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入门业务培训
环境监测入门业务培训第一章基础知识一、环境监测的概念与意义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测试和记录的过程,以了解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健康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根据监测内容和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可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和噪声环境监测等。
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需要使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三、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包括环境质量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等。
通过监测分析环境因素的浓度、污染物的组成和排放源的信息,评估环境质量,分析影响因素,从而提供决策依据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二章基本操作一、仪器设备检查与预热在进行环境监测前,首先需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与预热。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传感器的精度、校准日期等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采样方法与技术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需要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技术。
例如,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高空气吸收法、地面气体采样法和人工采样法等。
而在水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倾倒法、沉积法和过滤法等。
三、样品保存与运输对于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正确的保存和运输,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不同类型的样品有不同的保存要求,例如空气样品需要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暴露在光线和高温环境下。
第三章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写一、数据分析与处理获得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和结论。
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
二、报告编写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写环境监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研究目的和方法、监测结果和结论以及建议和措施等内容。
报告的撰写应准确、简明扼要,并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第四章环境监测的标准与法规一、环境监测的标准环境监测的标准是对监测结果的要求和规定。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一、背景介绍。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定量和连续的观测和记录,以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标。
1.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及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2. 水环境监测,监测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以及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等。
3. 土壤环境监测,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如质地、酸碱度等。
4. 噪声环境监测,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噪声源,包括工业设施、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噪声。
三、监测方法。
1. 传统监测方法,通过设置固定的监测点,采用定点观测的方式进行监测,通常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仪器。
2. 在线监测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和共享。
3. 无人机监测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对大范围、复杂地形的环境进行监测,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
四、监测计划。
1. 确定监测点,根据环境监测的目标和要求,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频次、监测参数、数据处理方法等。
4. 实施监测计划,按照监测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5. 数据分析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编制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测管理。
1. 资源保障,确保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质量控制,建立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和评价。
3. 知识培训,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论环境监测的目的及作用
论环境监测的目的及作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目作用及特点,通过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和要求;逐步熟练环境监测的方法及掌握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提高我们环境监测的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作用中图分类号:q6811 环境监测的概念1.1概念环境监测是一门研究、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污染源管理、企业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评价、环境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中有代表性的因子(包括化学污染物、物理15染因子相生物污染因子)进行长时间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1.2环境监测过程环境监测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依靠化学手段,以分析环境中有害化学毒物为主要任务的被动监测阶段;以化学、物理和生物等综合手段进行区域性监测的主动监测阶段;用遥感、遥测等手段和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对污染因子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甚至预测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阶段。
2 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其作用2.1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耳目”,其最终日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检验和判断环境质量是否合乎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2)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确定污染物在空间的分布模型、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及防治的对策.(3)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掌握污染物作用于物理系统和生物系统的规律性,以及污染物的污染途径和管理对策。
(4)研究环境污染因子扩散模式,为新污染源的评价和环境预报提供依据。
(5)依据环境本底数据,为环境质量标难、环境保护法规等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总之,环境监测是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服务的,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课程笔记
《环境监测》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分类1. 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监视、检测、分析和评估,以掌握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排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公共健康提供信息的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监测对象:空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
- 监测方法:采样、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
- 监测目的:了解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
2. 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保护:通过监测,了解环境质量现状,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 污染源控制:监测污染源排放情况,评估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为污染源治理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公众健康: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评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障公众健康。
- 环境管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科学研究:积累环境数据,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3. 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内容分类:- 污染物监测:监测环境中特定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 生态监测:监测生态环境状况,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 按监测范围分类:- 点源监测:针对特定污染源进行的监测。
