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新课导入创设问题情境的四种方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地理是一门让学生感受广阔自然和丰富人文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地域意识和人文关怀的重要课程。
地理课程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地域意识和社会关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理课的导入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理课的导入设计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进行探讨,包括导入的方式、内容和效果评价等方面。
一、导入方式1. 图片展示法在地理课的导入设计中,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人文风情和地理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地理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放映,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2. 问题引导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什么是地理”、“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 实地考察法地理学科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实地考察是地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或图片等形式,给学生展示一些有意思的实地考察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导入内容1.相关概念介绍在地理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简要介绍,例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资源环境等,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案例分析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地理故事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名人演说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采用名人演说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名人演讲视频或语音,让学生从名人的口中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灵活、有效地创造具体、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一方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程度,使学生思维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准确、快捷地感知、理解、并运用教学内容。
下面,我就经历的一些教学实践的课例谈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一、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学习总是一个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所以地理课堂教学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由浅入深地设置地理课堂问题情境。
比如:在学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时,先让学生阅读插图,然后依次设置了如下问题:植物为什么能生长,水为什么能流动?(是因为获得了太阳辐射的能量)。
什么叫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四周释放能量)。
太阳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地向四周释放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从哪里来?(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那么太阳又是如何进行核聚变反应的呢?核聚变反应和能量有何关系(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1个氦原子核,发生了质量亏损,亏损的那部分质量转化成能量释放了出来)。
由于设问是由浅入深的,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和生活相结合,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很多日常生活现象都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联系些生活常识,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回答,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两类:1、和实际生活相符合的。
在讲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时,提问学生“观察一下你们的鞋底,是左侧磨损严重还是右侧磨损严重(学生情绪高涨,积极观察,踊跃回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
以下是一些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通过模拟真实的地理环境或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如模拟地震、模拟气候变化等。
2.利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音频、图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如制作地理纪录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
3.引导探究:通过提出问题或挑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如设计地理实验、组织地理考察等。
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探究地理问题,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地理报告等。
5.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如制作地理模型、设计地理地图等。
6.引入案例:通过引入地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如利用地理新闻事件、地理案例分析等。
7.引导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如组织地理反思、撰写地理心得等。
8.鼓励创新:通过鼓励学生创新和尝试,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如组织地理创新大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等。
9.强化评价: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如组织定期测验、评价学生作业等。
10.整合资源: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支持,如利用校外地理资源、组织地理交流等。
让情境走进高中地理教学课堂
让情境走进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往往受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影响。
传统的地理教学大多以课本为主,以图表、文字为辅,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情境教学引入地理教学,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如何让情境走进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一、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地理教学是一个抽象概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们经常在书本上看到各种地图、图表或者景观照片,但很难产生情感共鸣,而情境教学正是通过构建真实、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体验,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真实地理案例、利用多媒体信息等方式,营造出真实的地理情境,例如讲授地理环境保护课题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环保案例,或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地理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地勘测等真实场景,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情境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或者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讲解气候变化的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气候变化引发的实际灾害案例,组织学生们讨论如何应对这些灾害,从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模型的构建和实验,让他们亲手动手,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增强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理解。
三、增强交流,拓展视野情境教学课堂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浅谈高中地理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浅谈高中地理课的几种导入方法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地理课堂谈谈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
1、设置悬念导入悬念,往往会吸引人的注意力。
教师在导语中设置悬念,造成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热力环流》这一节时,点燃小纸堆,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进入火堆。
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设为悬念,通过课堂学习为学生揭晓答案。
2、图像导入法在地理课堂上可运用幻灯展示进行导入,可以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作用,比如在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课时,可展示春节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和一年一度的广州迎春花市。
