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工程 第3章

合集下载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链路环路的不良后果
多重帧的复制的情况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链路环路的不良后果
MAC表不稳定的情况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生成树协议STP:解决冗余链路
STP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开发, IEEE 802.1D标准 主要思想:
中型网络设计知识与技能 设计中型网络
• 路由器配置(0+4学时) • 企业网设计(4学时)
大型网络设计知识与技能 设计大型网络
• 网络安全策略设计(2+0学时) • 网络维护与测试(2+0学时) • 设计性实验(0+10学时)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设计综合知识与应用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链路环路的不良后果
为提高网络连接可靠性或因网络铺设的无序,局域 网中有时会出现链路环路 会引发诸如广播风暴、多重帧复制以及MAC地址表 的不稳定性等严重后果
◦ 导致广播帧的不断增长,形成广播风暴,迅速导致网的络 拥塞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支持SNMP管理
配置联系人信息 配置位置信息 配置共同体名及只读权限 查看SNMP配置信息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要点
熟悉并初步配置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配置交换机支持SNMP管理 配置二层交换机VLAN功能 配置MAC地址绑定功能 配置广播抑制功能 配置交换机的生成树功能 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 配置三层交换机 交换机间的连接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

网络工程师考试 常见问题3 数据链路层01

网络工程师考试 常见问题3 数据链路层01

第3章数据链路层问题3-1:旧版的《计算机网络》认为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数据链路层可以把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实际链路,转变成为让网络层向下看起来好像是一条不出差错的链路。

但最近新版的《计算机网络》(第4版和第5版)中对数据链路层的提法就改变了。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不能让网络层向下看起来好像是一条不出差错的链路。

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问题3-2:当数据链路层使用PPP协议或CSMA/CD协议时,既然不保证可靠传输,那么为什么对所传输的帧进行差错检验呢?问题3-3:为什么旧的版本教材在数据链路层一章中讲授可靠传输,但现在新的版本教材则取消了可靠传输?问题3-4:通过普通的电话用户线拨号上网时(使用调制解调器),试问一对用户线可容许多少个用户同时上网?问题3-5:除了差错检测外,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还必须解决哪些特殊的问题?问题3-6:为什么计算机进行通信时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总是需要的?问题3-7:以太网使用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CSMA/CD。

频分复用FDM才使用载波。

以太网有没有使用频分复用?问题3-8:在以太网中,不同的传输媒体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时延吗?问题3-9:在以太网中发生了碰撞是否说明这时出现了某种故障?问题3-10:从什么地方可以查阅到以太网帧格式中的“类型”字段是怎样分配的?问题3-11:是什么原因使以太网有一个最小帧长和最大帧长?问题3-12:在双绞线以太网中,其连接导线只需要两对线:一对线用于发送,另一对线用于接收。

但现在的标准是使用RJ-45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有8根针脚,一共可连接4对线。

这是否有些浪费?是否可以不使用RJ-45而使用RJ-11?问题3-13:RJ-45连接器对8根针脚的编号有什么规定?问题3-14:剥开5类线的外塑料保护套管就可以看见不同颜色的4对双绞线。

哪一根线应当连接到哪一个针脚呢?问题3-15:将5类线电缆与RJ-45插头连接起来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问题3-16:不用集线器或以太网交换机,能否将两台计算机用带有RJ-45插头的5类线电缆直接连接起来?问题3-17:使用屏蔽双绞线电缆STP安装以太网是否可获得更好的效果?问题3-18:如果将已有的10 Mb/s以太网升级到100 Mb/s,试问原来使用的连接导线是否还能继续使用?问题3-19:使用5类线的10BASE-T以太网的最大传输距离是100 m。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16
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OSI环境 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OSI 3.2.4 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OSI环境 environment) (OSI environment)
主机A 主机 A 应用进程A 主机 B 应用进程B
应 表 会 传 网
用 层 示 层 话 层 输 层 络 层 网 CCP A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11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主机 应 用 层 表 示 层 会 话 层 传 输 层 网 络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CCP 网 络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CCP 网 络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主机 应 用 层 表 示 层 会 话 层 传 输 层 网 络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 结构与协议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1
3.1 3.2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3.2.1 3.2.2 3.2.3 3.2.4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3.4.1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 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 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的子层插入; • OSI 参考模型将“服务”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得参考 模型变得格外复杂,实现困难; • 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降低系统效率; • 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 • 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配,不适合于计算机与 软件的工作方式; • 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 第3章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 第3章

