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课程报告
岩土工程勘查课程设计报告_secret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XX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5月15日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详勘阶段)审定:审核:审查:项目负责:编写人:证书等级:建设部甲级证书编号:240600-kj提交报告单位:XX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交报告时间:2007年7月26日目录一、前言1、工程概况2、勘察工作来源及勘察等级划分3、勘察工作的目的及技术依据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量统计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2、地质构造3、场地岩土构成4、场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5、水文地质条件6、不良地质现象三、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场地稳定性评价2、地基均匀性评价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4、场地地下水评价5、场地适宜性评价四、地基基础建议及评价五、结论建议附图及附件:1、图例2、建筑物总平面图3、建筑物勘探点平面布置图4、工程地质剖面图5、工程地质柱状图6、土工试验报告7、岩石抗压试验报告一、前言我班受XX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丁老师的委托于2008年1月6日至2008年1月17日,进场对拟建的拟建的学校采矿楼边上的一幢地上高十层,地下一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第五教学楼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并于2008年1月17日提交正式的勘察成果资料——《第五教学楼工程》(下简称《勘察报告》)。
本工程XX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技041班FF红设计。
1、工程概况拟建“学校采矿楼边上的一幢地上高十层,地下一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位于XX市南明区后巢乡,地理坐标:东经65o10’51”~65 o10’59”,北纬29 o 40’45”~29 o 40’52”,占地面积约6300㎡。
本工程——位于拟建“XX市南明区后巢乡XX大学蔡家关校区采矿楼与图书管之间第五教学楼工程”,图书管北测50m左右,总占地面积约15000㎡,建筑物为高层,层数为10层,为框架结构。
最大柱荷载11000KN。
房屋最大轴力为2000KN/柱。
建筑物地下室埋深为-4.20m ,±0.00标高为1095.00m。
岩土工程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学校组织了本次岩土工程实训。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4. 提高对岩土工程现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岩土工程勘察(1)现场踏勘:实地考察岩土工程现场,了解地质条件、地貌特征、工程地质问题等。
(2)钻探取样:学习钻探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取土样的技术要领,了解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原位测试:学习原位测试方法,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掌握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岩土工程设计(1)基础设计:根据勘察资料,进行基础设计,包括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类型选择等。
(2)边坡设计:分析边坡稳定性,设计边坡防护措施,如锚杆、喷锚支护等。
(3)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学习地下工程的设计方法,如隧道、地下厂房等,了解施工工艺。
3. 岩土工程施工(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进度等。
(2)施工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质量控制:掌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了解实习内容、实习目的,做好实习准备。
2. 实习中期:按照实习计划,分阶段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3. 实习后期:总结实习经验,撰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成果1. 完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包括现场踏勘、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等数据。
2. 完成岩土工程设计方案,包括基础设计、边坡设计、地下工程设计等。
3. 完成岩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进度等。
4. 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六、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岩土工程专业知识。
实践报告:岩土工程技术
实践报告:岩土工程技术1. 引言岩土工程技术是研究岩石和土壤力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我在岩土工程技术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
2. 实践内容2.1 岩土勘探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岩土勘探工作。
通过对地质和地貌的分析,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并对勘探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对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2.2 岩土工程设计在岩土工程设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勘探结果和工程要求,进行岩土工程设计。
我掌握了常见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工具,能够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控制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 施工监理作为岩土工程技术实践的一部分,我还参与了施工监理工作。
通过与施工方的沟通和协调,我学会了如何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难题。
3. 实践经验和收获3.1 学术知识应用通过实践,我将在学校学到的岩土工程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了自己的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实践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学会了与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合作,有效地传递和接收信息。
3.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我遇到了许多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了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4. 结论通过岩土工程技术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岩土工程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熟悉岩土工程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岩土工程技术实践报告
岩土工程技术实践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是涉及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的工程学科,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地质工程等领域。
本次实践报告主要介绍本人在某工程项目中参与的岩土工程技术实践经历,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探讨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二、实践项目概况本次实践项目是一座大型桥梁工程的桩基施工,涉及到桥梁桩基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方面。
本人在该项目中担任技术员,负责现场施工的监督和技术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实践过程与经验教训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本人带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层分布、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状况等。
