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_2010年10年间_课程改革_研究现状评析

合集下载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随着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

十年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一、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宏观研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宏观研究内容广泛,具有多视角、前瞻性的特点。

学者李斌辉通过博弈论这一独特视角,指出由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背离,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

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建立选择性激励制度。

[1] 屠莉娅、刘力学者通过对如何看待改革的目标、改革中的课程、教学与发展等的研究,澄清了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含混的认识和概念。

[2] 彭泽平学者从知识论、人学观的角度,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人知识论、人学观的转换,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知识论的前提和鲜活的人学基础。

[3] 倪娟、李广州学者的研究通过中西对比,阐明了新课程改革中应以什么“人”和“人”的哪方面为本和如何实践“以人为本”。

[4] 靳玉乐、陈妙娥学者的研究则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提出“新课程改革在以直面现实生活、彻底的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广阔文化哲学视阈下,重新思考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以期建立新的课程文化精神,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

[5] 王月芬学者通过对新课程中“传统教育”的解读,厘清了人们观念中的一些误区,指出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教育和进行改革。

[6] 而吴永军学者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研究入手,指出要澄清在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基础研究上的误区,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大智慧,要将现代和后现代整合起来,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7]上述研究可谓范围广泛,且一些研究采用了较新的理论加以阐述,但这些研究对国外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借鉴得相对较少,这是其不足之处。

二、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微观研究对新课程改革的微观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的转变的研究于海滨、朱成科学者认为学科分立的课程体系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必须通过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整体变革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挑战,这就需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

十年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

十年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
{q/ n u  ̄ ; iq&R 9  ̄ q se a hn 基 础 鞍 宿 抖 牾 教 学 矾 究
焦 点 纵 横
十年课 程 改革 的理论 分析
四川省社 会科 学院 查有 梁

要: 本文对(0 1 { 1 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 网络调查报告》 2 的主要调 查统计数据 , 进行 了系统 的理论 分析 , 出统一 自 作
了新一轮课程 改革。国务院下发的正式文件 ,明确 地写有 “ 试行” 这两个关键字 , 表明中央的态度十分谨慎。 试行 ” “ 了 十年 , 总要给全 国人 民一个理性 的交待 , 以利于学校教育的
洽的理论解释。提 出“ 学效率 曲线图” 以及相 关的教 学效 率三原理 , 出了“ 教 , 指 合作 、 自主、 究” 探 教学法方的应用范 围和应 用条件 。论述学校课 堂教 学的基本教学模 式可以表示为( x ) 3 3 的矩 阵, 从教 学模式建构上 , 出了课 程改革在教 学实施 中出 指 现问题 的 内在原 因。结论是 : 十年课 改, 基本失败 。 关键词 : 新课程 改革 ; 网络调查 ; 学效率曲线 ;3 3 教学模式 教 (x )
报 告 》 网络 调 查 统计 , 要 有 以下 一 些 数 据 : 。 主
的 占 1% 。 7 ( )7 的教 师 认 为 新 课 改 后 学 生 的课 业 负 担 反 而 加 84 % 重 了 ,1 教 师 认 为 新 课 改 在 促 进 素 质 教 育 方 面 效 果 “ 3 %的 不 明显 ”仅 有 85 , . %的教 师认 为 新 课 改对 学生 负 担 有 所 减 轻 。
( )新 课 程 改 革 后 ,您 觉 得 您 的 课 堂 教 学 方 式 是 否 发 7“ 十 年 课 改 的 网络 调 查

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基础教育;十年课改;成就;问题;反思
以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即学界所普遍认同的建国以来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这轮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改革,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因为从2001年到2010年有10个年头,同时也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这轮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简称为“十年课改”。
。本文分别以政府行为、专家行为、教师行为、学生发展、学校生活、高考改革、社会反响为视点,设定了七个阶段性、反思性问题,并在逐一解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具体成效、文化建设、评价制度、舆论导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七个问题及其解答思路前后关联,相辅相成,直指“十年课改”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直接构成“十年课改”的本体结构和认知框架,对于宏观把握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在宏观层面上,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是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历经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引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蓝图。在微观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一、概述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改革旨在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

