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精品导学案教案小学优秀完整教案7
2020经典文档内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_共70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共70页)目录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一长度的必要性第2课时厘米的认识第3课时米的认识第4课时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第2课时进位加第3课时不退位减第4课时退位减第5课时连加连减第6课时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第2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5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第5课时6的乘法口诀第6课时简单的乘法应用题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8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9的乘法口诀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几时几分第2课时时间推算第3课时认识时间练习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一)比一比量一量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2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2、仿照课本第2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3、我想问、我想说:(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课后反思
课题
认识线段
课型
新授
课时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具
多媒体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创意修改
一.情境引入
(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5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5篇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5篇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
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
板书:23+45=12+25=24+55=26+13=41+52=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
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再次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
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授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
在同学读题的同时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35+37=。
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2. 学会简单的几何图形和测量。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几何图形、测量等。
三、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教师用书3. 学生用书4. 课件、教具等四、教学建议数的认识1. 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认识数,建立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排列等方法,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的应用。
加减法1. 利用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加减法。
表内乘除法1. 通过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2. 利用表内乘除法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乘除法的应用。
几何图形1. 利用实物、图片等,让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测量1. 让学生了解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测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参与度、发言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作业态度、正确率等。
3. 考试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
六、教学时间第一单元数的认识1. 数的认识(1课时)2. 数的顺序和大小(1课时)3. 数的组成(2课时)第二单元加减法1. 加法(2课时)2. 减法(2课时)3. 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第三单元表内乘除法1. 乘法(2课时)2. 除法(2课时)3. 乘除法混合运算(1课时)第四单元几何图形1. 认识几何图形(2课时)2. 几何图形的特征(2课时)第五单元测量1. 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1课时)2. 测量基本技能(1课时)七、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以上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课本P1~P12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1课时《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主备人:审定人:执教者:导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练习一第1题)导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重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导学难点将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导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板书设计:解决问题问题:现在看戏的有几人?方法一:方法二22+13=35(人)22-6=16(人)35-6=29(人)16+13=29(人)22+13-6=29(人)22-6+13=29(人)教学反思:《解决问题一》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探究一:学习例1,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一种填上并汇报)1、原来有()人,走了()人,就先减去()人,算式是;后来又来了()人,就再加上()人,算式是;2、原来有()人,来了()人,就先加上()人,算式是;后来又走了()人,就再减去()人,算式是;合作探究二:将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我观察到22+13=35(人)35-6=29(人)这两个分步算式与22+13-6=29(人)相同的数有:;不同的数有:;所以列出的综合算式是:当堂检测:1.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2、将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50+20=70 70—15=55 86—26=60 60+13=73综合算式是:综合算式是:3、变式练习(1)男生有22人,女生有27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2)公共汽车上原来有52人,到站后下车18人,又上来14人,车上现有多少人?4、扩展提高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请你口头编一道加减混合的解决问题,并解答出来。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3)学习长度、面积的测量和单位转换。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加减法(1-4课时)1. 认识加法和减法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3. 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第二单元:认识几何图形(5-6课时)1. 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2. 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分类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三单元:长度和距离(7-8课时)1.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2. 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3. 掌握长度和距离的转换第四单元:面积的认识(9-10课时)1.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 学习测量物体的面积3. 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转换第五单元:数学游戏(11-12课时)1. 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几何图形的特征、长度和距离的测量、面积的计算和单位转换。
