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朔兴坪渔村的旅游开发

合集下载

桂林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桂林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桂林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一、桂林乡村旅游现状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

在桂林市区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如漓江、阳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但桂林的乡村地区也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桂林的乡村地区以其宁静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和丰富的地方文化而备受游客青睐。

桂林的乡村地区以其丰富的稻田、茶山、山水画等自然景观吸引游客步履,许多乡村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手工艺,例如土家歌舞、蓝印花布、侗族织锦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元素。

桂林的乡村地区还聚集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古村落,如龙脊梯田、西山石窟、平乐古镇等,这些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桂林的乡村旅游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和宣传不足,导致很多具有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二、桂林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桂林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交通方面,可以加大对乡村公路的改造和修建力度,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在住宿和餐饮方面,可以加强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供舒适、温馨的住宿和餐饮条件。

2. 加强产品开发和宣传桂林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很多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工作,充分展示桂林乡村的魅力和特色。

可以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推出乡村旅游线路等方式,向游客推介桂林乡村的美丽风光、传统文化和特色手工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 引导农村经济转型为了促进桂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导农村经济转型,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可以通过开办农家乐、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阳朔乡村旅游为例

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阳朔乡村旅游为例

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阳朔乡村旅游为例摘要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广西已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区(点)200多个,农家乐旅游点达700多个,直接从事农家乐旅游的农户已达3.6万人。

乡村旅游不仅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成为广西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阳朔的乡村旅游变正是桂林乃至整个广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阳朔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生产习俗与民俗节庆活动,完美的中西文化交融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水平低,道路设施不完善等劣势。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引入资本经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宣传力度,扩大阳朔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等措施才能更好的发展阳朔的乡村旅游产业。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一、乡村旅游概论(1)乡村旅游的涵义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曾对此做过阐述,但是概念表述上各国学者并不一致,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国对乡村的定义并不一致;另一方面,各个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不一,故而乡村旅游的定义也并没有统一下来。

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乡村旅游在国外起始的时间比较早,乡村旅游概念很早就出现在国外的研究学界,本文摘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表述做一下缠述:(1)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且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的卖点”。

[1](2)Lane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乡村生态旅游也因为其独特的魅力而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作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已经成为近些年国内旅游业非常热门的话题。

那么,本文就来探讨一下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问题。

一、资本投入阳朔乡村最原始貌的魅力是不容易再现的。

然而,强大资本的介入,必然会改变乡村的面貌。

投资人往往为了快速获利而破坏了乡村的生态和环境。

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所以在阳朔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本投入必须严格把握,不能一味地以商业化的脚步向前推进,而要通过整体规划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整合绿色资源,形成高质量、绿色、健康、低碳的旅游业。

二、生态保护阳朔的生态资源丰富,其所拥有的天然的溶洞、森林、水系、花草等资源都是国内独有的。

更具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则是精力所在之处。

然而,现在这些资源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痛苦。

一些旅游企业和游客无节制地破坏森林和山地的生态环境,雨季来临时,滞洪设施和护洪设施都变得无法承受,导致了灾害的发生。

为了保护阳朔的生态资源,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势必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从当地政府到企业,再到广大游客,都要共同努力。

生态保护应当成为阳朔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建设方向。

三、特色挖掘阳朔的乡村不少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如龙门村的茶文化、象鼻村的阁楼建筑、彭家寨的歌舞文化、菖蒲江的牛头山等等。

但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宝藏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开发阳朔乡村文化,是一项具有潜力、现在也必须着力推进的工作。

文化的开发可以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打造文化路线,做出自己乡村的特色,强化“乡村文化”这一品牌。

四、配套设施在旅游开发中,配套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宾馆、餐厅、游乐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缺少不仅会影响游客的体验感,还会制约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阳朔目前的配套设施比较薄弱,如何扶持乡村旅游产业要与配套设施相适应,发展乡村旅游还需要有相关政策和投入的支持。

阳朔旅游调研报告

阳朔旅游调研报告

阳朔旅游调研报告阳朔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阳朔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知名旅游景点,以山水风光著名。

为了深入了解阳朔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次调研报告对阳朔旅游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游客和当地居民,以获取他们对阳朔旅游的感受和意见。

实地观察则通过参观景点、与当地商家和导游交流等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阳朔旅游的运营状况与服务质量。

三、调研结果1.游客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大部分游客对阳朔旅游景点的美景印象深刻,其中喜欢漓江漂流和骑自行车环山游。

然而,也有部分游客对景点拥挤和环境脏乱的情况表示不满。

2.旅游服务游客普遍认为阳朔旅游的基础设施完善,但部分游客反映导游服务态度不好,存在不尊重游客和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现象。

酒店和餐饮服务方面,整体水平良好,但仍有部分餐饮店存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3.旅游收益调查发现,阳朔旅游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许多当地居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但也有部分居民表示,旅游业的发展不够平衡,一些本地特色和文化正在逐渐流失。

