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建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1 1 14 h , . 2 6 m。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0 6 98 m2人均生态赤字达 0 4 16 m2 总生态赤字 16 ×1’ m . .5 5h , . 6 1h , . 1 0 h 。 说
明 在省 区尺 度 上 , 建 省 的生 态 足 迹 占用 已超 过 了 生态 承 载力 , 成 了对 生 态 系 统 的 巨 大 压 力 ; 全 国 人 均 生 福 构 与 态 承 载力 底 线 0 6 1h 相 比 , 建 省 生 态 足 迹 超 过 了全 国 人 均 承 载 力 , 国 家 尺 度 上 也 处 于 不 可 持 续 状 态 I . 8 m。 福 在 从 全球 人 均 2h z生 态 承 载力 底 线 的角 度 看 , 建 省 生 态 足迹 仅相 当 于 全 球 人 均 生 态 承 载 力 的 5. 7 , 态 m 福 6 0 生 盈 余 达 0 8 85 m。 因此 , 全 球 尺 度 上处 于可 持 续 范 畴 . . 7 4h , 在 关键 词 : 生态 足迹 ; 持 续 发 展 能力 ; 价 I 建 省 可 评 福
资源和吸纳所衍生 的废物 ; 生态承载力则是一定区域所 能提供给人类 的生物生产性 土地面积 的总和. 地球表
面的生物生产性 土地一般可分为 6大类 : 化石能源地、 耕地 、 草地、 林地 、 建筑用地和水域口 . ]
生态足迹分析法基于 以下两个 基本假设 :1人类可以确定其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 以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 ()
E —N× F 一N× ( ∞ )= N × ( =P . cf ) /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1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0 9 8 2 ( 0 8 0 - 0 7 - 0 10- 2420)6 06 5
浅析福建主要环境问题
浅析福建主要环境问题———水污染政法系09政本(1)班黄闽贵090301153浅析福建主要环境问题——水污染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福建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环境放射性污染、水污染等问题,而其中主要的是水污染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如何分析水污染问题的形成及整治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环境问题水污染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资源和科学技术发展都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本来就比较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而目前福建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污染问题。
当然还不乏其他环境问题,本文将就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水污染这一问题。
“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首先,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所谓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阙域。
其次,技术的有限性。
这里既指技术种类的有限性,又指技术功能的有限性,更指技术开发的有限性。
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类难以迅速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或获得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替代资源。
因此,现有环境问题遭到破坏就成了一个问题。
再次,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
如果从极端的意义上考虑,所谓环境问题也就不存在,至少不是那么引人瞩目。
但这种极端的考虑就是:地球自身是有生命年限的,他们最终与人一样,都将面临生命终结的命运,这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尊重人类及其后代的生命价值,是关注环境问题的出发点。
最后,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
在我们提出环境问题,并讨论环境保护时,实际上意味着通过人类的主观努力,环境状况的改善是可能的。
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的结果:同时,现实的经验也表明,只要切实的付出努力,环境状况确实可以得到改善。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福建省积极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工作。
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 背景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福建省政府决定开展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科学的方式划定生态功能区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 目标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利用价值,为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划定生态功能区域,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3. 方法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采用了综合评价和区域分析等方法。
首先,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的生态环境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水资源状况等。
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得出各个区域的生态功能值。
最后,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值,将福建省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利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4. 研究成果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研究人员明确了福建省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利用价值,为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研究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研究人员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生态保护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5. 意义和展望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对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划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福建近年环境变化情况汇报