通过地质勘察,我们发现该地区地层复杂,存在软土层和岩石层,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桩基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我们进行了桩基设计,确定了桩径、桩长、桩身材料等参数。
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桥梁荷载等因素,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我们选择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确保了成孔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们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控制了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速度。
4.现场监测: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我们对桩基施工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了施工中的问题,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同时,监测数据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5.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岩土工程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等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岩土工程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岩土工程技术将不断进步和完善。
未来,岩土工程技术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工程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岩土工程技术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可持续发展。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岩土工程 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3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4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气象特征2.2场地地形地貌2.3地质构造2.4地层结构2.5场地地下水2.6 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2.7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1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3.2砂土液化判别3.3 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4、岩土工程评价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场地的适宜性4.2场地地基土评价4.3不良地质作用4.4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5.1天然地基基础评价5.2地基基础方案建议6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6.1地下建筑的防水与抗浮6.2基坑支护及降水6.3地下管线6.4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7、结论及建议7.1结论7.2建议附录: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2、工程地质剖面图13、钻孔柱状图1/ 、八—1、前言1.1工程概况成都建华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温江区某街道修建1幢28层商业建筑,建筑高度120 m。
基础拟采用筏形基础,地下室两层,地下室埋置深度10m。
建筑物长度为(80-xh)m,宽度为(20+xh)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J 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有关规范,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本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本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
综上所述,拟建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______________ 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对拟建物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并为设计单位提供相关工程地质依据。
岩土工程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报告范文一、引言岩土工程是研究地下工程开挖、承载、变形、稳定及保护的一门学科。
本报告旨在对项目的岩土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城市郊区,总用地面积1000亩,规划建设多个居住小区、商业中心、学校等土木工程。
基本资料如下:工程地质条件为富含岩石的黏土地层;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层厚度约为5-10米;岩石松散程度较高。
三、岩土勘察及分析1.岩土勘察利用岩土勘察方法对工程地点进行了综合勘察,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下水位测量和土壤取样等。
结果显示,工程地点的地下水位较深,地质条件良好,岩石含量较高,土壤稳定性较好。
2.岩土分析针对岩石及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取样的土壤和岩石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得到了它们的重要参数,比如包括土壤密度、含水率、压缩模量、抗剪强度、岩石的韧性等。
四、工程设计建议基于岩土勘察和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以下关于工程设计的建议:1.土方开挖与填筑由于工程地点土壤较为稳定,岩石含量较高,可以采用传统土方开挖与填筑方式,而无需过多的加固措施。
且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岩石的爆破。
2.基础处理与设计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到地质条件,采用适当的基础处理措施,比如加固地基、采用合适的基础类型等,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地下开挖工程由于地下水位较深,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地下水的处理和控制。
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如加固围护结构、控制水位等。
5.坡面防护对于岩坡地带,需要进行坡面的加固和防护工作,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岩石锚杆等。
六、结论基于对岩土工程的综合勘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工程地点的地质条件较好,建设过程中无需大规模的土方加固和处理措施。
2.在基础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基础处理措施,确保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控制和处理,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
4.岩坡地带需进行坡面的加固和防护工程。
岩土工程技术的实训报告
一、前言岩土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地质、力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岩土工程技术实训。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
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岩土工程勘察:了解勘察的目的、方法与程序,掌握钻探、取样、测试等基本操作。
2. 岩土工程设计:学习岩土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与规范,掌握基础设计、边坡设计等基本内容。
3. 岩土工程施工:了解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4. 岩土工程监测:学习岩土工程监测的方法与设备,掌握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三、实训过程与心得1. 岩土工程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勘察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现场考察,了解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特点。
在钻探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钻机操作、钻杆更换、取样等基本技能。
在取样后,我们进行了土工试验,掌握了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指标。