4.环境保护实地观察发现,阳朔的景区存在一些环境保护问题,如垃圾处理不及时和水质污染等。

这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四、调研分析1.优势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受游客喜爱。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2.不足在旅游服务方面,导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环境脏乱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亟待解决。

五、建议1.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对游客的友好度和尊重。

酒店和餐饮店可以加强价格透明度和服务质量。

2.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垃圾处理和水质污染治理的力度,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注重文化传承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重视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阳朔乡村振兴运营方案

阳朔乡村振兴运营方案

阳朔乡村振兴运营方案一、现状分析1.1 自然资源阳朔县地处广西桂林市,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风景如画。

以遍布县境的喀斯特地貌为主,江河湖泊、洞穴溶洞等自然景观集中分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

1.2 人文资源阳朔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民俗文化、悠久的历史传统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挖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

1.3 发展现状虽然阳朔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

目前阳朔县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

(2)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标准化的管理机制,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品质难以保障。

(3)少数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部分资源严重受损。

由于长期以来的盲目开发和缺乏科学规划,部分旅游资源已经出现了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

1.4 发展机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阳朔县的乡村旅游也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国家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环境逐渐趋于有利;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乡村旅游市场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二、目标定位为了推动阳朔县乡村旅游的振兴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定位:(1)打造阳朔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通过深入挖掘和保护当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具有阳朔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2)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加强人才培训和管理机制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品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运营方案3.1 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为了丰富阳朔乡村旅游产品,我们将重点开发以下几类产品:(1)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摘要】本文对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探讨。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现状,并探讨了其资源优势、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和发展对策。

结论部分讨论了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前景展望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阳朔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开展生态旅游业。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看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现状分析、资源优势、开发模式、策略、发展对策、可持续性、前景展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阳朔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近年来,中国乡村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热点,阳朔作为独具特色的乡村景区,其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了乡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对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资源优势、开发模式和策略,以及对策,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为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也旨在为其他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资源优势,探讨适合该地区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发展策略,以及探讨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旨在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阳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阳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社会可行性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当地居 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会,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环境可行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要采取合理的开发方式,防止 过度开发和污染环境。同时,要注重恢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高游客的环保 意识,实现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阳朔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 游规划,加强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并采取有效的旅游营销策略。要注重经济、 社会和环境可行性的平衡和协调。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居 民参与旅游开发;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三是注重旅 游项目的特色化和创新性,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 态修复工作,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了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 先,收集与阳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背景和现状。其 次,通过实地调查,收集阳朔乡村旅游现状和游客满意度等相关数据。最后,运 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研究结果提供支持。
结果与讨论
2、完善旅游产业链,加大对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 3、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回头率。
结论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 意义。桂林阳朔作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代表之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一 些挑战。本次演示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阳朔乡村旅游 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统一规划、 完善旅游产业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建议,以期为阳朔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支持。

旅游景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_以广西桂林市阳朔景区为例

旅游景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_以广西桂林市阳朔景区为例

待整治的阳朔镇木山村古门楼 待整治的福利镇古民居群旅游景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广西桂林市阳朔景区为例徐成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阳朔是中 国喀斯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桂林旅游的经典品 牌,是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 地,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

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已超 过 400 万人次。

全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 余 名党政领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曾驻足阳朔留连忘 返。

因此,进一步提升阳朔的旅游环境,将阳朔规划 好、建设好、管理好显得非常重要。

散布于青山绿水 间的古村落与秀丽的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是阳朔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那些有着承 前启后的历史脉络及地方文化的古民居,更为中外游 客所青睐,已成为阳朔民居旅游的热点,千方百计保护好这些古民居已是专家学者及当地政府、人民群众的共识。

为了增进古民居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本 文仅就阳朔旅游景区古民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 何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阳朔旅游景区古民居的现状 阳朔从隋唐立县以来,至今已有1400多年,在这 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 特别是经过近代战争的洗礼,所剩的古民居群屈指可 数。

这些古民居群主要集中在阳朔镇、白沙镇、高田 镇、兴坪镇和福利镇,明、清时期建筑相对较多。

(一)已规划、整治过的街区和自然村 以阳朔镇西街等历史街区为例。

该街区于1998年 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历史文化街区。

包括了西街、桂 花街、县前街及叠翠路东段、城中路南段。

主要古民 居有: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徐悲鸿故居、孙中山讲 演处、中山纪念堂及其他古民居 200 多座。

从 1999 年 9 月起,当地政府启动对西街历史街区的全面整治工 程,至2002 年,大规模整治沿街古建筑群工程基本完 成,除湖南会馆外,完成的工程包括街区内的街道路 面、绿化、路灯、管线下地等公共设施。

桂林阳朔旅游发展措施

桂林阳朔旅游发展措施

桂林阳朔旅游发展措施引言桂林阳朔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为了促进桂林阳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旅游服务和保护环境。

本文将探讨桂林阳朔旅游发展的措施。

1. 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桂林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漓江、阳朔山水等,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

