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只能访问控制方法
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技术手段与应用实践
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技术手段与应用实践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据的规模和种类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这对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产生了重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成为了一项关键的技术手段与应用实践。
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是一种将数据按照敏感程度进行分类,并为每个分类确定相应的保护等级,以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实践,用于实现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目标:1.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保护手段,它通过将数据转化为不可读的密文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中,可以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选择适当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
对于高度敏感的数据,可以使用强加密算法,而对于一般的数据可以使用较为简单的加密方式。
2. 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是一种将权限限制在授权用户之内的方法,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特定的数据。
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中,可以根据数据的分类和保护等级设置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例如基于角色或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
通过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可以降低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风险。
3.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数据备份是一种将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的方法,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中,可以为不同等级的数据设置不同的备份策略。
例如,对于高度敏感的数据,可以选择多个备份位置并定期进行备份。
此外,还应该建立恢复机制,以便在数据损坏或丢失时快速恢复。
4. 数据检测与防御技术:数据检测与防御技术是一种监测和阻止潜在威胁的方法,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数据传输来检测可能的攻击和入侵行为。
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中,可以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等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保护。
此外,还可以使用防火墙、反病毒软件和安全审计工具等进行数据安全的监控和防御。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权限管理方案
常用的权限管理方案一、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权限控制方式。
通过定义不同的角色,并为每个角色分配特定的权限集合,可以简化权限管理的复杂性,确保用户仅能够访问其工作职责所需的信息和功能。
这种方案的主要特点包括:角色定义和划分: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确定不同角色,如管理员、普通用户、审批人员等。
权限分配:为每个角色定义具体的权限,包括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确保角色拥有的权限与其职责和工作需要相符合。
角色管理:定期审核和更新角色权限,随着业务发展和变化进行调整,保持权限管理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属性定义:确定并管理用户、资源和环境的相关属性,如用户的角色、部门、地理位置等。
策略定义:建立详细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逻辑关系和优先级,确保授权决策符合安全和合规要求。
动态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访问控制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安全威胁。
三、最小权限原则(Least Privilege)最小权限原则是一种基本的权限管理理念,指用户在访问信息系统或资源时,只能拥有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权限。
通过最小权限原则,可以降低系统被滥用或误用的风险,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实施方式包括:权限粒度控制:细化权限的授予和管理,确保用户仅能访问和操作其工作所需的具体资源和功能。
权限审计和监控:定期审计和监控权限的使用情况,发现和处理异常访问行为,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教育和培训: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减少因权限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四、分层权限管理分层权限管理是一种根据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数据敏感度,将权限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或等级,实施相应的权限控制策略。
这种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风险评估,为各个层级的用户提供适当的权限访问,确保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
主要特点包括:层级定义:根据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业务流程,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或区域,如公共区域、管理区域、核心区域等。
访问控制方法
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是计算机系统中对资源访问的限制和管理,它通过对用户和程序的身份、权限和规则进行认证和授权来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数据保护。
下面是一些访问控制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访问控制模型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访问控制的规则和机制。
常见的访问控制模型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和角色基础访问控制等。
自主访问控制基于主体拥有资源的所有权来决定访问权限;强制访问控制则基于预先设定的安全策略和标签对主体和资源进行授权;角色基础访问控制则将用户根据职责和角色进行分类,赋予相应的权限。
2. 访问控制列表(ACL)ACL是一种常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它在系统上设置访问控制表,定义哪些用户或组有权限访问资源。
ACL可以基于用户或组的身份验证信息来限制对资源的访问,比如读、写和执行等权限。
ACL的优势是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分级控制的能力,但管理起来相对复杂。
3.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RBAC是在访问控制过程中定义和管理角色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用户分配到预定义的角色中,可以简化和集中访问控制的管理。
RBAC可以使管理员根据用户的职责和需求来进行授权,而不需要逐个分配权限。
此外,RBAC还支持权限的继承和自定义的角色划分。
4. 双因素认证(2FA)双因素认证是一种增加安全性的访问控制方法,它要求用户在登录或访问系统时,除了提供密码之外,还要提供另外一个因素,如动态口令、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等。
双因素认证在防止密码遭到猜测或被劫持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5. 访问控制策略管理访问控制策略管理包括定义、评估和更新访问规则的过程。
管理访问控制策略包括确定资源的敏感性级别、用户或角色的访问权限、审核访问活动等。
这些策略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环境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确保访问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 日志监控和审计日志监控和审计是对系统的访问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用于后续的分析和审计。
日志记录可以包括用户登录信息、访问时间、访问资源、执行操作等。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的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访问控制方法是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的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1.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访问控制方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篡改。
