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6摸球游戏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乘着活动的翅膀,让孩子们思维飞翔——《摸球游戏》教学案例及反思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杨琼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84-85《摸球游戏》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我做出了如下设计:1、活动一:师摸生猜,引路启航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
(板书课题)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搅一搅、摸一摸,随便拿一个,你猜啥颜色?生:白的。
(师摸球)师: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白球呢?生:因为盒子里全是白球,所以每次都能摸到白球。
师:那我说:“我一定摸出白球”,你们同意吗?师:我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生:不可能。
因为盒子里没有红球。
师:可能摸出黄球、黑球或其他颜色的球吗?为什么?生:不可能。
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球。
师:如果我把盒子里的5个白球换成黄球,使得白球、黄球一样多,想一想老师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的,(说话时放慢速度)猜一猜。
生1:白球。
生2:黄球。
生3:也许是白球,也许是黄球。
(师继续多次摸球。
)师:为什么老师这次既可能摸到黄球又可能摸到白球了呢?生:因为盒子里有黄球也有白球。
师:也就是说,这次摸球出现了两种可能。
可能是……,也可能是....2活动二:小组活动,验证猜想(1)师:下面老师再改变盒子里黄球、白球的数量,变为9个白的、1个黄的。
我们看看,摸出其中的一个球,是摸中黄球的次数多,还是摸中白球的次数多?师:大家把自己的猜想迅速在课本上记下。
(生填写课本“想一想”)师:想不想自己摸球来验证猜测?生:想。
师:那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投影出示“小组合作”的操作步骤)%1几人轮流摸球,摸出一个球组长记录一次是什么颜色,然后把球放回盒内搅一搅再摸一摸。
%1统计时,白球用字母w表示,黄球用字母Y表示。
%1小组交流: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为什么会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师以一小组为例,逐条讲解示范,小组评比纪律、速度。
(各学习小组愉快地摸球、统计、讨论。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环环相扣,知识点成螺旋上升的态势,通过摸球游戏,学生并不感觉内容抽象,学得兴致勃勃,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摸球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同一种颜色的球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
尤其在提问为什么摸到某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时,一个学生用转盘摇奖来类比说明,即哪种颜色的区域面积大,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而球数量的多少就相当于区域面积的大小。
这样的解释,让可能性大小的理解浅显生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真正灵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去探究。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修一条路甲队单独完成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30天,前4天甲乙合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这条路还剩没修②已修的路占整条路的③剩下未修的路,继续由甲完成还需要天④甲、乙工作效率的比值是3:2⑤剩下未修的路,按照甲、乙、甲、乙、甲、乙……的顺序完成,则最后是由乙完成的。
A.4 B.3 C.2 D.12.用15克盐配制成含盐率为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正确的列式是()A.(15﹣155%)5% B.15×5%﹣15 C.15÷5%+15D.15÷5%﹣153.15.9-(5.9+6)=()A.4 B.13.7 C.0.44 D.264.至多用( )块小正方体塔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看A.4 B.5C.65.买鞋的学问:如果鞋子是a码,也就是b厘米,它们有这样的关系:a=2b﹣10.小明要穿40码的鞋子,也就是要穿()厘米的鞋子.A.35 B.30 C.25 D.406.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0.5和2 B.和C.和D.和7.14÷12×23=()A.15B.112C.13D.23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摸球游戏》教学反思例文.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摸球游戏》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教学是成功的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
对于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我在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因此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
首先我是唤起学生旧知的回忆游戏,师生共同做,教师演示,让学生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因为这是学生玩过的游戏,所以教师组织的速度放得快些,不让学生再亲自去实验。
沿着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认识,我改变条件,再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游戏实验去验证猜测,通过这样的猜测实验验证的亲历过程,学生就在游戏活动中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
试一试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可能性大,什么情况可能性小。
课后我发现,学生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但是如何使可能性变大,或变小,学生却很模糊,这也是个逆向思维,如果再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学生掌握得会更牢。
的游戏进行反馈。
)培养模仿朗读能力d.教授单词pants,首先拿出自己事先折好的小裤子,(也可以多折出几个来,每拿出一个就问:”What color isthispants?”将所有的裤子都问完以后,同时出示所有的裤子问:”How many pantscan you see?”这样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pants的发音,效果更好。
)导出单词pants后,全班跟读,分组读,个别读,充分练习。
e.教授单词shoes,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鞋的钥匙链,导出单词shoes,全班跟读,分组读,个别读,充分练习。
f.教授单词socks,拿出一双糖果袜,系成一团,提问:”What’s this?”导出单词socks,同样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摸奖游戏》教学反思西陵区樵湖岭小学袁英很有幸参加了西陵区“课内比教学”数学竞赛课活动,大赛前先抽签确定上课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提前一天抽上课内容。
在正式参赛前我把1至6年级按康庄路小学现有进度的所有内容都进行了浏览式阅读,并对教材教参都进行了剖析,尽量让自己不管上那个年级的那个内容能做到心中有数。