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勘察工作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
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必须严谨认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岩土工程设计在岩土工程设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基础设计、边坡设计等基本内容。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工程设计不仅要满足力学要求,还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
心得体会:岩土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设计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 岩土工程施工在岩土工程施工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
通过实地观摩,了解了不同施工方法的优缺点,掌握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心得体会:岩土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工种密切配合。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岩土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前言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3 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4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区域气象特征2.2 场地地形地貌2.3 地质构造2.4地层结构2.5场地地下水2.6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2.7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1 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3.2 砂土液化判别3.3 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4、岩土工程评价4.1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场地的适宜性4.2场地地基土评价4.3不良地质作用4.4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5.1天然地基基础评价5.2 地基基础方案建议6 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6.1地下建筑的防水与抗浮6.2基坑支护及降水6.3地下管线6.4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7、结论及建议7.1 结论7.2 建议附录: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 1张3、钻孔柱状图 1张1、前言1.1 工程概况成都建华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温江区某街道修建1幢28层商业建筑,建筑高度120m。
基础拟采用筏形基础,地下室两层,地下室埋置深度10m。
建筑物长度为(80-xh)m,宽度为(20+xh)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有关规范,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本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本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
综上所述,拟建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级。
1.2 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对拟建物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并为设计单位提供相关工程地质依据。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2.1 查明拟建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年代成因、地层结构,并进行均匀性评价;查明基础有无下卧软弱和各土层分布情况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实践报告
岩土工程实践报告1. 引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地质学、土力学、结构工程等多个学科,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地基上安全稳定地建造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实践。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在岩土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和学习成果。
2. 实践背景我参与的岩土工程实践项目是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工程。
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实践步骤3.1 地质勘察在开始地基处理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
通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岩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质条件,为后续工程处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2 地基处理方案制定根据地质勘察结果,我们制定了地基处理方案。
针对不同地层的特点和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处理手段,包括土方加固、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
3.3 施工过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照地基处理方案的要求,进行了土方加固、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在每个施工阶段,我们都对施工质量进行了监控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4 工程验收地基处理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工程验收。
通过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各项测试和检测,验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工程验收合格后,我们进入了下一个建筑阶段。
4. 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参与这个岩土工程实践项目,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的总结:•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准确的地质勘察结果对后续工程处理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应该严格执行。
•工程验收是对整个岩土工程实践的最终检验,必须认真对待。
5. 结论岩土工程实践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程实践项目。
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我对岩土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实践技能。
我相信这次实践经历对我的职业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岩土工程报告
岩土工程报告编号:XXXXX委托单位:XXXXX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项目名称:XXXXX项目一、概况本报告对XXXXX项目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包括地质调查、土壤力学特性测试、基坑开挖及支护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及施工建议。
二、地质调查1. 地质概况XXXXX项目地处层状砂岩和泥岩交互分布带,基岩深度约为15m,在挖掘过程中需要开展岩石及土体支护措施。
2. 地下水在本次勘察中,未发现地下水及地下水对勘察结论的影响。
三、土壤力学特性测试1. 岩土分类XXXXX项目地质构造相对稳定,陆地区域属于D级地震区,所以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震因素。
2. 土层属性表1 土层分布及属性土层编号 | 土层名称 | 厚度(m) | 地层特性-------|-----|-------|-------1 | 淤泥 | 5 | 压缩模量小,土层相对较松散2 | 粉砂 |3 | 水动力作用严重,抗滑性能较差3 | 泥质砂岩 | 11 | 表观密度大、抗压性强、弹性模量高。
4 | 杂填土 | 10 | 土壤组成复杂,性质受地形、气候、地质及施工影响较大3. 地震影响根据XXXXX项目地处D级地震区,我们建议结构设计和施工采用抗震设计,选择符合规范的岩土工程支护措施。
四、基坑开挖及支护1. 基坑开挖考虑到岩石及土体力学性质,在开挖过程中应满足合理的开挖深度,建议采用“先掏中心区,再进四角区”方式,逐层开挖,逐步施工。