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则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此外,还有哈希算法和数字签名等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2. 认证与授权网络访问控制方法还包括认证与授权机制。
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而授权则是确定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常见的认证方法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生物特征识别等。
通过认证与授权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保护网络数据的安全。
3. 访问控制列表(ACL)访问控制列表是网络访问控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ACL可以通过定义规则来限制特定用户或设备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规则,例如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的访问、限制特定端口或协议的访问等。
通过ACL,可以精细地控制网络访问,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安全审计与监控安全审计与监控是网络访问控制方法中一个重要的补充手段。
通过安全审计与监控,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测网络访问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审计与监控可以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网络流量情况、安全事件等信息,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5. 内容过滤与反病毒技术内容过滤与反病毒技术也是网络访问控制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内容过滤和反病毒扫描,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威胁和恶意攻击。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内容过滤规则,限制特定类型或来源的数据流量,同时使用反病毒技术对网络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和清除,保护网络数据安全。
6. 统一身份认证(SSO)统一身份认证是一种集中式的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实现用户在多个系统中的单点登录和身份识别。
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八)
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其安全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是云计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身份认证和严格的访问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云计算系统的风险。
本文将从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在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中的第一道关卡。
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身份认证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用户名密码认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更加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机制。
1.多因素认证多因素认证是一种结合了多种认证方式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密码、指纹、短信验证码等多种因素。
在云计算环境中引入多因素认证可以有效地增加用户的身份认证难度,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多因素认证,即使用户的密码泄露,黑客也无法轻易进入系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生物特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
在云计算环境中,引入生物特征认证可以减少密码被盗用的风险,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生物特征认证,用户的身份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验证,从而降低了系统被非法访问的风险。
二、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中的第二道关卡。
在云计算环境下,合理的访问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数据,保障数据的安全。
1.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按照用户的角色对其进行权限控制的方式,通过角色的精细划分和权限的明确分配,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在云计算环境中,合理地进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的误操作,防止用户越权访问系统资源。
2.审计与监控审计与监控是访问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对系统的访问进行审计和监控,可以及时地发现异常访问行为,保障系统的安全。
信息系统常用的安全防范技术方法
信息系统常用的安全防范技术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各个组织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为了有效保护信息系统免受各种威胁,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众多安全防范技术和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探讨信息系统常用的安全防范技术和方法,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漏洞管理、数据备份、用户培训等方面。
一、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信息系统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基本功能是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根据预设的规则阻止或允许数据包的通过。
网络防火墙:部署在网络边界,能够筛选进入和离开网络的数据包。
网络防火墙常用的技术包括包过滤、状态检测和代理服务。
通过设置规则,网络防火墙可以有效阻止不安全的流量,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主机防火墙:安装在单个计算机或服务器上,主要保护主机免受外部攻击。
主机防火墙可以控制本地流量,防止恶意软件和未经授权的程序访问主机的网络接口。
下一代防火墙:集成了更多安全功能,如深度包检测、入侵防御和应用程序控制。
下一代防火墙不仅可以检测和阻止传统的攻击,还能应对现代复杂的网络威胁。
二、入侵检测系统(IDS)与入侵防御系统(IPS)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是用于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检测潜在安全威胁的技术工具。
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检测异常行为和攻击活动。
IDS可以分为基于签名的IDS和基于行为的IDS。
基于签名的IDS使用已知攻击模式的数据库进行匹配,而基于行为的IDS则通过监控正常流量的行为特征来发现异常。
入侵防御系统(IPS):在IDS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响应功能,不仅能够检测攻击,还能主动阻止或减轻攻击的影响。
IPS可以根据预设策略自动采取行动,如封锁攻击源、隔离受影响的系统或更新安全策略。
三、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将数据转换为不可读的格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基于风险的访问控制策略
啊
l
基于风 险的访 问控制 策略
陈洪 强
( 南大 学软 件学 院 湖 长沙 4 08 ) 10 2 [ 摘 要 ] 信息 社会需 要对 各种 事件 做出快 速有 效 的响应 , 大量 的信 息和 知识 需要在 传 统的组 织机 构 以及合 作伙 伴之 间共 享, 给系统 敏感 信息 的保 密工 作 这 带来的 严峻 的挑 战 。访 问控 制 是信 息系 统 的一个 重 要安全 保 护机 制, 它是 一项 研 究如 何保 证正 确 的主 体访 问正 确 的客体 的 安全技 术 。访 问控 制规 定 了主体 对 客 体访 问的 限制, 合法 的用户 可 以访 问数 据 项, 法 的用户 将被 禁止 。传 统 的基于 角色 的访 问控 制在权 限分配 和委 托过 程 中可能 存在 不可 预料 的安 全漏 洞 。针 非 对 这一 问题 , 将风 险的概念 引入访 问控 制, 论述 了访 问控制 策略 以及 角色 之间 的基于风 险 的偏 序关 系, 出了风 险距离 的概念 , 给 使得 不同风 险等级 的访 问控制策略 , 可 以相 互 比较其 安全 性的 差异 。在 保持 用户 访 问权 限不 变 的情 况 下 , 能在 系 统的 角色 层次 中选 择 一组权 限执行 风 险最低 的角色 指派 给 用户 。可 以较大 程 度控
作 所 造 成 的破 坏 。
