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进展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中心静脉置入导管是危重病人及肿瘤术后化疗病人使用较多的导管,血管内导管使用对于无菌操作的要求较高,其中严重的并发症为血流感染,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均会带来诸多挑战。
为了找到血流感染的原因,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根源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2016年3月—2019年3月所在科室实施的160例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进行分析,对其中出现的7例CRBSI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共160例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病例,肿瘤科例中,4例输液开始后半小时出现畏寒、发热,体温为39℃,误认为输液反应,输液结束后逐渐好转至正常,连续3次出现类似反应;1例病人置管后2 d换药1次,局部发痒、发红继而溃烂后出现高热;5例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
感染科1例病人股静脉置管作人工肝3次后有4 d未换药,第5天换药时病人诉伤口疼痛,且有脓痂,护理人员按照局部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对应处理,未考虑血流感染的可能性,患者次日出现高热不退,伤口流出金黄色脓液;另1例置管后输入高营养液3 d,在置管第10天突发高热不退。
以上7例分别从留置导管中和其他外周血管采血并且剪下导管尖端培养,均培养出同种细菌,1例培养出白色念珠菌。
1.2 方法1.2.1 CRBSI确诊标准①有中心静脉置管史,插管大于24h出现发热伴或不伴寒战,体温超过38.5℃,除外其他部位感染,导管细菌培养阳性,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
②导管和血培养均培养出同种细菌[1]。
2 结果2.1 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情况 CRBSI的发生与患者的置管时间、换药时间以及输注的液体种类有关。
在初期,护理人员对于血流感染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有限,当患者发生高热、畏寒或者局部渗血渗液的情况时,常规按照局部感染进行处理,导致血流感染的发现不及时。
主要原因有:从医院角度看,对护理人员的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工作不到位,导致临床上大部分护理人员不了解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泛, 然而随 着血管 内导 管使 用 的增 多 , 管相 关 血流 感染 导 (a e rea db os em i etn C B I ct t l e l dt a n co ,R S)的发生率在不 h er t o r f i 断增加。C B I R S 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医疗费用和身心痛苦 。
c l c n ,9 5 7 ( ) 1 2 1 6 o S a d 1 9 .4 2 :4 —4 .
[2 2 ]顾景艳.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术后性心理 变化调查 分析 ] 护 J.
理 学 杂 志 ,05,0 1 )7 - . 20 2 (4 :57 6
[8 1 ]周争立 , 徐琳, 单朝屏 , 心理干预改善 4 等. 5岁以下子宫全切术
目前 医学 的快 速 发 展 , 管介 入 性 导 管 在 临床 上 应 用 广 血
C U 平皿即为阳性 ; F/ ②从 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 , 细菌菌数
≥l0C U m , 细 菌 菌 数 相 当予 对 侧 同 时取 血 培 养 的 4~ O F / L或 1 O倍 , 对 侧 同 时取 血 培 养 出 同种 细 菌 。 或
f7 ]冯 丽 嫦 , 丽 , 桂 香 . 轻 宫 颈 癌患 者 围 手 术期 强 化 心 理 护理 1 翁 叶 年 [ ] 护理 学 杂 志 ,0 72 (2 :75 . J. 20 ,2 2 )5 —8
[ l eso .Sro 2 H lrm L obm D,B cs m J If ec f a nrrtin j t u kt .n uneo p  ̄ e.eao o l t si o eulyae bo l ytr t [ ] A t O s t y e hp nsxai f ru ta hs e o J . ca bt n- t t s t e c my eG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外 周 置 人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 eihrl n etdC nrl P r ea yIsr e t p l e a C teesPC ) 特 点 是 留 置 时 间 长 、 全 性 高 、 者 所 受 ahtr, I C 的 安 患
的 痛 苦 较小 、 够 有 效 提 升 医 护 人 员 工 作效 率 等优 点 , 对 需 能 在
病人 的疾病类 型和严 重程度 等 自身因素也 可能造 成 C B I R S
感 染 。 导 管 的 材 质 以 及 感 染 病 原 菌 的 毒 性 强 大 也 是 导 致 C BI R S 的另 一 个 重 要 影 响 因素 _ 。 相对 特氟 伦 、 亚 安脂 、 8 ] 聚 硅
多_ ] 3 。现 就 C B I 概 念 、 关 因 素 及 预 防 控 制 方 面 的 最 R S的 相
( ah tr eae l d t a I fci , R S ) C t ee ltdB o sr m et n C B 1 。上 世 纪 7 R o e n o O
3 1 感 染 C S 病 原 的 常见 途 径 . RB I
较 为 常 见 的 途 径 是 病 原
菌 通 过 穿 刺 点皮 肤 进 入 导 管 隧 道 并 定 植 , 长 期 留 置 于 导 管 并
主 要 致 病 菌 也 在 不 断 产 生着 变 化 。在 2 1例 已 获 得 的 C S 6 RB I
导 管 相 关 血 流 感 染 ( ah tr e tdBo dSra fe C tee l e l tem I e— R a o n t nC B I是 指 带 有 血 管 内导 管 或 者 拔 除 血 管 内导 管 4 i , R S) o 8小
患 者 中 心 静 脉 置 管 血 流 感 染 率 要 比 未 置 管 的 患 者 高 出 很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作者单位:410013 湖南省肿瘤医院通讯作者:王健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3月共450例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病例,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10例。
10例分别从留置导管中和其他外周血管采血并且剪下导管尖端培养,均培养出同种细菌,1例培养出白色念珠菌。
结果本组病例从发现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患者8例(占80%),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2例(占20%)。
其中内科感染例数为7例,感染率为1.75%;外科感染例数为2例,感染率为6.67%;其他感染例数为1例,感染率为5%。
结论应提前预防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痛苦。
标签: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因分析;预防控制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NG Jian.Tumor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1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cause of the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Methods Select 450 cases of multi-channe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hat were treated from March 2007 till March 2010,among which ten cases were those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For the 10 cases,blood was re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the original catheter as well as from the other peripheral catheter,and cut the catheter tip for cultivation.As a result,the same species of bacteria were cultivated,with one case resulting in the white candida albicans cultivated.Results 8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within 24 hours(covering 80%)and two patients were definitely treated within 2-4 days after the diagnosis (covering 20%). Among these ten patients,seven were cases of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being 1.75%;two patients were cases of surgery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being 6.67%;and only on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other kind of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being 5%.Conclu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made ahead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in order to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o save health care resources and to reduce patients suffering.