2. 支护设计在本次勘察中,我们建议XXX采用开挖留三连接一的方式,设置合适的截面,同时采用重力式支护,避免过度的机械力与基础结构间对抗,提升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五、结论与建议1. 根据勘察结果,我们对XXX项目提出以下建议:(1)应采用抗震设计进行岩土工程支护措施;(2)建议控制开挖深度,逐步施工;(3)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重力式支护,增强整个基坑工程的稳定性。
2. 以上结论和建议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设计及施工。
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报告
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地基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力学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报告是对大学生在岩土工程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的一份重要文件。
本实践报告将会介绍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大学生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实践经验,并对未来的岩土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2. 正文2.1 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2.2 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的重要性2.3 实践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3. 结论3.1 总结实践经验3.2 对岩土工程实践的展望3.3 结论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然后讨论大学生参与岩土工程实践的重要性,接着分析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获得的收获。
最后,我们将总结实践经验,展望大学生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并给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的相关内容。
1.3 目的大学生岩土工程实践报告的目的在于总结和分享大学生参与岩土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收获,以及探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篇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对岩土工程实践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将来的实践提供一些建议和展望。
同时,也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岩土工程实践,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岩土工程领域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2.正文2.1 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土壤和岩石在工程环境中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围岩支护以及岩土灾害的防治等内容。
土壤的力学性质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包括土壤的密实度、孔隙特征、孔隙水压力和土体的变形特性等。
岩石的力学性质则涉及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以及岩石的变形特性等方面。
土木工程岩土实训报告
一、前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土力学、岩土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岩土工程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岩土工程的现场勘察、基础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训背景与目的本次实训的背景是位于我国某城市的住宅小区建设。
该小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共有住宅楼30栋。
实训的目的如下:1. 熟悉岩土工程现场勘察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学习岩土工程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一)现场勘察1. 勘察地点:某城市住宅小区工地。
2. 勘察内容: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
3. 勘察方法:- 地形地貌观测:通过目测和仪器测量,了解场地地形起伏、坡度等。
- 地层结构调查:通过钻探、取样等手段,了解地层分布、岩土性质等。
- 地下水位调查:通过钻探、测井等手段,了解地下水位深度、水质等。
- 地质构造调查:通过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图等手段,了解地质构造特征。
(二)基础设计1. 基础形式选择:根据勘察结果,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
2. 基础尺寸计算:根据荷载大小、地基承载力等参数,计算基础尺寸,包括基础宽度、埋深等。
3. 基础配筋设计:根据荷载大小、基础形式等参数,计算基础配筋,包括主筋、箍筋等。
(三)施工技术1. 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施工:开挖基坑、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
- 筏形基础施工:开挖基坑、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
- 桩基础施工:钻孔、清孔、浇筑混凝土等。
2. 质量控制:- 检查施工材料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 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实训成果与心得(一)实训成果1. 成功完成了某城市住宅小区岩土工程现场勘察、基础设计、施工等工作。
工程岩土专业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特组织学生进行工程岩土专业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为2021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地点为我国某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三、实训内容1. 岩土工程勘察(1)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质调查、钻探、取样、室内试验等。
(2)学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掌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2. 基础工程设计(1)学习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形式选择、基础尺寸计算等。
(2)掌握常用基础工程设计软件的使用,如AutoCAD、Revit等。
3. 基础工程施工(1)了解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地下工程等。
(2)学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要求。
4. 岩土工程监测(1)掌握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2)学习岩土工程监测报告的编制,掌握岩土工程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四、实训过程与收获1. 岩土工程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调查、钻探、取样、室内试验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方法,提高了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认识。
2. 基础工程设计在基础工程设计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常用基础工程设计软件的使用。
通过实际设计,我们提高了基础工程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基础工程施工在基础工程施工实训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施工技术。
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操作,我们掌握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要求,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岩土工程技术初探实训报告
一、引言岩土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土体力学、岩体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加深对岩土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岩土工程技术初探实训。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1)加深对岩土工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对工程实践的认识。
