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9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 人教版(1).doc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 人教版(1).doc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该公报( )A.确认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B.宣告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提出了以互信求安全的主张D.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3.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

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③①②④B. ③②①④C. 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中,中国八名维和警察以身殉职。

八位烈士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

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说明中国()A.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6、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l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5.下图是西晋时期的人口迁移图。由此可推知,当时人口迁移
A.促进了北方社会稳定B.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使民族矛盾趋于缓和D.巩固了西晋的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晋时期人口大量迁往南方,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B正确;西晋时期北方地区受到少数民族侵扰,社会并不稳定,排除A;西晋时期民族矛盾突出,排除C;西晋分封亲族,中央集权并不集中,排除D。
12.陆游曾以诗记述宋代某艺术的景况:“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诗中所述宋代艺术形式是
A.传奇B.话本C.诗词D.小说
【答案】B
【解析】
【详解】“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知,这一艺术场景描写了说书人说书场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书对应的是话本形式,B正确;传奇是唐代的艺文学形式,排除A;诗词主要面向的是士大夫阶层,而非普通民众,排除C;小说是明清时期的文学形式,排除D。
13.下图为明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据图可知,明代皇帝
A. 特务统治造成了吏治腐败B. 内阁的设立削弱了六部的权力
C. 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强化D. 三司制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所有机构的权力最终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说明明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得到空前的强化,故选C;由图示内容无法看出特务统治的影响,排除A;内阁不是正式的法定机构,不能削弱六部的权力,排除B;三司的设立分散了地方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
7.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朝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中枢权力机构完备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遗存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

他们从事,过着群居生活。

下列选项填空正确的是()A.北京人元谋人采集渔猎B.元谋人北京人采集渔猎C.北京人元谋人原始农耕D.元谋人北京人原始农耕2.我国早期农耕文明形成南稻北粟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B.饮食习惯C.历史传统D.酋长喜好3.一位官员因为在父丧期间,让婢女服侍他吃药,被人检举违反礼法,因而受到清议的批判,甚至使他的仕途受阻。

这位官员最可能处于何时()A.秦汉B.魏晋C.隋唐D.宋明4.《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5.某同学查阅了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汉人胡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6.三国两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宫位:享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A.庶族B.士族C.党人D.博士7.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鲜卑B.魏C.蜀D.吴8.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南汉位于地图中的()处附近。

A.C B.E C.H D.N9.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B.C.D.10.“盛世时期”是封建社会少有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时期。

各个盛世都具有共同特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

以下不属于盛世时期的是()A.百家争鸣时期B.文景之治时期C.光武中兴时期D.贞观之治时期11.如图是上海崧泽遗址出土的家猪陶塑,据此可推测()A.上海是最早驯养家猪的地区B.上海崧泽文化以驯养牲畜为主C.上海的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D.上海于新石器时代已产生农业1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社会现象最可能集中出现在()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后期D.两汉时期13.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

)1. 如表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A.孔子B.孟子C.韩非D.老子3.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4.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A.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B.按照德才察举官员C.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D.依据能绩任免官吏5.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A.刘秀建汉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A.“大一统”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三纲五常”思想7. 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8.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A.《女史箴图》B.《送子天王图》C.《山水十二景》D.《清明上河图》9.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政策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黄宗羲等批判专制思想的推动10.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试卷试卷说明:考试范围为必修一第1课至第12课,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分选择、判断和材料分析三大题型。

交卷时请交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总分60分)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三省六部制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宗法制和行省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分封制和郡县制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的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4.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下列对明朝内阁制度的看法,正确的是A.有效地制约了皇权 B.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C.内阁制度是在明太祖时期确立的 D.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6.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将读书与做官了解起来,可以的最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7.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②③④8.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下面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的论文题目应该是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C.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9.古代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公民可以把他们认为损害了公民利益的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投票,如果这个人得到的票数超过一定数字,就会被逐出国门十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总分50分)1.(1分)1.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2.(1分)2.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1分)3.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前18小时,邓小平再次郑重地对美国使节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

”邓小平的谈话明确地表达了()A.中国外交的灵活性B.中国外交的反霸原则C.中国外交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D.中国外交维护世界的和平4.(1分)4.据美国解禁的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国际法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间既有合作又存在矛盾D.中日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5.(1分)5.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有内在的一致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④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1分)6、(原创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新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含解析

宇华教育集团-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题目明显不恰当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中央集权 B.监察权 C.对农民的控制 D.专制皇权4、(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5、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6、史载:“贞观十四年……尝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