在过去的十年中,新课改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十年来的争鸣与反思进行梳理,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的框架下穿新鞋、走出老路,以推动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简要回顾新课改的背景和主要目标,以明确改革的初衷和期望。

将分析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改所面临的争议和挑战,如应试教育倾向、教育资源不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本文将提出在新课改框架下穿新鞋、走出老路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简述新课改的背景和目的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教育领域经历了一场深远而重大的改革,这就是新课改。

其背景源于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并改革自己的教育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挑战的全面素质人才。

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新课改应运而生。

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促使教育实践的创新,以培养出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新课改力求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新课改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在过去的十年中,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

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路,避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初中课改10多年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初中课改10多年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初中课改10多年现状分析与对策
提案人:太原初中李明兵
现状: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详细勾画了从德育到发展,从课程到教学、评价等领域系统的改革蓝图。

2001年9月,凝结着基础教育十几年改革诉求的“新课程”正式走进了学校,教育界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地处偏僻农村的也期待着“教育的春天”的到来。

然而10年了,农村的课改之路到底走得如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农村初中还着非常现实的课改瓶颈。

1.校长观念与教师观念陈旧
新课改带给校长与教师的有的后怕,校长怕一变就乱,怕质量下滑,怕社会舆论,教师怕课堂乱了,成绩低了,家长说三倒四等等,说白了是观念问题。

2.师资结构严重失衡
招考是就业,教育系统被考进的各个专业学生都有:行政管理、畜牧兽医、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等,专业不对口,教育不专业,在讲台上确实难为了。

在农村初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城市流动,留不住人才,人员正向流动渠道不畅,学科人员分布不均衡,为课改设置了专业障碍。

3.评价体系与课改理念不对称
教育主管在对学校评价时,被表象所蒙蔽,评价学校质量的高低,学校办得好坏,只看学校升学人数,中考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念,但操作过程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评价手段阻碍了课改的发展。

4.教育资源对农村分配
对策:
1.加大校长、教师的培训
2.从源头上解决教师结构
3.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4.强行推行课改,施行问责制
10多年课改,硝烟弥漫,困难重重,农村课改在思想、行动的交织中,步履艰难地进行着、进步着、反思着。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改革,也许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未来任重道远。

浅谈新课改十年的几点感受(精)

浅谈新课改十年的几点感受(精)

从2001年课程标准进入,38个试验区开始,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验课程标准,迄今为止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课改历经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体育教师们从迷茫被动接受到清晰主动参与,我们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我以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课改十年来自己及身边体育教学的变化情况。

一、教师的教法2001年以来,教师的教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先有一桶水”,其侧重点在于教师给予学生知识的量上。

课改后,我们更多地强调怎样引导学生获得“一桶水”,也就是说怎样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自己掌握知识。

比如在教学某一技巧动作时,课改前我的教法是先讲解示范,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开展练习。

课改后,我的教法逐渐演变成先让学生看该技巧动作的图示,然后要求他们根据图示进行模仿练习,遇到不理解的不足或有困难的动作就展开合作小组的讨论,鼓励他们开展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在学习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中主要起到引导、点拨、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二、学生的学法课改前,可以说课堂中还很少想到过“学法”一词,课堂中教授学生知识多是一种灌输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练习多是在老师的刻意要求下,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地往下走,学生缺少了能动的自由空间。

在课堂中,教师也很少给学生合作探讨的时间。

课改后,经过培训、自己钻研课标、自己在课堂中摸索等环节,慢慢地我理解了课标一些理念,开始逐渐重视起学生的学法探讨。

课堂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教师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少讲的就少讲,给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空间。

当然这种自主学习空间并论文格式范文一种放纵,而是在教师制约之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

如在高年级上体育理论课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布置给学生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然后尽可能地提供书籍、网络设备等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搜索、整理、汇总、浅析硕士论文出一些本课需要的知识材料,一定时间后,让学习小组进行课堂汇报,汇报学生搜集到的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供大家分享、学习。

