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正式版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职工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应对职业病风险。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的职业病监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诊断等。

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责任1. 单位应设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职责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诊断工作。

2.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职责部门或专职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能力和设备,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

3.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机关报告。

三、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流程1. 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目标、内容和频次。

2.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

监测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南进行监测工作。

3. 收集监测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控措施。

5. 定期进行监测结果的追踪和评估,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6. 建立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体系,为上级主管机关提供必要的数据报告和信息。

四、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的要求1.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卫生监测资质和技术能力。

2. 监测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维修和校准。

3. 监测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南进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监测结果和相关信息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机关报告。

5. 监测数据和信息应进行机密保密,不得向外部机构和个人透露。

五、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的考核和奖惩1. 定期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的工作表现。

2. 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表现优秀的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3.对工作不合格或违反相关规定的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给予相应的惩罚和纠正措施。

六、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的记录和报告1. 监测人员应及时将监测结果和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和归档。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目的和内容1. 目的:通过日常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掌握职业病危害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等;(2)职工工作环境的监测,包括气体浓度、噪声、照明、温度、湿度等;(3)职工个体暴露的监测,包括职工现场作业和工作时间暴露监测;(4)职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包括职业病体检和职业病病人监测;(5)其他需要监测的内容。

三、日常监测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 单位的责任和义务:(1)确保日常监测工作的实施和质量;(2)配备专业的职业卫生人员,具体负责日常监测工作;(3)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4)定期评估和改进日常监测工作;(5)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

2. 职业卫生人员的责任和义务:(1)参与监测方案的制定,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及时向单位上报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4)与职工进行交流,提供职业病预防和保护的知识;(5)参与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四、日常监测的方法和步骤1. 方法:(1)采样法:根据监测目标,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时间,并采取适当的采样方法,如取样、吸气、吸尘等;(2)测量法:根据监测目标,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对工作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

2. 步骤:(1)确定监测目标和内容;(2)制定监测方案;(3)采集样本或进行现场测量;(4)分析样本或测量数据;(5)编制监测报告;(6)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五、日常监测的频次和周期1. 频次: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监测目标的要求确定,一般为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

2. 周期:一般按年度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5篇】【第1篇】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

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

3、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存在于涂胶、擦色、喷涂、晾漆、总装工序。

(三)公司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周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日对作业场所夏季高温进行一次日常监测,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作业场所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监测,企业自身不具备监测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日常监测。

(四)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辨识和评估:1、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公司生产现场情况,确定职业危害检测点,并绘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2、苯、甲醛等高毒化学物,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3、其余化学物质或粉尘,每年至少检测一次;4、噪声每年至少检测一次;5、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检测地点或岗位,应该适当增加检测次数;6、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高毒物质作业场所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7、当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

(四)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每年对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对不符合防尘防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及时整改。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1.2 依据本制度的依据重要包含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规范》。

2.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范围和内容2.1 监测范围本制度所涉及的监测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程度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人防护用品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合环境监测。

2.2 监测内容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空气中各类有害物质的浓度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程度监测,如噪音、振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人防护用品的监测,如防护面具、耳塞等;•工作场合环境监测,如通风情形、温湿度等。

3.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的责任和权限3.1 职责和义务3.1.1 企业管理负责人(下称负责人)应确保订立和实施本制度,并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负总责。

3.1.2 负责人应供应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1.3 负责人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制度,明确监测项目、方法、频次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

3.1.4 负责人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的监测意识和技能。

3.2 权限3.2.1 负责人有权订立、修改和解释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3.2.2 负责人有权委派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3.2.3 负责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岗位的搭配和支持,供应必需的监测设备和资源。

3.2.4 负责人有权要求员工依照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记录。

4.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实施和管理4.1 人员配备和职责4.1.1 企业应配备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人员,包含监测技术人员和分析测试人员,职责由负责人指定。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规范和加强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特殊作业的职工。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1. 监测对象:所有从事特殊作业的职工。

2. 监测内容:监测工作包括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监测。

三、监测方法和步骤1. 监测方法:采用定期、不定期、临时和专项等监测方式。

(1)定期监测: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计划,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2)不定期监测:根据工作场所的变化和职工的需求,不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3)临时监测:当发生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4)专项监测:对特殊的作业环境或特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专项监测。