访 问控 制 系 统 一般 包 括 : 体 、客 体 、 安 全 访 问策 略 。 主 主 体 : 问操作 、存 取要 求 的发起 者 , 常指 用 户或 用户 的某 个进 程 : 访 通 客 体 : 调用 的程 序 、资源或 欲存 取 的数据 , 被 即必须 进行控 制 的资源 或 目 标 , 网络 中 的进 程 等 活跃 元 素 、数 据 与信 息 、 各种 网 络服 务 和 功 能 、网 如 络 设备与 设施 : 安 全访 问策 略 : 套规 则, 以确 定 、分配 ~个 主体 对客 体 的访 问能力 , 一 用 它 定义 了主 体 与 客体 关 系 。 访 问控 制 的 目的是 为 了 限制访 问主体 ( 户 、进程 、服务等 ) 用 对访 问客 体 ( 、系统等 ) 文件 的访 问权 限, 而使 计算机 系 统在合 法 的范 围内使 用 : 从 它依 赖 于鉴别 使主 体合法 化 , 将组 成员 关系 和特 权与 主体 联 系起 来。只 有经 授 并 权 的用户 , 允许访 问特 定 的系 统资 源 。当用户 向系统 正确地 确 定并 验证 了 才 自己的身 份后 , 他们 可 以请求 访 问系 统。但 是只 有某 些 管理 员才 可 以完全 地 访 问系统 , 多数 用户 只 拥有 非 常有 限 的访 问权 限 。 将风 险 的概念 引入访 问控制 , 将风 险作为 访 问控制 策略 的一个基 本属 性, 从而在 访 问控 制策 略 以及角色 之 间建立起 基 于风 险的偏序 关 系 。角色 间权限 分配 的风 险关 系, 定 的权 限 由不 同的角 色 执行 , 一 具有 不 同 的风 险等 级 。例 如, 同样 的权 限, 熟练 的用户执 行 的风险 比不 熟练 的用 户执行 的风 险低 。根 据 这些不 同任 务风 险等级 的高低 , 以建立 一个 策略 间的偏 序集及 层 次关系 图, 可 使 得 策略 之 间可 以根 据 风 险 的大 小来 进行 比较 。 2基 于风 险的 访 问控制 的研 究 基于角 色 的访 问控 制 目的在于 对根据 用户 所授 予的角 色对 所需访 问的资 源 进行 实时控 制 。多 自治域 环境 具有 动态 性和 不确 定 性等特 点 , 由于各 个 自 治域 的安全策 略的改变 , 间关系 的改变, 域 个体域 中角色 关系 的变化, 甚至 各个 自治域的产 生和消 亡, 使得任 何一种 传统 的安全策 略都 不能保证 数据资 源在交 互 过 程 中 的 绝对 安 全 。 传统 的 R A 模 型访 问策 略都 是静态 的, BC 缺少 必要 的灵 活性 。一 旦用户 、 角色 、权 限之 间的 关系 建立起 来 , 很难 在发 生大 的变 化 。由于 系统 环境 的 就 变化 , 问控 制系 统总是 存在着 内在 不确 定性, 访 这些 不确 定性 往往 容易造 成无 法预 料的 风险 , 有有必 要探 索 一种 形式 化描述 风 险 的方法 。可 以将 这种 被 所 量化 的风险作 为访 问控 制策 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个 基本属 性, 在动 态确 定访 问控 制策略 的时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摘要:本文以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为研究主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企业如何有效地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来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文章首先概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论述了企业在面对各种风险时,如何采取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文章还讨论了企业在实施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本文总结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在实际运作中的效果和意义,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还能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在这一背景下,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也需要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
尽管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仍存在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工作薄弱,容易出现各种风险问题,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营。
因此,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相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本文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1、COSO理论COSO理论(全称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内部控制标准,由美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ICPA)发起制定。
该理论包括5个关键组成部分,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通讯、监控活动。
COSO理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导性意义,它强调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控制环境,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内部控制目标,实施控制活动、信息与通讯和监控活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COSO理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美国,成为全球范围内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参考标准。
基于风险的访问控制操作需求计算方法研究
( 1 .PL A I n f o r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Z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4,Ch i n a ; 2 . He n a n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S e c u r i t y,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4 ,C h i n a )
关键 词 :访 问控 制 ;文 件 保 护 ;操 作 需求 ; 目的层 次 结 构 ;指数 加 权 移 动 平 均
中图法分 类号 :TP 3 0 9 . 2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7 0 2 4( 2 0 1 3 )0 7 o n c o mp u t i n g me t h o d o f o p e r a t i o n a l n e e d i n r i s k - b a s e d a c c e s s c o n t r o l
r i t h m i s g i v e n ,w h i c h i n t u r n c o mp u t e d t h e s t a t i c o p e r a t i o n a l n e e d .S e c o n d l y , t h e o b j e c t ’ S h i s t o r y o f b e i n g a c c e s s e d i s c o u n t e d ,
Purpose融合:基于风险purpose的隐私查询访问控制
’ 复旦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上海 203 ) 0 4 3 ( 二 军 医大 学 第 三 附 属 医 院信 息 科 上海 20 3 ) 第 0 4 8
摘 要 基 于 p ro e 查 询 技 术 是 关 系 数 据 库 对 隐 私 数 据 访 问 控 制 的 基 础 , up s 的 目前 大 多 数 研 究 都 仅 仅 关 注 在 独 立 隐私 保 护 数 据 库 环 境 下 , 何 建 立 有效 的基 于 p r oe 隐 私 数 据 访 问控 制 模 型 . 随着 分 布应 用 整合 和 数 据 共 享 如 up s 的 但 需 求 的 日益增 长 , 何 合 并 独 立 应 用 下 基 于 p ro e 问 控 制 模 型 的 问题 就 应 运 而 生 .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 章 提 出 如 up s 访 为 文 了 多 应用 系 统 集 成 环 境 下 基 于 融 合 p roe的 隐私 数 据 访 问 控 制 实 现 机 制 . 章 首 先 分 析 了 由于 合 并 独 立 p roe up s 文 u p s 模 型 而 引 起 的 潜 在 隐 私 数 据 查 询 泄 漏 , 出 了合 并 后 的 p roe 足 一 棵 隐 私 泄 漏 风 险 树 , 给 出 了 树 结 点 隐 私 风 提 u ps 树 并 险度 的计 算 模 型. 次 , 隐 私 泄 漏 风 险 树 分 解 成 一 棵 所 有 结 点 风 险 度 为 0的 风 险 平 衡 树 以及 一 组 由 风 险 度 不 为 0 其 将 的结 点 组 成 的 风 险 路 径 . 样 , 个 查 询 可 被 改 写 为先 对 风 险平 衡 p ro e 的 查 询 , 这 一 up s 树 再对 风 险 路 径 查 询 , 此 达 到 以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防护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中,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日益增长,有效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措施成为保护网络系统和敏感数据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常见的实施方法。
一、身份认证的概念与原理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在网络系统中的身份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过程。
通过身份认证,网络系统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并授权其访问特定的资源或功能。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和多因素认证。