[整理]浅谈小学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整理]浅谈小学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浅谈小学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00转瞬间,数学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年之久。

回顾十年课程改革,接受着诸多的冲击与洗礼。

在这十年的学习与探索期间,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颇多问题的困惑。

个人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下面就简单的谈谈课改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十年来,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程实施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1、个人业务素质整体提高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新课程的开发者。

课改研究中一定强度和密度的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推动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2、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十年的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

课堂上学生乐学、爱学、兴趣浓厚;课上、课下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有的放矢,我们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十年课改成效之反思

十年课改成效之反思

十年课改成效之反思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已经10年了。

在这10年里,我对初中物理新课程作了一定的研究与尝试,新教材的使用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一、改革成效1.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形式生动活泼,采用了大量插图,生动、形象,用学生的话说跟看小画书似的,内容丰富有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2.更新了观念,转变了角色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为把课上得更开放更生动,教师要调整好心态,注重学生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具体表现在:(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言堂现象明显改观,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服务于“学”,正在逐步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现象。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新教材更多地体现了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起来,注重揭示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3)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面对新课改,我们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上必须放下“架子”,让学生喜欢你,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认为物理学科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3.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更重视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

在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浅谈十年课程改革成效

浅谈十年课程改革成效

浅谈十年课程改革成效经过新课程改革十年的实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无论是教师的理念、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是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数学教学评价等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在这十年来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积累,使我们以《课程标准》试验稿、《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严谨、求是、务实地态度,立足本校实际,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较新,且实用化强;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点非常突出;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突破;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非常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兴趣得到了改善。

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数学课程改革取得了突出的实验成效,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新教改改革,教师在教与学方面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索和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如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

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能从整体上考虑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体现三维目标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使数学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同时,教师在数学中也关注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整体表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教与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探索多样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回顾与反思:语文课程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0)

回顾与反思:语文课程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0)
第 5卷 第 4期 2 0 1 3年 4月
当代教 育理 论与 实践
Th e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 Co n t e mp o r a r y Ed u c a t i o n
V0 1 .5 NO . 4
Ap r .2 0 1 3
中圈分类号 : G 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5 8 8 4 ( 2 0 1 3 ) 0 4— 0 1 0 5— 0 4
无论对课 程作 何种 理解 , 其基 本 要素 都离 不开 教 师 、 学生与课程 内容 ( 或课程 中介 ) 。师生 围绕特定 内容 ( 或 中 介) 展开 活动 , 是课 程最 直接 的呈 现方 式 , 但在 其 背后 , 有 诸多影响课程 内容 的选 择与 组织 、 实施 及 评价 , 使课 程 图 景显得格外复杂 , 以致人 们无法 用公认 的语 言来 描述 出课 程是什么。语文课程 由于其 内容 特殊性 , 存在 的争议 与问
文学课程价值 、 科学主义对语文课程影 响及 2 o世纪末语 文

从历 史视 角梳理 语 文教育 问题 与 冲突
教育论争等历史事实 , 为语文课程各种二元对立问题分析提
出了很有价值 的史料与见解 。
从历史梳理语文教育问题主要从 2个视角展开 , 一是直 接整理有关历史 资料 得出研究结论 。如曾毅分 4个 阶段 划
籍, 归纳 出语文课程 问题研究成果为 3个方面 。
出, 语文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失误是直接套用 西方哲学理 念, 将人抽象化 ; 在思维上是沉溺于经验描述 , 缺乏理论建构 ; 在 具体方法上是割断与传统 的联系。特别是郑 国民等人 的专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的文化大国,但是随着国家一天天日益强壮起来,许多方面反而受着传统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因此新一轮的国家课程改革不得不在我国掀起一股教育改革的热潮。

纵观十年来新课改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在改革的道路上需要深深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努力探索。

传统的教育有点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诺贝尔奖面前屡屡“望奖兴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并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一切,可以说正因为课程的改革,才使得我们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新课改正是因为传统教育的很大弊端才应运而生。

