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教版地理必修3 学业分层测评4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3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三) 区域发展差异(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下图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划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2000~200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差异的因素有()【导学号:12720014】①地理区位②矿产丰富程度③产业结构④对外开放程度⑤科技水平⑥土地面积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⑤⑥2.2008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最低,说明()A.中、西部地区经济加速增长,东、西部地区差距逐渐消失B.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移,造成东部地区发展衰落C.东部地区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减产D.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受国际市场影响大【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与优越的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相对较合理、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等因素有关。
第2题,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下滑,我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受影响最大。
【答案】 1.C 2.D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回答3~4题。
3.下表表示划分我国四大地区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
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地区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4.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解析】第3题,由表可知①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地区;②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水平高,经济外向型明显,因此为东部地区;③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地区;④除矿产资源丰富其余都居中,为东北地区。
第4题,产业结构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
【答案】 3.D 4.D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图。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全册综合测试卷
D .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答案: A 解析: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
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制造业应向外转移。
(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五 )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 滞蓄于 地面坑洼的现象, 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 充填坑洼的水量 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 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下图为黄土高原某 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据此完成 4~5 题。
全册综合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 )和第 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 11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分数 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18 ·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 我国 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完成 1~3 题。
6.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A .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 答案: C 解析:图中甲处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处, 结合丁位于德干高
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以及甲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量大等知识,
可判断答案。
7.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 A .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 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图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 .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B.①③
解析: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
2018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 模块综合检测 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描述的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状()A.面B.线C.网络D.岛2.图中大部分区域的产业比重最可能呈现________的格局()A.一、二、三B.三、二、一C.三、一、二D.二、三、一解析:第1题,该图描述的是不同类型农业活动的分布形式,它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面状。
第2题,图示区域为非洲(局部),大部分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较低。
答案:1.A 2.A读我国四大地区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四个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市属于东部地区D.中部和东北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4.关于四个地区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C.将运输量大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东部地区与东部季风区相差甚远;西部地区中,并非都是沿边省区;重庆市属于西部地区;四个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第4题,东部地区有资金和科技优势,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因此可以把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联合,协调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3.D 4.A读疆电外送线路图,完成5~6题。
5.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送的是()A.煤电和水电B.核电和水电C.煤电和风电D.水电和地热发电6.下列对哈密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复种指数高,粮食单产高B.天然气资源丰富,为西气东输的起点C.气温日较差大,致使瓜果特别甜D.坎儿井是当地人挖的水窖,用以收集雨水解析:第5题,新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风能资源,所以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送的是煤电和风电。
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读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1~2题.1.箭头Ⅰ表示的是( )①资金②信息③劳动力④自然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近十年来东、西部间的产业转移,则( )A.箭头Ⅱ不可能表示高技术产业B.区域甲有廉价资源和低成本的优势C.区域甲将先进入高科技产业阶段D.区域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迅猛发展1.B 2.B [第1题,图甲中城市数量少,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优势,东部地区则向西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等。
第2题,题干中的“近十年来"是关键词,这期间,我国的产业转移包括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和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根据两个区域的区域空间结构可以看出,区域甲的发展要落后于区域乙;台湾向大陆转移的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和部分高技术产业。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3~4题.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B 4.D [第3题,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第4题,调水可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7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七)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田纳西河干流已经完成梯级开发,共修建了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
每年8月1日,全流域的防洪水库开始放水,以便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大坝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②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利用内河航运③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④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利用内河航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2.修建水库后,改善了通航条件的原因是()【导学号:12720036】A.含沙量减小B.使航道变宽变平稳C.河流径流量增加D.需要通过船闸【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使之趋于平缓,利于内河航运;此外,流域内降水年内变化较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水,修建大坝可拦蓄洪水,减少洪灾,并可作旱季时的灌溉用水。