周一上午将近八点钟我们参加比赛的三位老师在教研室同时抽了签,一位老师抽得是四年级的“确定位置(二)”,另一位老师抽得是五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而我抽得是三年级的“摸奖游戏”,这个内容冒看挺简单,但是要让三年级的学生真正能徐徐渐进的体验到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可能性却是有大有小的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呈现摸球游戏作为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具体情境,但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要精心预设,做好充分的设计数学活动的准备工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充分尊重教材,在教材呈现内容基础上设计了四大环节四大活动,“四大环节”是:“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操作体验,合作探究”、“练习设计,分层达标”、“小结全课,总结体验”。
其中在第二大环节里设计了三大活动;即活动一:摸一摸,猜一猜;活动二:摸一摸,填一填;活动三:猜一猜,试一试、活动四:议一议,说一说。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一、真情沟通,关注活动细节促学生心理和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虽然上的是严谨的数学课,但是教师的投入以真情沟通,学生心理会得以和谐发展。
首先,全课以简单的但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情境作为游戏的背景,即以喜羊羊也来参加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为背景,课中以奖励写有不同激励语言的喜羊羊图片为评价手段,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充满童趣符合三年级年龄心理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摸球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摸球游戏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在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安排了对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现象,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本单元本课时知识技能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语言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描述。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种因素决定的。
同样,在摸球游戏中,如果某种颜色的球数量多一些,那么摸出这一颜色的球可能性就大一些。
对于这些道理,既无法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在活动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实施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一、教学思路1.引入教学。
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老师摸球、学生猜球的游戏环节,这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玩中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此唤起了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
2.合作学习。
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概率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收集数据的过程常常融入许多令人愉快的游戏活动。
沿着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认识思路,通过亲历这样的“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学生就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
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独立完成摸球活动,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同时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想想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
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乐平九小朱美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我以生动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迪士尼玩抽奖活动和“师摸生猜”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
对儿童来说,概率实验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集体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
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使学生个人完善与发展。
在学生初步体会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摸三种颜色的球的游戏,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在这环节我联系《幸运52》的电视节目带入课堂,将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
使学生玩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让同学们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联系生活说一说,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
了解身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 46 -。
《摸球游戏》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可能性的大小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教学的。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
由于“概率”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小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主要以直观内容为主。
一、以生活经验为背景,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一开课就以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抽奖游戏引入,引发学生对抽奖箱中的秘密进行猜测,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再与学生常见的转盘游戏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圆盘。
因为我们学习“可能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知识。
二、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教学模式。
在通过猜测抽奖箱中的秘密,引出问题,再设计实践和验证,这一学习线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摸球游戏》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摸球游戏》数学教学反思《摸球游戏》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摸球游戏》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摸球游戏》数学教学反思1《摸球游戏》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是在前两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和发展,这时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用描述性语言说出事物可能性大小,而是会用分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体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使枯燥的知识趣味性,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之中。