【Key words】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ause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当前,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肿瘤科在医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dc指南解读)
导管插入后的护理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以及穿刺 部位的皮肤状况。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导管及其附件,防止细菌滋生。
记录护理过程
对导管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感染的症状与诊断
1 2
发热
不明原因的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征兆。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DC指南解读)
• 引言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述 • CDC指南的主要内容 • CDC指南的解读与实施建议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 染,对患者健康和医疗资源造成严重负担。
02
导管插入过程中,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可能通过导管 侵入血液,引发感染。
推动行业规范
CDC指南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 推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操 作,提高预防感染意识和能力。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
作
CDC指南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 响力,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提供 了平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和进步。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进一步深入开展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基础 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手段。
推广新技术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的预防感染技术,如抗菌涂层导 管等,提高预防效果和安全性。
完善监测体系
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 现和解决感染问题,保障患者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选择合适的导管、 减少不必要的导管留置、定期更换导 管、保持导管连接处清洁干燥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土整塑堡垫!Q生!旦筮!Q鲞箍!期[13]Bukovi∈D,Strini6T,HaberM,eta1.Sexuallifeaftercervicalcarci・nonla[J].CoilAntropol,2003,27(1):173—180.[14]丛天风,王毅,王虹,等.年轻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和术后性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3):197.198.[15]黄玉红.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229-230.[16]劳丽芳。
黄秀风,许倩茹,等.宫颈癌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
2007,21(1):140—141.[17]冯丽嫦,翁丽,叶桂香.年轻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强化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22):57-58.[18]周争立,徐琳,单朝屏,等.心理干预改善45岁以下子宫全切术・61・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16-420.[19]沈燕君.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沟通[J].国外医学护理学册,2001。
20(10):453.454.[20]RichterDL,MckeownRE,CorwinSI,eta1.Theroleofmalepart-nersinwomen7sdecisionmakingregardinghystetectomy[J].JWomensHeahhGendBasedMed,2000,9(Suppl2):.551・¥61.[21]HelstromL,SorbomD,BuekstomJ.Influenceofpartner.retationshiponsexualityaftersubtotalhysterectomy[J].ActaObstetGyne-colScand。
1995,74(2):142—146.[22]顾景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性心理变化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14):75-7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费丽,孙静,徐春梅(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200433)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1t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399f2010)01-0061-03目前医学的快速发展,血管介入性导管在l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随着血管内导管使用的增多,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实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对CRBSI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二是完善医疗机构的管理 制度,确保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三是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和 配置,为预防和控制CRBSI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
总之,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临床实践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完善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和配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 最佳实践证据全面、准确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最大程度地减少CRBSI的发生。
3、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问题。通 过对感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感染的高危因素和高发人群的特征等信息,为 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4、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建立由医生、护士、感染控制人员等多学科协作的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导 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问题。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提高预防和 控制感染的效果。