第2题,修建水库后,水库上游航道变宽、变深,水流平稳,利于通航。
【答案】 1.D 2.B向家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是我国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上游库区水位达到370米高程,能顺利实现向家坝水电站二期蓄水目标。
结合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纵剖面图,完成3~4题。
3.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④引发旱涝灾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A项为社会经济因素;C项径流季节变化大不是水库建设的有利条件;金沙江地处横断山区,地质条件不稳定,D项错。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湘江流域图,回答1~2题。
1.湘江流域()【导学号:12720083】A.为热带季风气候B.地形以山地为主C.水能、矿产丰富D.人口稠密,科技发达2.湘江流域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①酸雨②草地退化③土地沙漠化④水土流失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第1题,湘江流域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上游地区的地形为山地、丘陵,下游地区主要为平原;通过图例可以判断出,该流域的水能与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湘江流域内人口稠密,但科技水平并不高。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湘江流域有色金属和煤炭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可能会导致酸雨的产生;流域内多山地、丘陵且降水丰富,不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和破坏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 1.C 2.B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3~4题。
3.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4.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煤、石油等能源丰富,而①表示储量小,A错。
我国华北地区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②代表市场需求量小,B错。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缺乏,市场需求量大。
③代表储量小,需求量大,C对。
我国西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小。
④代表储量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D错。
第4题,读图,②代表资源储量丰富,市场需求量小。
③代表资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
所以②→③之间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可能性最大,D对。
其他选项中的两地之间没有这种互补关系,调配现象可能性小,A、B、C错。
【答案】 3.C 4.D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高中地理选修3【湘教版】学业分层测评13测试练习新版全册汇总
【湘教版】高中地理重点知识精选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那么怎么学好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学好地理呢?地理基础打好,内容知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湘教版高中地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TB:小初高题库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旅游安全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
据此回答1~2题。
1.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 )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C.社会文化环境D.以上都包括2.关于旅游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②在旅游活动过后,对旅游安全进行总结③在旅游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旅游安全④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需要考虑旅游安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解析】 第1题,旅游者重视的旅游安全问题首先是交通安全,其次是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旅游者的政策与态度、社会治安、自然灾害、政治形势等。
概括起来为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
第2题,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就必须对旅游安全有充分的把握,做到防患于未然。
【答案】 1.D 2.D暑假,某地理小组在下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
读图回答3~4题。
3.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A.a B.bC.c D.d4.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a B.bC.c D.d【解析】 第3题,c为阴坡,蒸发量较少,水分条件好,植被茂密。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3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读徐霞客考察路线(1608~1633年)图,回答问题。
(16分)(1)徐霞客考察路线上的旅游资源有何分布特点?(2)徐霞客考察的旅游点以何种旅游资源为主?【解析】从图中显示的信息看,徐霞客考察路线上的旅游资源主要位于我国的东部和南方,以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为主。
【答案】(1)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南方为主;旅游点呈带状分布.(2)自然景观旅游资源.2.读“青岛部分旅游景点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结合景观图片判断各景点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据图片信息概括青岛旅游资源的特点。
(3)如果某旅游团想去青岛观赏崂山瀑布,简述观赏瀑布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第(1)题,结合景观及其性质说明旅游景观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其独特性,说明青岛旅游资源的特点.第(3)题,观赏瀑布要选择恰当的季节,并保持适当的距离,从正面仰视观赏,即可以看到飞溅的水瀑,又能听到轰隆的巨响,感受声响等综合美感效果,同时观赏时要注意安全。
【答案】(1)崂山瀑布为自然旅游资源,因为其分布以水域风光和地貌景观为主;崂山道教圣地、海滨栈桥、大钟楼和中山路商业街为人文旅游资源,因为其以建筑设施为主。
(2)类型多样;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还有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3)选择多雨的季节,在适当的距离从正面仰视观赏,感受声响等综合美感效果,注意安全。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春节既是我国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海南岛一年中旅游最主要的旺季.材料二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海岸带景观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溶洞、温泉、古迹名胜、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1)依据材料一归纳旅游活动具有的明显特点。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学业分层测评13 含答案 精品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在伊拉克战争中,曾经有记者问一位飞行员:“你知道去轰炸哪个城市吗?”飞行员回答:“不知道。
”“那你怎么去轰炸呢?”“容易。
上级给我一个坐标,我按计算机的指引,投下采用GPS导航的炸弹掉头就走,跟我玩游戏机没啥两样。
”1.导航炸弹上的GPS接收机接收到的信息至少需要几颗空间卫星提供( )【导学号:12720073】A.3B.4 C.5 D.62.导航炸弹上的数据由________提供( )A.空间卫星B.主控站C.监控站D.信息注入站3.导航炸弹上的GPS接收机可获得工作卫星提供的( )①三维坐标②速度③时间④轰炸城市的位置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导航炸弹上的GPS接收机获取信息的过程是( )①工作卫星获取信息②监控站③主控站计算和改正参数④信息注入站⑤空间卫星⑥GPS接收机接收信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①C.③—④—⑤—⑥—①—②D.④—⑤—⑥—①—②—③【解析】第1题,为获取运动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至少需要4颗卫星提供信息。
第2题,GPS接收机捕获的信号由GPS卫星提供。
第3题,GPS接收机可实时计算出炸弹的三维坐标、速度以及时间,但不能提供轰炸城市的位置。
第4题,工作卫星将获取的信息提供给监控站,主控站收集各监控站的信息,经过计算和改正参数提供给注入站,注入站在空间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提供给空间卫星,空间卫星将各项数据传递给GPS接收机,GPS 接收机计算出炸弹的三维坐标、速度以及时间。
【答案】 1.B 2.A 3.B 4.A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下图),回答5~6题。
5.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6.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B.大地高程测量C.地震监测和预报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解析】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4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四) 区域经济联系(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把资源环境承载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2.关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状况,说法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可为东部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B.在合作中,西部地区受益,东部地区经济无影响C.有利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D.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信息【解析】第1题,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是许多江河的水源地,但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根据题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要想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投入。