- 面源监测: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 按监测时间分类:- 定期监测: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监测。
- 不定期监测:针对特定事件或需求进行的监测。
二、环境监测特点和优先监测1. 环境监测特点- 复杂性:环境监测涉及多种污染物,需要多学科知识和技术。
- 连续性:环境质量变化是连续的,监测需要长期坚持。
- 实时性:对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需要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
- 精确性:监测数据需要高精度,以确保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 经济性: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监测成本。
2. 优先监测- 优先监测的原则:根据污染物的危害性、环境中的浓度、排放量、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和因素进行观测、测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噪音、水质、空气质量、土壤污染、辐射等因素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环境监测应运而生。
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帮助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等方面。
在大气监测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大气中的空气质量、气象条件、气候变化等情况。
水体监测则关注水质、水量、水动力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土壤监测主要关注土壤污染、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情况。
噪声监测则是评估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征。
概括而言,环境监测的目标是全面了解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和资源利用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预警和评估环境问题,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通过有效的环境监测,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逻辑和思路。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简要概括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介绍做铺垫。
接着,我们会详细阐述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涵盖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必要性。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这一部分将解析环境监测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准确性、可靠性、全面性等,以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环境监测所涉及的具体领域和要素,例如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以及监测方法、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概念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参数进行监测,是环境管理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环境监测的概念,包括环境监测的必要性、环境监测的分类方法和环境监测的重要价值。
一、环境监测的必要性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评估和反映环境状况的基础,也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现代社会,人类的活动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环境变化,因此,环境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准确评估环境质量,以及提供及时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方法环境监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主要有按监测对象分类和按监测方式分类两种。
1)按监测对象分类按监测对象分类可以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
大气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包括气象参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等。
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包括水体温度、水体溶解氧、水体有机物浓度、水体悬浮物浓度等。
土壤环境监测是指对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包括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重金属等。
生态环境监测是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包括植被覆盖度、植被生物量、植被种类结构等。
2)按监测方式分类按监测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实地监测、实验室监测和远程遥感监测等。
实地监测是指在环境中进行的监测,包括现场调查、野外实验等。
实验室监测是指在实验室中对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以获取环境质量数据。
远程遥感监测是指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程设备,通过遥感系统实时获取环境状况的监测。
三、环境监测的重要价值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1)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变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及时发现环境污染的存在,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可以准确评估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环境质量数据,从而更准确地评估环境质量,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3)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监测数据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可以帮助制定及时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以期达到环境治理的目标。
环境监测的概念、内容和类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 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 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 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包括:标法研制监测、污染规律研究监测、 背景调查监测、综评研究监测。
二、环境监测的内容
水和污水监测 大气和废气监测 噪声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固体废物监测 生物污染监测 放射性污染监测 注:除以上外,还包括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 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等
三、环境监测的类型
1.监视性监测(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 对各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经常性的监测,是监测 站第一位的主体工作。 2.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
监测站第二位的工作。
按目的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 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即科研监测,属于高层次、高水平、技术比较复 杂的一种监测,通常由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协作 共同完成。
任务:研究污染物或新污染物自污染源排出后, 其迁移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和 生物体的危害及影响程度。
环境监测分类、流程和环境标准体系介绍
三、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 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管理性监督主要由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体现对标准 实施的监察与督导。
总体来说,环境标准实施监督系统应形成归口管理一实施一 自我监督一管理性监督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主要环境标准名录
一、大气环境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2)《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
其次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 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 标准
第三节 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
一、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 (1)在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所辖区域环境要素的
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
环境质量标准时,应按国家规定,选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监 测点位或断面。经批准确定的监测点位、断面不得任意变 更。
