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赤壁赋》原文与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赤壁赋》原文与译文

苏轼《赤壁赋》原文与译文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ppt课件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ppt课件

12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11
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 遇 之而 成 色,
取 之 无 禁, 用 之 不
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
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
会有
竭, 是 造物者 之无 尽 藏也,而吾与
子之所共 适。”
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
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赤壁赋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1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
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
属(zhǔ)客, 诵 明月 之诗, 歌 窈窕之
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7
横 槊(shuò)赋诗,固 一世之 雄 也,而今
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
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
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

渚之上, 侣 鱼 虾 而友 麋 鹿, 驾一叶之扁
舟, 举匏(páo)樽(zūn)以相属(zhǔ)。
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
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
在斗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2
斗 牛 之间。白 露 横 江, 水 光 接 天。 纵
一苇 之 所 如,
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
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
凌 万 顷之茫然。 浩 浩 乎 如冯(píng) 虚御风,

苏轼《赤壁赋》(中英文互译)

苏轼《赤壁赋》(中英文互译)

苏轼《赤壁赋》(中英文互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赤壁赋First Visit to the Red Cliff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In the autumn of the year Renxu, at the time of the full moon in the seventh month, I went by boat with some friends to the Red Cliff. There was a fresh, gentle breeze, but the water was unruffled. I raised my winecup to drink to my friends, and we chanted 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 singing the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 Soon the moon rose above the eastern mountain, hovering between the Dipper and the Cowherd. The river stretched white, sparkling as if with dew, its glimmering water merging with the sky. We let our craft drift over the boundless expanse of water, feeling as free as if we were riding the wind bound for someunknown destination, as light as if we had left the human world and become winged immortals. Drinking, we became very merry; and we sang a song, beating time on the side of the boat. This was the song:“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苏轼赤壁赋简短赏析

苏轼赤壁赋简短赏析

苏轼赤壁赋简短赏析苏轼赤壁赋简短赏析导语:》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

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

末有道上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简短赏析,供大家欣赏。

赤壁赋简短赏析(一):《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

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

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

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

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

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理想君主的象征。

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

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

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

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但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

《赤壁赋》重点字词及翻译赤壁赋重点字词翻译

《赤壁赋》重点字词及翻译赤壁赋重点字词翻译

《赤壁赋》重点字词及翻译赤壁赋重点字词翻译《赤壁赋》重点字词及翻译1.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

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朗诵明月之诗,歌唱《窈窕》这首诗中的章节。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

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多么广阔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船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然恍惚呀,我们好像独立长空,遗弃尘世,飞天成仙了。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

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忧愁凄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友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江面斟酒,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二、选择类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品。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晚年所作的七律《登高》,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感,意境沉郁悲凉。

C.《窦娥冤》是元代马致远的代表作。

蒙冤的窦娥在临刑前立下三桩誓愿,喊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感天动地。

D.朱自清,现代散文家。

其代表作《荷塘月色》语言清丽典雅、贮满诗意,描绘出月下荷塘的朦胧幽静之美。

三、选择题3.下列对《论语》中语句的理解与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吾身”是通往美德的途径。

反省是一面镜子,能清清楚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学问应学思兼顾,学而不忘思,思而不忘学,才能学到切实而有用的知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任何学科和技艺,都要先了解、入门,然后方可谈喜爱、入迷。

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改过。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直面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赤壁赋(二)》教学设计

《赤壁赋(二)》教学设计

《赤壁赋(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赤壁赋》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

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豁达心境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哲学思想和景物描写分析。

2.难点:理解苏轼的人生哲学。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赤壁的风景视频或图片,营造氛围。

2.哲学思想体会
(1)深入分析文中的哲学思考,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等。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景物描写赏析
(1)分析文中对赤壁景色的描写,体会其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4.豁达心境培养
(1)通过《赤壁赋》,引导学生培养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精神。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5.课堂讨论
(1)你如何理解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人生哲学?
(2)景物描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6.课堂小结
总结《赤壁赋》的哲学思想和景物描写,强调豁达心境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
(1)写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短文。