两幅图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除夕之夜我国哈尔滨和广州的春节活动,而所放映出的一寒一暖的景观,正说明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使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3、设疑导入教师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思想上产生一些疑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比如,在讲《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这一节时,可提出本地的某居民区或某工业区的布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判断是否合理,设置成悬念,进行导入,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时由学生讨论得出合理与否的结论,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4、漫画导入法漫画,灰谐幽默,笑料之余,发人深思,有所醒悟。
比如,我在讲述《人口数量的变化》这一节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漫画《苦难的母亲》。
对这幅漫画的含义,可能会众说纷纭,但却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的激情和情趣,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提出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导入总之,不同的导入方法有着不同的课堂效果,找到最适合学生们的课堂导入方法,不断地创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导入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导入作者:陈兵来源:《中文信息》2019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1高中生地理课堂学习情感的产生,常常与教师专门设计的教学情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中地理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根据本学科的特色,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之中,深刻体会地理知识的内涵。
而我根据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将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导入主要分为四类,具体如下:一、多媒体情境导入生动、形象的地理事物是极好的引起学生兴趣的素材。
在学习地理新课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理标本(如矿石)、地理模型(如地质构造)、地理景观图、地图和地理图表、动画、视频、微课等多媒体方式,触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再从观察中提问,从这些问题出发,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这种导入方式立体直观形象,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直接感受,有利于他们形成对之后抽象性、空间性强地理知识的理解基础。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的相关内容时,知识难度不大,但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
在导入时我演示出示一组触目惊心的污染实景图片,同时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Earth; Song》MTV视频,这组音像组合一下子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画面中的污染的类型、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最后安排学生为污染治理出谋划策时,课堂学习气氛达到顶点。
通过呈现多媒体学习情境,学生不再会有为学而学的心态,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在讲解有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时,我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河谷形成的动画以及冲积平原形成的动画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微课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陈述性文字以及图片。
这钟多媒体微课导入符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趋势,在微课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河流地貌发育的过程听到讲解并有时间思考,产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困惑,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摘要: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问题式教学的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设置有逻辑的教学问题及合理的解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地理学习机会。
实施问题式教学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建立主动学习地理及学习其他学科的优质习惯,使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及想法,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探析高中地理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途径。
一、增强地理学科趣味性,打牢地理基础知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比教师讲授的方式,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挑战欲。
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收集和教师的辅助讲解,学生能够在任务当中、在问题当中发现学科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区域生态的发展专题进行教学。
首先要明确的是当前的生态问题有什么,比较常见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雨林破坏等,基于此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态问题,找寻出现此类生态问题的较典型区域,结合该地区的整体特征进行经济上的特征描述及提升关键性的自然地理信息,启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并不断向预设的问题进行阶梯式的指引,厘清思考问题的逻辑思路,结合给出材料发现、提出、分析问题,构建学生自己的思维体系。
结合当前的发展地区,整合地理资源能够进行更有价值的问题创建。
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及经验进行学习思维的发散,并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找寻一定的逻辑关系。
教师要在其中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搭建新知识的桥梁。
不得不说的是,在资源的拓展与利用中,依然不能脱离课堂的学习,要始终贯穿地理课本,由浅至深引入课堂知识,并围绕不同教学内容引导课堂氛围,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造问题式教学情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引导式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是关注到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学习方式。
高三地理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营造
高三地理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营造地理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三地理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热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引发学生兴趣、启发思考、提供资源和调动活动四个方面阐述高三地理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营造。
一、引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地理的投入度。
高三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1. 情景模拟:通过引入具体的情境,如旅游地理、地方案例等,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理论联系到现实,增加学习的实践性。
2. 探索性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 多媒体展示:运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图片、影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是高三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例如:1. 提问引导:教师运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2. 群体合作:设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问题导向:针对重要概念或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提供资源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高三地理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包括教材外的资源和课堂内的资源。
1. 教材外的资源:教师可以引入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验、地理图书和地理游戏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课堂内的资源:除了教材,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地理模型和地理实物等资源,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物操作,提供更直接、生动的学习体验。
四、调动活动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一、利用乡土地理内容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地理事物、风土人情等有难以割舍的情结,有独特的亲切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当联系本乡本土事例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的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你家所在乡镇到县城公交车都经过哪些居民点(城镇、村落等)?为什么经过这些居民点?经过这些居民点的作用和影响有哪些?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分析,很容易得出:经济因素是其决定因素。