2.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长度和距离的转换、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 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可编辑)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二年级数学(上)教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横沟桥镇小学“1+2”快乐课堂师生导学案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课时时间课题统一长度单位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具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导学流程合作探究教学意图1、导入,创设情景.导疑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导学测量统一长度(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量一量、说一说、细想一想等活动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其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导学用小棒量一量一支新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再用硬币量一量。
想一想,为什么量出的数据不一样呢?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量数学课本的宽: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我们动手来量一量。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比大小研究目标1. 能够准确地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2.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判断大小的关系3. 能够用 <, > 和 = 符号表示大小比较的结果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大小比较问题研究内容1. 什么是大小比较?2. 如何进行大小比较?3. 如何用 <, > 和 = 符号表示大小比较的结果?研究重难点1. 掌握大小比较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学会用实物和图片进行大小比较3. 能够准确使用 <, > 和 = 符号表示大小比较的结果第二单元数到10以内研究目标1. 理解数字 1~10 的概念2. 能够认识数字 1~10,并准确地写出它们3. 能够用手指、计数棒、珠子等物品数出小于 10 的数字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研究内容1. 数字 1~10 的认识和书写2. 如何用手指、计数棒、珠子等物品数出小于 10 的数字3.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研究重难点1. 掌握数字 1~10 的认识和书写2. 能够用手指、计数棒、珠子等物品数出小于 10 的数字3. 能够准确地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第三单元加减法初步研究目标1. 理解加减法的概念2. 能够用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加减法运算3. 能够用加号和减号表示加减法运算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研究内容1. 加法的定义与应用2. 减法的定义与应用3. 如何用加号和减号表示加减法运算研究重难点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能够用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加减法运算3. 能够用加号和减号表示加减法运算第四单元形状研究目标1. 理解形状的概念2. 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正确描述它们的特征3. 能够辨认和绘制各种几何图形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研究内容1. 常见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2. 如何辨认和绘制各种几何图形3. 几何图形的分类研究重难点1. 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及其分类2. 能够辨认和绘制各种几何图形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数字 1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数字1,并用笔写出数字1;- 能够辨别一个集合中是否有1个物品。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具:数字卡片、纸张、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研究目标。
2. 引入新知:给学生出示数字1的卡片,教师读出数字1的名称,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用手指写出数字1。
鼓励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练。
3. 拓展探究:出示一张纸上画有一组物品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点出其中有1个物品的集合。
鼓励学生回答并展示他们的思路。
4. 巩固练:让学生用铅笔在纸上认真模仿数字1,并抄写几遍以加深记忆。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确认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字1的认识和书写。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题,并带回家复。
第二课:数字1的扩展教学目标:- 能够在一组物品中找出1个物品;- 能够辨别是否数量为1。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具:物品卡片、纸张、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复数字1的认识和书写。
2. 引入新知:出示一张纸上画有一组物品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并点出其中只有一个物品的集合,引导学生表达“只有一个”。
3. 拓展探究:教师出示一组物品的卡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表示出其中是否有1个物品。
学生可以用手指指向正确的选择。
4. 巩固练:提供一组物品的卡片和一张纸,让学生用手指点出其中只有一个物品的集合,并在纸上用铅笔写出数字1。
5. 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确认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在一组物品中找出1个物品的能力。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题,并带回家完成。
......(依次编写后续教案)总结本教案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全册内容,共包含多节课的教学内容。
(整套)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配套导学案全集(vip专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配套导学案汇总《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教学导学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2页, 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 并记录下来.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2、仿照课本第2页, 请你自由测量: 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 并记录下来.()大约有()个( )长.()大约有()个( )长.()大约有()个( )长.()大约有()个( )长.……3、我想问、我想说:(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 可请你家长帮忙, 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 展示. )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2、说说你的想法.三、过关检测:厘米的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实际感知1厘米.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 说说你知道什么.2、自学课本第3页, 认识1厘米.3、亲身感知1厘米, 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长大约是1厘米.4、看我的, 我会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 可请你家长帮忙, 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 展示. )三、过关检测:米的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 实际感知1米.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4页, 认识1米.1米=()厘米2、制作1米长的绳子.3、亲身感知1米. 用1米长的绳子与自己身高、双臂展开等相比较.()大约是1米.()大约是1米.()大约是1米.……4、看我的, 我会量. (先估计再测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 可请你家长帮忙, 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 展示. )三、过关检测:线段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3、*号题选做.