第2题,东、西部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有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东部经济、技术发达,可为西部提供资金、技术,在合作中东、西部是双赢的;西部可为东部提供大量劳动力。
【答案】 1.D 2.C2015年1月14日,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在河南南阳召开,南水北调东线从2013年11月正式通水以来,累计抽江水47.93亿立方米,调水到山东2.57亿立方米,圆满完成了调水任务。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导学号:12720019】A.a、b段B.b、c段C.a段D.c段4.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解析】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向北输水,目的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沿线地势以黄河为界,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动力提水北送,黄河以北南高北低,可自流供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学业分层测评10 含
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45分钟)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是(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珠江三角洲酸雨问题严重,不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A.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B.生活用煤过多C.多阴雨天气D.大规模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并不好。
第2题,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将趋于缓慢,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3题,酸雨问题严重的前提是雨水多,主要原因是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答案】 1.C 2.A 3.D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带来的问题的是( )【导学号:12720051】A.大量占用耕地B.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C.环境污染严重D.产业结构层次高5.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发展(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工业④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的转变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4题,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第5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是轻加工向高加工发展,二是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学业分层测评1 含
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5分钟)有人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基础,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七大经济区。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导学号:12720003】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致④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
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 A.相似差异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解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特征表现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答案】 1.A 2.A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
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的名片。
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3~4题。
3.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4.关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解析】第3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
第4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答案】 3.D 4.C5.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 )A.区域核心B.网络系统C.外围空间D.人口状况【解析】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9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九)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有关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12720047】A.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左岸B.鲁尔区是德国以机械、纺织为主的重要工业区C.鲁尔区是在当地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解析】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右岸,也就是莱茵河支流鲁尔河流域。
故A 项不对。
鲁尔区是德国以煤炭、钢铁为主的最重要的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故B项不对。
鲁尔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煤田为鲁尔煤田。
但是铁矿并不丰富,需要进口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的铁矿石,近年来也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所以C项是错的。
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发展了钢铁工业和重型机械工业,所以D项对。
【答案】 D2.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解析】鲁尔区的衰落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单一,外因在于世界工业的发展形势,如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等。
【答案】 D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3~4题。
3.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德国鲁尔区衰落的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机械工业B.电力工业C.化学工业D.煤炭工业【解析】辽中南地区水源缺乏;鲁尔区煤炭工业是支柱产业,衰落最为明显。
【答案】 3.A 4.D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国著名工业区。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已逐渐成为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②水源充沛,铁矿石资源十分丰富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工业发展的基础④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导致该工业区钢铁工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A.新技术工业的发展B.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C.钢铁工业的能耗上升D.产业政策的调整7.该工业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解析】第5题,据图中海陆轮廓与河流分布可判断出该图为德国,阴影部分为鲁尔区,该区煤炭、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近铁矿。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学业分层测评5 含
学业分层测评(五)(建议用时:45分钟)土地荒漠化是指因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丧失。
据此完成1~2题。
1.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包括( )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③半湿润地区④热带地区⑤草原牧区⑥高山地区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③海平面上升④酸雨影响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⑦过度开发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⑥【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中对土地荒漠化概念的分析可以作出判断,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现象,主要类型有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都有分布。
第2题,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酸雨会使江河湖水及土壤酸化,除此以外的其他各项都可能导致荒漠化。
【答案】 1.D 2.A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3~4题。
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导学号:12720027】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C.干旱为主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解析】第3题,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由于干旱,形成了其整体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4题,本区景观由草原和荒漠构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变化,而水分条件变化的根源在于本区距海遥远,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难到达。