BBU+RRU基站是3G时代和后3G时代的主流基站形式,通 常BBU放置在机房(见图3.3和图3.4),而RRU(见图3.5) 紧挨着天线放置。BBU+RRU基站做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既具 有宏蜂窝基站容量大、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好、容易实现 无源分布、网络优化简单的优点,又具有直放站轻巧、灵活 简易的优点,同时多个RRU还能串接,进一步扩展了覆盖范 围,因此3G基站BBU+RRU形式一经出现,便成为3G网络室内 覆盖信号源的新宠和主宰。
室内覆盖系统是指通过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将移动通信 的无线信号较均匀地分布于建筑物室内,用于改善建筑物室 内无线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的系统。室内覆盖系统主要针对 重点楼宇、各种场馆、隧道、地铁等多种公共场所,是吸收 室内话务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无线网络质量和网络优化的
室内覆盖系统的覆盖方式相对于利用室外基站对室内进 行覆盖的方式具有更多优点,具体比较见表3.1。
图3.1 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
3.3 信 号
在2G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主要有宏蜂窝基站、 微蜂窝基站和直放站三种。在实际的建设中,微蜂窝基站和 直放站做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更为常见,只有在容量需求特 别大且具备机房条件的场景,才用宏蜂窝基站做室内分布系
在3G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主要有BBU+RRU架构 的分布式基站和直放站两种。技术的发展使得在3G时代新型 的BBU+RRU架构的分布式基站很快替代了传统的宏蜂窝基站, 新型基站设备体积小,部署灵活,因此更多地采用BBU+RRU 的方式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只有在某些容量需求不 高的场景,才采用直放站做信号源,如100~200米长的公路 隧道等。
2. 微蜂窝基站本身容量小,功率也小,只适用于较小面积 的室内覆盖,若要实现较大区域的覆盖,就必须增加干线功 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串入将迫使基站底噪抬升,会影响 网络性能)。与宏蜂窝基站相比,微蜂窝基站具有成本较低、 对环境要求不高、施工方便等优点,所以微蜂窝基站作为信 号源在2G时代使用较为广泛。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网络工程师第5版教程已经上市,那么与第4版相比有哪些变动呢?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对比变化大吗?与第4版教程内容相比,第5版结合新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能够根据最新版教程来进行复习。

至于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的具体变化,想了解的考生能够在希赛网观看网络工程师教程对比公开课,希赛讲师为大家解读了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的变化,让考生们更加深入了解第5版教材的改版内容。

网络工程师新版教程具体目录如下: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31.2.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1.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61.3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7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91.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 91.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11.5 几种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 18 1.5.1 SNA 181.5.2 X.25 201.5.3 Novell NetWare 211.6 OSI协议集 22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7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72.2 信道特性 282.2.1 信道带宽 282.2.2 误码率 302.2.3 信道延迟 302.3 传输介质 302.3.1 双绞线 302.3.2 同轴电缆 312.3.3 光缆 332.3.4 无线信道 342.4 数据编码 352.5 数字调制技术 382.6 脉冲编码调制 402.6.1 取样 402.6.2 量化 412.6.3 编码 412.7 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41 2.7.1 数据通信方式 412.7.2 交换方式 432.8 多路复用技术 462.8.1 频分多路复用 462.8.2 时分多路复用 472.8.3 波分多路复用 482.8.4 数字传输系统 482.8.5 同步数字系列 502.9 差错控制 502.9.1 检错码 512.9.2 海明码 512.9.3 循环冗余校验码 53第3章广域通信网 563.1 公共交换电话网 563.1.1 电话系统的结构 563.1.2 本地回路 573.1.3 调制解调器 613.2 X.25公共数据网 633.2.1 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64 3.2.2 HDLC协议 693.2.3 X.25 PLP协议 753.3 帧中继网 783.3.1 帧中继业务 783.3.2 帧中继协议 803.3.3 帧中继的应用 823.4 ISDN和ATM 833.4.1 综合业务数字网 833.4.2 ATM虚电路 873.4.3 ATM高层 883.4.4 ATM适配层 893.4.5 ATM通信管理 90第4章局域网与城域网 934.1 局域网技术概论 934.1.1 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934.1.2 LAN/MAN的IEEE 802标准 98 4.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004.2.1 LLC地址 1014.2.2 LLC服务 1014.2.3 LLC协议 1024.3 IEEE 802.3标准 1034.3.1 CSMA/CD协议 1034.3.2 CSMA/CD协议的性能分析 108。