(3)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环境质量 标准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 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
(4)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进 行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一、环境检测概念、分类
环境检测概念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
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 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 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
环境监测总复习
环境监测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概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2.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3.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3、按筛选原那么,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包括14个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国家环保部对监测方法分类?P38分为三个层次:A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B统一方法;C等效方法。
2、.简述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哪些内容?P42〔1)根底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考察(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确实定(4)采样及检测技术的选择(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方案3、具体说明地表水检测中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布设的内容。
P42—44 (1〕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①背景断面:设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的水系污染程度。
②对照断面:设在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③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废水与江、河水根本混匀处。
④削减断面: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根据水面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小于等于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3)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缺乏0.5m时在二分之一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大于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及二分之一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的概念定义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类因素进行观测、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采集、分析和解释环境数据,环境监测可以提供关于环境质量、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信息,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概念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
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等)、土壤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噪声、辐射等。
环境监测的首要任务是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测量。
2.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是指用于测量和评估环境因素的技术和方法。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技术、采样分析技术、遥感技术、生物监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实地采样、实验室分析、遥感影像解译等手段获取环境数据,并提供对环境因素的定量和定性描述。
3. 监测网络监测网络是指由监测站点和监测设备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实时、连续地监测和记录环境数据。
监测网络的布设和站点选取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分布特征、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监测网络的建立可以提供全面、连续的环境数据,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分析与解释是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模型模拟等手段,揭示环境因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数据解释则是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重要性1. 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制定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 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可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估,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了解资源的供应和需求情况,制定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是精准、适时、**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进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掌控、环境规划等供给科学依据。
实在可归纳为:(1)依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依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找寻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掌控污染供给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讨论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掌控、目标管理、推测预报环境质量供给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订立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可按其监测目的或监测介质对象进行分类,也可按专业部门进行分类,如气象监测、卫生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情形、评价掌控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这是监测工作中量*大面*广的工作。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依据特定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种:(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速度和危及范围,为掌控污染供给依据。
这类监测常采纳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2)仲裁监测:重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进行监测。
仲裁监测应由国家指定的具有权威的部门进行,以供给具有法律责任的数据(公证数据),供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仲裁。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和污染整治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供给的服务性监测。
例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3.讨论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讨论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讨论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5
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4.环境监测的分类
4.1 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
研究性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
6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王 虎 副教授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
1.什么是“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确定 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分析环境变化趋势的过 程。
卫生 监测
环境 监测
资源 监测 气象 监测
13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5.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
• 是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政 府决策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 如果环保部门是“医院”则监测站就是“化验中 心”和“体检中心”。
14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1)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又称作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是环境监测部门 的日常工作。 •主要工作:是对指定的项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确定 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评价环境标准实施和环境保护工作的 进展情况。 •任务分类: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