【答案】 3.C 4.B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防土地沙化应当着力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三口”问题,这是当前防沙治沙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据此完成5~6题。
5.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④退耕还牧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A.①⑤⑥B.②③⑥C.①②④D.④⑤⑥【解析】第5题,西北地区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周围地形是形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2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与应用几个主要环节。
卫星遥感系统中,直接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 A.人造地球卫星B.传感器C.卫星信号地面接收器D.制作遥感图像的高性能计算机【解析】卫星遥感系统中,直接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
【答案】 B2.下列各组遥感类型中分类方法不一致的一组是()【导学号:12720068】A.航天遥感航空遥感B.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C.微波遥感大气遥感D.环境遥感地质遥感【解析】微波遥感是按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划分的类型,大气遥感是按应用领域划分的类型。
【答案】 C下图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拍下的某火山喷发羽毛状的火山灰时的壮观景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分,获取该图像的遥感方式是()A.可见光遥感B.红外遥感C.微波遥感D.多谱段遥感4.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分,国际空间站属于________遥感()A.航天B.航空C.近地D.主动式5.这种遥感的主要优点是()①不受领空限制②可重复观测③机动性强④分辨率最高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解析】第3题,该图像是可见光下的照片,属于可见光遥感。
第4题,国际空间站运行高度远远超过10 000米,属于航天遥感。
第5题,机动性强是航空遥感的主要优点;近地遥感可提供分辨率更高的资料。
【答案】 3.A 4.A 5.D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下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6~8题。
6月份(棉花盛蕾期)测量的农作物1-4波段光谱曲线9月份(棉花盛絮期)测量的农作物1-4波段光谱曲线6.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7.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8.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①近海赤潮灾害②人口分布③海上石油污染④工业生产总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6题,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棉花与番茄、玉米反射率差异明显,故选D。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GIS可以像传统纸质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等有关查询,且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以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
据此完成1~4题。
1.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是()【导学号:12720061】①GIS软件②GIS人员③应用模型④GIS数据分析⑤GIS数据输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2.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A.数据处理B.数据采集C.数据分析D.信息输出3.GIS与传统地图的最基本差异是()A.GIS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和属性B.GIS用符号表示地物的属性C.GIS用色彩来表示地物的差异D.GIS用数值表示地物的空间数据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空间数据B.数据信息C.图像信息D.综合信息【解析】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由GIS软件、GIS硬件(计算机等)、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五个部分组成。
第2题,获得数据的过程是数据采集。
第3题,传统地图通过不同的符号、色彩组成的点、线、面来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GIS在建立数据库时,首先要对纸质地图、文字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
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是由庞大而复杂的空间资料组成的,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具有空间性。
【答案】 1.A 2.B 3.D 4.A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地图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电子地图作为一个新兴产品,已经备受人们的青睐。
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你对地图的理解和对这两种地理图像的了解,选择正确的选项() A.甲属于地图,乙不属于地图B.甲不属于地图,乙属于地图C.甲、乙均属于地图D.甲、乙均不属于地图6.若你是一位对南京陌生的北京游客,准备到南京游览长江大桥、中山陵和雨花台,下列对地图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12720062】A.在北京市上网查询南京电子地图,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到南京购买南京市旅游地图,使用南京旅游地图进行旅游活动B.在北京市上网查询Google Earth,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到南京购买南京市旅游地图,使用南京旅游地图进行旅游活动C.到南京上网查询Google Earth,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D.在北京市购买南京地图,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解析】第5题,甲属于GIS的表达方式之一——电子地图,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查看,也可以打印成纸质地图;而乙则是一种高空俯视景观照片。
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4 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数字地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了《回到恐龙时代》的节目。
众所周知,恐龙早已灭绝了,但节目中的各类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如同真的一样。
完成1~2题。
1.上述节目的播出,体现了哪项关键技术的应用()【导学号:12720077】A.高速网络技术B.空间信息技术C.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D.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有关数字地球的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视化技术将抽象数据具体化,以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形式表现②可视化技术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③虚拟现实技术只能模拟现实视觉环境④虚拟现实技术可完成虚拟战争、虚拟旅游等过程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1题,依靠其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可跨越时空带人们回到远古时代或进入未来。
第2题,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模拟现实的视觉环境,还能模拟听觉、嗅觉等现实环境。
【答案】 1.D 2.C数字化校园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据此完成3~4题。
3.数字校园包括()①网上学校②网上交易③虚拟学校④电子商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课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域范围、动植物物种分布、人口等各方面的信息C.课堂上不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D.想了解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以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解析】“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应用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包括网上学校和虚拟学校,在虚拟学校中可提供教学中需要的各种教学环节和教学需求,并可进行远程教育。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 含
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5分钟)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三家合资企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衡量指标通常是(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三次产业产值比重③人均国民收入④预期寿命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尼日尔目前处于________(的)发展阶段(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工业化C.高效益的综合D.不平衡的加速【解析】第1题,预期寿命属于全面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第2题,尼日尔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说明其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答案】 1.D 2.A若下图表示区域先后发展的三个阶段。
读图,完成3~4题。