福建近年环境变化情况汇报
近年来,福建的环境变化情况备受关注。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风景,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挑战。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福建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情况。
首先,福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力整治,福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中的PM2.5浓度明显下降,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保障。
其次,福建的水质得到了持续改善。
福建地处海洋环境复杂的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福建加大了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海水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另外,福建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福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福建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美的生态环境。
最后,福建的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
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的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各项环境治理
工作有序推进,环境保护的法制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执
法力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明
显成效。
总的来看,福建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福建的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还存在着
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
同努力下,福建的环境质量将会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美
好的生态环境。
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水 网密 度指数 - ( A × 河 流 长度 / 区域 面积 +A l a k × 湖库 ( 近 海 )面积/ 区域 面积 +A 。 × 水资 源量/ 区域 面积 ) / 3 式 中 :A -一 河流 长度 的归一 化 系数 ;A l a k — — 湖库面 积 的 归一化 系数 ;A — —水 资源 量的 归一 化系数 。
表1 生 物 丰度 指数 分权 重
2 0 1 3年第 6期 ( 总第 7 8期 )
1 3
福 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 其动态变化分析
2 . 2 . 1 . 2 植被 覆盖指 数 植被 覆盖 指数 的分权 重见表 2 。 植 被 覆盖指 数 =A ×( 0 . 3 8 x 林 地 面积 +0 . 3 4 x 草地 面积
2 . 2 . 1 . 4土 地退化 指数 土地退 化指 数分权 重见表 3 。
-
+O . 4 × ( 1 0 0 -A c o D  ̄ C O D  ̄放量 / 区域 年均降 雨量 ) +O . 2 × ( 1 0 0
■ 幽
环 境 科研
H A I X I A K E X U E
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1 . 福 州市环境监测站 2 . 福建省环境监 测中心站 翁笑艳 郑洪萍
[ 摘要 ] 该 文依 据 国家环 保部 颁 发 的 《 生 态环境 状 况评 价技 术规 范 ( 试 行 )》 ,对 福 州市 生态环 境 质量 及其 动态 变化进 行 了 分析 与评价 。结 果表 明,2 0 0 8 年~2 O 1 1 年 ,福 州市辖 区生 态环境状 况指 数 ( E I )在7 4 ~7 6 之 间,生态环 境质 量居于优 、良水平 。
1 研 究 区概 况
福建省情简介
一、福建基本省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福建历史悠久,春秋时称闽越地,秦时设闽中郡,唐中期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
闽江为最大河流,故简称“闽”。
南宋时设一府五州二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又称“八闽”。
福建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现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9个设区市,85个县市区(含金门县)。
2004年末总人口3511万人(不含金门、马祖)。
福建省情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山海资源得天独厚。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9%,居全国首位,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
海域辽阔,全省大陆岸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
拥有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三都澳等众多优良港湾,可建10—30万吨级泊位的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
全省拥有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
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全省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1062万千瓦,居华东各省、市之首,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
全省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6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达20多种。
福建也是一个特产丰富的省份,福州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漳州水仙花、片仔癀等享誉海内外。
二是人文优势独具魁力。
福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文化开放。
远在4000多年前,昙石山文化已显现海洋文明的特征。
近代,厦门、福州位居五口通商之列,马尾船政文化辉煌一时。
可以说,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子,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液,成为福建文化特有的禀赋。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教育家朱熹一生都在福建传道授业,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书法家黄道周,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冰心,爱国华侨陈嘉赓等都诞生在福建。