学习目标:1、自己观察、感知线段, 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的.2、会量线段、会画线段.3、锻炼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5页, 认识线段.(1)下面这些都是线段, 线段是可以()长度的.*(2)线段都是()的, 两边都有().(3)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厘米()厘米()厘米2、自学课本第5页, 画线段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 可请你家长帮忙, 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 展示. )三、过关检测:()()()()不进位加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13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一、自主学习1、口算.20+50 30+40 60+20 70+102、阅读教材主题图, 理解图意, 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3、例1是计算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 应该用()计算. 也可以写成竖式, 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5、学完教材第13页, 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列式计算32+66+3259+4040+592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 列竖式要注意, 也就是个位和()对齐, 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4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组展示, 其余补充、评价)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 先将, 然后.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列()算式计算.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 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四、过关检测:1、 2 3 4 2 6 9 8 4+ 4 5 +5 6 +3 0 + 1 32、一双球鞋44元, 一个足球55元, 买下来一共要多少钱?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2课时进位加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4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会列式计算, 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25+23 43+34 55+33 61+252、看教材主题图, 理解图意, 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3、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 从. 然后个位满10要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时候要记得加上.4、学完教材第14页后, 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二、边练边算, 并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56+37 46+24 25+35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 列竖式要注意(), 也就是个位和()对齐, 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个位上满十, 就向().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组展示, 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的疑惑是:四、过关检测:1、27 36 45 26+76 +36 +46 +45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3课时不退位减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8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2、会列式计算, 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27+33 34+362、看教材主题图, 读懂图意, 并列式计算.3、例1中, 用加法解决的问题:(1)、?列式:(2)、?列式: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列式: 竖式:多伦多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列式: 竖式:你还能题什么问题: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5、学完教材第18页后, 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二、边练边算, 并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43-13 88-62 89-5 92-71计算方法:.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组展示, 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四、过关检测:1、87 36 45 96-76 - 36 -25 -75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题.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你想说的是:第4课时退位减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9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2、、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47-33 75-362、看教材19页主题图, 读懂图意, 并提出数学然后列式计算.3、例2中, 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列式:竖式:个位上: 6-8不够, 向(), 个位上就是()-()得(), 十位上就是()-( ).4、我发现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计算完后又计算().5、在昨天的基础上: 我还知道了:.二、做一做、想一想42-13 81-62 80-15 92-77你的收获是: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过关检测:1、我来改错.87369596-79-28-57-78181248182、完成教材19页做一做.3、45减去几个9以后得0?算算看.4、减法从十位开始计算方便吗?先试试再谈谈.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你想说的是:第5课时连加连减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7页; 独立思考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学习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学习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提高计算能力.一、自主学习1、计算复习56+35 72+19 83-77 66-182、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二(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3个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列式:写写计算过程:仔细观察: 你的计算过程能不能再简单一点口答: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 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 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 还剩多少个?总共85个西瓜, 运走40个, 就用()-(), 还剩余了(), 又运走了26个, 就用()-(), 最后剩余了()?用一个算式计算:计算时: 在计算时, 能够口算的可以口算, 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答:4、你可以编一道类似的题吗?把它解答出来.二、议一议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三.过关检测:1、在草稿本上完成28页的“做一做”2、一本故事书共有64页, 小明第一天看了14页, 第二天看了17页, 还有多少页没有看?3、图书馆3月借出图书26本, 4月借出37本, 5月借出34本. 3个月图书馆一共借出了多少本图书?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你想说的是:解决问题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 独立思考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初步学会结合信息, 提出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理解“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一、自主学习(1)、小红有10元钱, 明明比他多2元, 明明有()元.(2)、小红有10元钱, 明明比他少2元, 明明有()元.(3)、小红有10元钱, 他比明明多2元, 明明有()元.