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摸球游戏》数学教学反思2《摸球游戏》主要是让孩子初步理解感受事件发生确定与不确定性,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先猜再验证的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摸一摸验证猜测结果。
小组合作时,我还特意设计两种颜色的盒子,请同学发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们组会分到什么颜色的盒子?”回答正确的同学为小组挑选盒子,同学们根据所剩的盒子及时调整自己的说法,积极性很高。
在 8黄、4白、2红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出现几种结果,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先猜再小组合作摸球验证。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含试卷)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环环相扣,知识点成螺旋上升的态势,通过摸球游戏,学生并不感觉内容抽象,学得兴致勃勃,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摸球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同一种颜色的球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
尤其在提问为什么摸到某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时,一个学生用转盘摇奖来类比说明,即哪种颜色的区域面积大,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而球数量的多少就相当于区域面积的大小。
这样的解释,让可能性大小的理解浅显生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真正灵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去探究。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以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他喝的水和牛奶比()A.牛奶多B.水多C.一样2.在一个三角形里,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一个梯形最多有()个直角。
A.1 B.2 C.3 D.44.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A.90° B.180° C.360°5.学校种了100棵树,死了10棵,又补种了10棵,全部成活,成活率约是()。
A.110%B.100%C.90. 9%D.90%6.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2分米B.18分米C.16分米7.把一根铁丝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全长的23,第二段是全长的23米,第一段与第二段比( )。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8.在一个圆柱里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则削去部分与剩下部分的比为()A.3:1 B.2:1 C.1:19.A÷B=7……1,如果A和B同时扩大到原数的100倍,这时余数是()。
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的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总结有三大特点第一大特点:趣味性浓课始,首先播放故事《守株待兔》,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从而导入新课。
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大特点:在合作中动手实践课堂上,同学们是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摸球,探索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第三大特点:生活化在最后应用拓展部分。
首先设计幸运大转盘,让学生设计两种转盘,第一种做为商家你怎么设计,第二种做为顾客你怎么设计,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多项思维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接着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最后有关抛硬币问题的研究,利用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抛硬币实验的结果统计,使学生发现当抛得次数越多,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相等。
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研究数学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论的严谨求学的精神。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12.23.3这节课我紧紧围绕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趣味活动写读来进行设计,学生在欢快有序的氛围中感受着游戏的快乐,如白老师惟妙惟肖的节目表演可谓是整个游戏的点睛之笔,这无疑是当头棒喝今后一定得苦练基本功以免再出现这样的尴尬。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2017-09-05 13:31:01 | #1楼摸球游戏教学反思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斜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矗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一是班级大学生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摸球。
导致了下面的同学在哪里说话争吵,课堂杂乱。
二是在教学中只用了学生去摸去猜,这样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在填表和做想一想时,学生更是独立思考能力差,不愿意动脑。
在练习题中看下面的那些城市会下雪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学生对城市地理位置不太明白,在教学中教授者也没用考虑到,导致了学生完全都在那里猜想。
如果我能出示一份这些城市的10.11.12月份的气温或者是天气情况情境图这样就能很好,很直观的进行教学,及培养的学生的观察与总结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周福宝篮球游戏课的教学反思2017-09-05 13:30:02 | #2楼篮球游戏课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八年级的一堂篮球游戏课,通过篮球游戏培养学生对玩篮球的兴趣。
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一个是拍球游戏,通过游戏要求“怎样玩大家才高兴?”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分享的意识。
小学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篇
小学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5篇正文第一篇:小学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教学是成功的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
对于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我在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因此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
(1)通过多组数据进行实验,丰富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
(2)激发学生大胆猜想后,需要验证,把积极性、一探究竟的探索精神激发起来。