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88位。
福 建 省 基 本 省 情
福建省基本省情一、自然地理:山多海阔,区位独特。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面对台湾,邻近港澳。
全省人口3330万,现辖福州、厦门、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8个地级市和宁德1个行政公署,下设84个县(市)区。
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素有摪松揭凰 环痔飻之称。
福建地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林果竹茶和食用菌的栽培,山地综合开发潜力大。
福建又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
全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还大;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
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港湾125个,拥有福州、厦门、湄洲湾、宁德三都澳等许多天然良港。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近海分布着五大渔场,有海洋生物3000余种,其中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
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
全省拥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00多条,大多流程短、水量大、水流湍急,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还拥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名胜古迹多,武夷山和湄洲岛已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区,闽西、闽东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二、对外开放:优势明显,起步较早。
福建海外乡亲多,是全国第二大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总数有800万人,其中90%聚居在东南亚国家。
港澳闽籍同胞80万人,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
侨港澳台是福建发展对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199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192.2亿美元,占全省GDP的47.8%;其中出口120.73亿美元,占全省GDP的30.3%左右,利用外资42.12亿美元。
福建的调查报告
福建的调查报告福建的调查报告近年来,福建省在经济发展、旅游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的发展现状以及民众对于各项政策的反馈,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对福建省的经济、旅游、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福建。
一、经济发展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调查显示,福建省的GDP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尤其是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福建的外贸和投资提供了更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端人才。
然而,调查也发现福建省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福建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城乡间的差距仍然较大,需要更加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旅游业福建省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调查显示,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厦门、福州、泉州等城市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土楼、武夷山、鼓浪屿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然而,调查也发现福建省的旅游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有些景区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些游客反映在旅游过程中遇到了不便和不满意的情况。
因此,福建省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保护好自然和文化遗产。
三、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福建省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不言而喻。
调查显示,福建省的教育发展较为健全,教育资源相对充足,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福建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学者。
然而,调查也发现福建省的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另一方面,教育改革和创新仍需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仍然艰巨。
四、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
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环境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目的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是我美丽的家乡,它是个四面环海的小岛。
海峡两岸建设以来,平潭县的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县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号召,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在县里选点实地观察;走访了县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
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做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做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
观察表明,平潭县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
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