为了解当前医疗机构在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实施现状, 我们进行了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大部分医疗机构都了解并尝试 应用最佳实践证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医护人员对无 菌操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敷料更换频率不符合标准,导管接口细菌检测的执行 力度不够等。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疗资源的有限性, 使得医疗机构难以全面、严格地执行所有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二是医护人员对新 知识、新技能的接受程度不同,导致他们在实践中的操作存在差异;三是部分医 疗机构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预防和控制CRBSI的措施落实不到位。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进展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进展中心静脉导管是危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补液输血,全胃肠外营养,输入各种抢救药物的重要通路,目前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已广泛应用[1]。
在救治危重症患者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医院感染的隐患,所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是导管长期留置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6]。
CRBSI发病率高,不仅增加了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而且对危重病人的治疗转归产生重要影响。
现将CRBS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综述如下。
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2],符合下述3条之一即可诊断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非外在因素所致的疼痛性,弥散性红斑。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2. CRBSl的危险因素2.1 手卫生医护人员在穿刺操作或置管护理过程中无菌观念欠缺、操作欠规范,以及对手卫生重视不够,可使病原菌通过接触传播而致感染[3]。
2.2 置管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主要有3个部位: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
插管部位不同引起CRBSI危险性也有一定差别。
有资料表明:股静脉感染率较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感染率(4%)高,达28%,颈内静脉感染率是锁骨下静脉感染率的2.7倍[4] 。
2.3 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CRBS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越延长,导管感染的发生率越明显增高。
因为经中心静脉管道输注血液制品、高营养液后,残留在导管内表面的纤维蛋白沉积物为血液中的微生物,或输液时带入的细菌提供了很好的附着物和培养基。
而在中心静脉内留置的管道,48h内血中的纤维蛋白就可以在其外表面沉积形成一层纤维膜,皮肤表面寄生的微生物即沿着导管表面向内迁移,纤维膜既是微生物很好的滋养层,又是其附着物,使其免受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03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案例三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 防意识。
建立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病例。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并进行分析。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报告 制度,确保感染病例得到及时上
报和处理。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 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他 们的预防意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留置导管期 间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感 染风险。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机,CRBSI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导管作为异物植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如血小板在导管表面 黏附、形成血栓,以及炎症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这些都为微生物的黏附和定 植提供了条件。
影响因素
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材料与类型、置管技术、医护人 员手卫生、导管护理措施等。
01
在置管、更换导管和敷料等操作 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使 用的物品均达到无菌要求。
02
操作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无 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执行 。
合理选择导管类型和置管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导管类型,尽量选择材质好、生物相 容性好的导管。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的新进展
Abstract It mainly summarized the epidemiology,risk {actors,route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Key words catheter;bloodstream infection;route;prevention strategy
效 的预 防措 施 减 少 CRBSI的 发 生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现 将 预 防进 3 CRBSI的预 防策 略
展 综述 如 下 。
3.1 医 务 人员 的教 育 和 培 训 CRBSI的 预 防 首 先 是 对 医 护人
1 CRBSI的流 行 病 学及 危险 因素
员 进 行标 准化 和规 范 性 的 操 作 培 训 、严 格 管 理 与 预 防 措 施 体 系
管 内装 置 的病 人 出现 菌 血 症 ,经 外 周 静 脉 抽 取 血 液 培 养 至 少 1 导 管 感 染 的 途 径分 腔外 途 径 和 腔 内 途 径 ,在 短 期 内 (< 1周 )留
次 结 果 阳性 ,同 时伴 有 感 染 的 临 床 表现 ,除 导管 无 其 他 明 确 的 血 置 的导 管 如 周 围 静脉 导 管 、动 脉 导 管 等 通 过 腔 外 途 径 感 染 最 为
多 ,如 今 已成 为 最 常见 的 院 内获 得 性 感 染之 一 ,在 医 院感 染 中 占 血行 播 散 到 导 管 ,在 导 管 上 黏 附定 植 ,引起 CRBSI。微 生 物污 染
第 3位 ,占所 有 感染 的 19 _1]。导 管 相 关 性 血 流 感 染 指 留 置 血 导 管 接 头 和 内腔 ,导 致 管 腔 内 细 菌 繁 殖 引起 感 染 。微 生 物 引 起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不同阶段,CRBSI可分为早发和晚发感染。早发感染通常在置 管后48小时内发生,而晚发感染则发生在置管后48小时至30天内。
发生机制与风险因素
发生机制
导管作为异物进入血管,使皮肤表面的细菌随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感染。同 时,导管插入和留置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内膜,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01
02
03
严格无菌操作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消毒 ,遵守无菌原则,降低外 界细菌污染。
正确置管方法
掌握正确的置管技术,避 免损伤血管和皮肤,减少 感染机会。
导管固定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 移位或脱落,避免局部皮 肤受压和破损。
置管后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置管部位干燥、清洁 ,定期更换敷料,防止细 菌滋生。