(4)、小红有10元钱, 他比明明多2元, 明明有()元.2、看教材23页主题图, 读懂图意.1)、二(1)班得了()面小红旗, 二(2)班比二(1)班少()面, 二(2)班有多少面?2)、从这道题可以知道二(2)班的小红旗比二(1)班的(), 两个班相比()的多, ()的少, 我们要求的是比较()(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 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是:口答:3)、二(2)班得了()面小红旗, 三.1班比二.2班多()面, 列式是: ?4)、二(1)班比二(2)班(), 我们要求()(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 所以用()计算.列式: .3、你可以编一道类似的题吗?把它解答出来.二、议一议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三、过关检测:1、完成教材23页做一做问题: 列式: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是:问题一: 列式:问题二: 列式: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是:问题一: 列式:问题二: 列式:3、你得出了了什么规律: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你想说的是:第1课时角的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8、39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 认识并会画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画角.一、自主学习: 角的初步认识1、自学38页的主题图, 找出图中带红色勾画出的角.2、自学教材39例1, 找出大小不同的角.3、认识角的名称和组成部分.一个角有()个顶点, ()条边.4、小组交流, 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5、①自己试着用两根纸条做一个活动的角.②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组展示, 其余补充、评价)1、怎样画角?(小组合作完成)归纳画角的方法: 从一个点起, 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条直线, 就画成一个角.2、自己画出一个角.3、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交流评价.4、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你们是怎样想的?过关检测:1、下面图形, 是角的在()里打√, 不是角的打×.2、下面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3、画不同方向的角.4、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2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学法指导:1、自学书上40页例2, 认识直角, 掌握直角的各部分名称, 用一张纸能折直角; 然后完成41页做一做第1题; 小组合作探究判断直角的方法及画直角的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难在课堂上交流解决.学习目标:1、能认识直角, 能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习重点: 认识直角和直角各部分名称.学习难点: 会用三角板画直角.一、自主学习: 直角的初步认识1、自学例3, 找出图中的角.2、填空: 像国旗、椅子上、运动员上身与双腿所夹得角等这些角都是()3、这些直角的形状一样?4、找出生活中的直角.5、认识直角各部分的组成及名称.6做一做①自己试着用两根纸条做一个直角.②用纸折出一个直角.7、学生作品展示, 全班交流评价.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小组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41页用彩色笔勾出重要词句理解判断直角的方法.归纳总结其方法: 将三角板上()的顶点与角的一个顶点(), 三角板的直角的边与这个角的一条边(), 如果这个角的另一条边与三角板的另一条边也重合, 这个角就是直角.(2)、认真观察教材41画角的方法后小组交流总结归纳画直角的方法: 先画一个点, 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把直角的()和一条直角边与这个点和直线(), 从顶点沿着另一直角边画(), 就画成了一个直角.(3)、画一画, 画不同方向的直角(4)1小组展示作品, 其余小组评价补充.过关检测:1、下面图形中是直角的打√, 不是直角的打×2、下面图形中, 各有几个直角?3、判断: 有的直角大,有的直角小. ()4、添一条直线, 使一图增加3个直角, 二图增加4个直角.5、按要求剪一剪, 只能剪一刀.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7-48页及练习九中的1—4题,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学习难点: 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一、自主学习: 加法和乘法的关系.1、阅读教材47页的主题图, 理解图意.(1)、我摆4把小伞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6个三角形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3个五角星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 我摆花边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一所房子和一棵树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2)、我对比以上加法算式发现前面的几个算式都是相同的.2、阅读教材第48页, 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完成48页的“做一做”.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阅读教材第48页例2. 理解: 5+5+5=15可以改写成5×( )=15,5叫( ),15叫( );还可以改写成3×( )=15,3叫( ),15叫(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组展示, 其余补充、评价)1、2×5=10,读作( )乘( )等于( ). 6×4=24,读作( )乘( )等于( ).2、一个因数是2,一个因数是5,积是10,写成乘法算式是: ;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积是12,写成乘法算式是: .3、8乘4等于32,写成( )×( )=( );3乘9等于27,写成( )×( )=( ).过关检测:写出乘法算式.2个5相加. ( )×( )=( ) ( )×( )=( )7个4相加. ( )×( )=( ) ( )×( )=( )6和3相乘. ( )×( )=( ) ( )×( )=( )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些出来.5+5 ( ) 2+2+2+2+2+2 ( )3+3+3+3+3( ) 6+6+6+6+6-6 ( )把下面意义相同的算式连起来.3+3+3+3 6×3 5+5+5 7×25×3 3×4 6+6+6 7+7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2课时5的乘法口诀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2-53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能熟悉5的乘法口诀, 记住5的乘法口诀.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 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习难点: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一、自主学习: 乘法的意义.1、阅读教材52页的主题图, 理解图意.(1)、一张邮票有()个福娃;两张邮票有()个福娃,列加法算式;三张邮票有()个福娃,列加法算式;四张邮票有()个福娃,列加法算式; 五张邮票有()个福娃,列加法算式. (2)、我发现前面的几个加法算式都是相同的,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5 ( )×( )=( ) ( )×( )=( )5+5=10 ( )×( )=( ) ( )×( )=( )5+5+5=15 ( )×( )=( ) ( )×( )=( )5+5+5+5=20 ( )×( )=( ) ( )×( )=( )5+5+5+5+5=25 ( )×( )=( )编写乘法口诀:1、阅读教材第51页. 补充口诀:一五( ),二五( ),三五( ),四五( ),五五( ).2 、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过关检测:1、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二五一十四五二十一五得五三五十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3= 2×5= 5×1= 5×5= 4×5= 5×2= 1×5= 5×4=3、看图填空.每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和( )个大正方形,合起来每个图形中有( )个正方形. 所以,正方形的个数是( )×( )=(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4-55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能熟悉2、3、4的乘法口诀, 记住2、3、4的乘法口诀.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熟练的进行乘法计算.学习难点: 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一、自主学习: 乘法的意义.1、阅读教材54页主题图的例2, 理解图意.(1)、1棵幼苗上张开2片叶子,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2棵幼苗上张开( )片叶子,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2、阅读教材54页主题图的例3, 理解图意.