一件新事物的产生既有利也有弊,则在对待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在对待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具备“大智慧”,要有融通意识,整合现代性与后现代,统整民族特色和世界趋向,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与世界。

我们应该针对现代性与后现代各自独特的价值和适用范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千万不能简单地以一种取向代替或否定另一种取向。

“用一个反对另一个,是一场好戏,但不是好的历史……我们必须根据它们自己的结构的价值来判断,根据它们自己的类型的价值来观察,根据它们自己的目的来衡量教育的好坏。

我们要始终贯穿新课改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从本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轴线,并明确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系统变革,不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层面上实现转轨,而且在系统构建和实操作层面上同样要实现转轨,并有几个方面作详细的分析:新课改革的在知识方面的价值转型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凸显“人”的价值转型来看,它显然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领域中知识论、人学观的更新密切相联。

从知识论的维度来看,新课程对人主体价值的珍视与凸现,首先便离不开知识论转换的前提。

知识论作为设计和实施课程改革的元依据,对课程改革有重要影响。

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就与人们知识论的更新尤其是对人主体地位的强调有关。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评述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评述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评述张玉晶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海淀区100081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历史因素在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此前共经历了7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基本理念不断得以完善、发展,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对第八次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政治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逐步完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1年,为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1]。

(三)国际环境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

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

为适应国际形势,新世纪初,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共分为九部分,分别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由于部分内容相较以往变动不大,所以笔者将就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评述。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此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等偏重知识传授,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也是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转变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将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二)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课程改革分阶段对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重视教育的普及性,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标准,高中阶段则区分出了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数学十年课程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数学十年课程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数学十年课程改革的成效与思考从本世纪初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了。

早在三年前的2007年,实施新课程的小学就完成了第一轮的改革实验,其毕业生进入了中学。

这次改革的主要理念是推进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普遍认同,课程改革实验并不仅是一个验证实验方案的过程,而更是一个充满了探索、创造与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

所以,总结与反思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继续深化改革,追求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于2009年10月底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了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

小学数学教育界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当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无论是小学数学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还是基层的教研部门,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数学的课改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而这些总结和反思的成果或许能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引方向。

一、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必要基础在我国的历次课程改革中教材改革都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教育改革理念在学校教学中的实施,必须以教材为‘媒介’”。

因此,从2001年夏季开始进入实验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从教材的改革推开。

在2001到2003的三年内,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实验教科书迅速推向全国。

在小学数学教育方面,一个较快的变化是基本实现了“教材多样化”;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选择、编排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材的新面貌成为数学教育转型的重要标志。

新课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更新教学内容上,重点体现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例如,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内容的展开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提示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学习数学;关注学生能否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的体验;努力为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丰富的素材和途径;等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探索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探索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探索一、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以往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是不适用的。

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从2001年到2010年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在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也就是一些阻碍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因素仍然存在。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国各地开展了新课程改革,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而本次新课程改革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呢?很多专家都对新课程改革作了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研究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入,研究文献的数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增长。

笔者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进行检索,得出了许多有益的信息。

经过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某一科的课程改革,而从整体上对新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并不多。

本文试对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做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情况概述通过对现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进行搜集整理,发现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新课程改革戚谢美认为课程改革是否能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

因为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必然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者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1]不可否认,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决定这轮改革成败得因素之一。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的总结与反思第一篇:小学数学十年课改的总结与反思小学数学十年课改的总结与反思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对原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通过对比学习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200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我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质理念体现出“以生为本”、“数学生活化”的思想。

一、以“生”为本,体现尊重“人性”。

(一)数学培养目标和评价理念体现尊重和欣赏学生。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不同。

对此,教师不仅应改变过去那种轻过程,重结论的“经验性”教法,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同时在教学时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

我们也要学会欣赏学生的所想、所说和所做,尊重和欣赏学生,承认学生间存在着的差异,学会尊重他们。

(二)“双基”变“四基”,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多年形成的传统,加强“双基”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标志。

但这是不够的,必须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011版课程标准把“双基”增加为“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的经验)。

