、官僚地主投资兴办的企业而来6.八国联军侵华后,侵略者曾扬言瓜分中国,然而最终未能如愿,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之所以无法瓜分中国,是因为“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

四字歌诀记忆法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内容

四字歌诀记忆法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内容
1
顽固势力,阻挠百般。阳奉阴违,塞责敷衍。慈禧太后,手握大权。发动政变,囚杀废贬。 康梁二人, 出国逃难。——对应知识点:戊戌变法失败。 第三章 1 革命先行,孙文逸仙。思想传播,政党创建。三民主义,共和理念。康梁等人,保皇观念。阻碍进步, 历史羁绊。——对应知识点: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及其思想;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派第一个革命政党;三民主义学说;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2 保路运动,成都血案。反清起义,清军入川。辛亥革命,光复武汉。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控制地方, 立宪旧官。——对应知识点:保路运动;成都血案;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 3 临时政府,革命政权。临时总统,众举中山。法令措施,革除封建。临时约法,分权观念。 主权民权,也有局限。——对应知识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性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 中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帝国主义,扶植老袁。政府迁都,北洋建权。解散国会,修改法案。控制内阁,制造血案。镇压革命, 善后借款。——对应知识点:北洋政权的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举动。 5 复辟帝制,出卖主权。当选皇帝,年号洪宪。捍卫共和,二次宣言。护国大军,进兵川黔。帝梦短暂, 八十三天。——对应知识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维护共和的活动。
第四章 1. 封建文化,毒害青年。思想启蒙,北大校园。民主科学,打倒孔店。文学革命,通俗新鲜。 动摇正统, 传播新观。——对应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 意义。 2. 十月革命,传播理想。五四运动,显示力量。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上海租界,南湖船上。 中共诞生, 日出东方。——对应知识点: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3 中共二大,制定党纲。工农小民,依靠力量。反帝反封,指明方向。香港海员,安源路矿。 二七惨案, 血洒刑场。——对应知识点:中共二大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 推翻军阀,打倒列强。国共合作,当中有党。五卅运动,罢工省港。放弃领导,中共不强。 蒋汪叛变, 白色恐慌。——对应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大革命失败的 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3.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难点: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课件: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晚清社会变革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详细阐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分析晚清社会变革:引导学生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特点。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晚清社会变革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其历史背景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难点: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课件: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说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说课

3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总结:
一、资本-帝 国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本 章 结 构
二、抵御外国武 装侵略,争取民 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反侵略斗争 的失败与民族意 识的觉醒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1842年《南京条件》: 开放5个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 开放10个通商口岸 1860年《北京条件》: 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总理衙门设立 任命赫德为总税务司
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 加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 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 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 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 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 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 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 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 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 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授新课: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忘 记 历 史 就 意 味 着 背 叛!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要内容 教材地位及作用
教学目标
课 时 重点难点 授课内容 教学总结 课后练习
2
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材地位及作用
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第一节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 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 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 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②从民权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目标的实现,也是中国带领人民完成的。中国带领 人 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从根本上确保了国 家 权利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③从民生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个目标的实现,也是中国带领人民完成的。中国 带 领人民走入中国特色伟大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总之,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改变旧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 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充分证 明,中国人是孙中山先生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011真题再现
选择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探索+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 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 不断的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 各种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 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 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马克思 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建设的伟大胜利。 (2)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探索+改革开放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农 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抗战时期,毛泽东阐释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思 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达 到成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 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历史。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虽然历经“大跃进”、“十年文革”的波折,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在 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 待马克思主义,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特别是民族危机的加剧。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鸦片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禁烟运动。

2. 鸦片战争的过程:英军的入侵与清政府的战败。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加剧。

4.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众生活的困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阐述英军的入侵与清政府的战败。

3. 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加剧。

4. 探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介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众生活的困苦。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特别是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矛盾加剧。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民族意识的觉醒,民众反抗精神的激发。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内部分裂,外部势力干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2

如何认识中国的历史分期?答: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XX国成立前夕,是中国近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XX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主题”、“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分别指的是什么?答:“一个主题”是指: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两个了解”指的是:了解国史、了解国情;“三个选择”指的是: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三、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答:1、经济方面,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方面,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思想方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

