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

合集下载

浅谈环境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浅谈环境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人 口、 资源 、 环境相互协调 , 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 。 在社会 的发展进
程 中 , 自然 界 的 资 源 匮乏 和 环境 自我 调 节 能 力 的 有 限 性 制 约 着 我 们 现 代社会的发展。 可 持 续 发 展 的思 想 已经 为 越 来 越 多 的 人 所 接受 , 并 逐 渐 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它 不 仅 影 响到 人 们 的 生 产 方 式 和 思 维 方式 , 而 且 关 系 到 人 类 的 前 途 和 命 运 。同 时它 认 为 经 济 发 展 应 与 资 源 保 护相 结 合 。 强
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 它 面 对 当前 的 环 境 危 机 , 站在 全 球
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 ,为我们找到了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 态环境的道路 , 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实现经济与环境 的双赢。
三、 结 束 语
就无法持久 , 一方面 , 中国经济带 动了整个世 界经济的增长 , 另一方 面,
认 识 到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关 系 。 可 持 续 发 展 概 念 是 在 人 类 深 刻认 识 环 境
中 国 是 世 界 第 2大 经 济 体 , 目前 占世 界 G D P的 约 1 0 . 3 %, 然 而 却 消 耗 了全 球 三 分 之 一 的 煤 炭 、 钢 铁 和棉 花 , 以及 将 近 一 半 的 水 泥 。 中 国 的 经 济 高 速 增 长在 很 大程 度 上 是 建 立 在 资 源榨 取 性 的 过 度 消 耗 甚 至 浪 费 的基础之上, 并 往往 以牺 牲 环 境 和 牺 牲 后 代 的机 会 获 得 。 由 此 可 知 , 中 国 环 境 危 机 到 达 了 一个 极 其 危 险 的地 步 。 虽然 经 济在 飞速 的发 展 。 但 这 可 以说 是 挥 霍 本 已 面 临枯 竭 的生 态 资 源 而 拼 出 来 的 ,这 样 的经 济 根 本

试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支持和技术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其保护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障可持续发展,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长期繁荣。

如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如生态危机、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繁荣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排放标准的改善,实施清洁能源转型等。

技术的进步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式,推动了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节能减排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从而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生态环境保护也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和保留人才,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损害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资源,增加企业成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

为了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从事环境保护,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

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和规范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管理。

建立健全环境评估制度,对经济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生态危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生态危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生态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社会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探究社会发展和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常伴随着对环境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破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例如,中国的许多河流和湖泊都污染严重,许多森林被砍伐殆尽,造成了多种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同时,由于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危机社会学家们认为,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问题,还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方面的因素。

因此,社会学家们往往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生态问题背后的社会根源。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都会对生态环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环境问题本身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学家认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生产、消费、运输等方面进行改善,采用环保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污染和排放。

四、结语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社会学作为一种交叉学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探讨社会发展和环境危机之间的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全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全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全文)范本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而经济发展则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相互促进的方式和重要性。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目标2.1 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义及重要性2.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2.3 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三:经济发展的意义及目标3.1 经济发展的定义及重要性3.2 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3.3 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4.1 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1.1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4.1.2 市场竞争力的增强4.1.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2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与挑战4.2.1 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4.2.2 生态环境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失4.2.3 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耗五: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策略5.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监管机制5.2 促进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5.3 统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5.4 加强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六:结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通过协同推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各方合作,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附件:本文中提到的相关报告和研究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基本法律。

2. 资源利用效率:指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3. 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后代世代发展能力的发展方式。

范本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目标2.1 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义和意义2.2 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原则2.3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政策三:经济发展的意义及目标3.1 经济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3.2 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3.3 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政策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4.1 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1.1 生态旅游的促进作用4.1.2 环保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4.1.3 生态优先发展的经济利益4.2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和影响4.2.1 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4.2.2 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系统崩溃4.2.3 生态恶性循环和经济危机五: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策略5.1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5.2 强化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5.3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5.4 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六:结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当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当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生产力的日益扩大使得人类对自然界的资源利用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自然资源在促进人类向前发展,给人类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破坏。

无限制的物质需求增长,已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自然界正在以一种报复式的反馈方式警告人类,各种自然灾害不断侵蚀人类生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如何维护好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现今乃至将来都必须重视的事情。