2. 监测步骤:监测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

(2)采集监测样品。

(3)送样检测。

(4)分析监测结果。

(5)制定监测报告。

四、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 监测数据的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存和备份。

2. 监测数据的分析:监测数据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监测结果的应用1. 监测结果的应用: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

2. 监测结果的通报和宣传: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给职工,告知职业病危害情况和防护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教育。

六、监测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 监测工作的责任人: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监督和管理监测工作的实施。

2. 监测人员的义务: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职工的义务:职工应积极配合监测工作,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自觉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七、监测管理的措施和保障1. 人员培训:组织相关的职业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防备和掌控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发生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供应商及相关人员,包含全体在职及进入企业内部工作场合的人员。

第二章监测与检测第三条日常监测1.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工业粉尘、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结果和分析情况。

3.依照监测结果,在必需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无害。

第四条检测设备与工具1.企业应配备必需的职业病危害检测设备与工具,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检测设备与工具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五条检测操作流程1.监测与检测工作由专业的职业病防护人员负责,必需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监测与检测前,应订立认真的检测方案,包含监测的方法、位置、时间、频率等。

3.监测与检测操作应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第六条结果评价与分析1.对监测与检测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采取必需的掌控措施和改进措施。

2.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价应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可能的致病途径、风险评估等因素。

第三章评价管理第七条风险评估1.企业应依据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劳动强度、职业病防护措施等。

2.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八条监督与检查1.企业应建立健全监督与检查制度,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监督与检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培训与宣传1.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备的认得与意识。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健康,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公司将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危害监测,通过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第二章职业危害监测第五条公司将每年组织专业机构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六条职业危害监测内容包括对工作岗位的环境因素、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员工作业行为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第七条职业危害监测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职业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第八条监测结果需要在公司内予以公开,并向员工进行解释说明,确保员工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职业危害有所了解。

第三章职业危害控制第九条公司将根据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

第十条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技术控制包括改变工艺设备、改变工作方式、降低职业危害物排放浓度等手段。

第十二条管理控制包括设置警示标志、制定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加强安全监督等手段。

第十三条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用品、穿戴防护服装、定期体检等手段。

第十四条公司应确保职业危害控制设施的有效运行,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

第十六条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定期对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七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记录和档案,对每一项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十八条公司将定期进行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十九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规定和制度,并向员工进行培训。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及管理制度1第一条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新庄煤矿井下及其地面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

第三条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第四条本制度煤矿职业危害(以下简称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

第五条我矿必须定期对井下及其地面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定期取样化验、检测。

确保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六条我矿安全监察科、机电动力科、工程管理科、调度室具体负责煤矿职业危害日常的监测、资料收集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安全监察科:开展职业危害作业现场监督检查、管理、指导工作。

机电动力科:组织相关人员对井下及地面作业场所存在噪声监测、评价,做好监督工作及相关记录。

机电动力科:负责对井下工作场所粉尘、温度、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及评价,做好监督工作及相关记录。

调度室:负责收集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按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周期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报送职业病防治科。

第七条各监测主管部门,要制定煤矿井下及地面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计划。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测点分布图;(二)监测的周期;(三)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第八条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计划、监测报告及评价结果送至主管矿领导签字批阅后,应当在职业病防治科进行备档。

第九条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主管部门需配备专职人员和仪器,负责日常职业危害的监测工作,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以监测促防治。

(1)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布点要符合国家标准。

(2)按规定对粉尘、高温、噪音、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期检测,设立职业危害因素公示栏,将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障职工健康,防备和掌控职业病危害,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全部从事高危职业的职工以及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环境的工作岗位。

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内容和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1.1 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噪声、振动等。

1.2 评价结果应供给认真的分析,包括危害因素的性质、浓度、分布情况、暴露程度等。

1.3 评价结果应定期更新,确保精准性和有效性。

2.职业病危害检测2.1 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噪声、振动等。

2.2 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确保检测结果精准牢靠。

2.3 检测结果应有认真的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方法、结果等。

3.职业病危害监测3.1 对从事高危职业的职工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体检、生物学监测等。

