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集下载

(全国版)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

(全国版)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A.物体 A 相对小车向右运动 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 A 受到弹簧的拉力增大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解析 由题意得, 物体 A 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 摩擦力 Fm≥5 N,小车加速运动时,物块 A 所受合力 F 合= ma= 10 N,可知此时平板车对物体 A 的摩擦力为 5 N,方向 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物体 A 相对于车仍然静止,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 A、B 错误,C 正确;物体 A 相对于车仍然静止,所以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 D 错误。
(1)求摩擦力必须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要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算。 (3)滑动摩擦力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正压力的变化。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 板上,木块 m 受到向右的拉力 F 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 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首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相对地面没有相
对运动趋势,故 f3=0。再将 a 和 b 看成一个整体,ab 整体 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故 b 与 P 之间有摩擦力,即 f2≠0。再对 a 进行受力可知,由于 a 处于静止状态,故 a 相 对于 b 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 a 和 b 之间存在摩擦力作用, 即 f1≠0,故 C 正确。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 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 摩擦力方向。
3.理解摩擦力应注意的问题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 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 摩 擦 力 总是 阻碍 物体 间的 相 对运 动 ( 或 相 对运 动趋 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使物体 减速,也可以是动力使物体加速。 (3)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与施力物 体保持相对静止。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延伸训练:第二章《相互作用》(含解析).pdf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延伸训练:第二章《相互作用》(含解析).pdf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重点有: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涉及的解题方法主要有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等。

(2)高考对本章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静摩擦力的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章的常考内容。

2015高考考向前瞻 (1)本章主要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条件推论的应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相结合,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力学知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第1节弹力__摩擦力 弹 力 [记一记] 1.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 两物体相互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2.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牛/米;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试一试] 1.(2014·清远质检)如图2-1-1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2-1-1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解析:选A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弹簧发生拉伸形变,该弹力是弹簧形变引起的,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选项A正确,B、C、D错误。

[想一想] (1)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相同就相反,这种说法对吗? (2)物体m沿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吗? (3)滑动摩擦力是不是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提示:(1)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还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何角度,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经典版)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2-2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经典版)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2-2

共点力 的合
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
大小 和
方向 。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 10 有向线段 为合矢量。 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 □
6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知识点 2】 力的分解'Ⅱ 1.定义 求一个力的 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1) (2)
2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3)最后由三角形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物体的重力 G 按产生的效果分解为两个分力,F1 使物体下 滑,F2 使物体压紧斜面。 2.正交分解法 (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 方法。 (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 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 (即尽量多的 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 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2 F= F2 + F 1 2
互相垂直
F1 tanθ= F2
1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类型 两力等大, 夹角 θ
作图
合力的计算 θ F=2F1cos 2 θ F 与 F1 夹角为 2
两力等大 且夹角 120° 合力与分力等大
1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2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 F1、F2、F3…,求合力 F 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 x 轴、y 轴分解。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20180511220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20180511220

解析 未加 F 时,木块 A 在水平方向上受弹簧的弹力 F1 及静摩擦力 FA 作用,且 FA=F1= kx=8 N,木块 B 在水 平方向上受弹簧弹力 F2 和静摩擦力 FB 作用, 且 FB=F2=kx =8 N,在木块 B 上施加 F=1 N 的向右的拉力后,由于 F2 +F<μGB, 故木块 B 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 其大小 FB′ =F2+ F=9 N,木块 A 的受力情况不变,A、 C 正确。
摩擦力的突变主要体现在静摩擦力上。静摩擦力是被 动力,其他力的大小方向变化,可以影响到静摩擦力的变 化,所以一定要根据物体的状态去分析。其次是分析静摩 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间的变化,它们的临界点是最大静摩擦 力。
如图所示, 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 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 5 N 时,物体 A 处于静止状态。 若小车以 1 m/s2 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g=10 m/s2)( )
A.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C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解析
A 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无相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无摩擦力作用, A 错误;B、C 两物体虽运动方向不同,但都处于平衡状态,由沿传送带 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可知,B、C 两物体均受沿传送带方向向 上的摩擦力作用,故 B、 C 正确,D 错误。
(3)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为了处理问 题的方便,最大静摩擦力常常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
2.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计 算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公式 F=μFN 中 F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 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 积的大小也无关。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4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4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答案:(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 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 弹簧自身存在重力
(4)CBDAEFG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形变
量。(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 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 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得到曲线的斜率,可得k=200 N/m。 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4)根据完 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5--5-
六、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 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 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 单位。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6--6-
七、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 弹簧拉力大小 的不稳定 弹簧长度测量 不准 描点、作图不 准
减小方法 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 簧的拉力,待稳定后再读数
固定刻度尺,多测几次
坐标轴的标度尽量大一些,描点时让尽可能多的 点落在线上,其余点均匀分布于线的两侧
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4--4-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选 取合适的单位,用描点法作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到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关系图象。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 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等。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 的物理意义。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2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2