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1)国土资源安全方面。

国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重要。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国土面积全球第三,但是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砍完,我国草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草地质量也在明显下降,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我国湿地资源占世界湿地面积10%,但已有近40%的湿地受到中度和严重威胁。

其他生态系统也退化严重,造成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已对国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2)水资源安全问题。

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8000-9000亿立方米,现在一年的用水总量达到56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用水资源的极限。

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发展到整体,由城市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达不到饮用水标准。

2024年应对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计划(2篇)

2024年应对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计划(2篇)

2024年应对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计划____年至2024年期间,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不确定性。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已经对各国的经济活动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并推动经济发展,2024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财政政策的调控1. 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目标和措施,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和促进就业。

2.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投资,以刺激需求和促进消费。

3. 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和财务负担,支持其发展和创业。

4. 加强财政监管和风险防控,防止财政资金浪费和滥用。

二、加大金融领域改革和监管1.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2.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评估,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

3. 支持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

4. 打击金融诈骗和违法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三、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1. 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制定和实施产业升级规划,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4.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和扶持,鼓励创新创业。

四、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1. 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打破贸易壁垒和限制。

2. 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和投资规模。

3. 加大进口的力度,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4.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和挑战。

五、提高国内市场的活力和消费能力1. 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

2. 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提高购物的方便性和便捷性。

3.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拉动内需和消费。

4. 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国内和国际游客消费。

六、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1. 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和改善。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贫困和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2.中国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3.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4.解决的策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中国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哪些?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进一步扩大。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

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

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

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

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

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

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

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

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生态环境破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生态环境破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生态环境破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

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生态环境破坏对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损失,这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包括水、土地、矿产及森林等。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正面临枯竭和衰退。

例如,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减少了林业产值和木材资源。

同时,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不仅导致了矿产资源储量的下降,还引发了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状况,给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带来了巨大压力。

当人们患病或生活质量下降时,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也会降低。

此外,生态环境破坏还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当环境威胁加大时,人们可能会出现社会抗议和抵抗行动,这将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发展。

另外,生态环境破坏也给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自然景区和生态旅游是一些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减少了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也破坏了游客对这些地区的兴趣和信心。

这不仅导致旅游业受到重大打击,还牵动着相关产业链的运作。

当地居民因旅游业而非常依赖外部投资和消费,在生态环境破坏下,这些地区经济很容易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出现就业危机和社会动荡。

然而,相较于过去,我们正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政府加大环保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加强了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

同时,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绿色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也有助于改善人类健康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摘要:众所周知,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开采效率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基于这一方针,中国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只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这一理念最直观的表达。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路径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相关资料显示,社会各界和相关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看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其核心观点都是围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分析的。

本文所述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人类与自然共同进步的前提条件。

二、经济发展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一)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生态压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存技术和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

与此同时,全球人口也大大增加,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使其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世界上大部分资源难以再生,人们对资源的长期使用很容易导致资源枯竭,人口也会不断增加。

地球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加上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森林植被的破坏,使得地球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生态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生态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生态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在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危机愈加严重。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减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态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由于过度砍伐森林、滥伐木材等原因导致森林资源匮乏,这对于木材生产和相关产业来说都是不利的。

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工业废水等污染物质也导致了自来水水源和耕地的污染,进一步影响到食品生产和水源保障。

2.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生产活动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生产活动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河道污染不仅会损害水质,同时也会影响渔业生产;大气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人们的健康;土地荒漠化会直接导致耕地丧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等。

3.资源价格上涨生态危机导致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会导致相关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转。

例如,地球资源日益稀缺,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匮乏使相关产品的价格水平持续扩大。

这类资源的短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核心成本要素成本大幅提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应对策略1. 推动绿色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认识也正在发生变化。

推动绿色发展成为了各国政府的战略,更多地投入到环保领域,改造和优化各类生产设施,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进行环境保护的科普普及。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理念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意识到必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落后于变革的社会将被淘汰。

3.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压缩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空间,掌握生态危机形势和动态趋势,积极义务环保,落实法律责任,让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感受到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性和不可缺少性。

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题目

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题目

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题目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一、踏上循环发展之路在当前全球面临环境变化和生态危机的背景下,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了循环发展的重要性。