3.2 监测结果应有认真的记录,包括监测时间、项目、结果等。

3.3 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适时进行相关医学诊断和治疗,并记录相关信息。

4.职业病危害评估4.1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可能的危害程度等。

4.2 评估结果应供给认真的分析和建议,以帮忙实行有效的防备和掌控措施。

5.监测结果分析和应对措施5.1 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定期分析,评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5.2 依据分析结果,订立相应的防备和掌控措施,确保职业病危害在可控范围内。

5.3 监测结果分析和应对措施应适时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总结。

三、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单位负责人1.1 负责订立和落实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

1.2 供给必要的经费和设备,保障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工作的顺当进行。

1.3 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适时实行相应的防备和掌控措施。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职业病危害的日常监测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2.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规范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劳动工作的人员,包括在职员工和外包人员。

三、职责与义务1. 本单位(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档案,记录有关职业病防护和日常监测的所有信息。

(2)制定并实施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计划,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内容,并严格执行计划。

(3)配备专业设备和仪器,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准确测量和监测。

(4)及时处理和上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组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6)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病防治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的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

2. 职业病防治人员(1)负责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计划,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测量,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根据监测结果,提出职业病防治建议和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改善。

(5)参与职业病防护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四、日常监测内容和周期1. 监测内容(1)空气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监测:监测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浓度。

(2)工作场所噪声监测:监测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

(3)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监测:监测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性。

(4)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监测:监测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和接触的危害因素。

(5)员工健康状况监测: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2. 监测周期(1)空气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防备职业病的发生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损害,本制度旨在规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管理工作。

二、监测管理的目的1.确定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获得员工职业病暴露情况的真实数据;3.发现并矫正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足的问题;4.对员工进行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干涉。

三、监测责任人及职责1.企业法务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推动职业病的监测工作;2.企业职业卫生部门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职业病筛查工作;3.各部门主管搭配企业职业卫生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

四、日常监测管理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频次:依据不同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不同程度的暴露情况,订立不同频次的监测计划;2.监测项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项目,如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3.监测方法:采用标准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监测计划的订立:每年订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计划,并及时调整;5.监测记录和报告:监测结果进行详实记录,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定期检测管理1.定期检测的对象和频次:对已明确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及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筛查,依据岗位危害程度、工龄和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不同岗位和员工的检测频次;2.检测项目:依据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计划的要求,确定定期检测项目,包含体检项目和职业病筛查项目;3.检测机构和人员:聘请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工作;4.检测结果的记录和保管:将定期检测的结果进行详实记录,并保管至少五年以上;5.异常结果的处理: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员工,及时组织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处理,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和随访。

六、管理标准1.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得和防范意识;2.配备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和设施,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3.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和工作环境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定期检测计划,确保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5.订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职业病的防备和应对工作得以有效实施;6.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档案,记录员工的暴露情况和检测结果。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范本(3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范本(3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范本水泥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由质检室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员工公布。

二、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员工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部门、装置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范本(2)一、绪论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工人接触和暴露于各种有害因素中,可能对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监测管理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的具体操作细则。

二、监测项目的确定1. 职业危害监测的目标是检测危害因素的浓度、暴露时间和暴露途径,以评估劳动者的暴露状况。

2. 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其中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3. 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暴露情况对监测频率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监测方法和设备1.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包括定量监测和定性监测两种方式。

定量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监测等技术手段。

2. 配备适当的监测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监测项目的需要进行,并保持设备的标定和维修工作。

3. 在监测过程中,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监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监测设备的使用应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

四、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1. 在监测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工作,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人员、监测设备等信息,并及时进行整理和归档。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非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其他为室内工作环境和工作者提供有害物质或因工作条件、方式等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危害的单位。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并责成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确保职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公开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结果,接受公众和相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要求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纳入年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档案,包括监测、检测、评价资料、报告和会议纪要等。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频次和检测方法,并制定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保证监测和检测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保证监测和检测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程度,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害。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及时处理监测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完善改进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为做好企业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企业应设置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五、企业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

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九、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十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2)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的影响,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并参照国际通行的职业危害防护管理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制定。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范本1.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旨在规范相关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义务,提高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下属单位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行业。

3.定义3.1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指对员工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调查的工作。

3.2 职业病危害检测:指对员工在工作环境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定量及定性检测的工作。