为了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多样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增加徒步旅游线路、摄影旅游线路等,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改善景区设施:提升景区内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如修建更多的观景台、休息区和洗手间等,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加强旅游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旅游宣传,提高桂林阳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改善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措施可用于改善桂林阳朔的旅游服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这包括对导游、酒店员工、交通运营人员等的培训。

•优化旅游信息服务:建设旅游信息中心,提供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目的地,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建议。

•加强旅游导游服务:制定规范的导游行为准则,提高导游的服务质量。

并加强对导游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导游遵守相关规定。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桂林阳朔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桂林阳朔旅游区的环境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清洁。

•推行节能减排:鼓励旅游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立旅游资源保护机制:制定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桂林阳朔旅游资源的保护,限制人为开发和破坏。

4. 发展旅游产业相关配套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相关的产业也将得到发展。

桂林兴坪古镇旅游攻略

桂林兴坪古镇旅游攻略

桂林兴坪古镇旅游攻略兴坪古镇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

:门票:免费免费游玩观赏,请爱护环境,切勿乱扔垃圾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地址:广西桂林阳朔县兴坪镇新街交通:在阳朔汽车站乘车前往,15分钟一班,车费7.5元,车程约40分钟。

最佳旅游时间:每年4-10月是最佳的兴坪渔村旅游时间,在此期间的“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高峰期,届时,不只是游客人数达到高峰,酒店预订和交通状况也会达到一年里的最高峰,但这并不会影响桂林甲天下的美景;当然,如果是在淡季来旅游的话,可以更好的细细体味这桂林美景。

桂林兴坪古镇历史兴坪古街边的关旁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距今也有260年的历史了,存偏殿及戏台。

庙内的万年戏台,为桂北地区较为古老又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对广西的戏曲史及沿革衍变很有研究价值。

戏台台口两柱因演戏所留叉眼痕迹20多个,尚依稀可见,台缘横贯着四幅木雕,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手法生动明快,经鉴定乃是四出传统戏曲浮雕图。

即《五代荣封》中的仙姬送子、满门荣封,《古城会》中的关羽斩蔡阳,《聚子会》中的姚通金殿举狮,《活捉子都》中颖考叔金殿举鼎夺帅。

戏台内左侧有一面四幅一体可折叠木质屏风,均为楠竹浮雕图,下端落款为乾隆乙丑年板桥赠,是否出自怪杰郑板桥之手,有待专家考证。

兴坪古镇历史悠久,该地三国时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起即为熙平县治,治所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此处仅作圩集,熙平经年深日久便渐讹传为兴坪,至今已有1730多年历史。

兴坪依山傍水,风景荟萃,历史悠久。

三国时期东吴在此设熙平县治,后来熙平谐音而改名兴坪。

这里群山合抱,碧水如带,名胜有“三岩、五井、十三山”之说。

江的沿岸翠竹垂柳,随风飘拂,倒映江中的疏林和群峰,化入天际,沉入水底。

阳朔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阳朔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阳朔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阳朔乡村旅游的兴起,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文章通过对阳朔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规划、旅游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对策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从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后,全国各省市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各种问题,因此,针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应有相对的策略以保证乡村旅游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西方发达国家,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开始大规模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

随着农村脱贫致富的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人数、乡村旅游地的个数都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西班牙学者Rosa Marý´a Yagu¨e Perales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旅游者的动机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回老家度假的旅游者,它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时间不再限制于假期,还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把乡村旅游描述为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卖点。

漓江流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其文化变迁——基于广西阳朔县木山村和兴坪渔村的比较研究