关闭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重力和沿两手臂方向的支持力作用,沿
两手臂方向的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在合力一定时,两分力的夹
角越大,两分力越大,故选项D正确。
关闭
D
解析 答案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7--7-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3.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3--3-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3.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 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 的合力,可以用 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 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图甲)。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 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 为合矢量(图乙)。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5--5-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1.(多选)关于几个力及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关闭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哪几个分力的共同作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4--4-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二、力的分解 1.定义 求一个力的分力 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 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1)平行四边形 定则。 (2)三角形 定则。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 定则。 如速度、力等。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如路程、 动能等。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两类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 =mg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特别提醒:(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特别提醒: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一定相接触,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 f=μF N,静摩擦力:0<F f≤F f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特别提醒:(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反之不一定成立.[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2)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3)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的方向.(×)(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相同就相反.(×)(6)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7)根据μ=F fF N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F f成正比,与F N成反比.(×)2.(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解析:选A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为支持力,其方向为垂直于桌面向上,故A正确;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错误,D正确;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子收缩的方向,而物体对绳子的弹力方向指向绳子伸长的方向,故C错误.3.(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B.由k=Fx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解析:选AC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kx,故A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及x无关,故C正确,B错误;由胡克定律得k=Fx,可理解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k相等,故D正确.4.(2017·中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解析:选D.压缩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A对B的摩擦力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 的摩擦力向左,选项B错误;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选项C错误,D正确.考点一弹力的分析和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综合确定.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解析:选 D.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正确.2.(2016·高考江苏卷)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40 m/N B.40 N/mC.200 m/N D.200 N/m解析:选D.根据胡克定律有F=kx,则k=Fx=42×10-2N/m=200 N/m,故D正确.3.(2017·安庆质检)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F=ma sin θD.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运动时,F=(ma)2+(mg)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 g解析:选 D.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 ,A 、B 错误;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sin θ1=ma ,F cos θ1=mg ,两式相除可得tan θ1=a g ,只有当球的加速度a =g tan θ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才有F =ma sin θ,C 错误;小车以加速度a 向左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到的重力mg 与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a ,方向水平向左,如图乙所示.所以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F =(ma )2+(mg )2,方向斜向左上方,tan θ1=a g ,D 正确.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3.转换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解析:选A.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所以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图A.2.(2017·东北三校二联)(多选)如图所示是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 的示意图,A与B、C与D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B.D点相对于C点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运动方向相反C.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解析:选BCD.P为主动轮,假设接触面光滑,B点相对于A点的运动方向一定与B点的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Q为从动轮,D点相对于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的运动方向相反,Q轮通过静摩擦力带动,因此,D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的运动方向相同,B、C均正确;主动轮靠摩擦带动皮带,从动轮靠摩擦被皮带带动,故D也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解析:选CD.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 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 项错误,C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D项正确.考点三摩擦力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考向1:静摩擦力的计算[典例1](2017·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 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解析当物体P和Q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时,其加速度为a=g sin θ-μ2g cos θ<g sin θ,因为P和Q相对静止,所以P和Q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且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D错误;不能用公式F f=μF N求解,对物体P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静=ma,求得F静=μ2mg cos θ,C正确.答案 C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定的夹角.(2)分析摩擦力方向时,要注意静摩擦力方向的“可变性”和滑动摩擦力的“相对性”.考向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A.0.3B.0.4C.0.5 D.0.6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1①F N1+F T sin θ=m A g②F f1=μ1F N1③由①②③得:F T=100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2=F④F N2+F T sin θ=(m A+m B)g⑤F f2=μ2F N2⑥由④⑤⑥得:μ2=0.3,故A选项正确.答案 A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公式F f=μF N中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1.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的质量之比为()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 D.2+μ1μ2μ1μ2解析:选B.对A、B整体受力分析,F=F f1=μ2(m A+m B)g.对B受力分析,F f2=μ1F=m B g.联立解得m Am B=1-μ1μ2μ1μ2,B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0,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A.0 B.m-m0m+m0F,方向向右C.m-m0m+m0F,方向向左 D.m0-mm+m0F,方向向右解析:选ACD.假设小车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先对整体分析受力有2F=(m0+m)a,再隔离出人,对人分析受力有F-F f=ma,解得F f=m0-mm0+mF,若m0>m,则和假设的情况相同,D正确;若m0=m,则静摩擦力为零,A正确;若m0<m,则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正确.考点四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典例3]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轻绳的拉力为10 N,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轻绳的拉力、轻弹簧的拉力、轻杆的作用力,其中轻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能确定,重力与弹簧拉力的合力大小为F=G2+F21=15 N .设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sin α=F1F=35,则α=37°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下,这个力与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5 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答案 5 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1.