1.1 密码认证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
用户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验证其凭证的合法性。
然而,密码认证存在着薄弱性,因为密码往往容易被忘记、被猜测或者被盗取。
为了提高密码认证的安全性,用户应该选择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1.2 生物特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利用个体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如指纹、虹膜、声纹等。
相比于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更难伪造,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然而,生物特征认证的实施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并且可能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1.3 多因素认证多因素认证结合了两种或以上的认证方式,如密码和指纹、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
多因素认证极大地增强了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即使一个因素被攻破,其他因素仍然可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二、访问控制的概念与实施方法访问控制是网络系统中用于管理用户对资源和功能的访问权限的方法。
通过访问控制,网络系统可以限制用户的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
2.1 强制访问控制 (MAC)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标签或标签属性为主的访问控制方法。
在强制访问控制中,系统管理员对资源和用户分配具有不同安全级别的标签,只有符合安全级别要求的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的资源。
这种访问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国防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复杂。
2.2 自主访问控制 (DAC)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访问控制方法。
保密风险评估中什么是最常见的保密风险控制措施之一(访问权限控制)
保密风险评估中什么是最常见的保密风险控制措施之一(访问权限控制)保密风险评估中的最常见保密风险控制措施:访问权限控制保密风险评估是企业或组织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旨在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损失的风险因素。
在保护机密信息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众多的保密风险控制措施中,访问权限控制被认为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访问权限控制是一种通过限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在信息系统中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获得机密数据的方法。
它基于对用户的身份、角色和需求的分析,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访问权限。
以下将详细介绍访问权限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认识访问权限控制访问权限控制是通过控制用户对信息和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确保敏感信息只能被授权人员查看、修改或传输。
它可应用于各种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网络、云计算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1. 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权限控制的首要步骤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企业或组织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指纹识别、智能卡等方式确认用户的身份。
只有身份验证通过的用户才能获得进一步的访问权限。
2. 角色管理角色管理是访问权限控制的核心之一。
通过角色的定义和分配,可以将用户按照其职责和权限进行分类。
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 访问控制列表(ACL)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常用的访问权限控制方法,它是一种表格,记录了不同用户或用户组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权限。
通过ACL,管理员可以针对每个用户或用户组设置细粒度的权限,实现对数据的精确控制。
二、保密风险评估中的访问权限控制措施在进行保密风险评估时,访问权限控制常常被视为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之一。
以下是保密风险评估中常见的几种访问权限控制措施。
1. 需求分析和访问策略制定在保密风险评估前,企业或组织需要对不同用户的访问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根据不同用户的职责和工作需求,确定其访问敏感信息的权限。
同时,制定访问策略,确保只有被授权的用户可以获取相应的敏感信息。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及访问控制策略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及访问控制策略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在网络安全中,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身份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策略的合理应用能够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攻击。
身份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用来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用户访问系统和数据的合法性。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和基于证书的认证。
首先,密码认证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身份认证方式之一。
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验证身份。
然而,由于密码容易被猜测、遗忘或被盗用,单纯使用密码认证的安全性较低。
其次,生物特征认证是一种基于个体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
它利用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指纹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个人设备中,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此外,基于证书的认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身份认证技术。
它通过数字证书来验证用户的身份,并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数字证书是一种由可信机构颁发的电子凭证,用于证明用户身份和加密通信。
基于证书的认证是目前公认的最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之一。
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配合恰当的访问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控制用户对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是一种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攻击的措施,它通过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来确保系统的安全。
在访问控制中,常见的策略包括强制访问控制(MAC)、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首先,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它通过设置安全级别和安全标签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只有满足特定安全级别和标签的用户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强制访问控制可确保重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是军事和政府领域中常用的访问控制策略。
其次,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访问控制策略,它允许用户自行控制其拥有的资源的访问权限。
每个用户可以决定自己资源的访问权限,并可以将一部分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技术,对介质(如网络、存储设备等)进行访问控制,以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首先,基于身份验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指纹等,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介质。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密码被盗用、指纹被模仿等问题。