7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监测的概念分类
监测的概念分类监测的概念分类是一种将监测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监测的对象、监测的内容、监测的目的等不同方面,监测可以被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监测分类。
一、按照监测的对象分类1. 环境监测:主要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以了解环境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经济监测:主要监测宏观经济指标、行业经济数据、市场价格等,以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经济运行的状况,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调控经济提供依据。
3. 社会监测:主要监测人口、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数据,以了解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状况,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提供依据。
4. 健康监测:主要监测人体健康状况、疾病传播、疫情爆发等,以及医院、药店等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按照监测的内容分类1. 定性监测:主要对事物属性、性质等进行监测,如对物种的鉴定、对颜色、形状等外观特征的描述,以及对声音、气味等感觉属性的监测。
2. 定量监测:主要对事物的数量进行监测,如对温度、湿度、浓度等进行精确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规模等进行统计分析。
3. 动态监测:主要对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监测,如对流动人口、经济增长速度、气候变化等进行跟踪观测,以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三、按照监测的目的分类1. 预警监测:主要通过对潜在危险、灾害风险等进行监测,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评价监测:主要对政策、项目、效果等进行监测,以评估其效果和影响,为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3. 政策监测:主要对政府政策、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以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4. 环境影响评价监测:主要对建设项目、政策措施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以评估其环境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以上仅是对监测的概念分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实际上监测的分类还有许多其他的维度和属性,不同领域、不同目的的监测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和方法。
环境监测知识培训
环境监测知识培训一、引言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观测、测量和评价,旨在了解环境的状况、变化和趋势,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环境监测知识的培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讲解。
二、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环境监测是通过观测、测量和评价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来了解环境的质量和变化情况的一项工作。
它旨在提供环境质量评估、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
三、环境监测的分类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大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监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
各类监测项目有不同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四、环境监测的方法1. 直接观测法:通过人工观测或使用仪器设备直接获得环境因子的测量值,如观测气象要素、水质参数等。
2. 间接观测法: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从而得到环境因子的测量值,如土壤样品、水样品等。
3. 遥感监测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大气、水体、植被等因子的监测。
4. 数学模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变化,预测环境变化趋势。
五、环境监测的应用环境监测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具体包括:1. 确定环境质量:通过监测环境因子,评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环境污染:监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及时发现和控制环境污染。
3. 预警和应急响应:通过监测环境因子的变化,预警环境风险,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4. 环境评估:对工程建设、规划编制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为决策提供参考。
5. 研究和监测气候变化:通过监测大气温度、气候要素等,研究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
六、环境监测的挑战环境监测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数据质量的保证、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提升等。
七、结语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管理资源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diyi第一章_PPT幻灯片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手段 :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 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 :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 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 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
3.不同级别标准执行的先后顺序问题
主要涉及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情况是首先 考虑执行行业标准,其次是地方标准,最后再选 国家标准。
4. 不同功能区域与标准的关系
如:一个工厂建在工业园区内,但周边有交 通主干道,同时周边又有居民集中居住区,这种 情况就应按周边不同方位的环境功能执行不同级 别的噪声标准。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 时间分布性 2. 空间分布性 3.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 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无害的自然本地值 之间存在一界线。所以,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有 一阈值。研究阈值,是判断环境污染及污染程度 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
4.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 拮抗作用;环境污染可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多学科性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 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优先污染物选择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 队,从中筛选出毒性大、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 高、影响范围广、超标或接近超标、有上升趋势的污染物。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优先监测应满 足的条件:
分级:
环境监测知识点
环境监测知识点环境监测是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它在环境管理和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实施环境监测的目的。
1. 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是指通过获取、记录和分析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活动。
它旨在提供可靠的数据,帮助相关机构制定合适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2.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检测和评估。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我们需要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指数等。
水环境监测则关注水源、水质、水生态等指标的测定。
土壤环境监测主要涉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含量及表层覆盖物等方面。
3.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环境监测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如传统的采样法、实验室分析、现场测试以及现代化的遥感和GIS技术等。
对于大气环境的监测,可以利用气象站、大气采样器、气体色谱仪等设备。
水环境监测则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验分析,或者使用水质分析仪器。
土壤环境监测通常需要进行采样,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
4. 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环境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指标,并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长期的监测,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此外,环境监测也有助于追踪环境污染源和评估环境治理效果。
