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起死回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起死回生》讲述了扁鹊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赞扬了扁鹊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复述课文,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生字8个,辨析多音字3个,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语气语调(反问句),并抄写。

3、学习复述:复述扁鹊给虢国太子治病的内容。

4、了解扁鹊使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扁鹊高超的医术和谦虚的品德。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篇,教学伊始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复述课文。

告诉学生所谓复述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讲出来,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通俗一点复述课文也就是讲故事,那么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起死回生,以此揭示课题。

字词教学到了三年级虽不是教学难点,但也不能弃之一旁,不闻不问,正确的做法可能是更具针对性,更注重学生方法的积累,过程的习得。

本课8个生字音形义对于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而言,并无多大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出现的三个多音字的读音:即纳闷的“闷”,胸口闷的“闷”;切脉的“切”;扇动的“扇”,教学时可进行多音字的辨析或者课前预习的反馈,课后还可设计相关的辨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

而其余的读音只需在教学中随机正音即可。

词义的理解是上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可继续复习巩固,在教学前可作为预习作业加以布置。

“起死回生”一词可在解题时直接检查学生预习状况;“纳闷”一词可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凝神”可让学生模拟当时扁鹊专注于听诊时的神情,进而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相关词语;“死而复生”则可通过与近义词“起死回生”的差异辨析来理解。

当然方法的运用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他们个性化的理解过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复述课文,教学时应围绕这一教学重点展开教学。

第一步:揭示目标,导入新课
在讲清本单元的目标后,教师可直接引入:复述课文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那么我们今天要学讲的故事就是——起死回生,然后破题,理解成语“起死回生”的意思(把将要死的人救活。

形容医术高明。

),文中指的是把看似已经死的人给救活了。

引出“课文中是谁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可以把看似已经死去的谁给救活了呢?从而整体进入课文,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扁鹊,并适当进行人物资料的补充。

第二步:整体入文,理清脉络
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对扁鹊的医术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教师可请学生读文找出文中直接称赞扁鹊医术高明的句子,即“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说。

接着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起死回生”的近义词——死而复生,进行两词的辨析。

起死回生主要是从医生的角度出发,赞扬医生医术的高明,而死而复生往往是从病人的角度而言,两者的用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未必能讲清其中的细微差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计这样的选词填空来帮助理解词义,国王称赞扁鹊有怎么样的(起死回生的)本领,使得太子怎么样(死而复生),在此基础上体会两者在用法上的区别。

并以此句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口:“为什么国王会这样夸奖扁鹊呢?”让学生读读课文的1至12小节,即整个
起死回生的过程。

第三步:读懂重点段落,尝试复述
整个过程可分为:打探和治病两个部分。

“打探”
部分可让学生读文,划出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口中了解到了些什么?这里有四句相关的句子,其中有一句反问句需要理解——从死到现在,还没过半天,哪就入棺了呢,然后句式归纳:扁鹊从行人及侍卫官的口中了解到了一向好好的虢国太子只说胸闷,今天早上死了,目前还没有入棺。

这个概括的结果实则是简要复述的渗透,教师无需挑明,只需把它作为概括能力的训练,为以后的简要复述作铺垫。

扁鹊治病的过程分成“确诊病因”和“成功治疗”,按要求需复述。

从文中可知扁鹊确诊太子得了厥症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切脉,二是听诊,可谓医术精湛。

教学时可让学生说说扁鹊确诊太子到底得了什么病,教师补充“厥症”相关知识。

然后读文圈出扁鹊确诊病因的关键动作,接着理解到底是怎么切,怎么听的,可通过读读、演演、讲讲来帮助记忆。

这里有一个词语“凝神”需理解,教师可适时帮助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成功治疗太子的病。

扁鹊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针灸,二是用药。

这段文章运用了交叉描写的方法,教学时可采用角色对读、配合读,边读边演等方法,体会扁鹊的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同时在演中质疑:体会文中的扁鹊从药囊中“捡”出几味药的“捡”的使用不恰当。

第四步:理解对话,体会人物品质
课文的最后两节运用了对话的形式写了国王称赞扁鹊是神医,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扁鹊自称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道理,自己不过是治好了太子的病。

一个是被扁鹊高明的医术所折服,禁不住啧啧称赞;另一个却轻描淡写,似是小事一件,不足挂齿。

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没有扁鹊的及时出手,并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太子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教学时,教师可抓住“不过”一词来做文章,扁鹊认为自己只不过治好了没有死的太子的病,是件小事,不足挂齿。

你是怎么认为的?
扁鹊高尚的医德以及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从文中的矛盾处加以理解,文中有两次提到了“死而复生”。

一句是第9小节,扁鹊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另一句是文中最后一句“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

”前者扁鹊说自己能使太子死而复生是出于急于救人的目的,他毛遂自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皇宫,想做的仅仅是挽救一个可能还有一丝希望救活的病人。

当病人被救活后,扁鹊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可能,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教学时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质疑,即:扁鹊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样的话?为什么这样说?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扁鹊不仅仅是一个医术高明的神医,更是一位医德高尚的人。