二、利用热点问题学生往往对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教师如果能适当地把和地理有关系的热点问题引进课堂教学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结合我国经常出现的雾霾现象,引导学生讨论:雾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你如何评价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其加剧?学生可能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引进课堂,作为说理的依据。
三、利用典型性事例在地理教学中,很多复杂的地理现象或原理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多引进典型性问题,能化解难点,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进行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实验操作中掌握、运用知识。
五、利用图像创设情境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在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上,都离不开图像;一定程度上,图像起着内容所达不到的补充与完善作用,比较直观、形象。
1.导入新课。
利用图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长江》一节时,先播放录像《话说长江》。
当长江两岸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伴着解说员生动的语言依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与学生一起吟诵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然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自然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以“热力环流”为例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关注的是地理概念、规律与原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教学,即要创设让学生探究事象因果关系,寻找地理规律、原理的成因的情境---归因情境。
对于自然地理教学中合理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枯燥的课堂生动有趣,更能展现学生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并能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
我以“热力环流的教学”为课例,展现自然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借助故事,创设疑惑的情境,诱学生动脑“想”教学伊开始,先要抓住学生的眼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让他们疑惑中带着兴趣,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找原因。
情境设置:播放火烧葫芦谷并让学生解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
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
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思考:真是上天是怎样帮助司马懿的?有无科学依据?注意点:一定要选择一位熟悉故事并解说动情的同学。
二、展示实验,创设观察情境,引导学生动眼“看”,动手“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通过感官的获得,开展直观的探究,动手绘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利用绘图可以帮助教师化繁为简,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从而为教与学之间搭建桥梁。
情境设置:实验演示:在教室门口点燃蚊香,让学生观察其烟雾的飘向,并分析原因?教师搭建设实验平台,让学生观察并解释观察的现象并归纳热力环流的原理。
找一找:身边的热力环流的例子。
1.启发学生找出热力环流的具体实例。
2.动画演示热力环流并画出海陆风与城市风、山谷风。
3.引导学生分析,假如你是一位某一大城市的市长,如果只考虑城市风的影响,如何布局卫星城与一些有污染的工业?注意点:实验要明显,要形成观察后学生进入“悱愤”的思维状态,能形成寻找规律的动机。
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应用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应用问题探究式进行教学,如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
下面就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和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利用日常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学生只是作为听众,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思维动机的激发,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没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的地理现象,利用“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创造过程中“好奇心”给主体带来积极愉快和兴奋的心理体验,是推动人去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力。
例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先放一些天气预报或者一些气象灾害的视频,然后教师启发提问:“天气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天气变化,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这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例如:各种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冷锋、暖锋?什么是气旋、反气旋?什么是寒潮?台风是怎样形成的?……二、通过学生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人们为了解决问题而思维的结果。
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应该进行怎样的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做?”“换一种方法能不能做?”等等,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尽量展现实验的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亚研究”过程。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此启迪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热力环流实验教学时,可让学生体验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去确定研究方向,“怎样建立有热力环流的模型”“怎样完成热力环流的环节”“从哪些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热力环流” 等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有效导入“四法”
高中地理有效导入“四法”作者:杨小龙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1年第5期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杨小龙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开篇就向学生交代将要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不浪费时间,但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无趣,学生无法较快地融入地理教学的情境中去。
而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所以,教师采用多种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入地理课堂。
一、设疑导入法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抽象难懂。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设疑导入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需要注意的是,班级中学生的层次不一,因此,只有选择合适的案例,才能顺利地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介绍洋流时,教师可以提问有没有学生见过漂流瓶、漂流瓶会漂到哪里、它又是如何漂过去的。
这一系列问题由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媒体导入法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是抽象的,难以描述的。
例如,《行星地球》一章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宇宙空间。
众所周知,宇宙是浩瀚无垠的,无法用数字去描述,学生看不见摸不着。
如果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学起来就会很吃力。
特别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因此,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地球运动的Flash动画,增强学生对地球的感性认识。
同时,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穿插知识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运动,从而将抽象的地球运动变得具体。
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不仅直观具体,还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能让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以更轻松和直观的方式学习地理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构建地理知识思维体系。
例如,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和动态图把课本内容呈现出来。
