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学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课(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

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周长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5、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要求: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周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圆周长定义;2. 圆周长公式推导;3. 利用圆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长概念;2. 掌握圆周长计算公式;3. 能够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圆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计算器、PPT课件;2.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生活中实例,如自行车轮胎滚动距离,引导学生思考圆周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讲解圆周长定义;(2)引导学生使用圆规、直尺测量圆周长;(3)推导圆周长公式:C = πd或C = 2πr。

3. 随堂练习(1)计算给定圆周长;(2)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自行车轮胎周长,计算车轮滚动一圈距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圆周长公式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圆周长定义;2. 圆周长公式:C = πd、C = 2πr;3. 实际问题解答步骤;4. 相关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圆直径或半径,求圆周长;(2)应用题:根据圆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圆周长公式进行计算;(2)应用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周长公式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2. 拓展延伸:探讨圆周率π由来及其在数学领域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突出圆周长这一核心概念。

在安排上,应从定义到公式,再到实际应用,逐步深入,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要明确,不仅要涵盖知识技能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对于圆周长公式推导和应用,这是本节课难点和重点,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详细步骤来帮助学生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圆的周长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圆的周长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圆的周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学习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展示圆的相关图片和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

2.板书:准备书写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讲解圆的定义和性质,引入圆的周长的概念。

2.展示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让学生初步了解。

第二步:示范与讲解1.通过几个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2.结合实际问题,讲解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第三步:巩固与练习1.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2.带领学生一起讨论练习题,解决难点问题。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其他形状的周长相互比较。

2.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探索更多关于圆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2.指导学生将知识点整理归纳,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思考和探讨圆的周长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1.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2.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问题,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数学教案精选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数学教案精选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数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圆周长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周长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圆周率的理解,以及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计算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周长。

(2)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求它的周长。

(2)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并引导学生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

(2)讨论:如何计算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4. 小组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2)拓展:圆周率π的发现及其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2. 例题解答步骤3. 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的周长。

(2)计算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的周长。

答案:(1)C = 2πr = 2 × 3.14 × 3 = 18.84(厘米)(2)C = πd = 3.14 × 8 = 25.12(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的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对圆周率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发现者,以及圆周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1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1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能够发现生活中与圆的周长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圆的周长概念的讲解。

2.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介绍。

教学难点
1.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半径的关系的理解。

2.圆的周长计算过程的抽象化。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
2.教辅资料:圆形物体模型、计算器等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展示一个圆形物体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圆的相关性质,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讲解
1.解释圆的大小和圆周长之间的关系。

2.介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 案例演练
让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练习,熟练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技巧。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思考如何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到日常生活中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周长展开,通过案例演练和小组讨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图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从而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模型、绳子、直尺、圆规等。

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的模型和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同时,解释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不同半径的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2小节,以下是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圆周率在数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圆周率的意义及近似值3.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探究、实践相结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物教具操作,学生动手实践等手段辅助教学。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圆的概念和周长的概念。

2.新课学习:通过讲解、示范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近似值。

3.巩固练习: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问和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圆的周长的掌握程度。

2.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关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课件,包括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等。

2.教具:准备圆形物体、直尺、绳子等教具,以便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猜测、验证、操作等学习活动,探究圆周率的近似值,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什么叫圆心?(2)什么叫圆的半径?(3)什么叫圆的直径?(4)d=2r表示什么?【二、合作探究】怎样计算圆的周长?1、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保留两位小数)圆1 1 cm圆2 2 cm圆3 3 cm2、通过测量、计算,你有什么样的发现?圆的周长÷直径=()可以推出:圆的周长=周长公式的应用。

【三、拓展归纳】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π取两位小数3.14,已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再用“≈”表示。

但在判断“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时仍应说“π倍”而不是“3.14倍”。

【四、知识梳理】例题教学。

(1)出示教材第64页例1。

一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 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

)小明家离学校1 km,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2)学生尝试解答。

(3)规范书写。

C=2r2×3.14×33=207.24(cm)≈2(m)1000÷2=500(圈)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 m。

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2.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①2×3.14×3=18.84(cm);②3.14×6=18.84(cm);③2×3.14×5=31.4(cm)。

(2)解决问题。

①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 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2×3.14×5=31.4(米)答:它的周长是31.4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1)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2.能够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练习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圆的周长的概念;2.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板书、示例题目;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通过引入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解概念•讲解圆的周长的概念,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

3. 计算方法1.示范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2.让学生跟随示范计算。

4. 练习巩固1.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圆的周长;2.教师巡视指导。

5. 拓展应用1.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解题思路。

6. 实践演练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练;2.学生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2.思考如何将圆的周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板书设计•圆的周长:2πr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但在学生练习环节,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增加练习机会。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的周长》。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

