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课后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老子B.庄子C.孔子D.韩非子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3.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
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韩非4.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5.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A.《尚书》B.《论语》C.《道德经》D.《左传》6.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乃是“天下之治道”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7.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
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8.《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9.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
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诸侯争霸B.兼并战争C.百家争鸣D.统一思想10.著名学者弘亿指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后世两千年打下了两个生存基础——思想基础与制度基础。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上观点与下列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相吻合?A.B.C.D.2. 学生无论贵贱、品行高低、国别地域,都可以接受教育。
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谦虚好学D.创办私学3. 小白同学在刚结束的月考中考砸了。
回家后,他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他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总结经验,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小白爸爸、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法家、儒家B.道家、墨家C.法家、道家D.兵家、儒家4. 某校学生要研究老子的思想,下列图书你应推荐的是()B.A.C.D.5. 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帝国时期D.宋元时期6. 下列思想主张属于战国时期儒家的一项是A.“兼爱”“非攻”B.“仁政”“礼治”C.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D.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7. 习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这一主张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8. 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B.贵贱有序C.因材施教D.加强刑罚9. 西汉时期的著作《淮南子》中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反映了()A.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孔子的儒家思想C.韩非子的法家思想D.墨子的墨家思想10. 据史书记载:“(郑玄)门生相与撰元答弟子,依《论语》作《郑志》八篇”“郑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谓之《郑志》。
”这不能说明A.郑玄为传播经学做出了巨大贡献B.郑玄的弟子为纪念恩师而作《郑志》C.《郑志》是郑玄对《论语》的注释D.郑玄的弟子受到了《论语》的启发11.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和答案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3、《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这反映了孔子A.重视思想教化使人向善 B.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C.推行仁爱缓和社会矛盾D.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4、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一做法A.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5、“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6、《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7、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8、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
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学派主张“礼治”?A. 儒家学派B. 法家学派C. 道家学派D. 名家学派答案:A2. 以下哪位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孟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C3. 道家学派强调的是什么?A. 理性追求B. 人与自然的和谐C. 国家的权力D. 社会秩序的维护答案:B4. 焦裕禄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 儒家学派B. 法家学派C. 道家学派D. 焦家学派答案:D5. 唐代诗人杜甫属于以下哪个学派?A. 儒家学派B. 法家学派C. 道家学派D. 唐家学派答案:A二、判断题1. 孟子强调的是人性的善良。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墨家学派主张的是无私的仁爱。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公输般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白居易是唐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的追求。
儒家认为,人类的本性善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对“仁”的最高追求。
儒家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认为道德伦理是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基石。
2. 请简要介绍法家学派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法家学派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主张严格的法律和秩序,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者的权力。
法家学派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国家集权的发展。
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请简要介绍道家学派的主张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道家学派主张追求自然的道,追求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通过个人的修养和追求道的实践,达到身心灵的平衡和自由。
道家学派对个人修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内心的宁静与意识的觉醒。
四、论述题请结合你对百家争鸣学派的了解,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发展的看法。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习
第8课百家争鸣课时测试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中国人自古就重视人的修养和节操。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们所属的思想学派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如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2021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高,我无欲而民自朴”。
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
这一思想认识属于()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A.民本思想B.无为思想C.德政思想D.兼爱思想8.主张以德治国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9.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10.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其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A.诸侯争霸B.私学兴起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1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在文化上就要求大力发展科技文化,A正确;B、C、D均不符合材料。
故选A。
2.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展出的35部优秀电影中,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C.“三大改造”的完成D.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艺术创作领域的繁荣,这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有关,故选B项。
3.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毛泽东主张在学术问题上展开自由讨论,这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B与材料反映的领域不符;C、D与材料无关。
4.针对郭沫若和范文澜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不同看法,陆定一指出这是学术问题,要根据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讨论解决。
这反映出()A.陆定一爱扣“政治帽子”B.陆定一坚持学术问题“百家争鸣”C.陆定一在学术上放任自由D.陆定一对该分期问题持中立态度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陆定一并非是在扣“政治帽子”,故A 项错误;放任自由是无原则的,这也不符合陆定一的意思,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陆定一的态度,D项排除。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8课 百家争鸣》(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时练一、选择题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
人们都来宽慰他。
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