(3)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沿着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认识,我改变条件,再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游戏实验去验证猜测,通过这样的“猜测—实验—验证”的亲历过程,学生就在游戏活动中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
“试一试”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可能性大,什么情况可能性小。
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多少与其所占数量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量多,发生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发生的可能性就小课后我发现,学生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但是如何使可能性变大,或变小,学生却很模糊,这也是个逆向思维,如果再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学生掌握得会更牢。
第二篇:摸球游戏教学反思摸球游戏教学反思在设计这节课时考虑到我班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工子女,学生整体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用常规的单一说教形式教学,效果甚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
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总结有三大特点第一大特点:趣味性浓课始,首先播放故事《守株待兔》,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从而导入新课。
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大特点:在合作中动手实践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课堂上,同学们是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摸球,探索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第三大特点:生活化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摸球游戏》听课反思
《摸球游戏》听课反思《摸球游戏》听课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摸球游戏》听课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摸球游戏》听课反思在这次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来自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董会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摸球游戏。
北师大版的摸球游戏,实际教学的就是五年级上册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
有着19年教龄的董老师,通过摸球游戏、摸奖游戏、设计公平游戏三大环节,步步深入,向大家演绎了较为精彩的课堂。
课堂实录:一、复习旧知,感受用语言描述可能性的大小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摸球游戏吧!请看游戏要求。
(出示活动要求)1、每组摸8次,每次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球,记住颜色后再放回。
2、在记录单上记录摸球情况,统计小组摸出黄球的次数。
3、摸出黄球次数多的小组获胜。
2、学生分5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反馈各小组汇报摸球情况组1:8次组2:0次组3:0次组4:7次组5:5次师:经过活动,获胜的是第一小组,表扬。
好像有小组不服气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总共有9个球,黄球只有1个,所以是1/9.师:两个袋子都有1个黄球,为什么第6袋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小?生:因为第6袋球的总数多。
师:看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不仅与黄球的个数有关,还和球的总数量有关。
2、师:刚才那位同学用数字来表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出示4个袋子)那么这4个袋子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也能用数字来表示吗?同桌商量。
第1个袋子生1:8/8.生2:100%。
生3:1师:你是怎么想的?生:8/8就是1.第2个袋子生:0师:为什么?生:袋子里没有黄球。
第4个袋子生:7/8.师:怎么想的?生:一共有8个球,有7个黄球,所以占7/8.第5个袋子生:4/8.师:怎么想的?生:一共有8个球,有4个黄球,所以占4/8师:还可以怎么表示?生2:1/2.师追问:怎么想的?生2:.袋里的球分成2份,黄球占1份,所以是1/2. 师:还有吗?生3:5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统计与概率,作为《标准》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因此,让学生学习掌握“可能性”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的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活动化。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必要的游戏活动,让儿童愉快地学习数学,如摸球游戏,分糖果等。
教堂课中,学生每个人的手、嘴、脑都在动,师生、生生、群体之间也在互动交流,较好地体现了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这既可以适应孩子们爱动的天性,又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感受教学中我组织所有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如组织学生摸球,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的过程,这一环节这突显了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互动作用。
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
2、关注学习过程,培养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经常处于问题环境之中,能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在数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操作体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本节课中让学生讨论“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你想想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等。
先让学生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鼓励孩子多说多问,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能力得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摸奖游戏》教学反思
西陵区樵湖岭小学袁英
很有幸参加了西陵区“课内比教学”数学竞赛课活动,大赛前先抽签确定上课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提前一天抽上课内容。
在正式参赛前我把1至6年级按康庄路小学现有进度的所有内容都进行了浏览式阅读,并对教材教参都进行了剖析,尽量让自己不管上那个年级的那个内容能做到心中有数。