第三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概述►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网络计划的优化第5次课第一节概述一、几个定义网络计划1、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2、网络计划:在网络图上加注工作的时间参数等而编制成的进度计划。

3、网络计划技术:用网络计划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

二、网络计划的发展三、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应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述一项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的顺序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经过计算分析,找出决定工期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通过不断改善网络图,得到最优方案,力求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效益。

四、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横道计划法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各项工作的起点、延续时间、工作进度、总工期一目了然流水情况表示清楚,资源计算便于据图叠加。

缺点:不能反映各工作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不能反映哪些工作是主要的、关键的,看不出计划的潜力网络计划法优点:组成有机的整体,明确反映各工序间的制约与依赖关系;能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人员抓主要矛盾;便于资源调整和利用计算机管理和优化。

缺点:不能清晰地反映流水情况、资源需要量的变化情况。

五、网络图的基本类型1、双代号网络图:2、单代号网络图: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一)形式开始节点(二)五个要素1、箭线作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施工过程、任务)特点:消耗资源(如砌墙:消耗砖、砂浆、人工)消耗时间有时不消耗资源,只消耗时间2、节点用圆圈表示,表示了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

特点: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3、编号作用:方便查找与计算,用两个节点的编号可代表一项工作。

编号要求:箭头号码大于箭尾号码,即:j > i编号顺序:先绘图后编号;顺箭头方向;可隔号编。

4、虚工作时间为零的假设工作。

用虚箭线表示;特点: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作用:确切表达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

本章框架第一节基本概念知识点2021 2020 2019 2018 单多单多单多单多网络图的组成 1 1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1 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先行工作、后续工作线路、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一、网络图的组成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

双代号网络计划(箭线式网络图)单代号网络计划(节点式网络图)双代号网络计划:◇箭线及其两端带编号的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箭线的箭尾节点i表示工作开始,箭头节点j表示工作完成◇一条箭线表示项目中的一个施工过程单代号网络计划:◇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

节点编号可以间断、严禁重复。

■虚箭线的作用联系作用是指应用虚箭线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区分作用是指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用一条箭线和两个代号表示,若两项工作的代号相同时,应使用虚工作加以区分。

断路作用是用虚箭线断掉多余联系,即在网络图中把无联系的工作连接上时,应加上虚工作将其断开。

二、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逻辑关系)1.工艺关系◇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先后顺序;◇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

2.组织关系(人可以改变的)由于组织安排或资源(人、财、物)调配而产生的先后顺序三、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四、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在工程网络计划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某项工作进度出现拖延,则受影响的工作必然是该工作的后续工作。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起点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先行工作。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该工作之后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网络图最后一个节点(终点节点)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后续工作。

五、线路、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线路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