帝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

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

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

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竟不加罪。

”这件事从本质上说明了()A.唐太宗爱惜人才虚怀若谷B.封建皇权的绝对权威C.皇家礼仪的繁文冗节D.贞观年间激烈的宫廷斗争7、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4小题,总分48分)1.(2分)据时间顺序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下列社会现象排列正确的是( )A.私有制一剩余产品一早期国家一奴隶制B.剩余产品一私有制一奴隶制一早期国家C.剩余产品一奴隶制一私有制一早期国家D.早期国家一奴隶制一剩余产品一私有制2.(2分)据统计,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公民人数在2.5万人至3万人之间,当时雅典总人口为25万人至30万人,其中奴隶约8万人,2.5万人为外邦人。

这可以用于论证( )A.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B.雅典开启西方民主政治先河C.城邦经济衰落的必然性D.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3.(2分)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这两种文明成果中(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苏美尔人发明了1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的产量C.《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东方文明都是亚洲国家,西方文明都是欧洲国家4.(2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下列能正确体现文明联系的是( )A.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B.东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入中亚、欧洲和北非地区C.冶铁技术起源于中亚,并扩散到西亚、北非和希腊等地D.埃及最初的雕刻特别是人像雕刻,很多方面都模仿希腊5.(2分)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的时间是中国的( )A.商朝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6.(2分)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

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7.(2分)下列是关于俄罗斯帝国兴起历程中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①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①基辅罗斯被蒙古国征服①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8.(2分)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的都城位于下图的( )A.①B.①C.①D.①9.(2分)唐初,日本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之后的日本“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2.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 B.生产力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关系的变化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5.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制度创27.2012年3月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宣布鉴于名古屋否认“南京大屠杀”,原定举办的“日本文化周”活动将推迟举行。

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28.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9.《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0.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
1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丞相制度。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实力。依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因丞会面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制度,故废丞相实在明朝,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废丞相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制度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高考对其考查多实行选择题的形式,主要有如下的角度:(1)缘由:要求学生从地理、城邦、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等角度分析雅典民主制形成的缘由;(2)特点:雅典民主制是干脆民主制,很多高考试题将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政体进行比较,要求学生相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3)评价:要求学生既要看到雅典民主制的主动影响,又要看到干脆民主制的不足。
8.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宰相渐渐退出权力中心B.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渐渐被减弱
C.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渐渐被打破D. 国家行政权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汉至宋元,是地方的行政制度渐渐完善的过程,中心集权不断加强,比如郡县制度到行省制度,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渐渐被减弱。故答案为B项。A项,宰相退出权力中心是明代以后的事,而且元代还涉及一个宰相权力反弹的问题,解除;C项,世卿世禄被打破早在春秋战国就起先了,解除;D项,国家行政权不存在转移的问题,只能君主权力不断地加强,解除。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塔西陀D、普鲁塔克2、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A、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3、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开疆拓土D. 魏晋南北朝时期4、题干:以下哪位古代科学家被称为“医圣”?A. 隋朝的巢元方B. 唐朝的孙思邈C. 宋朝的宋慈D. 明朝的李时珍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统一六国C、汉朝建立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下列哪个历史人物被称为“医圣”?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7、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8、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国演义》中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志》9、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希罗多德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阿基米德 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1、题干: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南京市?A. 隋朝B. 唐朝C. 南朝宋D. 明朝12、题干: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成熟时期?A. 隋朝的统一B. 唐朝的盛世C. 宋代的商业繁荣D. 元朝的建立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荀子C. 柏拉图D. 希罗多德1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A.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B.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1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16、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主 B.商朝是个神权色彩重的王朝C.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D.商朝人对鬼神的怀疑2.(2分).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

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C.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3.(2分)《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B.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C.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4.(2分)“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2分)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6.(2分)“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7.(2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历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A、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事件的记录B、历史是主观对过去事件的解释和总结C、历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过去事件D、历史是人为创造的,与现实无关2、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色诺芬D、亚里士多德3、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4、题干:以下哪个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B. 《八七会议决议》C. 《古田会议决议》D. 《中国土地法大纲》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

C.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

6、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B. 1789年法国大革命。

C.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西安事变8、以下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B. 于1848年发表C.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D. 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9、题干: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B. 皇帝权力受限,地方官吏由地方豪强推举C. 皇帝权力有限,地方官吏由朝廷派遣,但需地方豪强同意D. 皇帝权力集中,但地方官吏由朝廷派遣,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 10、题干:以下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起义军以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起义B. 起义军主要由贫苦农民组成,反抗封建压迫C. 起义军攻占了许多郡县,对东汉朝廷造成严重威胁D. 起义最终被东汉朝廷镇压,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之父”?A. 司马迁B. 奥古斯特·孔德C. 希罗多德D. 约翰·赫伊津哈12、题干: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秦朝的统一B. 唐朝的建立C.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D. 明朝的建立1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A. 《九章算术》的问世B. 郭守敬的《授时历》C. 沈括的《梦溪笔谈》D. 唐代科举制度的建立15、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6、清朝末年实行的一项旨在学习西方技术以加强国力的改革运动被称为: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清末新政D. 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以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于中原文化区的是()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3.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