5.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同时,环境监测也是评估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总结:环境监测是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管理和保护。
它涉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监测,可以借助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评估环境是否达标、追踪环境污染源以及评估环境治理效果。
环境监测第五版复习题
环境监测第五版复习题环境监测第五版复习题环境监测是一门涉及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旨在通过监测和评估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了解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并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的知识,下面将针对环境监测第五版复习题进行一些讨论和解答。
第一题:什么是环境监测?请简要描述其目的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分析和评估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
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评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二题:环境监测的分类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各类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和生物监测等几个主要类别。
大气监测主要通过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等来评估大气质量。
其特点是监测设备相对简单,监测结果实时性强,但受气象条件和空气扩散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水体监测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水质参数等。
其特点是监测方法多样,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监测成本较高,监测周期相对较长。
土壤监测主要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土壤质量指标。
其特点是监测对象广泛,监测结果能够反映土壤的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但取样和分析工作较为繁琐。
生物监测主要通过对生物体(如植物、动物)进行采样和分析,评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其特点是能够综合反映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但样本采集和分析技术要求较高。
第三题: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原理和应用。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等。
物理分析主要通过测量样品的物理性质来获得有关信息。
例如,利用光谱仪测量样品的吸收、散射光强度,可以得到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物理分析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常用于大气监测和水质监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美国环境噪声监测体系
2)美国噪声法规特点 在美国,直到1972年《噪声控制法》的实施,环境噪声才不被作为国
家政策问题处理。这个法案指导着美国环境保护局公布关于噪声暴露和 它的影响的信息,并且确定在不同条件下的噪声暴露级。
3)美国声环境监测标准体系 在噪声削减和控制办公室的大力推动下,建立并实施的噪声控制标准
欧盟环境法分广义环境法和狭义环境法。 c.环境行动规划
环境行动规划是欧盟协调成员国的环境保护措施而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1.4 欧盟环境监测体系
1)欧洲环境法的制订和执行机构 成员国政府是执行欧洲环境法的主要机构。在欧洲联盟方面,制订和
执行欧洲环境发的主要机构是欧洲执委会、欧盟部长会议、欧洲议会和 欧洲法院。欧洲银行在执行共同体环境政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欧洲环境法的咨询机构
· 内政部及其所属机构:土地管理局、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国 家公园管理局;
· 农业部及其所属机构:美国林业局; • 劳工部及其所属机构:职业安全及健康局
1.3 美国环境噪声监测体系
1.3.2 美国环境噪声标准及法规
1)美国环境标准的制定 a.美国标准制定方法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制定ANSI标准主要有三种方法: • 由有关单位负责草拟,邀请专家或专业团体投票,将结果报ANSI设立
咨询机构是指为欧洲环境法的制定提供建议或者详细服务的共同体官 方机构,主要是欧洲环境保护局、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大 众环境协商论坛及标准化组织等。
1.4.2 欧盟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
在政策制定阶段,欧盟机构发挥主导作用,整个过程是提出提案,协 商,修改和表决的联合决策过程。
1.4 欧盟环境监测体系
b.特定目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根据特定目的可分为以下四 种:
· 污染事故监测
· 仲裁监测
· 考核验证监测
· 咨询服务监测
c.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 次的监测。
1.2 中国环境监测体系
1.2.1 各级环境监测站
四级环境监测站: · 一级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二级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三级站:各省辖市设置市环境监测站(或中心站 )(行署、盟可
的标准评审会审议批准。此方法称之为投票调查法。 • 由ANSI的技术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委员会的代表拟订标准草案,
全体委员投票表决,最后由标准评审会审核批准。此方法称之为委员 会法。 • 从各专业学会、协会团体制订的标准中,将其较成熟的,而且对于全 国普遍具有重要意义者,经ANSI各技术委员会审核后,提升为国家标 准(ANSI)并冠以ANSI标准代号及分类号,同时保留原专业标准代号。
1.4.3 欧盟环境噪声标准体系
欧盟有关环境噪声的标准可分为3类: · 户外使用设备噪声标准,如压缩机、塔式起重机、电焊发电机、发电 机等57种户外使用设备噪声限值; · 交通噪声标准,如机动车(汽车、摩托车)及排气装置、民用亚音速 喷气式飞机和铁路噪声管理; • 其它噪声标准,如家用电器、娱乐船等。
1.1.2 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
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分类
1.1.3 声环境监测的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声环境监测可按其监测目的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 目的监测和研究性监测。
a.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 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美国联邦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根据 国会颁布的环境法律制定和执行法规;负责研究和制定各类环境计划的 国家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则由州或地方政府负责。
1.3 美国环境噪声监测体系
c. 联邦政府中环境保护相关部门 联邦政府中一些其他相关机构也通过行使职权间接地保护了环境, 这些行政机构所在的部在环境保护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视机构调整后情况确定,暂不作规定。) · 四级站:各县、旗、县级市、大城市的区设置环境监测站
1.2 中国环境监测体系
1.2.2 中国环境噪声与振动标准
•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
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 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在颁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范 围内执行。 • 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 标准)。
1.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分类
1.1.1 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声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 影响环境声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声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也可以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 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声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表达→综合评价。
1.5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声环境标准
1.3 美国环境噪声监测体系
1.3.1 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及其职能
美国联邦政府设有两个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环境质量委员会和美 国环境保护局,它们直属总统办公厅,由总统亲自领导。联邦政府各部 门和各州政府也设置环境保护机构,管理各自的环境保护业务。 a. 环境质量委员会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Commiss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CEQ)是根据《美国环境政策法》而设置的。 b. 美国联邦环保局
包括:飞机与机场、州际公路运输、铁路、工业生产活动、中重型卡车、 摩托车和机动脚踏两用车、可移动空气压缩机等。
1.4 欧盟环境监测体系
1.4.1 欧盟环境政策、法律及行动规划
a.欧盟环境政策 欧盟环境政策是指欧盟制定的确定各种环境措施的目的、方向、方法、
出发点等基本事项的倡导性法律文件。 b.欧盟环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