(二)调查结果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平潭县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县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
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平潭县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
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
经济发展对泉州市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泉 州 市 地 处 福 建 省 东 南 部 , 经 1 72 1 90 北 纬 2 。 0 ~ 2 。 6 , 西 宽 1 3k 东 1 。 5~ 1 。9 , 4 3 55 东 5 m, 南 北 长 1 7k 全 市 土 地 面积 1 0 4 7 m。 东 临东 海 , 南 隔 台湾 海 峡 与 台 湾 省 遥 遥 相 望 , 5 m, 1 1 .6k . 东 大 陆 海 岸 多 属 基 岩 海 岸 , 岸 线 蜿 蜒 曲 折 , 达 4 1k 海 长 2 m, 自北 而 南 有 湄 州 湾 、 港 湾 、 州 湾 、 大 泉 深 沪 湾 、 头 湾 , 有 大 小 十 四 个 港 口 , 域 辽 阔 , 种 多 样 性 丰 富 . 殊 的 地 理 位 置 , 泉 州 围 拥 海 物 特 为 的 海 上 交 通 和 经 济 建 设 提 供 了 优 越 的 区位 条 件 , 自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州 经 济 建 设 突 飞 猛 进 , 泉 泉 厦 高 速 公 路 、 泉 肖铁 路 和 晋 江 机 场 的 建 成 , 口建 设 、 口建 闸 、 规 模 滩 涂 养 殖 , 州 已 成 漳 港 河 大 泉 为福 建 经 济 最 活跃 、 展 最 快 的地 区. 时 , 速 的经 济 发 展 也 给 泉 州 带 来 严 重 的 环 境 污 染 问 发 同 快
送 . 济 的持续发展 , 人 口逐 渐 向沿海 聚 集 , 20 经 使 据 0 0年 第 五 次 人 口普 查 , 市 人 口共 7 8 全 2 万 , 中约 7 以 上 聚居 在 鲤 城 、 泽 、 江 、 江 、 狮 、 安 、 其 o 丰 洛 晋 石 惠 肖厝 及 南 安 沿 海 一 带 , 口增 人 多 , 活 污 水 的 排 放 量 也 相 应 增 加 ; 业 开 发 区 的 建 设 、 药 和 化 肥 用 量 的 增 加 及 不 合 理 使 生 工 农 用 , 大 量 营 养 盐 随 径 流 经 江 河 湖 泊 人 海 ; 海 域 资 源 的 超 负 荷 利 用 及 浅 海 和 滩 涂 养 殖 废 水 使 对 直 接排 放 , 泉 州 湾 近 岸 海 域 水 质 下 降 ; 江 、 阳 江 沿 岸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使 内 湾 滩 涂 外 扩 , 使 晋 洛 致 海 域 纳 潮 量 减 少 , 致 水 体 交 换 能 力 下 降 . 是 , 中有 机 物 积 累 , 养 盐 异 常 补 充 ; 加 上 近 导 于 水 营 再
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21 0 1年 8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NNAN GEOGR P C A HI ENVI RO N ENT RE EARC1 M S 4
Vo . 3, No 4 12 . Au .,2 1 g , 1 0
福 州 市 城 市 化 与 生 态 环 境 协 调 性 评 价 与 分 析
地 区的城市化水平都有所提高 ,福州作为一个沿海 城 市 也 不 例 外 。城 市 化 与 生 态 环 境 是 一 种 相 互 作 用 、交互耦合 的关 系 J 。在城 市 化 迅速 发 展 的过 程
城 市化 进程 中人 口的密集 、产 业 的集 聚 和城 市 规模 的扩 大 给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带 来 了 一 系 列 负 面 影
任 芳, 林 忠, 李 晓
( 建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科 学 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 00 ) 福 50 7
摘要 :从协调性的视角 ,对城市这 一复合 系统 ,构建城市化 与生态环境 两个子系统 。采用主成分分析 法和模糊数
学 法 ,对 福 州 市 的 城 市 化 与 生 态 环 境 的 协 调 性 发 展 进 行 了评 价 。 结 果 表 明 :福 州 市 自 2 0 00年 以来 城 市 化 和 生 态
环境 的发展都有所提高 ;福州市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 的协 调性呈 波动发展 ,至 20 0 8年处 于濒临失 调的状
态 ,且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滞后 于城市化的发 展 ;福 州市土 地资源 的紧缺 、经济结构 重型化 和工业 “ 三废” 排 放量等原 因将会长期影 响福州市城 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 的发展 。
0 引 言
城 市 化是 人类 社会 发展 的必然 趋 势 和经 济技 术 进 步 的必然 产物 ,是一个 国家 或地 区走 向现代 化 的 必 经 阶段 ¨ 。城 市化 进程 中的资 源 与环 境 问题 一 直 J 是 学术 界关 注 的课 题 之 一 ,早 在 1 9世 纪 末期 就 已 经 开始 。 国内许多学 者 对这 方 面进 行 了研究 :方 创琳 指 出 ,随着 城市 化进 程 的加快 ,城 市化 作 为 一 种重 要 的形式 ,正在对 周 围生 态 环 境 造成 现 实 的或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总论1.1项目背景福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1999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复的,批复规划期限至2010年,目前已接近规划批复的有效法定期限。
另外,通过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可知,在人口、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福州市都已经提前完成规划预定调控目标。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到修编之时,在新的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等执法背景下,福州市急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支撑规划行政调控。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未来l1年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基本依据。
环境保护是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作为推动发展模式转变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为在规划编制和决策的过程中全面综合地考虑新一轮福州市城市开发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减少规划决策中的失误,预防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等相关要求,需编制《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篇章》。
2010年5月,受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福州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邀请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共同合作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现公布规划环评篇章简本内容,供社会各界公众参阅。