其次,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ACL是一种用于控制用户或系统对资源访问权限的列表,它可以精确地控制谁可以访问资源、以及对资源的具体操作权限。
这种方法可以细致地控制每个用户的权限,但管理起来可能会比较繁琐。
另外,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RBAC是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它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拥有特定的权限,用户通过角色来获取相应的权限。
这种方法简化了权限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此外,基于加密技术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介质进行加密,可以有效地保护介质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加密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介质,如网络数据传输、存储数据、数据库访问等,是保护介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基于审计和监控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对介质访问进行审计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保障介质的安全。
审计和监控可以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检测异常操作、及时响应安全事件,是介质访问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从而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同时,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结合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介质访问控制的能力和效果。
网络防护中的访问控制策略与方法(五)
网络防护中的访问控制策略与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攻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使得网络防护变得至关重要。
网络防护的一个核心方面是访问控制策略与方法,通过控制网络中不同用户或系统的访问权限,可以有效地防止潜在的威胁和攻击。
访问控制是指确定和实施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的过程。
在网络环境中,访问控制策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实施。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基于身份验证和授权的访问控制。
这种方法要求用户在访问系统或资源之前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其身份的合法性。
一旦用户通过身份验证,系统将根据其授权级别和权限设置,决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和操作。
另一个常见的访问控制方法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在这种策略下,不同的用户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拥有一组特定的权限。
用户的访问权限是与其所属角色相关联的,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访问控制管理,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种访问控制方法是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
该策略根据系统管理员制定的一系列访问控制策略来决定用户的访问权限。
这种方法允许管理员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风险评估,灵活地调整访问权限。
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还可以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多重身份验证、网络隔离等,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访问控制技术可以使用。
例如,访问控制列表(ACLs)可以用来限制对资源的访问,它是一种将用户或组的访问权限与资源相关联的方法。
网络防火墙也可以用作访问控制的一种手段,通过过滤网络流量,限制外部用户对系统的访问。
在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和方法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需要对目标系统和资源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系统中的潜在威胁和漏洞。
其次,需要确保访问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此外,定期的审计和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任何访问控制方面的问题。
总结起来,网络防护中的访问控制策略与方法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安全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信息安全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如同珍贵的宝藏,而保护这些宝藏的关键就在于信息安全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想象一下,一个装满机密文件的保险箱,如果任何人都能轻易打开它,那将会带来多么巨大的风险和混乱。
信息世界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有效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我们的个人隐私、企业机密乃至国家安全都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身份认证,简单来说,就是确认“你是谁”的过程。
它就像是进入一个秘密花园的门票,只有持有正确门票的人才能被允许进入。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我们常见的用户名和密码组合。
当你在登录社交媒体、电子邮箱或者网上银行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就会认定你的身份合法,从而为你打开相应的服务之门。
然而,仅仅依靠用户名和密码并不总是足够安全。
因为人们常常为了方便记忆,会选择过于简单或者容易被猜到的密码,比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而且,如果密码不小心被泄露,那么不法分子就能够轻松地冒充你的身份。
为了增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出现了许多其他的认证方式,比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认证。
这些方式基于每个人独特的生理特征,几乎不可能被伪造或模仿,大大提高了身份认证的可靠性。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是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就像是一个网络世界里的身份证,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颁发。
当你在进行网上交易或者访问重要的网站时,数字证书可以证明你的身份和网站的合法性,确保双方的交易和通信是安全可靠的。
说完了身份认证,我们再来聊聊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目的是决定“你能做什么”。
即使你通过了身份认证,被确认了身份,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在系统中为所欲为。
访问控制会根据你的身份和权限,规定你能够访问的信息和能够执行的操作。
举个例子,在一家公司里,普通员工可能只能访问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文件和数据,而经理则可以访问更多的机密信息和拥有更高的操作权限。
同样,在一个医疗系统中,医生可以查看患者的病历,但护士可能只能查看部分相关信息。
新型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
新型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传统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基于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其中身份验证包括账号密码验证,数字证书认证等方法,权限控制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等技术。
传统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局限在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上,没有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不能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需求。
1.基于风险评估的访问控制技术基于风险评估的访问控制技术通过综合考虑用户身份、应用、设备等要素的风险评估值,实现对用户访问的动态控制。
该技术可以避免传统访问控制方法中的角色和权限直接相关的限制,实现更为灵活的访问控制。
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技术是一种更为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技术。
该技术通过制定不同的访问策略,实现对不同级别用户访问的控制,如访问时间、访问机器、文件大小等,实现个性化访问控制。
基于行为分析的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实现对用户访问的控制。