这说明,商周时期()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已经出现5.《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漦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

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A.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B.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C.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司马迁对周幽王抱有偏见6.江南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蛮荒的“夷人”聚居之地,但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对于中原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多元起源B.江南地区融合中原文化C.中原诸国傲慢无礼D.江南地区开始超越北方7.“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表达了某位思想家对听乐曲行为的批评态度。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本练习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1月,杭州举行“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会上展出了良渚文化考古最新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沈家里遗址出土的部分磨制石器(下图)。

据此推知,沈家里先民()A.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B.过着不稳定的群居生活C.已经进入原始农业时代D.创造并使用了成熟文字2.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3.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民众以“轻死易发”“好相攻击”著称,荆楚也有尚武善射之风,燕赵之人更是擅长骑射,惯习刀兵。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冶铁技术的进步B.小农经济的发展C.强兵措施的推行D.诸侯纷争的加剧4.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5.秦始皇在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下令让政府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并在上面刻铭文,发至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这一举措()A.旨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B.对国家统一有长远意义C.开启了货币官铸的历史D.说明秦朝制度缺乏创新6.秦代的《司空律》规定,(农户)一家不得同时有二人以上劳役抵罪、赎刑;《戍律》规定,不要把一家中的劳动力同时征发去服戍边的徭役。

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

这反映了古蜀文明( )A.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B.缺少与其他文明交流C.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 D.手工业技术相对发达2.夏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为夏王,中央设有分别专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这表明当时( )①君主专制制度形成②社会分工比较成熟③政府分工开始形成④具备早期国家形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据统计,目前已报道的商周时期有铭(文字)青铜器已超过20000件。

其中,典型代表有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等。

据此判断,这些青铜器( )A.标志着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C.彰显夏商官营制造业的盛况 D.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4.陆浑戎原居于甘肃酒泉附近。

考古发现,洛阳附近有众多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葬群,陪葬品中有马牛羊头蹄,还有数量众多的成套青铜器及玉石质礼器,如编钟、编磐、铜车马器、玉璜、玉扳指等。

该现象表明( )A.华夏文化强大的辐射影响 B.华夷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弭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生产关系已发生重大变革5.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重庆市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重庆市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重庆市第49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A周室衰微,周朝瓦解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

”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4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是:A.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得削弱 B.相权不断加强,皇权逐渐削弱C.丞相职位逐渐由多相到单相 D.丞相制度逐渐被废除5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

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教育决定”。

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①同平章事②刺史③提点刑狱司④御史大夫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④7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9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10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此印象最深的是该图反映了:A.中国古代的繁盛 B.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 D.中国建筑技术先进11近代浙江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宁波、重庆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和《天津条约》12“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申谕英夷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3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权利来自于: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揭露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B 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C 侵略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 当年受害者口述照片15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A、《血战台儿庄》B、《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C、《百团大战始末》D、《热血忠魂:抗日名将张自忠传奇》16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天下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果以周公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卿大夫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卿大夫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的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鼎是王权的象征 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松驰C.西周诸侯国强盛 D.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4.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主要是因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给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6.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7.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8.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9.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理藩院 D.宣政院10.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注:中世纪指封建社会)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11.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

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12.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13.《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台湾人民:( )A.坚决反对割地议和 B.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C.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D.对击败日寇充满信心14.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

”这几句话:( )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质和落后性15.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手段 C.革命的目标 D.革命的指导思想16.梁启超曾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了辛亥革命:()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本质意义是:()A.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8.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9. 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20. 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这可以说明当时:( )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21.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应该记住的刻骨铭心的历史事实有:( )①人类历史罕见的大屠杀:例如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②亡我中华、灭我民族之心最急切的《马关条约》、“二十一条”、“三光政策”……③奇毒无比的“以华制华”政策:例如建立伪满洲国、扶植汉奸汪精卫……④独霸中国城市最多:例如从哈尔滨到广州、南京,从上海到太原……A.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D.①②③④2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C.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23.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24.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

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25. 历史学家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治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蒋介石在这些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A.参加北伐战争B.拒绝张杨兵谏C.组织淞沪会战D.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27.“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

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8.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此联充分说明:(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②太平天国领袖具有封建意识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9.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30.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