1.2评价范围、时段1.2.1规划范围(1)市域范围为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长乐两个县级市,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五个县,面积11968平方公里。
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21 .. 具 有 良好 的 生态 资 源 环 境 。 建 省 地 处 中亚 热 带 和 2 福
南 亚热带 , 具有 相对 独 立的地 理 单元 和优 越 的气候 条件 。 全 省 水 资源 丰富 , 资 源 总 量 为 11 87亿 立 方米 . 水 6 . 占全 国水 资 源总 量 的 42 福 建 省河 流 众 多 , 有 2 .%。 共 9个 水 系 、6 6 3条 河流 , 内河 长 度 达 1 6 . 5 9万 千米 , 网 密 度 之 大 , 国 少 3 河 全 见 。 建省 气候 温暖 湿 润 , 福 光能 充足 , 雨量 充沛 , 态 系统 具 生
国 潮 汐 能 的 4 %I 这 些 优越 的 自然 与 生 态环 境 , 0 2  ̄ 。 为福 建 农
业循环 经济发 展提 供 了极 为有利 的条件 。
21 起 步优 势 。 传 统农 作 物 生 产 中进 行 轮 作 、 .. 3 在 套种 , 借 以提 高地 力增 加产 量 ; 传统 农 业和养 殖业 中 , 畜 粪便和 在 人 农作物秸 秆既 是农 业的主 要副产 品 . 又是农业 的基本 生产要 素。 人畜 粪便 是很 好 的农 家肥 , 秸秆 是农村能 源 的主要来源 ,
定范 围内合理流 动与组 合 , 实现物 质的 多级 循环 使用和 产 济效 益 、 会 效益 和环 境 效 益 协调 统 一 的农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社
业 活动对环境 的有 害因子最 小排放 或最 小干扰 , 正实现 经 真 模 式l 】 1 。
1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 的 特 点
农业 循环 经济 是 以经济 效益 为驱 动 力 , 以绿 色 G DP体 系和 可持 续发 展评 估体 系为导 向 , 用可持 续发 展 思想 、 运 循 环 经 济理 论 与产 业链 延 伸 理 念进 行 综合 规 划 、 计 农 业 经 设 济活动 , 过农 业技 术 创新 , 通 调整 和 优化 农业 生态 系统 内 部 的生产 、 费结 构 , 农业 劳动 力 、 消 使 技术 、 资金 和资 源 要 素在
福建目前现状分析报告最新
福建目前现状分析报告最新1. 引言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福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本报告将对福建目前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人口情况以及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经济状况福建的经济总量在中国省级行政区中位居前列。
截至2021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2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6.1%。
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要支柱。
其中,福建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发展迅猛,为福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产业结构福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在逐步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型。
福建正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此外,福建的农业资源也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给福建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4. 人口情况福建的人口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福建省总人口已达到4,60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占比超过50%,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福建正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福建也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推动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优化。
5. 旅游业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福建的土楼、围屋、海滩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福建的厦门、福州等城市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福建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6. 结论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人口增长稳定,旅游业蓬勃发展。
然而,福建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福建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提高全民素质。
总体来说,福建正朝着现代化、科技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动态分析
减 少 了约 6 .2 i ,而建设 用地 则快 速增 加 , 21k n 5年间建 设 用 地增 加 了 5 .3k 。其 它如草 地 、 05 mz 耕地 、 未利用 土地 均略 有 增加 , 间分别增 加 了约 3 . k 21 9k 21 . m 。水 5年 1 m 、. m 、5 7k 2 5 5 4 域 面积 则少 量减少 。 减少 了约 5O mz o O年 、0 4年 福 .1k 。2 o 20 建 省各类土地 利用类 型动态 变化见 图 2 。
样性程度仅次于云南省 和广西壮族 自治 区, 居全国第 3 。 位 近年来 随着经 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 一些生态 环境 问题 日 益突出 , 如森林生态功能衰退 , 森林 总面积增加 的同时 , 在 天然
林面积不 断减少 , 森林质量下降 , 森林生态 系统结构趋于简单 。 外来物种 入侵危害加剧 , 水葫芦 、 互花米草疯长蔓
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所提 出的评价指标体
系 为依 据 , 对福 建 省 2 0 0 0年 、 0 2 4年 生 态 环 境 状 0
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
2 各类 土地 利 用 结 构 及 动 态变 化
根据土地的 自然生态和利用属性 . 土地 覆盖/
利用分类 采用二级分类 系统 ,即 6大类 2 种 类 5 型。 遥感解译结果显示福建省 2 0 0 4年土地利用结
图 2 0 0年 、0 4年 福 建 省 各 粪 土 地 利 用 结构 比 较 图 20 20
作 者 简 介 : 洪 萍 (9 2 )女 , 士 , 郑 16一 , 硕 高级 工 程 师 。 主 要 从 事环 境 监 测 、 物 监 测 、 境 生 态 学 研 究
福建省永定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
1 3 计 量 模 型 的 建 立 .