漓江流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其文化变迁——基于广西阳朔县木山村和兴坪渔村的比较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漓江流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其文化变迁——基于广西阳朔县木山村和兴坪渔村的比较研究姓名:吴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民俗学指导教师:廖杨20080401中文摘要研究生吴磊导师廖杨教授专业民俗学研究方向民俗旅游年级2005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旅游开发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文章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文化变迁理论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全文将漓江流域作为依托首先介绍了流域内的主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节庆文化宗教文化民歌文化等在对这些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评价后总结出漓江流域优良级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较多流域内民俗旅游开发潜力较大适合挖掘具有垄断性特征的民俗旅游景点在综合分析漓江流域民俗旅游现状之后本文选定了阳朔镇木山村和兴坪渔村为研究个案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来看这两个村落处于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而且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笔者将二者的民俗文化变迁分为物质民俗文化变迁和精神民俗文化变迁具体分析了当地村民生计方式由传统农业生产向农耕与旅游服务结合的转变居住习俗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型交通语言由传统向现代的迈进思想意识变政府引导为村民主导价值观念重新评估传统文化意识与旅游开发的博弈信仰节庆淡化和让渡与旅游活动制度安排向旅游业的整合等方面的变化并对两个村落由旅游开发引起的文化变迁在进程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以对这两个村落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变迁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为基础应用到整个漓江流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提炼出发展原则开发策略和开发模式其中可持续开发原则有开发保护原则利益协调原则限制性原则开发策略分为突出特色加强参与力求真实凸显文化加强保护开发模式有天然民俗村寨开发模式主体公园开发模式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节日庆典开发模式民俗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关键词]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变迁乡村旅游漓江流域广西阳朔AbstractGraduate Wu lei Tutor Liao YangProfessional: Folklore Direction: Folklore Tourism Grade:2005In this paper, the main problem is the contex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folk culture. The article tourism life cycle theory, social exchange theory,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ultural chang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ccess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Lijiang River as a full text will be relying on, first of all, on the main valley folk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including cultural dress, food culture, residential, holiday celebrations, religion and culture, folk songs and culture in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se folk are classified evaluation that the level of the Lijiang River Watershed fine folk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more monomer, in the valley folk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exca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monopoly folk tourist attractions.Lijiang River i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folk tourism, this town of Yangshuo has been selected Mushan village and Yu village case study. From the tourism and the life cycle theory, these two villag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olk culture has rich connotations. I will change both the folk culture into folk culture chang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folk culture changes,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local villagers livelihoods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farming and tourism services with the changes in living practices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changes, life from single to multi-mode transformation, transport languag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forward, the guide to change the minds of the villagers led to reassess traditional value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game, and transferring the belief dilute festivals and tourism activities ,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to the area, such as a change in the two villages and caused by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process,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Finally, the article these two folk village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based, applied to the entire folk Lijiang River Basi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derived from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model.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the principle of restric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ar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enhance participation, to the real highlights the culture,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patterns: natural folk villagedevelopment model, the main Park development model Folk Museum development model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o d e l f e s t i v a l s,f o l k t o u r i s m p r o d u c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o d e. Key word: Folk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cultural changes; rural tourism; Lijiang River Basin; Yangshuo, Guangxi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研究生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一绪论一选题来源及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将旅游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种手段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民俗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不断得到壮大和成长尤其是到9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民俗民族风情备受游客青睐国家旅游局也适时地推出95中国民俗风情游并以探访中华民族风情为口号大力推广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旅游开发进入21世纪民俗旅游的发展日趋成熟成为了我国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俗旅游的定义尚无明确定论陶思炎认为民俗旅游是通过实物和活动项目而动态展示的民俗旅游产品它不是静态的博物陈列也不是以观光为主的旅游项目而是以入乡随俗为追求目标所营造的旨在使游人亲历和参与的文化与生活空间[1]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是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形式[2]吴忠军认为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3]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是以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体验的各种旅游活动总和既然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那么研究旅游开发给这些民俗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特别是在一些交通不发达的地区旅游开发给当地的民俗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渗透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我国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其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政策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都会造成民俗文化的嬗变但是旅游开发引起的民俗文化变迁对民俗风情旅游地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所以将其单独列出并作一番研究和探讨就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了桂林漓江流域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厚的民俗文化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前往漓江山水与北京长城路南石林杭州西湖被外国游客评为来到中国必游的四大景点之一因此笔者将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剖析该流域民俗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经过考察分析选取了阳朔县的兴坪渔村和阳朔镇木山村作为调查点主要是因为两者交通都不太便利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好且二者处于不同的旅游开发阶段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旅游大开发的背景下考察漓江流域对民俗文化变迁过程分析嬗变的实质将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利于新时代民俗文化的重构有利于民俗旅游长期健康的发展同时本文对漓江流域民俗文化和旅游开发的探讨相信能够对当地政府部门和其它民俗旅游地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国外研究状况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西方学界对于旅游带给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短短的40年间随着大量的成果问世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也日渐形成体系宗晓莲将国外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6070年代的定性描述片面评价阶段80年代的细分量化研究阶段90年代后的跨学科多方法相结合阶段[4]学者们普遍认为努涅斯1963年发表的关于墨西哥山村周末旅游对当地老百姓生活方式造成影响的文章是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开端随后的十几年间大多数学者只是单纯的将旅游产生的影响划归为积极或者消极的比如格林伍德在西班牙东北部的巴斯克地区阿拉德节日仪式商品化问题的看法上他就认为大量游客进入不但损害了该仪式的神圣性游客的某些行为激怒了当地民众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5]麦基恩分析了旅游对印尼巴厘岛的内在文化的不利影响认为当地人将土著文化搬上舞台将传统的雕刻工艺品纺织品烛染布随意贩卖出售无疑都阻碍了巴厘岛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此外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开展旅游业调查指出旅游也是一种有益的发展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界从以往的定性分析转变为细分的定量分析更加全面地了解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霍曼斯布劳等人的社会交换理论巴特勒在1980年提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区的演进过程是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7]巴特勒从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