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一种自觉意识,并且能动地、自主地和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体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改十年

课改十年

课改十年——受益匪浅总结反思——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语文课堂回首2001------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1-----课改工作走过十年的征程,无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稳步推进,呈现出多方面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课改前:一心想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只要学生分数高,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好学生。

课改后我们知道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课改10年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收获。

新课改特别强调素质教育,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以前的课堂教育是灌输式,新课改追求的是互动式。

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等成为基本教育理念。

只有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

孔子在《论语》中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喜欢你来上课,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喜欢你这个人,设法使学生参与其中,强化亲身体验,启发内心感悟,激发共鸣,学习才能真正转化为认识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武器。

有老师说,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学生不是中国学生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和富有创造性。

课改使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建立起师生互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开始显现,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均衡教育的开展。

然而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摘要: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学科,其改革一直备受世人瞩目。

然而,高耗低效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策略应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板块式程式,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和讨论高中语文课堂得有效性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

本文从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入手,分析语文教学策略内涵及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围绕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当今国际社会已经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心。

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进一步明确: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而运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真实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背景下展开的。

它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起点要求较高,前瞻性强。

它强调从根本上转变课程功能,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革新教学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先进的理论渗透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心中,多元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策略逐渐被引进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0年课标与2001年课标

2010年课标与2001年课标

2010年课标与2001年课标的比较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其中,课程标准的调整与改革是教育领域内的一大重要变革。

2010年课标作为2001年课标的更新版本,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各种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就2010年课标与2001年课标进行一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在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一、课程体系1. 2001年课标- 2001年课标在课程设置上相对较为传统,以学科为主线,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之间的通联。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相对固定,较少涉及跨学科内容。

2. 2010年课标- 2010年课标突出“素质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理念1. 2001年课标- 2001年课标重视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在学习方式上较为单一,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2. 2010年课标- 2010年课标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强调教育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知识结构1. 2001年课标- 2001年课标在知识结构上偏向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

2. 2010年课标- 2010年课标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2010年课标与2001年课标在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2010年课标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倡导自主学习和教师学生互动。

而2001年课标在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学科基础培养上表现较为突出。

谈谈你对2001年开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的看法

谈谈你对2001年开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的看法

谈谈你对2001年开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的看法(原创版)目录1.2001 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2.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3.改革的成果与影响4.对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正文自 2001 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 20 多个年头。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2001 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但是,由于改革涉及面广,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此外,课程体系过于繁杂,导致学校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感到困难。

其次,课程实施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手。

然而,这一转变并非易事,许多教师在理念和实践上都存在困难。

此外,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科间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课程改革也推动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展望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1.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3.建立和完善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2001课改一些问题的反思

2001课改一些问题的反思

2001课改一些问题的反思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是以2001年发布的课程改革新方案为标志的。

至今20多年了,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上一次的课程改革(相对于2017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22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而言,2001年开始的课改是“上一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课程设计理想化与教材内容取舍编排仍然有较重传统模式影响之间的矛盾。

从设计理念上来说,2001年课改的课程的设计者希望能够通过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其基本的做法是,通过淡化知识体系,增加生活体验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探索式、体验式、活动式的学习,增强其理解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转知成智的目标;促进教师采取更注重生活,注重能力,注重探究的教学方式,形成经生活为依托,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但是,另一方面,课程设计者又想保持中国基础教育一贯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在淡化了知识体系的时候,却没有减少知识点的内容和对知识“识记”教学的要求。

造成的结果是,知识点上蜻蜓点水,几乎全面涉及,知识结构却不见了;生活多了,实践和探究的要求更高了,却不见了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表面上内容减少了,可是教学中要让相关的东西能为学生理解,教师不得不重建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反而增加了。

最终的结果是,新课程加重了教学和学习的负担,教学上的先进理念能否落实到实处一直是让人怀疑的。

还有,在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高考不可能摆脱知识系统制约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中必然地仍然是以知识结构的建构为教学和复习的中心环节。

这一根本性的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理念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2001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在教学现实中很难全面地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使得2001新课程的推进中遭遇了教师比较多的抵触情绪,出现了一些“异化”的现象。