(2)欣赏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学作品,分析其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原文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

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原载:《唐选讲》作者:陆永品【】众所周知,《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

但它究竟豪放在哪里,似还须详加探讨。

首先是思想感情的豪放,这是豪放词的灵魂。

而感情的豪放必定以充实的思想内容为基础,否则就只剩下一堆空洞的豪放语,那是伪豪放。

感情充实与否,关键在于有没有自我真情的抒发。

东坡的这首豪放词正得力于此。

上阕至下阕的前半部分以赤壁为背景,抒发了对祖国悠久历史与壮美江山的崇敬之心,并由衷赞美了它们所哺育的、以周瑜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感情激昂饱满,酣畅淋漓。

接下来突然转到对自己老大无成的感慨,而这正是东坡被贬黄州后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种巨大的感情落差,不但没有减弱豪放词的色彩,反而大大增加了它的力度。

须知大豪放之人,往往经历过大悲伤的磨难,一路春风得意、平步青云的人是很难陶冶出真正的豪放情怀。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周瑜和自己形象刻画所用的笔墨极其得当。

对周瑜不惮其详,用词评家的术语,雄姿英发是谓点对周瑜的形象作了最生动的概括。

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谓染从不同方面铺陈他如何雄姿英发。

对自己不惮其略,一句早生华发将自己的感慨尽包其中。

尤其值得辩驳的是最后两句。

有人说这首词前面都很豪放,只是最后太消极了,有败笔之嫌。

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理解酹江月的行动要和开头对大江东去的凭吊相结合。

东坡的意思是说,虽然周瑜不愧是英雄,但他在历史上也是短暂的,也不能逃脱被浪淘尽的命运。

那么什么才是不朽的呢?看来只有那永恒的江月了,所以我这杯酒还是祭奠它吧。

这是在大悲哀之后的大超脱、大旷达,绝不能仅因出现人间如梦,就片面地说这是消极。

总的来说,全词的感情曲线经历了赞美、悲伤、超脱三个阶段,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其次是时空观的豪放。

新高考语文必修2 课文2 赤壁赋

新高考语文必修2 课文2 赤壁赋

四、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寡妇听到箫声的表现和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 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舞__幽__壑__之__潜__蛟__,_泣__孤__舟__之__嫠__妇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舳__舻__千__里__,_旌__旗__蔽__空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 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寄__蜉__蝣__于__天__地__,_渺__沧__海__之__一__粟____”。 4.《赤壁赋》中,“_月__出__于__东__山__之__上___,__徘__徊__于__斗__牛__之__间___”两句写出 了月亮缓慢移动的美景。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⑰ (屡次得到)托遗响⑱(余音,指箫声)于悲风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①( 此,这里指水)而未尝往 也盈②(满 )虚③(缺 )者如彼而卒④( 到底 )莫消长⑤( 消减和增长 )也盖将⑥ ( 假如,如果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⑦(竟,竟然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 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⑧(如果) 非吾之所有虽⑨(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⑩(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被动句 标志词:于 于周郎者乎 ⑫是造物者之无
判断句 标志词:也 尽藏也 ⑬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标志词:也
6.文化常识 (1)《赤壁赋》 ①“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__风___、__雅___、 _颂____、__赋____、__比___、__兴______)之一。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也就是说,“赋”是直陈叙 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②汉代时,“赋”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介于__诗____和__散__文___之间, 讲求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 景抒情。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三)(上海卷) 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三)(上海卷) 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三)(上海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________《离骚》)(3)曹操《短歌行》用《诗经·郑风》中的“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思慕之情。

【答案】①.渺沧海之一粟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③.屈原④.青青子衿⑤.悠悠我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渺、沧、粟、嫉、蛾、衿。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昔周公之相也,况处三公之尊,以养天下之士哉?(﹝西汉﹞桓宽《盐铁论》)①皆诸侯卿相之人也,②是以俊义满朝,贤智充门③谦卑而不吝,以劳天下之士④孔子无爵位,以布衣从才士七十有余人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2)前人批注有助于我们赏析作品,脂砚斋评语被认为是理解《红楼梦》的重要依据。