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静止,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则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 B.小车向右运动可能有三种运动形式: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加速运动和向右减速运动.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平衡,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右的合力,但由细绳保持竖直状态和斜面形状可知,该运动形式不可能有.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左的合力,则一定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解析:选 D.由于两侧细绳中拉力不变,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不变,与夹角θ没有关系,选项D正确,A、B、C错误.3.(多选)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B.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mg 3C.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33k mgD.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36k mg解析:选CD.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2,选项A错误;设下面两个弹簧的弹力均为F,则2F sin 60°=mg,解得F=33mg,结合胡克定律得kx=33mg,则x=33k mg,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下面的一根弹簧对M的水平分力为F cos 60°=36mg,再结合胡克定律得kx′=36mg,解得x′=36k mg,选项D正确.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只要大小相同,作用的效果就相同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解析:选 D.由于力的作用效果有二:其一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其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A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定的,C错误;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就一定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正确.2.(多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解析:选CD.滑动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如把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加速,选项A错误,C正确;静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汽车启动过程中,车厢里的货物跟随汽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使货物加速.汽车刹车时,汽车车厢里的货物跟汽车一起停下来的过程,静摩擦力使货物减速,选项B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A.mg tan θk B.2mg tan θkC.mg tanθ2k D.2mg tanθ2k解析:选C.以A球为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所以F弹=mg tanθ2,则Δx=F弹k=mgk tanθ2,C正确.4.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f a≠0,b所受摩擦力F 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 f a大小不变B.F f a方向改变C.F f b仍然为零D.F f b方向向左解析:选A.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来不及发生变化,故a的受力情况不变,a左侧细绳的拉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A正确,B错误;而在剪断细绳的瞬间,b右侧细绳的拉力立即消失,静摩擦力向右,C、D错误.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0的砖块,用水平力F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中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0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μ1mg B.μ1(m0+m)gC.μ2mg D.μ2(m0+m)g解析:选B.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 N,题中水平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m0+m)g,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所以木板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0+m)g,B正确.6.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选D.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G2+F2拉=12.5 N,A、B错误;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F拉=43,α=53°,D正确.7.(多选)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CD.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C、D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如右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解析:选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G和摩擦力F f的作用.由于F f从零开始均匀增大,开始一段时间F f<G,物体加速下滑;当F f=G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F f>G,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 f=μF N=μF=μkt,即F f与t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 f=G,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轴的线段,正确答案为B.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1、F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1<F f2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F1=F2D.F f1=μmg解析:选 C.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与绳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因此方向向左,B 错误;设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F cos θ-μF N =0,F N+F sin θ-mg =0,解得F =μmg cos θ+μsin θ,F 大小与传送带速度大小无关,C 正确;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F cos θ恒定不变,A 、D 错误.10.(多选)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 )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 k 2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1+k 1k 2L 解析:选BD.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两弹簧中的弹力大小相等,k 1L =k 2x ,解得b 弹簧的伸长量为x =k 1L k 2,选项A 错误,B 正确;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x =⎝ ⎛⎭⎪⎫1+k 1k 2L ,选项C 错误,D 正确.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 .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C.第1张卡片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最下面那张卡片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解析:选B.对第2张卡片分析,它对第3张卡片的压力等于上面两张卡片的重力及手指的压力的和,最大静摩擦力F fm=μ2(2mg+F),而其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为F f=μ2(mg+F)<F fm,则第2张卡片与第3张卡片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张到第54张卡片也不发生相对滑动,故A错误;根据题意,因上一张卡片相对下一张卡片要向右滑动或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故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B正确;第1张卡片相对于手指的运动趋势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则其受到手指的静摩擦力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右,C错误;对53张卡片(除第1张卡片外)研究,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第54张卡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D错误.1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45°,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不可能是()A.2mgk B.2mg2kC.42mg3k D.2mgk解析:选B.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图解法可判断:当弹簧上的拉力F 与细线上的拉力垂直时,拉力F最小,为F min=2mg cos θ=2mg,再根据胡克定律得:最小形变量Δx=2mgk,则形变量小于2mgk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选B.。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实验三优质课件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实验三优质课件
12
[答案] (1)F′ (2)B (3)①C E(或 E C) ②C 中应加上 “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 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同一位置 O”(或 E 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C 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13
[突破训练]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 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
4
2.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 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 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 60°~100°之间为 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 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9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 F1 和 F2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 力 F′的图示;
10
F.比较 F′和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8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 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 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记录下 O 点的位置,读出 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