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A.孔子B.孙武C.老子D.孟子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秦朝统一后实施的政策承继的是()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3.“方百里而可以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第8课百家争鸣一、单项选择题1、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A.XXXB.XXXC.XXXD.XXX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出“仁爱”思想、强调“礼”的重要性和主张以“德”去教化人民的伟大思想家是A.XXXB.老子C.XXXD.XXX3、诸子百家都提出了如何治理国家的方法,其中强调“无为而治”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法家学派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B.主张改革,提倡法治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5、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A.XXXB.老子C.XXXD.孙子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场面的基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C.频仍的争霸战争D.学术的繁华和思想的活跃7、下列吻合XXX观点的有①主张“兼爱”、“非攻”②支持正义的战争③希望人们互助互爱④主张“无为而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9、研究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肯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场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XXX“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XXX虐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0、下列哪些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①私学的兴盛②诸侯国的兼并战争③社会大变革④士人的束缚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11、在XXX《探究·发现》栏目近来播出的专题片《齐鲁青未了》中,一位古代思想家提出了XXX轻的观点,假如你想了解他的思想,可以查阅上面哪部书籍A.《论语》B.《孟子》C.《韩非子》D.《孙子兵法》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很多问题亟待办理,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华场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后练习题(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后练习题(1)第8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第75 位名人是( ) A.老子 B.墨子C.孟子 D.庄子2. 下列能够反映战国时期文化方面最大特点的是(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 道教产生D. 佛教传入中国3.下列哪一种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C.民贵君轻 D.法治4. 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
他创立了( )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5.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A. 礼治思想B. 教育思想C. 仁政思想D. 法治思想7. 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
他主张(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8.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9.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吗(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10.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是(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11.“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第8课百家争鸣(解析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第8课百家争鸣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
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A.以法治国B.礼法并用C.无为而治D.以民为本【答案】D【详解】根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可得出强调百姓非常重要;“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体现了民贵于君,是国之根本,因此体现的是民本思想,D项正确;法治是法家的思想,排除A项;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排除B项;无为是道家的思想,排除C项。
故选D项。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A【详解】根据“一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孔子的观点,A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老子、墨子和韩非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项。
3.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个学派学者们在此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
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A.诸侯争霸B.秦并天下C.闭关锁国D.百家争鸣【答案】D【详解】据材料“各个学派学者们在此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彼此互相争辩、交流、吸收,D项正确;材料强调各学派学者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未涉及诸侯争霸,排除A项;秦并天下是通过战争,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的政策,排除C项。
故选D项。
4.“墨子猛攻礼乐”“孟子发挥仁义,向墨家猛烈反击”“道家攻击儒家的仁义......荀子发挥礼乐,批评各学派,主要也是反对墨家”。
这表明()A.西周王室开明包容B.墨道两派结成同盟C.儒家遭到各派反对D.诸子百家论争激烈【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墨子猛攻礼乐”“孟子发挥仁义,向墨家猛烈反击”“道家攻击儒家的仁义......荀子发挥礼乐,批评各学派,主要也是反对墨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材料表明诸子百家论争激烈。
百家争鸣同步练习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百家争鸣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老子和《道德经》1.这一学派在思想上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这一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2023·云南中考)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知识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思想主张属于()。
A.道家学派B.儒家学派C.法家学派D.兵家学派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下列思想主张中属于孔子的是()。
A.“以法治国”B.“顺应自然”C.“兼爱”“非攻”D.“仁者爱人”知识点三百家争鸣5.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A.发生背景B.历史意义C.现实意义D.核心观点6.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A.选贤举能B.复古崇礼C.富国强兵D.取得民心7.历史学家钱穆指出:“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是在秦朝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的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尊崇儒术能力提升8.(2023·福建中考)见下表,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的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关注民生D.尊崇儒术9.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高中历史 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一方针( )①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反映了我党对科学文艺工作的基本态度③放宽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④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党对科学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只有实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因此,③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D2(2013·江苏镇江模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C.“文化大革命”期间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析: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故选A项。
答案:A3右图是1957年7月,周恩来观看北方昆曲剧院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左一)的演出后与艺术家们交谈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推动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57年7月”及关键信息“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由此判断正是“双百”方针的提出才使新中国文化事业走向繁荣。
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C4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这里他是在阐释( )A.“双百”方针B.阶级斗争学说C.过渡时期总路线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陆定一主张“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这实质上是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在思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列各项中体现孟子思想主张的是()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民贵君轻2.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此思想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A.屈原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B.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是孔子根据秦国历史材料编成的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5. 为纪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设计小孔成像实验,我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2018年1月,“墨子号”成功实现洲际量子通信保密密钥分发。