脂砚斋认为贾政这一人物“有深意存焉”,下面对此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宝玉有来自上天的灵窍禀赋,贾政却来自人间现实环境。

众人都在做梦时,只有贾政是醒着的。

小说家给予贾政重任,让他兴建家园、重整家园,在各种紧要关头,起动警惕、总结、前瞻等作用。

贾政恨宝玉不务正,专在“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贾政打宝玉,是边怒打边流泪。

贾政一路提醒宝玉什么是现实生活,随时鞭策宝玉,催促宝玉醒来,必须接受历练而成长成熟,否则不能做好自己承继贾府的准备。

贾政是成人的标征。

在痛恨儿子是无用之人的同时,作父亲的却也一眼看得见他奇异天生。

我们终于明白了批评家脂砚斋所言——贾政之为人物,“有深意存焉”。

是贾政,扶养宝钗母子;是贾政,携贾母和黛玉等灵柩归葬南乡;是他,送别宝玉。

可以说,掉落人间的补天之石是宝玉,支撑现实人间的则是贾政。

A.对比宝玉的灵窍天赋,并讽刺礼教使读书人思维僵固B.凸显贾政的守旧思维,隐喻家族未来必然会走向衰败C.体现人在历练后,学会承担才是成熟面对生活的态度D.指出在现实人生中,可以选择浪漫地或理性地过生活【答案】(1)D(2)C【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书画家之路
苏轼书法造诣也很高,是世称“怀 素后学”。他书法风格独特,笔力 雄健有力,深得后人敬重。
《赤壁赋》背景介绍
历史背景
《赤壁赋》描述的是赤壁之战乱世景象,主要描绘了曹、孙两军的决战。
地理环境
赤壁位于长江中下游,古代为战略重镇。附近有巴陵、夷陵、江陵等驻兵要地。
文艺盛景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出现过许多文学艺术巨匠,例如杜甫、苏 轼、辛弃疾等人。
苏轼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在历 史上屡创辉煌。
文化交流
《赤壁赋》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 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怀,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 不断地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创 新。
结论和要点
1 中华文化的珍宝
《赤壁赋》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Upon hearing the drums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the army lays down their weapons for three days.
翻译对照
原文
• 千里之堤,毁于一墙之 • 乘风直入千丈浪,更涨潮平岸阔沙洲。 • 上陵闻鼓下榜时,大军三日未解甲。
赤壁赋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的代表作, 本文将为你呈现一场《赤壁赋》的视觉盛宴。
作者简介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字子瞻,号东篱,一生渭名,世 称苏东坡。
代表作品
苏轼的诗、词、文学、散文等作 品遍布四方,有《东坡乐府》、 《念奴娇夜行记》、《赤壁赋》 等代表作品。
2 文学艺术的高峰之作
《赤壁赋》作为苏轼文学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代表着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15赤壁赋(2)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15赤壁赋(2)

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主客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趣与理趣。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文中主客情感变化的过程。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趣与理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

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诗人,大家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对,他就是苏轼。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体会一下当年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情。

二、情感思路朗诵课文,从中在勾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明确:第二段第一行的“于是饮酒乐甚”,其中的“乐”字。

第三段第一行的“苏子愀然”的“愀”字,表示容色改变,也是情绪变化的标志。

第三段最后的“托遗响于悲风”,其中的“悲”字。

最后一段的“客喜而笑”的“喜”“笑”,表示高兴。

本文情感思路:乐--悲--乐。

作者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乐?为什么喜?又为什么转悲为喜了呢?需小组讨论作答。

三、赏“乐”之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指出我们人生当中有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赤壁泛舟,四美俱全。

请找出这四美的句子。

明确: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乐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赏心: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之下的这幅月色之图,非常的美丽,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番美景描绘出来。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