该技术可以从用户行为的角度出发,对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防止恶意入侵。
基于智能卡的访问控制技术是一种更为安全的访问控制技术,通过智能卡内部的密码和加密算法,保证用户身份的安全认证,并实现设备识别和数据保护功能。
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密码泄露和伪造攻击。
三、技术发展趋势未来访问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综合防御技术的发展,将不同的防御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多层次的安全防御。
2.云安全技术的发展,将访问控制技术应用到云计算环境中,保证云计算的安全性。
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网络入侵和恶意行为的智能识别和预测。
总之,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访问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新型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有所帮助。
基于风险的检测
基于风险的检测对于许多业务和系统而言,风险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从安全性的角度,还是从业务发展的角度,风险检测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的威胁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基于风险的检测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
1. 什么是基于风险的检测基于风险的检测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因素,以识别和预防潜在问题的一种方法。
它旨在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减少威胁和损失,并提高整体业务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在基于风险的检测中,我们需要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通过了解和分析可能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影响。
2. 基于风险的检测的原则在进行基于风险的检测时,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2.1 全面性基于风险的检测需要全面地考虑不同的风险因素,并在评估和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威胁和潜在的问题。
只有全面地了解和识别可能的风险,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
2.2 预防性基于风险的检测旨在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就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后再进行修复。
预防性的思维是基于风险的检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2.3 可持续性基于风险的检测需要具备可持续性,即能够持续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并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措施。
风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业务和环境的变化,风险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
2.4 监测和反馈基于风险的检测需要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反馈可能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监测和反馈,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处理。
3. 基于风险的检测的实施方法基于风险的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实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3.1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基于风险的检测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各种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为其设定相应的等级和优先级。
一种新的基于factor curve的变形控制方法
一种新的基于factor curve的变形控制方法
金小刚;鲍虎军
【期刊名称】《软件学报》
【年(卷),期】1996(007)009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factorcurve的变形控制方法,Barr的整体非线性变形和Watt的时空因子曲线方法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某种解析表达式,不便于进行统一的控制。
作者首次对因子曲线进行了分类,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控制方式,因而非常适合于动画系统,把因子曲线本身作为可变参数的动画控制方法不仅包含Barr和twisting操作而且还包含了Watt的因子曲线变形控制方法,因而动画师有更多变形进行有效
【总页数】5页(P537-541)
【作者】金小刚;鲍虎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 [J], 马彬;谢显中
2.一种新的基于Type-2模糊系统的模糊容错控制方法 [J], 钱冰冰
3.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研究 [J], 郭长庚;连智锋;钟珞
4.一种基于DSC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新控制方法 [J], 谢亦峰;贺永刚;耿相铭
5.一种新的连续面形变形镜的解耦控制方法 [J], 刘成;于飞;丁琳;宋莉;黄刚;郝中洋;李超;林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卷第#期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年,月-%./01&%234%0567058079:/;7<=%2>%;<;10?@:&:A %B B .07A 1<7%0; )1<./1&C A 7:0A :D ?7<7%0 E .5'!**+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计划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 !"")//!0&0 重庆邮电大学自然科学基金 1!""($0(马2彬3 ! 谢显中3 !34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重庆0"""'& !4重庆邮电大学个人通信研究所 重庆0"""'&摘2要 移动网络中设备和服务的移动性引起可用信息和服务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针对这些特性带来的风险和访问控制问题 提出了采用云模型来度量风险 该方法能真实有效地评估用户间的安全风险 其次 基于该风险评估方法 结合现有的角色 策略 信任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技术 提出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 应用原型设计与分析表明 该智能访问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表达用户间存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降低了安全风险 增强了移动系统的安全性关键词 移动网络 云模型 访问控制中图分类号 .5%#%222222222文献标识码 1文章编号 3')%$(!&6 !""# "0$"&!%$"&E0%9:&70<:&&75:0</7;FG 1;:?1A A :;;A %0</%&H &10070571/893 ! 6:;68<9$=>?9@3 !34,?A A B @B ?C ,?D EFG B H -I 8B 9I B <9J .B I >9?A ?@K ,>?9@L89@M 98N B H O 8G K ?C 5?O G O <9J .B A B I ?D D F98I <G 8?9O ,>?9@L89@0"""'& 54P 4,>89<!4:9O G 8G FG B ?C 5B H O ?9<A ,?D D F98I <G 8?9 ,>?9@L89@M 98N B H O 8G K ?C 5?O G O <9J .B A B I ?D D F98I <G 8?9O ,>?9@L89@0"""'& 54P 4,>89<E G ;</1A < 7?Q8A 8G K ?C JB N 8I B O <9J O B H N 8I B EH ?N 8JB H I <FO B O JK 9<D 8I <9J F9I B H G <899<G FH B ?C 89C ?H D <G 8?9<9J O B H N 8I B O 89D ?$Q8A B 9B G R ?H SO 4T B 9I B G >B I A ?FJ D ?JB A R <O EH ?E?O B J G ?B O G 8D <G B H 8O S <9J G >B H 8O S B N <A F<G 8?9D B G >?J I <9B C C 8I 8B 9G A K B U EH B O O F9I B H G <89G K ?C H 8O S QB G R B B 9FO B H O 4.>B 9 <O <C B H 89G B A A 8@B 9G <I I B O O I ?9G H ?A D B I ><98O DR <O JB N B A ?EB J Q<O B J ?9G >B H 8O S B N ?$A FG 8?9D B G >?J G ?I ?9G H ?A <I I B O O <9J 8G JB EB 9JO FE?9G >B H ?A B V Q<O B J G H FO G V Q<O B J <9J I ?9G B U G V Q<O B J <I I B O O I ?9G H ?A O B $I FH 8G K E?A 8I 8B O 4.