学生在看视频和动态图时特别认真,从而顺利进入天气变化的情境中,思考分析气象特征,对气压的一些专业名词等有了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激情,跟随教师的深入讲解成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李自新(733200)在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设置被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成为评价地理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利用地理成因,设置问题情境一种地理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引起另一种地理现象,这种反映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形成原因的基础理论。
学习这种知识,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
如:课文在论述全球变暖将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时,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有些学生会想:气候变暖是一件坏事吗?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学生也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如南极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等。
这种方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较有成效,而且能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地理规律,设置问题情境地理规律包括地理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两大规律,学好这种知识,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很好理解掌握。
例如:地球上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但是,为什么“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发现影响气温分布的几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地理常识,设置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方向判断时,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北京(40°N,120°E)位于旧金山(40°N,120°W)的什么方向?许多学生认为北京在旧金山的东方。
因为北京在东经度,旧金山在西经度。
教师让学生读世界政区图,不难看出北京在旧金山的西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
四: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例如: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可联系当地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导入
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导入地理课程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是学生了解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然而,对于地理科目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讨论如何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的导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造问题情境在地理课程导入阶段,创造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引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解城市化的过程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情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
那么,你们认为这种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都有哪些影响?请思考一下。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对农村和城市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工具运用多媒体工具是提高地理课导入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多媒体工具能够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直观地呈现地理现象和相关知识,加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使用地图、图片、实物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地理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播放与地理课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运用游戏和小组讨论利用游戏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游戏或小组讨论的互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师可设计一些地理题材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利用地图上的标志和线索,让学生解决一些有趣的地理问题。
此外,小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讨论某个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高中地理课导入的有力工具。
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导入
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导入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也是学生对知识的第一次接触,因此在地理课堂中,通过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导入非常重要。
这样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创造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的导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有效导入的首要任务。
因为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地理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展示地理景观和实物,增加视觉冲击力。
可以用精美的图片、短视频或者实地调研的照片展示地球上的不同地理景观,如壮丽的山川、奇特的地貌、不同生态系统等。
让学生欣赏这些壮丽的景色,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利用身边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共鸣。
地理课程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讨论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等。
通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3. 利用有趣的小游戏或小测验。
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小测验来进行,比如地理知识问答、地图拼图等。
这样的活动相对轻松,寓教于乐,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导入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导入阶段,我们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地理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合作讨论并提出各自的问题。
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如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等。
这样的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情境出发点创设问题。
通过设计一些情境出发点,使学生能够站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比如,设计一份假设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问题。
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
学生的认知具有情境关联性,特定的情境不仅决定学生对事件意义的理解,还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影响学生的知觉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并且自然地对记忆产生深刻影响。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
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地描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设疑导学,就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所以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宝钢、鞍钢这两大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宝钢和鞍钢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一个位于东北辽宁省。
一个位于华东上海市,两者在资源条件这个区位因素上有什么不同?这就进一步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资源缺少的沿海地区布局这样的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宝钢的布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要素?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从市场和资源这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创设实践情境。
锻炼学生意志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新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地理的目的。
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
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
