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1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 2015.1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 O 16-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 B .煤转化为煤气C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 .利用金刚石裁玻璃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水 B .氯化钠 C .汞D .60C4.硅酸钠()23Na SiO 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
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6.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16-可短时存在。
氮16-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下列有关氮1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为9 B .相对原子质量为14C .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D .和普通氮原子属于同种元素7.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8.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A.大理石粉B.面粉C.煤粉D.镁粉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碳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了还原反应B.条件是高温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D.电器设备着火,可以用水浇灭11.下列是小强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A.用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B.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C.把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D.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12.薄荷醇(化学式为C H 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九年级化学(满分80分,时间60分钟)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l :35.5 O :16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碳酸分解 C .煤 块压碎 D .干冰升华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节约化石能源作用的是( ) A .采用风力发电 B .使用乙醇汽油C .使用太阳能电池为路灯供电D .治理被酸雨酸化的土壤4.硅酸钠()23Na SiO 是制作防火板材的原料之一。
其中,硅元素()Si 的化合价为( ) A .4- B .2- C .2+ D .4+ 5.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 A .铁 B .钢 C .铝 D .铜6.在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 ) A .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B .提高火焰温度 C .增大燃气的进气量 D .减少空气的进气量 7.除去2CO 中混有少量2O 的最佳方法是( ) A .点燃 B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通过澄清石灰水D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8.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2222Na O 2CO 2X O +===+吸收,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aOHB .2Na CC .2Na OD .23Na CO9.吹灭蜡烛,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 .隔绝空气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了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应彻底消除温室效应B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奥氧、甲烷等C .“低碳”生活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 .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 11.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 A .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 .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C .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 .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12.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2015-2016学年度上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九年级 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石蜡融化 C.粮食酿酒 D.水凝成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4.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 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7.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8.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 B.② C.①② D.③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0.小张同学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面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数为40.5mL,其实际液体量出的的体积数应该是()A.小于40.5mL B.大于40.5mL C.等于40.5mL D.无法确定11.下列关于石蜡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熔点很高 B.不溶于水 C.硬度不大 D.不能导电12.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13、一下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的是A.CO2B.SO2C.COD.PM10、PM2.514.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5、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世人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向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了大量三聚氰胺以增加含氮量。
初三化学试卷
初三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28个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答案一律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天然气燃烧C.葡萄酿酒D.光合作用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3.下列仪器中须垫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燃烧匙B.烧杯C.试管D.集气瓶4.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 用水冲灭B.用嘴吹灭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用湿抹布扑灭5.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取用的最少量是A.0.5 mL B.1 mL~2 mL C.3 mL~4 mL D.5 mL~6 mL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C.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D.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7.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见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机械性能好B.能导电C.耐腐蚀D.抗震性好8.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和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方案D.得出结论9.对试管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加热时有时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C.加热完,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11.能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佳方法是A.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观察颜色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固体药品C.倾倒液体药品D.加热液体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无色液滴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14.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①②③④⑤⑥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1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碳酸钠粉末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白色气泡产生D.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17.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右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
辽宁省本溪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段考化学试卷.doc