第3章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和工具

第3章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和工具

第3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常用器材和工具
3.1.2 大对数双绞线 1.大对数双绞线的组成 大对数双绞线是由25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它 有3类25对大对数双绞线,5类25对大对数双绞线,为用户提 供更多的可用线对,并被设计为扩展的传输距离上实现高速 数据通信应用,传输速度为100MHz。导线色彩由蓝、橙、 棕、灰和白、红、黑、黄、紫编码组成。 2.大对数线品种 大对数线品种分为屏蔽大对数线和非屏蔽大对数线,如图33所示。
第3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常用器材和工具
光缆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 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1)较宽的频带。 2)电磁绝缘性能好。 3)衰减较小。 4)中继器的间隔距离较大,因此整个通道中继器的数目可以 减少,这样可降低成本。而同轴电缆和双绞线在长距离使用 中就需要接中继器。
第3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常用器材和工具
2.光纤的种类 光纤主要有两大类,即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1)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 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光信号可以沿着光纤 的轴向传播,因此光信号的损耗很小,离散也很小,传播的 距离较远。单模光纤PMD规范建议芯径为8~10μm,包括包 层直径为125μm。 (2)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 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一般为50至200μm,而包层直径 的变化范围为125到230μm,计算机网络用纤芯直径为 62.5μm,包层为125μ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62.5μm。与单模 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要差。在导入波长上分单模 1310nm、1550nm;多模850nm、1300nm。
第3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常用器材和工具

计算机网络第3章 局域异步通信

计算机网络第3章 局域异步通信

3.5.1 数据传输速率
例3.1 早期的RS-232通常以每秒300位的速率 工作,而现在每秒9600位和每秒19200位的 速率更为常见。试用比特率给予描述。
比特率 = 300bps;9600bps;19200bps。
3.5.1 数据传输速率
波特率表示传输硬件的工作效率,即每
秒传输的信号单元数,其中信号单元由一 些比特组成。
个信号单元携带6比特,问波特率是多少? 解答 波特率 = 比特率/每个信号单元的比 特数 = 3000/6 = 每秒500波特
3.5.2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 香农定理 • 两个定律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带宽”与
“速率”的关系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在带宽为B的传输系统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
每条线路对于可以承载的信号的频率都有一个 上限和一个下限,这个限定范围就称之为带宽。
用于语音传输 用于数据传输
300 600
2400 Hz用于数据传输 3000 Hz用于语音传输
3000 3300
3.5 数据传输速率与帧化差错
• 数据传输速率
– 比特率(Bit Rate) – 波特率(Baud Rate)
DTE 和 DCE
RS-232标准
网络
DCE DTE DCE DTE
3.3.2 RS-232概要
• 版本:从最早在1962年以RS-232(推荐标准)名
字发布以来,RS-232标准经历了若干次的修订。 最新的一个版本,即RS-232-D,不仅定义了使用 的连接头的类型,还定义了具体的电缆和插头以 及每一个针脚的功能。
3.5.3 误码率
误码率: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
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 Pe=Ne/N,其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 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

第3章 电子通信系统基础

第3章 电子通信系统基础

22
例题
• 例1.6.4 两级噪声网络级联中,NF1 = 2dB, G1 = 12dB; 而NF2 = 6dB, G2=10dB,求总的噪声系数NF。 解:根据公式NF=10lgF,将噪声系数转换为噪声因数。 F1=1.59,F2=4,G1=15,G2=10 根据级联系统的噪声公式可得: F=F1+(F2-1)/G1=1.779 NF=10lgF=2.5(dB)
23
例题
• 例1.6.5 某接收机高放功率增益G1=17dB,混频器功率 增益G2 = -7dB,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分别 为NF2 = 5dB和NF3 = 6dB。若要求加入高放后,接收通 道总的噪声系数降低到加入前的0.1倍。求高放级的噪 声系数NF1 解:根据公式NF=10lgF,将噪声系数转换为噪声因数。 F2=3.16,F3=3.98,G1=50.12,G2=0.2
11
无源互易网络噪声系数
• 下图所示滤波器,其输入、输出端口是可以交换的, 这样的二端网络称为无源互易网络。
C uin L uout
uin R C uout
(a)LC滤波器
(b)RC滤波器
12
无源互易网络噪声系数
Pi F Po N iA N oA N oA 1 L G P N iA G P
27
微波常用单位
分贝 描述功率相对增益或插损或相对功率 , 若有功率 P1(输入)和P2(输出) N=10log10(P1/P2) 若N为正,则可说P1比P2要高N分贝(dB) 若N为负,则可说P1比P2要低N分贝(dB) 描述电压传输增益或插损或相对电平,若有电压 V1(输入)和V2(输出) GV(dB) = 20 log10 (V2/V1)
No总=GkTNB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_供参考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_供参考
N×1.6 (N=1,3,6
,9) N×1.28 (N=1,3,6
,9) 下行:QPSK 上行:BPSK
CDMA
TDD
中国移动
1.1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⑷ 移动通信系统多址技术比较 图1-2为FDMA、TDMA、CDMA三种多址方式的示意图。
图1-2 FDMA TDMA CDMA 多址接入技术示意图
1940— 1955MH z
5
870—880MHz 1920-1935MHz
N×1.23 (N=1,3,6,9