3.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丙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乙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丙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甲4.下列特点属于乙阶段的是( )【导学号:12720008】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解析】第3题,依据题意,甲、乙、丙分别代表区域发展的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4题,乙是工业化阶段,该阶段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区域内部差异加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运输显著发展,区域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把资源环境承载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2.关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可为东部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
B.在合作中,西部地区受益,东部地区经济无影响
C.有利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D.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信息
【解析】第1题,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是许多江河的水源地,但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根据题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要想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投入。
第2题,东、西部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有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东部经济、技术发达,可为西部提供资金、技术,在合作中东、西部是双赢的;西部可为东部提供大量劳动力。
【答案】 1.D 2.C
国家水利部专家曾提出设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减少用水量,把更多的水输往中下游。
这样做,既解决了川渝电网电力过剩的问题,又等于增加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据此完成3~4题。
3.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增加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②充分发挥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优势③在西北地区增加灌溉面积,全面发展耕作业④破坏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A.②④B.①③
C.①②D.③④
4.下列河流属于南水北调西线输出河段的是()
A.怒江B.澜沧江
C.雅砻江D.汉江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由于西南地区水电调入西北地区,使西北地区水力发电比例降低,增加了向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输水量,利于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可以充分发挥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能优势。
第4题,雅砻江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输出河段。
【答案】 3.C 4.C
广东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
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5~6题。
珠江三角州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
5.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
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
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
6.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
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
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
【解析】第5题,东莞科技水平并不高,只能生产电脑外围设备,市场也
很有限,海洋运输不如其他沿海城市。
其优势主要是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本地约150万,外来约200万)。
第6题,从“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中可读出工业结构变化趋势。
【答案】 5.B 6.B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7~8题。
7.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A.亚洲B.北美
C.欧洲D.非洲
8.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接近原料地②劳动力廉价③科技发达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第7题,据图即可判断出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亚洲。
第8题,日本向亚洲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亚洲原料丰富、劳动力廉价、消费市场广阔。
【答案】7.A8.C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12720020】材料一河北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三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1)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促使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在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
这些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有何影响?
【解析】第(1)题,图中产业转移的方向都是从大城市迁出,迁向沿海地区、铁路沿线及资源丰富地区。
第(2)题,随着大城市的发展,一般会出现地租提高、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北京、天津地区产业转移。
第(3)题,产业转移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土地、资源、环境压力。
【答案】(1)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转入地区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铁路沿线;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严重的产业。
(2)人口稠密、交通拥挤、劳动力价格升高,地租提高、土地资源紧张等众多因素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管理加强等;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更廉价、自然资源丰富、地租低,生产成本低。
(3)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能力提升]
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的线路另设有宜昌至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其他城市。
2010年该工程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图乙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线路具有的优点是()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②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③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较短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11.下列关于川气东送管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12.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的变化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③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
④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0题,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平坦,工程量小;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
第1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
第12题,读图表数据可知,2010年煤炭仍然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虽然其消费比重降幅最大,但并不代表其消费量会大幅下降。
【答案】10.C11.C12.D
13.读我国部分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名: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试从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分布、市场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图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的最主要能源是________。
(4)A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西电东送”对该省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能源资源供需的不平衡是我国实施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西气东输西起轮南,东到上海。
图中山西省调出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将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轮南上海
(2)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大,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贫乏;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能源消费量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有利于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3)山西煤炭
(4)有利于缓解该省的交通压力;把部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