辽宁省本溪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段考化学试卷.doc2015-2016学年辽宁省本溪市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玻璃杯被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米饭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乒乓球变瘪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菜刀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解答】解:在四个选项中食盐溶于水湿衣服晾干空气的液化分离均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只有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便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参与反应的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108:96:204 C.27:24:43 D.4:3:2【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首先正确写出铝在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铝在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108 96 204在此反应中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8:96:204=27:24:51.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A.H2O2B.H2O C.H2D.H2SO4【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含有氢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氢气单质,双氧水、水、硫酸中都不含氢分子,只含有氢原子,只有氢气含有氢分子,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含有氢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氢气单质,双氧水、水、硫酸中都不含氢分子,只含有氢原子,只有氢气含有氢分子.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5.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其中N的化合价()A.+2 B.+3 C.+4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水、空气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D.汞、冰、生理盐水【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二氧化碳、水是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故A错;B、氢气是单质;海水、可口可乐都是混合物,故B错;C、氧化镁是化合物;矿泉水是混合物;食盐是化合物,故C错;D、汞是单质;冰是水的固态,是化合物;生理盐水是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灵活对所给物质进行判断.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种类B.元素化合价C.分子个数D.分子种类【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就可以正确求解.【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故A没有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化合价也有可能变,也有可能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也有可能变,也有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会运用化学中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时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和特点回答本题.【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时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故A 错误;B、分子、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是由原子保持的,故B错误;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物质,所以一定是纯净物,故C 正确;D、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不是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进一步熟悉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氮气的用途是()①制硝酸和化肥②灯泡保护气③冷冻麻醉④食品防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记氮气的用途即可轻松作答.【解答】解:A、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防止金属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正确.C、液态氮气气化会带走大量的热,因此可制造低温环境,在医疗上冷冻麻醉,故说法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用于食品防腐,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注意区分氮气的用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平时要细致的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理解才能牢固.10.下列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硫B.PM2.5 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国家规定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分析解题,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解答】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都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空气质量日报所包括的范围.1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C.FeO D.FeS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①宏观意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②微观意义: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故可推测R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①宏观意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②微观意义: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可知“2R”中含有4个硫原子、2个亚铁离子,故其化学式为FeS2.故选D.【点评】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12.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D.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本题.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有机物中含有C的质量,同理,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有机物中含有H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该有机物质量减去C、H的质量,就是其含有O的质量,据此即可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的元素.【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就是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就是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故该有机物中含有C的质量为:4.4g×=1.2g;该有机物中含有H的质量为:3.6g×=0.4g;该有机物中含有O 的质量为:3.2g﹣1.2g﹣0.4g=1.6g.因此可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题目中常见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关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13.将a g 氢气和bg 氧气通入真空的密闭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为()A.18(a+b)g B.34 g C.(a+b )g D.无法确定【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容器是真空的,说明容器内原来没有任何物质;容器是密闭的,说明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用这一定律结合上述条件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于容器是真空的、密闭的,通入物质的总质量就是反应前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即(a+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仍然在容器中.因此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a+b)g,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分解反应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X的待测值为零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Y反应前为10g,反应后为21g,反应后增加了21g﹣10g=11g,说明该物质是生成物.Z反应前为1g,反应后为10g,反应后增加了10g﹣1g=9g,说明该物质是生成物.Q反应前为25g,反应后为9g,反应后减少了25g﹣9g=16g,说明该物质是反应物.由于Y和Z增加的质量为11g+9g=20g>Q减少的质量16g,说明X也是反应物.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不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因此选项A错误.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选项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物质的质量守恒这一规律可知:物质在反应中减少的质量应等于物质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也就是X减少的质量+Q减少的质量=Y增加的质量+Z增加的质量,即4g﹣未测值+16g=11g+9g.所以,未测值=0g,因此选项C正确.由于Q为反应物,若Q为氧气,则说明该反应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符合氧化反应的概念,属于氧化反应,因此选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氧化反应的判断等,难度较大.15.下列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H”表示H元素和一个H原子B.“mAl”即表示m个铝原子,又表示铝元素C.“Ba2+”表示钡离子,也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钡离子D.“S2﹣”表示硫离子,也表示硫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H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表示一个意义,即几个这样的原子,故mAl可表示m个铝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Ba2+”表示钡离子,也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钡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S2﹣”表示硫离子,不能表示硫离子的化合价,表示化合价的数字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6.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氯化亚铁FeCl2氯酸钾氯的化合价K O3碳酸钠Na2CO3氟气F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故填:FeCl2;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x=+5;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表示为:K O3;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故填:Na2CO3;氟气是一种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故填:F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用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压瘪的并央求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有间隔(2)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什么不同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气的结构有相同点都含有氧原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压瘪的并央求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2)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气的分子构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答案为:(1)分子间有间隔;(2)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3)都含有氧原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漂白粉常用于灾区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事故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业上支取漂白粉,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反应制得:2Ca(OH)2+2Cl2═X+Ca(ClO)2+2H2O,则X化学式为CaCl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a(Cl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 的化学式.