3.84
N×1.2288
(N=1,3,6,9

下行: QPSK
上行: BPSK
下行:QPSK上行: BPSK
CDMA
CDMA
FDD
FDD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TD-SCDMA
1880— 1920MHz 2010— 2025MHz 2300— 2400MHz
1.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 技术
分集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为了克服由于受地形地物等影响电波传播产
生的多径和时延,造成无线信号的衰落而影响通信质量,移 动通信现在广泛采用了天线分集接收技术,因为它可以有效 的减少无线信号衰落的影响。
话音检测(VAD)不连续发射(DTX)技术 话音检测不连续发射技术也叫话音激活技术,它是通过禁止
第1章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1.1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1.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1.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1.4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1.1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相对于固定通信而言,顾 名思义是指能够在移动状态下完成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从 诞生到今天虽然只有半个世纪多一点,但伴随微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走过了从第一代1G到第三代3G 的技术发展历程,手机、无线网卡、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在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之前,在本章 中先简要的介绍移动通信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技术体制、 关键技术及演进路线。

网络工程第三章工程建设资质

网络工程第三章工程建设资质

申请单位准备资质申请材料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办公室综合
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初审
资质认证专家委员会审核
信息产业部审批
信息产业部颁发《资质证书》
反馈给省市产业管部门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根据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按照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作程序进行。 一二级资质的认证申请审批较为严格, 图3-1为申请和审批流程。
3.1.1工程建设资质分类
国家建设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指出,企业按照资质标准规定要求申请相应资质,经审查合格并取得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 在建设工程中,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建设工程勘察分为三个序列,即综合、专业、劳务资质;工程设计分为四个序列,即综合、行业、专业、专项资质;工程施工分为三个序列,即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资质;工程监理资质设若干专业工程类别。 建设工程勘察活动,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包括: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测试监测检测、咨询、岩土工程治理(含地质灾害治理等))、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测绘、勘探、测试与试验、成果整理等)、工程测量(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白纸测图,航空、地面摄影测量,专业工程测量,制图等内容)、海洋工程勘察等。
3.3.3 招标