循环发展,即通过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精神不仅体现了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促进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技术助力绿色转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举措。

在大会上,与会代表们纷纷提出了创新技术与绿色能源的结合,不断推动绿色转型和升级,加速实现低碳发展。

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模式转变,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赋能。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全球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难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也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实现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与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是对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重大回应,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切感受到了大会精神的重要性。

我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为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与回顾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涵盖了循环发展、创新技术、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合作等重要议题,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划定了明确的方向。

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

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

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自然环境是中国珍贵的财富之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形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能源需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这些问题是严峻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分析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想法。

一、自然环境破坏的原因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活动的直接结果。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把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用于生产和建设,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物种消失、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以下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迅速,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加速了社会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商用建筑的建设、排放尾气、水和大量的垃圾、城市公园的明显缺乏,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实际效果还有待考证。

2. 用地和水资源的消耗中国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有时过度使用这些资源。

水资源的消耗过度也一直是中国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农业、能源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了水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可再生水资源的补给能力。

3. 散户化耕作、乱伐滥砍、草管放牧中国大力发展农业,以满足国内民生的需要。

但是,目前中国农业还存在种种不合理因素。

例如散户化耕作、乱伐滥砍、草管放牧、化肥过度施用等行为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生态环境。

二、中国生态危机的表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生态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国自身的环境,也会影响到全球的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

1. 水污染中国水污染严重影响国内大量的饮用水和生物类群。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许多地区的水污染已经超乎想象。

我国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

我国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

我国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特色的文化都得到发展,但随之也引来一个严重的问题-----生物种类锐减。

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一些偏远农村这个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些地方生物多样性往往非常集中,同时贫穷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

在面临发展危机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地方政府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定的认识和各种承诺,但实际投入却很少,这也是造成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退化和资源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种趋势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从根本上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上,因此,分析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也应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进行。

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生境丧失或破碎化(二)生物资源过度开发(三)外来物种引入(四)环境污染(五)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出生,所需要的资源也越来也多。

也将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其他生物所能用的资源日益减少,加速了一些物种的灭亡。

第一产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占用大量耕地来进行种植,同时采用许多化学药品来提高产量,不仅占用了生物的生存空间,还破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

使大量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也使许多物种位于灭绝的边缘。

第二产业的发展,开采了大量的地球资源,也生成大量废水、废热、废气、废渣,造成环境污染,使一些生物生存环境受损。

一些污染更使种群的一些个体变异,破坏了生物的基因。

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是许多地方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使大批游客进入生物生活区,破坏了他们栖息的环境,生物的作息、繁衍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始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积极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情况良好,主要经济体(如美国、中国、印度、欧盟等)总得来说是保持增长的。

但世界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战略性的资源价格不稳定、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和挑战.此外,全球热点地区矛盾持续、恐怖主义活动的不时发生、核威胁等现状也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成本与风险.关键字:风险经济发展机遇挑战中国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正确的措施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①。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已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

就业、债务、通胀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分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了解该趋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的进行宏观调控,保证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②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点,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和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发达国家探底企稳,发展中和新兴国家稳步回升。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正文】一、引言在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被认为是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二、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并存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空气、水源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

2.可持续发展的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法长期维持发展的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

3.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各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社会组织也通过宣传教育和环境保护行动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1.生态环境受损问题由于过度开采、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能源消耗等原因,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解决生态环境受损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2.多元利益的平衡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不牺牲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繁荣,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环境意识的转变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只有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才能形成广泛的环境保护共识。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1.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以及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

2.国际合作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国际合作可以在政策制定、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及应对措施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及应对措施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及应对措施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及应对措施摘要: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全球性出发,阐述了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指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并提出了一些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发展生态经济、制定更多的国际性的环保公约、开发环保技术和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加强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境问题协调发展艰巨任务In today's world the crisis of environment and measuresInformation management111 1104040107 Du Ning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the seriousness and glob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current mai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world facing were elaborated, the necessit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environment was indicated1And some solutions to protect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made, such as developing ecological economy, setting up mor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stimulat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ustry, and reinforcing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ssues harmonious developmentchallenging task正文: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是指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并降低其生存质量的重大有害问题。