四、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与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五、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与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与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01-03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01-03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一至三章)侵略与反侵略(第一章)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背景知识)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侵略)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斗争)早期探索(二、三章)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资产阶级的探索维新运动)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第二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节总结历史经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1949至今)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三节走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良好的开局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转折第二节改革开放的起步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单选)(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判断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判断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判断题汇总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晚清中国社会的动荡1. 清朝晚期的社会动荡主要是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所导致的。

2. 甲午战争的失利是导致清朝政权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主张变法维新以救国。

4.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辛亥革命与双十八革命时期1.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是同盟会的创始人。

2. 1911年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始点。

3.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4. 双十八革命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时期1. 北洋政府是由辛亥革命后的致工部改组而来的。

2. 北洋政府时期以袁世凯为主导人物,实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政策。

3. 军阀混战时期,各军阀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政权更迭。

4.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培养了大批新一代的革命者。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国共合作与国共分裂1.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双方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割据。

2. 国共合作的失败原因之一是双方的理念和目标不一致,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础。

3. 四一二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国共两党之间展开了长达10年的国共内战。

4.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锻炼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和组织纪律,为日后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起点。

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领导作用,成立了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

3.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保卫上海战役是中国人民坚决抗日的重要战役。

4. 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政权的掌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本章重点:1.资本-帝国主义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对中国侵略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危害后果?2.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并且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局面的?3.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是怎样逐步觉醒的?引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脏脏的东西”。

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我们应该都背的烂熟于心。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资本天生是追求利润,而利润来自市场。

世界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的扩张史是一部西方列强恃强凌弱、以血腥暴力和残酷战争侵略、掠夺和殖民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世界征服“计划”中,东方的中国—一个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创造了独步世界的农耕文明、幅员辽阔的远东国度,一直是它们追寻的目标。

从1840年起在以后的80年里,列强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代代前赴后继;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被粉碎;随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开始普遍觉醒……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封建时代里,千千万万分散的小农,在遭受统治阶级沉重压迫和层层盘剥的情况下,顽强地与大自然搏斗,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不断开垦,是农业生产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最高水平。

史料显示,直到18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总量仍居世界前列:全国拥有耕地10.5亿亩,粮食产量达到2040亿斤,养活了3亿人口。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参加对中国侵略的国家越来越多,战争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从沿海到内陆,甚至将战火烧到中国的首都;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套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

3. 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3. 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课件: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的相关图片、图表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详细讲述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讲解晚清社会变革:介绍变革的原因、过程,分析其历史意义。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

3.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课件: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图表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详细讲述运动的过程,分析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介绍运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历史意义。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鸦片战争期间:2700万元(银元)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600万两白银
3、甲午战争期间:23150万两白银
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4.5亿两白银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 思想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社会制度的腐败


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 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
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清政府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大小管 理贪污成凤,营私舞弊,贿赂公行。 腐败的政权必然有一支腐败的军队。清王 朝的军队极度腐化,营务废弛,军纪荡然。军 官冒领军饷,敲诈勒索;士兵不勤操练,整天 “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架,四处闲游”,许 多人吸人民的反抗
第一,“洋枪队”——华尔 第二,天津教案与普遍主义的挑战 第三,镇压义和团运动 第四,强迫清政府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对外国 资本主义
袁 世 凯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作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
这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战争指导 思想的错误又与他们的政治立场有关,他们 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尤其是害怕人民群众, 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会危机他们自身 的统治。甚至污蔑人民群众,比如奕山就污 蔑广东人民:“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
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
我们知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虽然如此,在鸦片战争中他对英 国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感性的阶段。 而其他统治阶级人物,他们对资本主义 的了解则是更少了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 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进行的 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中 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 气概,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 欲为地瓜分中国。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 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 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 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 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 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 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原因何在?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 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关天培等 3、近代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边疆危机与瓜分危机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关天培
冯子材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5、抢掠中国的财富,破坏文物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第一,《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第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第三,控制中国海关,赫德与《局外旁观论》
赫 德
反 对 外 国 侵 略 的 斗 争
资本-帝国主义 对中国的侵略 抵御外国武装侵 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 败与民族意识的 觉醒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