环境库 兹 涅茨 曲线 ( KC) 设经 济发 展对 环境 E 假
质量 的影 响是 单 向的 , 环境 质量 的表 现是 双 向的 , 而
量进 行描 述性统 计 分析 , 结果 见 图 1至 图 3 图 2中 (
工业 固体废 物产 生量 数据 为 2 0 - 2 0 0 1 0 7年 , 余年 其
份数据 未 获取 , 5同 ) 图 。由 图 1至 图 3可 知 , 工业
即经 济发 展对 环境质 量破 坏之 后经 过 治理 又会 恢 复
原 状 。 般 情 况 下 , K 一 E C在 实证 研 究 中有 多种 模
第 一 作 者 : 晋 晋 , , 9 6年 生 ,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环境 规划 与 管 理 、 价 方 面 的 研 究 。 孟 女 18 硕 主 评
・
1 2 0 ・
孟 晋 晋 等 福 建省 永 定 县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质 量 的 关 系研 究
暑
誉
尽
<
删
H
年 份
图 3 工 业 废 气 排 放 量 与 人 均 GDP的 关 系 曲 线
型, 如二 次 型 、 次 型 和对 数 型等 , 三 在符 合 多种 模 型 的情况 下采用 拟合 效果 较好 且最 简模 型 。本 研究 采
关 键 词 经 济 发 展
环 境 污 染 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 线
永 定 县
经济 与环 境 共 处 于 一个 大 系 统 。在此 系 统 中 , 环 境被视 作可 以提 供 各种 服 务 的一 种 财 产 , 人 类 为 从 事各种 经济 活动 提供物 质基 础 。人们 需 要预 防这 种财 产 的过度折 旧 , 以便 为人 类 提供 持续 的服务 _ 。 1 ] 因此 , 境经 济 系统 是 一 个具 有 自组 织 功 能 的 综 合 环 大 系统 , 者 相 互 影 响 、 互 制 约 , 有 不 可 分 割 两 相 具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福建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生态破坏的问题,特别是 对于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
自然环境压力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资源约束
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福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资源约束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采取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环境成本
由于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福建需要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发展的考量中。这包 括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和支出。
本研究主要采用统计数据、政府 公开数据、研究报告等数据来源 。
02
福建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毗邻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份,*海峡隔海相望。
气候特点
福建属于18-21摄氏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合理配置水资源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产业布 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区域的 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福建自然环境概况 •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依赖性分析 •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压力评价 •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优化路径与政策
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 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对福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福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益于其沿海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
首先,福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福建拥有43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渔业、海产物种、海洋能源等。
海洋渔业是福建重要的支柱产业,福建是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渔业省份,海鲜和水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其次,福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福建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英砂、花岗岩、大理石、钢铁等。
这些资源为福建的建筑、工程、装饰等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推动了福建的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福建还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福建多山,山地林覆盖率达到了61.5%。
这些山区为福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保持了水土流失的平衡,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福建的山区环境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福建拥有武夷山、土楼、鼓浪屿等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福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福建的土地资源有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利用率逐渐增加,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土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地利用的不合理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其次,福建的水资源短缺。
尽管福建拥有许多山区和河流,但由于受到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福建的水资源日益紧缺。
特别是夏季,水源短缺更加明显,经常出现旱灾和缺水的情况,对农业和工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最后,福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福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福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福建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调研报告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调研报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省的自然资源状况和问题,我们组织了该次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福建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福建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福建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展开,包括土地利用、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2. 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 土地利用:福建省土地资源稀缺,但土壤质量较好,适宜农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被转用于建设用地的现象较为突出,农田面积逐渐减少,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2. 矿产资源:福建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等。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矿产资源开采不规范、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保护。
3. 水资源:福建省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此外,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也比较突出,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问题分析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规范:在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2. 水资源管理不科学: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且存在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3.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仍存在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五、建议与措施1. 加强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规划,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和矿产资源的管理,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福建可行性报告
福建可行性报告一、引言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本报告将对福建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其发展潜力和可行性,以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二、福建省的地理优势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东临台湾海峡,西濒中国大陆,南界巴士海峡。
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之一。
同时,福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优质的农业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可开发的能源资源。
三、福建省的经济现状目前,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福建省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包括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化工等行业。