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赤壁赋》全文带拼音

《赤壁赋》全文带拼音

《赤壁赋》全文带拼音chi4 bi4 fu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hao2 bian1 yu3 cong2 shi3 jin4, qian1 gu3 feng1 liu2 ren2 wu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gu4 lei3 xi1 bian1, ren2 dao4 shi4, san1 guo2 zhou1 lang2 chi4 bi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luan4 shi2 chuan1 kong1, jing1 tao1 pai1 an4, juan3 qi3 qian1 dui1 xue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jiang1 shan1 ru2 hua4, yi2 shi2 duo1 shao3 hao2 jie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yao2 xiangiang1 jin1dang1 nian2, xiao3 qiao2 chu1 jia4 le, xiong2 zi1 ying1 fa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yu3 shan4 lun2 jin1, tan2 xiao4 jian1, qiang2 lu3 hui1 fei1 yan1 mie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gu4 guo2 shen2 you2, duo1 qing2 ying1 xiao4 wo3, zao3 sheng1 hua2 fa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记得年少时,碧眼莲蓬,初见皇都。

ren2 sheng1 ru2 meng4, yi2 zun1 huan2 lei2 jiang1 yue4. ji4 de2 nian2 shao4 shi2, bi4 yan3 lian2 peng2, chu1 jian4 huang2 du1.匆匆到此一游,绿水长流,领略世间沧桑。

cong1 cong1 dao4 ci3yi1 you2, lu4 shui3 chang2 liu2, ling2 lve4 shi4 jian1 cang1 sang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其注释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其注释

《前赤壁赋》苏轼壬戌..(x ū 宋神宗元丰五年)之秋,七月既望..(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子..(苏轼自称)与客泛.(漂浮)舟,游于.(介词,在)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 ǔ,致意,引申为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歌窈窕..(y ǎo ti ǎo)之章。

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星宿名,今,西班牙著名斗牛游戏)之间。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横.(充满、弥漫)江,水光接天。

纵.(任凭)一苇..(一片苇叶,比喻小船)之.(动词,往,到…去)所如..(所去的地方),凌.(越过)万顷..(指广阔无边的见面)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 (p íng 冯,同“凭” ;冯虚,凭空,凌空。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遗世..(遗弃尘世)独立,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为“羽化”)而登仙 。

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泛舟,在赤壁之下浏览。

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不起。

(我)端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中“窈窕”一章。

不一会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xi ù)和牛宿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水雾弥漫江面,波光与天空相接。

听任苇叶般小船 飘向其所去的地方,越过茫茫万顷的长江。

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而飞)却不知它将留的地方;多么飘逸呀,好像离开尘世而独存,羽化飞升,登上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敲打)舷.(xi án )而.(连词,表修饰)歌之。

歌曰:“桂棹..(zh ào 船桨)兮兰桨,击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兮溯. (s ù 逆水而上)流光..(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心中的情思),望美人..(内心所思慕的人,多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兮天一方。

高中优质教案:《赤壁赋》

高中优质教案:《赤壁赋》

高中优质教案:《赤壁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中优质教案:《赤壁赋》高中优质教案:《赤壁赋》(2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引导语:苏轼《赤壁赋》是被贬调湖州是所作,那么其中的知识点,大家学习了哪些?我们一起阅读下文学习。

一、虚词1. 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 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4. 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 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 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 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赤壁赋全文断句划分

赤壁赋全文断句划分

赤壁赋全文断句划分赤壁赋断句划分完整版:赤壁赋作者: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cé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2

赤壁赋2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③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④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⑧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⑨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⑩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14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1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17而今安在哉!1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9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2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9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0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32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33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3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登遐等。

如: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出师表》)2鲁文公,而东门遂镜适立庶。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战国策·秦策五》)0先帝登遐,既不获奔驰道路;陛下即位,又未尝瞻望阙廷。

(王安石《谢知江宁府表》)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如: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2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妾自生母弃养,以至今日,伶们愁苦,已无复生人之趣。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3)佛道徒之死称:涅、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之死。

如: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2)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李白《地藏菩萨赞》)(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流逝故、逝、终等。