【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2=0,则x=+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H)2+2Cl2=X+Ca(ClO)2+2H2O,反应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4、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l2.故答案为:+1;CaCl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等即可正确解答.19.蚊香是的主要成分是丙烯菊酯(C19H26O3),丙烯菊酯是有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02,C、H、O的质量比为114:13:2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丙烯菊酯化学式的含义、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丙烯菊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丙烯菊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9+1×26+16×3=302.由丙烯菊酯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6):(16×3)=114:13:24;故填:114:13: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将个4CO分子和2个O2分子通入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后C、O原子个数比为1:2,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4个CO分子和2个O2分子,则可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所以其个数之比也不会变化.【解答】解: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4个CO分子和2个O2分子,容器内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其个数之比也不会变化,仍然为1:2.故答案为:1:2;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不变,来处理问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应变能力.21.属于第四周期元素的特点是电子层数等于四,Ca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其能量最低点电子层有2个电子.金属钾和钠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进行解答;(2)Ca2+的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及失去2个电子,即可求出Ca2+的核外电子数;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第四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等于四;Ca2+的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及失去2个电子,即可求出Ca2+的核外电子数为:20﹣2=18;其能量最低点电子层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可知金属钠、钾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电子层数等于四;18;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及化学用语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用语的能力.三.简答题22.(2015秋?本溪月考)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1)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2:1或1:2(2)每个生成物的分子是有3个原子构成(3)观察图,你能得到化学变化的微观结论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写一个即可)【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由图示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此反应类型等;(2)由图示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本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2)由图示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中含有的3个原子;(3)由图示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故答案为:(1)1:2或2:1;(2)3;(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分子个数比、从微观图中获取信息等都是本题考查的内容.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
2015-2016-1化学中期考试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考试卷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K: 39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3.能够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看颜色 B.加肥皂水 C.加活性炭 D.加食盐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5.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6.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8.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常见物质,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原子的是()A、H2B、OC、H2O D、Fe9.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10.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D.氧化汞分子与氧气分子里的原子个数不相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1. (4分)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1) 5个钙原子__________ (2)氢氧根离子_________(3) +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 (4) 2个水分子__________12.(6分)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有关空格内:(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无解答新人教版
丁所初中2015~2016学年度阶段性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B.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C.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6.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不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反应的速率7.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集气瓶中的水:更快的吸收白烟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 B C D9.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月考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Fe 56-Cu 64-N 1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不给分。
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不锈钢B .玻璃C .铝合金D .铜线2.五氧化二碘(25I O )可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 .-5B .+5C .-2D .+23.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且实验操作规范的是()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黄铜B .氧气C .汽水D .空气6.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B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 .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D .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7.如右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8.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
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 .氧化物B .氧气C .水D .氧元素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11.如下图是钠元素、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兴趣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3=42分)评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变质B .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C .棉线织布D .海水晒盐 2、2014年-6·5一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 B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C .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氯气氯化氢,该反应属于( )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氧化反应D .置换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 .食品包装中充入氧气以防腐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物质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 在氨水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8、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B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 .分子总数增加9、下列有关分子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 .保持水的物理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B .水烧开顶开壶盖,说明分子体积变大C .体温计测量体温,说明汞原子间隔变大或变小D .水结成冰,这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10、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B .糖水、水银C .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D .