同时,福建还以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福建省的发展潜力1. 交通优势:福建省拥有发达的陆路、海路和空运输网络,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吸引外资和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同时,福建还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提升福建与国际间的联系和合作机会。
2. 自然资源丰富: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农业资源和能源资源。
福建的渔业产量在中国的排名中位居前列,农作物种类丰富,水稻、茶叶、水果等农产品质量优良。
此外,福建还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为能源供给提供了保障。
3. 创新能力强:福建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研机构。
福建省拥有众多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为产业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人才储备。
五、福建省的挑战与对策1. 环保压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福建省面临着环境保护的重大挑战。
政府应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经济结构调整:福建省的经济仍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人才引进和留存:福建省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但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仍然是一个挑战。
政府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鼓励创新创业,并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摘要】: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禀赋格局,以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福建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其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的优劣决定着海西经济区的效益。
本文从福建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福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福建经济;自然环境;分析;资源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依旧是规划中的重点,其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1]
1 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部,115°50′~120°43′E,28°19′~23°33′N之间,位于南亚热带气候向中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是个山海资源均十分丰富的典型省份。
[2]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独特,区内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最典型,生态环境最完整的生态群落。
区内气候温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生物资源丰富。
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评价
福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部,西临江西省,东北临浙江省,西南接广东省,东面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
2.1 地形特征: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
福建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境内的地壳历经20多亿年的地质演化,特别是吕梁(中条或武夷)和加里东及燕山运动分别形成褶皱基底与一系列北东—南西、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为主的褶皱、断裂北西—南东和北东东走向断裂,奠定了地形的基本构造格局。
全省的山体、构造谷地乃至海岸线的走向均以北北东—南南西及北东—南西走向为主体。
全省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
各地形及其所占总面积的比例如下表(表1)
福建主要地形
表1
地势以北北东—南南西为轴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下降,形成二起二伏的态势,即闽西大山带一闽西纵谷—闽中大山带—闽东南丘陵、台地、平原。
这对福建的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的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内陆地区的林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发展林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等为主;而沿海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没有高大山脉阻隔,可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渔业海洋产业,其它食品加工工业,造成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联系的纽带却分布着较大的山地,阻碍了地区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失衡。
随着福建打造“2.5小时交通圈”的建设,地区间的封闭逐渐打破,区域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形成互补资源,共同促进海西建设。
福建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
全省海岸线总长6128公里,其中大陆线375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
漫长的海岸线为福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优良的港湾条件为海上运输提供了可能。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福建经济的作用将更加有竞争力。
目前,福建的海洋经济还停留在海产养殖等单一的经济模式,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点。
利用福建曲折的海岸线,天然的优良港湾,发展临港工业,以及港口服务、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
2.2 气候特征: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福建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向中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
全年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17℃--21℃,≥10℃积温5000℃--7700℃。
[3]冬季平均气温为10.8℃,夏季平均气温27.8℃,气温年内变化较小,较稳定。
温和的气温特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多山的地形造成的垂直气候差异同样有利于农产品的多样性,利于多种经营。
福建全年平均降水1100--2200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98.8毫米,夏季平均降水量为248.5毫米,冬季降水较少,夏季降水较多,年内变化较小,年际变化不大。
夏秋季常有台风登陆,常带来短期的降水高峰。
丰沛的降水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地区的小气候虽然有利于农作物的多种经营,但对于现代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是不利的,这就决定了福建农业生产不可能达到大规模的生产,要满足本地区的粮食需求还需要提高单位的产量,加大生物科技的发展。
每年的台风同样也会对农作物带来双方面的影响,可以缓解干旱,但是由于降水强度和风力的加大,对农作物的破坏作用还是很大的,而且台风天气带来的强降雨天气极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3 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福建降水丰富,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036.93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877立方米。
境内只要河流有闽江、木兰溪、九龙江、晋江等,河流多发源于本省的山地,干支流分别平行或垂直于山脉走向,形成格子状水系。
河流水量较大,无断流现象。
河流的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河流污染较小,河口湿地保护较好。
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水口电站。
丰富的水能资源转化的电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河流航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但河流的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近年来出现的环境问题,水是生命之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2.4 生物特征:动植物丰富且品种多样。
福建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多丘陵山地,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复杂多样的生态
类型,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植物种类以亚热带区系为主,区系成分复杂植物群落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台湾省),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柑橘、甘蔗、烤烟等。
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品种,创造了经济效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但同时也看到部分地区对农业采取竭泽而渔、粗放型的开发利用方式,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瓶颈制约。
3 结语
福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福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快推进海西建设的步伐等国家政策的支持,将充分挖掘区域的优势资源,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上实现人地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百度网页 /view/2421137.htm[EB]
[2]谢晓华李永实,福建省经济地理特征分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第19卷,第32期。
[3]陈健飞,福建山地土壤的系统分类及其分布规律[J],山地学报,2001,19卷1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