A.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C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解析 A 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无相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无摩擦力作用,A 错误;B、C 两物体虽运动方向不同,但都处于平衡状态,由沿传送带 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可知,B、C 两物体均受沿传送带方向向 上的摩擦力作用,故 B、C 正确,D 错误。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6课时 摩擦力
考点
考点 1 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 1.两种摩擦力的对比
2.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三法” (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 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 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1)求摩擦力必须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要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算。 (3)滑动摩擦力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正压力的变化。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 板上,木块 m 受到向右的拉力 F 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 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点 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 平衡条件来求解其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 Ff=ma,例如, 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 度。若除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 F 合=ma,先求合 力再求摩擦力。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 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 摩擦力方向。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17032417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17032417

第1节 重力 弹力第二章 ⎪⎪⎪相互作用[全国卷考情分析] 基础考点常考考点(2013-2016考情统计)命题概率 常考角度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矢量和标量(Ⅰ)以上2个考点未曾独立命题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16乙卷T 19(6分),'15Ⅰ卷T 20(6分),'13Ⅱ卷T 15(6分)独立命题概率30% 综合命题概率70% (1)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考查弹力、摩擦力 (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转换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问题力的合成和分解(Ⅱ) '16丙卷T 17(6分)综合命题概率100% 共点力的平衡(Ⅱ) '16丙卷T 17(6分),'14Ⅱ卷T 17(6分),'13Ⅱ卷T 15(6分) 综合命题概率70%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4Ⅱ卷T 23(9分)综合命题概率30%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综合命题概率20%第1节重力__弹力(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5)F=kx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突破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力的合成与分解选择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4题为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B .一切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C .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是它们的合力D .与两个分力共点的那一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是它们的合力解析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的合成法则,比如力、速度、加速度的合成均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A 、B 的说法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合力用与两分力共点的对角线表示,故C 的说法错误,D 的说法正确。

答案 C2.如图1所示,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 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θ=120°,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不计,则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图1A.F 2B .F C.3F D .2F答案 B3.如图所示,F 1、F 2、F 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解析 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 图的合力为2F 3,B 图的合力为0,C 图的合力为2F 2,D 图的合力为2F 1,因F 2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C 图。

答案 C4.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那么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 N B.10 2 N C.20 2 N D.10 3 N解析设F1=F2=F,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为2F=20 N,F=10 2 N。

当夹角为120°时,其合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等。

故选B。

答案 B5.如图2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F1、F2、F3合力为零。

F1沿-y方向,大小已知。

F2与+x方向夹角为θ(θ<90°),大小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F3一定指向第二象限B.F3一定指向第三象限C.F3与F2的夹角越小,则F3与F2的合力越小D.F3的最小可能值为F1cos θ解析因F1、F2、F3的合力为零,故F3应与F2、F1的合力等大反向,故F3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A、B错误;F3、F2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而F1大小、方向均已知,故F3与F2的合力与其夹角大小无关,C错误;当F3与F2垂直时,F3最小,其最小值为F1cos θ,D正确。

答案 D6.(2016·宝鸡质检)在如图3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 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竖直。

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 A、F B、F C、F D,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图3A .F A =FB =FC =FD B .F D >F A =F B >F CC .F A =F C =FD >F B D .F C >F A =F B >F D解析 绳上拉力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mg ,设滑轮两侧细绳之间的夹角为φ,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F 等于滑轮两侧细绳拉力的合力,即F =2mg cos φ2,由夹角关系可得F D >F A =F B >F C ,选项B 正确。