2001新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要让这先进的理念能够在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教材必须要进一步删繁就简,降低对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方面的要求,我以为,教材的内容完全可以砍去一些,进一步降低难度,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的活动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下旬刊在《教育大辞典》中对课程改革进行了这样的定义,课程改革是指按照某种观点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造。

[1]我国在1949-1952年开始了第一次课程改革之后,分别在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5年、1986-1991年、1992-2000年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于2001年正式开始第八次课程改革又称新课标。

本文着重对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我国有关课程改革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10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所在,并通过筛选以《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为样本,搜集三套杂志自2001年到2010年发表的与课程改革相关的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整理,就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尽可能的客观回答。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搜集相关文章。

首先,以“题名”搜索“课程改革”所得相关文章数量如下:跨库检索13789篇,期刊全文13280篇,优秀硕士论文371篇,博士论文15篇,重要会议123篇。

以“主题”搜索“课程改革”所得相关文章数量如下:跨库检索72970篇,期刊全文65681篇,优秀硕士论文6599篇,博士论文172篇,重要会议518篇。

以“关键词”搜索“课程改革”所得相关文章数量如下:跨库检索51739篇,期刊全文49174篇,优秀硕士论文2166篇,博士论文49篇,重要会议350篇。

其次,以“题名”、“主题”、“关键词”分别对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发表的文章进行搜集,搜集的具体数据如表1:表1:文章数目一览表经过数据整理之后,2001年到2010年“题名”、“主题”、“关键词”10年间相关文章数目趋势图如图1:由图1可得,“题名”、“主题”、“关键词”不同搜集方法所得出的研究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本文以“题名”搜集数据作为参考系。

最后,通过“题名”且锁定《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三套杂志分别进行搜索,统计得:10年间《教育研究》发表相关文章51篇,《教育理论与实践》发表相关文章120篇,《课程、教材、教法》发表相关文章140篇。

除部分相关会议以及一些特殊文章没有关键词外,在这311篇文章中共搜集关键词813个,关键词主要包括: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具体学科、教师与学生、教育理念等几类,具体数据如表2:表2:关键词统计一览表跨库检索期刊全文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重要会议2001题名462456006主题138313628310关键词109710834282002题名103310094020主题3986387063251关键词33563289302352003题名1295126023111主题671761984581348关键词549552562081302004题名1440134156340主题8099712474732196关键词63965940315141272005题名1527141762246主题89987732103023213关键词6993639843961502006题名165215539540主题934477091605300关键词613856265011102007题名191818219520主题13568116861842400关键词88848414462802008题名139013513630主题74316556846290关键词4688447620750图1:“课程改革”研究趋势图2001~2010年10年间“课程改革”研究现状评析张旭何瑾(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2001年,我国开展第8次课程改革,这在我国教育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解10年来课程改革研究重点所在,以及研究的成就及其不足,本文采取《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中10间年发表的311篇文章并对其搜集的813个关键词进行分类处理分析。

得出10年来取得的成就显著,但研究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研究盲点较多,研究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

【关键词】课程改革题名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0-022009题名131********主题57355735000关键词377237720002010题名175********主题77097709000关键词49204920000总计题名137891328037115123主题72970656816599172518关键词5173949174216649350名称具体体现数量所占比例课程改革课程改革(126)改革(20)其他的相关课程改革(28)17421.4%课程课程(114)(结构,类型,比例,体系,设置,设计,课程,重建,理解,标准,目标,实施,内容,建设,资源,管理,伦理)11414.0%教学与教学方法教学(67)(课堂,方法,资源,实践,智慧,态度,技能,创造力,评价,设计,行为,模式)678.2%具体学科层面具体学科(49)49 6.0%教师与学生教师(39)(专业化,教育,知识,文化,教研)学生(1)40 4.9%理念理念(37)(知识观,批判,权威,反思)37 4.6%高等教育高职院校(26)集中于高师26 3.2%教改·教研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60··2012年7月下旬刊10年,我国“课程改革”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我国课程改革研究不仅在量上获得了重要成果,在质上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教研人员就“课程改革”开展了很好的研究。