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

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

4、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

5、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58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r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m求:d=?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1.2(米)x=3.773.14x1.2(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米R=c(2)求:r=?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6.28x=1.2=0.191x=0.1910.19(米)x0.19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⑵3.1482⑶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9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9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9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能运用圆周率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掌握圆周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运用圆周率计算圆的周长。

2.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实际计算。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板书、教案、课件等。

•学生准备:学生书、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为引入新知识做铺垫。

2. 学习新知识(25分钟)1)引入:通过介绍圆的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教师讲解圆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示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3)练习:组织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延伸(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你该如何计算其周长呢?4. 讲评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周长展开,引导学生掌握圆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相关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三课时《圆的周长(1)》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三课时《圆的周长(1)》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三课时《圆的周长(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三课时《圆的周长(1)》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能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计算圆的周长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探究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相关图片和实例。

2.学具:准备圆形物体、绳子、直尺等学具,方便学生动手操作。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引导学生观察公式,分析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能根据给定圆的直径或半径计算圆的周长。

3.应用圆的周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圆的周长的定义。

2.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

2.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笔、板书、课件、相关实物。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导入新知识:听全班同学发言,了解他们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2.激发兴趣: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引起学生对圆的关注。

第二步:讲解1.引入概念:向学生介绍圆的周长的概念,并与周长的定义进行对比。

2.示范计算:以给定直径或半径为例,展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3.操练训练:让学生跟随计算,积极参与练习。

第三步:实践1.个体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提高合作能力。

3.展示答案:请学生上板书展示答案,并对错题进行讲解。

第四步:应用1.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周长。

2.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并展示解答过程。

总结1.对圆的周长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能独立计算圆的周长。

3.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提高了解题能力。

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应用圆的周长概念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圆的周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请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圆的周长》人教新课标() (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圆的周长》人教新课标() (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周长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练习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相关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对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学习新知识1.引入圆的周长概念:–圆的周长是什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2.计算圆的周长:–给出几个圆的半径让学生计算周长,并讨论计算方法。

3. 引导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和练习应用,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作业册上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注意注重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圆的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他们能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举例解释:
-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联系起来,可能需要借助图形的割补法或动态演示来辅助理解。
-对于π的近似值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体验使用3.14和更多小数位数进行计算的区别,理解精确度的重要性。
-在提高测量精确度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如何固定圆规,如何对齐直尺等,并通过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的周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圆的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圆的周长展开,我发现学生们对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章节,内容包括:
1.圆的周长概念:通过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
2.圆周率的含义:介绍圆周率π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圆的周长公式:推导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后续学习圆的面积、环形面积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公式,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图形的认识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但是,圆的周长公式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圆的周长公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直观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并在合作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饼干等,用于直观展示圆的周长。

2.准备圆的周长公式宣传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饼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缘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周长。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来计算圆的周长。

接着,教师出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解释公式中的各个部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对圆有了基本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较高的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发现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周长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实物、直尺、绳子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形实物,如硬币、圆桌等。

3.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展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实物,如自行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圆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圆的周长概念,讲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

通过实物演示、动画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2)》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2.教学课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具,如圆的模型和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形状和特点。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吗?它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 =2πr,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π表示圆周率。

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使用绳子和直尺,测量一个给定圆的周长和半径,并记录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学案
【图解教材】
由自行车绕圆形花坛引出周长概念利用实验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课时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正方
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C=4a
2、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
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

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第一个问题:已知 d = 20米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

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评价方案】
一、达标测评
●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3)C =2πr =πd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练习十五的第5、8题
二、效度评价
参评人数()
题号123
答对人数
正确率
三、教学反思
学生参与程度教学目标达成

经验积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 = ∏×d
圆的周长(2)
【图解教材】
直接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变式推到出已知周长求直径和半径的方法。

【课时目标】
1、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π 2π 5π 10π 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πd c=2πr
3.14×2 2×3.14×4 =6.28(厘米) =8×3.14 =25.12(厘米)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
4厘米
2厘米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 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m 求:d=?
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 3.14x=3.77
≈1.2(米) x=3.77÷3.14
x≈1.2
(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c=1.2米 R=c÷(2Π) 求:r=?
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 1.2÷2÷3.14
6.28x=1.2 = 0.191
x=0.191 ≈0.19(米)
x≈0.19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5厘米
【评价方案】 一、达标测评
●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 3.14×8 ⑵ 3.14×8×2 ⑶ 3.14×8÷2+8 ●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 ,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60
30
,也就是走
了整个圆的2
1。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60
45
,也就是走
了整个圆的4
3。

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 125.6×4
3
=94.2(厘米)
●P66第10题思考题。

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效度评价
参评人数( )
题号 1
2 3 4 答对人数 正确率
三、教学反思
学生参与程度 教学目标达成

经验积累
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
D=8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