铜、液态氮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燃酒精灯,加热药品;②查装置的气密性;③高锰酸钾装入试管;④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灭酒精灯;⑦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九年级化学科试题(一)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九年级化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K-39 Cu-64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形成白雾B. 打开浓盐酸瓶盖,涌出白雾C. 二氧化硫在空气中造成酸雨D. 氧气通过降温加压变成淡蓝色液体2. 下列生活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 不锈钢锅B. 木桶C. 塑料盆D. 紫砂壶3.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过滤B. 称取氯化钠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的pH值4.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活泼金属:镁、铝、铜B.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C. 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D. 混合物:煤、石油、甲烷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待测26 2 12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待测的数据是13C. 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46.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B. 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D. 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A. 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B. 节约用电,珍惜每一滴水C. 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火力发电,促进经济发展D. 生活、工作中能重复使用的物品重复使用,做到物尽其用8. 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①③②④D. ③①②④9. 右图中甲、乙、丙是3中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 发生化学反应。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稻草造纸B .使用火药C .蚕丝织布D .烧制陶瓷【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A 、稻草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B 、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C 、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正确D 、烧制陶瓷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故选C 。
2.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
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这里的钠、钾、钙等是指()A .元素B .单质C .原子D .分子【考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成【解析】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是指宏观上的元素,不表示微观上的分子、原子、离子和单质。
故选A 。
3.34C N 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在34C H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5+B .3+C .1+D .3-【考点】化合价的简单计算【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碳的化合价为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4430x ++⨯=,解得3x =-故选D 。
4.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我是紫红色固体B .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 .我能够生锈【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别【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性质,化不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9中15年期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百炼成钢2.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氦气3.34C N 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34C N 中,C 的化合价为4+,则N 的化合价是()A.5+B.3+C.1+D.3-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的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7.硒是人类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9B.核外电子数为34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8.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3OC.4个水分子——24H OD.5个钠离子——15Na +11.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12.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铁变成金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把石油气压缩至钢瓶内储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1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双氧水和水二、选择题17.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做肥料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2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食醋B.青铜器、空气C.液氧、二氧化碳D.水、氧化铜21.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因此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Mg+、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Na+、2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22.“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纯净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第Ⅱ卷三、理解与应用23.(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________;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④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12月测试卷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12月测试卷初三化学提示:本次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共30分)和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M n 55- C l 35.5- Ca 40- C 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锅炉爆炸 B .石油分馏 C .干冰升华 D .火上浇油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23H CO B .C C .4CHD .CO4.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南京。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 A .禁止秸秆焚烧,减轻雾霾影响 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C .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D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发生所需的条件B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 .化学反应的快慢D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6.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 .22H OB .2H OC .4KMnOD .3KClO7.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下列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 A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B .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C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人的呼吸作用 8.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的比纯铝片硬度小B .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 .铜的导电性比银强,所以常用作导线D .淬火后的缝衣钢针不能弯曲9.关于22H CuOC H O △反应,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2H B .CuO C .CuD .2H O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C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1.关于下列实验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A .图1燃烧中水的作用只是为了提供热量B .图2通过比较A B 、两处红磷燃烧情况说明提高着火点可以燃物燃烧C .图3中乒乓球碎片会先开始燃烧,因为乒乓球比滤纸着火点低D .图4实验验证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12.利用下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结论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通入气体,乙瓶中的紫色滤纸不变红B .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通入气体,乙瓶中的紫色滤纸变红C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D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3CaCO 固体(CaO 固体)——高温煅烧 B .2CO 气体(CO 气体)——点燃 C .CuO (C )——在氧气流中灼烧 D .3KCl(KClO )——加入2MnO ,加热14.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四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装置可重复使用),则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提示: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固体由白色变红蓝色)( )A .②③①②③B .③②①②③C .②③②①③②D .②③②①②③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1t 、2t 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
【精品】2015秋九年级化学段考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a:23 K:39 Cl:35.5 Fe:56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共 12 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检测项目的是 ( )
A .二氧化硫浓度
B.