下列符合墨子主要思想的是A.“为政以德”B.“仁政”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6.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
战国时期,下列哪些思想家的思想蕴含这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发展的理念()①墨子②孟子③庄子④荀子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 据史载,公元前480年,鲁国大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答道,灾旱是上天刑罚,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
由此可知,孔子()A.主张统治者实行德政B.反对举行祭祀仪式C.旨在维护儒学的权威D.旨在强调封疆授土8.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气象,秦朝依法家思想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奉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唐太宗则依儒家思想践行“民贵君轻”。
以上史实说明()A.百家争鸣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思想基础B.各家学派的思想全都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C.儒家学说成为后世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D.有些学派的政治主张为后世统治者所采用9. 出自西汉《淮南子·人间训》里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言故事,蕴含了世间事物既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哲理。
百家争鸣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百家争鸣1.董仲舒认为“天”能够根据帝王的行为和功绩而制造出“美祥”或是‘危害”“怪异”等事件。
此思想A.强化了尊卑等级关系B.强调“天”为君主服务C.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D.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2.晋朝干宝在《搜神记》中描述董永遇仙的故事:“董永家贫,父亲死后没有钱财买棺材埋葬,就卖身为奴以葬父。
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织女下凡织布以帮助他还债。
”这反映了当时A.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B.反封建思想滲入小说创作C.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D.传统天命观决定文学形式3.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在董仲舒下列言论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据汉代司法规定,如果案件审理中没有成文的明文法律条义,可以直接采用儒家经义作为司法定量判刑的标准。
这种现象可用于研究汉代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B.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C.儒学地位的上升D.孔子著作遭学者曲解5.孔子对管仲以“仁”相称,究其原因是管仲帮助齐桓公“合诸侯”“霸天下”,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诸侯无休止的战争;孟子提出“天下恶乎定?定于一”;西汉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天地之长经,古今之通谊也。
”这说明A.儒家思想在发展中具有内在继承性B.西汉前期面临政治分裂危机C.儒家思想始终是西汉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决定了政治上的统一6.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爆发了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举行贤良方正之选。
这些记载反映了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B.自然环境遭到破坏C.民本仁政思想的传播D.政治风气日益开放7.汉代,儒家继承了荀子的重"法"思想,既不一味地排斥严刑峻法,也不一味地渲染道德仁义,而是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对联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有着重大价值。
“讲屋宏开,群仰海邦领袖;吟坛载启,争承尼父渊源。
”此对联体现孔子教育方面的主张是()A.豫时孙摩B.有教无类C.仁者爱人D.因材施教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来源于()A.老子的学说B.孟子的学说C.孔子的学说D.墨子的学说3.下表是先秦诸子关于国家安危问题的讨论(部分)。
材料认为,国家“安危”的关键是()材料出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慎子》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
《吕氏春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A.国君B.民众C.道义D.宗庙4.据《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反映出道家学派主张()A.顺应自然B.以德治国C.互爱互利D.以法治国5.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之前尧舜用禅让的方式传承帝位,受人尊敬,被誉为圣王,但燕王禅让给大臣却使燕国因内乱而亡国……由此看来,是非善恶随时势而变化。
该观点属于()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6.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兼爱非攻尚贤B.无为而治C.树立君主权威D.取得民心7.“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意思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这一言论应出自()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8.老子认为:“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要求统治者()A.爱惜民力B.提倡节俭C.无为而治D.以德治国9.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据此可知,墨子主张()A.社会成员间要相互救济B.建立大同的和谐社会C.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D.社会财富为人民共有10.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1.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每个人都能成为弘道者;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的活动看作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
这体现了儒家()A.对以法治国的推崇B.对人精神自由的追求C.对贵族生活的批判D.对人自身力量的坚信2.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3.“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
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C.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5.“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官府有学而民无学。
奴隶主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汇集成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所以要学习专门的知识,只能到官府中。
而使这一教育垄断现象被打破的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如图反映了各学派代表人物都()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墨家墨子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儒家孟子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A.希望解决社会问题B.相互抨击,相互影响C.主张维系等级秩序D.顺应民心,顺应自然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谁的思想主张()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8.李老师在上课时展示了一张图片,该图片中的人物应该是()人物:__________时期:战国末期思想: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及练习
A.儒法并用
B.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C.德治是主要的,法治是次要的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各自提出挽救时弊 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 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 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 适当
A.三者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都是以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做考虑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 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百家争鸣的思想
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 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君舟民水; 荀子 性恶论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俭 老子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道家 庄子 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 中央集权;法治;变革 兵家 孙膑 懂得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
历史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3
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倡导树立君主权威,强调以法治国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2.央视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说道:这部典籍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
这一期节目介绍的典籍是()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离骚》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