《起死回生》片断赏析之一
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训练学生复述课文,重点是训练学生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这一段,起因这一段可一笔带过。

此处设计这个练习主要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去概括,回答问题是散点式的,造成答题的不完整、不正确。

1、师生合作读1——9小节,思考: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扁鹊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
听说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扁鹊顿时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起死回生》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5个,能正确区别多音字“闷”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9节,转述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处了解到的情况。

3、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按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辨析“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并能运用这2个词语赞美扁鹊。

5、通过抓矛盾质疑、释疑,感受扁鹊高尚的医德。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起死回生(生齐读课题)
2、反馈预习,理解“起死回生”的意思。

师:昨天回家,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告诉大家,“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让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了,那死去的人又是谁呢?
(扁鹊让死去的太子活过来了。


板书:
起死回生
扁鹊-----------→虢国太子
*:出示:虢国,读准虢字读音,并正确书写
(先出示词卡,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再让学生仔细看老师书写“虢”)
3、补充资料,初识扁鹊。

出示: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时有名的医学家。

他擅长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疗法,被称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
师:这就是扁鹊(指图),谁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扁鹊。

4、整体读文,用一个词语写出自己对扁鹊的评价。

师:人们把扁鹊称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一词翻红),现在就请你们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也用一个词语来评价扁鹊,把它写在课题旁。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谦虚、神医、妙手回春……)
5、指名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板书:
起死回生
神医扁鹊-----------→虢国太子
二、学习课文1—9节,转述扁鹊了解到的病情。

1、同桌2人分角色朗读课文1—9节,注意读准字音,并圈划关键词语。

师:扁鹊是怎么让死去的太子活过来的呢?现在先让我们同桌分角色读读课文的1-9节,看看他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了解到了什么情况。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圈出扁鹊了解到的有关内容。

2、指名读1-9节,读准多音字。

师:接下来老师先请一对同桌来读读1-9节。

(点评时出示:纳闷、胸口闷)
3、交流扁鹊了解到的情况。

师:扁鹊到底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了解到了些什么呢?现在就请你说说找到的有关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并出示:
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
只说胸口闷,就死了
早上鸡叫时死的
没过半天,还没入棺
4、用自己的话说说扁鹊了解到的情况。

(先个别练习,再指名转述。


师:现在请你根据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扁鹊了解到的情况。

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待会我们再来交流。

(生交流)
*:出示: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得知太子一向好好的,但今天早上鸡叫的时候,突然间说胸口闷,后来就死了。

到现在还没过半天,所以还未入棺。

(生齐读)
5、有感情地朗读1—9节。

师:当扁鹊听到行人说一向好好的太子突然死了,他感到很……(“纳闷”出示词卡),当他了解情况,知道太子还未如棺时,他又……(松了一口气)。

请同桌2人再次分角色朗读1—9节,注意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变化。

(指名2组同桌朗读)
6、引读1-9节,了解扁鹊问得仔细的原因。

师:接下来,让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读课文的1-9节,边读边想,扁鹊为什么要问得这么仔细?
小结:扁鹊问得这么仔细,其实,他是在了解——病情,以便作出正确诊断。

三、学习课文10—11节,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1、默读10、11节,圈出扁鹊医治太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词。

师:……所以,他胸有成竹地请求入宫,救治太子。

接下来请大家默读10、11节,圈出扁鹊救治太子时的具体动作。

2、交流并引读10、11节
出示:按、切、贴、听、取、扎、捡
师:接着,我们要将扁鹊救治太子时的过程说清楚。

说之前,我们还是要再来读读文章。

……
(引读时随机出示:先、接着、然后、最后)
3、复述医治过程
师:现在就请你根据这些动词,再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将扁鹊救治太子的过程说清楚。

(先同桌练说,再指名交流。


4、小结:是呀,扁鹊仅仅是通过问、切、听、扎,便使太子起死回生,难怪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出示句子)其实,国王是在称赞扁鹊医术高超。

板书:医术高明
5、辨析“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

师:面对国王的称赞,扁鹊却谦虚地说……
出示:“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

”扁鹊谦虚地说。

师:我们将这两句话中的“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互换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生交流)
师:你们说的没错,其实“死而复生”和“起死回生”是一对近义词,但它们在用法上有着细微的差别。

“死而复生”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着重于病人的一种状态,而“起死回生”这个词往往是用来赞赏别人医术高明的。

课文中是国王称赞扁鹊……(补充板书: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那你能不能用上“死而复生”这个词来称赞扁鹊?(补充板书:扁鹊使太子死而复生。


(交流后引导学生读出2句话的不同语气。


四、抓矛盾质疑、释疑,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1、揭示矛盾,引导质疑。

师:扁鹊面对国王的称赞谦虚地说……可当初,他曾经对侍卫官说……(出示句子)。

扁鹊说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意思就是……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2、联系课文内容释疑,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1)同桌讨论,合作释疑。

师:是呀,为什么扁鹊对侍卫说他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后来又对国王说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呢?请同桌两人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扁鹊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释疑时要注意从课文入手)
(2)交流,小结。

