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热度★)1.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2.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3.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5.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强调的是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

7.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8.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

9.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10.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11.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

1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积极吸收和借鉴所有外来文化。

13.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4.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5.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1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神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17.中国式过年,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18.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19.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20.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热度★★)21.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22.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23.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伟大创造精神。

25.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26.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8.只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0.民族精神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1.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32.中华民族精神决定中国的发展方向。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

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解读考纲】【把脉高考】1.从内容分布上看,考查的重点有: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意义。

2.从命题形式上看,本专题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特别要注意主观题的命题角度,注意模块内的知识综合。

3.2013 年备考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刻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力量。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及措施是重要考点。

【知识体系构建】【真题剖析定位】(2012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12福建卷)3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

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答案】B【解析】杜甫是“大地诗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获得了永恒。

B符合题意。

A说法绝对,CD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我们的中华文化。

(2012天津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2021·浙江高考真题)世界上年代最早、树株最老的青铜神树,世界上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仅无绝有的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古蜀国杰出“作品”,造型奇特、气势恢宏、内涵丰富。

这表明,中华文化( )A.历久弥新,永不泯灭B.各具特色,相互交融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答案】C【详解】AD:选项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未体现,故AD不选。

B: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相互交融,故B不选。

C:材料中指出中华文化造型独特、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故C正确。

故本题选C。

(2021·全国高考真题甲卷)“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技能竞赛盛会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2.D3.C【分析】2.①: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鲜明的主题,试题材料不涉及社会价值观念多样性的问题,①排除。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备考】1.从考点角度看,中华文化的特征属于高频考点;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

从题型角度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值得进一步探究。

2.选择题常正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民族精神的内涵,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发展等。

【讲重点】一、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

(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4)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

二、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爱国主义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2.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①重要性: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民族生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么做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专题突破【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专题突破【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9年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2019年7月17日,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第七届两岸青年取欢节暨首届海内外青少年汉字夏令营活动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启动。

之所以要以“汉字”为媒,是因为( )。

A.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汉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表明( )。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6.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核心专题集锦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核心专题集锦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解读核心考点1.绚丽的中华文化1.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中华文化并非始终都是辉煌的。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以及受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验了衰微的过程。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亲密相关。

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易错提示1.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X)。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2.汉字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X)。

文字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X)。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区分5.中华文化的包涵性样性的客观要求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向前发展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沟通,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地位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缘由,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6.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调。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绚丽的中华文化。

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珍宝,都是中华民族的傲慢。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剧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合力。

7.中华文化的力气(1)中华文化力气的体现。

中华文化的力气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建力和凝合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建华蜜生活的强大精神力气,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建祖国美妙明天的不竭力气之源。

2015高考政治易混点辨析集锦: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5高考政治易混点辨析集锦: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区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1)“源远流长”主要是从时间角度,从纵向和动态,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的。

强调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答题时根据材料中表示延续性和时间久远的词语,如“历史悠久”“一脉相承”“几千年”“古老”等判断其是否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2)“博大精深”主要是从内涵丰富厚重的角度,从横向和静态,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体表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

答题时,材料中如果出现“精彩”“独到”等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的词语,则多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3)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很多时候材料是同时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的。

2.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间是有区别的。

(1)中华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2)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3)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4)民族精神是指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要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要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同时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4.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东西。

2020-2021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2020-2021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Ⅰ1.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仅可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将再度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这表明,我们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必须( ) A.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C.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解析:本题强调要再创文化辉煌,就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2.民主改革5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西藏传统文化得以系统、清晰、完整地保存。

这是因为(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材料中党和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同时说明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①②正确;③错误;④说法不准确,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答案:B3.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4.广东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知识点。

高考政治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考政治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熟能生巧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汉字和史学典籍)和博大精深(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点石成金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提醒: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

(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仅仅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

(提醒: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含解析)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一、单选题1.面对新冠疫情,广大医务人员为拯救生命不怕牺牲、逆行而上;科技工作者为研发疫苗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武汉人民为顾全大局不畏疫魔、坚守封城;全国人民为战胜疫情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这体现了()①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③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

抗击疫情过程中,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我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说明()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因人而异的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二、材料分析题3.读懂中国,从根本上说,必须读懂中国人的价值观。

有人来不及道别,留給孩子一个背影;有人顾不得疲惫,收拾包裹奔赴一线……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顾大局,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安危融为一体。

一个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形成这种一呼百应的协同力,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在于中国人骨子里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和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孕育了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贯穿东西,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中国人同风共雨、中望相助,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驯服江河,耕耘收获,生生不息。

一部中国历史,印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而每一次前进都是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凝练和升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2016-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含解析)

2016-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20年】1.(2020·新课标I)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

《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亚洲人民创造了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的文化成果,这启示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力,①③正确。

②:能够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该选项过于夸大了历史积淀的作用,其不能作为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②排除。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影响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规定”的表述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0·江苏卷)由文化部门组织的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使观众欣赏到多剧种、多剧目、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1.3亿次,掀起了一股赏戏曲、话传承、谋发展的热潮。

材料说明( )①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②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③文化的传承必须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协调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百戏盛典”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掀起了赏戏曲、话传承、谋发展的热潮,这说明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了有利于中华戏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是发展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故①正确。

高中政治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博大精深表现在(1)独特性:这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与科技。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1)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原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5.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中共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丰富和发展,展现其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途径:(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必须把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根本途径)意义:(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

单元综合提升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中华文化,把握好如下内容:一对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两个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三大角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

主观题突破答题模板6“措施”类主观题“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措施”类设问能直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中最常用的一种设问方式。

此类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相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

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例题剖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自信等知识。

本题设问指向明确,根据材料主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答案(1)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

(2)积极开辟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

(3)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4)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

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

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便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

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2020年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汇编: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20年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汇编: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青花瓷源于中国,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之一。

歌曲《青花瓷》中唱到,“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述说着青花瓷的无穷魅力,灵动含蓄,历久弥坚。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①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体现时代的先进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

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由此可见,汉字()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

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

这反映了泉州文化()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④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④4.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如“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从中我们感受到()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5.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①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爱好和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③勤劳勇敢——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沉力作,夜以继日④团结统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②体现不了爱好和平的精神;④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故答案选B。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新人教版PPT课件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新人教版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24/10/25
“是什么”——主要从“现象”“道理”“依据”“问题”等角度入手。 如2017年全国Ⅱ卷39题“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 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 “为什么”——则从“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角度去 回答。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 (1)问,“《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如何做”——应该从“措施”“对策”“启示”“解决”“处理”等 角度解答。如2017年全国Ⅱ卷38题第(2)问,“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 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S市的改革措施能够成为民生改善、 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答案 ①改善农民的生存和致富环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或缩小了全社 会的收入差距),提高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②优化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和资源配置,激发了产业扶 贫投资主体的活力。 ③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提高效率,促进 经济发展。 ④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利于发挥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 体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4)民族精神与文化发展。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特征,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 社会的要求,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5)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 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6)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反过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7)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 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高二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归纳

高二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归纳

高二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4、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8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高二政治练习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3.中国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就叫阴历,即夏历,从夏朝就开始用,4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过的仍然是阴历年,不管是大陆,还是港、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