(2)掌握岩土工程现场勘察、试验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意义(1)为今后从事岩土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我国岩土工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训内容1. 现场勘察(1)学习现场勘察的基本方法,包括地形地貌观测、地层岩性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等。
(2)了解钻孔、探井、探槽等现场勘察手段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 岩土试验(1)掌握岩土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如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等。
(2)学习不同岩土力学试验方法,如直剪试验、三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
3. 基础工程设计(1)了解不同类型基础的结构形式、适用条件和设计方法。
(2)学习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如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结构设计等。
4. 地基处理(1)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换填、压实、桩基础等。
(2)了解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四、实训过程与心得1. 实训过程(1)分组进行现场勘察,学习现场勘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在实验室进行岩土试验,熟悉试验设备和操作流程。
(3)根据现场勘察结果,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
(4)学习地基处理的相关知识,了解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
2. 心得体会(1)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在岩土试验和基础工程设计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实践报告:岩土工程技术
实践报告:岩土工程技术一、摘要本实践报告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岩土工程的概念、任务和特点,阐述了岩土工程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岩土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引言岩土工程技术是研究岩土体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技术在土木工程、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岩土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三、岩土工程的概念、任务和特点1. 概念:岩土工程是指以岩土体为对象,研究其在工程作用下的性质、行为和规律,以实现工程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2. 任务:岩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岩土体的工程性质评价、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
3. 特点:岩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岩土体性质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预测。
(2)区域性:岩土工程受地域环境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岩土工程具有各自的特点。
(3)不确定性:岩土工程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导致工程风险较高。
四、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1. 地质勘察技术: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 岩土加固技术:岩土加固技术旨在提高岩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包括预压加固、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
3. 地下工程设计技术:地下工程设计技术涉及地下空间利用、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如隧道、地铁、基坑等工程。
4.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灾害的防治,保障工程安全。
5. 监测技术:监测技术是对岩土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以保证工程安全、控制工程质量。
五、岩土工程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1. 某地铁工程:通过地质勘察技术,了解地铁线路沿线的地质条件,为地铁设计提供依据。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1. 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应用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监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旨在为岩土工程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工程地质调查在进行岩土工程之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对地质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形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地质勘察、钻探、取样等方法,可以获取地质体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目的、结构类型等因素,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基础设计、支护结构设计、防渗设计等,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技术、材料选择、施工顺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 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艺。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
常见的施工技术包括钻孔、爆破、挖掘、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5. 监测方法岩土工程监测是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监测方法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土体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6. 质量控制措施岩土工程质量控制是为了确保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验收质量控制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
7. 结论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监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岩土工程应用技术的相关内容。
岩土工程是研究土壤和岩石在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涉及到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基础、地下结构、边坡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问题。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2. 岩土勘探技术岩土工程中的勘探技术是确定地下土壤和岩石性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岩土勘探技术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下水勘探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地质剖面、地下钻孔和试验数据等手段,获得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是指对地表土壤进行改良或加固的技术措施。
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体加固、地基处理和地基加固等。
其中,土体加固主要通过土壤改良剂的加入来提高土壤的工程性质;地基处理则是通过改变地基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加固则是通过加固措施,如钢筋混凝土桩等,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地下结构设计技术地下结构设计是指在地下进行建设的工程结构的设计技术。