定期监测
定期对导管及周围皮肤进 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迹 象。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维 护和注意事项的教育,提 高自我管理意识。
03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 测与控制
监测方法与指标
血液培养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培养检测血液中的微生物, 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定期进行血液化验,检测感染相关的 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 等。
临床研究
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流行 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 深入研究。
实践经验
分享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积累 的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经 验和技巧。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展示
国际合作项目
开展跨国界的合作研究项目,共享全球资源和技术。
学术交流平台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国学者之间的合作与知识共享。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 以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均应遵循“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 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导管插入和 维护操作,使用无菌手套、口罩和帽 子,并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导管选择与插入技巧
选择合适的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 预防与处理
汇报人: 2023-12-01
目 录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述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处理方法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质量安全与持续改进
0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 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 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原因、症状及危 害,提高其对感染的认知。
预防措施
教育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 免触碰导管等预防措施。
导管维护
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 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心理干预与情绪疏导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治疗需 求选择适当类型和规格的导管, 尽量使用最小有效管腔的导管, 以减少感染风险。
熟练掌握插入技巧
操作者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 握导管插入技巧,确保在无菌条 件下进行操作,避免损伤血管和 组织。
导管维护与管理策略
01
02
03
定期更换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如使用抗菌药物、更换导管等,以 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预防措施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实施预防措施前后的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患者 症状等,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调整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防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以提高预 防效果。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原体和耐药性问题。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护理的 能力,以降低感染风险和促进康
复。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以应 对跨国界的感染问题和共同应对
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感染防控流程制定
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感染防控流程,包 括导管插入、维护、拔除等各个环节 。
定期对流程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 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合适的手卫生和防护设备的使用
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和用品, 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 、中、后都能正确进行手卫生。
监督和定期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导管更换规范
确定更换指征
当导管出现故障、感染、堵塞等 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导管,避免
问题的扩大。
严格无菌操作
在更换导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整个操 作过程中手部和器械的清洁。
选择合适的导管
应选择适合患者和临床需求的导管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导管而导致感 染和其他问题。
04
CATALOGUE
感染风险因素
CRBSI的发生与多种风险因素有关,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类型和置管 技术、医疗环境和护理质量等。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感染风险因素
导管类型和置管技术:如中心静脉导 管、动脉导管等,以及置管过程中的 无菌操作、皮肤消毒等,对感染的发 生也有影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置管时间与无菌技术
导管相关性感染
操作前及每次更换敷料前应
(CRI)的发生率与导管留置时间呈正相关n…。 Brun~Buisson等n妇报道。随着置管时间延长,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置管3
d CRBSI
认真洗手;穿刺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主要靠精 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1)在临床工作中,置管 操作前、后,更换输液装置和敷料前后应用抗菌肥
of inadequate
of neurosurgieal
with hyponatremia and
natriuresis
EJ].Neurosurgery,1997,40(2):312.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卜23. 俞雨生.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
d
皮肤细菌密度是导管相关性血流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3],成人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 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较高,CRBSI发生率亦较经锁 骨下静脉为高。原因是下肢静脉血流相对缓慢,长 期卧床易形成静脉血栓;股静脉靠近会阴部,皮肤易 污染,细菌容易入侵定植。颈鄙被毛发覆盖,细菌密 度也较高,故锁骨下静脉置管比颈内静脉及股静脉
作者简介:郝春艳(1963一),女,辽宁锦州,主任护师,护
理部主任,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2.1导管类型‘61
导管材料可以影响血栓的形成
和微生物的附着,应用聚氯乙烯导管时,其血栓性静
万方数据
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1月第24卷第22期
脉炎发生率为70%,而柔软的硅胶和聚氨酯导管更 少形成血栓,抗菌导管的使用,使CVC—RBI的发生 率也有所下降。与单腔导管相比,双腔和三腔导管 更易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 2.2年龄与疾病 Giles[73认为,年龄可能是预测 引起CRBSI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已有多项研究结果与此相符, 病人的年龄、病情及宿主免疫功能与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密切相关H]。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