变化去说明旅游地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演化另外社会交换理论对旅游影响研究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社会交换理论可知不论是游客还是社区居民都遵守着某种利益交换功能游客是为了得到一次身心愉悦的体验活动而当地居民则是将旅游收益最大化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兰克福德和霍华德还曾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性较强的旅游影响态度量表[8]从当地社区居民的态度入手来量化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90年代中后期跨学科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同时使用等特点表现在很多研究成果当中例如欧克对中国贵州两民族村寨的调查斯坦利探讨各种民族文化展示活动与文化自身之间的互动影响等[9]可以说从这时起西方学界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更加的全面和完善了2国内研究状况中国当代旅游业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于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问题研究也就滞后于西方学界但是还是有一些成果问世例如1999年昆明举行的人类学研讨会所形成的论文集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10]从人类学角度考察了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宗晓莲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11]一书以云南纳西文化为例探讨了丽江在旅游大开发背景下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的互动影响折射出二者将来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方向李伟的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12]从民族旅游地综合研究现状入手透视了民族旅游发展及其文化影响分析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剖析了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模式和价值得出了对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独到见解徐赣丽所著的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13]是基于对桂北平安壮寨金竹壮寨黄洛瑶寨长期的田野调查此书主要论述了民俗旅游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的互动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以及民俗旅游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吴忠军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14]总结了作者十几年来对民俗旅游开发的经验以广西龙胜民俗旅游开发为案例分析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旅游之间的关系覃德清主编的天人和谐人文重建漓江流域文化底蕴与社会发展的审美人类学探究[15]一书从审美人类学出发研究桂林及周边地区的文化变迁问题也涉及到了旅游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郭于华主编的仪式与社会变迁[16]探讨了民间仪式造成的社会生活变迁关于旅游与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文章也有一些早期学者们大都从纯旅游的角度来分析这类问题如刘振礼1992深入到河北野山坡选择三个不同旅游开发阶段的村庄作为调查点指出了旅游对当地的社会影响以及对策[17]申葆嘉1992通过对旅游活动过程的分析探讨了旅游接待地形成社会压力的原因和因素[18]郑向敏1996以民俗风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旅游给接待地在这些方面带来的影响[19]后来该领域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从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社会学理论出发刘赵平1999构建了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并说明了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20]还有像宗晓莲2002以云南纳西文化为例探讨了旅游开发与社会变迁的联系[21]肖洪根2001和周霄2003分别从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22][23]廖杨2004提出研究民族民俗旅游需要从文化相对论出发尊重当地民众意愿才能认清旅游目的地社会的文化本质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4]杨俭波2005通过对旅游发展在不同时间阶段所产生的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问题的探讨从时间延展层面上总结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一般特征和阶段发展模式[25]刘迎华2006以广东海陵岛的两个旅游村落旅游业发展的对比来探讨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26]保继刚2006以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细节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旅游企业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27]冯智明2007总结了国内学者在借鉴西方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所作的旅游影响分析[28]关于漓江流域旅游与当地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探讨还很少主要集中于一些学位论文的有限篇幅的研究当中如阳朔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当中就提到如何将阳朔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发成为旅游产品以及如何使二者实现可持续发展[29]旅游对阳朔社区居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作者以对阳朔县的西街历村葡萄航运公司家属区等几个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福柯的权力观出发解释了权力视角下阳朔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30]旅游地社会文化潜移与可持续发展探析文中谈到了西方游客来到阳朔后对阳朔当地语言文化所带来的影响[31]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是以兴坪渔村的人文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当地旅游意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以及旅游开发后所带来的反思[32]桂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把桂林的民俗文化作为开发对象探讨了怎样将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与保护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推动桂林旅游业的发展[33] 3研究不足及展望目前学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还比较侧重于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成果比较少而选取处于不同旅游开发阶段的接待地来进行横向比较的研究更是少见此外对于漓江流域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探索集中于阳朔县城对于其周边的村落关注力度不够漓江流域旅游目的地尤其是一些小村落由于过去交通的不便利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但同时受到新世纪旅游大潮的冲击也是最为强烈的因此这些村落由旅游引起的文化变迁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则以阳朔镇木山村和兴坪渔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变迁的关系及其演变过程期望能够对漓江流域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三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理论探讨1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旅游地发展阶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而目前学界应用最广泛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人巴特勒于1980年提出的其主要观点包括一个旅游地的发展变化一般要经历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exploration起步阶段involvement发展阶段development稳固阶段consolidation停滞阶段stagnation衰落阶段decline或复兴阶段rejuvenation经过复兴以后的旅游地又重新开始前面某几个阶段的演变[34]其模型如表1探索阶段是旅游地发展的最初形式只有零星的游客到此观光没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旅游收入微乎其微随着旅游活动的增多当地旅游活动变得有规律居民意识到旅游配套设施的重要性建设了一些简单的设施此时旅游广告应运而生客源市场基本划分淡旺季也日趋明显旅游收入平稳增长由于游客和广告的宣传当地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旅游市场已形成外资进入旅游地旅游设施大为改善游客大幅增多旅游地原貌发生显著变化该阶段中游客呈现负增长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地居民对大量游客的涌入产生反感情绪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起居旅游收入继续增长但幅度大为下降这个阶段旅游地无论是游客数量还是环境承载量都已达到饱和或超标社会治安经济纠纷管理混乱等因素影响游客的游览情趣旅游接待设施过剩旅游收入下降处于衰落阶段的旅游地游客减少市场竞争力荡然无存仅靠少量散客维持旅游设施大量改建另一方面旅游地因为开辟了新颖且吸引力强的旅游资源而进入复苏阶段表1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资料来源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张运生2006与旅游地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还有多克西等人从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而划分的不同阶段依照此理论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推广遵循着某种进程并且呈现递进的趋势即融洽阶段冷漠阶段恼怒阶段对抗阶段[35]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居民感知态度理论对本文探讨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2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在早期西方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就有所体现直至霍斯曼布劳的相关理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才被系统化正规化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交换的进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活动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是多少有报酬的或者有代价的布劳还提出社会交换行为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36]社会交换理论应用到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符合社会交换理论因为不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付出了代价同时也得到了回报对于游客来说他付出金钱和时间交换来一次旅游体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提供设施或付出劳动以期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然而这种平等互惠的交换形式往往不能实现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旅游地收益最大的都是那些精英阶层或掌权阶级普通民众的经济利益难以合理实现从而阻碍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90年代美国学者艾普通过研究构造出社会交换模型他结合各种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因素试图理解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居民对旅游影响形成的知觉艾普并将居民在整个旅游交换过程中的行为和关系归结为四部分1初步交换2交易估价3后果积极估计4后果消极估计[37]见图1图1艾普的社会交换模型图转引自李有根1997总之对于旅游活动中的当地居民他们大都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解释他们的行为是合理可行的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交换的价值取向不再局限于经济效益而是扩展到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共同效益的集合体因此该理论对本文阐释旅游活动是如何影响目的地社会文化问题具有指导意义3文化变迁理论文化变迁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很多英美学者对殖民地土著居民在白人影响下发生的变迁美国人类学者对印第安人与白人接触后的文化变化都曾进行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自从人类学学科诞生起学者们就重视文化的动态历程cultural processes问题试图以文化变迁现象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找出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说人类学的各个学派探究的都是文化变迁问题[38]虽然人类学家对文化变迁涵义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其概念的核心部分还是比较统一的文化变迁就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39]文化的变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在因素导致的变迁一是外部条件影响下发生的嬗变20 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交往日益扩大全球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该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现象的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开发尤其是一些交通敝塞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造成民俗文化的剧变在旅游。