常见的地下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通道和地下仓库等。
在地下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地质条件和地震等因素,以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5. 边坡工程技术边坡工程是指对山体或土坡进行加固和稳定的技术。
常见的边坡工程技术包括边坡加固、边坡防护和边坡监测等。
在边坡工程中,需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坡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
6. 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地质灾害治理是指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技术。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灾害预警、灾害监测和灾害治理等。
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治理,可以减少地质灾害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7. 结论岩土工程应用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岩土勘探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地基处理技术和地下结构设计技术则可以确保地基和地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边坡工程技术和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可以减少工程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工程岩土课程实训报告
工程岩土课程实训报告工程岩土课程实训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岩土课程实训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不必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将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
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桩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中的生产技术技术规范和监理细则。
一、实习概况我从20xx年7月28号到20xx年8月24号在山西六建承建的项目“xxxx现代分析测试项目”实习,在实习期间,一方面增强了自己的读图识图能力,了解了将图纸转化到实体建筑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人事机构和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非专业知识的收获。
二、公司概况山西省xxxx建筑工程公司系国有建筑安装施工一级企业,属于山西建工(集团)成员企业之一,现有员工138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骨干328人,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201人,各类施工机械设备408台(套)。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独立承担各类大型工业建筑与高级民用建筑工程的综合施工能力,拥有滑模法施工,现代高经工程装饰导专业技术优势,年施工能务达3亿元以上。
公司施工经验丰富,曾承建过一大批大中型工业建筑项目和民用建筑队工程:如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综合楼,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太原金融大厦,大同四台沟矿贮煤矿仓,盛伟大厦,太原日报社新闻大厦,山西省新闻出版大厦门,引黄工程信百公路,以及采用滑模板工艺施工的太原建业高层住宅楼,主体28层,仅用98天,质量达到山西省省优标准,中行山西省分行综合楼获“鲁班奖”,太原海关大厦门获国家建设部一九九九年度”建筑安全奖,多次获山西省工程质量奖“汾水杯”。
三、实习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xx现代分析测试中心2、工程地点:xxxxxxxxxx3、工程规模:本工程共计四个单体,分别为1号楼(学术交流活动中心)、2号楼(机电工程学院)、3号楼(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4号楼(分析测试中心及地下目标毁伤中心、化工与环境学院)。
岩土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岩土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观察,将岩土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岩土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了解岩土工程的基本流程,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岩土工程公司三、实习内容1. 岩土工程勘察- 观察现场地形地貌,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地下水位情况。
- 学习使用地质罗盘、经纬仪等测量工具进行地形测量。
- 观察钻孔施工过程,了解钻探方法、钻杆长度和钻进深度确定方法。
- 学习编写钻孔现场记录表,掌握野外鉴定土的能力。
2. 岩土工程设计- 参与岩土工程设计方案的讨论,了解设计原理和设计规范。
- 学习绘制岩土工程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
- 了解地基处理、边坡支护、基坑开挖等岩土工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3. 岩土工程施工- 参观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 学习使用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
- 了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
4. 岩土工程监测- 学习使用监测仪器,如沉降仪、位移计等。
- 了解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学习岩土工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将所学岩土工程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深了对岩土工程的理解。
2. 技能提升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经纬仪等测量工具,掌握了钻孔施工、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职业素养通过实习,了解了岩土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1. 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持续学习岩土工程领域知识更新迅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何为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
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
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
2、何为软土地基?主要特点如何?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
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
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特点: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3、太沙基固结理论和比奥固结理论各有什么优缺点?各自适合条件如何?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比较精确,在多维固结问题中,它忽略了变形协调条件对固结过程总应力的影响,所获的结果是近似的。
同时,该理论对新近沉积的超软土、尾矿坝、人工吹填土等(固结系数会随时间而变)会带来不能允许的误差,计算出的固结过程明显延长。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可用于求解一维有侧限应力状态下,饱和粘性土地基受外荷载作用发生渗流固结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土骨架及孔隙水的应力分担量,如大面积均布荷载下薄压缩层地基的渗流固结等。
比奥固结理论考虑了变形协调条件对固结过程总应力的影响,从严格的固结机理出发推导了准确反映空隙压力消散与土骨架变形相互关系的三维固结方程,借助了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等数值求解,可以广泛用来解决各种工程实际的固结问题。
风填土的固结变形大,用太沙基和比奥固结小变形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4、土的主要本构模型有哪些?研究进展如何?在经典土力学中沉降计算将土体视为弹性体,采用布西奈斯克公式求解附加应力,而稳定分析则将土体视为刚塑性体,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
采用比较符合实际土体的应力-应变-强度(有时还包括时间)关系的本构模型可以将变形计算和稳定分析结合起来。