招标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中标集成商为工程所购买的所有硬件、软件产品都是符合要求的正牌优质产品。 2)中标集成商按照国家或国际标准对招标投标文件确定的整个信息系统集成工程进行施工,并按时完工。 3)中标集成商为工程提供的所有产品和全部施工、服务的价格都是合理的、比较低的。 4)中标集成商为信息系统集成工程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3)1.1 通信网络概述 (3)1.2 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4)1.3 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发展 (4)第2章通信网络设计原则与要求 (5)2.1 设计原则 (5)2.1.1 统一规划原则 (5)2.1.2 可靠性原则 (5)2.1.3 扩展性原则 (5)2.1.4 安全性原则 (5)2.1.5 经济性原则 (5)2.2 设计要求 (5)2.2.1 技术要求 (5)2.2.2 业务要求 (5)2.2.3 管理要求 (5)2.3 设计流程与阶段 (6)2.3.1 需求分析 (6)2.3.2 网络规划 (6)2.3.3 设计方案制定 (6)2.3.4 设备选型与配置 (6)2.3.5 施工图设计 (6)2.3.6 工程实施与验收 (6)第3章通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6)3.1 设备选型原则 (6)3.2 设备配置方法 (7)3.3 设备功能指标分析 (7)第4章通信线路建设与布线技术 (8)4.1 通信线路概述 (8)4.2 布线技术 (8)4.2.1 水平布线 (8)4.2.2 垂直布线 (8)4.2.3 标签和编号 (8)4.2.4 线缆敷设 (8)4.3 通信线路施工与验收 (8)4.3.1 施工准备 (8)4.3.2 施工过程 (9)4.3.3 验收 (9)第5章通信网络传输技术 (9)5.1 传输技术概述 (9)5.2 光纤通信技术 (9)5.2.1 光纤通信原理 (9)5.2.3 光纤通信设备 (10)5.3 无线通信技术 (10)5.3.1 无线通信原理 (10)5.3.2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10)5.3.3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0)第6章网络接入技术 (10)6.1 接入技术概述 (10)6.2 有线接入技术 (10)6.2.1 铜线接入技术 (10)6.2.2 光纤接入技术 (11)6.3 无线接入技术 (11)6.3.1 WiFi技术 (11)6.3.2 4G/5G技术 (11)第7章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 (12)7.1 网络维护概述 (12)7.1.1 维护任务 (12)7.1.2 维护内容 (12)7.1.3 维护流程 (12)7.1.4 维护要求 (12)7.2 故障处理与排除 (12)7.2.1 故障分类 (12)7.2.2 故障处理流程 (12)7.2.3 故障处理方法 (12)7.2.4 故障排除技巧 (12)7.3 网络安全管理 (12)7.3.1 网络安全管理任务 (13)7.3.2 网络安全措施 (13)7.3.3 网络安全制度 (13)7.3.4 网络安全培训与宣传 (13)第8章通信网络优化与升级 (13)8.1 网络优化概述 (13)8.1.1 基本概念 (13)8.1.2 优化目标 (13)8.1.3 优化原则 (13)8.1.4 实施步骤 (14)8.2 优化方法与手段 (14)8.2.1 参数优化 (14)8.2.2 资源优化 (14)8.2.3 网络规划与调整 (14)8.3 网络升级策略 (14)8.3.1 升级背景 (14)8.3.2 升级目标 (15)8.3.3 升级策略 (15)第9章通信网络测试与评价 (15)9.1 网络测试方法 (15)9.1.1 线缆测试 (15)9.1.2 网络设备测试 (15)9.1.3 网络系统测试 (15)9.2 网络功能指标 (16)9.2.1 带宽利用率 (16)9.2.2 延迟与丢包率 (16)9.2.3 网络吞吐量 (16)9.2.4 网络可靠性 (16)9.3 网络评价与改进 (16)9.3.1 网络功能评价 (16)9.3.2 网络优化策略 (16)9.3.3 网络改进措施 (16)9.3.4 持续监控与维护 (16)第10章通信网络项目管理与实施 (16)10.1 项目管理概述 (16)10.1.1 项目规划 (16)10.1.2 项目组织 (17)10.1.3 项目实施 (17)10.1.4 项目监控 (17)10.2 项目实施流程 (17)10.2.1 启动阶段 (17)10.2.2 规划阶段 (17)10.2.3 执行阶段 (17)10.2.4 监控阶段 (17)10.2.5 收尾阶段 (17)10.3 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策略 (17)10.3.1 风险识别 (17)10.3.2 风险评估 (18)10.3.3 风险应对策略 (18)10.3.4 风险监控 (18)第1章通信网络基础知识1.1 通信网络概述通信网络是指利用一定的传输介质,通过特定的传输技术,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传递与交换的复杂系统。

第3章移动无线信道

第3章移动无线信道

第三章移动无线信道1、概述信道是任何通信系统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然移动通信也不例外,但移动通信信道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移动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它的信道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这有别于光纤通信等有线通信信道,其次,移动通信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的,这又有别于微波、广播电视等无线通信。

