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自然环境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理位置

高邑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省会石家庄南51公里处。县境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西临赞皇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连。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23.75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素称蕞尔。县境地处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

2、地形地貌

高邑县地处华北沉降带,冀中平原中部。县城以西为太行山麓冲积扇末端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1%;其余皆为近代河流改道、决口的淤积平原,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6.9%。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平均坡降比为0.3%~0.1%,无明显起伏变化。海拔高程在10~21m之间。海拔高程低,地下水位较高,形成了低洼易涝、盐碱地多的自然特点。

3、气候气象

本区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2.1℃;其中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4.5℃,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6.3℃;极端最高气温41.8℃(1972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5.5℃(1970年1月4日);年平均降水量521.6mm,最高年1080.5mm,最低年154mm: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8%。水面水分多年平均蒸发量1823mm,约为年平均降水量的3.5倍。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77天,最多226天,最少146天。最大冻土深度61厘米。

高邑县境内盛行南南西风,全年有7个月以上南南西风为最多风向。达到8级以上的大风以北北西风和西北风居多,分别占50%和30%以上。年平均风速2.2m/s,多年最大风速22.0m/s。

4、地质与水文地质

高邑县域内地表水体主要有泲河,属于子牙河水系。

高邑县地质构造的基底岩石属前寒武地层,从下到上的地层层序分别是上元古地界,新生界第三系沙四~孔店组,沙店河街组三、二、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第四系平原组。岩石基底在全县范围内埋藏深浅、薄厚不一,根

据以上地质结构,高邑县地基计点强R=1.8Kg/Cm2,地震烈度为7°。

本区地下水埋藏于第四系松散层沉积物中,分布为四个含水层组,其变化规律为:自上而下粘土由较厚变为较薄,含水砂层分布山不稳定到稳定,岩性粒度山细变粗,富水程度由小变大,但往下岩性风化渐强烈,富水性变弱,自西向东含水层山中粗沙逐渐变为细中砂至粉细砂,亚沙土层逐渐加厚,富水性则山强变弱,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导致水文地质条件从西向东逐渐由好变差。各含水层组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含水组:0~80(东部96m)m范围内,含水层岩性以多层中粗砂、中细砂和细砂为主。含水层单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

第二含水组:80(东部96)~205m深度内,含水层自西向东为中粗砂、细中砂、细砂为主。自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含水层比较稳定,单层厚度较大,但也有不连续分布的情况;

第三含水层组:195~310m深度内,含水层岩性在水平分布上大体与第一含水层组相同,单岩性粒度变粗,单层厚度大且稳定,不过风化强烈,富水性减弱。

第四含水层组:310m以下,基本未开采。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是地表水和农灌水回归入渗补给;地下水排泄以人工开采和向下游径流方式为主。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7.5m 左右。

地下水是本区居民生活饮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贮量较为丰富,已被广泛开发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