***************************************************************************
模型。 3.4.3 有效供给不足型和供给无效型隐性服务需求 满足这一 类的需求主要依靠不断地创新服务、提高有效供给率,如加强护 理人员的培训、质量控制管理、增加设施的配备等。这些工作虽 然不能直接为患者提供隐性需求服务,但它们是实现有效供给不 足型和供给无效型隐性服务需求向显性服务转化的基本条件。 4 小结
论,2006,(3):6. [8] 秦秋萍,杨凯.浅析病人的“隐性需求”[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穆瑞章.老年群体隐性需求研究-以天津某社区为例[D].天津:
天津财经大学,2010. [10] Barbara B,Susan C,William H,et al.Standardized screening
(1):25-30 [4] 刘彬,李福宣,张健.解析患者隐性需求拓展手术室优质服务
内涵[J].护理学杂志,2012,27(14):3-5. [5] 张学军.论信息的隐性需求[J].现代情报,2004,(12):58-59. [6] 龚益鸣,丁明芳,崔健.顾客需求识别及其模型[J].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42(5):718-720. [7] 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南开管理评
of elderly Patients' .needs for social work assessment in Primary care:use of the SF-36[J].Health&Social work,1999,24(1):9-16. [11] Hung LC,Liu C,Kuo HW.Unmet nursing care needs of homebased disabled patient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 40(1):96-104. [12] Perty RE,Cacioppo JT.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of persuasion//Berk owitz L[M].Adavances in experimental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0:123-205. [13] Parasuraman A,Zeithaml VA,Berry LL.SERVQUAL:a multiple 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1):12-40. [14] 喻姣花,柯卉,李芬.基于 SERVQUAL 模型的护患双方感知 护理服务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5):34-38. [15] 王丽平.综合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 士,2016,(2):81-82.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218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Vol.15, No. 2 February.15, 2015动,充分发挥了每个圈员的智慧,重新制定出了更加合理科学的清洗流程,经过实践证实其切实可行,妇产科器械首次清洗返洗率由原来的14.87%下降到4.97%,目标达成率为131%,进步率为67%,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③我科以往对于钳齿类和专科器械的清洗操作流程为:冲洗→1∶270多酶清洗液浸泡(污染严重的器械采用液面下刷洗)→用机器清洗。
新制定的清洗方法和流程,对器械污染较重部位,用1∶2多酶清洗剂,在台面上对器械仔细轻刷,再用机器清洗,特别是关节、锋利面、齿纹等。
此种改进更贴近CSSD 的实际情况,解决了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弯腰刷洗器械,湿气重、腰酸背痛的问题,使清洗人员更容易接受并认真执行。
④由于器械返洗时,均需要通过除锈加手工刷洗,对器械的损伤较大,通过降低返洗率,可以保护器械,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1] 戴小丫,章敏青,郑小春,等.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2):2631-2633.[2] 马骏.医院质量管理实用教程第十七讲:医院的质控圈活动.中国医院管理,1988,8(3):61-63.[3] 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 2013(7):9-10[4] 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10):2154-2155.[5] 卫生部.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3.[6] 张红玲.超声清洗机洗涤效果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47-848.[收稿日期:2014-04-16][修回日期:2014-06-18](编辑:贺欣萍 英文编辑:张俊娥)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护理部,400042 重庆市作者简介:江文,硕士在读 通信作者:曾登芬,硕士生导师,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E-mail:****************[摘 要] 本文综述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的研究现状,为护理人员针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从而降低PICC 的血流感染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1、目的加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2、范围使用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3、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4、标准感染办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指导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院临床工作特点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并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培训教育全院医务人员。
4.1感染预防要点4.1.1置管时4.1.1.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4.1.1.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4.1.1.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1.1.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4.1.1.5采用安尔碘或有效浓度为75%以上的乙醇等皮肤消毒剂对消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消毒后皮肤穿刺点避免再次接触。
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4.1.1.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得进行置管操作。
4.1.2置管后4.1.2.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与防护措施进展分析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与防护措施进展分析摘要:本文中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了现代防护措施的现状,并且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讨论,旨在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其目的是降低临床上PICC置管血流感染率,进一步优化护理质量和PICC导管置管质量,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措施;进展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通过在患者外周静脉路径内插入静脉导管来对患者的各项治疗工作进行辅助及应用,静脉主要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主。
这种治疗辅助方案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以长期静脉输液和肿瘤化疗以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多个治疗辅助为主。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患者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外周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