所以无线和移动是我们对移动通信信道的两个基本的认识。

正因为移动通信自身的特点使得移动通信的信道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传播环境,移动通信要得以实现,也就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来克服这些问题。

所以我们对移动通信信道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理解移动通信中象切换、频率复用,交织、分集接收等特有技术,也有助于对编码、调制等基本技术的选择。

移动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传播的开放性这是区别于有线信道,有线信道中,电磁波被限定在导线内,而移动通信的信道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接收环境的复杂性是指接收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这与用户所处的位置直接相关,可能是繁华市区,也可能是郊区,有可能是平原,也有可能是山丘、湖泊。

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作为移动用户,当其通话时,有可能处于室内静止状态,也有可能是室外慢速步行或高速车载状态。

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复杂、恶劣的传播环境是移动通信信道的总特征。

2、移动信道电波传播方式直射波即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电磁波在视距范围内直接由基站到达手机。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情况,更多情况下,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下,是存在障碍物的,下面这三种情况就都有可能发生,但其产生机理却有所不同。

反射波当障碍物的尺寸大于电磁波的波长时,电磁波就会在障碍物的前方发生反射。

绕射波电磁波绕过障碍物,在障碍物后方形成场强。

散射波当电磁波遇到粗糙的表面时,反射能量会散布于所有方向,这样就形成了散射波。

典型的例子如电线杆和树。

图1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方式3、噪声和干扰⑴无线信道噪声分类噪声的种类很多,也有多种分类方式,若根据噪声的来源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类①人为噪声人为噪声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对通信造成干扰的各种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2.增强型 增强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采用 铜芯双绞线组网。其配置如下: (1) 每个工作区至少有2个信息插座。 (2)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2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UTP)。 (3) 采用增值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 (4)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4对双绞线。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 发展余地。它支持话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 进行管理。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9) 保证安装质量
除了布线系统本身的质量以外(通常是由厂家来保证),不 论是3类、5类、超5类还是6类电缆系统,都必须经过施工安装 才能完成,而施工过程对电缆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即使选择 了高性能的电缆系统,例如超5类或6类,如果施工质量粗糙, 其性能也可能达不到5类的指标。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1.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 1.基本型 基本型主要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要求较低的工程, 采用铜芯双绞线组网。其配置如下: (1) 每个工作区只需一个信息插座,对于难以再增加的插 座盒的工作区,至少安装两个分离的插座盒。 (2) 每 个 工 作 区的配线电缆为 1条 4对 非屏蔽双绞电缆 (UTP)。 (3) 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4)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大都能支持话音/数据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4) 可靠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没有通用的 标准,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综合布线 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开放式的、高标 准的信息传输通道。 5) 先进性 综合性布线等级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 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 准,线路均按8芯双绞线配置。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 MHz ,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00 MHz。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 纤引到桌面。语音干线部分用铜缆,数据部分用光缆,可为同 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2) 开放性 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 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 对 所 有 通 信 协 议 也 是 支 持 的 , 比 如 ISO/IEC8802-3 , ISO/IEC8802-5等。 3) 灵活性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进行模块化 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 FDDI、ATM、以太网工作站以及令牌环网工作站。所有设备 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 设备配置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 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综合型 综合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 光缆和铜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其配置如下: (1) 以基本配置的信息插座量作为基础配置。 (2) 垂直干线的配置:每48个信息插座宜配2芯光纤,适 用于计算机网络; 电话或部分计算机网络选用对绞电缆,按信息插座所需 线对的25%配置垂直干线电缆,或按用户要求进行配置,并考 虑适当的备用量。 (3) 当楼层信息插座较少时,在规定长度的范围内,可 多楼层合用集线器或交换机,并合并计算光纤芯数,每一楼 层计算所得的光纤芯数还应按光缆的标称容量和实际需要进 行选取。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1 综合布线系统基础
3.2
3.3 3.4 3.5
综合布线常用传输介质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综合布线施工 小结
习题与思考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1 综合布线系统基础