答案 B7.如图4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力作用,风力大小F 1为100 N ,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侧向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拉力F 2的大小为( )图4A .50 N 50 NB .50 3 N 50 NC .50 N 25 ND .50 N 50 3 N解析 如图所示,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 沿正东方向,则F =F 1cos 30°=100×32N =50 3 N 。

F 2=F 1sin30 °=100×12N =50 N 。

故选项B 正确。

答案 B8.如图5所示,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将同一个重物m 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F 1、F 2、F 3、F 4,已知θ=30°,则有( )图5A .F 4最大B .F 3=F 2C .F 2最大D .F 1比其他各读数都小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F 2cos θ=mg ,2F 3cos θ=mg ,F 4=mg ,F 1=mg tan θ,因此可知F 1=33mg ,F 2=233mg ,F 3=33mg ,故选项A 、B 、D 错误,C 正确。

答案 C9.(2016·徐州三模)如图6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 、B 、C 三个物块,物块之间由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连接,两弹簧的伸长量相同,且它们之间的夹角∠ABC =12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B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图6 A.32f B .f C.3f D .2f解析 A 水平方向上受弹簧的拉力T 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f 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T =f ,由于两根弹簧相同,且伸长量相同,因此,两弹簧上的弹力大小相等。

对B 分析,水平方向受两弹簧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f ′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 ′=2T cos 60°=f ,故B 正确。

答案 B10.(2017·山西大同联考)一铁球悬挂在OB 绳的下端,轻绳OA 、OB 、OC 的结点为O ,轻绳OA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 点,轻绳OC 拴接在轻质弹簧测力计上。

第一次,保持结点O 位置不变,某人拉着轻质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如图7中的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

第二次,保持轻绳OC垂直于OA,缓慢释放轻绳,使轻绳OA转动到竖直位置,如图中的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则()图7A.F1恒定不变,F2逐渐增大B.F1、F2均逐渐增大C.F1先减小后增大,F2逐渐减小D.F1逐渐增大,F2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题图甲中,OA与OC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且保持不变,OA的方向不变,通过画平行四边形可知,当OC顺时针转动到水平位置时,F1先减小后增大。

题图乙中,设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因为OA与OC垂直,且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F2=mg sin θ,根据题意,随着θ的减小,F2逐渐减小,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11.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6 N、8 N、12 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A.4 N B.0 N C.15 N D.28 N解析对于三个力的合成,应该是先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再去与第三个力合成即可。

由于6 N、8 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2 N与14 N之间,再与12 N 的力去合成,则其最小值是0 N,而最大值为(6+8+12) N=26 N。

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B、C。

答案ABC12.(2016·盐城期末)如图8所示,吊车用两根等长的绳子OA和OB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铁板匀速吊离地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8A .绳越长,每根绳对铁板拉力越小B .绳越长,两根绳对铁板拉力的合力越小C .两根绳子对铁板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上D .两根绳子对铁板的拉力和铁板的重力是共点力解析 对铁板进行受力分析,铁板受重力mg 、和两根绳的拉力T 作用,且绳的拉力沿绳方向,设∠AOB =θ,由于铁板被匀速吊起,因此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铁板所受合力为零,故B 错误,D 正确;在竖直方向上有2T cos θ2=mg ,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即两根绳子对铁板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C 正确;当绳变长时,θ变小,因此T 变小,故A 正确。

答案 ACD13.如图9所示,将力F 分解为F 1和F 2两个分力,已知F 1的大小和F 2与F 之间的夹角α,且α为锐角,则( )图9A .当F 1>F sin α时,一定有两解B .当F 1=F sin α时,有唯一解C .当F 1<F sin α时,无解D .当F sin α<F 1<F 时,一定有两解解析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由三角形定则知分力与合力可构成封闭三角形。

当F 1<F sin α时,三个力不能构成封闭三角形,故不可能分解为这样的一对分力F 1和F 2,选项C 正确;当F 1=F sin α时,可构成唯一一个直角三角形,选项B 正确;当F sin α<F 1<F 时,F 1、F 2与F 可构成两个矢量三角形,即有两解,选项D 正确;对于选项A ,由于不能确定F 1是否小于F ,由前面的分析知,选项A 错误。

答案 BCD14.如图10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0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 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 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解析将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F分解为沿两臂的两个分力F1、F2,如图所示,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1=F2。

由2F1cos θ=F得F1=F2=F2cos 60°=1.0×105 N,选项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

选项B正确;由F1=F2=F2cos θ可知,当F不变、θ减小时,cos θ增大,F1、F2减小。

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