自Roscoe与他的学生(1958~1963)创建剑桥模型至今,各国学者已发展了数百个本构模型,但得到工程界普遍认可的极少,严格地说尚没有。
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则更为复杂。
看来,企图建立能反映各类岩土的、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的理想本构模型是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因为实际工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很复杂的,具有非线性、弹性、塑性、粘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等,同时,应力路径、强度发挥度、以及岩土的状态、组成、结构、温度等均对其有影响。
开展岩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努力建立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用模型;一是为了建立能进一步反映某些岩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包括各类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粘弹性模型、粘弹塑性模型、内时模型和损伤模型,以及结构性模型等。
它们应能较好反映岩土的某种或几种变形特性,是建立工程实用模型的基础。
工程实用模型应是为某地区岩土、某类岩土工程问题建立的本构模型,它应能反映这种情况下岩土体的主要性状。
用它进行工程计算分析,可以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精度的满意的分析结果。
例如建立适用于基坑工程分析的上海粘土实用本构模型、适用于沉降分析的上海粘土实用本构模型,等等。
笔者认为研究建立多种工程实用模型可能是本构模型研究的方向。
在以往本构模型研究中不少学者只重视本构方程的建立,而不重视模型参数测定和选用研究,也不重视本构模型的验证工作。
在以后的研究中特别要重视模型参数测定和选用,重视本构模型验证以及推广应用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工程建设服务。
其中几种经典的本构模型:(1)、Mohr-Coulomb(M-C)理想弹塑性模型(2)、Drucker-Prager(D-P)模型(3)、Cam-clay(Cam)模型(4)、Duncan-Chang(D-C)模型(5)、Lade-Duncan(L-D)模型研究进展:土本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们已提出数以百计的土本构模型,诸多文献也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评述和归纳。
然而这些土本构模型多是在扰动土或砂土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它们难以描述由于土结构性引起的各种非线性行为,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天然土体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所以有必要建立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土本构模型。
针对这个现实,目前有些学者已基于各种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可以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土本构模型,并得了较好的应用。
但在目前的文献中还很少有对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进行归纳。
5、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如何?一、分层总和法分层总和法是在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划分为若干层,计算各分层的压缩量,然后求其总和。
计算时应先按基础荷载、基底形状和尺寸、以及土的有关指标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且在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进行分层,然后计算基底附加应力,各分层的顶、底面处自重应力平均值和附加应力平均值。
通常假定地基土压缩时不允许侧向变形(膨胀),即采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
为了弥补这样得到的沉降量偏小的缺点,通常取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进行计算。
二、有限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介质,对于一般土体可以采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或弹塑性本构模型,考虑复杂的边界条件、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特性、土体的应力历史和水与骨架上应力的耦合效应,可以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土层的各向异性,还可以模拟现场逐级加荷,能考虑侧向变形及三维渗流对沉降的影响,并能求得任意时刻的沉降、水平位移、孔隙压力和有效应力的变化。
从计算方法上来说,由于其计算参数多,且需通过三轴试验确定,程序复杂难以为一般工程设计入员接受,在实际工程中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只能用于重要工程、重要地段的地基沉降的计算。
三、规范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所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总和法。
它也采用侧限条件的压缩性指标,并运用了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还规定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以及提出了地基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使得计算成果接近于实测值。
6、如何考虑软粘土强度、变形的时间效应?强度的时间效应蠕变是流变的一种现象,在恒定的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
剩余强度,黏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时,常采用有效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
变形的时间效应(1)变形量大有些软土含水率高,孔隙比较大。
(2)压缩稳定所需时间长。
软土中的水在孔隙中流动较困难,渗透性低。
饱和土受荷载后,水不能很快排出,变形只能缓慢发展。
在地基中,这一变形过程常延续数年,乃至数十年。
(3)侧向变形大。
饱和软土受荷时,初期水来不及排出,土体体积不收缩,便从侧向向外挤出,泊松比接近0.5。
随着孔隙水的逐步排出,土体体积收缩,竖向沉降进一步发展,而侧向可能略有收缩。
从最终稳定的变形来看,软土的泊松比一般高于非软土。
7、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1)基础形状的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的,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的影响。
2).荷载倾斜与偏心的影响:在用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均是按中心受荷考虑的,但荷载的倾斜荷偏心对地基承载力是有影响的。
3).覆盖层抗剪强度的影响:基底以上覆盖层抗剪强度越高,地基承载力显然越高,因而基坑开挖的大小和施工回填质量的好坏对地基承载力有影响。
4).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水位上升会降低土的承载力。
5).下卧层的影响:确定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设计值,应对下卧层的影响作具体的分析和验算。
6).此外还有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的影响:地基土压缩性和试验底板与实际基础尺寸比例的影响。
相邻基础的影响,加荷速率的影响和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影响等。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结构特点,对上述影响因素作具体分析。
8、土坡稳定计算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一.瑞典圆弧法这个方法首先是由瑞典的彼得森所提出,故称瑞典圆弧法。
(1)基本假设:均质粘性土坡滑动时,其滑动面常近似为圆弧形状,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为刚性体,即设计中不考虑滑动土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假定土坡稳定属于平面应变问题。
(2)基本公式:取圆弧滑动面以上滑动体为脱离体,土体绕圆心O 下滑的滑动力矩为Ms =Wa ,阻止土体滑动的力是滑弧AED 上的抗滑力,其值等于土的抗剪强度τf 与滑弧AED 长度L 的乘积,故其抗滑力矩为R L M f R τ=安全系数K =抗滑力矩/滑动力矩=1>=WaR L M M i s R τ 式中:L ——滑弧弧长;R ——滑弧半径;α——滑动土体重心离滑弧圆心的水平距离。
该法适应于粘性土坡。
后经费伦纽斯改进,提出υ=θ的简单土坡最危险的滑弧是通过坡角的圆弧,其圆心O 是为AO 与BO 两线的交点,可查表确定。
二.瑞典条分法(1)基本原理:当按滑动土体这一整体力矩平衡条件计算分析时,由于滑面上各点的斜率都不相同,自重等外荷载对弧面上的法向和切向作用分力不便按整体计算,因而整个滑动弧面上反力分布不清楚;另外,对于υ>0的粘性土坡,特别是土坡为多层土层构成时,求W 的大小和重心位置就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