周一上午将近八点钟我们参加比赛的三位老师在教研室同时抽了签,一位老师抽得是四年级的“确定位置(二)”,另一位老师抽得是五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而我抽得是三年级的“摸奖游戏”,这个内容冒看挺简单,但是要让三年级的学生真正能徐徐渐进的体验到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可能性却是有大有小的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呈现摸球游戏作为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具体情境,但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要精心预设,做好充分的设计数学活动的准备工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充分尊重教材,在教材呈现内容基础上设计了四大环节四大活动,“四大环节”是:“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操作体验,合作探究”、“练习设计,分层达标”、“小结全课,总结体验”。
其中在第二大环节里设计了三大活动;即活动一:摸一摸,猜一猜;活动二:摸一摸,填一填;活动三:猜一猜,试一试、活动四:议一议,说一说。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真情沟通,关注活动细节促学生心理和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虽然上的是严谨的数学课,但是教师的投入以真情沟通,学生心理会得以和谐发展。
首先,全课以简单的但
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情境作为游戏的背景,即以喜羊羊也来参加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为背景,课中以奖励写有不同激励语言的喜羊羊图片为评价手段,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充满童趣符合三年级年龄心理特点。
有人说,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时刻关注课堂细节,不断捕捉信息,及时沟通,让学生学习心理和谐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一位男孩子不小心把头撞到桌面了,我感觉他在流泪,我及时用手摸了摸他的头,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并问他能否坚持上课,在面对全班集体反馈的时候,我说:刚才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把头撞了一下下,询问后问题不大,他还坚持上课,值得大家学习!”这个孩子在后继学习中,发言特别积极,并且直接感染了他所在小组其他成员。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你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将同样给予你更大回报。
发现这种激励评价方式深受孩子们喜欢,下课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还在询问奖励给学习小组的喜羊羊该归谁拥有,我知道孩子们问该谁拥有的同时并不是就想把一张小小的图片占为己有,而是课堂上教师这种激励方式极大满足了孩子们的内心需要有人欣赏的心理需求,从而才发问奖励给学习小组的喜羊羊该归谁,我于是把我剩下的喜羊羊图片都给了这个上课班级的班主任,叫她帮我把他们奖励给孩子们。
二、精心设计,关注学生体验促课堂精彩生成。
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教学设计还应突出学生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
新课标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摸球游戏》这一课时三年级这课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猜测—实践—验证——推理,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即从盒子里全部是白球摸球开始,让学生体验到“从盒子里摸出球的可能只有一种,即从盒子里一定摸出的球是白球”,然后到把盒
子里的球调节成5个白球5个黄球,接着调节到9个白球1个黄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摸出球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最后在试一试活动中,把盒子里的球调节成8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不摸球让学生通过球的数量和颜色直接推理出摸球的所有可能性以及体验摸球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像这样的设计可以有利于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知有了一个由复习体验到新知把握最后到推理感悟的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犹如一条流动的“河”,那么,这条“河”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激起怎样的波浪、产生怎样的旋涡,河水于何处湍急,在哪里滞留,都是不确定因素;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互动的“场”,那么,生生互动中会产生怎样的局面,生发怎样的疑问,也具有不确定性。
教学设计应当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体现教学设计的预见性。
在本课中,我在第一次摸球游戏中设计了三次摸球,一次摸球是面对全班学生的活动,即部分学生摸,教师猜测;二次摸球也是面对全班学生的活动,即教师摸,部分学生猜测;三次是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里每个成员轮流摸球,然后由记录员记录摸球的结果。
这三次虽然都是摸球,但是摸球的对象在改变,同时摸球体验体也在改变,特别是第三次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轮流可以摸2—3次,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摸完20次以后,让学生在小组里根据实验数据直接讨论出摸白球的可能性最大,摸红球的可能性最小,让每个学生充分体验摸球产生的不确定性。
只有设计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展开“心灵的对话”,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与数学来一次美丽的邂逅。
三、分组教学,关注活动形式促小组合作高效。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
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分组教学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达成小组内“异质互补”、小组间“同质增生”。
在本节课学生方面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方式,《摸球游戏》虽然是在活动中体验新知,但是,为了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整节课我只设计了一处分组合作学习,就是活动二——摸一摸,填一填,就是“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从9个白球1个黄球中可能摸出哪两种球,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些?”这一处之所以设计成分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课堂上,学生在小组长的分工下,每个小组都有主持人、记录员、观察员、汇报员、实验员等,让小组内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序开展数学实验,在数学实验中先猜一猜,然后去体验、发现、验证猜想,学生兴致高,体验多,学习氛围浓厚,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高效性。
四、分层练习,关注活动有效促认知过程落实。
本节课,学生在基本对基本练习普遍掌握较好,通过练习1—连一连以及练习2—“下面城市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也就是达到了在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偶尔”、“经常”的意义。
通过后面两个练习即“利用今天学的知识,你会按可能性把下列句子分类吗?连一连”和“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说说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可能性”的运用及能达到有条理的说说的目标。
综观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在灯片设计中,本来设计了生活中利用可能性的转盘游戏,在学校的电脑上播放的很好,结果在康小却播放不出来,虽然我用手工制作的转盘代替了这个环节,但是还是让学生缺少了对现实情境的体验。
下次一定要早发现问题,让学生体验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