思维能力是地理学习能力的核心。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活动,以间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以用促学创设问题情境“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形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学生学的目的是为了用,用又会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促进其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我结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I(必修)的教学,在以用促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例如,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是知识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湿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的小实验,让学生经常测试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温室内外温度、湿度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作物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考察了云门寺附近的桂花瀑布及其一条深谷。
学生们都感到非常奇特。
这20多米高的瀑布和深山谷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不让他们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鼓励他们钻研教材,查阅县志等资料,走访地矿局,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
由于学生对这一奇特的地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就特别重视。
经过认真准备后,他们就展开了全面的分析论证。
如,断层错位、流水侵蚀、断裂下陷、冰川刨蚀、人工开凿等等能形成瀑布、沟谷的地理因素,他们几乎都分析到了。
尽管他们分析、论证的结果不一定与实际的地质成因完全吻合,可他们却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以致用,增强了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的新课导入
高中地理的新课导入引言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新课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
目标与重点在开始新课导入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堂课的目标与重点。
将目标和重点明确传达给学生,能够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一种通过创造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或设定任务,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可以先带学生观察黄昏时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然后询问学生关于这种现象的疑惑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种情境导入,学生会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
媒体资源引入利用媒体资源进行新课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使用PPT、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与课题相关的图片、实地考察视频或专家讲解音频等。
例如,在讲解地球板块运动时,可以通过播放地震时的实地录像、构造运动的动画等来引导学生了解地球板块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这种媒体资源引入的新课导入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问题启发与思考提出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引入新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城市化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你所居住的城市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城市化的理解。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然后逐步引入新的知识内容。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记忆效果。
教师可以选择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故事进行讲述,比如讲述地球上河流的起源和流域的形成,或者讲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特殊 区域所引起的特殊 自然现象与学生 日常生活经 验和早先存在的知识的强烈反差 ,引起学生好奇心 ,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 “ 极 端 ”法创 设 问题 情境
所谓 “ 极端”是指 自然地理现 象 、自然地理过程 的极端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现象 、自然地理过程是高中 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少教师反映 ,学生在学 习生活 中常 见的 自然地理现 象 、自然地理过程时 ,由
原因的西南风逐渐转弱 ,圣芭芭拉傍晚气温一般可达
所谓 “ 特殊 ” ,是指特殊 区域的特殊 自然现象 。 自然现象丰富多样 ,如 ,昼夜交替 、四季轮转 ,天气变 化等。在中学 自然地理教学所涉及的 自然现象中,有些 在 日常生活 中习以为常 ,有些特殊 自然现象却不熟悉 ,
3 2 ~ 3 8 ℃。教师在讲到海陆风时 ,可结合圣芭芭拉的地 图,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并将圣芭芭拉作为例子 ,加
美 国,圣 芭芭拉 ( 同时 出示 圣 芭芭拉地 图 )。 那 么圣 芭
学生其空间感知 、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 ,对宏观 、
芭拉 为什 么会 出现傍 晚 比 中午热 的现 象呢 ?带 着这 个 问
题我 们进 入今 天 的 学 习。
复杂 、大尺度 、慢变量的自然地理现象的理解尚存在一
定困难。因此 ,在导入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 ,使其保持 “ 情绪高昂”和 “ 智力振奋”
的 内心状 态就 显得 尤 为重 要 。为此 ,本 文 基于 学 习心理 学 、脑神 经科 学 的研 究成 果 ,结合 笔 者对 自然地 理 教学
导入解析 :圣芭芭拉傍晚 比中午热现象是热力环
流所 引起 的海 陆风 的一 种特 殊体 现 。圣 芭芭拉 位 于加 利
福尼亚南部海岸。白天 ,在来 自太平洋的凉爽西南风吹
而激发起学习动机。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要善于将 教学 内容中涉及的 自然地理规律在特殊区域所 引起的特 殊 自然现象找出来 ,并加 以教学加工 ,利用特殊 自然现
象与学生 日 常生活经验或 已有知识间的强烈反差 ,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 。
于缺乏新鲜感 ,提不起精神 ,注意力涣散 ,学习动机不
拂 下 ,圣 芭 芭 拉 气 温 即使 是 在 夏 季 的 中午 ,气 温 也 只
的理解 ,探索 出高中自然地理新课导入中创设问题 睛境
的 四种 方 法 。
一
有1 5 — 2 l ℃。但到了傍晚,风向开始转换 ,在风从海风 转为陆风的过程 中,作为导致圣芭芭拉白天天气凉爽唯
一
、
“ 特 殊” 法创 设 问题 情境
高 中 地 理
2 0 1 5 年 第 7 期
垒重 ■ ●
高 中 然地理瓤课导 刨谶 阉题情境睁 四 种 渗
’
朱承 熙
(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4 )
导入是影响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在导入
环节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
代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 , “ 喜新厌 旧”是大脑的天性 。
相对于 日常 司空见惯的事物 ,大脑 更倾 向于将注意力 分配给新奇的事物 。而注意正是兴趣与动机的开始和保 证。因此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 教师应挖掘 自然地理现 象 、自然地理过程 中新奇的成分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进而 激发 其学 习动 机 ,避免 由于 司空 见 陨而导 致 的学生
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不
动感情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 自然地理一直都 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从知识层面来看 ,高中自然地 理知识较为抽象,概念及规律较多 ,对学生的空间思维 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从学生层面来看 ,l 5 ~ 1 6 岁的高
一
师 :但 是 世 界 上 有 一 个地 方却 是 每 天 傍 晚 六七 点 钟 时酷 热 难 耐 , 气温 最 高时 甚 至 达 到将 近 4 0 ℃ , 中午 时天 气反 而 凉爽 宜人 ,气温 1 5 — 2 0 ℃左 右 。这 个地 方在
【 导入 1 】“ 傍 晚比中午热”
教 学 内容 :热 力环 流 师 :上课 之 前 , 先 回顾 一 下 上 节课 的 内容 , 一 天 之 中什 么时候 最热 ?
生 :午后 2 : 0 0左 右 。
垫 ,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内在
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 “ 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
深 学生 对海 陆风 的理 解 。在 这则 导入 中 ,问题 情境 创设 的关键 ,在 于利 用 了热 力环 流这 一地理 过 程在 圣芭 芭拉
有些凭借 日常生活经验无法理解 。但无论我们熟悉与 否 ,自然现象背后的 自 然地理规律是客观 的、不变的。
学 习心 理学研 究表 明 ,当教师 提 供 的情境 与 学生 早先 存 在 的知 识存 在矛 盾 与差距 时 ,学 生就 会产 生 好奇 心 ,进
表明,呈现给学生与他们已有经验矛盾的现象,可 以激
发 学生 的好奇 心和 求 知欲 。长 时间 尺度 的地理 现 象 、地 理 过程 由于 其时 间跨 度大 ,学 生无法 直观 感 知 ,一直 都 是 自然地 理教 学 的难 点之 一 。因此 ,当教 学 内容 涉及 长 时 间尺 度 的地 理现 象 、地 理过 程时 ,教师 可 以将 “ 古 今 变 迁 ”作 为问题 情境 创设 的切 入点 。一 方面 ,利 用学 生 对 古典文 学 及其 衍生 的影 视作 品 的兴趣 ,实 现学 习动 机
27
熹 2 0 1 5 年第7 期
强 。这种现象也得到了现代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印证。现
高中 地 理
也是不少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兴趣所在 。教育心理学 认为,如果学生对某些活动有兴趣 ,那么就可以把他们 对这种活动的兴趣和与之有关的课程联系起来 ,使之产
生对 该 门课程 学 习的 内在动 机 。 同时 ,学 习心 理 学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