从2001~2010年,以题名进行搜索得到的文章数量,在2001年最低值为462篇,最高是在2007年为1918篇,10年间相关论文共搜集13789篇,平均每年发表1378.9篇,由此可见我国在课程改革这个时代课题面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二、“课程改革”研究人员对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

第一、就“课程”研究而言,研究人员从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比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重建、课程理解、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资源、课程管理、科学伦理等方面均开展了研究,由此可见,对以课程为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二、在教学方面,我国教研人员主要开展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研究。

及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学智慧、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普遍提出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师经由反思之后开展教学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在开展的研究中,对“课程改革”观念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树立什么样的知识观,如何来看待以前的课程改革和对待当下的改革,归根到底,进行课程改革重在观念的变革!第四、对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新课程改革进行评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是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

第五、意义教学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莫过于谈我们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如何开展课程改革如何进行课程评价的问题,是开展课程改革的最核心所在,课程改革就是在寻求意义!在我国“课程改革”研究取得丰收成果的时候,回顾10年所走的路程,研究中所体现的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一、重要会议对“课程改革”研究发挥着主导作用。

由表1可得,我国“课程改革”研究受重要会议召开的影响。

当重要会议逐年递增的时候,在2~3年之后,期刊全文、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当重要会议没有召开的时候,相应的论文发表数量发生回落。

在期刊全文、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重要会议中,只有重要会议的召开具有可控性。

由此可得,重要会议对“课程改革”研究发挥着主导作用。

发展趋势是当重要会议提出重要研究方向时,在经过几年具体实际研究之后,在发表论文数量得到体现,且研究领域与重要会议召开内容有密切关系。

具体发表数量趋势在图1中可以得出。

例如,当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重要会议成增加趋势时,发表的文章也成增加趋势,当2005年重要会议达到最大量时,论文发表也在2007年达到了峰值,当2005年至2010年没有重要会议召开时,发表论文数量也从2007年出现回落,且在优秀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表现尤为明显。

硕博论文2009年和2010年中国知网没有收录相关文章。

二、对“课程改革”相关性研究较为不足。

通过对《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三本杂志311篇文章813个关键词进行分类整体得出数据分析可得,我国“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对“课程”与对“教学”以及“具体学科”和“教师”的研究,但设计“课程改革”的相关方面研究则较少。

第一、“课程改革”所需经费即经费如何分布以及课改经费落实问题我国研究甚少。

在311篇文章中只有3个关键词设计经费问题占总关键词的0.4%。

第二、对高等教育阶段课改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师范院校对其它综合类等学校研究较少。

第三、课程改革具体落实在学生与教师上,我国的“课程改革”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教师方面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研究。

在311篇中设计学生的关键词只有一个。

第四、对“课程改革”中的创新问题研究较少,改革与创新息息相关,而创新在总关键词仅占0.7%。

第五、对相关行政人员以及学校领导研究较少。

学校领导集中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缺乏对这方面的研究就“课改”谈“课改”可能收效甚微。

在813个关键词中只有0.5%涉及这方面。

三、对“课程改革”研究角度较多,但研究不均匀现象严重。

在对“课程改革”研究中,研究人员从“课程改革”是什么,如何实施课程改革,以及从教育学角度、哲学角度、文化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我们也不得不认识到,我国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角度仍然较少,且较为不均匀。

如社会学角度仅占1.5%,文化层面占2.7%,政策层面占2.6%,而“课程改革”占21.4%。

课程占14.0%,两者相较,差距悬殊。

四、忽视教材方面研究较为严重。

课程改革是指按照某种观点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造,由此可知改革的对象有两个“课程”与“教材”,在2001~2010年十年间,我国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对课程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把对课堂活动中文化的直接载体的教材摆在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是不正确的。

通过对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中相关文章的整理,得出优缺点之后,为更好开展“课程改革”相关方面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坚持研究人员的独立性,降低对重要会议指示精神的依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