申论范文: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3篇

申论范文: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3篇

申论范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3篇申论范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而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我们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如不合规的排污行为、乱砍乱伐等,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另外,还需要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重点区域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修复。

其次,我们应注重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已经占据了全球的大部分,这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交通、建设低碳城市等,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转换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碳排放,促进绿色社会的建设。

再次,我们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众环保意识淡化,很多人看不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因此需要政府加大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环保意识,让人们懂得如何爱护大自然,懂得环保从个人做起,从家庭做起的观念,让各个层面的人都形成环保意识和行为。

最后,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我国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分享技术、资金和经验,打造一个全球环境保护的网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措施,共同致力于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一个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对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对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对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赋予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

由于人类不加限制地使用这种力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深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

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由生物多样性锐减导致的生态失衡。

环境危机主要表现为全球性气候变化和多形态的环境污染。

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化石能源和矿物资源的衰竭。

这三类危机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野生生物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全新世生物灭绝或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在过去的500年间,已知受人类活动影响而灭绝或已经在野外灭绝的物种接近900种。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估计,至2016年,近25%的哺乳动物和42%的两栖类动物濒临灭绝。

从2006年至2016年仅十年间,被列入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数量就增加了51%,达到24307种。

与此相关的是生物整体数量的下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显示,从1970年至2012年,全球脊椎动物种群整体数量下降了58%,海洋物种种群整体数量下降了36%,而淡水物种种群整体数量更是下降了81%。

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由于物种间竞争、捕食、疾病或随机的灾难性事件,物种存在自然灭绝的情况。

但是在短时间内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却是人为的,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类的捕猎和捕捞大大超过某些野生动物的繁殖速率。

这一原因造成的生物灭绝事件伴随着人类居住空间扩张的历史。

化石研究表明,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曾在史前时期造成当地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灭绝。

到了近代,动物的商业捕杀更是加剧了物种灭绝的状况,最著名的例子是渡渡鸟、旅鸽和大海雀。

其次,生物栖息地和栖息条件的严重破坏。

人类遍布全球各地的居住点和交通网侵占和割裂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栖息地内的物种数量与其面积成正比,碎片化的栖息地将大大降低其能够承载的物种数量。

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成为了各国的首要目标之一。

然而,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

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另一方面,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也直接导致了环境的破坏,比如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填充和草坪的开垦等。

这些污染和破坏行为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然而,环境污染危机并非无解,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应对。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应当树立环保意识,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可持续性。

企业可以采用环保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公众也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开展环境教育等方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除了应对策略,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注重的是经济的规模和速度,而忽视了环境的可持续性。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发展观念,追求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

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在应对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挑战中,国际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群体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各国应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共同制定环境保护的国际准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形成合力应对环境挑战。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一挑战。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齐心协力,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议题。

生态环境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着深远影响,还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说明为何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护,土地和水资源得以保护,空气质量也能达到标准。

这为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科学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农业依赖于土地和水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供富饶的土壤和清洁的水源,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产值的增加。

同样,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但同时也会排放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保护生态环境意味着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而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其次,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因其环境友好和独特体验的特点而得到快速发展。

而这些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优美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还可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益,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休闲选择。

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干旱和飓风,会破坏农作物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气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会降低劳动力的生产力,增加医疗费用,并限制城市的发展潜力。

此外,环境破坏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给供应链和产业链带来不稳定因素。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地球的责任,也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影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
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
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违法
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三要控
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
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资
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
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
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制定更
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
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
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
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绝不能走
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
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
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
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
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
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
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
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
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
生态环境。然而,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
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
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
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
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
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
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
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
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是人们对以
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
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
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
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
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
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
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
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
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对污染严重而
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
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
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
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பைடு நூலகம்殆
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
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
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
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
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
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
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
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
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
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
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
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保
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
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
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
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
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
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
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
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
·11·
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
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
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
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
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
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
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
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他们的
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是极有裨益的。
(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自身建设
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
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
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些
物种濒临灭绝。[2]
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
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先后出台
了许多法规条例,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
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如进
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
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
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
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人
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
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
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
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
·12·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
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
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
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
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
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
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
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将环境质量的改
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
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
济未来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
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
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
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
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就必须要
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
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
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
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
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
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
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1980年3月5日,联
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
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
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
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
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
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当大力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