PICC置管感染主要是指血管内导管或在导管拔除后48小时内患者发生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状况。
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以及低血压等表现,但在诊断中,除了患者血管导管内存在感染,其全身并无明显感染源。
PICC置管感染在发病后会导致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患者后续治疗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导致患者在应用PICC导管置入后发生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
本文中对病原体的感染路径以及现代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现做防护措施综述如下,旨在为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体以及感染途径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以及真菌阳性都会导致患者发生置管感染。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导管段以及患者外周血内培养出相同菌种,则记录为患者受该病原体感染,其致病菌可将其记录为感染微生物。
而导致患者发生置管感染的主要源头是导管接头以及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出现微生物定殖而引起的。
在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源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以及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并且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表明,在患者接受肿瘤PICC置管治疗时,患者发生血流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在8.00%左右,而留置导管时间长短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感染途径。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和防护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64例资料,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结果:180例导管留置患者中,共出现2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1.1%。
在感染因素上,患者年龄、带管出院、反复穿刺、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结论:根据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能降低血流感染率,提高治疗结果。
关键词:PICC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防护措施PICC导管是指经由外周静脉路径,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具有疼痛度轻、留置时间长、减轻工作量等优势。
报告显示[1],尽管近年完善着PICC导管材料、置管方法,但仍无法规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
为更好规避该现象的发生,需制定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基于此,现对我院64例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180例资料,女性75例(41.7%),男性105例(58.3%),年龄18-68岁,平均(45.6±3.2)岁;穿刺部位:肘下80例(44.4%),肘上贵要静脉100例(55.6%)。
1.2方法对18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如:是否反复穿刺、导管的留置部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是否带管出院等。
1.3统计学方法将文中数据录入软件包SPSS18.0中,计量、计数类资料分别用`x±s、(n,%)的形式表示,并分别实施t、卡方检验,P<0.05,有差别。
2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80例PICC置管患者共出现2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1.1%。
通过对风险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是否反复穿刺、留置时间、是否带管出院、留置部位是常见因素,详见下表。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新进展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新进展喻莉;李骏【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7(038)004【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心静脉导管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其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病死率,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住院费用.因此,如何有效防治CRBSI一直是重症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CRBSI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及预防,尤其是对CRBSI的预防新进展做一概述.通过合理借鉴新近研究及经验,以期实现CRBSI可防、可控、可治.%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edical technology,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re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Catheter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 is one of its complications.However it happens,not only affect the treatment of the original disease,prolong the length of stay,increase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but also cause the waste of medical resource,increase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accordingly,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CRBSI.It has been one of the subjects of intensive medical research.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epidemiology,risk factors,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CRBSI 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in the prevention.Through the reasonable reference recent research and experience,in order that CRBSI is preventable,controllable and curable.【总页数】5页(P35-39)【作者】喻莉;李骏【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43001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5.3【相关文献】1.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的新进展 [J], 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霞2.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的新进展 [J], 赵会杰; 王力红; 张京利; 马文晖; 赵霞3.基于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管理实践 [J], 李丽玲;Alexa McArthur;姚莉莉;李昭颖;顾莺;胡雁;吕天婵;朱晓婷;胡晓静4.基于循证思维的闭环反馈管理模式在预防接受CRRT脓毒血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J], 区晓芬;区晓珊;吴庆妮;利素文;王美力5.集束化管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J], 谢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