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5.《道德经》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对老子这一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主张“无为而治”B.世间万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C.推崇“以德治国”D.万事万物运行应顺应自然法则6.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商周时期B.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C.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他推崇西周制度,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所提倡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评价的是()A.董仲舒B.朱熹C.孔子D.孟子8.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
这一时期主张“以德治国”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孔子C.老子D.韩非9.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相互抨击,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文化繁荣D.“百花齐放”10.蔡元培称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第8课 百家争鸣 习题 含答案
第课百家争鸣知识点老子1.人物简介: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做过________的史官,学识渊博。
2.思想成就: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__________的。
老子善于从________两方面思考问题。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__》一书。
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知识点孔子和儒家学说1.人物简介: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是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思想成就: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将这一思想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____________。
在政治上推崇________的制度,主张____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他反对__________,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一书。
3.教育成就:创办______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__”。
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__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原则和方法。
晚年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__________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知识点百家争鸣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__”。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墨家墨子主张“兼爱”“____________”,提出要选___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_________儒家________主张实行“__________”,提出“民为贵,__________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实行“__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________ 强调治国要__________自然和民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百家争鸣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1——5:6——10:11——15:16——20:21——25:26——30:31——35:36——40:1、“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这一主张反映的是下列哪种思想: ( )A.道家无为思想B.儒家仁爱思想 C.墨家尚贤思想 D.法家重法思想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3、“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4、.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5、“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主要反映了法家()A.主张重赏B.主张以德服人C.主张“法治”D.主张选用贤能6、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商鞅7、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B.仁爱C.仁政D.兼爱8、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0、“仁则荣,不仁则辱。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
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期的()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1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材料反映甘龙的政治态度是()A.趋时而变 B.因循守旧 C.努力进取D.无为而治12、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该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3、“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14、《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实行皇帝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实行郡县制D.厉行文化专制15、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对“损刚益柔”之说,有人将其归纳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这种观点符合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1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17、 [2014·山东卷]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8、.[2014·天津卷]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持此主张的先秦思想流派还主张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20、1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A. 《孟子》B. 《庄子》C. 《韩非子》D. 《道德经》21、当代学者葛兆光曾评价一种思想,“(它)在传统知识中演化出一个全然不同于……的思路,在这个思路中隐含了几种可以延伸的思路,一个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这将引出追寻个人自由或保全个人生命的两种不同结果;一个是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的倾向,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世界。
”这种思想应该是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23、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24、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中能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有()A.墨子、荀子B.韩非、庄子C.孟子、韩非D.老子、孔子25、“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这表明“礼”是()A.习俗B.道德C.法律D.规范26、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A.礼仪礼节B.政治制度C.风俗习惯D.国家政权27、下列属于“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B.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8、“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以下于这一思想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面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D.“绝圣弃智,名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富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29、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A 黄帝B 孔子C 老子D 周公30、“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3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3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兵家33、下列哪句话反映的是荀子的思想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C“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4、美国一批研究汉学的学者发现明朝皇帝朱元璋很不满意下一段话:“The people are most important,the state comes next,while the ruler weighs the least.”,这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说的? A.Lao Dan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35、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①孟子②墨子③庄子④韩非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6、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主张顺应自然C.推崇法的作用D.相信天人感应37、.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
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A.克己复礼B.性善主张C.仁者爱人D.兼爱主张38、“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39、“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
”这段话应出自()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0、“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