(1)广西阳朔游之十四:兴坪渔村

(1)广西阳朔游之十四:兴坪渔村

(1)广西阳朔游之十四:兴坪渔村
广西阳朔游之十四:兴坪渔村
贵州游侠
来到渔村,船停在一处浅滩,而没有停放在渔村码头,导游说来回只有20分钟时间,就急急忙忙地带领大家从乱石堆中向岸边走去,然后在不宽的河堤上行走,一两百米到了码头,这里有一块石碑,上书“孙中山先生系舟处“背面记载;孙中山于1921年冬率军三万余人由梧州沿漓江而上,到桂林建立北伐军大本营,与11月30日到达渔村,系舟于此。

由此向村中行走,有砖拱寨门,上书“东南保障”,两侧有高大且很长的砖墙。

前行右转,进入一条巷道,很窄却很长,是青石板铺设的,行不远左侧有一开着的四合院,进门有厚木门及木栅栏门。

里面有两层木楼的建筑,有十分密集的木雕。

导游声声呼唤,要大家返回,我看到还有许多古建筑及高墙间的狭窄石板巷道,还有“孙中山纪念馆”,大门锁着,我推开门缝,看到是一座二楼建筑,其院坝是精制石板铺设的。

还有一门楼上面有彩绘图案,一深院有拱门及廊檐,另一座门楼中有大钟的雕塑,但导游已经带着大家向外面走了,并一路上都在威胁大家,掉船后就无法回去了。

只好走了。

回到船上,来回只用来18分钟。

浅谈阳朔兴坪渔村的旅游开发

浅谈阳朔兴坪渔村的旅游开发

浅谈阳朔兴坪渔村的旅游开发作者:韦杰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10期摘要:指出了阳朔兴坪渔村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一座古老村庄,素有“漓江佳胜在兴坪”之美誉,是桂林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自20世纪90年代初对外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数万名中外游客到渔村游览观光,是桂林最受旅游者欢迎的景区之一。

介绍了兴坪渔村的地理及历史概况,对渔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就兴坪渔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兴坪渔村;旅游开发;优势;劣势;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0-0322-041 阳朔兴坪渔村概况1.1 地理位置兴坪渔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位于阳朔县东北部,距离阳朔县城约25 km,距离桂林市区约63 km。

渔村地处漓江岸边,是古代漓江沿岸最大的村庄,漓江流经兴坪镇,在此绕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个河湾,名曰镰刀湾。