(1)、1行有3棵,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2行有( )棵;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 3行有( )棵,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3、阅读教材55页主题图的例4, 理解图意,并填空.4 ( )×( )=( ) ( )×( )=( )4+4=( ) ( )×( )=( ) ( )×( )=( )4+4+4=( ) ( )×( )=( ) ( )×( )=( )4+4+4+4= ( ) ( )×( )=( )编写乘法口诀:1、阅读教材第54-55页. 补充口诀:一二( ),二二( ),一三( ),二三( ),三三( ),一四( ), 二四( ),三四( ),四四( ).2 、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过关检测:1、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二三得六( )×( )=( ) 三四十二( )×( )=( ) 一二得二( )×( )=( ) 二四得八(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3= 2×1= 4×1= 3×3=3×2= 2×2= 1×3= 2×4=1×1= 2×3= 2×1= 4×3=4×2= 4×4= 5×3= 1×4=3、写出乘法算式.3个4相加. ( )×( )=( ) ( )×( )=( )2个3相加. ( )×( )=( ) ( )×( )=( )1和3相乘. ( )×( )=( ) ( )×( )=( )4、括号里可以填多少?2×( )<9 3×( )<9 2×( )<4 4×( )<15 5×( )<20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5课时6的乘法口诀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0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能熟悉6的乘法口诀, 记住6的乘法口诀.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学习难点: 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一、自主学习: 乘法的意义.1、阅读教材61页的主题图, 理解图意.(1)、一个豌豆荚有()颗豆子;两个豌豆荚有()颗豆子,列加法算式;三个豌豆荚有()颗豆子,列加法算式;四个豌豆荚有()颗豆子,列加法算式; 五个豌豆荚有()颗豆子,列加法算式; 六个豌豆荚有()颗豆子, 列加法算式.(2)、我发现前面的几个加法算式都是相同的,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6 ( )×( )=( ) ( )×( )=( )6+6=12 ( )×( )=( ) ( )×( )=( )6+6+6=18 ( )×( )=( ) ( )×( )=( )6+6+6+6=24 ( )×( )=( ) ( )×( )=( )6+6+6+6+6=30 ( )×( )=( ) ( )×( )=( )6+6+6+6+6+6=36 ( )×( )=( )编写乘法口诀:1、阅读教材第60页. 补充口诀:一六( ),二六( ),三六( ),四六( ),五六( ),六六( ).2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过关检测:1、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二六十二四六二十四一六得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六十八五六三十( )×( )=( ) ( )×( )=( )( )×( )=( ) (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6×3= 2×6= 6×1= 6×5=4×6= 6×2= 6×6= 5×4=3、列式计算.(1)、6和5相乘得多少? (2)、6个4相加得多少?(3)、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 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6课时简单的乘法应用题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9、60页,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 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能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能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 能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学习难点: 能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一、自主学习: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过关检测: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1)、1副手套2只,5副手套( )只,乘法算式是.(2)、1颗五角星5个角,3颗五角星( )个角,乘法算式是.(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 2辆三轮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是.(4)、1个笼子里有3只小鸟, 4个笼子里有( )只小鸟,乘法算式。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七课时:加减混合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题目。
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
学习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及加减混合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学习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并总结运算顺序。
一、自主学习计算复习1、25+28+36= 78-59-1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只?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支铅笔?看教材28页图填空:车上原来有()人,到站后下车()人,又上车()人,?先算:再算:列式:列式: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可以用一个式子计算:算式:竖式:答:二、练习总结:1、计算并总结规律:50+30+18 70-23-29 56+34-20* 上面3道题都是先把()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或减去() 2、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三、过关检测:(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同学们折纸鹤庆祝元旦,第一组折了45只,第二组折了36只,他们把这些折好的纸鹤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16只,现在还剩下多少只纸鹤?2、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付水洼小学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徐喜艳第八课时:加减法估算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2、会用学到的估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学习难点: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1、写出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一个整十数。
28 () 43() 24() 67() 2、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方法(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元,()﹤()因此,100元够了。
全册教案(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本册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表内乘法,角的初步认识,长度单位,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民币,时间,数据收集整理等基本数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观察、比较、分类、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编排,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为九个单元,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第四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第五单元:长度单位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第六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00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第七单元:100以内加减法(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第八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第九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三、教学方法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册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套)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2、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3、我想问、我想说:()。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过关检测:第二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