3.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7) 通信线路有效长度 在同一楼内对电话、传真等及楼宇管理控制系统来说,布 线的长度几乎不受限制,但是对于数据通信、视频传输的计算 机网络系统来说,对通信线路的长度有较高的要求,比如网络 设备间的双绞线总长度最好不超过100 m,设计需要考虑的基 本原则如下: (1) 必须保证各个系统间的双绞线缆长度不超过100 m。 (2) 对于网络设备间、干线可采用布光缆来解决线路长度 限制问题。 8) 考虑主干子系统容量 当考虑采用双绞线缆作为主干线路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承 载的通信量,需要多对双绞线;当考虑采用光缆作为主干线路 的时候,通常采用4芯或6芯光缆,这样有备用线。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需要的物理环境平台,主要就是构建综合布 线系统。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 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 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 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
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其相关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相 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
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于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
的具体用途,易于维护和升级。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1.综合布线的特点
1) 兼容性 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 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 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 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的模块综合到一套标准的综合布线中。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 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 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 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 7类电缆系统:7类电缆系统是欧洲提出的一种电缆 标准,其计划带宽为600 MHz,但是其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 的RJ-45完全不兼容,它是一种屏蔽系统。 3) 质量保证 每个厂商对质量保证都有自己的独特承诺,有的提供若干 年产品质保,有的提供若干年系统质保,还有的提供终身质保。 各个厂商对质量保证的内容和方法的解释都各不相同, 厂 商提供的若干年产品或系统质保,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在有效期 内不会有问题。 布线系统本身的特点就是便于扩容和升级。 通常布线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无源的物理连接系统,一旦安 装完成并测试通过,一般情况下无需维护,只需要对其加以正 确的管理即可。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4) 如 有 用 户 需 要光纤 到 桌面 (FTTD) ,光 缆可 经或不经 FD(楼层配线设备)直接从BD(设备配线设备)引至桌面。上述光 纤芯数不包括FTTD的应用在内。 (5) 楼层之间原则上不敷垂直干线电缆,但在每层的FD可 适当预留一些接插件,需要时可临时布放合适的缆线。 4.综合布线系统各种等级差异 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都能支持话音/数据 等业务,能随智能建筑工程的需要升级布线系统,它们之间的 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所采用的方式。 (2) 在移动和重新布局时实施线路管理的灵活性。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4) 合理选择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千兆位或更高的以太网标准的出台,布线商也相继 推出了支持千兆位以太网的“超5类”、“6类”甚至“7类” 布线系统。推出先进的产品固然是件好事,但用户不要被厂 商的炒作冲昏头脑,在选择布线产品时应冷静地考虑一下, 从实际出发,考虑是否需要如此高端的先进系统。 目前,5类和超5类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交换系统到用户桌面 的各种传输要求。到用户桌面的水平系统,目前国内的大多数 终端用户采用10/100 Mb/s的传输速率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1.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在Cat5、Cat5e、Cat6及Cat7的概念和标准上,在行业内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混乱。为了统一标准,目前,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采 用的标准概括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 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 72:9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 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CECS 89: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 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总配线架技术要求和 试验方法》(YD/T694—9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计安装抗震设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计暂行规定》(YD2003—92)。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6) 经济性 综合布线比传统布线更具经济性,主要综合布线可适应较 长时间的需求,而传统布线要适应新需求需经常改造,这不但 费时且会增加投资。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的几个基本问题 1) 带宽与传输速率 MHz来度量的带宽和以Mb/s(或Gb/s)来度量的数据传输速率。 比如ATM155,其中155指数据传输速率,即155 Mb/s,而实际的 带宽只有80 MHz;又如1000 Mb/s的千兆位以太网,其传输带宽 只有100 MHz。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是数据传输速率,而在 电缆行业中使用的则是带宽,所以不要将二者混淆。 2) 新型电缆系统 (1) 超5类电缆系统(Cat 5) :是在对现有的5类UTP双绞线 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产生的新型电缆系统,其不少性能参数, 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100 MHz。 (2) 6类电缆系统(Cat 6):一个新级别的电缆系统,除了各 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其带宽将扩展至200 MHz或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