>B <EEA 8I <QA B EH ?G ?G K EB H B O FA G O O >?RG ><G G >B EH ?E?O B J <I I B O O I ?9G H ?A D B I ><98O DI <9B C C 8I 8B 9G A K B U EH B O O G >B F9I B H G <89G K ?C H 8O S QB G R B B 9FO B H O JB I H B <O B G >B O B I FH 8G K H 8O S ?C FO B H O <9J B 9><9I B G >B O B I FH 8G K ?C D ?Q8A B O K O G B D 4I :=J %/?; D ?Q8A B 9B G R ?H S I A ?FJ D ?JB A <I I B O O I ?9G H ?A*(引(言访问控制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 先后出现了自主访问控制 W 1, 强制访问控制 7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P /1, 基本目标是防止非法用户和非法行为 3 当前移动网络安全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 ! 文献 % 对P /1,扩展后 把角色分成主体角色和环境角色 提出了X P /1,模型 文献 0 结合上下文定义了一个通用计算环境 提出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访问控制等的架构,B H QB H FO 它通过指纹 声音等动态上下文信息来识别用户 文献 & 考虑了动态上下文信息与角色的关联 提出了新的具有上下文关联约束的,11, 扩展了P /1, 文献 ' 结合权限和上下文的动态性 讨论了网格环境下基于上下文和角色的访问控制 文献 )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体 客体的状态和环境上下文信息对主体进行动态授权的访问控制模型 文献 ( 结合行为 时态状态和环境状态的层次结构 提出了基于行为的访问控制模型对上述访问控制技术分析可知 当前移动网络下的访问控制技术基本都是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进行扩展 无论结合动态上下文 还是对主客体对象细粒度控制 都只能适合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安全需求 很难达到移动网络环境的多样性安全需求移动网络的无处不在性和透明性特征引起了诸多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安全访问控制领域 在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中 一些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考虑移动网络环境存在大量的移动用户 因此访问控制的权限分配必须是基于角色) 动态上下文信息!比如用户的服务请求信息等$是及时动态更新的)因此用户访问授权必须是结合这些上下文的实用增强的访问控制) 用户需要获得一个明确的访问服务"而不必知道何种信任证书必须提供)例如"传送服务需要一些交互机制的支持"而该机制应该能够明确哪些必须的静态信任证书应该提供"不必用户关心) 在移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移动用户"且常在不同的域中切换"因此对于某一特定的移动网络环境常常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中访问控制应当基于动态信任的观点来获得访问权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动态上下文&角色和策略的移动网络访问控制机制)通过对各种上下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识别"产生风险信号"从而开展对上下文信息的风险评估和量化"并结合风险值"进而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用户的可信度"为系统进行访问控制安全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最后结合基于角色&策略&信任和上下文信息的访问控制技术来综合决策系统安全)"(基于云模型的风险评估算法"4"(概念的不确定性描述工具 云模型定义3 # 2设!是一个用精确数值表示的定量论域!可以是一维"也可以是多维$""是!上的定性概念"若# !"且"的一次随机实现"#对"的确定度 ()# '""3(是有稳定倾向的随机数% %! '""3(" # !"# ()#"则#在!上的分布称为云!,A?FJ$"每一个#称为一个云滴!无次序$)云可以用图形表示"简称云图)云图表示的概念的整体特性可以用云的数字特征来反映)用期望值$#&熵$%&超熵&'%个数值来整体表征一个概念)它们反映了定性概念整体上的定量特征)期望 ;U EB I G<G8?9Y<A FB 云滴在论域空间分布的期望)通俗地说"就是最能够代表定性概念的点)熵 ;9G H?EK 定性概念的不确定性度量"由概念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共同决定)超熵 T K EB H;9G H?EK 超熵是熵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即熵的熵)由熵的随机性&模糊性共同决定)云模型是云的具体实现方法)由定性概念到定量表示的过程"也就是由云的数字特征产生云滴的具体实现"称为正向云发生器'#(#由定量表示到定性概念的过程"也就是由云滴群取得云的数字特征的具体实现"称为逆向云发生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是实现从定量值到定性概念的转换模型)其中无需确定度信息的逆向云算法'#(更容易应用!确定度在很多情况很难获得$)算法32无确定度的逆向云算法%Z Z输入%*#(+#Z Z输出%$#"$%"&'#3$根据#(计算这组云滴的均值)&一阶矩*3和二阶矩*!#!$$#+)#%$$%+*3,槡!#0$&'+*!-$%槡!)"4!(风险云发生器算法结合云模型中无确定度逆向云算法"提出了基于动态上下文信息的风险发生器算法)算法!2风险发生器算法%Z Z输入%上下文信息集合"[*.3".!",".%+"采样间隔时间/"隶属度的阀值 "每一种上下文风险信号的权重0+*13"1!","1%"21(23+) Z Z输出%风险值P8O S#3$根据样本点上下文和采样间隔时间"采用无确定度的逆向云算法"生成云的期望值&熵和超熵# !$根据云的隶属度函数定义"计算确定度+B-!3-$#$!!!$%$!#%$根据 和 大小关系! 2 有风险信号产生"否则无$"判定上下文有无风险信号产生# 0$据P8O S的取值等于各上下文风险信号与其权重乘积之和)从算法可知"在采样时间间隔内如果是正常范围的动态变化属-静止.概念"不产生风险信号"只有超出正常范围的动态变化才会产生风险信号) !(基于风险的智能访问控制基于信任&动态上下文&策略和角色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融合了现有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P/1,$"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5/1,$"基于上下文的访问控制!,/1,$和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1,$的主要优点)加强了访问控制机制对用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描述能力"增强了系统防御不确定风险的能力)智能访问控制方法流程如图3所示) 22从图3可以看出"该访问控制机制由'个部分/!/22222222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222222222第!3卷图32智能访问控制流程图\8@432\A?RI><H G?C89G B A A8@B9G<I I B O O I?9G H?A组成"分别是风险管理器&信任管理器&动态上下文管理器&策略管理器&角色管理器和访问控制管理器)风险管理器关注动态上下文的变化情况"对非正常范围内的变化产生风险信号#实时结合产生的访问控制上下文信息更新风险值)信任管理器主要负责用户信任的表示和信任值的计算)动态上下文管理器主要提供用户上下文和系统上下文给访问控制管理器)策略管理器主要维持系统授权策略和服务授权策略)系统授权策略处理的是系统级的资源访问授权)服务授权策略是每个服务的局部授权策略)它定义了哪些操作用来完成特定服务和哪个用户被授权来完成这些特定服务)角色管理器基于层次结构存储了角色)同时"图3还描述了智能访问控制方法所包含的几个主要过程%角色控制&策略控制和信任控制过程)!4"(角色控制过程当一个用户发送带有信任证书的服务请求到该访问控制管理器"该访问控制策略首先通过角色策略处理)它用从策略管理器获得的授权策略和从上下文管理器获得的用户和系统上下文信息来综合评估该访问服务请求"并且作出是否允许访问服务请求的授权)假如用户的信任证书满足最小特权原则"并且符合系统提供的授权策略和上下文信息"就运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来授权用户的访问请求#假如因为最小特权原则没被满足"该服务请求将被搁置"系统将发送该服务请求给策略控制过程) !4!(策略控制过程通过检查访问服务请求和系统授权策略"策略控制过程汇总出用户获得服务需要的最少附加信任证书)这个最少附加信任证书被反馈给用户)假如用户提供了该最少信任证书"移动网络环境就允许用户访问指定授权资源)假如用户对于当前移动网络环境是陌生的或它不能提供前述所需要的最少信任证书"则系统将用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进行信任控制过程)!4K(信任控制过程前述!个过程已涉及了能够被系统识别的用户和用户能够提供足够的信任证书!个方面的访问控制问题)然而"通常移动网络环境中用户对于当前环境来说是陌生的和用户不能提供足够信任的信任证书)因此"信任管理器基于不确定风险度量"结合用户间的直接信任&推荐信任&系统中用户间动态上下文信息和时效信息等来表示和计算信任值)通过信任模型的信任传播和信任合并把信任计算值提供给信任控制)假如信任值大于或等于系统中服务或资源的可信访问阀值"则允许用户访问该服务或资源"否则访问请求将被拒绝)而后"访问控制管理器返回信任更新请求给信任管理器用以更新用户之间的上下文信息等)K(应用原型及分析K4"(原型及操作过程通过!个移动网络环境的应用情节说明该访问控制策略的操作过程和提供的!类移动网络服务) !个应用情节分别描述如下%安全可靠的移动网络服务%携带具备蓝牙接口手机的用户1回到自己的实验室!一个移动网络计算环境$"实验室的门检测到用户1的手机和用户1的指纹后自动打开)用户1在实验室里可以进行一些工作"如打开便携式计算机"给用户1订购个性化咖啡"打开空调"打印输出文件等工作)用本文提出的智能访问控制提供移动网络服务的具体过程%用户1使用个人手机打开实验室的门"用户1的手机发出开门请求"实验室的门通过蓝牙接口从手机获取用户1的信任证书"智能门禁系统进行-角色控制."