3.3 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结果,综合评价员工受到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工作。

4.监测与检测流程4.1 监测计划制定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等。

4.2 监测实施根据监测计划,进行定期监测工作,包括现场测定、空气采样、有害物质检测等。

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监测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工作。

4.4 检测结果分析对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改善措施。

4.5 报告编制每次监测和检测完成后,编制监测报告,详细记录监测和检测过程、结果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5.评价管理5.1 评价指标制定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结果,制定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标,包括职业病发病率、有害物浓度等。

5.2 评价周期根据监测和检测结果及其风险程度,制定评价周期,对职业病危害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3 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评估职业病危害程度,确定改善措施和优化管理措施。

5.4 评价报告编制每次评价完成后,编制评价报告,详细记录评价过程、结果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推动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一套管理制度。

第四条针对不同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确保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机构,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保障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员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职业病防控效果。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水平。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第九条日常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噪声强度、振动频率、光照度、温湿度等。

第十条日常监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检测、现场监测、实验室测定等。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人员,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和整理,形成监测报告,保留备查。

第十三条监测报告应当包括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监测方法等,并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评估。

第十四条监测结果如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或异常,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

第十五条监测数据应当按规定的期限上报相关部门,供职业病防治工作参考。

第十六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员工,引导他们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术语和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一般规定(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防备和掌控职业病危害,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包含劳动合同制、聘用制和临时工等。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定义和目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是指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和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真实反映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效果。

第四条职业病定期检测的定义和目的职业病定期检测是指对员工依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查,了解员工的身体情形,发现潜在的职业病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疗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五条监测范围本企业将对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1.粉尘:对粉尘浓度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粉尘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2.化学物质:对化学物质暴露进行监测,确保不超出相关国家标准;3.噪声:对噪声进行监测,确保噪声水平不会对员工健康产生危害;4.辐射:对辐射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不会超出国家标准;5.温度湿度:对办公场合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处于舒适范围。

第六条监测方法和周期1.粉尘监测:每季度对每个作业岗位进行一次粉尘监测;2.化学物质监测:每个月对每个作业岗位进行一次化学物质监测;3.噪声监测:每半年对每个作业区域进行一次噪声监测;4.辐射监测:每年对每个涉及辐射作业的岗位进行一次辐射监测;5.温度湿度监测:每月对全部办公场合进行一次温度湿度监测。

第七条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1.监测人员:由本企业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或委托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监测;2.仪器设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经过校准的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第八条监测结果的处理1.监测结果应立刻上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并按要求报送监测报告;2.若监测结果超出国家相关标准或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应立刻采取掌控措施,除去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保障作业场所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制度。

一、通风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管理部门,需备专人负责整个矿区从事生产运行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检测、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测点分布。