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2、自学课本第3页,认识1厘米。
3、亲身感知1厘米,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4、看我的,我会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1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题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1)分组交谈、比赛,激发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1、复习:9-3-4= 8-2-3= 9+0+1=4+3+2= 5+4+1= 5-3-1=2+4+0= 10-7-2= 10-1-6=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老师: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他们飞啊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
他们掉进湖里,快乐地玩耍。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教师操作屏幕,再现湖中有四只天鹅,又有三只飞进来,再有两只飞走的场景。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2、我想问、我想说:()。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过关检测:第二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
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2、自学课本第3页,认识1厘米。
3、亲身感知1厘米,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4、看我的,我会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1米。
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4页,认识1米。
1米=()厘米2、制作1米长的绳子。
3、亲身感知1米。
用1米长的绳子与自己身高、双臂展开等相比较。
()大约是1米。
()大约是1米。
()大约是1米。
……4、看我的,我会量。
(先估计再测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第四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1、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3、锻炼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5页,认识线段。
(1)下面这些都是线段,线段是可以()长度的。
*(2)线段都是()的,两边都有()。
(3)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厘米()厘米()厘米2、自学课本第5页,画线段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过关检测:()()()()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口算.20+50 30+40 60+20 70+10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1是计算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
应该用()计算。
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
5、学完教材第9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列式计算32+66+3259+4040+592、完成教材第10页例2。
看图理解:这辆车可以乘()人。
那么计算二(3)班和二(4)班是否可以合乘这辆车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二(3)班和二(4)班。
列竖式计算:然后和70人相比()小于()所以二(3)班和二(4)班 .3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4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然后。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列()算式计算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四、过关检测:1、 2 3 4 2 6 9 8 4+ 4 5 +5 6 +3 0 + 1 3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5+23 43+34 55+33 61+252、看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1中,这辆车可以乘坐()人,要知道能不能合坐一辆车,就要先知道二(1)班和二(3)班。
应该用()计算。
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
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从。
然后个位满10要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时候要记得加上。
5、学完教材第11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边练边算,并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56+37 46+24 25+351、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个位上满十,就向()。
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的疑惑是:四、过关检测:1、 27 36 45 26+76 +36 +46 +45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第三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班级:------ 姓名------ 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4、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6、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7+33 34+36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并列式计算。
3、例1中,用加法解决的问题:(1)、 ?列式:(2)、 ?列式: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列式:竖式:多伦多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列式:竖式:你还能题什么问题: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5、学完教材第17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三、边练边算,并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43-13 88-62 89-5 92-71计算方法:。
四、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五、过关检测:1、 87 36 45 96- 76 - 36 -25 -75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47-33 75-362、看教材16页主题图,读懂图意,并提出数学然后列式计算。
3、例1中,用减法解决的问题:(1)、 ?列式:竖式:个位上:6-8不够,向()个位上就是()-()得()十位上就是()- ( )*(2)、 ?列式:竖式:个位上:6-9不够,向()个位上就是()-()得()十位上5退了1还剩()4、我发现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计算完后又计算()。
*5、在昨天的基础上:我还知道了:。
二、做一做、想一想42-13 81-62 80-15 92-77过关检测:1、我来改错。
87369596-79-28-57-78181248182、完成教材19页做一做的第1、2题。
*3、45减去几个9以后得0?算算看。
*4、减法从十位开始计算方便吗?先试试再谈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初步学会结合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自主学习(1)、小红有10元钱,明明比他多2元,明明有()元。
(2)、小红有10元钱,明明比他少2元,明明有()元。
(3)、小红有10元钱,他比明明多2元,明明有()元。
(4)、小红有10元钱,他比明明多2元,明明有()元。
2、看教材23页主题图,读懂图意。
二.1班得了()面小红旗,二.2班比二.1班少()面,二.2班有多少面?从这道题可以知道二.2班的小红旗比二.1班的(),两个班相比()的多,()的少,我们要求的是比较()(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减法计算。
列式是:3、二.2班得了()面小红旗,三.1班比二.2班多()面,三.1班比二.2班(),我们要求()(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计算。
列式:*4、你可以编一道类似的题吗?把它解答出来二、议一议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三、过关检测:1、完成教材23页做一做问题一:列式:问题二:列式:问题三:列式:*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是:问题一:列式:问题二:列式: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是:问题一:列式:问题二:列式:*3、你得出了了什么规律:第六课时:连加连减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