(板书:医德高尚)
五、总结全文。

1、串读板书
2、说说对扁鹊的赞美
师:扁鹊真了不起啊,他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救活了虢国太子。

学完了课文,你能对扁鹊说几句赞美的话么?
附板书:
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神医)扁鹊------------------------→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使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起死回生》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抄写句子。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回答规定问题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医术和谦虚的品德。

【教学建议】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看过电视《封神榜》吗?……”(周朝时,国王把大片土地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大臣将领。

这些土地就由这些大臣将领管,就像一个个的小国家,还经常开战呢。

虢国,就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2.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3.激趣:“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谁起死回生?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思考以上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并提出问题。

(分类对待;穿插有关知识:课文中的“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候有名的医学家。

因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就像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所以后人就尊称他为“扁鹊”。

但这是尊称,所以,课文中他自称“秦越人”。


三、结合句子,再读课文。

1.学生划出国王称赞扁鹊的那句话,教师板书:“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2.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要求。

什么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读文章时,我们会遇到不明白的词句。

这时,可以查阅字典、词典,也可以作上记号后与同学、老师讨论。

不过,最实在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

就是:先提出你的问题,然后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能回答问题的词句,要是找到了,就联系起来想一想。

因为今天刚学,老师已经替你们提出了问题。

3.提示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国王为什么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学生划出表示太子“死”和“生”的语句,再说说:说问题,说句子,说理解。

四、结合句子,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围绕刚才的句子提出问题。

2.提示思考:“从哪里看出扁鹊医术高明?”
3.交流。

(1)从基本内容看,扁鹊医术高明表现在:从街头巷议中觉察太子死得蹊跷;与侍卫官简单问答后,心中便有了底;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复生。

(2)指导朗读扁鹊与侍卫官的对话(第2-8节)。

①自读,找一找:写了几个人的对话?分别说了什么?
②想一想:从对话中,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扁鹊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③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注意语气变化。


④最后分角色朗读,体会:为什么不交代说话人?(省略叙述语也能知道这话是谁说的;语言更为简洁,更能体现扁鹊当时的急切心情)。

(3)指导朗读诊治部分(第10、11节)。

①自读,划出说明扁鹊医术高明的词句。

②指导朗读。

(“不多一会儿”、“没多久”写医术高;“按”、“贴”、“听”、“凝神”、“这才”等讲病情复杂。

理解“凝神”,完成《词句活动室1》。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

”你从扁鹊的这句话中看出什么?(谦虚、实事求是)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提示:阅读课外读物上的《开店的小伙子》和《讳疾忌医》。

《起死回生》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抄写句子。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回答规定问题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医术和廉虚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学生质疑。

(“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谁起死回生?怎样起死回生?”)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

(3)继续质疑。

2.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特别注意“虢”、“厥”、“囊””。


3.交流:“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谁起死回生?
(把将要死去的人救活过来,叫做“起死回生”。

课文讲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

)4.简介时代背景及扁鹊其人。

5.学生继续质疑。

(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课学习目标3予以归纳确定,解决部分问题,其他问题留待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解决。


三、细读感悟。

1.扁鹊把将要死去的太子救活了,国王非常高兴,称赞了扁鹊。

请划出国王称赞扁鹊的那句话。

2.出示句子:“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提示:从本课开始,我们要学习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

在这课中,我们来学习先回答规定问题再理解句子意思。


出示问题:国王为什么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1)引导学生划出表示太子“死”和“生”的语句,再读读这些句子,然后用“国王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

(小结:所谓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就是围绕句子提出问题,然后在文中找到有关内容来
理解句子。


(2)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提提问题。

(扁鹊是怎样起死回生的?扁鹊医术高明表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联系有关内容来理解:
①出示课文2-8节。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扁鹊与侍卫官的对话,注意读出扁鹊和侍卫官的不同语气,知道扁鹊了解了情况,心中有底;
②出示课文11、12节,通过对“按、切、贴、听、取、扎”等词的朗读体会,感受扁鹊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医术;
③结合完成词句活动室1,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接下来,我们试着理解扁鹊最后说的那句话。

①出示句子:“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治好了他的病。


②引导学生读句子提问题,找课文有关内容解决问题,读懂扁鹊不仅具有高超的医术,还具有谦虚的品德。

③把句子抄录下来。

四、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找几个好伙伴,分角色把故事演一演。

六、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神医扁鹊的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们听。

《起死回生》听课有感
听了卢雷老师上的《起死回生》一课坡有感受,老师的课上得十分生动。

以清晰的板书让学生理清思路,整堂课,教师又以各种形式的朗读带学生走入文本,依托文本语言文字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老师时而要求学生各自读出感觉,时而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时而师生对读,通过反复加强的朗读训练,有目的、有意识、有指导的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使学生真正明其理,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技能,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所以说,语文课中的朗读来得尤为的重要。

卢老师抓住两个近义词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由此展开教学,教师十分注重字词的学习,加以区分理解,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通过字词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另外,他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注意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的朗读不是单纯的就文论读,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读,用自己的领悟去读,他和学生相互配合,边演边学,边导边学,十分扎实,这样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独立体验、感悟和思考的能力。

整堂课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