氮气浓度
C .二氧化氮浓度
(
; 填序
号)。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 通常为液态, 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
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
已略
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D.O2、CO2、SO2中,都含有氧元素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16 分,每空 1 分)
13. 用化学用语回答: (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三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________; ( 3)氧化铁中 +3 价的铁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则在此反应中 Y 和 M 的质量比是 ( )
A.16:9
B.23:9
C.32:9
D. 46:9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改变了, 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变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
初中化学九年级2015—2016学年暑期阶段性测试卷
15—16学年暑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2015年8月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分)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 、物质的组成 B 、物质的性质 C 、物质的运动 D 、物质的用途 2.天津港发生爆炸,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钢铁熔化 B .水汽蒸腾 C .火光闪烁 D .烟尘滚滚 3. 2015年,长垣县交通局强制要求,尾气排放达标的机动车必须张贴环保标志,以增强人们低碳出行的理念。
低碳减排指的是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 】 A .PM2.5 B .碳颗粒 C .一氧化氮 D .CO 2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 下列说法与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A .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A .B .C .D . 考号:班级:姓名:B.灯泡中充入氮气,使灯泡经久耐用C.由于氮气不活泼,因此不能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澄清石灰水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表面会结一层白膜6.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B.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C.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有多种气体单质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7.称量液体时,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 D.与人的身高有关8.天津港爆炸现场发现氰化钠,这种物质常用来开采金矿。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金的有关信息,下列有关金的说法正确的【】A.金是非金属元素B.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C.金的中子数为108D.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C.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0.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11.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2题,22分)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 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2.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Zn~0.06、F~0.02等。
这里Ca、K、Zn、F是指()A.原子 B.元素C.单质D.离子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4、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B、2C、3D、65.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 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性质C. 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6、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大,原子小7、8A、OB、AlC、 SiD、 Fe9、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10、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水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氢元素和氧元素D、只有氧原子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B、用10ml量筒取20ml的液体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1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②⑥①⑤③⑦B、②④⑥①⑤③⑦C、④②⑥①⑤⑦③D、②④⑥①⑤⑦③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1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16.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2C B.Fe C.N D.H217.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B.用燃着的木条C.倒入澄清石D.用燃着的硫粉18.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C.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弹簧夹19.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B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D .属于金属元素 20、.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21.下图一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 )22下列各组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过氧化氢B 、水C 、高锰酸钾D 、空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小空1分,48分)23.⑴用化学符号表示:①氧元素 ;②汞原子 ;③2个亚铁离子 ;④碳酸根离子 ;⑵指出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2Cl Mg 2+ 24、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 ~E 共有 种元素,B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4)表示阳离子的有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
25、完成下列反应的表达式(用符号各物质)(1)红磷燃烧 ;(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 ;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 ; (4)硫的燃烧: ;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填序号)26、物质的微粒有 、 、 。
例如水是由 构成的。
铁是由 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25、涂改液有毒,常使用会影响健康。
其中有一种涂改液的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CH 2Cl 2)它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它的一个分子有 个原子。
27( ;量为 。
(2)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的元素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Ne 的化学性质 ;O 与S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 。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 .质子数不同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 .中子数不同 (4)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质子数_______电子数.(填< > = );A B C D E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先拿下瓶塞(填“正”或“倒”)______放在桌上,倾倒时,试剂瓶标签应向着_________。
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____________。
29.A 、B ……H 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 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 、G 都是黑色固体,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 是一种无色液体,H 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D 、29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 (答出两条即可)(1) 。
(2) 。
30下图是分子变化前后的示意图,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上述变化前物质是为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你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的信息是 (只填一条即可)三、简答题 (每个3分,共计15分) 31、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丝的燃烧的实验在瓶底放水或细沙的目的是:32在A 、B 两个均盛有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3滴;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 mL 浓氨水(氨水呈碱性)。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如右图)。
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A ,烧杯B 。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从分子角度答) 。
33下表选自教材 P 68 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
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1836。
通过下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你还有哪些发现:⑴ ;⑵ ; ⑶ ;34、(1)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些水?(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小的原因? (答两点)3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须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升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15分,每空1分) 29.(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长颈漏斗要 ,防止(3)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当O 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 _ ___后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 , (5)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温下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NH 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制取并收集NH 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
(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再开始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