表1煤矿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地点工种检测点位辅运顺槽综掘面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支护作业位主运顺槽综掘面综掘机司机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支护作业位主运、辅运顺槽综掘面辅运皮带司机辅运皮带头与刮板机转载点主运皮带司机主运皮带头与刮板机转载点刮板机司机刮板机与3-1盘区皮带转载点综采面综采机司机综采机回风侧5m处移架工端头支护工回风巷10m处刮板机司机刮板机机头作业位转载机司机转载机作业位综采主运顺槽乳化液泵司机主运顺槽皮带司机主运皮带作业位3-1盘区主运顺槽皮带司机3-1盘区主运顺槽皮带机头作业位主运大巷皮带司机3-1煤主运大巷皮带机头作业位5-1煤层给煤机司机井底煤仓给煤机作业位主运皮带司机5-1煤主运皮带作业位主驱动机房主斜井皮带司机主斜井皮带作业位值班室原煤仓顶原煤入仓皮带司机原煤入仓皮带作业位洗煤厂201皮带司机201原煤皮带机尾作业位201原煤皮带机头作业位202振动筛作业位206振动筛作业位205破碎机作业位207块煤转载皮带作业位208末煤转载皮带作业位加药工PAC加药位PAM加药位203皮带司机203手选拣矸皮带作业位701、721皮带司机701末精煤皮带尾部作业位721块精煤皮带尾部作业位洗煤厂小块皮带司机产品分级筛作业位小块皮带头部作业位701末精煤皮带头作业位放仓工籽煤仓放仓工作业位煤场铲车司机铲车作业位磅房作业位机修车间电焊工电焊作业位打磨工打磨作业位气割工气割作业位锅炉房司炉工上煤作业位表2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点的选择和布置辅运顺槽综掘面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支护作业位主运顺槽综掘面支护工支护作业位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主运(辅运)顺槽辅运皮带司机辅运皮带与刮板机转载点作业位主运皮带司机主运皮带与刮板机转载点作业位刮板机司机刮板机与3-1盘区皮带转载点作业位采煤工作面综采机司机综采机作业位端头支护工端头支护作业位刮板机司机刮板机作业位转载机司机转载机作业位综采主运顺槽主运顺槽皮带司机主运顺槽皮带机头作业位乳化泵司机乳化泵站作业位3-1盘区主运顺槽皮带司机二采区主运顺槽皮带机头作业位主运大巷皮带司机17煤主运大巷皮带机头作业位5-1煤层给煤机司机井底煤仓给煤机作业位主运皮带司机17煤主运皮带作业位中央水泵房注水泵工注水泵作业位工人填表处主驱动机房主斜井皮带司机主斜井皮带机头作业位值班室原煤仓顶原煤入仓皮带司机原煤入仓皮带机头作业位洗煤厂1皮带司机1原煤皮带机尾作业位2原煤皮带机头作业位巡检工2振动筛作业位3破碎机作业位4振动筛作业位7块煤转载皮带作业位8末煤转载皮带作业位洗煤厂203皮带司机9手选皮带作业位4层巡检工10块煤脱泥筛作业位11-1磁选机作业位5层巡检工12末煤脱泥筛作业位13脱介筛作业位14矸石/3013块煤脱介筛作业位板框工15板框压滤机作业位清水仓工人取样位PAM工人加药位PAC工人加药位71、2皮带司机16面煤脱水离心机作业位17煤泥脱水离心机作业位18煤泥转载刮板机作业位19煤泥转载皮带作业位20煤泥入料泵作业位洗煤厂701、721皮带司机21循环水泵作业位22煤泥底流泵作业位23稀介泵作业位24块精煤皮带机尾作业位小块皮带司机产品分级筛作业位籽煤皮带机头作业位701末精煤皮带机头作业位放仓工籽煤仓放仓工作业位地磅房过磅员磅房过磅员作业位压风机房空压工工人值班室1#空压机作业位(三)噪声检测周期每季度一次。

2024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____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工作场所职业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____年,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本制度将针对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管理进行详细规定,旨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减少职业病的危害程度,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目标1. 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全面监测。

2. 及时发现和调查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源,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3. 建立和完善职业病监测档案,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三、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范围1. 职业病危害的源头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包括化学物质、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等。

2. 职业病危害的职工监测:对从事易患职业病工种的职工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监测。

3. 职业病危害的环境监测: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定期的监测,确保职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四、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具体管理措施1. 职业病危害源头的监测管理(1)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监测。

(2)建立职业病危害源头的档案,包括危害源的种类、数量、用途等信息。

(3)及时更新危害源的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职工的监测管理(1)对从事易患职业病工种的职工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监测。

(2)建立职工的健康档案,包括体检结果、职业病的相关信息等。

(3)及时更新职工的健康档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的监测管理(1)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定期的监测,确保职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2)建立工作场所环境的档案,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卫生状况等信息。

(3)及时更新工作场所环境的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管理流程1. 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
制度正式版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

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

3、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存在于涂胶、擦色、喷涂、晾漆、总装工序。

(三)公司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周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日对作业场所夏季高温进行一次日常监测,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作业场所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监测,企
业自身不具备监测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日常监测。

(四)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辨识和评估:
1、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公司生产现场情况,确定职业危害检测点,并绘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2、苯、甲醛等高毒化学物,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
3、其余化学物质或粉尘,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4、噪声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检测地点或岗位,应该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6、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高毒物质作业场所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7、当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

(四)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每年对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对不符合防尘防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及时整改。

(五)检(监)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检(监)测结果档案。

2、每次检(监)测结果数据应及时分
析、充分利用。

3、每次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监)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监)测地点、检(监)测日期、检(监)测项目、检(监)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六)检(监)测费用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开支。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