根据从策略管理器获得的授权策略和从上下文管理器获得的用户和系统动态上下文信息来综合评估开门请求)系统初始设置一组角色集合"如领导&教师&研究生&访问人员等角色)如果访问控制管理器检测到在实验室门口的用户1是领导角色"据授权策略和上下文来验证信任证书"当信任证书满足开门的安全控制策略时"实验室领导角色被激活"因此用户1具有领导角色的特权"实验/%/第0期马2彬"等%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室门被自动打开)在实验室内领导角色的动态上下文信息发生改变"实验室移动网络环境根据新的上下文信息和安全授权策略"重新验证信任证书"用户1得到新的服务"如自动打开领导专用便携式计算机"给领导订购个性化咖啡"或用户1能得到打印文件服务等)如果访问控制器检测到在实验室的用户1是教师角色"用户1想打开领导专用便携式计算机)根据授权策略和上下文来验证信任证书"不能满足安全控制策略"实验室移动网络环境进行-策略控制."该过程汇总出用户1获得服务需要的最少附加信任证书!领导信任证书$"并反馈给用户1)假如用户1提供了信任证书"移动网络环境就允许用户1访问指定授权的便携式笔记本计算机)假如用户1不能提供该信任证书"则系统将用基于风险的云信任模型进行-信任控制.过程)假设该具备教师角色的用户1能够提供一些被实验室领导或领导信任的用户的推荐信息和上下文信息时"移动网络环境将根据提供的这些信息计算得出用户1的可信度"用以比较系统设置的信任阀值来决策是否允许用户1打开领导专用的便携式计算机)隐私保护的移动网络服务%用户/被分配以访问人员角色"使用具备蓝牙接口的移动网络设备!未被授权$不能得到一些服务"如实验室的门不会为他打开)但他可以获得基本的服务"如使用移动设备订取免费茶水)领导离开自己的实验室!移动网络环境$"他也不能得到文件打印服务)如果一个用户,用智能终端想获得一些服务"虽然他也在实验室门口"但是他不具备实验室人员的信任证书"因此实验室人员角色不能被激活"办公室门不会为他打开)此时"智能门禁系统进行-信任控制.)假设用户,的智能终端能够提供一些被实验室角色或实验室角色信任的用户的信任推荐和上下文信息时"智能门禁系统将根据提供的这些信息计算得出用户,的可信程度"用以比较门禁系统预设的信任阀值来决策是否允许用户,进入实验室)同样"用户,进入实验室后"上下文将随着改变"将进行新的访问控制决策)用户,对于实验室移动网络环境来说是一个陌生用户"根据提出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不可能访问未被授权的资源和服务"而且对于部分公共服务也是受限的访问)因而实现了移动网络服务的隐私保护功能)K4!(原型模拟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原型和应用过程的分析"可知该智能访问控制方法采用基于角色的层次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复杂性和安全管理机构的开销)它利用上下文来设计了用户间的动态关联性)随着上下文信息的改变"用户的角色也将随着动态变化)通过这些设计"该访问控制机制提供了一个弹性&方便和高安全的访问资源服务框架)角色控制和策略控制是两个基本过程用以支持用户访问资源的信任证书)这!个操作解决了用户访问指定资源的先验最少信任证书的问题)而且"信任管理器牵涉到移动网络环境不同域之间的用户相互访问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了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来为当前环境中的陌生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访问服务)#(结束语本文讨论了移动网络环境下基于角色&上下文和信任的访问控制的优势"结合基于云模型的风险发生器算法"呈现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来解决移动网络环境中的风险和访问控制问题)虽然该智能访问控制方法被设计来应用在移动网络环境中"但它还不是一个完善的安全访问控制模型)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比如形式化定义访问控制方法等)参考文献'3(2林闯$封富君$李俊山4新型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4软件学报$!"")$3(!0")#&&$#''4'!(2窦文阳$王小明$吴茜$等4普适环境下的模糊访问控制模型研究'+(4计算机应用研究$!""($!&!3!")%)!"$%)!0$%)%(4'%(2,]^Y:^X.]^7+$_]^X`W$-P:^:Y1-1^-$B G <A4-B I FH89@I?9G B U G$<R<H B<EEA8I<G8?9O FO89@B9N8H?9D B9GH?A B O',(Z Z5H?I?C G>B'G>1,7-K D E?O8FD?91I I B O O,?9G H?A7?JB A O<9J.B I>9?A?@8B O!-1,71.*"3"4Y8H@898$<)1,75H B O O$!""3)3"$!"4'0(21_$7M T.1W:+$P1^X1^1.T1^1$,175/;__P$B G<A4,B H QB H FO)<I?9G B U G$<R<H B O B I FH8G K O I>B D B C?H O D<H GO E<I B O',(Z Z5H?I4?C G>B3*O G:;;;199F<A,?9C B H B9I B?95B H N<O8N B,?D EFG89@<9J,?D D F98I<G8?9O4\?H G`?H G>.B U<O4`<O>89@G?9$W,$M-1):;;;,?D EFG B H-?I8B G K$!""%)0(#$0#'4'&(2T M+$`;1Y;P1,41JK9<D8I$I?9G B U G$<R<H B O B I FH8$G K89C H<O G H FI G FH BC?HJ8O G H8QFG B J>B<A G>I<H B<EEA8I<G8?9O//22222222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222222222第!3卷',(Z Z 5H ?I 4?C G >B 3*O G `?H SO >?E ?95B H N <O 8N B 5H 8N <I K -B I FH 8G K $5H 8N <I K $<9J .H FO G 4/?O G ?9)M 98N B H O 8G K?C Y 8H $@898<$!""04''(2张建风$徐艳丽$王汝传$等4网格环境下基于上下文和角色的访问控制'+(4计算机科学$!""($%&!33")!)"$!)3$!(#4')(2张立臣$王小明4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4计算机应用$!""($!(!(")3#%3$3#%&4'((2_:\B 9@>F<$`1^X`B 8$71+8<9V C B 9@$B G <A 41I G 8?9$/<O B J 1I I B O O ,?9G H ?A 7?JB A '+(4,>89B O B+?FH 9<A ?C ;$A B I G H ?98I O$!""($3)!%")%#'$0"34'#(2李德毅$杜 4不确定性人工智能'7(4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4作者简介马彬!3#)($"$男$四川南溪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访问控制&信任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等%;$D <8A )D <Q89a I LFEG 4B JF4I 9%谢显中!3#''$"$男$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安全&感知无线电等%;$D <8A )U 8B U =aI LFEG 4B JF4I 9%!编辑 魏琴芳"第十二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征2文2通2知!*"*年,月L M ,日 济南@4:"!<4347013%02:/:0A :%0N1A 470:O :1/0705E .5.;<L M , !*"* -7010第十二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7_!"3"$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山东大学承办"河北大学协办)该系列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现已成为国内机器学习界最主要的学术活动)此次会议将为机器学习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广泛的学术讨论提供便利"并且将邀请国内机器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做精彩报告)征稿范围!征求但不限于如下主题$3$机器学习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应用#!$人类学习的计算模型#%$计算学习理论#0$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多示例学习##$神经网络#3"$集成学习#33$多策略学习#3!$特征选择#3%$流形学习与降维#30$基于案例的推理#3&$增量学习与在线学习#3'$对复杂结构数据的学习#3)$增强学习系统可理解性#3($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3#$聚类#!"$生物特征识别#!3$进化计算#!!$人工生命#!%$模糊集与粗糙集#!0$多1@B 9G 系统中的学习#!&$模式识别#!'$信息检索#!)$生物信息学#!($语音&图像处理与理解#!#$自然语言理解)投稿要求3$论文必须未公开发表过"一般不超过'"""字#只接受中文稿#!$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字&正文和参考文献#另附作者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及;V D <8A 地址#%$参选优秀学生论文的稿件请注明!须由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或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在稿件最后注明-参选优秀学生论文.字样$#0$本会议采用在线投稿方式"网站网址为%>G G E %Z Z I I D A !"3"4O JF4B JF4I 9#&$会议咨询电话%"&%30((%#3%')#'$邮件地址%I I D A !"3"aO JF4B JF4I 9)重要日期3$全文投稿%!"3"年3月!"日#!$录用通知%!"3"年0月3&日#%$召开日期%!"3"年(月'日0(日)论文出版会议录用论文将被推荐到1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1山东大学学报2!工学版$&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1广西大学学报2等期刊的正刊上发表)会议还将评选优秀论文奖与优秀学生论文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第0期马2彬"等%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