从兴坪集镇码头沿漓江走2 km,便可到达渔村。

兴坪渔村是漓江流域的一个半岛村,岛上地土平坦、肥沃,倚一面山环三面水,形成一个完整的乌龟背。

村边沿漓江一线翠竹掩映,不见民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及风俗习惯。

由于村庄地理位置坐落在漓江东岸,村前漓江环绕,故从漓江岸进村需要在兴坪镇码头摆渡过江。

至今村民及游客进出村庄的主要方法仍是水路。

渔村西临漓江,北接景点小河背、童子山,东南为古熙平县治遗址狮子旦和五指山、天水寨,面积约4.5 hm2。

1.2 历史概况兴坪渔村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从建村到现在已有500多年历史。

这里的村民全都姓赵,他们的祖先相传是宋朝赵家皇帝的后代,于宋末大动乱中逃难到这里。

他们选择漓江边上的一个河滩聚居,地点偏僻而又幽胜,可谓出尘入世。

渔村旧名为鱼塘洲,1950年开始改为现名。

兴坪渔村现有145户,村民576人。

村民世代以捕鱼、农耕、种植果树(沙田柚、金桔、夏橙、黄皮果、白香果)、饲养甲鱼等为生,兼有部分农户开有农家客栈,提供散客旅游接待服务谋生。

阳朔县兴坪渔村的调查报告

阳朔县兴坪渔村的调查报告

兴坪渔村
兴坪渔村建设与产业结构
兴坪渔村目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落 后,但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全村只有为数不 多的几家农家乐,农家乐是以家庭式的运作方法, 属原始性的最初级阶段,缺少规范化、没有其它 服务业的形式。但由于兴坪渔村景观区位优势好, 且富余的劳力大多进城自主创业和从事多漓江旅 游服务行业,收入比一般村民高。2004年的农 民人均纯收入中三产收入占了14%。
思考与建议
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调动村民的热情和参与精神,把现有的项目 进行整合,开始由生态建设转向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目前 兴坪镇在定位上还是过高,不论其定位是国内还是国际一流的休闲 与旅游城市,但现实中除了生态环境以外,目前的文明、文化、住 宿、服务、娱乐基本上在三年内做不了一流。一流不是说出来的, 也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全国人民感受到的,是游客体会出来的, 是人与人体验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兴坪的生态环境有明显 的优势,但别的方面与其它城市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些地方的管 理还不如某些景区,面上的工作多于基础工作,差距在小事、细节 和工作态度上。这里不是缺少横空出世和顶天立地的品牌和项目, 而是品牌和项目太多,太散了。新农村是一个主线,是一条红丝带, 只有用一根丝带穿起那无数的散落品牌和项目,兴坪镇就有了甲天 下的生态经济。
阳朔县兴坪渔村的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陈静、蒋璐、黎伽黎、 磨剑宣、徐水媚、周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兴坪渔村基本情况
兴坪镇为阳朔县6镇之一,是全县最大的镇,面积有305平方公里, 人口4.3万。13个村委,64个自然村。兴坪地处漓江中段,从九马 画山到兴坪是漓江最美的景致渔村村委及兴坪渔村领导班子:渔村 村委书记:陈国生 渔村村委主任:廖嗣兴 村长:徐桥益、冯六生 该村有127户人家,约530人左右。其中有200人在外打工。其余40 岁以上的人均在家务农。土地面积1200亩,合799,200平方米,约 80万平方米左右。该村由于是漓江流域的一个半岛村,地理位置在 漓江的西面,故需要在兴坪镇码头摆渡过江。岛上土地平坦、肥沃, 倚一面山环三面水,形似一个完整的乌龟背,生态保持极其完好。 村民以农耕、种植果树(沙田柚、金桔、夏橙、黄皮果、白香果)、 饲养甲鱼为主,兼有部分农户开有农家客栈,提供散客旅游接待等 等。该村拥有机动游船上百艘,提供游客去九马画山、渔村、阳朔 等方向的水路旅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 游 开 发 给 当地 居 民带 来 了好 处 ” , “ 当 地 居 民 对 特 呈 岛
发 展 旅 游 的 接受 程 度 非 常 高 】 , ’ 。特 呈 岛 红 树 林 旅 游 开 发 是 湛 江市 其 他 片 区 红树 林 旅 游 开 发 较 好 的 区 域 , 以此 为样 本 可 以 得 知 , 社 区 居 民 参 与 湛 江 红 树 林 保 护 区旅 游 业, 既 发展 了 当 地 的 经 济 又 形 成 了 大 量 的 保 护 群 体 , 从
4 . 2 . 2 社 区居 民 参 与保 护 区旅 游 的发 展
态旅游这一主题开办各 种家庭 餐馆 、 农家 乐 、 当地 工 艺 品等一系列生意 , 丰富旅游项 目。
参考文献 :
[ 1 ] 广 东 湛 江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 红树 林定 义及相 关介绍 [ E B / OI ] . ( 2 0 1 3 一i 1 —0 5 ) [ 2 0 1 5 —0 7 —0 3 ] . h t t p : / / ww w. z j h s 1 . o r g / h t ml /
s h e n g t a i k e p u / h o n g s h u l i n k e p u / 2 0 1 3 / 1 0 1 7 / 6 4 . h t m1 .
宋鸽 ( 2 0 1 3 ) 曾经 对 特 呈 岛 居 民 就 特 呈 岛 红 树 林 保 护 区发 展 旅 游 的感 知 进 行 过 研 究 , 研究发 现“ 特 呈 岛 的
逃 难 到 这 里 。他 们 选 择 漓 江 边 上 的 一 个 河 滩 聚 居 , 地 点
偏僻而 又 幽胜 , 可 谓 出 尘 人 世 。渔 村 旧 名 为 鱼 塘 洲 ,
1 9 5 0年 开 始 改 为 现 名 。 兴坪渔村现有 1 4 5户 , 村民 5 7 6人 。村 民世 代 以捕 鱼、 农耕 、 种植果 树 ( 沙 田柚 、 金桔、 夏橙 、 黄 皮果 、 白 香 果) 、 饲 养 甲鱼 等 为 生 , 兼有 部分农 户 开有农 家客 栈 , 提 供散客旅游接待服务谋生 。