如:送D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一向流落江湖。

(施耐庵《水浒传》)2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O遽闻流逝,深为轮惜。

(江《汉学师承记·纪的》)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左传·停公二十三年》)[展]中国古代”死“的别称有:1、按身份等级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大夫死为“卒(zu)”,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日“不禄”,庶人(平民)死日“死”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日“卒”2、按年龄不满20岁死日“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

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告青壮年死谓之“天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当。 破:占领。 下:名词作动词,攻占。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舳(zhú)舻(lú):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酾(shī)酒:斟酒。 槊(shuò):长矛。 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而今安在哉: “在安” ,宾语前置句。
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而东下的 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 酌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 今在哪里呢?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 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倚:循、依。 和(hè):伴奏。 袅袅(niǎo):指洞声音婉转悠扬。 幽壑(hè):深渊。 嫠(lí)妇:寡妇。 如:像。 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客 吾与子 曰 (伤今) 感慨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萧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苏子因乐而歌,心绪牵延开去,由自然联想 到人生,歌《月出》诗于游赏之乐中流露出淡淡 的“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知音何处的哀愁。进而 写客人的洞箫声,箫声起,悲意生.主客触景生 情,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客人触景生情,想到曹操其人其事其 诗.将曹操与“吾与子”等凡夫作比,将短暂 生命与永恒的明月长江作比,写出了“悲”的 原因,表现了其对人生的消极悲观的态度.而 这也恰恰是作者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 照.
比喻
箫声起 悲意生 夸张
嫠妇泣
爱慕
潜龙舞
申诉
哭泣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愀(qiǎo)然:容色改变,忧愁的样子。 正:形容词作动词,整理。 危:形容词作动词,端正。
何为其然也: “为何”宾语前置句
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 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 沧海之一粟。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渚:江边。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友: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匏(páo) 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蜉(fú)蝣(yóu):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只能活 几个小时,朝生暮死。这里比喻短促的人生。
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 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 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 而上; 我的内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眺望那个美人啊, 她却在天的那一边。‛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1、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 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 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 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 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2、本段中的“乐”从何体现?与上段的“乐”有什 么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 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 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 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 大的反差。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之时,奏出充满 悲哀的音乐,客人为何会“哀”呢?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
人的思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 曹孟德。是在怀古。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而 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 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 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 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是 在伤今。
苏 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2、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文章 的哲理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怀。 3、品味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1、复习课文第一段
夜游赤壁——美事、美景、美情
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 麋鹿为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尊互相劝饮。 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 大海里的一颗米粒。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 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遗响于悲风。
赏歌之乐
析萧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因悲生议 叙 议论
主客问答的方式
抚今追昔,畅述对 天地人生的感触。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萧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主 问
曹操
(怀古)
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诗句:月明、乌鹊 写景: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叙事: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 议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 操的诗句吗?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 山川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 败的地方吗?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文中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 学习课文二三段。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歌:名词作动词,唱。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溯 (sù):逆流而上。 渺渺:悠远的样子。 怀:思念 渺渺兮予怀:谓语前置句。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须臾:片刻。 乎 : 用在句中表停顿。 遗响:余音,指箫声。 挟:偕同,带。 骤得:多得。骤:屡次。 悲风:悲凉的秋风。
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 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邀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 道这是不可能突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 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客人中有位吹洞萧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吹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 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扬,像一缕不断的 细丝。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 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用叠喻与夸张,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 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由此及彼的联 想与夸张,更突乐
析箫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 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缪(liáo):通“缭”,环绕,盘绕。 曹孟德之困于周郎: “于”介词,“被” 曹孟德之于周郎 困(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判断句)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萧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悲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从箫声中来 从历史人物中来 从个人境遇中来 政治失意 箫声幽怨 人生无常 生命短暂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赏歌之乐
析萧之悲
慨客之言
悟悲之情
课堂小结
第二段:先写歌声,后写箫声
乐 歌 箫声 (怨、慕、泣、诉)
由乐转悲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