的传 统 建 筑 及 风 俗 习 惯 。 由 于 村 庄 地 理 位 置 坐 落 在 漓 江东岸 , 村前漓江环 绕 , 故 从 漓 江 岸 进 村 需 要 在 兴 坪 镇 码 头 摆 渡 过 江 。至 今 村 民及 游 客 进 出村 庄 的 主 要 方 法 仍是水路 。 渔 村 西 临漓 江 , 北接景点小河 背、 童子 山 , 东 南 为 古
熙 平 县 治 遗 址 狮 子 旦 和 五 指 山 、天 水 寨 , 面 积 约
1 阳朔 兴 坪 渔 村 概 况
1 . 1 地 理 位 置
4 . 5 h m 。
1 . 2 历 史 概 况
兴坪渔村是一个 古老 的村庄 , 位于 阳朔县 东北部 , 距 离 阳朔 县 城 约 2 5 k m, 距离桂 林市 区约 6 3 k m。渔 村 地处漓江岸边 , 是 古 代 漓 江 沿 岸 最 大 的村 庄 , 漓 江 流 经 兴坪镇 , 在此 绕 了一 个 大弯 , 形 成 了个 河 湾 , 名 曰 镰 刀 湾 。从 兴 坪 集 镇 码 头 沿 漓 江 走 2 k m, 便可到达渔村 。 兴坪渔村 是漓 江 流域 的一 个半 岛村 , 岛 上 地 土 平 坦、 肥沃 , 倚 一 面 山环 三 面 水 , 形成 一个完 整 的乌龟 背 。
2 0 1 5 年1 O 月
缭 色 科 技 J o u r n a 1 o f G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第 1 0期
浅谈 阳朔兴坪渔村 的旅游开发
韦 杰
( 桂 林旅 游 学院 酒店 管理 系,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6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8 — 0 7
2 兴 坪 渔 村 旅 游 开 发 的优 势 分 析
兴坪渔村旅游资源 十分 丰富 , 特 色鲜 明 , 是 桂 林 山
作者简介 : 韦 杰 ( 1 9 7 O 一) , 男, 广西靖西人 , 副教授 , 硕士, 主 要从 事 乡村 旅 游 、 酒店管理研究 。
摘要 : 指 出 了 阳朔 兴 坪 渔村 是 漓 江 沿 岸 最 美 丽 的 一 座 古 老 村 庄 , 素 有“ 漓江佳 胜在兴 坪” 之 美誉 , 是 桂 林 旅
游 一颗 璀 璨 的 明 珠 。 自 2 0世 纪 9 O年代 初 对 外 开 放 以 来 , 每 年 都 有 数 万名 中外 游 客 到 渔 村 游 览观 光 , 是 桂 林 最 受旅 游 者 欢 迎 的 景 区之 一 。介 绍 了兴 坪 渔村 的地 理 及 历 史 概 况 , 对 渔村旅 游开发的优 势、 劣 势进 行 了 探 讨 和 分析 。在 此基 础 上 , 就 兴坪 渔村 旅 游 业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提 出 了对 策 。 关键词 : 兴坪渔村 ; 旅 游开发 ; 优 势; 劣势 ; 对 策 中 图分 类号 : F 5 9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9 4 4 ( 2 0 1 5 ) 1 O - 0 3 2 2 - 0 4
[ 2 ] 广 东 湛 江 红 树 林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保 护 区介 绍. [ E B / OL ] .
村边沿漓江一线翠 竹掩映 , 不见 民居 , 保 留 了较 为 完 整
兴坪渔村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1 5 0 6 ~1 5 2 1 ) , 从 建
村 到 现 在 已有 5 0 0多 年历 史 。这 里 的村 民全 都 姓 赵 , 他
们 的祖 先 相传 是 宋 朝 赵 家 皇 帝 的 后 代 , 于宋 末 大 动 乱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